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是最常见的脱发类型,通常始于青春期或青春后期。我国男性患病率约为21.3%,女性患病率约为6.0%。尽管已有学者提出了关于中国雄激素脱发的诊疗指南,但主要集中于AGA的诊断和内科药物治疗,其他治疗方案相对欠缺。近年来,随着对AGA治疗的重视,新的治疗方案不断涌现。本指南基于最新临床证据,为临床医师提供安全有效的AGA诊疗方案。 文 | 刘驰 AGA的命名 雄激素性脱发因其发病原因命名。AGA是一种遗传倾向的多基因隐性遗传疾病,表现为脱发的不同模式和患病率。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GA患者中有家族遗传史的占53.3%~63.9%,父系遗传显著高于母系。当前研究表明,雄激素在AGA的发病中起决定性作用,其他如毛囊周围炎症、生活压力、饮食习惯等因素也可加重症状。 病因和发病机制 AGA的关键病因是雄激素,特别是二氢睾酮(DHT)。尽管AGA患者血液中的雄激素水平正常,但脱发区毛囊内雄激素受体基因和Ⅱ型5α还原酶基因表达升高,使雄激素对易感毛囊的作用增大,导致毛囊微型化和脱发。 临床表现与分级 AGA是一种非瘢痕性脱发,通常在青春期发病,表现为进行性头发直径变细、密度下降,直至秃发,伴头皮油脂分泌增多。男性常表现为前额、双侧额角和顶部脱发;女性主要表现为头顶部头发稀疏。2007年提出的BASP分型法适用于男女AGA的临床分级,因其全面性和系统性被广泛推荐。 诊断与鉴别诊断 AGA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脱发模式。早期或不典型病例需要进一步辅助检查。女性AGA患者需与弥漫性斑秃和前额纤维化性秃发鉴别。 01 拉发实验 患者5天不洗头,轻拉头发,计算拔下的毛发数量,多于6根为阳性。 02 皮肤镜检查 特征为毛干粗细不均、毳毛增多或毛囊单位毛发数目减少。 03 实验室检查 对于女性弥漫性脱发患者,可进行性激素、铁蛋白和TSH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因。 治疗方法 AGA治疗强调早期和长期,方法包括系统用药、局部用药、毛发移植术、中胚层疗法和低能量激光治疗等。 01 非那雄胺 适用于男性,通过抑制Ⅱ型5α还原酶减少DHT生成。推荐剂量为1 mg/d,一次/天。服药3个月后脱发减少,6个月观察效果,12个月后无效则建议停药。有效率65%~90%,不良反应包括性功能障碍等。 02 螺内酯 适用于部分女性,减少肾上腺产生睾酮。用法为40~200 mg/d,服用至少1年。主要不良反应为月经紊乱、性欲降低、乳房胀痛。 03 米诺地尔 外用药物,促进毛发生长,有2%和5%两种浓度。推荐男性使用5%,女性使用2%。用法为2次/天,每次1 ml,涂抹于脱发区域。初期会有脱发增加现象,坚持使用6个月后有效率50%~85%。 04 毛发移植 将非脱发区域毛囊移植至脱发区,术后6~9个月见效。术后建议继续使用防脱发药物。 05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 局部注射PRP至脱发区域头皮,1次/月,连续注射3~6次。PRP具有改善毛囊微环境、促进毛囊生长的作用,不良反应为注射过程及术后轻微疼痛。 06 低能量激光治疗(LLLT) 波长655 nm的激光设备用于治疗AGA,隔天照射1次,15~30 min/天,连续使用3个月以上见效。 本指南提供了全面的雄激素性脱发治疗方案,旨在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治疗AGA患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联合治疗可达到最佳效果。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临床医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指南,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服务。 引用文献: [1]胡志奇,苗勇.中国人雄激素性脱发诊疗指南[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30(01):8-12.
