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湿热 > 内容

湿热内容

肠癌晚期伴多发转移中医药治疗...

病请描述:病案背景:浙江省绍兴市患者梁先生,62岁,2023年7月因“腹痛及间断性大便出血”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直肠癌IV期伴肝脏多发转移及肠系膜多发淋巴结转移。但患者自知命不久矣,拒绝化疗,只同意服用止痛药对症治疗。其家属多发打听,经人介绍来付晓玲教授门诊就诊。2023.8月患者梁先生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了付教授的门诊。因肿瘤已达晚期,无法实施手术切除。付教授建议化疗药物结合中医药一起治疗,但患者仍然拒绝化疗,仅同意中医药治疗。考虑到肿瘤晚期患者,治疗的目的并不是临床治愈,而是尽可能的延长生命周期,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付教授同意了患者本人的诉求。治疗历程:付教授认为:患者平素性情暴急,饮食不节,喜爱烟酒等燥热之品,日久伤及脾胃,脾失健运,则痰浊滋生。湿从内生,郁而化火,湿热蕴毒下注,肛门内蚀坠重,串烂经络,因而便血。蕴毒结于脏腑,因此痛连小腹。腹痛腹胀,便下脓血,里急后重,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而腻,脉滑数。考虑湿热蕴结之症。(处方:茯苓30g、藤梨根30g、蒲公英30g、仙鹤草30g、黄芪30g、大血藤30g、菝契15g、预知子片12g、广藿香30g、佩兰30g、败酱草30g、陈皮12g、砂仁15g、生白芍10g、三棱10g、莪术20g、龙骨30g、延胡索9g,枳壳9g)经过付教授5次门诊治疗后,患者好转明显,体重明显增加,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腹痛及便血现象已基本消失。舌淡红,苔稍白腻,脉滑。至此患者梁先生从未服用过任何化疗药物,但病情却开始慢慢的稳定,目前一直在付教授门诊治疗。治疗总结:对于直肠癌患者,付教授认为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精神状态等因素是不可忽略的存在,并有可能影响到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付教授在各方面都给予了详细而且专业的指导。在中医药治疗方面,对“证”对“症”,双管齐下,效果及佳。

付晓伶 2025-01-09阅读量1590

除尿酸是治疗痛风根本

病请描述: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简称“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都会导致血液中尿酸含量升高。高尿酸是痛风发生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提出,长期控制好尿酸水平,是痛风患者治疗的关键。实际上,80%痛风患者尿酸处于“失控”状态。      降尿酸是治疗痛风的根本,痛风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是不坚持降尿酸。很多痛风患者误以为降尿酸药物副作用大,长期用药会损害肝肾功能,因此自行停药。    其实大部分痛风患者均需要长期用药,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如果不坚持使用药物降尿酸治疗,结果往往是痛风反复发作,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畸形残疾,甚至还会出现肾功能损伤、肾结石等。     那么为什么我服用药物后血尿酸值能下降,停药后又反弹呢,为什么我已经严格控制饮食,我的血尿酸仍然居高不下呢?其实这些情况与您的体质密切相关,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人体正气旺盛取决于其体质状态,痛风患者往往由于先天禀赋后天环境等因素影响,机体存在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出现体质的偏颇,目前痛风患者多见于痰湿体质和湿热体质,少部分还有血瘀体质,所以不改善您的体质状态,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有些药物只是降低了您的血尿酸值,如果不改善您的体质的话,在停药后,体内产生的尿酸仍然排不出去,慢慢的血尿酸又堆积在体内,所以测的血尿酸值又升高了,就好比,我们的下水道堵了,您不去疏通下水管道,只是把堆积的脏东西去除,慢慢的还是会再次堵塞。    那么我们通过中医调理来改善体质状态,根据患者各自的体质特点来选方用药,就能起到增强机体正气抗邪能力,从而从根本上减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          

杨宁 2024-12-25阅读量1708

子宫腺肌症:西药激素行,咱中...

