• 2022-08-28 15:52:25

    女 16~30岁

    就诊情况:未去医院就诊过
    病情描述:医生您好,我一个月前刚做完肺结节段切手术,术中病理浸润性肺腺癌,术后病理是90%腺泡型肺腺癌,有10%贴壁型,淋巴结没转移,有alk突变,结节尺寸7.4mm,实性带空泡,去年9月发现时5mm,去年12月随诊5mm,今年7月随诊变7mm,请问我术后复发风险有多少?
    主刀医生让我去药房配胸腺五肽,每周2-3次打14个月,我觉得有点多,担心有什么副作用,但又担心不打真的会影响复发风险,我平时极少生病,感觉自己体格还不错,但毕竟确诊肺癌了,请问我这种情况需要打吗?万分感谢!
  • -- 问诊已开始,本次问诊可持续24小时 --
  • 2022-08-28 16:22:24
    您好,术后病理:右肺上叶腺泡型浸润性腺癌90%,伴有伏壁型成分10%,T1aN0,IA1期。基因检测ALK融合。右肺下叶肺泡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右肺下叶另一处结节,局灶肺间质轻度增生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 图片因涉及用户隐私无法显示

  • 这是一组大样本的数据
  • 王医生,请问我术后复发概率大概是多少?
  • 腺泡型据说预后不是很好,是这样吗?
  • 您建议我打这个胸腺五肽吗?如果我不打胸腺五肽的话,和打胸腺五肽在预后效果上会有较明显不同吗?
  • 胸腺五肽(TP-5)由精氨酸、赖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酪氨酸五种氨基酸组成,是胸腺分泌物的一种胸腺生成素Ⅱ的有效部分。
    胸腺生成素Ⅱ是从胸腺激素中分离出来的单一多肽化合物,由49个氨基酸组成,而其中由5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片段,却有着与胸腺生成素II相同的全部生理功能,所以就把这个五肽片段称为胸腺五肽。
    目前临床常用的胸腺五肽有1mg/支、10mg/支两种规格。不同厂家胸腺五肽的生产工艺、辅料等有所不同,即便规格都是1mg/支,给药途径也是不同的。而规格为10mg/支的胸腺五肽不能静脉给药,只能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
    并且用于静脉给药的制剂,pH值、渗透压、微粒都有严格的标准。例如,如果配制后的溶液微粒不符合要求,注入人体后,较大的可堵塞毛细血管形成血栓,若侵入肺、脑、肾、眼等组织也可形成栓塞,并由于巨噬细胞的包围和增值,形成肉芽肿等危害。
    胸腺五肽的副作用:胸腺五肽是化学合成物质,并不是人体天然存在物质,此外它的半衰期仅有30秒,血药消失快,而且药物机制不明确,虽然也应用在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等方面,但是对T细胞的各个阶段是否能发挥作用,缺乏进一步的了解,临床研究也比较少。
  • 胸腺五肽临床上也具备一定的抗病毒、抗肿瘤作用,但缺乏有力的临床研究结果支持。
  • 如果术后容易感冒,乏力,活动后出虚汗,可以肌注胸腺五肽
  • 如果要打,建议选择胸腺法新,胸腺肽α1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明确,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临床上应用的胸腺法新,与人体天然胸腺肽α1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完全一致,从而也保证了其生物活性与人体天然胸腺肽α1完全一致。
    从药物作用原理上来说,胸腺法新全程参与T细胞的生长、分化、成熟以及调节。也就是说,胸腺法新可以在T细胞的形成,包括从干细胞转化为T细胞,T细胞的进一步分化成熟,到成熟后发挥抗肿瘤活性,这整个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它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促进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促进抗原提呈作用。
    这也是胸腺法新作为目前临床中应用最广泛、依据最强药品的主要原因。此外,胸腺法新对绝大多数患者耐受良好,安全性非常高,迄今没有胸腺法新药物相关毒副反应的报告。据说有少数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的热感,罕见有发热,转氨酶短暂升高等反应。
    目前有研究发现采用胸腺法新联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减轻骨髓抑制作用和化疗毒性,其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进淋巴细胞表达,分泌造血因子,如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实现。胸腺法新联合放化疗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对肺组织的损伤,增强了治疗耐受性。
  • 医生,我术后没有这些情况,平时身体也基本不怎么生病或感冒,请问是不是可以不打?
  • 有Alk基因突变,是否意味着需要额外用胸腺肽增强免疫力?
  • 在IA期患者中,
    无高危因素、一个高危因素、两个高危因素、三个高危因素的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是,86.9、80.5、66.7和56.5月。
    无高危因素、一个高危因素、两个高危因素、三个高危因素的平均总生存时间分别是,93.4、93.5、81.9和78.9月。
  • 王医生,我这个病情是属于有高危因素吗?
  • 术后高危因素:术后病理示低分化或分化差(包括神经内分泌癌);病理亚型为微乳头型,实性型,有脉管瘤栓或神经侵犯;侵犯胸膜;肿块大于4cm,淋巴结清扫不充分。
  • 王医生,这个平均总生存时间,是指平均下来,还能活多长时间吗?
  • Alk基因融合,如果一旦肿瘤复发转移,可以优先选择ALK-TKI治疗,效果非常好。
  • 也就是说,只要是早期肺癌,平均寿命还剩下90+月?
  • 上面只是统计学数据
  • 王医生,腺泡型是属于分化差这一项高危因素吗?
  • 50%患者的生存期
  • 肺浸润性腺癌类型包括:贴壁型,腺泡型,实体型,乳头型以及微乳头型。微乳头及实性型恶性程度高,早期容易转移,腺泡型不属于高危因素。
  • 明白了,王医生,
  • 我术后没有您提到的乏力等情况,平时身体也基本不怎么生病或感冒,您觉得如果不打胸腺肽类的药,会有一定风险吗?
  • 是否打胸腺肽与你的病没有相关性
  • 我主刀医生提到我有alk突变,说打胸腺五肽可以提高免疫细胞发现癌细胞的概率,是有这种说法吗?
  • 另外,我今年30岁,年轻患癌据说因为新陈代谢高所以更容易病情有进展,请问这种说法准确或有一定依据吗?
  • 个人观点,右肺3个结节手术已切除,术后病理属早期,不合并高危因素,不需要术后进一步治疗,建议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不熬夜,乐观,不要有任何负担
  • *因个体差异,以上回复仅供参考,具体请咨询医生
相关问答更多
张主任,您好 我妈妈在做完肺结节手术后发现是肺癌,当即做了肺叶切除和淋巴清扫。后期医生建议做4次化疗,第一第二次用的培美和卡铂,化疗之后总是发高烧,但病人不会感觉冷。发烧持续时间很长。第三次化疗医生说是给我们换了药,但是也是依旧发高烧,高烧的同时会感觉冷。

张盛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咨询医生
第三周期化疗换的什么药?
肺结节切除手术后,确诊为微浸润肺腺癌,请问是否有必要再做基因检测?后续还需如何治疗,会不会复发?

李瑞超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咨询医生
您好!从病理报告看是早期肺癌,突破内弹力层,未突破外弹力层,判断为PL0,即没有胸膜侵犯,我认为可以不用术后辅助治疗
快速问诊
¥19
全三甲
全国 28万+ 医生在线接诊
已帮助 302.7万 患者
新人专享5元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