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内科 > 肾内科 > 慢性肾功能衰竭 > 内容

慢性肾功能衰竭内容

规范使用生长激素:保障儿童健...

病请描述:规范使用生长激素: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作为一名儿科内分泌医生,我经常遇到家长们对于生长激素使用的疑问和担忧。生长激素在临床上确实能够帮助一些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实现正常的身高增长,但其应用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详细阐述生长激素的使用规范,为家长们提供科学的指导。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是一种由垂体前叶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促进骨骼的纵向生长,增加身高,同时还涉及蛋白质合成、脂肪分解和免疫系统的调节。生长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GHIH)调节,通常在夜间深度睡眠时达到分泌高峰。 然而,并不是所有身高偏低的儿童都需要使用生长激素。实际案例可以更好地说明这一点。几年前,我接诊了一位名叫小明(化名)的男孩,年仅10岁,却比同龄孩子矮了近20厘米。他的父母非常焦虑,担心孩子将来无法达到理想的身高。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激素检测,我发现小明确实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症。我为他制定了个体化的生长激素治疗方案,并对其饮食和作息进行了调整,确保他有足够的营养和深度睡眠。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小明的身高增长显著,不再显得矮小,这让他的家长松了一口气。 这个案例说明了生长激素治疗在正确应用时能带来显著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激素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首先,生长激素的治疗适应症必须明确。常见的适应症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特纳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生长障碍等。只有在明确诊断后,才能开始生长激素治疗。其次,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生长激素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激素水平、骨龄评估以及其他相关检查,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再次,生长激素的注射时间和方法也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通常情况下,生长激素在夜间注射效果最佳,因为这是生长激素自然分泌的高峰期。注射部位需轮换,以避免局部脂肪萎缩等不良反应。 在临床实践中,滥用生长激素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家长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自行购买生长激素给孩子使用,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生长激素的滥用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关节疼痛、胰岛素抵抗、骨骺提前闭合等,严重的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终身健康。因此,生长激素的使用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跟风。 总的来说,生长激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应用必须科学规范,只有在明确诊断和专业指导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家长们在关注孩子身高问题的同时,应保持理性,不盲目追求生长激素治疗,而是科学地解决孩子的生长问题。通过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科学的治疗,我们可以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健康的成长和美好的未来。

生长发育 2024-06-25阅读量2602

94、高脂血症的严重性和危害?

病请描述:我们肝胆外科门诊,每天都碰到很多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转氨酶高,胆红素高,碱性磷酸酶或者γ谷氨酰转肽酶高等,查了一下原因,乙肝、丙肝、甲肝、戊肝、自免肝、酒精肝、巨细胞病毒、EB病毒、遗传性肝病等都没有。最后一排查,无外乎几个原因:超重或肥胖、脂肪肝、血脂高。严重者往往同时存在。 脂肪肝前面已经讲过,久了也会导致肝硬化肝癌,需要重视,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控制好体重血脂,饮食清淡,多运动,把过剩的营养消耗掉。 这里需要重点强调一下高脂血症。 脂肪肝发展到肝硬化肝癌需要30年甚至40年,但高脂血症会让全身的血管慢慢堵掉(动脉粥样硬化),10年-20年就会发生心梗、脑梗、肾功能不全等,因此,危害更胜于脂肪肝,因此,需要尽早控制好。除了前面提到的控制好体重血脂,饮食清淡,多运动,还需要尽早使用降脂药物,可以大大延缓血管堵塞的速度。 君不见,周围很少见到七八十岁的胖子,他们都去哪儿啦?你懂的。千金难买老来瘦。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6-21阅读量2206

一例重度肾动脉狭窄引起难治继...