病请描述:(江苏)王长杰医生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或引用 中医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症是否真有效果?此病被不少西医的临床医生认为不可能有效果,对患者提出想尝试中医中药看看的想法时,带着不屑一顾的口气告诉患者,中药对这个病没有任何效果,建议还是用西药激素来治疗为牢靠! 甚至还说中医是一门“伪科学” ,对治疗疾病没有多大用! 从祖父、父亲到已经从事中医临床三十余年的王长杰医生,历经三代人的行医生涯,对博大精深的中医中药,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触!并非如一些西医的临床医生所言中医是一门“伪科学”,对内、妇、外、儿等科都有着一定的功效,特别是对妇科的一些病,有着独特的作用。 比如近些年的被各地患者称为“不死癌症”——子宫腺肌症,赴国内知名医院内就诊时,绝大多数西医都称其病是极难药物治疗,唯有用高级激素针剂等西医激素来暂时改善病情,并忍耐着激素药物对身体带来众多的不良反应,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在停用西药激素后,不长时间再次复发,不得不选择全切子宫!即使选择国内的各种保宫手术,也有不少人在手术后的不长时间内再次病情复发,再次坠入痛苦之中!而中医中药对这个病却有一定的功效,能让一部分患者的子宫及腺肌瘤得到缩小、严重痛经等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术有专攻 业有所精”之语,一点不假,在临床上,经常有不少子宫腺肌症患者诉说自己在当地找了一些治疗妇科的中医专家、名医,但用中药后,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少数人在这些专家、名医那里,坚持服用中药汤剂半年左右,子宫或腺肌瘤仍然在持续增大,无法缩小它们!严重痛经,服药期间有一定不同程度改善,但服用中药时间长了,身体产生耐药,依旧疼痛不已!并不是他(她)们水平不高、医术不精,而是他(她)们并不是治疗妇科各种病的全能高手,只不过,对一种或二种或三种的其它妇科病有一定的造诣而获得声誉!让他(她)们来治疗这个妇科顽疾——子宫腺肌症,也许不一定真能行呢! 子宫腺肌症用中药保守治疗时,绝大多数临床医生(当然也包括早期的王长杰医生),基本都是将子宫腺肌症当成中医的“痛经”来对待和辨证施治: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则会以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或活血化瘀而用药;寒湿凝滞引起的痛经,则会以温经和宫,调经止痛而用药;湿热阻络引起的痛经,则会以清热活血,调经止痛而用药;气血虚弱引起的痛经,则会以益气养血,和营止痛而用药;肝肾亏损引起的痛经,则会以调补肝肾,和营止痛而用药;寒痰凝结引起的痛经或肌瘤,则会以软坚散寒,化瘀消痰消症。 对于子宫腺肌症合并肌瘤的则更会以桂枝茯苓汤或大黄庶虫汤、少腹逐瘀汤、血府逐瘀丸汤等方剂来加减。还有一部分中医临床医生认为该病主要与痰瘀有关 ,痰浊阻遏经脉,影响冲任,致使经血不调,运行不畅,胞宫失养,痰浊阻滞气机升降,影响水液代谢,痰瘀是产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和体征的关键等等治疗理念! 以上的中医辩证理论,对其它妇科病引起的痛经等,则有很好的效果,但如果想用以上的辩证用药,来缩小子宫腺肌症引起的子宫或腺肌瘤增大,却有些不好使了!