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囊肿 > 内容

囊肿内容

体检查出「卵巢囊肿」要治疗吗...

病请描述:第一次在妇科检查中听到“卵巢囊肿”这个词,通常会让不少女性心里都“咯噔”一下:囊肿?和肿瘤是一回事吗?会不会导致不孕啊?确实,卵巢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殖器官,大家会有这些疑虑也很正常。那么今天就让微医君带大家了解一下关于“卵巢囊肿”的小知识。卵巢囊肿会癌变吗?卵巢囊肿早期一般没有什么典型症状,所以多数女性是在做妇科B超时才会发现。虽然囊肿听起来好像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但大家也不要过于惊慌,因为卵巢囊肿也分不同的情况:有生理性的,非肿瘤性质的,即便是肿瘤性质的,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1、生理性卵巢囊肿(比如黄体囊肿等)如果囊肿直径<5cm,又无证据提示是肿瘤的话,多为生理性囊肿。通常与女性的生理周期有关,多数会自行消失,也不需要服药,注意复查即可。 2、非肿瘤性质卵巢囊肿(如巧克力囊肿)这种囊肿容易引起痛经、不孕等,因此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做处理。 3、肿瘤性质卵巢囊肿如果囊肿持续增大(直径>5cm),多为肿瘤性质,但仍需区分良性、恶性、囊性、实性。一般卵巢的囊性肿瘤,比如囊性畸胎瘤、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等多为良性,但也有转化为恶性的可能。因此一旦确定是卵巢肿瘤,大家应听取医生建议,尽早切除或严密随访。如果囊肿迅速长大,病情发展快,B超液性暗区有杂乱光团,肿块周界不清,则可能为恶性肿瘤。这种情况多见于绝经后女性、青春期或幼女,需根据患者情况尽快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为什么会得卵巢囊肿?不少年轻的未婚女性,检查出卵巢囊肿后常常会有个疑问:我都没结婚没有性生活,怎么就会得卵巢囊肿呢?!事实上,卵巢囊肿的发生与性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即便是青春期或幼女也可患卵巢囊肿,它与遗传、内分泌、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约有20%~25%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而内分泌因素导致的排卵障碍会促使卵巢囊肿的产生,从而促使卵巢囊肿的产生。至于生活中,电离辐射、石棉、滑石粉以及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不良生活习惯(比如熬夜、作息紊乱等)也都是诱发卵巢囊肿的因素。得了卵巢囊肿该怎么办?要吃药吗?要动手术吗?手术危险吗?得了卵巢囊肿,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该如何处理,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卵巢囊肿都需要动手术。比如前面提到过的生理性囊肿,甚至连吃药都不用,3~6个月后复查可能就已经自然消失了;部分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也可以用药物保守治疗。但是,直径在5cm以上的囊肿就需要定期复查B超,如果无消失迹象,持续增长,就需要进一步处理,比如介入、手术等。直径>6cm的囊肿,一般就需要手术切除,且送病理检验。提醒:以上建议仅做参考,具体治疗仍需根据检查报告由专业医生定夺。最后,微医君想提醒各位女性(尤其是30岁以上的),每年一次的常规妇科检查和B超一定不能省!这样才能尽早发现卵巢囊肿。除此之外,生活中也应注意以下几点:1、规律作息、不喝酒不吸烟不熬夜;2、注意锻炼,健康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食物);3、保持心情愉悦,适度和谐的性生活;4、切勿乱吃保健品、乱做卵巢按摩。

健康资讯 2021-12-17阅读量1.1万

哪些肺部肿块、肺部结节或肺部...