刘驰 2024-08-30阅读量1498
病请描述: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或许没有意识到,医学治疗中的一些“小事”若被忽视,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健康后果。今天,我们分享一个真实的病例故事:一位93岁的男性患者,因为未及时拔除术后留置的双J管,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双肾结石、膀胱结石以及肾积水等复杂问题。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结石疾病的危害,更警示我们定期随访与及时处理的重要性。 编辑 编辑 取出的双J管及碎石 病例详情:双肾多发结石,DJ管下段圈圈长了拳头大7厘米膀胱结石,同时严重尿路感染,膀胱近2/3被结石填满,由于长期的排尿不畅,同时合并有严重的尿路感染,引起老先生尿频、尿痛、下腹部胀痛、烦躁和失眠等诸多症状。经抗感染,全身评估,多学科会诊后,做了经尿道膀胱碎石加输尿管镜碎石。顺利完全清除膀胱结石,经输尿管镜碎石后顺利拔除两年半的DJ管。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科普双J管的相关知识,希望引起广大读者的重视。 什么是双J管 编辑 双J管是一种具有双端卷曲的导管,一端位于肾盂,另一端位于膀胱。其设计目的在于通过提供稳定的尿路通道,避免因结石、肿瘤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尿路梗阻。然而,双J管的长期留置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结石形成。 为什么双J管上会长结石? 编辑 1尿液淤滞和感染 双J管的存在改变了正常的尿液流动模式,可能导致尿液在管道内停滞。这种尿液淤滞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容易引发尿路感染。细菌感染时,尿液中的代谢产物和细菌产物可能在双J管表面沉积,逐渐形成结石。 2尿液pH值变化 研究表明,尿液的pH值对结石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当尿液偏碱性时,某些矿物质更容易沉积在双J管上,如磷酸钙和磷酸镁铵结石。此外,某些类型的抗生素和药物也可能影响尿液的pH值,进一步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3生物膜的形成 双J管作为异物,容易在其表面形成生物膜(biofilm)。这种生物膜是细菌和蛋白质的聚集体,为矿物质的沉积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矿物质一旦在生物膜上沉积,便可能逐渐发展成结石。 4双J管材料和表面特性 双J管的材料和表面特性也会影响结石的形成。研究表明,亲水性较差或表面粗糙的双J管更容易沉积结晶。现代的双J管通常采用涂层技术以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 如何预防双J管结石的形成? 编辑 编辑 1定期更换和拔除双J管 预防结石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在医生建议的时间内定期更换或拔除双J管。通常建议双J管的留置时间不应超过3个月。 2保持良好的水合作用 充分饮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结晶物质的浓度,从而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 编辑 编辑 3监测尿液pH值和定期检查 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双J管的患者,定期监测尿液pH值并根据需要调整饮食或药物,以维持尿液的酸碱平衡。此外,定期的尿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也有助于及早发现结石的形成。 编辑 双J管结石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和医生在管理双J管时应特别注意预防措施。通过合理的留置时间、良好的水合作用和定期检查,可以有效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 (本文图片源于真实拍摄, 部分来源网络及AI生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肖水芳, 刘毅, 张晓敏. 泌尿系双J管留置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0, 41(9): 679-682. 2、吴忠斌, 王鹏, 李浩. 双J管留置时间与结石形成的关系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1, 31(6): 40-44. 3、Lange, D., Bidnur, S., Hoag, N., & Chew, B. H. (2015). Ureteral stent-associated complications–where we are and where we are going. Nature Reviews Urology, 12(1), 17-25. 4、Beiko, D. T., Knudsen, B. E., Watterson, J. D., Cadieux, P. A., Reid, G., & Denstedt, J. D. (2004). Urinary tract biomaterials. Journal of Endourology, 18(1), 1-11. 5、Riedl, C. R., Plas, E., Hubner, W. A., Ulrich, W., & Pfluger, H. (2002). Bacterial colonization of ureteral stents. European Urology, 41(3), 325-329. 