即使有一定的效果,那么也需要服用较长时间才能缩小子宫及腺肌瘤,特别是缩小子宫的时间更慢!最近,由中医骨伤科医生所开出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一张中药汤剂配方(如下图片,为了保护配方的知识产权,而被本文作者隐藏5位中药),值得关注和重视,它由一位子宫腺肌症患者所提供,获得一定的效果。 王长杰医生在本篇文章中,将重点阐述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选择哪类中药来缩小子宫及腺肌瘤?根据所挖掘到的以上这个不通过中医辩证,没有经过四诊八纲,而能在较短时间内(绝大多数在22天),能让一部分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子宫或腺肌瘤,得到不同程度的缩小。特别是对子宫的缩小,令人刮目相看的中药配方,值得好好深入研究和探讨!本配方中,具体是哪一味中药或几味中药,能在较短时间内,将一部分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子宫不同程度缩小?是疏肝理气宽中的几味中药?还是健脾胃几味中药?止血类中药?清热解毒类中药?还是因为组方全局的结果?呵呵!真是令人一头雾水! 经过,细心地筛选和探讨,王长杰医生认为不排除是几味清热解毒类中药和理气、止血之药。很多临床医生,认为使用较多的化瘀软坚之类中药,则能缩小增大的子宫,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绝大多数使用此类中药后,效果并不理想,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缩小子宫及腺肌瘤的目的。以上这个中药汤剂配方中,有典型的名方芍药甘草汤,起到缓解疼痛之功,但它是否具有缩小子宫或腺肌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事实在临床上还观察到,用任何单味中药缩小子宫或腺肌瘤,都难以奏效! 根据有关中药现代药理及文献资料证实,薏仁对肿瘤有一定的缩小功用。当归对子宫有双方调节作用。升麻对子宫也有一定的影响。茜草能收缩子宫的平滑肌。另外几味清热解毒类中药,具有抗肿瘤,消炎症之功。在临床上,也有用通下之法 、桂枝茯苓汤或大黄庶虫汤、少腹逐瘀汤、血府逐瘀丸汤等方剂来加减,服用较长时间后,对少数患者的子宫及腺肌瘤有明显的缩小,但绝大多数需要服用较长时间才能获效。特别是汤剂中添加较多的化瘀软坚或活血通经之药后,服用的时间较长,最容易伤正气,多数人长时间服用后的子宫并没有得到理想的缩小! 哪类中药具有缩小子宫及腺肌瘤的作用 ?对这个病一直在长期探讨的王长杰医生认为:有些单味的中药,如益母草、红花、马苋菜、三棱、莪术等,虽然现代药理证实具有缩小子宫或能改善子宫腺肌瘤的作用,但实际在临床上应用,却难以在短时间内看出是否能缩小子宫及软化腺肌瘤。所以说,现代研究的药理和实际临床的效果并不完全一样,还有很大的差异 。 祖国的中医中药组方,多讲究整体观念作用。比如我们上面这个原来是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汤剂,却被子宫腺肌症病人观察到,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缩小子宫及腺肌瘤的功用。经过临床初步验证,虽不能很好的效果,但却能让一半左右患者的子宫或腺肌瘤,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不同程度的缩小!