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囊肿 > 内容

囊肿内容

残余胆囊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处理

病请描述:残余胆囊疾病是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中的一种,包括残余胆囊炎、残余胆囊结石、残余胆囊癌变等。近年来,随着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应用,残余胆囊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残余胆囊疾病的发生多与第一次手术有关。残余胆囊疾病是由于胆囊切除不完全,术后胆囊残留或胆囊管残留过长逐步形成的囊腔样结构,可并发炎症及结石,引起类似胆囊炎的临床症状,大多数发生于急诊手术患者。1、临床资料本组术后残余胆囊患者共104例,男性41例,女性63例;首次因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开腹手术切除胆囊68例,腹腔镜切除胆囊1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9例;因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开腹切除胆囊2例,腹腔镜切除胆囊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5例。就诊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95例,黄疽8例,腹胀不适6例。2、临床诊断B超检查发现63例,ERCP检查发现25例,MRCP(磁共振)检查发现38例,CT检查发现25例。残余胆囊大小为1.0X1.5X0.8cm至8X15X6cm,并结石86例,合并胆管结石28例,残余胆囊癌变2例。3、处理方式残余胆囊切除76例,残余胆囊切除 胆道探查16例,残余胆囊切除 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10例。恶变的2例,行胆囊癌根治术1例,行姑息性手术治疗1例。原因讨论:残余胆囊疾病形成的原因有多种:①临床手术中因各种原因对胆囊三角解剖困难,导致胆囊或胆囊管残留过长;②急性胆囊炎,胆囊三角区充血水肿、粘连严重,行胆囊切除术时残留的胆囊粘膜清除不彻底逐渐形成再生胆囊。③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胆囊萎缩,胆囊三角纤维化,造成胆囊切除术时胆囊分离困难而导致胆囊或胆囊管残留过长。④外科手术医生经验不足,检查不仔细,手术时胆囊或胆囊管残留过长。    残余胆囊应与肝门部的肿瘤、囊肿以及胆囊术后的胆囊窝积液等鉴别。肝门部肿瘤多为实质性回声,内部回声可不均匀,可出现液性暗区,但不出现胆囊壁样的结构,可行脂餐试验观察有无缩小而明确诊断。肝门部囊肿的声像图有时与残余胆囊表现相似,但肝门部囊肿不与胆总管相联系,可仔细扫查其与胆总管的关系加以鉴别。术后胆囊窝积液常常发生于手术后早期,位于胆囊窝中下部,边缘不规则,无包膜的液性暗区,是局部组织水肿积液形成,多自行吸收,短期内复查液性暗区可缩小或消失。    诊断残余胆囊疾病时要注意:患者有胆囊切除手术史,术后出现术前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多可诊断残余胆囊。B超经济、无创,可重复检查,但受肠腔气体和术后局部解剖改变的影响,有时不能完全反映残余胆囊情况。ERCP和MRCP均可确诊。但ERCP为有创伤检测方法。MRCP为无创性检查,具有多方位显示残余胆囊与胆道树的关系的特点,最值得推广。总之,残余胆囊诊断后应手术治疗,有症状的残余胆囊或胆道疾病合并残余胆囊的病人,应手术切除残余胆囊。本文选自李越华等,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赵刚 2018-02-02阅读量1.1万

精囊镜微创诊疗技术

病请描述:精囊镜可通过射精管进入精囊,经正常的解剖途径逆行检查精囊和射精管,发现病变可同时腔镜下处理。如肿瘤,可予以切除,如为结石,可在精囊镜下检查并取出,炎性改变可在镜下对炎性黏膜给予热灼或药物冲洗等治疗,具有操作方便,观察直接,效果肯定等特点,成为诊断、治疗血精和少精子症的新技术。精囊镜手术的优势以往对有精囊结石伴有血精的患者,通常进行开放手术,而精囊的位置非常深,创伤大,出血多,而现在精囊镜手术是利用自然的解剖管道进行的手术,所以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非常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技术。精囊镜检适应症(一)血精待查:持续或反复发作血精3月以上,经4周以上抗生素及规范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二)男性不育症:精液量显著减少,水样精液伴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等精液异常,怀疑射精管存在梗阻者;(三)会阴部顽固性疼痛:射精疼痛; 睾丸疼痛; 腰骶部,会阴部胀痛,不适,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四)经相关检查高度怀疑存在射精管区域囊肿,结石及肿瘤等病变者。精囊镜检禁忌症(一)泌尿生殖系统的急性炎症,如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二)初发的血精或精囊炎,未经正规保守治疗者;(三)近期服用过抗凝药物,严重出血倾向或全身出血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等;(四)严重心、肺、肝、肾、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高血压,控制不佳、不能耐受手术者;(五)严重包茎、尿道狭窄等疾病导致无法放置精囊镜者,根据情况可首先处理包茎,尿道狭窄,然后进行精囊镜检查和治疗。