作者介绍 黄云腾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华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医疗组组长,新华医院“匠心医者”。 学术任职:担任国际尿石症联盟(IAU)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医师分会(CUDA)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泌尿健康分会(CUPA)青年委员及“华佗工程”泌尿核心技术培训中心导师;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委员;中国尿石症联盟-EMS结石培训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德国铂立泌尿结石整体微创治疗方案大中华区培训中心特聘客座教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儿童泌尿系结石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成员;《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科研成果:以课题第1责任人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1项。科研成果: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十项。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 医疗专长:从事泌尿结石临床工作20余年,新华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医疗组组长,荣获2020年度新华医院“匠心医者”称号。擅长各种泌尿泌尿系结石的腔内微创治疗,包括输尿管软、硬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以及各种复杂性泌尿结石的综合处理。熟练掌握目前国际上最主流、最新的结石微创技术。包括:标准通道 EMS 经皮肾镜取石术,超细经皮肾镜(UMP,带涡流冲石)、超微经皮肾镜(SMP, 带负压吸引),F4.8 可视经皮肾镜(Micro-perc,2 毫米以下通道),斜仰卧截石位双镜(输尿管软镜+肾镜)联合碎石手术,局麻下高危复杂肾结石的处理,小儿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等。 门诊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泌尿系结石主任门诊 周二上午泌尿外科主任门诊 周二下午泌尿外科特需门诊 周四上午儿泌尿结石特需门诊 门诊地点:民航上海医院-瑞金医院古北分院 门诊时间: 周六上午泌尿外科专家门诊(预约方式:瑞金医院古北分院——医院服务——门诊预约——泌尿外科——黄云腾主任医师专家门诊)
黄云腾 2024-08-26阅读量756
病请描述: “我妹妹2年前间断头疼,也没重视,最近半年多视力下降,感觉手脚变大,去医院检查出垂体瘤,需要手术。她看了好几个大医院,后来听说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非常权威,就慕名到唐都看,在唐都医院也看了好几个大教授,看了赵天智主任后,感觉他很护专业,也很耐心。在他的门诊,找他看的病人超级多,别的医生都按时下班了,赵主任把病人看完都晚上7点了,我们是最后一个看的,他仍然很耐心、细致的给我们讲,让我们感受到他非常敬业负责。手术,赵主任给我妹妹做了4个多小时,肿瘤切除很干净,恢复也快,视力明显看东西清楚了很多,没有后遗症,非常满意,非常感谢!” 赵天智主任介绍:在临床中,原本精致的五官变得粗大,是因为吃多了不运动而发胖吗?月经不调四处看妇科却一直无法改善、视力却渐渐模糊……出现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因为脑子里长了瘤。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可分为功能性垂体瘤和无功能性垂体瘤,前者会分泌激素,后者不分泌激素,只压迫神经,根据分泌乳素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分泌激素最常见的三种:分泌生长激素、泌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患者出现的症状也不相同。 垂体瘤有哪些症状? 容貌越长越丑——垂体生长激素瘤如果发生在成年人,会导致肢端肥大,表现为手脚、头颅、胸廓及肢体进行性增大,手足掌肥厚,手指增粗,远端呈球形,前额隆起,眼眶、颧骨即下颌明显突出,牙缝增宽,口唇变厚,鼻梁宽而扁平,耳廓变大等。如果发生在少年儿童(多在15岁以前),则会导致巨人症,患者不仅有上述肢端肥大症的表现,还表现出生长迅速,身高最终可达1.8m(女)-2.0m(男)以上。因此,患有分泌生长激素的垂体瘤患者,经常描述自己是越长越丑,越长越粗暴,哪儿都又大又凸。 体型越来越胖——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的患者往往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即脸部及躯干部胖,但四肢包括臀部不胖。满月脸、水牛背、悬垂腹和锁骨上窝脂肪垫是库欣综合征的特征性临床表现。除了越来越胖的外观表现,患者常常还会出现糖尿病、高血压、低血钾、骨质疏松、生长发育障碍、女性月经紊乱、男性阳痿等诸多健康问题。 大姨妈越来越“不准时”——垂体泌乳素瘤发生在青春期前女性,表现为青春期延迟、生长发育迟缓及原发性闭经。若发生在青春期后女性,表现为经期缩短、经量稀少或过多、月经延迟、性欲减退或缺如、性感丧失、交媾痛、流产、不孕、非哺乳期乳汁分泌等。