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阴道炎就像发烧感冒是妇科常见病。普通不能再普通。其实治疗方案也都很简单,但是受限于药品的一些问题,往往一个简单的阴道炎却治疗起来费用高昂。一种药能治疗的情况却要用两三种药物治疗。每天用一粒药可以治好的阴道炎每天却用两粒治。按照妇产科教科书中治疗阴道炎的方法应该没有超过50元的药物,可是往往我碰到治疗阴道炎的患者却需要花200~400元药费。甚者还用臭氧来治疗阴道炎。大环境不可改变,所以我想教给大家如何治疗阴道炎。河北省人民医院生殖遗传科张宁以下内容摘自——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妇产科学》第八版,2013年3月第8版第一次印刷。阴道炎分类:1.细菌性阴道炎2.霉菌性阴道炎3.滴虫性阴道炎4.老年性阴道炎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炎主要为细菌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属于性病范畴。老年性阴道炎主要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 先给大家插入一点常识,我们如何看懂白带报告单? 白带报告单中有一项清洁度,分为Ⅰ、Ⅱ、Ⅲ、Ⅳ度。其中Ⅰ、Ⅱ度代表正常。Ⅲ、Ⅳ代表有感染。 不论其它检查项目如何描述,只看清洁度即可代表有无问题。其余项目描述则是提示阴道炎分类的。比如具体是细菌性阴道炎还是霉菌性阴道炎,或滴虫性阴道炎。一、细菌性阴道炎:主要特点为鱼腥臭味,尤其性交后加重。稀薄阴道分泌物增加,可伴有外阴瘙痒和烧灼感。诊断依据为白带检查报告提示:清洁度:Ⅲ或Ⅳ,其它提示:白细胞数量增加,或线索细胞阳性。治疗:甲硝唑栓或奥硝唑栓,每晚一枚,连用7日或8日。具体参考说明书,往往药厂设计比较合理,一枚即是一次需要用量,一盒用完就是一个疗程。治愈率80%左右。停药3天以上复查,治疗费用20元左右。如果治疗失败可再用一个疗程同时加用克林霉素,300mg,每日口服两次,连用7日。二、霉菌性阴道炎:(即真菌感染)主要特点为阴道内发现豆渣样或称之为凝乳样阴道分泌物。诊断依据为白带检查报告提示:清洁度:Ⅲ或Ⅳ,其它提示:可见孢子和(或)假菌丝。治疗:达克宁栓:一盒6粒,每天晚上阴道给药一枚,连用6天即可,停药三天以上复查。治疗费用20元左右。硝呋太尔阴道软胶囊:每晚阴道给药一粒,连续用药6天,具体可参考说明书,也是一盒一疗程。这个药物有进口制剂。价格稍贵,50元左右,停药三天以上复查。(这个药物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对滴虫性,霉菌性,细菌性阴道炎都有一定效果。但是滴虫性阴道炎首选口服给药,阴道给药只能作为辅助给药方式。我经常选这个药物,是因为其它药物说明书没有写孕期可以使用,而硝呋太尔阴道软胶囊说明书中明确提出孕期可以使用,这样不会给使用后怀孕的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其实我认为其它药物孕期也可以使用,只是说明书没有那么写,为了避免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做为医务人员尽量规避使用。)克霉唑栓剂:分为两种规格,150mg/粒、500mg/粒。用法:①每晚阴道给药一粒150mg规格装,连用7天,费用大概不到5元钱。②一次性阴道给药一粒500mg规格装,一盒两粒20元,使用一粒花费10元即可。均为停药三天以上复查。150mg连用7天疗法比一次性给药500mg疗法治愈率高,价格还便宜5块钱。但是问题来了,500mg规格的凯尼丁(即克霉唑栓)说明书写着孕期可以使用。而150mg规格的克霉唑栓,这个是国产的,说明书写孕期前两个月禁用。因此有时我会被动的选择给患者用500mg一次性给药的治疗方案。对于不愿意采用局部给药方式者,未婚妇女及不愿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口服给药。常用药物:氟康唑150mg,顿服。对于严重霉菌性阴道炎,无论局部用药还是口服用药均应延长治疗时间,如局部用药延长至7~14日。若口服使用氟康唑150mg,则72小时后加服1次。上述细菌性与霉菌性阴道炎无需同时对性伴侣采取治疗。三、 滴虫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比较复杂,但是复杂并不代表高花费。为性病的一种。主要特点: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阴道分泌物异常及外阴瘙痒,分泌物泡沫状。诊断依据为白带检查报告提示:清洁度:Ⅲ或Ⅳ,其它提示:可见滴虫。(只要白带报告中出现滴虫,那就是滴虫性阴道炎了。)治疗方案:此病传染性强,性伴侣必须同时治疗。而男性患者往往没有症状,易成为传染源。初次治疗可选择 甲硝唑2g,单次口服。甲硝唑,0.2g/片,一次性吃10片。用药期间及停药72小时内禁止饮酒,禁止哺乳。若初次治疗失败可选用甲硝唑一次0.4g,每天口服两次,连用7日。若治疗仍失败可选用甲硝唑2g,每日一次,连用5日。甲硝唑,0.2g/片,2块多100片。替硝唑是甲硝唑的升级产品,用法剂量同甲硝唑。对于妊娠合并滴虫者用法和上述方案相同,但是鉴于甲硝唑说明书中对胎儿的潜在风险要对孕妇进行告知。个人感觉不妨试试甲硝唑一次0.4g,每天口服两次,连用7日的方案,毕竟这样血里药物浓度应该没有一次性给2g浓度高。局部再给点硝呋太尔阴道软胶囊。滴虫性阴道炎极易再感染,有复发症状者多数为重复感染,内裤及洗涤用的毛巾应煮沸5~10分钟以消灭病原体,并对性伴侣同时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应注意是否合并其它性传播疾病。来月经后易复发,应在最初感染治愈后,三个月经周期后复查。四、老年性阴道炎(又称萎缩性阴道炎)绝经后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长期处于低刺激素状态。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导致致病菌入侵引起感染。