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纳差 > 内容

纳差内容

胸痛发闷还发烧?背后元凶可能...

病请描述:脓胸是由于胸膜腔感染导致的化脓性渗出性病变,依据发病时间包括急性脓胸和慢性脓胸,除某些特殊感染,如结核杆菌和真菌感染外,往往由于在急性脓胸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形成了慢性脓胸。 发病与临床表现  脓胸继发于肺部感染时,通常都有急性肺炎的病史,当肺炎引起的发热等症状逐渐好转后,患者再次出现高热、胸痛、大汗、胃纳差和咳嗽加剧等症状;如果为肺脓肿破溃引起的急性脓胸病例常有突发性的剧烈胸痛、高热和呼吸困难,有时还有发绀和休克症状。如发生支气管-胸膜瘘时突然咳大量脓痰,有时有血性痰。 慢性脓胸为急性脓胸经历6~8周未能及时治愈转入慢性期,由于较厚的纤维板形成,脓液中的毒素吸收减少,临床上急性中毒症状较轻,主要为慢性中毒症状和长期慢性消耗造成的低热、乏力、消瘦、贫血、低蛋白等,并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和胸痛,活动时呼吸困难。 如何诊断 脓胸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就诊时穿刺抽得脓胸渗出液可明确诊断。 CT表现主要是胸膜腔内混杂密度阴影,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增厚,肋间隙缩窄,量多者可合并明显的肺不张,肺部可见到充气支气管征,肺内片状密度增高影。 当合并支气管胸膜瘘时,病人可伴随咳出脓性分泌物或脓渣,长久的慢性脓胸可伴有增厚胸膜的钙化表现,脓胸诊断不难鉴别。 如何治疗 急性脓胸的处理:  1.一般治疗 应加强营养、补充血浆或白蛋白、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对症处理。 2.抗菌药物治疗 根据胸腔液或血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一般采用联合、足量、静脉内全身给予。特殊菌种如结核菌、真菌、放线菌等应给予有效的抗痨方案和抗真菌治疗。 3.脓胸的局部处理 (1)及早穿刺排脓、消灭脓腔是控制感染的关键。每次抽净脓液后用生理盐水灌洗,然后向胸腔内注入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溶于10~15ml生理盐水中使用,或其他对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开始每日或间日1次,以后视病情而定。 (2)如穿刺引流脓液不佳,病情进展,毒血症明显者,或合并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胸膜瘘的脓胸或脓气胸,可在在局麻下做肋间插管或经肋床插管闭式引流排脓,灌洗和局部抗生素注入治疗,脓腔关闭后拔管。 慢性脓胸的处理: 对于迁延不愈的脓胸的治疗,需要进行多学科诊治,早期的外科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预后,尤其是在亚急性期,可进行胸腔镜辅助下脓胸廓清,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降低胸廓畸形风险。长期慢性包裹性脓胸的治疗,手术前需要充分进行风险评估,制定详尽的治疗方案。

郑远 2024-07-08阅读量1311

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的中...

病请描述: 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 1.恶心,呕吐 2.腹胀纳差 3.腹泻腹痛 中医中药治疗: 穴位注射。(足三里) 穴位贴敷。(神阙、涌泉) 耳穴压豆。(脾、胃、交感) 中药汤剂。(香砂六君子汤、苏叶黄连汤、旋复代赭汤、半夏泻心汤) 半夏泄心汤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明显改善部分患者的腹泻和恶心腹胀反应 。