垂体泌乳素瘤在男性患者中较为少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完全性或部分性性功能减退,如性欲减退、阳痿、男性乳腺发育、男性不育症、精子数目减少等。 视力越来越差——垂体瘤压迫视交叉会造成视野缺损,患者早期表现为双眼外上视野缺损,逐步扩大,最终失明。 经常感到头疼——垂体瘤生长造成脑膜受牵拉而产生头疼。早期患者表现为持续钝痛,可呈胀痛伴阵发性加剧。突然严重头痛伴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可能是由于肿瘤出血梗死,需立马送至医院抢救。 当出现了上述症状的类似情况,提醒大家一定要及时去正规肿瘤医院进行诊治,警惕垂体瘤的发生,可到医院做以下的检查:视力视野检查、垂体瘤内分泌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 垂体瘤及时治疗,患者需坚持随访 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垂体瘤,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一方面是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所造成的危害,如轻者导致体力精力下降、不孕不育、性功能障碍等生活质量不佳,重者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是大的肿瘤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或侵犯,最常见的就是对视神经的压迫。 此外,垂体瘤长到一定程度可以往上下、左右、前后、周围扩散,而且在垂体周围都是脑的中央部位,还有中枢神经最重要的那些结构都在附近。所以,及时诊断与治疗垂体瘤是非常关键。
赵天智 2024-08-21阅读量2059
病请描述: 乳腺增生是乳腺上皮,或者是纤维组织的增生,是由于人体的激素内分泌水平失调所引起的,70%-80%的育龄妇女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乳房的胀痛,这个胀痛有自己的特点,表现为在月经来之前的胀痛,这个月经来了以后,疼痛会逐渐的减轻乃至消失,到下一次月经快要来的时候,乳腺的胀痛又重复的出现。 绝大部分的乳腺增生跟乳腺癌没有关联的,不必恐慌,但是乳腺的不典型的增生,或者是伴有不典型增生的乳腺导管瘤,是乳腺癌高度相关的,所以乳腺增生无需恐慌,但注意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就诊。 做什么检查能排查是乳腺增生还是乳腺癌? 一般情况下,乳房不适有肿块,一般建议先做B超、钼靶检查,两者可以联合使用,有利于乳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更快对乳腺病变患者进行筛查,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怀疑乳腺癌的患者,还需要继续核磁共振的检查。
赵华栋 2024-08-19阅读量1792
病请描述: 乳房不适,最常见的就是结节,乳腺结节一般分为良性的与恶性的,一般来就诊的患者,都是因为发现或者触摸时有肿块才来就诊,对于良性与恶性的结节分别是什么样的临床症状表现? 良性结节:常为一侧或双侧乳房多发性结节,以外上象限多见。乳腺单纯囊性增生的患者检查时能触及乳腺大小不一的结节,边界不清,多有触痛感,大多数乳房胀痛有周期性疼痛的症状,即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良性结节可单发,也可多发,好发于育龄期女性,触诊质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好,生长较慢。 恶性结节:恶性肿瘤一般为无痛性单发结节,好发于中老年围绝经期或绝经期女性,触诊结节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生长较快,早期有时可见腋窝淋巴结转移。 良性结节多表现为乳白色、浆液性溢液,恶性结节常常是血性的乳头溢液。 乳腺结节的患者,一般医生会建议先做B超,可以评估乳腺组织的结构和形态,其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疾病,便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会进行钼靶检查,钼靶是乳腺常规的检查,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乳腺疾病。比如有乳腺的肿物或包块,这种情况下建议做钼靶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肿物的性质。 第二、乳房出现了异样,比如乳头溢液、皮肤出现炎症、腋窝淋巴结出现增大,这种情况下也建议去做钼靶检查,来明确有无肿瘤的发生。 另外,乳腺摸到有包块,可以做乳腺彩超,同时也可以做钼靶的检查。当新确诊的乳腺癌,也可以考虑做钼靶检查,这种情况可以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腋窝淋巴结的情况,以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以及预后的判断,与B超检查是相互补充的。 另外一点就是,乳腺癌保守治疗之后,需要定期进行该检查,以明确病变有没有转移或者复发。
赵华栋 2024-08-12阅读量1577