治疗方案:标本兼治。雌激素与抗生素同时使用,当感染控制后可以以雌激素局部应用增强抵抗力为主。雌激素与抗生素的复合制剂可选用“可宝净”,分进口与国产两种。可宝净稍贵些,50元一疗程。单纯补充雌激素可选用雌三醇软膏阴道涂抹。价格不贵,但是市场上不好买,我院也没有销售。阴道炎治疗误区:反对阴道洗液滥用。其实央视媒体曾经曝光过关于阴道用的洗液问题,但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道理很简单,阴道是与外界相通的,就像我们的双手每天接触很多东西怎么可能没有沾染细菌呢?但是有细菌存在并不代表有细菌感染,感染和存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也就是说女人的阴道里有细菌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被感染却是可以避免的。阴道里存在大量的阴道杆菌,这种杆菌对人类是不会致病的,阴道杆菌适合在阴道中生长,因为它的存在,竞争掉了其它细菌存活的养料,从而导致其它对阴道会致病的细菌无法存在。但是当您用洗液时,破坏是巨大的,往往会破坏局部的“生态平衡”,当把阴道杆菌也一起冲洗干净后就导致“菌群失调”容易被其它细菌入侵,造成反复感染。因此,我们坚决反对使用阴道洗液。在第8版《妇产科学》中,在治疗阴道炎过程中对阴道洗液的使用只字未提。不过在第8版《妇产科学》第251页,细菌性阴道炎的病因中提及频繁性交或阴道灌洗使阴道碱化,从而使菌群发生变化,促使阴道炎的发生。关于细菌性和霉菌性阴道炎,口服用药和局部用药效果相差不大。口服与阴道上药选一种即可。一般我推荐局部用药。因为阴道给药局部浓度高,吸收入血少,不经过肝脏。一般我们药店买的治疗阴道炎的药物一盒就是一个疗程,具体用法说明书会有明确解释。一般停药3天以上复查。也就是说我们只要通过医院检查辨别是哪种阴道炎即可,治疗的事情完全可以就像买感冒药似得自己解决。滴虫性阴道炎比较特殊,首选的是口服给药,要在全身达到一个高浓度。按照我们上述的治疗方案,虽然我们不能保证治好每一名妇女。当然没有任何一个方案能保证治好每一个人。但是大多数患者会得到比较满意的疗效。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药物便宜就不相信它的作用,其实治疗阴道炎就那么简单。即使用了,失败了也没关系,继续尝试第二疗程或者加一点其它药物即可。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名字听着让人很恶心,这个央视媒体也曾宣传过。在第七版《妇产科学》中就已经明确取消了宫颈糜烂的说法。但是这个词语使用了太多年,耳熟能详,深入人心。在宫颈的位置主要被鳞状上皮覆盖,而宫颈管里主要被柱状上皮覆盖。当青春期后,女性性成熟,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使宫颈管中的柱状上皮向外异形到了宫颈阴道部,因为单层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间质透出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由于肉眼观似糜烂,过去称之为“宫颈糜烂”,而并非真正糜烂。也就是说宫颈糜烂只是过去的错误称谓。没有必要再治疗了。当在宫颈转化区鳞状上皮覆盖柱状上皮过程中,鳞状上皮覆盖子宫颈腺管口,将腺管口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流出受阻,滞留形成囊肿,称之为子宫颈腺囊肿,又称宫颈那囊,也是生理性表现,什么也不影响你,不要因为医学的称谓而让你觉得不舒服。但是早期子宫颈癌早期子宫颈也是称糜烂样改变,因此对于子宫颈糜烂样改变的妇女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即可。但是本身大家去医院就诊时,不论你有无糜烂基本都常规每1~2年一次进行了宫颈细胞学检查去筛查宫颈癌,还有单位组织的体检项目中,对已婚妇女都包括了常规宫颈癌筛查。也就是说如果你近期做过宫颈癌筛查宫颈糜烂就不用再管了,更不用药物治疗了。祝大家健康。
张宁 2018-11-26阅读量1.5万
病请描述: 无精子症即指通过精液检查未发现精子。这里的精液检查一定要是将精液离心后的检查。精液是否离心这点很重要。跟大家解释一下精液检查是怎么做的,通常将精液标本充分混匀后,取5~10微升放到显微镜下镜检,如果平均一个高倍镜下看到一个精子计数密度为100万。正常值为一个高倍镜下20条精子,即密度正常值为2000万/ml。当精子总数很少的情况下有可能我们取了很少一部分精液去检测,这部分中没有精子,而未检测的精液标本中含有精子,从而将严重的少精子症误诊为无精子症。离心后将所有沉渣拿去镜检,确认其中是否有精子。其实这样也有漏诊的可能。因此,目前WHO标准为3次离心化验精液未发现精子,诊断为无精子症。河北省人民医院生殖遗传科张宁(对于无精子症患者如果你的精液报告单没有注明离心,应视为未离心,为无意义检测,请您与检测医院沟通,要求其注明是否进行离心。如未离心且精液报告中未见精子,则为非法检测,您应当要求退费或去相关部门投诉。中国医疗事业的进步需要更多患者的监督。)其实无精子症男性患者并不少见,无精子症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梗阻性无精子症,原因为输精管道的梗阻,例如附睾炎症造成的梗阻,这样的患者阴囊部触诊可以触及肿大的附睾,在精液报告单中精液量正常。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先天性输精管缺如,这和先天基因缺陷有关,在输精管缺如的患者中往往合并精液量严重的少,有时仅表现为几滴精液,有时可以多点,但是不会超过1ml。且此类患者精液PH值多<7.0。输精管缺如是可以通过阴囊部触诊发现的,超声无法分辨。因此在触诊发现输精管缺如后告知患者时其往往不易接受。有部分输精管缺如患者同时存在精囊腺缺如或射精管囊肿,如果合并这些异常超声是可以发现的。对于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大小正常,正常睾丸大小往往与拇指大小相近,或大枣的大小。