病请描述:哪些肺部肿块、肺部结节或肺部阴影会是支气管肺隔离症?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胸外科  谢冬 谢医生,什么是肺隔离症?     肺隔离症是先天肺畸形之一。它是娘胎里带出来的。现在有些产前诊断,可以在妈妈肚子里诊断患儿的肺隔离症。它的特点就是肺内有一根比较粗的异常血管,从主动脉(或其他血管)发出来,直接供应肺部,这部分肺发育也没发育好,往往形成肺囊肿。简单的总结就是 肺囊肿+一根(或几根)异常的血管,最常见于左肺下叶,因此看到左肺下叶囊肿一定要想到排除一下肺隔离症。我们诊断肺隔离症的关键就是CT上找到这根异常的血管。2. 肺隔离症的解剖特点是什么?    (1)  肺隔离症的临床症状可见于任何年龄,左侧多于右侧,多见于肺下叶的后基底段,叶内型多于叶外型 。肺隔离症的供血动脉主要来源于胸主动脉下段至腹主动脉上段,多为1~3支,少数来自腹腔动脉、肋间动脉等。     (2)Pryce将肺隔离症分为三型,Pryce Ⅰ型者(体循环动脉供应正常肺段组织),为血管瘤型病变。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肺囊肿+一根异常血管,这种类型没有肺囊肿,只有这个异常的血管,称之为血管瘤型肺隔离症。     (3)肺隔离症可合并真菌或分枝杆菌感染,就是有些患者他的囊腔里感染了结核菌或曲霉菌。3、什么是叶内型,什么是叶外型肺隔离症?按有无脏层胸膜可分为两型:1)叶内型—多见,肺囊肿完全在正常肺内,融合在一起;2)叶外型—肺囊肿完全在肺外,跟正常的肺组织没关系,这种比较少。叶内型手术一般要做肺叶切除,或者肺段切除,叶外型手术相对简单,只要切除异常的肺囊肿,正常的肺组织可以不切除。4、异常血管来源于哪里?血供变异很大,可由体动脉供血,体静脉回流:除来自胸主动脉或腹主动脉外,尚来自胃左动脉或肺动脉,静脉常为奇静脉或半奇静脉系统。异常血管有可能是1根,2根,3根甚至更多。5.肺隔离症的临床表现:本病多发于青少年,男多于女,与支气管不相通的肺隔离症几乎全无症状,X线检查偶可发现肺内阴影。肺隔离症一旦与临近肺叶相通,将导致感染而出现咳嗽,咳嗽,咳痰,发热,咯血,胸痛等症状。X线可有两种表现:1)囊肿型:单个或多个,可有气液平面。2)肿块型:边缘清晰,有炎症时可较模糊。少数病人于侧位断层X线片、CT和MRI中可显示异常血管指向降主动脉或膈的特征性索条阴影,逆行主动脉造影在显示异常动脉上最有效,但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6.肺隔离症的CT表现是什么:肺隔离症的CT表现多为单房或多房的囊性肿块或囊实性肿块,反复感染导致其与支气管相通时,其内容物可为液体、气体或气液混合,其表现常被误诊为支气管囊肿、囊状支扩张伴感染或肺脓肿等。7、谢医生,哪些肺隔离症患者,需要做手术呢?(1)绝大多数有症状的肺隔离症建议手术切除,有囊肿和血管的建议手术,反复的肺部感染以及左向右分流对于身体有害。建议手术切除。(2)如果是单纯血管瘤型肺隔离症,不伴有明显的肺囊肿或肺部感染,血管分流没有导致明显的胸闷气促者,可以暂时不处理,定期随访。谢医生门诊就碰到很多血管型的肺隔离症,20岁左右的小姑娘,没有任何症状,这种不需要处理,定期复查一次CT,如果没有症状,没必要手术干预。 (3) 如果是单纯血管瘤型肺隔离症,有胸闷气促症状,或者口唇发绀症状者,而没有明显肺囊肿感染者,可以采用血管下介入治疗。8、谢医生,肺隔离症的手术应该怎么做?微创还是开大刀?       肺隔离症患者多数有反复炎症造成的胸腔粘连,对于微创手术造成一定难度,但多数患者可以采用微创手术切除,甚至是单孔胸腔镜手术。只有少数患者需要开胸手术。                                                   单孔微创手术示意图:一般一个小切口完成手术:2-4cm大小9、肺隔离的血管怎么处理?肺隔离症的血管术中,我们可以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缝切处理,小的血管,可以用血管夹处理。10、这个手术后,多久可以工作,多久可以活动?一般术后休息1-2个月左右,可以正常上班。11、这个手术有后遗症吗? 最常见的影响是术后几个月的慢性胸痛和咳嗽12、这个疾病以后会复发吗?这是先天性疾病,手术后不会复发13、这个病饮食注意什么?这是先天性疾病,吃什么不影响,肺部感染会加重病情,确诊后,手术之前尽量减少感冒、肺炎。最后,谢冬医生那么博学,去哪里能找他看病呢?元芳,谢冬医生每周三上午总院特需门诊、周四下午总院专家门诊总院:上海市杨浦区政民路507号(靠近五角场)上海市肺科医院门诊4楼/5楼延庆路门诊:上海市徐汇区延庆路130号

谢冬 2021-12-09阅读量1.0万

儿童乳牙滞留怎么办

病请描述:儿童乳牙滞留是指恒牙萌出对应乳牙不掉或者超过一定年龄乳牙不能脱落,建议先带儿童前往口腔医院儿童牙科进行相关检查。如果儿童乳牙滞留部位已经长出新的恒牙,通过相关检查,乳牙滞留并未造成其他不良的影响,拔掉滞留乳牙即可。换牙期间应注意孩子的饮食情况,尽量咀嚼一些较硬的食物。 如果儿童乳牙滞留,恒牙并未生长,且乳牙已经处于龋坏等不良状态时,则不建议进行保留,此时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拔除滞留的乳牙。同时拍片查明原因,对症处理。既要处理滞留乳牙,更要治疗恒牙。颌骨内病变需要治疗,例如多生牙、囊肿、牙瘤需要治疗。对迟萌、阻生的恒牙进行牵引等。

张耀国 2021-08-12阅读量9415

宫颈癌术后不知道怎么做?看这...