病请描述:患者男,74岁,在心内科应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3种降压药后收缩压仍无法控制到190mmHg以下。入院肌酐193.3umol/L、尿素16.65mmol/L。CTA提示左肾萎缩无动脉显性,右肾动脉狭窄超过95%。临床上肾动脉狭窄引发高血压患者肾衰的患者很多,但是能拖到一侧肾脏完全萎缩坏死,一侧肾动脉狭窄超过95%委实少见。该患继续内科保守治疗血压控制差、肾功持续衰竭,怎么办? →_→微创介入球囊扩张成型+肾动脉支架植入: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在高血压人群中患病率约为1%~3%。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Renal Stenting)目前已广泛肾动脉狭窄的治疗。 →_→肾动脉狭窄导致高血压的机理:肾动脉狭窄引起高血压的机理是:肾动脉狭窄,造成肾脏组织缺血,血流灌注不足时分泌肾素增加,从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 →_→肾动脉介入治疗过程: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麻后穿刺股动脉并置入血管鞘。于患者的第1腰椎处放置猪尾导管行腹主动脉造影明确患者的肾动脉开口以及狭窄的情况。然后通过Cobra导管,进而选择肾动脉造影,从而使狭窄的程度、狭窄的部位、长度以及狭窄段两端正常RA的管腔直径得以明确。利用专用导丝和导管将选好的球囊和支架送到发生病变的位置,球囊扩张后准确释放支架。 →_→介入治疗适应证为: ①心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肺水肿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伴重度高血压。 ②顽固性高血压(至少使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3种降压药最大耐受剂量不能控制血压或无法耐受降压药物)。 ③慢性肾脏病伴缺血性肾病,肾小球滤过率(eGFR)<45ml/min或无法解释的全肾缺血(双侧重度肾动脉狭窄或孤立肾伴单侧重度肾动脉狭窄)。其中目前推荐的肾血运重建术的唯一的I类标准只有复发性肺水肿。

孙鹏 2024-06-19阅读量1818

苏州看男科的专家系列讲堂(5...

病请描述: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由于生活中没有做好日常护理,有许多男性的前列腺患上了疾病,很多男性不重视,给患者朋友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本人苏州看男科的老中医,建议大家了解一下前列腺增生的危害,多加预防。     前列腺增生有以下几方面的危害:     1、影响排尿     很多前列腺增生患者会明显感觉膀胱受到挤压,影响患者排尿,引起尿频、尿急等不适症状。     2、疼痛不适     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潴留时,尿道阻力增加,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小便后总有一些尿液残留在膀胱中,即残余尿。此时患者容易有局部胀痛、刺痛等不适出现。     3、导致并发症     前列腺增生患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细菌感染、尿道炎、血尿、尿路梗阻、尿毒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自我介绍:     本人苏州看男科的老中医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老中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沈利华 2024-06-17阅读量2103

达格列净、恩格列净有何区别?...

