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囊肿 > 内容

囊肿内容

《中西医结合痤疮诊治专家共识...

病请描述:痤疮(Acne)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皮肤病,全球发病率为9.4%,其中男性发病率为8.96%,女性为9.81%。在中国,痤疮的患病率从8.1%到85.1%不等,其中3%到7%的患者会遗留瘢痕。这种病不仅影响青少年,也逐渐在成人,尤其是女性中增多。其高发率和复杂的病因使得科学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中西医结合痤疮诊治专家共识》由多位中西医专家共同制定,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综合性的痤疮诊疗框架。该共识整合了现代西医和传统中医的治疗优势,特别是在针对不同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的痤疮治疗方面,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案。 文|刘驰 流行病学     根据《中西医结合痤疮诊治专家共识》中的数据,全球痤疮的发病率为9.4%,居全球第八大疾病。中国青少年痤疮的发病率极高,研究显示35%到100%的青年人会出现痤疮。近年来,成人痤疮尤其是女性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报告显示42%的妊娠妇女伴有痤疮,60%的患者在孕期病情加重。而1/3的患者在孕前可能无症状,但在妊娠期间出现。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痤疮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在临床治疗中应予以特别关注。 病因和发病机制 01西医角度 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雄激素作用:雄激素通过刺激皮脂腺分泌大量皮脂是痤疮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角化异常导致毛囊口的堵塞,形成粉刺。 痤疮丙酸杆菌增殖:这种细菌在厌氧环境下大量增殖,引发局部的炎症反应。 免疫炎症反应:皮肤的固有免疫系统在痤疮的发生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如细胞因子、抗菌肽和金属蛋白酶的作用。 02中医角度 中医认为,痤疮的病因复杂,涉及到肺胃蕴热、外感风热、饮食失调、情志内伤等因素。具体而言: 肺胃蕴热:中医认为肺与皮肤关系密切,肺热熏蒸肌肤,导致皮肤发炎,形成痤疮。 外感风热:外界风热邪气侵入体内,循经上冲,熏蒸肌肤,导致痤疮的形成。 饮食失调: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导致胃肠湿热,湿热上行至颜面,形成痤疮。 情志内伤:情绪不畅,导致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气郁化火,上犯颜面,引发痤疮。 临床表现与分类 01临床表现 痤疮的皮损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形性损害。其中,黑头和白头粉刺是痤疮的初期表现,伴随着炎性丘疹、脓疱的进一步发展,严重者可形成结节和囊肿,并可能留下瘢痕。 02分类标准 在中国,痤疮的严重程度常用Pillsbury国际改良Ⅰ~Ⅳ级分类法,其中: Ⅰ级(轻度):主要表现为粉刺,偶见炎性丘疹。 Ⅱ级(中度):有明显的粉刺及炎性丘疹。 Ⅲ级(中度):炎性丘疹及脓疱明显增多。 Ⅳ级(重度):除以上皮损外,还可见结节、囊肿等严重损害。 诊断与鉴别诊断 01诊断要点 痤疮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如面部、胸背部的开口或闭口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诊断时应特别注意粉刺的存在,因为这是痤疮的重要标志之一。 02鉴别诊断 痤疮需要与玫瑰痤疮、激素相关性痤疮、细菌性毛囊炎、嗜酸性毛囊炎等疾病进行鉴别。例如,玫瑰痤疮通常伴随面部潮红和毛细血管扩张,而不是粉刺。 实验室检查 01痤疮丙酸杆菌检测 虽然痤疮丙酸杆菌是痤疮的主要致病菌,但临床上通常不需要常规检测其存在。这是因为该菌的数量并不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且抗生素治疗后该菌数量并不显著减少。 02内分泌相关检查 对于怀疑有高雄激素血症的患者,性激素检测是必要的。最好在月经周期的1~5天进行检测,以减少月经周期对激素水平的影响。另外,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指标在某些重度痤疮患者中可能存在异常。 治疗方案 01西药治疗 抗菌药物:首选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建议使用剂量为50~100mg/d,疗程不超过8周。 维A酸类药物:异维A酸是重度痤疮患者的常用药物,起始剂量为0.25~0.5mg/kg/d,可根据疗效调整剂量。 抗雄激素药物:如螺内酯,推荐剂量为60~200mg/d,疗程3~6个月。 糖皮质激素:对于暴发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可短期使用泼尼松(20~30mg/d)联合异维A酸治疗。 02中药治疗 根据不同的证型,中药治疗可分为: 肺经风热证:表现为红色或皮色丘疹、粉刺,治法疏风清肺,方药如枇杷清肺饮。 脾胃湿热证:以红色丘疹、脓疱、结节为主,治法清热利湿,方药如芩连平胃散或茵陈蒿汤。 痰瘀结聚证:主要表现为结节及囊肿,治法活血解毒、化痰散结,方药如海藻玉壶汤或仙方活命饮。 冲任不调证:多见于女性,以粉刺、丘疹为主,治法调和冲任、理气活血,方药如逍遥散或知柏地黄丸。 03外用治疗 维A酸类外用药物:适用于轻度痤疮,单独或联合使用。 过氧化苯甲酰:为炎性痤疮的首选外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林霉素等,适用于炎性皮损,但因耐药性问题,通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04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光动力疗法(PDL)、蓝光杀菌抗炎和红光修复组织。研究表明,PDL联合Nd激光治疗对炎性和非炎性痤疮具有良好的效果。 预防和生活方式管理 01饮食管理 饮食与痤疮的关系密切,高糖、高脂饮食可能加重痤疮症状。建议患者控制饮食,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 02睡眠与作息 研究表明,睡眠质量不佳与痤疮的严重程度相关。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03心理支持 痤疮患者常伴随心理压力,建议通过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儿童与特殊人群的治疗 01儿童痤疮治疗 对于8岁以上的儿童,四环素类药物是首选,8岁以下的儿童则建议使用红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于中重度儿童痤疮,口服异维A酸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02妊娠期痤疮管理 妊娠期痤疮患者的治疗需特别注意药物的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如维A酸类药物。       《中西医结合痤疮诊治专家共识》综合了现代西医和传统中医的治疗优势,提供了全面的痤疮诊疗指导。共识强调了痤疮的多因素病因,结合了西医的抗菌药物、维A酸类药物等疗法,以及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形成了针对不同痤疮类型的有效治疗方案。这一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治疗指导,有助于提升痤疮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引用文献: [1]赵俊英.中西医结合痤疮诊治专家共识[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1,14(05):257-260.