附睾感染导致梗阻的患者为睾丸外侧上方(附睾头部)或下方(附睾尾部)有一个肿大的结节,有时会有触痛,质地较硬,正常附睾质韧。此类患者往往有严重的泌尿系感染史。在进行激素水平检测时,大多数情况下FSH<10IU/ml。(对于FSH水平的评估具有决定意义,激素其余检测项目只做参考)另一种是属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曲细精管内生精功能障碍。此类患者阴囊部查体,睾丸体积较小,如果睾丸大小接近或小于鹌鹑蛋大小,则属于睾丸体积缩小,多存在生精功能障碍。大多数血清激素检测FSH>10IU/ml,可同时伴有LH增高。通常我们通过对睾丸大小的检测和血清激素检测可以初步划分患者属于梗阻性无精子症还是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确诊需要睾丸穿刺取的病理检测报告。无精子症治疗的精髓“不是治,而是找”。看谁找的高明,谁的医术就高。先在精液中多次找(至少三次),找不到再通过睾丸穿刺在抽吸出来的睾丸组织里找,现在已经有医院把睾丸切开找了。但是在对生精功能障碍的无精子症患者的治疗上没有听说有多大的进展。对无精子症诊治影响最大的就是在精液检查中寻找精子是否细心,是否按要求进行操作,因为这个过程很繁琐。那么如果是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即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情况下是否还有必要行睾丸穿刺呢?我的答案是有必要。因为我们通过激素检查,睾丸检查认为是生精功能障碍的患者,只能说明患者本身生精功能有缺陷而不能说明患者完全没有精子生成,有可能在生精功能异常情况下仍有很少的精子生成,要知道男性双侧睾丸中负责生成精子的曲细精管总面积有200平米,所以同样需要进行睾丸穿刺。一方面原因是作为确诊,明确诊断。第二个原因是看能否找到很少的精子。如果睾丸穿刺发现哪怕很少的精子,患者则可通过辅助生育技术中的试管婴儿解决生育问题。如果没有发现精子则可利用国家精子库提供的精子进行供精人工授精受孕,也就是在避免性交的情况下可以让自己的妻子有一个孩子,而国家之前已经对供精者的精子是否携带传染病,染色体病等进行排查,保证不会泄露相关信息给双方,且为了避免后代近亲婚配一名供精者的精子不得供给超过五名妇女。而进行供精人工授精前依然需要一个睾丸穿刺的病理报告作为诊断依据。睾丸穿刺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免疫性睾丸炎,和睾丸损伤应激有关系,很少见。穿刺数日后出现睾丸明显肿大,疼痛。肿大数月后自行消退。没有太好的预防治疗办法。有些心急的患者经常会这样问,那我不做三次精液检查直接做睾丸穿刺可以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不建议这样做。因为当睾丸生精功能有问题时有可能尚能产生很少的精子。而我们在做睾丸穿刺时只能取很少的一部分睾丸曲细精管镜检,没有发现精子并不能代表其它未取到的部分也没有精子。男性两侧睾丸的曲细精管表面积累及有上百平方米。因此建议患者从简单到复杂的检查步骤。先进行精液常规检查3次,而且每次检查都是需要离心后得出的报告。如果3次精液检查没有发现精子再建议进一步行睾丸穿刺确诊。如果没有精子能治疗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只能找,没法治”。对于输精管道梗阻的患者,我们通过睾丸或者附睾穿刺取得精子后可以通过第二代试管婴儿(ICSI)助孕生育后代。对于通过睾丸穿刺没有找到精子的患者就无法解决生育问题。不过这样的患者可以通过国家精子库提供的精子让自己的妻子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这种方法还是值得提倡的,至少这样有利于维系家庭关系的稳定。我河北省唯一一家国家精子库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和平西路与电大街交叉口,河北省计划生育研究所。对于生精功能有障碍的患者,先从精液标本里反复多次的找精子,如果没有发现精子,再通过睾丸穿刺的方法从睾丸内抽吸出部分曲细精管,再利用显微镜进一步在这些被抽吸出来的曲细精管内寻找精子。但是这个睾丸穿刺也是有缺陷的,因为只抽取了极少部分睾丸组织,而不是所有或相当一部分睾丸组织,因此有可能患者本身部分睾丸组织内有极少的精子,只是我们抽吸出来的曲细精管内却没有精子。但多年来睾丸穿刺是使用最广的一种检测方法,睾丸穿刺术后的病理报告甚至可以作为诊断报告。而反复多次对睾丸进行穿刺,多点取材,虽然增加了多个不同部位的曲细精管总量,但是对睾丸损伤较大,而检出率增加有限,较少开展。目前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中心有开展睾丸切开在显微镜下寻找精子,将有精子的曲细精管组织取出,冷冻保存,而没有发现精子的睾丸组织不予破坏。但实际开展效果不祥。对于睾丸穿刺发现精子的患者,下一步是选择“输精管复通”还是“试管婴儿助孕”?针对单纯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可以考虑行复通手术或者试管婴儿助孕解决生育问题。所谓单纯性梗阻的无精子患者,血清激素FSH<10IU/ml,睾丸体积正常大小,睾丸穿刺标本中可见大量精子。是否能够手术解决梗阻的问题需要在手术过程中,打开来看梗阻的大小及部位才能确定是否能进行手术,手术后还需要面临是否能使妻子怀孕的问题。目前本人推荐试管婴儿助孕,因为成功率及费用较为固定。而且完成生育要求后平时也不需要采取避孕措施了。但是试管婴儿技术同样存在的问题是针对生精功能障碍的患者,虽然在睾丸穿刺时找到了精子,但是在试管婴儿助孕过程中再次进行睾丸穿刺时,因取材部位不同,未必能找到精子。如果计划进行输精管复通的患者朋友,这个手术建议去规模相对较大的正规医院,需要有显微操作相关器械,且对医生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建议患者咨询清楚后再就诊。我河北省没有听说有专门从事输精管复通的专科医生。