它的组成结构,只平衡组方中寒热平衡则可,没有根据中医的四诊八纲、辩证论治而用药,但却能应用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只能认定为例外之方。 我们来分析上面的对子宫腺肌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的中药汤剂配方的组成,一共用了三个出自张仲景编写医学名著《伤寒论》中的名方构成全方的骨架,芍药甘草汤、枳术丸等来加减变化而成,并添加以清热解毒,止血为辅。(1)为何用清热解毒之品呢?这是因为十位子宫腺肌症病人中,有大约八个同时合并出现盆腔积液!积液也意味着盆腔炎,而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中药,具有良好的消炎且无不良反应的优点。(2)为何同时配合止血中药呢?这是因为在十个子宫腺肌症病人中,大约有八个在每次月结束时的经量过多。所以,在配方中添加具有止血功能的中药,能起到面面俱到的作用也! 巧妙的是这个中药汤剂,为了防止寒凉之品作脾胃,而在配方中添加数味偏热之品来抑制全方中的偏寒之性,使之用寒凉之品而不伤脾胃,用偏热之药而不生火,并同时运用白术、炒薏仁米的温和之品来护胃健脾也! 用本文章前面所述的中药汤剂配方,重要的是所有服用者都使用一个配方且每一味中药的药量也是一样,也就是说一病、一方、一样剂量!完会没有根据中医的四诊八纲、辩证论治而用药,而通过临床证实,获得的效果却要比一人一方的总体要强。虽然也有一部分服用者的子宫及腺肌瘤并没有缩小或控制,但也能理解!毕竟同样的配方和治疗方案,并不一定人人都能一样的效果,也是因人而异!有些人身体对这个汤剂的成份敏感、适应和吸收好,但有些人身体却对其并不适应,所以作用就会下降。 当然,王长杰医生认为:除了一些特殊的配方,有其一定的特长,而保留一病一方,一样的剂量外,对于其它病,仍然需要根据中医的四诊八纲、辩证论治而用药,从而实行一人一方!有些同行、有些患者也许会怀疑天下会有一病一方、一样的药量来治同一种病?呵呵,当然有啦!比如日本、韩国大量出口东南亚的中成药,以及咱们国内畅销的云南白药胶囊、六味地黄丸、六神丸、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桂枝茯苓丸(胶囊)等等中成药,哪一个不是一病一方、一样的药量? 作为医生这个职业,是一个被称为吃“红脸饭”的行业,临床工作三十余年,王长杰医生深知其职业之特性,特别是在基层,老百姓就医,对自己诊治的医生,始终有一种“治疗有效,则医术高明;治疗无效,则为庸医”的思想!临床上,也有一些子宫腺肌症病人,在用中药汤剂后而没能获效,而骂本文章作者王长杰医生为“庸医”!而那些获效的患者,则称赞本文章作者医术高明!自己唯有苦笑不已!呵呵!这就是事实!唉!没办法!谁让咱是一位医者呢!天下冷暖有谁知?医者自己也! 对被各地患者称为“不死癌症”——子宫腺肌症,因患者在当地求医无数,屡用屡败,当看到有一方或一医时,犹如“救命稻草”!抱着莫大的期望而求诊,甚至是带着最后一丝希望而求诊。“医者,父母之心也”,试问哪一个临床医生,不尽其所能、倾其所给求诊患者用药呢?但毕竟,世上没有百之百之药,总有一些人而没能获效,有效者,当幸运也:无效者,则不怪医者!毕竟每人的身体对药物敏感及吸收能力都不一样,同样的配方和治疗方案,也是因人而异,不可能达到人人都有的效果! 最后,再一次感谢“今日头条 ”审核员及网管们辛勤劳动和付出! 最后,再一次感谢“微医健康号”审核员及网管们辛勤劳动和付出!     提供者简介: 王长杰医生,江苏省人,专业研究痛经和子宫腺肌症20余年,撰写超百篇原创网络文章!王长杰医生入驻“微医健康号”平台,愿意继续撰写并发表探讨痛经和子宫腺肌症方面的原创文章,奉献给各地患者们!感谢您来此阅读!