刘驰 2024-08-30阅读量1651

177、脾脏囊肿如何治疗?

病请描述:相对于肝囊肿,脾脏囊肿少见得多。但无论如何,囊肿一般都是水泡,良性,没有恶变风险。类似肝囊肿一样处理,只要不是太大或生长太快,都可以观察。 偶尔为复杂囊肿,复杂囊肿如果考虑恶性(囊腺癌)或者不能排除恶性,需要像恶性肿瘤一样及时手术切除,当然,囊腺癌发病率极低,一般患者勿需担心。还有些囊肿,虽然不是恶性,但可能继发出血、感染等,内含黑褐色浑浊腐臭的液体或糊状成分,可能有发热、疼痛等不适,亦需要尽早处理。 绝大多数囊肿属于单纯囊肿,就是小水泡。一般是先天或后天自然生长出来的,就像皮肤上面的痣,确切成因不明。 小囊肿即不会有不适的症状,也不会有什么危害,更不会癌变。即不需要手术,更不需要吃药(吃药无效;吃药无效;吃药无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但是,亦有部分单纯囊肿建议手术:第一,囊肿巨大,比如超过10公分。肯定是进行性增大的囊肿;第二,生长过快的囊肿,比如每年直径增加1-2cm甚至更多,这种囊肿可以短短几年内超过10cm;第三,考虑囊肿是引起不适的主要原因,比如大囊肿可以压迫胃,引起腹胀、进食减少甚至营养不良。这类囊肿往往不小,小囊肿,无论长在哪里,都不可能有不适。 需要手术的患者不用紧张,都可以微创,手术不大,风险较小,恢复较快。 最后强调一点,不手术的患者至少每年复查一个脾脏彩超,了解囊肿的生长情况。如果连续随访几年都变化不大,可以适当放宽随访频率。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8-12阅读量1518

如果出现尿频需要排查哪些疾病?