病请描述:“躯体痛苦障碍”是最新的命名,在这之前被称为躯体化障碍等等。我个人觉得躯体痛苦障碍这个名字更符合这个疾病,因为患者确实很痛苦。 躯体痛苦障碍以持续存在躯体症状为特征,患者对躯体症状痛苦体验深刻并过度关注这些症状,进而产生反复就医行为,引起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业及其他重要领域的功能损害。 躯体痛苦障碍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包括以下原因:1.心理社会因素方面,可能与儿童期的患病和创伤经历、长期与慢性疾病患者共同生活、回避现实冲突等因素有关。2.生物学因素方面,可能存在脑干网状结构滤过功能失调,导致平时不被患者感知的内脏器官活动被感知,患者注意力由外部转向身体内部,同时因对症状的焦虑导致体内各种生理变化加剧。 躯体痛苦障碍最常见的是消化系统症状,如上腹疼痛、呃逆、反酸、呕吐、便秘或腹泻等;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悸、胸闷、气短等;还可表现为单一或多部位疼痛症状,如头痛、不典型面部疼痛、脊背疼痛、盆腔疼痛等,疼痛性质可为钝痛、刺痛、酸痛及胀痛等。 以自主神经紊乱症状作为主要或者伴随症状也较常见,如面部发热或潮红、出汗、口感、恶心、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等 躯体痛苦障碍的诊断要点包括: 对症状的过分关注或与实际躯体疾病严重程度不成比例的关注,患者因躯体症状反复不必要的就医 适当的医学检查和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缓解患者对躯体症状的过分关注和担心 对躯体症状的过分关注和相关痛苦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等方面的功能损害; 躯体症状的状态持续存在(不一定是同种症状,可以发生变化),至少持续数月。 躯体痛苦障碍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包括度洛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等等。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差,可以考虑经颅磁刺激,抽搐休克疗法,以及迷走神经电刺激等。 其中迷走神经电刺激是目前最新的治疗方式,也被认为是安全,有效。并且可逆的治疗方式,即使无效只需要将刺激器取出就行了。
王雷波 2024-07-05阅读量1093
病请描述:7岁的女孩雯雯,洗澡时发现乳房胀痛,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性早熟”。 虽说现在的孩子普遍发育早,但不到9岁就即将来月经,还是大大超前了。原来,小宇平时爱吃鸡肉、牛肉、海鲜这些,为了让孩子开心父母也尽量满足,长此以往,造成了小宇发育提早。为了让孩子吃得好、长身体,不少父母都想着法子让孩子多吃,不仅盲目补充营养,各种炖汤、补品、营养剂也是轮番上阵。殊不知,盲目进补,不仅帮不到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每年,这样的事情还真不少:7岁的女孩,因常吃生蚝、鸡肉,导致肝火旺盛,发育提早。 9岁男孩喝“海马汤”长高,喝出性早熟,3个月老了3岁…… 儿童性早熟,是指儿童在年龄较小的阶段出现了原本应在青春期才会出现的性征,如乳房发育、阴毛生长、声音变深等。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影响,还可能对其心理造成负担。目前认为,饮食是影响儿童性早熟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的食物: 1. 高激素食品:一些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禽类、乳制品等,可能含有较高的激素残留。这些激素残留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儿童的激素水平,从而导致性早熟。尤其是禽类的颈部,因为颈部含有较多的激素腺体,所以应该尽量避免。 2. 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反季节蔬菜和水果通常是通过激素或者其他促熟剂来加速生长的,这些激素残留也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因此,家长应该尽量避免给儿童食用反季节蔬菜和水果。 3. 油炸食品:油炸食品中的油脂和热量较高,长期食用可能导致儿童体内脂肪积累,从而影响激素水平,诱发性早熟。 4. 含有雌激素的食品:一些食品中可能含有雌激素,如蜂王浆、蜂蜜等。虽然这些食品并非所有儿童都会引发性早熟,但对于已经有性早熟倾向的儿童,应该尽量避免。 5. 加工食品:加工食品中可能含有添加剂和防腐剂,这些物质也可能对儿童的激素水平产生影响,导致性早熟。 为了避免儿童性早熟,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儿童的饮食,尽量选择新鲜、健康的食品,避免高激素、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此外,家长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儿童应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热量的食物。 2. 定期体检:家长应该定期带儿童进行体检,一旦发现性早熟的迹象,应该及时就诊。 3.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家长应该尽量避免让儿童接触有害物质,如农药、塑料容器等。 4. 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家长应该保持家庭环境干净、整洁,避免让儿童接触到不健康的影视作品和网络信息。 总之,儿童性早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饮食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家长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生长发育 2024-04-19阅读量2323