对于睾丸穿刺发现很少精子的患者,不建议考虑进行输精管复通,因为这样的患者虽然有输精管梗阻存在但是也往往合并生精功能障碍,复通效果一般不好,即使复通后能有少量精子出来,恐怕也不能满足生育的基本要求。这样的患者需进行第二代试管婴儿(显微受精)助孕。我曾在精索阻滞麻醉下行睾丸针吸穿刺取活检,患者痛苦小,过程简单,1分钟之内完成操作。睾丸活检加病理报告整体费用不足700元。曾行睾丸穿刺病例数百例。但本人目前已不开展相关工作。部分医院睾丸穿刺需患者住院后进行,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这样的医院不仅花费高且说明穿刺经验不足,我建议不要再这样的医院进行睾丸穿刺。无精子症的诊治,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从精液检查室的精液检测,到男科医生对患者的体检和睾丸穿刺,再到穿刺后胚胎实验室和病理科分别对曲细精管内的组织进行检测,来明确睾丸中是否有精子及各级生精细胞的情况。需要各部门的配合,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因此我建议患者去正规的生殖中心就诊。而这个生殖中心最好能做试管婴儿,因为只有这样的生殖中心人员设备才可能配备比较齐全。目前因本人所在医院实力不足,不能配合本人开展相关工作,因此只在此进行科普,而谢绝面诊。我河北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实力雄厚,男科医生,李立鹏,是一个很专业的医生。通常我会建议我的患者找他就诊。
张宁 2018-11-26阅读量5855
病请描述: 无精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侯剑刚精液检查发现没有精子,我们称为无精症。医学上指在所射出的精液中连续3次找不到一个精子,称为“无精子症”。病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睾丸本身功能障碍,称为原发性无精子症或非梗阻性无精症。二是睾丸生精功能正常,但因输精管道阻塞,精子无法排出体外,称为梗阻性无精症。一、非梗阻型;睾丸生精障碍,不能产生精子或只产生极少量精子,导致精液中没有精子。具体可细分为:(1)遗传性疾病: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异常,影响睾丸生成精子,如克氏(Klinefelter)综合征等。(2)先天性睾丸异常:睾丸发育异常或睾丸位置异常,均能使精子生成障碍。(3)睾丸本身病变:如睾丸外伤,炎症,扭转以及睾丸血管病变。(4)内分泌疾病,垂体功能亢进或低下,垂体肿瘤,肾上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甲亢或甲低,均可影响精子生成,而造成无精子症。(5)严重全身性疾病和营养不良,可致无精子症。(6)放射损伤及药物,特别是细胞毒性药物等因素使睾丸生精细胞损害,严重时可致无精子症。二、梗阻型:由输精管道梗阻而引起精液中没有精子。患者第二性征、性欲、性功能正常,睾丸发育正常,有精子生成,但因输精管道阻塞而无精子排出。病因包括:(1)先天性畸形,常见有附睾头异位,附睾管闭锁,输精管缺如或不发育;(2)感染淋球菌,结核菌和其它一些细菌感染,可引起附睾及输精管阻塞;(3)附睾处囊肿压迫附睾管引起阻塞;(4)损伤使输精管道阻塞。梗阻性无精症的治疗在华山医院,一般结合体格检查、精液化验结果以及B超分析,就可以初步确诊梗阻性无精症,及相应的梗阻位置,一经诊断即可以安排手术。我们也可以通过进行睾丸、附睾活检来进一步确诊。对于梗阻性无精症我们主要通过显微手术进行附睾-输精管吻合术,睾丸-输精管吻合术等来解除梗阻,复通精道。男性输精管内径约为300μm,而附睾管只有150μm,所用缝线比头发丝还要细,因此显微手术是一项非常精细的手术。通过手术显微镜将手术视野放大,我们可以在显微镜下将输精管与附睾管进行缝合,让精子能够通过。虽然操作难度大,但显微手术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一般来说有70~80%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来解除梗阻,实现精道的复通。显微手术后,患者最关注的问题是能否成功实现精液复通。一个生精周期是三个月,因此患者需要术后每三个月复诊查一次精液常规,直到1年,据报道有的患者到了18个月才找到精子。如果一直没查到精子,结合患者术中情况,可考虑再做一次手术,这项手术很安全,术后的副反应比较少,有些患者可能出现睾丸肿胀的情况,这也是一过性的,很快就会消失;由于手术的切口在阴囊上,因此疤痕很不明显;显微手术也不会影响性功能,不会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少数患者术后可能诱发附睾炎,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
侯剑刚 2018-07-30阅读量8788
病请描述:新时代的女性由于观念的改变,不再是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她们追求独立、自由,勇敢追逐梦想,拥有自己的事业。随着这种现象的普遍,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晚婚晚育。“高龄产妇”的名称随之而来!相比正常年龄生育的女性,“高龄产妇”从备孕到生产更要注重身体变化,以达到高质量生育。 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一般来说,中国女性怀孕年龄在23~30岁之间为好。遗传学的研究表明母亲年龄过小,自身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孩子的发育会有不良的影响。母亲年龄过大,胎儿容易发生智力发育障碍,有可能造成智力低下和其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卵细胞会逐渐衰老,卵子染色体衰退,一些遗传疾病发生的机会随之增加。 