王达 2024-07-05阅读量831

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

病请描述:1. 硫必利治疗抽动障碍的副作用有哪些?     该药副作用有头昏乏力、嗜睡、胃肠道反应等,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内分泌方面除催乳素增高外,其他如对甲状腺释放激素和生长激素等无影响。几乎无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故无须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功能等均无影响。亦未见肝肾功能和外周血象异常改变。但对长期服用而剂量偏大者,注意定期检查肝功能。偶尔过量(每日达34g)可致神经抑制副作用,如镇静、运动不能(如动眼危象、牙关紧闭等),可用抗帕金森病药物进行治疗,但实际上这种副作用在停药后数小时内即可消失。2. 氟哌啶醇治疗抽动障碍的副作用有哪些?     氟哌啶醇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大,但副作用的发生与剂量直接相关,随剂量增加副作用有加大的可能性。常见的副作用为嗜睡、乏力、头昏、便秘、心动过速、排尿困难、锥体外系反应(如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帕金森病样震颤等)。在治疗的早期,可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如张嘴、伸舌和角弓反张姿势),但如静脉给于苯扎托品( benzatropine)及苯海拉明( diphenhydramine)则可完全且迅速地逆转此反应(可删)。在治疗的数周或数月可能出现类帕金森病的症状,如震颜、动作慢、面具脸、肌肉强直、步态异常、流口水等。临床上等应用氟哌啶醇出现这些副作用后,需进行减量,同时还可考虑使用抗胆碱能药物。长期应用氟哌啶醇等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可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副作用。嗜睡,镇静,易激惹也是氟哌啶醇常见的副作用,如出现该现象,就应减量,长期镇静或智力迟钝会影响学习和生活,需停药。氟哌啶醇治疗过程中,还会伴有学校社会恐惧症、体重增加的出现。3. 舒必利治疗抽动障碍的副作用有哪些?①常见有失眠、早醒、头痛、烦躁、乏力、食欲不振等。可出现口干、视物模糊、心动过速、排尿困难与便秘等抗胆碱能不良反应。②剂量大于600mg/日时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如震颤、僵直、流涎、运动迟缓、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③较多引起血浆中泌乳素浓度增加,可能有关的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经失调、闭经、体重增加。④可出现心电图异常和肝功能损害。⑤少数患者可发生兴奋、激动、睡眠障碍或血压升高。⑥长期大量服药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4. 阿立哌唑治疗抽动障碍的副作用有哪些?         常见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痛、失眠、嗜睡、激惹、焦虑、体重增加,心电图改变,震颤、潜在的认知和运动损害、癫痫发作。5. 利培酮治疗抽动障碍的副作用有哪些?利培酮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失眠、焦虑、易激惹、头痛和体重增加等。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疲劳、头昏和注意力下降等神经系统症状,便秘、消化不良、腹痛、恶心和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也可出现视物模糊或皮疹等过敏反应。若这些不良反应较轻,可继续用药,经过1~2周副反应可能有所减轻或消失。若副反应较重,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学习,则应在原剂量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用药剂量,副反应会有所减轻。若减小剂量后副反应仍不减轻,或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者最好停药。对于过敏反应严重者同时需做相应处理。此外,利培酮不引起粒细胞减少,但可引起血清催乳素升高。利培酮也可出现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震颤、流涎、静坐不能和急性肌张力障碍等锥体外系副反应。若出现这些副反应,可加用抗胆碱药或减少药物剂量。6. 托吡酯治疗抽动障碍的不良反应如何?         国内外研究表明,托吡酯治疗抽动障碍具有疗效佳、安全性好和依从性高等优势。少数患儿可能出现嗜睡(大约占2.9%)、记忆力下降(大约占6.6%)、食欲减退(大约占8.9%)、体重下降(大约占4.7%)、少汗(大约占2.4%)、胃纳差(大约占2.4%)、恶心(大约占1.3%)、疲乏(大约占0.8%)、皮疹(大约占0.8%)及低热出汗(大约占0.5%)等不良反应,但上述不良反应可在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后消失。7. 氯硝西泮治疗抽动障碍的不良反应是什么?        常见副作用是嗜睡、头昏、乏力、眩晕、严重者可产生共济失调和行为障碍。遇此现象应及时减量或停药,停药时也需递减。本文为转载内容,旨在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医药 2024-07-04阅读量1516

逆转要找到高血糖源头,唤醒沉...