子宫腺肌症知识宝库 2024-12-14阅读量9796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病请描述: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有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1、改善症状中医认为,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阴虚、湿热、痰瘀等,可引起多种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中药治疗糖尿病,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可以改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减少并发症人们在长期服用西药时,常常出现各种并发症,慢慢出现了头晕、目昏、水肿、乏力、心慌等症状,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等。中药治疗糖尿病,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3、提高生活质量中医治疗糖尿病,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睡眠质量、身体质量等。中医治疗糖尿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建议患者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中药治疗,不要自行服用中药,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不良影响。此外,中医治疗糖尿病,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调理。                           https://ahongyi.000.pe

张峰 2024-11-15阅读量2138

风湿闰月说 | 足跟痛不是小...

病请描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足跟痛的经历,通常认为这是由于过度劳累、鞋子不合适或受伤等原因引起的,往往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 然而,足跟痛可能预示着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强直性脊柱炎(简称强直)。 强直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它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及其周围软组织,甚至可能影响外周关节。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脊柱畸形和僵硬。 值得注意的是,足跟痛是强直的常见症状之一,但由于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什么是足跟痛? 足跟痛,又称为脚跟痛、跟痛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约占足部疾病的15%。其主要症状为足跟一侧或两侧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不伴有红肿,但会在行走时感到明显的不适,尤其是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 足跟痛的病因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长时间站立、行走导致的累积性损伤,外伤、寒湿、劳损、鞋子不合脚等。 在中医理论中,足跟痛痛常被归类为“骨痹”、“筋伤”、“痹病”的范畴,古代医学文献《诸病源候论》称之为 “脚根颓”,而《丹溪心法》则称为 “足跟痛”。 中医认为,足跟痛的发生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外感邪气、跌扑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加之寒湿凝滞,气血瘀阻,从而导致足跟部疼痛。 强直为什么会出现足跟痛? 原来,罪魁祸首是肌腱端炎,它是强直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肌腱端炎,也称为肌腱附着点炎,指的是在强直等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肌腱端(即肌腱、韧带、关节囊附着到骨上的终端)受到炎症、变性、新骨形成及纤维化、骨化的影响。 研究表明,大约60%的强直患者会在足跟部位出现肌腱端炎。 由于炎症刺激,骨质生成过多,新生的骨组织不仅填补了骨质缺损处,还可能向周围的肌腱、韧带和关节囊延伸,形成骨赘。这些骨赘的形成,会压迫周围的神经和组织,从而引起足跟部位的疼痛。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强直的病机以肾督亏虚为本,湿热、寒湿痹阻为标,瘀血贯穿疾病始终。 肾督亏虚,阳气不能温煦, 阴津无力濡养,故腰背既冷且痛;督之为病,脊强而厥。肾督亏虚证为核心证型,而足跟痛多与肾经相关,肾经主足跟部,肾经亏虚则脚失满养,故生其痛。 出现足跟痛该怎么办? 当出现足跟痛时,尤其是伴随有长期的腰背痛病史,我们不要忽略了强直的可能,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脚部的 X 光、骶髂关节 MR、全脊柱的 X 光、HLA - B27 以及抽血项目等,以明确诊断。 如果确诊为强直引起的足跟痛,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尽早缓解足跟痛的症状。 此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缓解足跟痛的重要措施。 患者应注意休息,减少负重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同时,选择合适的鞋子和鞋垫也是至关重要的,运动鞋或专门的足跟垫能为足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缓冲,有助于减轻疼痛。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参考资料: [1]刘宏潇 ,姜泉 ,罗成贵 ,等. 强直性脊柱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2024) [J]. 中医杂志, 2024, 65 (17): 1839-1848. [2]李祎,李奎蒙,冯会成. 不典型强直性脊柱炎误诊原因分析 [J]. 临床误诊误治, 2024, 37 (11): 1-5. [3]黎小雅. 足跟痛的病因病机与中西医治疗方法综述 [J]. 智慧健康, 2022, 8 (02): 29-32. [4]熊春翔,卫小春,尹东,等. 强直性脊柱炎早发髋关节强直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8, 26 (09): 798-801.

黄闰月 2024-11-13阅读量2089

秋冬进补中医有“...