病请描述:专家简介:武欣,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复旦大学临床型博士毕业。擅长宫颈癌、内膜癌、卵巢癌的手术及综合治疗,特别是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保留神经精准手术及质子重离子治疗,卵巢癌及内膜癌手术及术后个体化化疗及靶向综合治疗;各型癌前病变及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手术治疗。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宫颈癌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许多宫颈癌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宫颈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可是宫颈癌做完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手术后如何快速康复呢?看看专家怎么说。一、宫颈癌手术后的处理1、由于手术后还需要卧床一段时间,所以在卧床的时候可以在床上进行下肢屈伸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2、如果做了麻醉,术后禁食禁水6小时,口唇干燥时,可用无菌棉签沾水湿润嘴唇。这样是为了避免因麻醉引起的呕吐导致误吸。3、术后6小时后可以进食无渣流质饮食,最好选择稀饭、肉沫汤、鱼汤、菜汤等,避免食用牛奶、豆浆、糖水等产气食物。4、宫颈癌手术后一般要留置尿管,留置导尿管期间应每日擦洗外阴2次。二、宫颈癌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式与其它手术一样,宫颈癌手术后可能会有一些并发症,常见的有尿潴留、淋巴囊肿、静脉血栓等。1、尿潴留尿潴留指人体膀胱中存在大量尿液而无法顺利自主排出体外的一种临床表现,往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身心痛苦。手术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盆腔神经损伤、尿路感染、以及长时间置管导致的膀胱肌功能抑制等都是导致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对应的措施:可以给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以刺激膀胱,或者给患者听流水声使患者产生尿意;同时定时为患者进食饮水、帮助患者及时排尿、调整排尿习惯药物治疗:如新斯的明、酚妥拉明等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2、淋巴囊肿宫颈癌手术中一般会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盆腔淋巴囊肿,这是因为淋巴结清扫后,腹膜后留有死腔,回流的淋巴液滞留在腹膜后,形成了淋巴囊肿。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常伴有下肢疼痛水肿、行走不便、腹胀、排尿困难等,当继发感染时患者会出现发热等不适。对应措施:术后早期活动,抬高肢体,以增进淋巴液回流。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术后血压平稳6 h后协助病人取半卧位,有利于t位引流,防止淋巴液积聚。也可以局部理疗,芒硝热敷等以促进囊肿吸收。3、静脉血栓宫颈癌手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一段时间,血流的流速缓慢,再加上手术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病人可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浅静脉曲张、下肢肿胀等栓塞症状。对应措施:鼓励患者卧床时多进行活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三、宫颈癌术后常见问题解答引流管什么时候能拔?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引流液会比较多,所以很多患者术后会放置引流管,大多患者在1周内引流液减少,可以拔除。医生主要根据手术情况判断拔出引流管时机。术后多久复查?术后两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两年后至五年,每半年复查一次。术后生活上有哪些要注意的?(1)禁盆浴及性生活3个月,不要做过重的体力劳动;(2)饮食宜清淡,多吃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3)勤换内裤,做好会阴护理;(4)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总之,宫颈癌手术不是做完就没事了,术后的护理也很重要,护理得好的话可以免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减少患者的痛苦。

武欣 2021-08-05阅读量1.1万

子宫肌瘤、宫颈糜烂........