病请描述:  “白天尿十几次,晚上五六回,频繁的尿频让人很烦,请问我为什么会尿频?”王女士困扰的说。   首先,我们来看看尿频跟哪些因素有关?   一、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尿频   “尿频”如果伴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等尿路刺激征,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膀胱尿道炎,外阴炎等,通过检查尿常规及尿细菌培养可以确诊,此时患者应多饮水,注意休息,给予一定的抗生素治疗,均可以缓解。如果病程较长,症状顽固,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查,排除泌尿系结核、腺性膀胱炎、膀胱肿瘤等疾病。   二、膀胱、尿道及周围病变引起的尿频   膀胱内结石、异物、肿瘤,会引起排尿不适及尿频症状;膀胱周围的病变:子宫肌瘤、盆腔脓肿,妊娠子宫,可以因压迫膀胱,引起尿频症状;尿道口周围病变:尿道口息肉,处女膜伞和尿道旁腺囊肿等刺激尿道口引起尿频;膀胱出口梗阻性疾病如:女性尿道狭窄,因造成膀胱逼尿肌病变引起膀胱扩张能力降低,而产生尿频;这些疾病如果诊断明确,均可通过外科手术等方法治疗,尿频的症状自然可以消失。   三、神经因素引起的尿频   神经因素也是引起排尿异常的主要原因,它分为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有关神经系统及尿动力方面的检查,当医生排除患者器质性病变后,会考虑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尿频,如:膀胱过度活动症,女性尿道综合征,这些患者一般会伴有焦虑、失眠、紧张、精神异常等,临床可以先通过心理疏导,服用安神助眠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另外,膀胱功能训练是治疗此类尿频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具体要点:是不要在自己一出现尿意感时,就去上厕所,可以有意思地转移排尿的注意力,通过适当的憋尿,改变膀胱的顺应性及敏感性,这样可以逐步缓解甚至治愈尿频。特别是儿童,幼儿期膀胱逼尿肌、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需要一定的膀胱功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排尿习惯,去避免尿频。   四、间质性膀胱炎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组以盆腔和(或)会阴部疼痛、尿频、尿急为表现特征的临床症候群,特点主要是长期进行性尿频、尿急,在膀胱充盈时耻骨上区疼痛明显,有时亦可出现尿道及会阴部疼痛,在排尿后得到缓解。由于膀胱不敢储存尿液,所以病人就会频繁上厕所,以此来缓解疼痛。   针对这部分患者,可以进行膀胱水扩张诊疗、采用膀胱灌注、骶神经调控等方法来治疗。   如果出现尿频,一定要先明确病因,根据不同病人针对性治疗。

李旭东 2024-08-06阅读量1560

132、肝囊肿会引起肝区疼痛...

病请描述:一般不会。 但如果肝囊肿太大,会有胀痛不适的感觉。不过也见过20公分的囊肿,病人也没有不舒服,囊肿甚至压迫了下腔静脉(负责整个下半身的血液回流),因为血液回流不畅导致双下肢水肿。 如果囊肿长得快,疼痛不适的感觉也会更加明显。 如果囊肿不大,生长缓慢,一般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此种情况下,如果觉得肝区不适,不一定是肝囊肿引起,需要寻找其它原因,选择手术也需要谨慎。因为手术有风险,还不一定能解决不舒服的问题。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8-06阅读量1389

男孩性早熟:洞悉迹象、精准识...