病请描述:逆转要找到高血糖源头,唤醒沉睡的胰岛细胞 找到高血糖源头,血糖才能控制好 ❗ . 为什么有些糖友饮食控制了 平时也运动,💊药也吃了 血糖还是控制不好❓ . 这很有可能是没有对症下药 二型糖尿病分为三个亚型⚠ ⭐胰岛素缺乏型 ⭐肠促胰素不足型 ⭐胰岛素抵抗型 每个亚型使用的药物是有侧重点的 . 一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型 这类患者的空腹C肽低于1.0ng/ml 胰岛功能差❌ 导致胰岛素分泌的量不够 ⏩⏩⏩ 如果单纯用口服药💊 降糖效果一般不是很理想 联合使用胰岛素效果才会好 . 二是胰岛素抵抗型 这类糖友做C肽检查 空腹C肽水平不会低于2.5纳克每毫升 说明体内胰岛素很多 但分泌出来的胰岛素质量很差❌ 真正能降糖的没多少 这种情况要想办法让这些胰岛素敏感起来 ⏩⏩⏩ 比如在给患者治疗的时候 需要使用一些胰岛素增敏剂 来缓解胰岛素抵抗的情况 比如二甲双胍 再配合上适当的减重 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 三是占比最大的 肠促胰素分泌不足型 大概占到二型糖尿病整体的50% 空腹c肽在1.1 ng/ml到2.5 ng/ml之间 就是肠促胰素不足型 ⏩⏩⏩ 肠促胰素是由肠道细胞分泌出的 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一种物质 一些糖尿病患者 胰岛功能在空腹时还算正常 但是由于餐时肠促胰素分泌少 导致餐时胰岛素的分泌远远不够 就会造成餐后血糖高👆 ⏩⏩⏩ 针对这类糖友 降糖的同时还要考虑补充肠促胰素 血糖才会好 像西格列汀、利拉鲁肽、斯美格鲁肽等等 都能够促进肠促胰素的分泌 再联合其他的降糖药来保证血糖平稳⭕ . 所以治疗二型糖尿病前一定要进行分型✔ 不分型或者分型没分对 都会造成药不对症📌 降糖控糖效果都不好 你知道你是哪一种类型吗?👀

王海颖 2024-06-21阅读量799

脊柱侧弯从早期识别到有效管理...

病请描述:脊柱侧弯从早期识别到有效管理的全面指南 脊柱侧弯是一种在儿童和青少年中非常普遍的骨骼状况,它导致脊柱出现一个或多个不正常的侧向弯曲。深入了解脊柱侧弯的原因、典型症状、如何进行准确诊断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维护孩子们的健康状况和整体幸福感是极其重要的。本文旨在为家长和儿童提供一个关于脊柱侧弯的全面且易于理解的科普指南,助力家长和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这一状况,从而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一、什么是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是一种医学状况,其中脊柱呈现出侧向弯曲的形态,形成"S"形或"C"形曲线,而不是通常的直线。脊柱侧弯可以发生在脊柱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胸部和腰部区域。 二、脊柱侧弯的原因是什么? 脊柱侧弯的确切原因在很多情况下是未知的,这种类型被称为“特发性脊柱侧弯”。然而,某些因素被认为与脊柱侧弯的发展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生长速度快时的肌肉不平衡以及某些神经肌肉疾病(如脑性瘫痪或肌肉营养不良症)。 三、脊柱侧弯的症状有哪些? 脊柱侧弯的症状可能包括: - 肩膀、腰部或臀部不对称 - 当孩子站立时,一侧的肋骨比另一侧更凸出 - 衣服挂歪,看起来不均匀 - 在某些情况下,脊柱的弯曲可能导致胸腔空间减小,影响心肺功能 四、如何诊断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的诊断通常开始于物理检查,医生会检查脊柱的对称性和弯曲。亚当斯前屈测试是一种常用的筛查方法,要求孩子前倾,医生会观察脊柱的线条。如果怀疑存在脊柱侧弯,通常会进行X光检查来确定弯曲的确切程度和位置。 五、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 脊柱侧弯的治疗取决于弯曲的严重程度和孩子的生长速度。