高龄产妇越来越多“高龄产妇”,是指年龄在35岁以上的产妇,或受孕时34岁以上的产妇。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多的女性追求事业上的成就,再加上价值观的改变,有效避孕措施的应用。生育年龄的推迟已成为全球趋势。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高龄产妇”的大军。 高龄产妇对母亲的危害1、产程延长及难产高龄产妇最容易发生产程延长或难产。这是因为女性到了中年,其坐骨、耻骨、骼骨和骰骨相互结合部已经基本骨化,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盆腔。再加上高龄的原因,关节韧带组织弹性变差。生产时,子宫易出现宫缩乏力。因此,当胎儿产出时容易导致生产困难。2、产后感染高龄产妇由于易发生难产,生产过程中更容易发生产道撕裂伤,所以,产后感染的发生率也会增加。3、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内皮损害进行性加重,这导致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同时研究发现,40岁以上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有增加。4、流产随孕妇年龄增长流产的风险也在增加,尤其在40岁之后。卵子不再处于最佳状态,其次子宫较可能长囊肿或肌瘤,因而增加流产的可能性。常见的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其他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在年长的妇女之中出现的机率也比年轻的妇女高得多。这些都可能导致流产。 高龄产妇对孩子的危害1、胎儿窘迫母亲年纪越大,分娩时越容易出现生产困难,同时也极易导致胎儿滞留宫腔内引起胎儿窘迫症。这种窘迫症轻者造成胎儿心脑缺血缺氧,甚至导致不可逆性脑损伤。2、新生儿窒息由于高龄妈妈易出现多种妊娠合并症,以及难产的原因。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易发生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导致新生儿窒息,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3、先天性畸形35岁以上妇女卵巢功能开始退化,卵子易发生畸变,生育畸形儿和智力低下儿的风险升高,这些畸形包括无脑儿、脑积水、心脏畸形等。 高龄产妇要注意这3点高龄产妇要生下健康的小宝宝,必须比二十几岁的产妇更加精心地呵护自己和胎儿。1、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大龄准妈妈在怀孕期间比二十多岁怀孕容易发胖,体重过度增加,易患上糖尿病,所以需要控制体重,避免吃含糖分过量的食物,易造成过度肥胖。2、按时接受产前检查对于高龄产妇来说,最可怕的就是生育一个有残疾的婴儿,母亲的高龄会增加婴儿先天性缺陷的可能性。所以,高龄妈妈要特别重视和做好产前检查。应缩短检查的时间间隔,从确诊怀孕开始,即应每半个月检查一次:从第8个月开始,每周检查一次。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尽快住院治疗。3、提前去医院待产好多孕妇因为工作的原因,会一直到临近生产才请产假回去休息。但是高龄产妇因为发生意外的几率更高,所以要更加引起注意,提前到医院待产,出现特殊情况及时处理。*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
健康资讯 2018-07-23阅读量8.5万
病请描述:随着乳腺检查技术的提高,乳腺结节、乳腺肿块、乳腺囊肿、乳腺占位灶等等发现的越来越多,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能全用“现在的女性更容易生乳房疾病了”来解释,还可能是现在的超声机器太灵敏了,过去发现不了的疾病现在也能发现了。这是好事——可以在疾病比较早期就解决掉。可是,这种情况也对传统的手术方式提出了挑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乳腺外科宋晖发现了病灶就要处理,思路一般是这样的:首先,是不是所有的病灶都需要切除;其次,对于那些不能触及(手摸不到)的肿块怎么切?再次,多发的乳房肿块怎么切?并不是所有的超声发现的乳腺结节都需要切除。下面这些病灶一般需要手术治疗:①实质性的肿块(超声提示“低回声”);②囊、实性混合性的病变(超声提示“无回声病灶内见低回声”);③病灶内或周围见不规则血流信号;④超声提示的BI-RADS 3类以上的其它病变。有些病灶并不需要立即手术,比如①囊性病灶(超声提示“无回声”); ②个别扩张的乳腺导管(超声提示“条索状无回声病灶”)。 ③脂肪瘤样病灶。④增生样结节,它们在超声下经常表现为“豹纹样”,每个花纹就像一个低回声病灶,没有经验的医生会被迷惑。这里特别要提到,很多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上会提示既有小囊肿,又有小的实质性结节,而且都不算大,5mm左右,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手术,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因为有些小的囊肿囊液比较清亮、稀薄,就像水一样,它们在超声下就是“无回声病灶”;而有些小的囊肿囊液比较混浊、稠厚,就像酸奶一样,它们在超声下可能就是“低回声病灶”,很多人通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随访观察囊液逐渐吸收,变成了“无回声病灶”,就不必再考虑手术了。在微创旋切技术没有出现以前,对于那些摸不到的肿块,手术前医生会用超声波进行病灶定位,然后用记号笔在皮肤上划圈做标记。手术的时候,由标记处切进去,将这个地方的组织大块切除。问题是,这些病灶根本摸不到,注射了局麻药之后,就更加摸不清楚了。