病请描述:每次做完体检,总有不少女性要开始各种胡思乱想了,比如 ↓检查出来乳腺增生,是不是会得乳腺癌啊?完了完了,宫颈糜烂,听上去就很严重的样子!子宫肌瘤,“肌瘤”不就是“肿瘤”嘛,要不要去切掉呢?B超检查出来卵巢囊肿,这是不是会变成卵巢癌啊?……所以,这些听上去就不太友好的疾病是不是真的会癌变?该不该吃药或手术治疗呢?莫慌,请抱紧自己,听微医君解答~1.乳腺增生会导致乳腺癌?乳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病变,绝大多数都不会发展为乳腺癌。大部分女性的乳腺增生都属于单纯性乳腺增生,主要由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造成。比如在月经前感觉到乳房疼痛、肿块,但随着月经来潮雌激素水平下降,这种不适感就会减轻,肿块也随之减小。这种情况一般不会癌变。如果是持续性的疼痛和肿块,则需要去妇科做进一步的检查。如果是实性肿块,且影像学提示恶性可能,则建议活检确定病理性质。只有小部分病理性乳腺增生有癌变的风险。医生建议:女性朋友得了乳腺增生不必过于焦虑,因为大多都无需治疗,只需要在平时多注意健康饮食、不熬夜、少生气、不乱吃富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和药品即可。如果实在疼痛难忍,建议去乳腺专科进一步就诊,针对性治疗。2.宫颈糜烂会导致宫颈癌?宫颈糜烂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女性雌激素分泌有关,和宫颈癌没有关系。大家别被“糜烂”二字吓住了,准确来说宫颈糜烂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生理现象,主要与女性雌激素分泌相关。而宫颈癌的发生却大多是因为长期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可以说宫颈糜烂与宫颈癌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但女性若是出现白带增多、发黄,持续有异味,还是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因为可能是宫颈出现了感染。医生建议:对于轻度的宫颈糜烂患者,一般不需要治疗;中重度糜烂患者,如果反复发生阴道炎,则应该接受治疗。还有一些病理性宫颈糜烂,也就是因某些疾病(如宫颈炎症、宫颈癌等)而出现的宫颈糜烂症状,也是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3.子宫肌瘤会变成子宫癌吗?子宫肌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癌变的几率很小。首先请大家不要过于紧张,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会变成恶性肿瘤的概率小于0.5%。而且,这个病常见于30~50 岁的女性,21~30岁之间发病情况比较少,2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很少发病(但这也并绝对,只是概率较小而已)。医生建议:(1)对于那些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占大部分),可以暂时不接受治疗,但必须每年随诊。(2)对于那些子宫肌瘤合并月经过多或者异常出血甚至导致贫血;或者出现压迫泌尿系统(比如尿频)、消化系统(比如便秘)等症状;子宫肌瘤合并不孕;子宫肌瘤患者准备怀孕时肌瘤直径≥4cm;绝经后未行激素补充治疗肌瘤仍生长等情况建议治疗。常见的有药物治疗、肌瘤切除手术、子宫切除手术等,这些还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意愿来最终确定治疗方案。4.卵巢囊肿会导致卵巢癌? 卵巢囊肿大多数属于良性的卵巢肿瘤,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恶性肿瘤。卵巢囊肿早期一般没有什么典型症状,所以多数女性是在做妇科B超时发现的。不过大家不需要过于恐慌,因为卵巢囊肿有生理性囊肿和病理性囊肿,病理性囊肿也大多属于良性。医生建议:(1)如果囊肿直径小于5公分,又无证据提示是肿瘤的话,多为生理性囊肿。这种情况主要是由排卵后增大的黄体或是怀孕后黄体增大所致,一般在月经干净后就会逐渐缩小或消失,无需手术。大家注意定期检查即可。(2)如果卵巢囊肿经B超随访复查发现没有缩小反而增大(直径大于5cm)以及青春期前女孩或者绝经后妇女出现囊肿,应该考虑病理性囊肿。大家应听取专科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再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尽早切除或者密切随访。(3)如果囊肿迅速长大,病情发展快,B超液性暗区有杂乱光团,肿块周界不清,则可能为恶性肿瘤。这种情况多见于绝经后女性,需根据患者情况尽快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健康资讯 2021-05-24阅读量1.1万

海绵肾

病请描述:(髓质)海绵肾(medullaryspongekidney)为先天性髓质囊性病变的一个类型,此病较为少见,其特点是髓质集合管呈囊性扩张。(髓质)海绵肾是发生与肾髓质的囊肿性疾病,一般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起,多在40~50岁发病,预后良好,很少发生肾功能不全。临床上此病并不罕见,患者的肾髓质集合管呈囊状扩张,外观像海绵。病理上70%病例系双肾病变,每个肾脏有1个至数个乳头受累,只有一侧肾脏而且只限1个椎体有病变者极少见。本病在出生时即有,但无感染,尿常规检查亦正常,通常到40~50岁因发生结石和感染合并症才被发现。集合管扩张造成长期的尿液储溜,加上经常合并的高钙尿症,是发生结石和感染的原因。海绵肾的声像图特征:肾锥体内呈分布一致的高回声区,呈放射状排列,这是集合管囊腔较小,形成大量的反射界面,内部可有成簇的小结石形成(在乳头区呈放射状排列),所以呈高回声,而没有无回声区的囊腔显示。肾皮质回声均匀,肾脏大小接近正常。1.病因本病可能为遗传性疾病,有报道同一家族中有2人以上或几代人发病。2.诊断海绵肾通常由于病人出现尿路症状而进行尿路系统检查即做尿路平片或静脉尿路造影时被发现。(1)尿路平片肾锥体部多发性阳性结石影,结石大小及形态不规则,小如细砂粒,大至横径可达0.5厘米。结石呈扇形或密集簇状排列,结石也可不规则散在分布于各锥体部。(2)静脉尿路造影典型病例在静脉尿路造影时,首先见到肾锥体部囊腔充盈,在输尿管加压时显影更清楚,压力解除后肾盏肾盂已排空,而囊腔内仍残留造影剂。逆行尿路造影时不能显示出上述特征性改变。静脉尿路造影片上常见到的肾锥体或肾盏周围的阴影为:造影剂在扩张的集合管和乳头管内呈扇形;充盈小囊腔呈葡萄串样;或与结石影重叠形成密度不均的斑片影;肾小盏增宽,杯口大而变平。3.症状大多无症状。往往至成人时偶而发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血尿、尿路感染及肾结石,可起肾绞痛。肾浓缩功能及酸化功能有轻度损害,可有不完全性肾小管酸中毒表现。本病常伴甲旁亢表现,有高尿钙症,肾结石主要位于髓质内或锥体部,分布广泛,主要为磷酸盐结石,少部分为草酸钙结石。4.治疗髓质海绵肾的治疗包括一般性治疗和针对并发症的治疗,两者不可偏废,都很重要。(1)一般性治疗不管病人有无症状,一经论断应嘱病人多饮水,采用低钙、低草酸饮食。对高钙尿病人应适当长期应用降低尿钙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并与枸橼酸钾联合应用,以防止或延缓结石形成。注意切勿做不必要的排石治疗,因结石位于肾乳头管内,不能将结石排出。(2)并发症的治疗并发症包括继发性结石梗阻和感染。当海绵肾结石从乳头管排出并在尿路内停留、长大而引起尿路梗阻时,促使病情恶化。因此,一旦继发性尿路结石形成,即应排石治疗,且不应做长期等待,对不能自行排出的结石应做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继发尿路感染后会加速肾脏的损害过程,因此对继发感染病人应给予有效抗菌素控制感染。对海绵肾结石病人不主张做手术治疗,除非是单侧病变病人,且已证明该侧肾脏因继发结石和感染已无肾功能者,方可考虑单侧肾切除。5.预后单纯海绵肾一般不影响肾功能,海绵肾结石若不伴有感染和继发性尿路结石者也不影响预后,但一旦继发结石形成并引起尿路梗阻0和继发感染,会使肾功能急剧恶化。因此,对海绵肾结石病人的定期随访并及时治疗继发性病变十分重要。