叶臻 2018-01-18阅读量1.0万

身上有个肿块,什么情况下我们...

病请描述:在我的骨肿瘤专家门诊,有不少患者是因为身体上有个肿块来就诊的。肿块各不相同,或大或小,或圆或扁,或疼痛或无碍。相同的是,大家都因为肿块很焦虑。担心是“肿瘤”。如下图这些肿块。     这里首先科普一下,这些都是肿瘤。所有包块,肿块,囊肿,瘤子,等等,医学上都叫“肿瘤”。不过,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无害,或危害较小;恶性肿瘤,就是癌症,需要立刻处理。可幸的是,绝大多数肿瘤,是良性的。上面两副图是比较典型的囊肿。腕部出现的囊肿,多见于长时间频繁手腕活动的患者。比如天天打麻将的,程序员,弹钢琴的,长时间打游戏的。这一类肿块,大多数人没有感觉,也不影响生活,只是看着碍眼而已。少数人会觉得疼痛。良性肿瘤比较温和,长不太大。另一部分肿块,也没有疼痛,不过,体型巨大,影响到肢体功能。比如这个:右大腿一个足球大小的肿块。肿瘤一般直径大于5cm,医学上要考虑到恶性肿瘤可能。因为只有恶性肿瘤才会无限制地生长。恶性肿瘤一旦没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而是仍由其发展到体积巨大后再来就诊,往往治疗效果不佳,有些患者会因此截肢或者。。。这里写一些区别身体上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原则:1 身体上绝大多数肿瘤是良性的,少数是恶性的;2 良性的肿块大多形状规则,呈圆球形,或椭圆形,较软,有弹性,可以活动,无疼痛;恶性肿瘤大多比较固定,肿块推不动,形状不太规则,比较硬;3 小孩子身上一般不长肿块,一旦发现肿块,建议到医院让医生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4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一两个月的时间体积也不会明显变大;恶性肿瘤生长迅速,甚至一个星期体积就增大一倍;5 良性肿瘤有疼痛感的不多,恶性肿瘤有疼痛感的不少;6 有时候,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很难鉴别,需要专业骨肿瘤医生,影像科医生和病理科医生联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从而制定治疗方案。 一个真实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却一遍又一遍在我周围上演:当今,人一旦发现身体上有了肿块后,往往首先不是到专业骨肿瘤医生就诊,而是问自己熟识的医生,熟识的医生可能是眼科医生,可能是内科医生,可能是一名外科医生。阿肖中学的同学现在是一名县医院的外科主任。当阿肖第一次向他同学展示他胳膊上的肿块时,外科主任让他不用担心,说没事。 一周后,当阿肖找到外科主任,说肿瘤明显长大时,外科主任出于同学情意,切除了肿瘤。结果出来,是恶性的。阿肖赶往市级医院,省医院,最后辗转来到我门诊的时候,肿瘤切除的地方长出来一个棒球大小的肿瘤。肿瘤扩散了。遗憾的是,这整个故事环节里,找不到哪里出错了?阿肖找自己的同学主任看病,没错;主任认为这是一个肿瘤,切除看看,也没错。我们也可以说,阿肖错了,为什么不找专业骨肿瘤医生就诊;我们也可以说,阿肖的同学-外科主任错了,因为没有按照肿瘤手术的原则切除。最最遗憾的,恰恰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真心的在尽心尽力。而且这些事情,我们无法去改变,任由悲剧的故事一遍一遍上演。

袁霆 2018-01-02阅读量1.4万

儿童输尿管囊肿如何治疗?