病请描述:男孩性早熟:洞悉迹象、精准识别与科学应对策略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儿科 吴波 性早熟,这一特殊生长现象,是指儿童在常规成长轨迹之外提早展现第二性征。对于男童而言,9岁以前若生殖器官发育启动、阴毛初现或嗓音沉降,皆属此范畴。此类早熟不仅可能触及孩子的生理健康及最终成年身高,更关乎其心理健康状态,因而亟需家长与医疗专业人士的警觉与介入。 一、个案透视:小明的故事 案例主角小明,8岁,因家长观察到其生殖系统发育远超同龄孩童平均水平而求医。近半年间,小明经历了生殖器渐增与轻微阴毛出现的过程,未伴有其他不适感受。体检记录显示,小明身高130厘米,体重30公斤,其生殖器官成熟度相当于青春期早期,阴毛发育评估为2级,显现出性早熟的初步迹象。 深入探索:多维度检查揭示真相 骨龄鉴定:通过X光片分析手部骨骼,结果显示小明的骨龄显著超越实际年龄,接近12至13岁儿童水平。 内分泌指标检测:血液化验发现促性腺激素(LH)与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偏高,睾酮含量亦超出正常界限。 颅内状况排查:脑部磁共振成像排除了肿瘤、囊肿等潜在病因。 腹部超声扫描:进一步确认无其他明显异常情况。 基于上述检查结果,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 应对之道:精细治疗与持续关注 1.激素干预治疗: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旨在抑制过早的性激素分泌,有效延缓生殖系统的成熟进程及骨骼的过快老化。 2.定期复查机制:建立每半年一次的随访计划,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心理支持:针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支持服务,为孩子的心灵成长保驾护航。 经过为期一年的精心治疗,小明的性发育进程得到有效调控,骨龄增速得以缓解,预估成年身高显著提升,这一积极进展让家长深感欣慰,并坚定地遵循医生建议,持续进行规律性的复诊追踪。 二、探秘性早熟之源性早熟的幕后推手复杂多样,涵盖遗传密码的微妙作用、周遭环境的潜在影响,以及营养状况的细微变化。其中,中枢性性早熟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根源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提前觉醒。此外,某些健康挑战,如颅内肿瘤或囊肿等,也可能成为触发性早熟的不速之客。 三、性早熟的识别指南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观察员。通过细心留意第二性征的细微变化,可初步判断是否遭遇性早熟的困扰。对男孩而言,特征包括生殖器官的成熟迹象、阴毛的初现,及声音的低沉变化。一旦发现这些预警信号,及时就医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四、性早熟的隐形印记性早熟不仅关乎身体的成长轨迹,更触及心灵的深处。它可能限制孩子的身高潜力,因过早的性激素激增促使骨骼提前闭合。同时,心理层面的影响不容忽视,自卑情绪与焦虑心态可能会在孩子心中悄然生根。 五、性早熟的科学应对性早熟的治疗之旅以荷尔蒙疗法为核心,利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有效抑制提早的性激素分泌,为成长按下“暂停键”。此过程需配以定期的骨龄监测与激素水平评估,确保治疗方案精准调适。在此基础上,我们尤为重视心灵关怀,为面临挑战的孩子搭建起坚实的心理支撑体系,让他们在爱与理解中健康成长。 性早熟,这一现象无疑牵动着每位家长与医疗工作者的心弦,它不仅是成长路径上的一个特异站点,更是呼唤细致关注与专业应对的信号。及时的识别、精确的诊断以及高效的治疗措施,如同灯塔般指引着孩子们安然穿越这段不同寻常的成长阶段,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护航,确保发育之路顺畅无阻。 我们务必铭记,每个孩童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他们的情况各具特色,因此在制定治疗策略时,个性化、量身定制成为了不可撼动的原则。面对孩子的任何成长疑惑或健康忧虑,家长们应当毫不犹豫地寻求专业帮助,无论是儿科医生的悉心指导,还是内分泌科专家的深入解析,都是您值得信赖的依靠。 总之,在性早熟这一微妙而关键的议题上,及早干预、精准施策与持续关怀是通往孩子健康成长之路的钥匙。让专业的光芒照亮每一步探索,携手守护每一颗幼苗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生长发育 2024-05-08阅读量2082