病请描述:    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同属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目前已有充分临床证据提示其在降低血糖、治疗心力衰竭(HF)、保护心肾方面具有显著获益。 降糖机制: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肾糖阈,促进葡葡糖的排泄,有效降低任何阶段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心肾获益: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可减少合并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如高龄、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肥胖)T2DM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尤其是降低心力衰竭(HF)住院风险,延缓伴T2DM的慢性肾脏病(CKD)进展。 01    适用人群及用量 达格列净 成人T2DM患者:推荐起始剂量5 mg/d;对于需要加强血糖控制且能耐受的患者,可增加至10 mg/d。每日一次,晨服,不受进食限制。成人HF患者、成人CKD患者:推荐起始剂量10 mg/d。每日一次,晨服,不受进食限制。 恩格列净 成人T2DM患者:推荐剂量10 mg/d;对于需要加强血糖控制且能耐受的患者,可增加至25 mg/d。症状性慢性HF成人患者:推荐起始剂量10 mg/d。每日一次,空腹或进食后服药均可。 02    肾功能不全时的剂量调整       关于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在肾功能不全[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时的剂量调整,《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求如下。 达格列净 45≤eGFR<60:不需要调整。30≤eGFR<45:通常不需要调整,但某些版本的说明书不建议达格列净用于eGFR<45 ml/(min·1.73 m2)的成人T2DM患者以改善血糖控制,临床实践中需要结合说明书和患者个体化情况综合考虑。eGFR<30:eCFR<25 ml/(min·1.73 m2)时不推荐起始使用,但如果患者正在使用本品,可继续使用。 恩格列净 45≤eGFR<60:不需要调整。30≤eGFR<45:建议剂量限制≤10 mg/d。说明书不建议恩格列净用于eGFR<45 ml/(min·1.73 m2)的成人T2DM患者以改善血糖控制,临床实践中需要结合说明书和患者个体化情况综合考虑。eGFR<30:不推荐使用。 注意     关于恩格列净在不同肾功能分期中的使用,《国家基层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技术指南(2023)》的推荐与上述有所差异,eGFR在20~59 ml/(min·1.73 m2)时不需要调整剂量;eGFR<20 ml/(min·1.73 m2)时不建议使用。 03    肝功能不全时的剂量调整 轻度、中度肝功能不全时,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的剂量均不需要调整。 重度肝功能不全时,不推荐使用恩格列净;尚未在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中研究达格列净的安全性和疗效,因此该人群使用达格列净治疗的获益风险比应进行个体化评估。 04    T1DM患者能用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吗?     不推荐!     接受SGLT2i治疗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风险显著增加。现有的SGLT2i大型临床研究入选的糖尿病患者主要是T2DM,其中大部分研究排除了T1DM患者。     虽然有临床研究证据提示SGLT2i联合胰岛素治疗T1DM患者有降血糖及延缓肾脏疾病进展的作用,如DEPICT-1研究、DEPICT-2研究、EASE-1研究,但这些研究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证据力度不足以确定治疗的获益和风险。     因此,目前不建议将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用于T1DM患者。 05    用药注意事项 警惕低血压      恩格列净会导致血管内容量收缩,开始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症状性低血压,特别是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老年人、收缩压低和使用利尿剂的患者。     使用恩格列净前应评估患者容量收缩,如有必要,应纠正容量状态;治疗开始后,应定期监测低血压的迹象和症状,在预计会出现容量收缩时加强监测频次。 避免发生低血糖      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单药治疗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与二甲双胍、DPP-4i、噻唑烷二酮类等降糖药联用时,低血糖发生风险也没有明显增加;但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用时低血糖发生风险增加。     建议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时,注意调整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的剂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注意防治酮症酸中毒      在开始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治疗前,需要考虑患者病史中可能导致DKA的因素,包括任何原因引起的胰岛素缺乏、热量限制和酗酒等。     为降低用药期间DKA的发生风险,建议在择期手术、剧烈体力活动前停药,同时注意停药后的后续效应;避免停用胰岛素或过度减量;对于紧急手术或应激状态的患者,需要立即停药;服药期间避免过多饮酒及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防治泌尿生殖道感染      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可增加尿路及生殖道感染风险。建议使用前询问病史,半年内反复发生泌尿生殖感染的患者不推荐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感染并需要抗感染治疗时建议暂停SGLT2i。感染治愈后,可继续使用。     同时,用药患者应注意个人外阴部卫生,适量饮水,保持小便通畅,减少感染的发生。 06    储存方式      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均需要密闭、室温保存,推荐20~25°C;允许在15~30°C 之间波动。

俞一飞 2024-05-27阅读量8648

生长激素药物:原理、应用与潜...