为了切除干净就不得不多切除一些,以免遗漏。所以这样一来,会“殃及无辜”,创伤也就大了。对于多发性肿块的患者,如果病灶比较集中还好,如果病灶比较分散,造成的创伤和皮肤上的瘢痕真的是让人非常难以接受。上世纪90年代,微创旋切技术作为活检系统出现了。什么叫“活检”?就是活体组织检查,说通俗一点就是:在病人身上可能有病的地方切出一点组织做化验,看看性质再做下一步处理。看到它的定义就可以知道,这个操作其实并不要求将病灶切干净,只要切出一部分就完成任务了。但是随着操作技术的提高,微创旋切已经完全可以把那些大小合适的病灶完全切除干净了。换句话说,微创旋切目前不仅是活检系统,也是治疗系统。因为整个手术过程中,都是在超声观察引导下进行的,所以,微创旋切有传统手术不具备的优点:切口小、取材准,创伤少,美观好。但是,很多患者错误地认为微创旋切”切不干净”,甚至有些所谓的乳腺专科医生也有这个错误想法,还有意无意的将“复发”和“再发”的概念搞混淆,引导患者“开大口子切小肿块”。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什么是“复发”?复发可以理解为手术没有切除干净,术后过了一段时间原来的部位又长了出来。这个就是手术技能不过关造成的。什么是“再发”,再发可以理解为手术区域以外的部位长出来的新肿块,这个和手术方式、技能没有关系,而是和患者自身的体质有关系。如果想通过某种手术方式杜绝“复发”有可能,想杜绝“再发”不可能。所以说,如果肿块“再发”了,不要怪罪到微创旋切的头上啊!即使大块切除也会“再发”的,除非将所有腺体组织切光,可谁会这样做呢?微创旋切手术虽然是个好技术,却也不是每个病人都适用。下面这样的病人就不适合或者不太适合微创旋切手术。①肿块位于乳头后方。因为手术可能会切断大乳管,影响哺乳功能,这种位置的肿块还是采用乳晕切口的传统术式更好,伤口也是很美观的。② 超声发现病灶旁边有大血管穿过,因为旋切可能导致明显出血使手术不能完成或使复发机会增加。③肿块比较大。如果肿块的最长径线超过2cm,因为微创旋切刀的刀槽长2cm,比这个长的肿块就会剩下一些。当然,医生可以选择和最长径线垂直的方向放置旋切刀,这样也可以切除干净。但如果肿块的每一个径线都超过2cm,您还是选择传统手术方式比较好。④术前高度怀疑恶性肿瘤,患者要求传统手术并立即获得病理结果。⑤乳头溢液的患者,因为要切除整根病变导管及其腺体组织,不能选择微创手术。总之,微创旋切手术是个好技术,通过临床近20年使用,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从当初的怀疑到如今的认可,已经成为乳腺外科重要的治疗手段,更因为它的微创、美观广受患者喜爱,希望更多的患者认识它、接受它。
宋晖 2018-07-19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经常有患者问起,对于乳腺疾病,彩超好还是钼靶(正规的名称应该叫“乳腺摄片”)好?这个问题真的不能简单回答。就好像不能简单说坐飞机好,还是坐高铁好。彩超检查的优势在于,对小结节比较敏感,特别是对于囊肿的判读非常准确,检查过程中通过不停变换探头角度,可以观察到结节边界和血流情况,对判断病变性质帮助很大。彩超还有价廉、便捷、无辐射的优点。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乳腺外科宋晖乳腺摄片的优势在于,可以发现非常细小的钙化灶,比较全面的评估病变的累及部位和范围。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肿块的导管内癌和早期乳腺癌,往往仅表现为细小簇状钙化,这时乳腺摄片就非常具有优势了。但是,这两项检查都有不足之处。乳腺摄片使用的是X射线,有辐射性,不能频繁检查,除非非常必须,半年加做一次,一般一年以上检查一次。X射线对致密的腺体分辨率不高,也就是说,对于年轻、未哺乳的致密性腺体,乳腺摄片不是一个好的选项,只会让这类患者白白受到射线的伤害。彩超检查可以检测到比较大的钙化,但对于细小钙化不敏感,因此容易遗漏只表现为细小钙化的早期乳腺癌。总结一个表格,显示一下二者的优劣。优点缺点针对性彩超价廉、便捷、无辐射、可反复检查;对小结节敏感;鉴别囊、实性病变;乳腺导管内病变;观察血流对小钙化不敏感,主观性较强,需要超声医生经验丰富小结节;囊肿;乳头溢液;动态观察病变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乳腺摄片费用稍高;对小钙化敏感;可以全面评估病变累及区域有X线辐射;对致密乳腺不适用;对年轻女性不适用有乳癌高危因素的患者的筛查需要提醒患者朋友的是,不能因为做过上述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就不去医生处就诊,因为,有些疾病仅仅通过辅助检查是不能发现的。比如说,有相当一部分溢液的患者,只能通过临床医生细致的检查才能发现,而彩超和摄片都没有提示。任何检查都有优劣,取长补短,疾病才能早发现、早治疗。
宋晖 2018-07-19阅读量8338
病请描述:患者女11岁 患者因左下六龄牙未萌出,在当地就诊,后通过网上咨询转院来江苏省口腔医院就诊。 口腔检查:左下六龄牙(36)未萌出,其它3个六龄牙均正常萌出建合。 放射检查见片: 处理:局麻下拔除36 讨论: 1.36如此低位不萌,原因不明,有待探讨。 2.36开窗牵引:切开牙龈,去除上方骨质,附着牵引装置,慢慢将牙齿拉出来。利端:如果成功孩子终身拥有自己的天然六龄牙,不用戴假牙或其它方法弥补。弊端:牵引风险很大,很可能以失败告终,牙财两空,孩子还要付出两年左右的时间和痛苦。 3.拔除36:拔除后通过正畸方法保留间隙,将来修复(可以种牙)或移动其它牙齿关闭间隙。弊端:手术有一定风险,可能伤及下牙槽神经,出现下唇麻木症状。利端:相对简单,避免牵引治疗可能出现的牙财两空局面。 4.暂不处理,观察:该牙根尖已闭合,牙冠囊肿已形成,没有萌出潜力,留置后囊肿发展变大,无异于养虎为患。 艰难抉择:家长没有专业知识,我是首诊的儿童牙科医生,本着对患者负责的精神,我推荐了多位大咖级口腔专家给家长咨询,家长最终选择拔除 择期修复的方案。2018.7在江苏省口腔医院由袁冶主任在门诊完成36拔除手术。术后没有出现神经损伤并发症。恢复很好! 欢迎医患留言参与讨论!
