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十日观察法的正确意思
⚠️十日观察法仅可用于家养的犬、猫、雪貂,且明确记载有2次
狂犬病疫苗接种史。因为只有这几种动物进行过研究,而且只是在接种2针疫苗的宠物进行过研究。因此如果健康且接受过正确的疫苗接种(至少两次有效的接种记录)的家养的犬、猫、雪貂,可进行10日观察法。
⚠️如果可疑动物无法观察,则应全程暴露后预防,也就是流浪猫、流浪狗不可以使用十日观察法。传染病专家熊号峰出品,谨防抄袭。
⚠️因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暴露后的预防处置需要立即开始,也就是要立即开始接种疫苗。如果伤人动物在10日观察其内保持健康(十日观察法),则可以终止免疫接种,也就是需要打三针疫苗(五针法被咬扎伤后当日,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方案,可以就打前三针)。如果伤者在3个月内接种过疫苗接种,在确保给予恰当的伤口处理前提下,可以推迟加强疫苗接种。
⚠️为什么是十日呢?从病理学来讲,
狂犬病毒潜伏期通常较长,病毒进入狗体内后,并不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是沿神经缓慢到达脑部,增殖后再回传到唾液腺等外周器官,此时才有传染性。狗有传染性时,大脑中已繁殖有大量的
狂犬病毒。咬人且唾液“带毒”的狗在3~5天后,随着脑内病毒的进一步繁殖,它必然会发病并在数天后死亡。狗也可能在十天观察期以后才发病,但在这种情况下被咬的人仍然是安全的,因为虽然狗后来发病,证明该狗在咬人时确实脑中“带毒”,但此时病毒尚未繁殖到一定数量,未转移到唾液腺,咬人时尚处于潜伏期,唾液不带病毒。所以在考虑传染期而不是潜伏期时,观察期限仅为10天而不是6个月。
这就是“十天观察法”的理论依据,也是WHO认定并采用该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