病请描述:在儿科医学领域,生长激素药物作为治疗儿童生长迟缓的重要手段,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对于生长激素药物的原理、应用以及潜在风险,许多家长和公众仍然存在诸多疑虑。本文旨在全面解析生长激素药物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科学地认识和了解这一药物。 一、生长激素药物的原理 生长激素是由人体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具有促进骨骼生长、蛋白质合成和脂肪分解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生长激素药物则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模拟人体自然分泌的生长激素,从而达到促进儿童生长的目的。 生长激素药物主要作用于骨细胞,促进骨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使骨骼长度增加。同时,它还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肌肉量,改善身体比例。此外,生长激素药物还能促进脂肪分解,降低体脂率,使身体更加匀称。 二、生长激素药物的应用 生长激素药物在儿科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源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由于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或垂体瘤等原因导致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儿童生长迟缓。此时,使用生长激素药物可以有效促进儿童生长,改善身高。 特发性矮小症:指儿童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以上,且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正常。对于这部分儿童,使用生长激素药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长。 其他疾病导致的生长迟缓:如慢性肾功能不全、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等,也可能导致儿童生长迟缓。在这些情况下,使用生长激素药物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三、生长激素药物的潜在风险 虽然生长激素药物在促进儿童生长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以下是使用生长激素药物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骨骼问题:生长激素药物会加速骨骼生长,但在骨骺闭合后继续使用可能导致骨骼过度生长,出现肢端肥大症等骨骼畸形。因此,在使用生长激素药物时,需要密切关注骨龄变化,确保在骨骺闭合前停药。 内分泌系统问题:生长激素药物可能干扰脑垂体的正常功能,导致其他激素分泌紊乱。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发育延迟等问题。因此,在使用生长激素药物期间,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性激素水平等指标。 代谢问题:生长激素药物可能导致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等代谢问题。长期使用可能增加患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风险。因此,在使用生长激素药物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血糖、血脂等指标,并注意饮食和运动等方面的调整。 其他问题:生长激素药物还可能引起注射部位疼痛、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正确的注射操作,并注意观察是否有不适症状出现。 四、结论 生长激素药物作为一种有效的促进儿童生长的手段,在儿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使用生长激素药物时,需要充分了解其原理、应用和潜在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使用。同时,家长和患儿也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耐心,共同面对治疗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

生长发育 2024-05-16阅读量2620

肾病患儿得了矮小症早期可治愈...

病请描述:肾病患儿得了矮小症早期可治愈吗? 矮小症是一种常见的生长发育障碍,不仅影响患儿的身体形态,还可能对其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对于肾病患儿来说,矮小症更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肾病患儿是指患有各种肾脏疾病的儿童,这些疾病可能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遗传性肾脏病等。这些疾病可能由感染、遗传、自身免疫、药物毒性、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引起。 肾病患儿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这些症状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生长发育、学习和社会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儿童的肾脏仍在发育中,肾病患儿的治疗和护理需要特别谨慎。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饮食管理、生活方式调整等。此外,定期的随访和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那么,肾病患儿得了矮小症早期可治愈吗?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案例分享: 小明(化名)是一个8岁的肾病患儿,从小就被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随着病情的进展,小明出现了生长发育迟缓的症状,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经过检查,小明被诊断为矮小症。 面对这一情况,小明的父母非常担忧,他们担心孩子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然而,在医生的建议下,小明开始接受早期治疗。 治疗过程: 1. 药物治疗:小明接受了生长激素替代治疗,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同时,医生还针对其肾病进行了药物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 2. 营养支持:小明在治疗期间,父母注重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其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 生活方式调整:小明在治疗期间,父母帮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 治疗效果: 经过一年的治疗,小明的身高明显增长,达到了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同时,他的肾病病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如今,小明已经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案例分析: 通过小明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肾病患儿得了矮小症早期是可以治愈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家长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 1. 定期体检:对于肾病患儿,家长应定期带其进行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矮小症。 2. 营养均衡:保证患儿摄入充足的营养,促进其健康成长。 3. 生活方式调整:培养患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 总结: 肾病患儿得了矮小症早期是可以治愈的。家长应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矮小症。在治疗过程中,家长需与医生密切配合,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以促进患儿健康成长。同时,预防措施也是关键,家长要从生活习惯、营养摄入等方面关注患儿的健康。

生长发育 2024-05-16阅读量2764

生长激素的禁忌症:用药需审慎...