张耀国 2018-07-14阅读量9075
病请描述: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在内镜胰胆管逆行造影检查(ERCP)诊断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内镜治疗方法,意在内镜下用高频电切开乳头括约肌及胆总管的末端部分。此技术在1973年和1974年分别由Kawai,Classen等首先报道。ERCP的成功率由70年代的76%提高到了如今的96%以上,已广泛应用于胆管结石、胆管末端良性狭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等胆、胰疾病的治疗。与传统的经腹手术相比,该技术以简便,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和病死率低,优于手术治疗,所以深受欢迎。在国内外已相当普及。下面对EST术后长期并发症进行阐述。一、胆管炎EST术后有些患者常出现下列症状,如:腹痛、发热(体温在38.5℃以上)或寒战、以及黄疽,而行CT,MRCP检查或ERCP造影检查均无明显的胆道阻塞征象者,认为此种胆管炎是与EST术相关的长期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此胆管炎发生率为1.9%,用EST加支架置入术成功治疗了肝移植术后并发的胆瘘,随访9月,发现EST术后的复发性胆道并发症为11.1%,一例为轻度胆管炎,因支架阻塞而引起,经用抗生素及取出支架缓解;另一例为胆瘘复发和腹腔内胆汁囊肿(经超声胃镜诊断),取出支架后症状缓解。但也有报道认为EST治疗胆管结石引的上行性胆管炎并不多见。国外学者认为对胆管引流成功的胆管炎患者加强抗感染治疗可预防此胆管炎的发生。二、胆总管结石复发有文献报道对EST术后的患者随访了15-17年,胆总管结石的复发率为24%。Tanaka报道因胆总管结石而行EST术治疗患者随访了22个月,发现累计结石复发率近23%。但多数文献报道EST术后胆管结石复发率为1%-9%,而胆囊切除术后单纯胆总管结石复发患者的机率最低,但合并胆囊结石时最高(16.7%)。表明单纯胆总管结石的预后最好,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患者的预后差,认为EST术后应行胆囊切除术以减少胆管结石的复发率。EST术前有胆总管扩张和乳头旁憩室与胆管结石复发有关,术前胆总管直径>1.5cm且有胆囊存在时胆道症状复发的危险会相应的增加。认为慢性胆道感染、十二指肠憩室、胆管扩张、乳头狭窄以及乳头开口过小是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结石复发的平均时间6年左右。三、胆囊炎、肝脓肿乳头括约肌切开后由于ERCP术中注射照影剂,或慢性细菌性胆汁使患者易患胆囊炎。Boende随访观察了95例EST治疗合并胆管炎的总胆管结石,发现术前胆囊存在的病人术后出现胆囊炎的发生率为5%,另一项研究显示EST术后急性胆囊炎的发生率为37%。由于EST术后继发的胆管炎,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入胆管系统导致细菌性肝脓肿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常为多发性肝脓肿,沿着胆管方向蔓延,抗生素治疗有效。Sugiyama对31例(占37%)EST患者进行了平均10.9年的随访,结果发现26例结石复发,4例急性结石性胆管炎和1例急性胆囊炎。作者认为好发原因可能在EST和下次ERCP之间时间为5年或小于5年,胆管直径<15mm,或合并乳头旁憩室等有密切关联。而29例患者经再次ERCP治疗后,均获得满意的疗效。四、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和/或慢性胰腺炎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是EST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由乳头切开部位胰管开口的狭窄和疤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是EST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由乳头切开部位胰管开口的狭窄和疤痕,以及肠内容物逆流均能引起胰腺炎的发生。Asbun报道了3例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和/或慢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右上腹痛、血清淀粉酶升高、ERCP显示胰管开口狭窄和/或胰管扩张。严重的胰管开口狭窄可通过外科方法纠正。Vazquez-Lglesias对88例行EST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平均51月的临床随访,结果显示:只有2例(2.2%)出现反复发作性血清淀粉酶增高,临床上诊断为EST术后胰腺炎。五、乳头狭窄症状性乳头狭窄较少见,与EST术乳头出现疤痕挛缩有关。EST术后乳头狭窄多发生于第1年,发生率约为0.8-3.4%。再次行EST也是治疗临床出现乳头狭窄导致的胆道梗阻的手段之一。六、胆囊癌EST术后胆囊癌发病率为0-2.5%,且女性多见,男女比率为1:4,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Hammarstrom随访了35例有胆囊存在的胆管结石,EST术后两例(5.7%)死于胆囊癌,因此主张胆囊切除术以预防或治疗胆囊癌。本文选自:叶萍等,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后长期随访研究