病请描述:刀尖上的舞者”——从10月龄至93岁高龄,泌尿结石微创手术彰显【全生命周期守护】 生命全周期 我们来守护 案例一 十月龄患儿“挖矿碎石” 1、10月龄患儿,因反复发热,尿常规检查提示尿路感染,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示双肾多发性结石伴感染。随后的CT检查发现患儿虽然只有10个月龄,可双侧肾脏各盏内均被结石填充:双侧肾脏完全性鹿角结石,临床处理非常棘手。 新华医院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崔心刚主任与结石亚专业团队一起针对孩子病情制定了详细的诊疗计划。 2、因双肾完全鹿角型结石,肾盂几乎没有积水,常规肾穿刺难度较大,加之孩婴儿的肾脏仅有小鸡蛋大小,为减少孩子创伤和穿刺成功率,主刀医生-新华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黄云腾主任决定采用F4.8(1.6mm)可视经皮肾镜完成双肾穿刺造瘘,手术如期顺利进行。 第一次手术,双侧肾造瘘后的腹部片 二期双侧经皮肾镜取石术取出的结石 造瘘术后一个月二期同时完成双肾结石超细通道碎石,术中没有明显出血,术后结石完全清除。 十月龄患儿术中照片 十月龄患儿术中照片 十月龄患儿术中照片 案例二 93高龄老人“难度碎石” 1、93岁男性,两年半前因双肾结石,左输尿管结石合并严重感染置管。因疫情等原因支架管留置两年半未及时换管和进一步治疗。 术前拍片 术前拍片 术前拍片 2、双肾多发结石,DJ管下段圈圈长了拳头大7厘米膀胱结石,同时严重尿路感染,膀胱近2/3被结石填满,由于长期的排尿不畅,同时合并有严重的尿路感染,引起老先生尿频、尿痛、下腹部胀痛、烦躁和失眠等诸多症状。经抗感染,全身评估,多学科会诊后,做了经尿道膀胱碎石加输尿管镜碎石。顺利完全清除膀胱结石,经输尿管镜碎石后顺利拔除两年半的DJ管。 激光碎石后冲出的结石 取出的留置体内两年半的“DJ”管 取出的留置体内两年半的“DJ”管 术后拍片示结石完全清除 膀胱结石和原DJ管管壁结石完全清除,顺利拔除滞留两年半的DJ管。肾内还有原发结石待二期输尿管软镜处理。 黄云腾主任医师手术场景 黄云腾主任医师手术场景 黄云腾主任医师手术场景 新华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团队主攻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手术,包括输尿管软镜、硬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狭窄腔内治疗等。成熟应用各项新技术治疗复杂、疑难、危重病人结石及儿童结石。结石微创手术范围涵盖了从数个月大的婴幼儿,直至90多岁高龄、高危的结石患者,彰显了新华医院“全生命周期守护”的诊疗理念! 室早贫血肾功能不全合并顽固感染的局麻下侧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 室早贫血肾功能不全合并顽固感染的局麻下侧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 室早贫血肾功能不全合并顽固感染的局麻下侧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 室早贫血肾功能不全合并顽固感染的局麻下侧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 严重脊柱侧弯、桶装胸的肾鹿角型结石的经皮肾镜取石术 严重脊柱侧弯、桶装胸的肾鹿角型结石的经皮肾镜取石术 严重脊柱侧弯、桶装胸的肾鹿角型结石的经皮肾镜取石术 新华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泌尿外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结石亚专业为科室的优势亚专业之一。在崔心刚主任的领导下,在江浙沪地区乃至全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泌尿系结石年手术量一直位居上海市前列,每年完成输尿管镜碎石2000余例,经皮肾镜取石200余例,具有平均住院时间短,均次费用低,疗效好,并发症少的特点,各类指标均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主攻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手术,包括输尿管软镜、硬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狭窄腔内治疗等。成熟应用各项新技术治疗复杂、疑难、危重病人结石及儿童结石。 专家介绍 黄云腾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华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医疗组组长,新华医院“匠心医者”。 学术任职:担任国际尿石症联盟(IAU)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医师分会(CUDA)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泌尿健康分会(CUPA)青年委员及“华佗工程”泌尿核心技术培训中心导师;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委员;中国尿石症联盟-EMS结石培训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德国铂立泌尿结石整体微创治疗方案大中华区培训中心特聘客座教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儿童泌尿系结石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成员;《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科研成果:以课题第1责任人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1项。