吴玉伟 2021-01-28阅读量1.1万

科普系列—&md...

病请描述: 典型病例 18岁小伙小张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骶尾部溢脓、溢血,量少,呈鲜红色,不伴骶尾部疼痛肿胀。曾于上海某三甲医院就诊,诊断为“肛周脓肿”予切开引流术后,术后效果不佳,复发。至我院胃肠肛肠外科专家傅传刚教授门诊就诊,查体示骶尾部陈旧性手术瘢痕,可见窦口,挤压流脓,患者无黑便,否认腹泻,否认便秘,否认发热,否认粘液便,否认里急后重,否认便后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以"藏毛窦伴感染"收入我科,建议手术。 原复发病灶 治疗过程   傅传刚教授与肛门部良性疾病专家邓业巍教授等一起进行术前病例讨论,傅传刚教授看了病例资料后分析称:“患者二次手术难度比较大,因为患者肥胖,毛发浓密,长期臀部摩擦挤压,毛发刺入到臀沟,反复刺激并发感染。第一次藏毛窦手术局部小菱形切除的范围不足。藏毛窦手术皮瓣转移术一般是右侧转移,但是患者右侧已有陈旧性手术瘢痕,且患者属疤痕体质,强行缝合张力预计很大,术后皮瓣坏死风险高。建议改为左边转移皮瓣,但术中必须注意切除至骶前筋膜,皮下游离充分。” 藏毛窦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 (术者:邓业巍教授) 按术前讨论计划,手术由邓业巍教授主刀,术中发现:骶尾部可见皮肤多处疤痕,质硬,骶尾部中线皮肤陈旧性手术疤痕尤其明显,2处针尖样小凹陷,直径约0.1cm。骶尾部有多处陈旧感染病灶。手术为腰麻手术,患者取折刀位,常规消毒铺巾。麻醉满意后,在肿块外缘作一边长8cm,锐角为60度,钝角120度的梭形切口,逐层切开,直至骶骨筋膜前将然后以菱形下右方的菱形边为公共边,在切口右侧再做一全等菱形,保留一边,切开另两侧菱形边,将皮瓣游离,为减少吻合张力将部分皮下组织及骶骨筋膜游离2cm左右,并填充至病变处,稀碘伏及双氧水冲洗伤口,左右骶前各放置负压引流管一根另切口引流出,妥善止血,逐层关闭切口。 术后转移皮瓣切口愈合良好 术后,小张病灶消除,逐渐康复,傅传刚教授查房时说:“ 通过这样的根治性手术,以后复发的可能性很低。患者要保持个人卫生,经常清理骶尾部的毛发,避免长期久坐,清淡饮食。” 术后随访 术后2月余,小张再次来院检查,伤口愈合很好。 藏毛窦(Pilonidalsinus) 藏毛窦,又称藏毛囊肿、藏毛疾病,是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发生的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因内藏毛发,故得名。 高发年龄与病因 多在青春期后20~30岁发生,因毛发脂腺活动增加,易出现症状。病因上目前认为与先天发育畸形导致皮肤的包涵物和后天毛发长入皮肤或皮下组织使囊肿感染形成窦道有关。 临床症状 藏毛窦、藏毛囊肿如果没有继发感染,无症状,只有骶尾部的突出,有的感觉骶尾部疼痛或肿胀,通常首发症状是在骶尾部发生急性脓肿,局部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特点。多自动破溃或者经外科手术引流后,炎症消退。反复发作后,形成窦道或者是瘘管。藏毛窦静止期在骶尾部中线皮肤处可见不规则小孔,直径约1mm~1cm。周围皮肤红肿变硬,常有瘢痕,有的可见毛发。探针探查可探入3~4mm,有的可探入10cm,挤压时可排出稀淡臭液体。急性发作期有急性炎症表现,有触痛和红肿,排出较多脓性分泌物,有时发生脓肿和蜂窝组织炎。 根据以上特点可作出诊断,但应与疖、肛瘘和肉芽肿鉴别。 治疗方法 藏毛窦患者若没有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出现明显的症状,则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常手术治疗包括囊肿切开引流法和囊肿切除术。囊肿切开引流多适用于首次出现症状的患者,不一定能够根治疾病。囊肿切除术有许多术式,包括切除一期缝合、切除部分缝合、切除伤口开放二期缝合、切除伤口开放、袋形缝合术、转移皮瓣。目前最常用的术式为转移皮瓣,其中Limberg皮瓣转移术是很常用的一种方法,有着手术效果好、成功率高、复发率低等优点。 预防 1.注意清洁,保持局部卫生;  2.避免长期久坐;  3.清淡饮食,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4.穿衣舒适宽松,避免局部潮湿,皮肤破损。