儿童性早熟科普-李洁

病请描述:儿童性早熟科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早长”的情况,殊不知,有些“早长”有可能是性早熟。10岁以前孩子身高增长突然加速往往是性早熟的一个信号,此时家长不应盲目乐观,要警惕孩子性早熟! 性早熟是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性早熟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早激活,一般女性8岁前,男性10岁前启动性腺轴。真性性早熟包括家族性性早熟(男童与父亲性早熟密切相关,属于染色体显性遗传)和继发性性早熟,常常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炎症或损伤等等病变。 假性性早熟是非促性腺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可能来源于外源性睾酮补充或者其他各种原因导致内分泌激素紊乱有关。性早熟的表现: 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发育或女孩10岁前来初潮称为性早熟。女:男=4~5:1,女孩具体表现为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月经来潮等;男孩表现为睾丸容积增大,阴茎增长增粗,胡须、阴毛出现等。由于男孩第二性征的首发表现为睾丸容积增大,相对于女孩来说更加的隐匿,不容易被察觉,往往容易被忽视和耽误。男孩女孩均会出现身高和体重过快增长。 诱导性早熟的相关因素:1.饮食不均衡:高脂、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摄取过多,维生素B及钙、铁、锌等缺乏;2.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过早启动;3.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肿瘤、囊肿、感染、外伤、放化疗等;4.其他疾病:如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5.家族性性早熟。 性早熟有哪些危害:1.内分泌絮乱:首先就是早发育,其次就是增加肥胖、糖尿病等患病几率;2.心理问题:性早熟患儿萌发心理意识,自尊心强,情绪变化大,易激动、烦躁、焦虑、逆反等;可能因为自己在体型、外观、生理等现象与同龄人不同,而产生自卑和恐惧感,从而影响孩子心理健康;3.身高:性早熟的孩子骨龄一般大于实际年龄,骨骺提前闭合,生长周期会缩短,在未到达正常成人身高以前就停止生长,所以成人终身高常常较低。 儿童性早熟的预防:一、生活控制:1、控制饮食:避免食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保证膳食结构的均衡,多摄入维生素及优质蛋白质,例如果蔬、鱼虾、瘦肉、牛肉等。避免食用补品等,避免过多外源性激素的摄入,如炸鸡、炸薯条等,否则可能会加重性早熟的症状;2、控制体重:日常生活中应该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体育运动,例如跑步、跳绳等,消耗体内的脂肪和热量,降低体重。但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避免过度运动,循序渐进;3、控制激素:有些化妆品、洗涤剂、塑料制品等中含有大量的激素,尽量避免接触。若要使用,使用产品前应当注意成分,以免导致性早熟症状加重。二、药物控制:此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及诊断选择服用,同时需要注意严格遵医嘱服用,不可自行用药。 很显然由于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因此可能出现性早熟的年龄也不同,但是身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留心观察,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出现不良损害。

生长发育 2024-04-23阅读量2440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怎么办?04