科研成果: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十项。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 医疗专长:从事泌尿结石临床工作20余年,新华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医疗组组长,荣获2020年度新华医院“匠心医者”称号。擅长各种泌尿泌尿系结石的腔内微创治疗,包括输尿管软、硬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以及各种复杂性泌尿结石的综合处理。熟练掌握目前国际上最主流、最新的结石微创技术。包括:标准通道 EMS 经皮肾镜取石术,超细经皮肾镜(UMP,带涡流冲石)、超微经皮肾镜(SMP, 带负压吸引),F4.8 可视经皮肾镜(Micro-perc,2 毫米以下通道),斜仰卧截石位双镜(输尿管软镜+肾镜)联合碎石手术,局麻下高危复杂肾结石的处理,小儿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等。 门诊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泌尿系结石主任门诊 周二上午泌尿外科主任门诊 周二下午泌尿外科特需门诊 周四上午儿泌尿结石特需门诊 门诊地点:民航上海医院-瑞金医院古北分院 门诊时间: 周六上午泌尿外科专家门诊(预约方式:瑞金医院古北分院——医院服务——门诊预约——泌尿外科——黄云腾主任医师专家门诊) 新华医院泌尿外科 结石亚专业组 最大程度的脏器保护 最小的并发症发生率 追求最高的结石清除 新华医院泌尿外科
黄云腾 2024-04-18阅读量1322
病请描述:如何预防儿童性早熟? 近几年来,随着青春期的提早出现,一些因青春期过早而引起的心理、生理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有关数据,我国性早熟的发生率已经达到0.43%,涉及到约530,000名儿童。那么,孩子的性早熟是怎么回事? 性早熟的界定 性早熟是指女孩在7.5岁前、男孩在9岁前有第二性征,或女孩在10周岁前有月经初潮。正常的青春期开始时间女生在10到12岁之间,男生在12到14岁之间。 进入青春期以后,受到性激素的影响,儿童会有外生殖器的发育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有的儿童年龄还小,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性发育知识教育,不能很好的了解自身的细微变化,所以在平时给孩子洗澡洗衣服的时候要多注意。如果女生反映胸部胀痛、内衣过小,男生长胡子、喉结、痤疮等,提示已经进入青春期了。 如果宝宝有上述青春发育迹象,首先要考虑是不是性腺轴启动提前了,还要排除是否由病理或环境因素引起的性发育提前。 性早熟的后果是什么? 性早熟是否仅仅意味着青春期的提前?这还不算完。性早熟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社会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还会导致身材矮小、身体比例失调以及肥胖。 影响1.对成年期身高的影响 性发育提早通常还会导致身高增长高峰提前,有时会比同龄孩子长得更快,这就使得许多父母没有认识到性早熟对成人终生高的影响。事实上,性激素过多,会加速骨骼的成熟,骨龄也会超过实际年龄,从而导致骨骺提前闭合。这样的话,他的生长空间就会大大的缩短。当其他人都在努力长高的时候,早熟的孩子因为骨骺的过早闭合而慢慢变得矮小。 影响2.可能是一种肿瘤的迹象 性早熟与许多因素有关。已有研究表明,6岁以前发生性早熟的女童中,有20%为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并且年龄越小,其发病风险也就越大。尽管男性性早熟发生率不高,但仍有很多的患儿为器质性病因,2/3为神经系统病变,约50%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所以,对于6岁以下的女童和所有的男孩都应该进行头颅 MRI的常规检查。 影响3.造成心理问题、社会行为异常 如果孩子的身体发育不够成熟,又没有得到很好的性教育,很有可能会由于与同龄人体型、外貌和生理上的差距而产生恐惧、自卑和抗拒。另外,这些儿童虽然身体发育得比较早,但他们的心理发育还没有跟上,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比较差,更有可能会受到社会安全的威胁。 怎样预防性早熟? 预防1.降低环境因素的影响 不要触碰不合标准的玩具、塑胶制品、一次性餐盒等;在食用之前,要注意将水果和蔬菜上的农药残留物清洗干净;选择符合要求的儿童专用护肤品(润肤、防晒等);晚上要注意不要开灯。 预防2、平衡饮食、多运动 尽量少吃高热量和油炸食品;要提高食品的品种,改善饮食结构,避免盲目的进补;要想减肥,就要多做运动。 预防3.降低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性 不要盯着手机,平板电脑,特别是睡觉之前;适当引导,挑选适合儿童上网浏览的资讯。 预防4.改善家庭和社会环境 在公共卫生教育中,父母要从营养、教育和心理等多个层面进行指导;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生长发育 2024-04-06阅读量3341