病请描述:概述:输尿管囊肿是输尿管末段在膀胱和/或尿道内的囊状扩张,可在产前超声检查中或者生后因泌尿系统感染、梗阻等发现。在女性中比在男性中更常见,前者的发生率是后者的4-6倍。根据输尿管囊肿的部位可分为膀胱内型(即囊肿完全位于膀胱内)或异位型(即部分囊肿越过膀胱颈进入尿道内)。根据单集合系统(即一条输尿管和一个肾脏)还是双(重复)集合系统(即双输尿管畸形)受累,也可对输尿管囊肿进行分类。约80%的输尿管囊肿发生于重复上输尿管,其中60%为异位型输尿管囊肿,而膀胱内型输尿管囊肿更常见于单系统。临床表现: 可表现为尿路感染、排尿困难。部分尿道内异位输尿管囊肿较大的女性患儿可能因尿道外括约肌松弛表现为尿失禁。诊断: 输尿管囊肿的诊断通常是通过超声检查做出的。通过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和肾核素扫描(同位素)等影像学检查,可确定输尿管囊肿是否伴肾脏和泌尿系统畸形以及相关肾脏分肾功能。治疗:输尿管囊肿的治疗取决于多个考虑因素,包括临床表现和就诊年龄(产前检出或有症状)、输尿管囊肿的类型(异位型或膀胱内型)、相关肾段的功能及是否存在反流等。对单集合系统的膀胱内输尿管囊肿的手术指证:尿路感染、病变侧肾脏分肾功能低于40%、囊肿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以及囊肿导致的肾绞痛,手术方式首选膀胱镜下输尿管囊肿开窗术,手术效果确切,术后再手术率低。如不存在上述症状以及分肾功能良好,则可终身随访观察。对重复肾系统的输尿管囊肿,手术指证:反复尿路感染、异位囊肿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进行性的肾输尿管积水。对于存在脓毒血症和尿路梗阻的重复输尿管囊肿患者应尽早行膀胱镜下输尿管囊肿开窗术,术后可能出现输尿管反流,术后再手术率较单集合系统的输尿管囊肿高,尽管有此风险,但开窗引流术可降低尿路感染风险,有利于之后的输尿管重建,尤其对于婴幼儿。重复输尿管囊肿如无脓毒血症和尿路梗阻,仅仅表现为反复尿路感染症状,其手术的方案需要根据上肾功能以及上下输尿管有无反流等决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上肾上输尿管切除、上输尿管膀胱再植、上下输尿管端侧吻合或者上下输尿管端侧吻合+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具体可参考科普文章:儿童重复肾畸形该怎么治疗?对无症状、积水稳定的重复输尿管囊肿可随访观察。

方晓亮 2017-11-07阅读量1.1万

儿童重复肾切除术后输尿管残端...

病请描述:对于重复肾脏上半肾功能极差或无功能且伴有临床症状的患儿,行上半肾切除是标准的治疗方法。手术后残留的远端输尿管可能会引发泌尿系统感染、下腹部疼痛、血尿等临床症状,这种病理过程被称为输尿管残端综合征(the distal ureteric stump,DUS), 有报道表明,术后发生DUS的发病率约为0.8%~1%,是一种并不常见的疾病, 肾切除术后是否会引起本症,取决于术前输尿管形态、功能及远端有无梗阻、有无泌尿系感染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等。通常情况下,肾切除术后不会出现DUS。但是,某些疾病,如输尿管开口异位,异位输尿管囊肿等,因输尿管末端开口的位置异常或结构异常,造成输尿管远端梗阻,尿液排出不畅。若需切除肾脏,而输尿管并未全部切除,术后输尿管残端内感染可能会形成本症。DUS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上半肾切除术后患儿反复的泌尿系感染。对怀疑本征者,超声和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VCUG)不可少,B超检查能显示出输尿管开口处或膀胱壁后方囊状扩张区域,有时可见囊内液体浑浊,亦可以发现开口异位的输尿管。VCUG可显示造影剂反流至残存的输尿管内及输尿管囊肿。有文献报道,上半肾切除术前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并不代表一定会在手术后导致输尿管残端感染,但在上半肾切除术前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合并反复泌尿系感染的患儿大多数会在上半肾切除术后发生输尿管残端感染。重复输尿管开口解剖较为复杂,对于重复肾切除后输尿管残端的处理,目前仍有争论。有学者认为重复输尿管残端容易造成尿液反流或尿液排空障碍而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发作,而完全切除又可能损伤正常输尿管、膀胱颈或尿道括约肌等。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低位下切除输尿管远端(腹腔镜优势之一),术后密切随访以防DUS发生。对于发生DUS的患儿,可以行:① 残端输尿管切除。② 残端输尿管+囊肿切除。③ 残端输尿管、囊肿切除+下半肾输尿管再植。④ 对于残端反流造成感染的患儿,也可注射治疗。发表于:2016-03-22 23:53

方晓亮 2017-11-07阅读量9664

儿童重复肾畸形该怎么治疗?