治疗方法可能包括: - 观察:对于轻微的脊柱侧弯,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检查,以监视弯曲是否恶化。 - 支具治疗:在某些情况下,为了防止弯曲进一步恶化,可能会推荐佩戴支具。 -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脊柱侧弯,可能需要进行手术矫正弯曲。 六、如何帮助患有脊柱侧弯的儿童?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患有脊柱侧弯的儿童: - 定期进行医疗检查,确保及时了解脊柱的状况。 -鼓励孩子参与适当的体育活动,特别是那些可以增强背部肌肉的活动。 - 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可能因为脊柱侧弯而遇到的自尊或身体形象问题。 七、临床案例分享 患者黄某,男,7岁 2023.7.26初诊 高低肩,轻微驼背,寐欠佳,难入睡,偶哭闹,夜卧不安,纳欠佳,餐后胀,大便欠畅。 查体:形体偏瘦,精神可,肩膀右高左低,头前引,轻微驼背,脊柱向右侧弯。DR全脊柱正位片:胸腰段脊柱轻微侧弯改变。胸腰段脊柱以胸11椎体为中心略微向左侧突、右侧弯。处置:1. 推拿+运动疗法+蜡疗;2. 功能锻炼(吊单杠、猫式伸展、靠墙站);3. 纠正不良姿势习惯;4. 饮食指导。 规律治疗半年后复查全脊柱DR 胸椎以上已有改善,从外形上看,高低肩基本持平。 中医学中认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属于“龟背病”范畴,早在宋代的《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龟背论》中就提到“小儿有龟背者,由儿在婴小时髇骨未成,强令独坐,则背隆阜……致背高隆起,若龟壳之状”,婴儿时脊柱尚未稳定,过早竖抱、站立可能引起脊柱不稳进而造成脊柱侧弯。 从就诊患者的问诊中发现,患者体质较差,易累,较同龄小朋友的耐力差,如坚持坐正坐直学习的时间较短,并伴有异常姿势。患者是病后形成,生病期间,家长关注点在疾病,姿势问题容易忽略,小朋友姿势相对随意,不良的姿势习惯也会因此慢慢形成。还有些小朋友因参加兴趣班太多,学习太累,正确姿势无法兼顾,要求劳累后的成年人维持正常的姿势尚且很难做到的,更何况小朋友。小朋友机体恢复速度较快,休息后很快恢复活蹦乱跳,但劳累的身体会做出相应调整,出现不良习惯。 根据患者上学的时间要求,前两周治疗频次由1周2次,后变为1周1次,指导患者居家进行吊单杠、猫式伸展、靠墙站等功能锻炼。吊单杠,以起到牵引拉伸纠正脊柱的作用,做猫式伸展增加脊柱的灵活性,避免吊单杠时牵伸作用集中于较为灵活的关节处,最后靠墙站为主动运动增加肌肉力量,稳定牵伸纠正后的脊柱。此外予患者饮食指导,让家长做好饮食管理,调理脾胃,同时让家长注意日常的不良姿势习惯,及时纠正。 八、结论 脊柱侧弯确实是一种在适当管理下可以成功控制的状况,特别是当它在早期被发现并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时。通过深入的教育普及、持续的健康监测以及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患有脊柱侧弯的儿童不仅能够维持一个健康和活跃的生活状态,而且还能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和体育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和护理人员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提供持续不断的支持和深刻的理解,还要积极帮助孩子们面对和克服可能遇到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挑战,确保他们能够自信地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5-29阅读量2466