病请描述:寒意渐浓,每年秋冬,吃膏方进补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苏州十大养生专家张国庆教授在出席2024年苏城医院膏方节开幕式时谈到,膏方作为中医传统八大剂型之一,具有补虚和治病两大特点,对于体质虚弱、因病致虚、因虚致病,以及慢性、消耗性疾患的虚证有很好的调治作用。 张国庆 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导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科 苏州十大养生专家 坐诊时间:每周一上午坐诊苏城医院 膏方的作用与特点   1、增强免疫功能。   2、提高机体适应性。   3、改善内分泌紊乱。   4、改善造血系统和骨骼系统的作用。   5、肿瘤患者及患者放化疗后调养。   6、增强心脑肾功能。   7、治疗虚症。 8、抗衰老作用。   关于慢性病,膏方常用于:   内科的冠心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等;   妇科的痛经、不孕症、乳腺病、产后体虚等;   儿科的小儿哮喘、厌食、多动症等。   再者,手术后的患者多气血亏虚,适合膏方调理,加速康复。   亚健康人群,指容易出现疲劳、失眠、食欲不振,或妇女月经不调等,但未发现器质性疾病,即属亚健康。现代社会,年轻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不少。 还有,根据中医体质学说,有的人偏阳虚,有的人偏阴虚,有的人偏湿热等等,都可以用膏方来补偏和调理。   服药膏方时要辩证   人的体质因年龄、性别、生活境遇、先天禀赋、后天调养等不同而各有差异,膏方要根据个人体质特点“量体裁衣”,才能起到补身效用,不同体质的人所用膏方可能也有区别。   所以不要盲目分享或者自行购买服用膏方。在选用膏方前,服用者应向医生详细说明自身健康状况,便于医生辨证施治。  

微医健康 2024-11-06阅读量2243

苏州治母胎血型不合的中医讲堂...

病请描述:    母胎血型不合是指由于孕妇和胎儿的血型不同,导致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后被母体免疫系统识别并产生抗体,这些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那么应该怎样治疗?中医治疗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治疗母胎血型不合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本人苏州擅长看母胎血型不合的老中医,下面为大家介绍。     中医治疗母胎血型不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等古典医学著作,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中医认为,母胎血型不合的发病与"气血失调"、"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治疗上应以调和气血、清热解毒为主。     1.个体化治疗:中医治疗注重个体差异,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整体调理:中医治疗不仅仅关注局部症状,更注重整体健康,有助于提高孕妇和胎儿的整体健康状况。     3.副作用小:相比于某些西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的副作用较小,更适合长期治疗。     自我介绍:     本人苏州擅长看母胎血型不合的老中医王应兰,是江苏省第二中医院中医妇科主任中医师、教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曾跟随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学习。曾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在40余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中并参与省级科研课题研究,也参与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外事带教工作。