病请描述:生长激素的禁忌症:用药需审慎,安全至上 生长激素作为调控生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尽管生长激素在许多情况下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手段,但它也存在一些禁忌症。本文将从禁忌症的角度探讨生长激素的使用限制,并结合一个真实的病例,强调在使用生长激素时需审慎对待,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一、生长激素的禁忌症 尽管生长激素在许多情况下是安全有效的,但在以下情况下,使用生长激素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避免或谨慎使用: 1. 肿瘤或癌症患者: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因此在肿瘤或癌症患者中使用生长激素可能会刺激肿瘤的生长,加重疾病的进展。 2. 闭合性骨折或手术后的患者:生长激素促进骨骼生长,但在闭合性骨折或手术后的患者中使用生长激素可能会干扰骨骼愈合过程,延长康复时间。 3. 严重肾功能损害:生长激素的代谢和排泄主要通过肾脏完成,因此在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使用生长激素可能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积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4. 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某些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可能导致对生长激素的敏感性增加,使用生长激素可能会加重疾病的症状或并发症。 二、病例分析:生长激素的禁忌症在Turner综合征中的应用 在我2023年寒假的门诊上遇到过一个女孩子,名字叫小红,就诊时有15岁,身高只有140厘米,性发育进程非常缓慢,至今没有来月经。我给孩子做了详细的查体和实验室检查,激发结果发现孩子的生长激素是不缺的,但是染色体报告显示有染色体缺失,最终被诊断为Turner综合征。由于她的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女孩,而且生长速度缓慢,家长强烈要求干预,用生长激素助力长高。小红的骨骼还没有闭合,是完全符合用药的条件的,然而,在安全性检查报告中,我发现她的肾功能是有损害的,尿常规显示异常,同时有肾病的家族史,爷爷是因为尿毒症去世的,所以小红的肾功能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异常,因为生长激素的代谢和排泄主要通过肾脏完成,她的肾功能损害可能导致生长激素在体内积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综合以上的情况,我没有给小红进行生长激素的治疗,小红的身体情况可能会因为生长激素的使用而变得更加糟糕。 这个病例展示了生长激素在特定禁忌症情况下的应用限制。在某些情况下,生长激素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使用生长激素时,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评估禁忌症的存在,并谨慎权衡治疗的风险和益处。 综上所述,生长激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许多情况下能够帮助患者实现生长和发展的目标。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禁忌症,需要在使用时谨慎对待。

生长发育 2024-05-16阅读量2266

生长激素停药后还能再治疗吗-...

