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类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血管炎,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对于关节炎,皮疹,发热的鉴别诊断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发挥中医药特长,综合治疗,改善预后。
赵智明,男,197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助理,副主任中医师,科室党支部副书记(主持工作)。南京大学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科教研组教学秘书。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工作。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微循环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免疫病方向临床与基础研究。常年承担南京大学医学院8年制《中医学》课堂教学工作。主持或参与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项目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第一作者发表统计源期刊论文30篇,副主编《新编骨质疏松学》、《新编风湿病诊断标准》、《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与调养》、《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与调养》各1部,参编《新编风湿病学》等专著10部。 2016.09-2018.06在职攻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PAD酶参与CIA小鼠肺损伤诱发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机制及青藤碱的作用》。多项成果获奖:《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机制血管新生骨破坏及活血化瘀代表成分姜黄素的作用》获2017年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第3完成人);《三七总皂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和作用机理研究》获2018年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3完成人);《补肾活血复方及其代表成分抗心肌纤维化的系列研究》获200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第2完成人);《三七总皂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和作用机理研究》获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第3完成人)。 2011年晋升主治医师,2012年聘任科主任助理,2019年底通过江苏省卫生专业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取得副主任中医师资格,同年聘任副主任医师。在医疗工作方面,积极指导住院医师和规范化培训医师临床工作,对于不明原因发热、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自身炎症性疾病(成人Still's病,Sweet综合征,周期性地中海热)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积累了丰富经验。常年担任科务医师(住院总),因工作表现突出,多次被医院表彰为优秀文职人员、优秀聘用制人员,优秀教师,并受到嘉奖。2010年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同年获评享受2010年度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2012年获得军区联勤部表彰学习成才标兵。2015年,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评选为“第三届江苏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之星”。
医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