傅传刚 2020-10-26阅读量1.2万

年轻小伙屁股上的痘痘反复&l...

病请描述:18岁小伙小张因为自己的屁股后面突然出现反复疼痛并溢脓、溢血症状而十分苦恼。2年前,他曾到过上海某三甲医院就诊,诊断为“骶尾部藏毛窦伴感染”,当时医生给他进行了骶尾部藏毛窦局部切除术,术后小张臀部仍间断性流脓并伴有疼痛不适等症状,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 小张带着疑惑再次来到给他做手术的医生那里,考虑到患者情况较复杂,医生介绍小张至我院胃肠肛肠外科傅传刚教授门诊:“ 你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胃肠肛肠外科傅传刚教授那里看看吧,他是这方面的专家,经验更丰富!”  小张随着家人一起来东方医院。他来到傅传刚教授门诊说:“傅教授,2年前在其他医院做了藏毛窦手术,我这屁股后面出现流脓、溢血症状,您能不能帮忙看看是为什么呀?” 傅传刚教授安抚道:“ 别急,我来给你检查检查!” 原手术复发病灶 傅传刚教授随后查体显示小张骶尾部有陈旧性手术瘢痕,可见窦口,挤压流脓。仔细检查后对小张说:“ 你这个病需要住院手术,但不能单纯的局部切除。藏毛窦,是一种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发生的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手术完整的切除囊肿才行,如果切除不彻底,不够深就很容易复发。”小张的术前MRI显示折刀位骶正中有陈旧性手术瘢痕,有窦口,局部皮肤红肿,触痛明显,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肛诊没有异常。 术前MRI术前病例讨论  傅传刚教授与肛门部良性疾病专家邓业巍教授等一起进行术前病例讨论,傅传刚教授看了病例资料后分析称:“患者二次手术难度比较大,因为患者肥胖,毛发浓密,长期臀部摩擦挤压,毛发刺入到臀沟,反复刺激并发感染。第一次藏毛窦手术局部小菱形切除的范围不足。藏毛窦手术皮瓣转移术一般是右侧转移,但是患者右侧已有陈旧性手术瘢痕,且患者属疤痕体质,强行缝合张力预计很大,术后皮瓣坏死风险高。建议改为左边转移皮瓣,但术中必须注意切除至骶前筋膜,皮下游离充分。”  改左边皮瓣转移标记  藏毛窦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术者:邓业巍教授)  按术前讨论计划,手术由邓业巍教授主刀,术中发现:骶尾部可见皮肤多处疤痕,质硬,骶尾部中线皮肤陈旧性手术疤痕尤其明显,2处针尖样小凹陷,直径约0.1cm。骶尾部有多处陈旧感染病灶。手术为腰麻手术,患者取折刀位,常规消毒铺巾。麻醉满意后,在肿块外缘作一边长8cm,锐角为60度,钝角120度的梭形切口,逐层切开,直至骶骨筋膜前将组织(包括感染灶)完整切除病灶。 手术标本  然后以菱形下右方的菱形边为公共边,在切口右侧再做一全等菱形,保留一边,切开另两侧菱形边,将皮瓣游离,为减少吻合张力将部分皮下组织及骶骨筋膜游离2cm左右,并填充至病变处,稀碘伏及双氧水冲洗伤口,左右骶前各放置负压引流管一根另切口引流出,妥善止血,逐层关闭切口。 1.菱形切开2.取出标本3.皮瓣游离4.置入引流5.关闭切口6.缝合  术后,小张病灶消除,逐渐康复,傅传刚教授查房时说:“ 通过这样的根治性手术,以后复发的可能性很低。患者要保持个人卫生,经常清理骶尾部的毛发,避免长期久坐,清淡饮食。” 傅传刚教授为患者检查伤口  术后转移皮瓣切口愈合良好    什么是藏毛窦藏毛窦(Pilonidalsinus),又称藏毛囊肿、藏毛疾病,是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发生的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因内藏毛发,故得名。   藏毛窦的发生年龄与病因多在青春期后20~30岁发生,因毛发脂腺活动增加,易出现症状。病因上目前认为与先天发育畸形导致皮肤的包涵物和后天毛发长入皮肤或皮下组织使囊肿感染形成窦道有关。 藏毛窦的症状藏毛窦、藏毛囊肿如果没有继发感染,无症状,只有骶尾部的突出,有的感觉骶尾部疼痛或肿胀,通常首发症状是在骶尾部发生急性脓肿,局部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特点。多自动破溃或者经外科手术引流后,炎症消退。反复发作后,形成窦道或者是瘘管。藏毛窦静止期在骶尾部中线皮肤处可见不规则小孔,直径约1mm~1cm。周围皮肤红肿变硬,常有瘢痕,有的可见毛发。探针探查可探入3~4mm,有的可探入10cm,挤压时可排出稀淡臭液体。急性发作期有急性炎症表现,有触痛和红肿,排出较多脓性分泌物,有时发生脓肿和蜂窝组织炎。根据以上特点可作出诊断,但应与疖、肛瘘和肉芽肿鉴别。  藏毛窦的治疗方法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下列几种: 1.切除一期缝合 2.切除部分缝合 3.切除伤口开放二期缝合 4.切除伤口开放 5.袋形缝合术6.Limberg皮瓣转移7.Bascomll手术  如何预防藏毛窦1.注意清洁,保持局部卫生; 2.避免长期久坐; 3.清淡饮食,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4.穿衣舒适宽松,避免局部潮湿,皮肤破损。