病请描述:生长激素治疗是一种医疗方法,旨在通过补充生长激素来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或其他相关疾病。生长激素,也称为somatotropin,是一种由脑下垂体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对儿童和成人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生长激素在儿童时期对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尤为重要,在成人时期则对维持身体组成、肌肉强度和代谢功能等起作用。 生长激素治疗通常用于以下情况: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如果儿童因脑下垂体功能障碍而天生或后来发展出生长激素缺乏,可能导致生长迟缓,医生可能会推荐生长激素治疗来促进正常生长。 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成人也可能由于脑下垂体疾病、手术、放射治疗或肿瘤等原因出现生长激素缺乏。这种情况可能需要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来改善生活质量。 特纳综合症:这是一种影响女孩的遗传疾病,患者通常身材矮小,可能需要生长激素治疗来增加最终身高。 慢性肾衰竭:这种情况下,儿童可能因肾功能不全而生长迟缓,生长激素治疗可以帮助促进生长。 短肠综合症:这是一种吸收不良的疾病,可能需要生长激素治疗来帮助改善营养状况。 肌肉减少症:在老年人中,生长激素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肌肉质量和强度。 生长激素治疗通常涉及定期注射生长激素,治疗计划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并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治疗过程中,医生会监测患者的生长情况、代谢指标以及其他相关健康指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中国,生长激素治疗的使用和监管遵循国家的医疗标准和规定,确保患者得到科学、合理的治疗。任何医疗干预都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并确保治疗效果。 生长激素治疗停药后是否可以继续治疗,取决于停药的原因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完成生长期的儿童:一旦儿童的骨骼生长板已经闭合,他们的身高增长将停止,此时生长激素治疗通常会被停止。之后,即使在停药后,生长激素治疗也不会导致进一步的身高增长。 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如果成人在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期间因某种原因暂时停药,他们可能会在医生的建议下重新开始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是终身的,因此成人通常需要持续接受治疗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特纳综合症:对于特纳综合症的女孩,一旦达到成年身高,生长激素治疗可能会停止。停药后,如果医生评估认为继续治疗对患者的其他方面有益,例如改善身体组成或心血管健康,可能会建议重新开始治疗。 其他疾病:对于因其他疾病(如慢性肾衰竭、短肠综合症等)而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患者,停药后是否可以继续治疗将取决于疾病的发展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在考虑重新开始生长激素治疗时,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医疗历史、当前的健康状况和治疗目标。如果之前的停药是由于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医生可能会特别谨慎,以确保重新开始治疗的安全性。 总之,生长激素治疗停药后是否可以继续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来决定。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遵循医嘱,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沟通。

生长发育 2024-05-09阅读量2403

住院期间用药指南

病请描述:尊敬的患者及家属, 鉴于您既往可能因为各类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长期服用药物),在您本次手术住院期间,我们强烈建议您主动提供您目前正在长期服用的药物,为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用药的重要性,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特别准备了这份“住院期间用药指南“,希望能够帮助您:                    • • • • • 高血压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定义 围术期高血压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到与本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期间内,患者的血压升高幅度大于基础血压的 30%,或收缩压 ≥ 140mm Hg 和 / 或舒张压 ≥ 90mm Hg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控制原则 用药原则: 手术当天早晨一口水继续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或钙通道阻断剂,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编辑 血压控制目标: 患者年龄 ≥ 60 岁,血压控制目标<150/90mm Hg 患者年龄<60 岁,血压控制目标<140/90mm Hg 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140/90mm Hg 术中血压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血压的 30%                    • • • • • 糖尿病 血糖异常增高是围术期的常见问题。一方面,手术创伤应激诱发机体分泌儿茶酚胺、皮质醇和炎性介质等胰岛素拮抗因子,促使血糖增高。另一方面,合并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障碍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围术期高血糖。 术前评估 目前,临床上常以糖化血红蛋白 (HbAlc) 反映采血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可用于术前筛查糖尿病和评价血糖控制效果。既往已有明确糖尿病病史的患者,HbA1c ≤ 7% 提示血糖控制满意,围术期风险较低;HbA1c>8.5% 者建议考虑推迟择期手术。 术前准备 胰岛素是围术期唯一安全的降糖药物! 糖尿病患者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和非胰岛素注射剂: 1.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口服降糖药,手术当日停服 2.二甲双胍有引起乳酸酸中毒的风险,肾功能不全者术前停服24~48 小时 控制目标 1.术前控制餐前血糖 ≤ 7.8 mmol/L,餐后血糖 ≤ 10.0 mmol/L 2.如手术时间短,综合评估风险小,可适当放宽术前血糖目标上限至空腹 ≤ 10.0 mmol/L,随机或餐后2小时 ≤ 12.0 mmol/L                    • • • • • 抗血栓药物 抗血栓药物 指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治疗已形成血栓的药物。根据作用不同可分成3类: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纤溶药物 停药原则 对于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房颤或VTE患者,若血栓栓塞风险分级为高危,建议进行抗凝桥接治疗!                    • • • • • 我们鼓励您在本次诊疗过程中主动提供您的长期口服用药,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共同促进您的健康恢复。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祝您早日康复!

丁凡 2024-04-28阅读量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