病请描述:随着我国产前超声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提高,大部分重复肾畸形患儿在产前即得到了诊断,这时很多父母就开始焦虑了,孩子得了重复肾,究竟是该留还是流,生后是否一定需要治疗?又该怎么治疗?在面对疾病的时候广大父母显得很无助,也很迷茫,下面我就对儿童重复肾做个简单介绍,以便大家对其有个更全面的了解。1.什么是重复肾(Duplex Kidney)?重复肾畸形是常见的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往往伴有重复输尿管畸形。重复肾畸形的上半肾脏和下半肾多数融合为一体,上下半肾各自有着独立的肾盂、输尿管和血管。其发生率约为1/125,多见于儿童,男女比率约为1:2,左侧发生率略多于右侧,双侧发生率约占全部重复肾畸形的20%。重复肾畸形可分为完全性重复肾畸形和不完全性重复肾畸形(即我们通俗讲的“Y”型重复肾),后者发生率为前者的3倍。完全性重复肾畸形是指正常输尿管与异常输尿管分别开口于膀胱或其它部位,而上半肾的输尿管开口位置一般低于下半肾的输尿管开口(Weigert-Meyer定律)。不完全性重复肾畸形是指正常输尿管与异常输尿管汇合后共同开口于膀胱(“Y”型)。2.重复肾的发病机理胚胎第4周,中肾管下端发出一个输尿管芽,是形成输尿管、肾盂、肾盏的原始组织。如果中肾管发出两个输尿管芽或一个输尿管芽分支过早,则分别形成完全性重复肾畸形和不完全性重复肾畸形。重复肾畸形的两条输尿管可以各自开口于正常或异常部位,也可以在不同部位汇合而形成“Y”型输尿管。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多见于重复肾畸形的上半肾,输尿管异位开口一般位于正常开口之下,男性患儿多异位开口于后尿道、精囊、射精管等处,女性患儿多异位开口于尿道、阴道或前庭等处。因此重复肾常见的病理改变为上输尿管异位开口或囊肿、下输尿管反流或者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UPJO),而上肾的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UPJO)临床非常少见。3.重复肾的临床症状:大部分的重复肾畸形患儿无临床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尿路感染、腰部疼痛、肾积水和排尿间歇滴尿(尿失禁)等。男性重复肾畸形患儿的输尿管异位开口多位于后尿道、精囊、射精管等处,故一般无尿失禁症状,常因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就诊,女性重复肾畸形患儿的输尿管异位开口多位于尿道、阴道或前庭等处,可表现为排尿间歇滴尿(尿失禁)症状。合并输尿管囊肿的患儿,因输尿管囊肿开口可位于膀胱或尿道内,易造成尿路梗阻及排尿困难,导致上半肾输尿管积水和上半肾功能受损。4.重复肾诊断常见的影像学检查:①超声:为最常见检查手段,能初步反应出重复肾畸形的大小,形态以及有无肾积水、输尿管扩张等,是诊断的首选方法。②同位素:是目前评价肾脏功能最为敏感的技术金标准,可较好地反映双侧肾脏以及上下半肾的功能情况,为临床治疗究竟是保肾还是切肾提供强有力证据。③核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其多维扫描及重建,直观反映肾脏积水以及输尿管扩张程度,特别是在诊断有异位输尿管开口和输尿管囊肿的重复肾畸形患儿方面,其由于其他影像学检查。④静脉尿路造影(IVU):可反映肾脏功能,部分可显示双肾盂及输尿管的情况,一般适用于大龄儿童,对于小婴儿因GFR较低,IVU显影不佳。⑤CT检查:敏感性优于超声和静脉尿路造影,可清楚显示重复肾畸形的双肾及输尿管,但因CT辐射影响,我们不作为常规检查。⑥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对重复肾畸形患儿,需要行VCUG,了解有无存在输尿管反流及囊肿大小,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意见。5.重复肾的治疗原则:重复肾畸形如无临床症状且双肾功能良好者,无需治疗。如重复肾畸形患儿有临床症状、肾脏积水进行性增加或者肾脏功能明显受损,则需要手术治疗。6.重复肾的治疗方法:①重复半肾及输尿管切除术:适用于重复半肾无功能或者半肾功能可但肾盂输尿管严重扩张者。②重复上下输尿管端侧吻合术:适用于大龄儿童,同位素示肾脏功能可,值得保留半肾组织,MRU示输尿管无严重扩张扭曲者。术中把病变的输尿管缝合到正常的输尿管上,使其形成一个人为的不完全性重复肾(Y型)。③单根重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适用于同位素示肾脏功能可,值得保留半肾组织,无法行重复输尿管端侧吻合的患儿。④经膀胱镜输尿管囊肿切开术:适用于重复肾异位输尿管囊肿导致膀胱出口梗阻、排尿困难以及严重的重复上肾部感染、脓毒血症等。⑤重复输尿管端侧吻合术+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适用于重复上下输尿管均存在病变,即上输尿管异位开口或囊肿,同时下输尿管存在反流的患儿。发表于:2016-02-05 13:26