王应兰 2024-10-30阅读量1400

肾虚和前列腺炎有什么共通和区别

病请描述: 肾虚与前列腺炎作为两种常见的男性健康问题,由于其症状的某些相似性,常常被人们混为一谈。然而,实际上这两者在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肾虚和前列腺炎之间的共通点和区别。   肾虚 定义及病因: 肾虚是中医的概念,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同时肾也主宰水液代谢,与骨、髓、脑、发等组织器官密切相关。肾虚,即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其发生,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弱、久病伤肾、房劳过度、情志失调等因素导致。这些因素可单独或共同作用,使肾脏精气耗损,功能下降。 症状: 肾虚的临床表现多样,且根据肾阴、肾阳的不同亏损情况,症状表现也有所差异。肾阳虚者,常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性欲减退、阳痿早泄、夜尿频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或晦暗、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肾阴虚者,则多见头晕耳鸣、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多梦、遗精早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此外,肾虚还可能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如脾虚导致的消化不良、心肺功能下降引起的气短乏力等。 治疗方法: 肾虚的治疗遵循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肾阳虚者,宜温补肾阳,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方剂加减治疗;肾阴虚者,则需滋养肾阴,常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同时,结合针灸、推拿、食疗、情志调节等综合疗法,以增强疗效。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也是治疗肾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前列腺炎 定义及病因: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组织发生的炎症性病变,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前列腺作为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位于膀胱下方,包围着尿道。其发病原因复杂,主要包括细菌感染、非细菌性炎症、自身免疫反应、尿液反流、神经内分泌因素以及生活习惯(如久坐、憋尿、辛辣饮食、性生活不规律)等。细菌性前列腺炎多由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则可能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 症状: 前列腺炎的症状多样,轻重不一,主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滴沥、尿不尽感等排尿异常症状;会阴部、下腹部、腰骶部疼痛或不适;性功能障碍,如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早泄;以及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肌肉酸痛等(多见于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精神神经症状,如焦虑、抑郁、失眠等。 治疗方法: 治疗前列腺炎的原则在于消除炎症、缓解症状、防止复发。对于细菌性前列腺炎,抗生素治疗是首选方案,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并坚持足疗程使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则更为复杂,可能涉及中药调理(如李小平利尿消炎丸、前列舒通胶囊等)、物理疗法(如微波、超短波等)、α受体阻滞剂、抗炎镇痛药以及心理行为干预等多种手段。此外,改善生活习惯如避免久坐不动、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也有助于减轻病情。 肾虚和前列腺炎之间共通点 尽管肾虚与前列腺炎分别归属于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体系之中,但在实际临床实践中两者仍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例如,二者均可导致男排尿异常、性性功能障碍、疼痛不适、影响精神心理等问题;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度疲劳、饮酒无度等往往是诱发上述病症的共同诱因。不仅如此,中医还认为前列腺炎的病机主要包括肾虚、湿热、血瘀、肝郁等,其中肾虚是导致前列腺炎的内在基础。 肾虚和前列腺炎之间的区别 尽管肾虚和前列腺炎存在共通点,但肾虚与前列腺炎在定义、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概念:肾虚是中医理论中的概念,强调肾脏精气亏损;而前列腺炎是西医诊断,特指前列腺组织的炎症性病变,病因复杂多样。 症状差异:肾虚的症状更为广泛,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如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前列腺炎则主要集中在泌尿系统,以排尿异常、疼痛、性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治疗方法:肾虚的治疗以中医为主,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药物、针灸、食疗、情志调节等综合手段恢复肾脏功能;前列腺炎的治疗则依据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采用抗生素、中药、物理治疗、前列腺按摩、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 综上所述,肾虚和前列腺炎虽然有一些共同的症状,但它们在病因和治疗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这两种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及时就医并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两种疾病。

武汉李小平中医 2024-10-28阅读量2485

苏州治尿道炎的中医系列讲堂(...

病请描述:     尿道炎是指尿道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那么怎么样治疗尿道炎?中医通过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以达到调和身体阴阳平衡,消除炎症的目的。本人苏州看尿道炎的老中医,下面具体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1. 湿热下注型: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液黄浊,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为清热利湿。     2. 气滞血瘀型:患者除了尿道症状外,还伴有小腹或会阴部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3. 肾气不足型: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症状为尿意频数但尿量少,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疗原则为补肾益气。     4. 脾肾阳虚型:患者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冷痛,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     治疗原则为温阳健脾。     自我介绍:     本人苏州看尿道炎的老中医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

沈利华 2024-10-24阅读量2492

苏州看母胎血型不合的中医讲堂...

病请描述:母胎血型不合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可能导致胎儿溶血性疾病。那么应该怎样治疗?就拿中医来说,会基于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通过调整母体的体质和平衡来预防和治疗母胎血型不合引起的问题。本人为苏州看妇科病的老中医,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1.气血两虚型 表现为孕妇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 治疗原则是益气补血,常用方剂如八珍汤、四物汤等。 2.湿热内蕴型 孕妇可能表现为口苦、胸闷、尿黄等症状。 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常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等。 3.肝郁气滞型 孕妇情绪波动大,乳房胀痛,胸闷等。 治疗原则是疏肝解郁,常用方剂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 4.阴虚火旺型 孕妇可能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夜寐不安等。 治疗原则是滋阴降火,常用方剂如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 自我介绍: 本人苏州看妇科病的老中医王应兰,是江苏省第二中医院中医妇科主任中医师、教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曾跟随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学习。曾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在40余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中并参与省级科研课题研究,也参与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外事带教工作。

王应兰 2024-10-24阅读量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