病请描述:3.3、妊娠处理 由于同时危及孕产妇和胎儿生命安全,故需根据病情轻重选择终止妊娠时间。对于妊娠晚期患者一旦胎儿已经成熟或接近成熟,应尽早施行剖腹产,并联合新生儿科加强围产期新生儿的护理,促进胎儿肺成熟。这不仅有利于迅速降低孕妇血脂、减轻孕妇的炎症反应和腹腔内压力,更重要的是避免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因出现时胎盘血液灌流急剧下降,同时脱水使血液呈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沉积在绒毛微血管,与血细胞形成微血管栓塞,加剧了胎盘血液循环障碍,易引起子宫和胎盘严重缺血缺氧导致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亡。故及时选择中止妊娠时间及方式尤为重要。 对于妊早期或妊中期的,应尽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致畸或毒副作用明显的药物,保持患者循环稳定,密切观察孕妇和胎儿情况。对于大多数轻型或中度重症胰腺炎病例,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既保住胎儿,又能控制急性胰腺炎病情。临床不主张对患者常规行流产或引产等方式中止妊娠。但是,一旦患者病情经积极的治疗仍然进行性加重或胎儿宫内窘迫等已经发生,应尽快流产或引产,避免胎死宫内导致孕妇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中止妊娠的指针包括:足月妊娠;经过24-48小时治疗后病情恶化;无改善的麻痹性肠梗阻;宫内死胎;胎儿畸形和明显的流产或早产征象。特别是确诊为出血坏死性或重度髙脂血症后,妊娠最好中止,因为这将明显增加母婴死亡率。剖宫产是中止妊娠的优先方法,产后患者血脂在24小时内常可下降20%。 3.4、手术治疗 对于患者感染期出现胰腺坏死、胰周脓肿、假性囊肿或大出血、腹腔内压增高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需采用微创或开腹方法进行手术处理,包括感染病灶的坏死组织清除及引流术,方法有经皮超引导下的胰周坏死积液引流术和内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术等,国外报道后者能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开腹引流手术则可与剖宫产同时进行。若出现胃肠瘘则根据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釆取引流或造瘘处理,但手术治疗并不能终止的病情进展,甚至增加、胰腺感染、 的发生机率。 4、预后 随着病因学研究、实验室检査、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孕产妇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的改善,的早期诊断率及治愈率均显著提高,母婴病死率亦明显下降。有报道上世纪年代妊娠合并胰腺炎的母婴病死率分别高达37%和11-37%,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孕妇病死率显著下降,国外报道低于1%,胎儿病死率为1-18%。国内报道母婴病死率分别为18%和25%左右,见于中重度患者。妊娠早期以流产风险较高,妊娠晚期早产儿生存率较高。 5、结论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是妊娠期罕见的一种疾病,对孕妇及胎儿威胁极大,极易造成胎儿早产和宫内胎儿死亡。临床上易漏诊误诊,对于孕妇出现不明原因的急性腹痛时,尤其是上腹痛时,需常规考虑本疾病。的病因以胆源性疾病和高脂血症为主,多发于妊娠中晚期,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资料,治疗中根据病因及严重程度,釆取个体化治疗方案,轻度的一般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中、重度则需要重症监护或外科治疗,并组成包括外科、产科、新生儿科在内的多学科治疗组,,根据病情适时终止妊娠,保护孕妇和胎儿安全,降低病死率。孕产妇需监测血脂,己有血脂升高的孕产妇需调整饮食结构并控制血脂水平以预防的发生。 本文选自:肖柄华、黄耿文,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旳诊断与治疗。 原文链接地址: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单中心20年52例分析-中国知网(cnki.net)

赵刚 2023-08-28阅读量1799

如何快速“战痘&...

病请描述:一、认识痤疮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病因复杂:遗传、内分泌、生理周期,睡眠、神经精神因素等;饮食、护肤不当、药物,吸烟、职业及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均参与痤疮的发病。 皮损多形:从微粉刺、粉刺到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最终遗留痘印/炎性红斑/炎症后色素沉着和瘢痕/痘坑,皮损类型越多,意味着痤疮程度越重。 病程迁延: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都会患不同程度的痤疮,一般青春期到达顶峰,30~40岁的人群中依然有20%~35%患有不同程度的痤疮。随着年龄增长,皮脂腺萎缩,痤疮才会逐渐自愈,但此时青春已不再。 二、为什么要积极治疗? 痤疮具有损容性特点,应该积极、科学治疗,缩短疗程,减轻痘印、避免瘢痕形成。如果早期没有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后期可能承受更多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 三、如何快速治疗痤疮? 治疗原则:先治痘,再治痘印/痘坑(序贯治疗) 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内服外用,内外兼治)+物理治疗(有的放矢,直达病所)+自我管理(慢病管理) 痤疮四阶段治疗方案:根据痤疮皮损类型(粉刺型、丘疹脓疱型、结节囊肿型、痘印/痘坑/痤疮瘢痕)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张玲琳 2023-01-29阅读量2527

弱精症甚至死精症到底咋回事,...