方晓亮 2017-11-07阅读量1.3万

得了宫颈囊肿要紧吗

病请描述:很多女性朋友体检后或者临床上无意中发现宫颈囊肿觉得自己得了什么大病,不足如何是好。         宫颈囊肿通常是在做超声或者CT、核磁共振检查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也有可能是在妇科查体的时候,医生打开窥具以后发现。宫颈囊肿是由于宫颈内的腺体开口被堵住,粘液不能排出在宫颈的部位形成一个包裹导致的,这样的宫颈囊肿是良性的情况,甚至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的影响,宫颈这样的囊肿也不会发生肿瘤的危险,一般也无需进行任何的干预处理。          

唐明华 2017-10-23阅读量9960

甲状腺舌骨囊肿微创治疗技术

病请描述:甲状腺舌骨囊肿通常位于颈部中线、舌骨下,呈园形,直径约2-3厘米,表面光滑无压痛。检查时囊肿固定,不能向上及左右推移,但吞咽或伸舌时肿块向上移动为其特征。大而浅表的囊肿透光试验阳性,较小的囊肿可扪到一条索带连接舌骨。在青春期,由于囊内分泌物潴留或并发感染,囊肿可破溃形成瘘管,瘘管可向上延伸,紧贴舌骨前后或穿过舌骨直达盲孔,由瘘口经常排出半透明粘液,经过一段时间后,瘘管可暂时愈合而结痂,不久又因分泌物潴留而破溃,这样时发时愈,在瘘口上方可扪及一条向舌骨方向潜行的索带组织。Thyroid hyoid cyst is usually located in the neck midline, infrahyoid, assumes the circular, the diameter is about 2 - 3 cm, smooth surface without tenderness. Check cyst fixed, not be up and about passing, but swallowing or tongue when the mass moves upward as its characteristic. Cyst of transparent positive test large and superficial, smaller cysts can touch a cable connected with the hyoid bone. At puberty, due to secretion retention or complicated infection within the cyst, cyst rupture forms a fistula, fistula can be extended upward, close to the hyoid bone around or through the hyoid direct blind hole, by fistula often discharged translucent mucus, after a period of time, the fistula can be temporarily heal scabby, and soon due to secretion retention and ulceration. This hair more, palpable and a sneak to the hyoid direction cable bands of tissue in the fistula above.手术前巨大囊肿术前甲状软骨旁囊肿Before the huge cyst operation,      preoperative thyroid cartilage cyst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是将囊肿或瘘管全部切除,必须将囊肿或瘘管连同舌骨中段完整切除,并切除舌骨上方与其相邻的肌肉,直达舌根盲孔,方能保证不再复发。作者引进并应用微创射频消融联合药物注射,实现囊肿一次治愈,无痛苦,不手术,不留疤。The traditional surgical method is the cyst or fistula total resection, must be cyst or fistula with hyoid middle is complete excision, excise hyoid above and adjacent muscle, direct tongue blind holes, to ensure no recurrence.Author 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blation combined with drug injection to achieve minimally invasive radiofrequency, cyst of a cure, no pain, no surgery, no scars.微创消融治疗后,仅仅留下微小针孔已经愈合。Ab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inimally invasive, leaving only a tiny pinhole has healed.女,21岁,甲状腺囊肿,治疗前Female, 21 years old, the thyroid cyst, before treatment囊肿内积液清除,药物注入后,一个月,肿物完全消失,随诊3个月无复发

马彩毓 2017-09-22阅读量1.3万

骶管囊肿:体积小--症状重 ...