病请描述:刚痛风头几年,必定是关节剧痛无比,并且频发发作;而发展数年后进入痛风期时,反而不会频繁痛风发作了。这是因为机体出现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后,会出现一种病态的、代偿性的机能平衡,虽然症状不明显了,但尿酸盐仍持续沉积于关节腔、肾脏,紧接着就会出现关节痛风石、肾结石、肾功能损害等新一波更严重的症状。所以,尽早开始降尿酸治疗,才能预防关节、内脏严重损害和心血管疾病。许多患者听闻降尿酸药物副作用大,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开始治疗后,身体果真出现诸多异常反应,便更加抵触治疗。出现这些身体异常,恰恰是药效发挥、身体好转的反应当药物进入体内发挥作用时,就会打破这种机体已经适应了的病态平衡,重新恢复或建立正常平衡而出现不适应状态,表现为发热、皮疹、口干、口腔溃疡、便秘、腰部酸胀、关节酸麻胀痛或原本的疼痛加剧等。这种不适应状态随着新的正常平衡状况的建立而逐渐消失,这种反应称为好转反应,即中医学的瞑眩反应。同理,在痛风治疗过程中,许多病人常常出现好转反应,包括血尿酸水平高低起伏,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的、类似痛风发作但又与痛风急性发作痛感不同的肿痛,我们称为“转移性痛风”或“溶解痛/溶晶痛”。这是好转反应,是痛风根本性治疗过程中很难绕开的一种现象,我们常把它作为治疗痛风起效和疗效判断的标志,往往也是病情开始好转的重要标志。1. 治疗过程中,尿酸水平高低起伏痛风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血尿酸水平高低起伏的现象,这种状况随着尿酸盐结晶全部溶解而逐渐恢复正常升高。这一过程与打扫空置许久的房间类似。空置许多的房间,刚进去时感觉空气很干净,但地面上、家具上布满了灰尘,必须要打扫后才能居住。而扫地上的灰、掸家具上灰的同时,必然会扬起灰尘、使空气变得污浊,引人不适。但这个过程无法避免,随着打扫、通风完毕,室内环境才能恢复正常。在痛风治疗前,血尿酸持续升高,超过饱和度后,尿酸盐析出形成尿酸盐结晶,随血液循环到达并沉积在关节、皮下、血管等部位,逐渐堆积成痛风石并凸出。而开始治疗后,降尿酸药物发挥作用,短时间内出现血尿酸水平升高或降低的症状;但长期而言,血尿酸水平持续下降,痛风石逐渐缩小、消失。①血尿酸水平快速下降间接或被动导致尿酸盐结晶溶解,但血尿酸水平并不升高反而下降:化学降酸药物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强,能使血尿酸快速下降到420μmol/L以下,机体动员包括关节、皮下等部位沉积的尿酸盐结晶溶解,溶解后的尿酸盐释放入血,血尿酸水平升高。不过,由于是间接的或者说是被动作用,以及降酸药物的强力降酸作用,这种类型的血尿酸水平升高比较慢,血液检查时,尿酸水平往往正常或低于正常值,但痛风石会逐渐缩小、消失。②直接溶解尿酸盐结晶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在临床上常常看到,有部分敏感的病人服用某些中药或者食疗产品后,当天在血尿酸水平还是很高而且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出现包括溶晶痛在内的溶解反应,这就说明,在被动溶解的同时,还有主动溶解尿酸盐结晶的情况,大量溶解的尿酸盐释放入血使得血尿酸水平升高(与持续的血尿酸超过饱和度形成结合的尿酸盐结晶不同,此时升高的血尿酸很可能是溶解的尿酸盐,呈游离状态),在溶解过程中,血尿酸水平可能会高低起伏,只有当体内的尿酸盐结晶基本溶解干净后,血尿酸水平才会逐渐恢复正常,痛风石同时会逐渐缩小、消失。2. 降尿酸过程中,出现溶晶痛(转移性痛风)转移性痛风:又称溶晶痛,是痛风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类似痛风急性发作的疼痛。尿酸盐结晶溶解进入周围组织中、皮下,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红肿痛,甚至皮肤上出现树枝状棕色条纹)出现溶解痛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类似痛风急性发作,在药物的作用下,血尿酸下降过快,关节内的尿酸盐结晶脱落,被白细胞吞噬而诱发局部炎症;· 二是尿酸盐结晶溶解的速度大于排泄速度时,大量溶解的尿酸盐渗入周围的组织中,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诱发局部的无菌性炎症,表现为类似痛风急性发作的红肿热痛。溶晶痛和痛风急性发作的疼痛又有所不同:溶晶痛多位关节炎反复疼痛· (1)性质不一样:痛风痛是不动也痛,溶晶痛大部分是不动不痛,动则痛。· (2)多关节反复发作:在治疗过程中,溶解痛发生的频率可能比痛风急性发作高,但其疼痛强度相对比较轻。而且,与痛风急性发作引起的单关节疼痛不同,溶解痛往往发生在多关节,会在以前从没有疼痛的部位反复出现溶解痛(沉积在全身各个关节尿酸盐结晶依次溶解所致),已经发生过溶解痛的部位不久又会出现疼痛(其他关节内尿酸盐结晶溶解入血后的尿酸盐再次填满已经清空的关节所致),但总体上随着体内尿酸盐结晶溶解,发作频率呈递减的趋势,到尿酸盐结晶彻底溶解后,不再继续发作。虽然溶晶痛是好事,但也应尽量预防、避免预防溶晶痛的方法和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方法基本相同:(1)降酸产品应该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在机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剂量。(2)随身携带止痛药物。常规预防溶解痛的方法是秋水仙碱等止痛药与降酸药物同时服用,考虑到长期服用这些止痛药物的毒副作用,建议随身备用止痛药物,一旦有发作预兆或急性发作时,再服用止痛药物或采取中医或其他物理方法止痛,以减少毒副作用。(3)治疗过程中血尿酸水平高低起伏,溶解痛的出现、反复、加重或减轻,代表着治疗起效,当药物维持一定剂量而疼痛逐渐减轻,说明痛风结晶溶解已经基本完成,当继续服药已经没有疼痛、血尿酸水平也恢复正常时,说明痛风结晶已经基本溶解干净,治疗取得了胜利。反之亦然。 目前国内外痛风治疗方法不多,且大多没有达到既安全又有效的目标,尤其是化学药物长期、大量的服用,对人体是存在一定副作用的,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规范服用。而包括中医中药在内的自然疗法,在痛风等慢性病的治疗与体质调理过程中具有优势,需要加强研究,可能在未来走出中国自己抗击痛风的道路!
微医健康 2024-04-01阅读量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