病请描述:弱精子症是复杂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病因包括生殖道感染、精索静脉曲张、射精管不全梗阻、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全身性疾病及其他因素对精子活力也有一定影响,仍有30%~40%的病例无法明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称为特发性弱精子症(idiopathic asthenozoospermia)。 1.生殖道感染:主要是附属性腺感染,常见病原体有大肠埃希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白细胞是精液中活性氧的主要来源,活性氧达到病理水平时,对精子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影响精子活力和DNA完整性。感染会损害附属性腺分泌功能,进而影响精子活力。 2. 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男性不育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阴囊内温度升高,肾及肾上腺代谢物的返流等。氧化应激起着重要作用,氧化应激可直接或间接诱导生殖细胞凋亡;活性氧和抗氧化物质的失衡还会导致精子膜脂肪酸氧化,导致精子形态和活力的改变。 3.射精管不完全梗阻:射精管囊肿,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合并生殖道囊肿如精囊囊肿,这些囊肿会压迫射精管导致射精管不完全梗阻,引起精液量少和弱精子症。 4.免疫因素:正常情况下,机体不会对精子产生免疫反应,因为机体有多重局部免疫防御机制,避免了精子抗原刺激免疫系统,导致引起针对精子的免疫应答。一旦机体的局部免疫防御机制受到破坏或失平衡,精子抗原可以激起免疫反应,产生抗精子抗体(anti-sperm antibodies,ASAs),导致精子凝集,精子活力减弱。 5.遗传因素:目前报道与弱精子症相关的单基因遗传疾病主要包括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MMAF),主要致病基因有DNAH1、DNAH2、CFAP43和CFAP251等;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主要致病基因有CFAP221、CCDC39、DNAH5等。其他如精子线粒体相关基因GALNTL5,双孔钾离子通道TRAAK,钙离子通道CATSPER等突变。另外,研究报道了TEKTIN-2、GRP7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也是特发性弱精子症的危险因素。 6. 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如双酚A、壬基酚影响干扰男性生殖系统引起精子数量和活力下降。肥胖会对男性生殖造成负面影响,导致精子活力下降和精子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升高。 当然 还有百分之30是不明原因的,不明原因的死精症很多,怎么都调整不好,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也很多,大概占百分之40,所以做试管婴儿不用太纠结原因,直接做好了,科技不是完美的,很多查不到的地方。 1356上午门诊,这次中秋是明天门诊 9月12日上午 门诊 

夏烨 2022-09-13阅读量2584

典型病例:骶管囊肿内镜下微创...

病请描述:患者为60岁女性,浙江籍,主要因为左侧臀部疼痛,伴便秘一年,加重一个月入院。在网上和戴大伟医生联系好,来到门诊后当天收入病房,手术是在神经内镜下进行骶后正中入路骶管囊肿封堵术的微创手术,因患者腰骶部肌肉及脂肪组织较为丰富,故取手术切口皮下肌肉和脂肪,无需从大腿外侧取股四头肌筋膜和脂肪组织,减少创伤,一个小切口完成手术,美容缝合无需拆线。 患者术前腰骶椎核磁共振(如下图示)显示大型骶管囊肿(S1-3,NaborsIIB型) 手术的小切口下应用30度神经内镜的独特视角,吸除囊液,观察囊腔(如下图示),囊壁有数根囊壁化的骶神经显微,充满囊液后对其有压迫作用。 调整内镜角度,发现骶管囊肿病因所在--------硬膜囊与囊肿之间的漏口(如下图示) 取手术切口皮下肌肉条妥善伸入漏口进行修补,注意肌肉条大小和塞入深度(如下图示) 再以皮下切口周围脂肪组织分块、阶梯式妥善填塞漏口周围和整个囊腔(如下图示) 手术时间约1小时,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术后住院三天出院。骶管囊肿是一种脑脊液漏,很多患者问,为什么不把囊肿切除呢?其实,骶管囊肿一定是修补而不是切除,就像三楼的卫生间漏水漏到二楼,发现漏口以后要妥善封堵,而不是切除,越切漏口越大,另外囊壁都是神经贴着骶管骨质,切了囊壁就加重症状了。 总结: ①大型、有明确症状的骶管囊肿应积极手术治疗; ②其实是一种“脑脊液漏” ,要切实找到漏口填塞修补,盲目填塞只会加重症状并且复发; ③囊腔适当填塞,注意控制囊腔张力。 本病例有主刀医生戴大伟副主任医师提供,图片和文字转载和翻印应注明。

戴大伟 2022-07-26阅读量9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