傅传刚 2020-08-21阅读量1.2万

2019年度体检排名前10位...

病请描述:每年体检时你是不是都很紧张?生怕自己查出什么毛病。 体检报告出来后,看着还算健康的指标,彷佛是通过了一次人生大考~ 但最近钱女士却在体检中发现了一个大麻烦: 她在微医全科中心体检时做乳腺超声检查,意外发现右侧乳头外后有一个肿块,医生考虑可能是恶性肿瘤。这简直是晴天霹雳,钱女士当时就懵掉了,因为自己平常并没有任何的不舒服,这可怎么办? 钱女士的家庭医生一边安抚她,一边快速联系好了某三甲医院乳腺肿瘤科的主任医生,为钱女士做了精准转诊。在进一步完成了乳腺相关的检查后,结果与微医全科的医生考虑基本一样。家庭医生又迅速帮钱女士安排好了手术,果然术后的病理显示是乳腺癌,但不幸中的万幸是,发现得比较早,整体情况还好。 在微医全科开业的三年时间里,类似钱女士的情况并不少见,万幸的是,大部分人发现时都处于早期阶段,得到了及时的治疗。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检查出很多问题,自认为不严重便没有重视。 为此我们统计了2019年杭州市萧山区30余家单位6000多人体检数据,详细梳理体检TOP疾病榜,大家可以对照看看您的健康状况属于哪一个水平。   2019年度体检排名前10位的疾病,百分数是指在总参检人群中的占比,看看,您中了几个? 最担心 乳腺疾病 乳腺疾病主要包括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结节、囊肿等,是比较常见的女性疾病。而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的“头号杀手”,发病率在女性的恶性肿瘤里位居榜首,建议女性朋友每年做一次乳腺检查,特别是35岁以后,定期自检和深度的体检很有必要。 最忽视 体重、血压和血脂 体重超重或肥胖、血压、血脂等代谢性问题,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常见原因,但往往却最被忽视。 第一位   血压异常 血压异常与年龄、高盐饮食、长期高温多油烹调饮食造成的血管内胆固醇沉积、斑块形成、钙盐沉积导致的血管硬化等均有关。 从下图分析得出:39%共2318人处于早期高血压,11%共697人已有高血压。而男性群体中,有2296人(占比64.1%)存在血压异常。 早期高血压标准:收缩压/舒张压120~139或80~89mmHg;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或≥90 mmHg 快翻出自己的体检报告或者近期测量的血压值,看看自己属于哪个水平吧。 第二位 超重/肥胖 从下图分析得出中,超重&肥胖已经成为白领人群的首要健康问题,体重超重比例已经达到了34%、肥胖占10%。而男性群体中,有2072人(占比58%)存在体重问题。 BMI(身体质量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是衡量身材及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快来计算一下自己的BMI是多少吧。 第三位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指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偏高和(或)低密度脂蛋白偏低,常与心血管事件呈正相关。 从下图分析得出:57%共3394人已存在或潜在血脂异常,男性人群中有2285人(占63.8%)已存在或潜在血脂异常。 最温柔 甲状腺结节 近几年我们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在不断攀升,主要是因为现在的B超技术, 0.1cm的结节都逃不过它的法眼。所以不是甲状腺长结节的人多了,是检查技术进步了,被发现的人多了。 而且因为甲状腺结节95%以上都是良性,剩下5%的恶性结节中90%是乳头状癌,且治疗效果非常好,超过99%的患者经过治疗,该吃吃该喝喝,一点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别听见“癌”这个词儿就腿肚子发软,大部分甲状腺结节都是好的,即便做“恶”,也恶得很温柔。 最关注 幽门螺杆菌 近两年来,很多人体检时,会特别要求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在去年体检中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比例高达28%。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具有传染性,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其他许多胃病的发生都与幽门螺杆菌有关。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 建议您每年做一次呼气试验,使用公筷。 健康体检是健康管理的开始,请关注身体状况的变化,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享有高品质生活和健康快乐的人生。 2020年 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 隔离疫情,不隔离爱 我们,一直在您身边!