病请描述:                               术前                                                                               术后     这位患者的骶管囊肿体积很小,单个囊肿。但会阴、大腿后疼痛很厉害,而且越来越厉害。找过很多医生,一般都是建议保守观察。做了各项检查,没有发现其它疾病,最后她和家属下定决心,哪怕疼痛和这个囊肿没有关系,也要把它切掉,因为只查到这一个问题,而且手术本身是足够安全的。术中发现,囊肿虽小,但内部压力很高,说明小囊肿也会导致神经压迫。做了囊壁折叠缝合以及漏口封堵,囊肿完全消失了。术后疼痛明显缓解,而且今后还会进一步缓解,估计半年左右可以完全康复。这个病例的经验是:小囊肿也可能引起严重的症状,如果能够排除其它相关疾病,也可以做微创手术。当然,对于医生来说,囊肿越小越好做,单发比多发好做。

郑学胜 2017-08-30阅读量1.1万

骶管囊肿:久治不愈的腰腿痛

病请描述: 在老年化社会中,腰腿痛十分常见,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出行,已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而腰椎间盘突出是 导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然而有些中老年朋友发现,多种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以后,腰腿痛仍不见好转,这时就要细致查找原因了。 姚女士是某大型国企的会计师,49岁,长期坐在计算机前办公,3年前出现腰骶部疼痛,以为是坐姿不良引起腰肌劳损,用药和按摩理疗不见好转,随后又出现右下肢痛,疼痛从臀部、大腿后向小腿和足底放射,感觉“有根筋吊牢”。姚女士觉得会不会是神经有问题,不敢大意,去当地省级医学院附医院骨科、神经外科诊治,诊断是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先后给予腰椎间盘穿刺臭氧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3个疗程,疗效不明显,于是在去年2月在全麻下实施2节段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然而术后症状仅部分减轻,并没有痊愈。姚女士于是特别注重生活护理,不敢弯腰,不敢久坐,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此后病情并没有停止进展,在原来腰腿痛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肛门内坠胀、刺痛,久坐后肛区疼痛越来越重,平躺后逐渐减轻,早晨起床后不适的感觉明显减轻,是一天中最舒服的时间段。走行也受到很大限制,步行500米就感觉到下肢严重的酸痛,被迫停下来休息,因此严重影响了生活,更无法正常工作,只好办理了病退。经朋友介绍,来到上海新华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神经外科腰椎骶管组组长郑学胜博士仔细分析了其术前术后影像资料以后,为她安排了一项特殊的3D-FIESTA磁共振成像,结果发现,虽然腰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压迫已经完全解除,但骶1-2水平存在一个骶管囊肿,对骶神经根形成明确的压迫,必须手术解决。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姚女士接受了“内镜下闭合式囊颈封堵手术”,术后症状完全缓解,至今无任何复发迹象。 郑博士介绍,骶管囊肿并不少见,常常与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使病情复杂化。骶管囊肿分为两型:如果囊肿是一个单纯硬膜憩室,内部没有神经根,通过不会引起症状,不需要手术治疗;反之,如果囊肿牵涉到骶神经根,随着囊肿的逐渐增大就会引起腰退痛、会阴部疼痛,严重者甚至大小便异常、性功能障碍,需要及时行手术治疗。然而传统的骶管囊肿切除术手术难度高,风险较大,特别是可能引起顽固性脑脊液漏,伤口不愈,因此很多医院没有开展。新华医院神经外科最早从美国引进了骶管囊肿的“内镜下闭合式囊颈封堵手术”,该技术无需切除囊肿壁,所以从根本上减少了脑脊液漏手术并发症,大大改善了安全性,并明显提高了手术疗效,复发率低于10%。 另外,除了骶管囊肿,黄韧带增生钙化、椎管狭窄等情况也会使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效果不佳,因此术前选择合理的影像学检查就显得特别重要,对影像分析不能遗漏细节。

郑学胜 2017-08-30阅读量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