赵刚 2018-06-22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尿黄黄色尿指尿液呈黄色或深黄色。其原因有:染色食胡萝卜,服核黄素、痢特灵、灭滴灵、大黄等中西药过程中,可出现尿液变黄的情况,一旦停止服用,随即消失,无需多虑。尿液浓缩常见于发热或有吐泻症状的病人因水分随汗液或粪便排出,尿就会浓缩减少,而尿色素没有改变,这样小便的颜色就显得很黄。肝胆病变另一种小便黄的像浓茶,则不是由于上述原因,而是肝脏或胆囊有了病变。如果尿黄,化验尿常规正常,一般不需要治疗,多喝白开水。尿灼热尿灼热是指小便时尿道有发热的感觉,多并发尿黄,可能和喝水少,尿液浓缩有关。如果没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分泌物等症状,化验尿常规也正常,可以暂时不进行治疗,多喝白开水,注意观察就行了。精液发黄正常精液是乳白色的,但长时间不排精、生殖道感染时精液可能呈黄色。黄色的精液如果化验精液常规正常,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等常见感染因素阴性,一般来说不需要治疗,注意规律排精就行了。偶发阳痿有不少人出现一次勃起不好就紧张的不得了,急急忙忙的到处就诊。其实,偶发一次勃起不好可能只是身体保护机制起作用的缘故,说明你房劳过度,需要休息了,规律生活,足够休息,适度锻炼即可,并不见得需要药物治疗。如果持续勃起不好超过三个月,就需要就医检查治疗了。没有晨勃晨勃并不是性功能正常与否的判断指标,偶尔没有晨勃,如果性生活没有问题,并不需要治疗。如果没有晨勃,且持续勃起障碍,就需要就医了。晨勃那玩意儿,你可能越关注越没有的!偶尔早泄性生活时间并没有硬性规定,两人觉得好就行,如果偶尔一次不和谐也不算什么问题,毕竟一曲好的四手联弹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能练出来的。如果持续性生活时间短,和同一性伴侣有一年以上性生活,仍有50%以上不满意的,甚至未入即泄,那真的需要就诊了。附睾囊肿不是所有囊肿都是恶性的!也不是所有囊肿都需要治疗!比如附睾囊肿。附睾囊肿又称精液囊肿,好发年龄为20~40岁。附睾囊肿的常见部位是附睾头部,而体部及尾部很少发生。它起源于睾丸网输出小管的上皮细胞,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可为单一囊腔或分隔多腔,以单发多见。囊液内常含有精子。该病发病原因不明,可能和损伤、感染等因素有关。大多没有症状,所以不需要治疗。有时候过度担心,过度治疗,没病也会给自己“琢磨”出病来!
叶臻 2018-05-03阅读量9959
病请描述:妊娠期之胆道疾病无论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等方面除具有普通胆道疾病的一般特点外,尚具有与妊娠有关的某些特点。现就妊娠期胆石症、急性胆囊炎、胆总管囊肿等有关疾病研究的某些进展进行介绍。 妊娠是胆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妊娠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引起胆汁淤积。在妊娠初、中3月,由于雌激素对胆道脂类分泌的影响,造成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同时,妊娠期孕激素的增加使胆囊动力和排空能力减弱。二者的综合作用导致妊娠期胆石症发病率增加。 1、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的症状,妊娠与非妊娠患者相似,并且通常由胆管阻塞引起。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开始表现为上腹或右上腹痛,随后可能放射至背,右肩岬部或右肩部。胆绞痛常突然发生,并可能持续10余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并常伴有恶心和呕吐。急性胆囊炎通常具有右上腹压痛、发热和心动过速等。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增加,血清淀粉酶、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水平升高。如无胆总管阻塞,黄疽不常见。 妊娠期和产后胆石症自身的特点为:妊娠期胆石症通常无症状,有症状者大约只占30%,而且产后胆结石有很高的自发清除率,产后第1个月胆囊结石自发清除率约占50%。鉴于此,对这些患者的胆绞痛和小结石应先用熊去氧胆酸治疗,手术应尽可能延期进行。由于在妊娠的初、末3月,患者分别具有自发性流产和早产的最大危险性,因而对该妊娠期急性胆囊炎进行内科治疗优于手术治疗。内科治疗包括静脉补液、鼻胃管引流、止痛和对具有感染或脓毒血症者应用抗生素等。如果胆石症并发胆管炎或胰腺炎,在对胎儿进行适当X线防护的情况下,实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括约肌切开术是安全的。手术治疗只适用于那些疾病反复发作,脓毒血症或具有多种并发症的患者。目前研究证实,与内科治疗组相比,在妊娠中3月实行手术治疗是安全的,而且预后更好。目前的推荐治疗是妊娠初3月行内科治疗,妊娠中3月选择性或主要进行手术治疗,妊娠末3月行内科治疗,随后于产后行手术治疗。 2、胆总管结石 妊娠期胆总管结石发病率不详,大约占妊娠期黄疽的7%。由于胆总管结石易并发胆管炎和胰腺炎,因而母亲和胎儿的病死率明显增加。对非妊娠患者来说,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和胰腺炎己被普遍接受。但是,由于人们对胎儿暴露于X线所具有的担心,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但由于技术的不断改进,比如对孕妇的下腹部进行屏蔽和限制X线透视检查时间等。因而就目前研究结果而言,对孕妇实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和支架置人术均是安全的。 3、胆总管囊肿 胆总管囊肿是胆管树的先天性囊肿,大约75%的患者为妇女,70%的患者在10岁前获诊断。胆总管囊肿的经典三联征为:右上腹痛、黄疽和可扣及的肿块。但是大约只有40%的患者具有上述全部特征。而且在妊娠期肿块很难被触及。至成年时代方获诊断的患者,既往 可能具有不明原因的黄疽或腹痛发作史。该病患者在妊娠期可能发生复发性腹痛和黄疽。孕期子宫增大对胆总管的压迫可进一步加重远端胆总管梗阻。超声波可对囊肿作出诊断。妊娠期胆总管囊肿的处理措施尚无定论,对囊肿应进行超声监测以观察其增大情况。囊肿增大时可行囊肿切除术或进行内科引流以解除压迫。有胆管炎时可用抗生素治疗,同时进行内科引流。胆总管囊肿的确定治疗包括囊肿切除、Roux-en-Y肝空肠吻合术或胆总管空肠吻合术。 本文选自程玉林等,医学综述,第5卷第12期.
赵刚 2018-03-23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