健康资讯 2020-03-26阅读量9950

会癌变,会导致不孕?!为什么...

病请描述:第一次在妇科检查中听到“卵巢囊肿”这个词,通常会让不少女性心里都“咯噔”一下:囊肿?和肿瘤是一回事吗?会有生命危险吗?会不会导致不孕啊? 确实,卵巢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殖器官,大家会有这些疑虑也很正常。那么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关于“卵巢囊肿”的小知识。 01卵巢囊肿会癌变吗? 卵巢囊肿早期一般没有什么典型症状,所以多数女性是在做妇科B超时才会发现。虽然囊肿听起来好像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但大家也不要过于惊慌,因为卵巢囊肿也分不同的情况:有生理性的,非肿瘤性质的,即便是肿瘤性质的,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1.生理性卵巢囊肿(比如黄体囊肿等) 如果囊肿直径<5cm,又无证据提示是肿瘤的话,多为生理性囊肿。通常与女性的生理周期有关,多数会自行消失,也不需要服药,注意复查即可。 2.非肿瘤性质卵巢囊肿(如巧克力囊肿) 这种囊肿容易引起痛经、不孕等,因此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做处理。 3.肿瘤性质卵巢囊肿 如果囊肿持续增大(直径>5cm),多为肿瘤性质,但仍需区分良性、恶性、囊性、实性。一般卵巢的囊性肿瘤,比如囊性畸胎瘤、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等多为良性,但也有转化为恶性的可能。因此一旦确定是卵巢肿瘤,大家应听取医生建议,尽早切除或严密随访。 如果囊肿迅速长大,病情发展快,B超液性暗区有杂乱光团,肿块周界不清,则可能为恶性肿瘤。这种情况多见于绝经后女性、青春期或幼女,需根据患者情况尽快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02.为什么会得卵巢囊肿? 不少年轻的未婚女性,检查出卵巢囊肿后常常会有个疑问:我都没结婚没有性生活,怎么就会得卵巢囊肿呢?! 事实上,卵巢囊肿的发生与性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即便是青春期或幼女也可患卵巢囊肿,它与遗传、内分泌、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约有20%~25%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而内分泌因素导致的排卵障碍会促使卵巢囊肿的产生,从而促使卵巢囊肿的产生。 至于生活中,电离辐射、石棉、滑石粉以及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不良生活习惯(比如熬夜、作息紊乱等)也都是诱发卵巢囊肿的因素。 03.得了卵巢囊肿该怎么办? 要吃药吗?要动手术吗?手术危险吗? 得了卵巢囊肿,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该如何处理,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卵巢囊肿都需要动手术。比如前面提到过的生理性囊肿,甚至连吃药都不用,3~6个月后复查可能就已经自然消失了;部分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也可以用药物保守治疗。 但是,直径在5cm以上的囊肿就需要定期复查B超,如果无消失迹象,持续增长,就需要进一步处理,比如介入、手术等。直径>6cm的囊肿,一般就需要手术切除,且送病理检验。 提醒:以上建议仅做参考,具体治疗仍需根据检查报告由专业医生定夺。 最后,小编想提醒各位女性(尤其是30岁以上的),每年一次的常规妇科检查和B超一定不能省!这样才能尽早发现卵巢囊肿。除此之外,生活中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规律作息、不喝酒不吸烟不熬夜; 2. 注意锻炼,健康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食物); 3. 保持心情愉悦,适度和谐的性生活; 4. 切勿乱吃保健品、乱做卵巢按摩

健康资讯 2019-09-20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