傅传刚教授超低位保肛,免做人...

病请描述:    “傅传刚教授是芝罘人的骄傲,尤其是他身在上海,还心系芝罘人,定期回来坐诊,做胃肠镜检查治疗和肠癌手术,解除患者痛苦,当医生就是一辈子要为健康事业做奉献的职业,选择当医生是一辈子骄傲的事情,我特别敬重医生。”2月7日,在傅传刚教授门诊,一位术后复查患者真挚的表达。 初见时患者满眼惆怅,为解决疾病困扰寻找希望;再见时患者满心欢喜,为诉医生救命衷肠感动不已,满载收获与喜悦。 据了解,患者汪女士是因为持续性腹痛、粘液脓血便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低位直肠癌,因肿瘤距肛缘只有3cm,曾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均认为肿瘤位置过低,要想保命,就不能保肛,终生挂着造口袋生活,这对于汪女士来说是完全接受不了的。肛门保不住,就意味着要进行消化道改造,在腹部开口代替肛门排放粪便,术后患者将长期背着“粪便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心理上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没有勇气面对。 为了不降低生活质量,汪女士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国际著名胃肠肛肠外科教授傅传刚是保肛专家,便抱着一丝希望联系到烟台芝罘医院消化内科牟肖梅主任。“我才59岁,实在接受不了以后没有肛门,根本没法生活,我愿意尝尽一切办法,哪怕有一丝希望。”汪女士跟牟主任说道,牟肖梅主任特别理解她的心情,于是联系了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傅教授,立即预约赴上海手术。 汪女士回忆,到了上海以后,傅传刚教授亲自接诊,“当时傅教授直肠指诊以后,肯定地告诉我,没问题,肛门可以保住,我当时十分兴奋,感觉生活一下子有希望了,傅教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手术做的非常顺利,我在上海前后完成了‘低位直肠癌’手术和‘直肠癌术后、末端回肠造口还纳术’”。汪女士介绍术后自己恢复很好,基本和正常人一样,能遇到傅教授和牟主任,是自己最幸运的事,这使得在保证肿瘤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更有效地帮助自己保留了肛门功能,也提高了术后的生活质量,对此感激不已。 通过此次就诊,汪女士还表示现在政府医保政策很惠民,在上海医院可以直接异地报销,老百姓减轻很多负担。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已攀升至第2位,其中低位直肠癌发病率较高,约占结直肠癌患病总数的40%。目前,手术仍是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首诊时最大的担忧往往是能否保留肛门,避免永久性造口,在根治肿瘤的同时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护生命的尊严。 傅教授强调,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是否选择保肛手术,需要综合分析和判断风险因素。绝不能为了提高保肛率或为了满足患者、家属的要求而擅自保肛,必须坚守“保命、保肛、保功能"原则。若术前外括约肌已经存在异常、大便失禁、盆底肌功能差、年龄过大或体质过弱的患者都不适合保肛。如果因为刻意追求保肛而忽视手术效果,很可能酿成大祸。 得了直肠癌,一定要切除肛门吗? 在我国,低位直肠癌在直肠癌患者中占比70%,而低位直肠癌的保肛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能否行保肛手术,至少必须要满足4个条件: 1.肿瘤不能太大,肿瘤下缘一般应在齿状线上方2cm 2.肿瘤未侵及直肠腺、肛门外括约肌及肛提肌 3.患者术前应当有良好的肛门括约肌功能 4.低分化腺癌或印戒细胞癌保肛手术需要慎重,肿瘤下缘一般应在齿状线上方3cm及以上 肠癌术后为何复查?多久复查一次? 在根治性的切除手术后,肠癌仍有复发的可能性。尽可能早发现癌症的复发,再手术切除仍能有效延长生存期。大肠癌患者需定期复查。 一般地讲,在手术后2年内,应该每3个月复查1次。术后第2年-第5年,应该每6月复查1次,而5年以后开始应该每年复查1次。

傅传刚 2024-05-16阅读量1774

偏头痛急性发作怎么办?

病请描述:华荣医有缘,告头痛病友书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怎么办?:口服通天与穴位按压通窍救心油头痛是全球最常见疾病,然而人类除了止痛药束手无策!多年来忍受头痛困扰的您,或许走遍各地求医无门,或者依赖止痛药效果却不显已无路可走,或者家人父母子女亦受头痛的折磨。辗转到广州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华荣主任医师求医,大多数人摆脱了痛苦,摆脱了止痛药的困扰,经过3个月治疗重现生活精彩。  华荣主任深耕临床经典三十余年,推崇《伤寒论》《脾胃论》,拜师当代国医名师,传承中医精髓,临床治疗头痛患者成千上万,有许多已摆脱困扰痊愈,还有些在逐步好转。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更一村。现代医学对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治疗上更是难以攻克。华荣主任头痛专病团队,孜孜不倦,科研成果颇丰,临床效果显著,论文发表在中国《中华中医药杂志》《世界中医药杂志》等学术期刊及国家中医药学术会议交流。已经毕业研究生20余人。跟随华荣主任门诊的病人经中医药治疗后,能摆脱止痛药,头痛程度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大多数患者可达到好转或治愈,疗效确切。  头痛是十分复杂的疾病,需要专业的医生,更需要“听话”的患者,加入头痛慢病会员,聆听头痛必修课,学会头痛自我管理,保证医患双方互动,由头痛专病团队全程跟踪、随访、管理病情,确保疗程连续,防止疗程中断,保证疗效。偏头痛,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以一侧头痛暴作,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呈胀痛或跳痛,痛止如常人,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为特点。多因情绪波动、睡眠不足、劳累过度而引发。偏头痛的好发部位为肝胆经的循行部位,发作时疼痛剧烈,同时伴有多种并发症,除了常见的如情志不畅等与肝相关以外,常伴随纳差、腹泻、反酸、嗳气,甚至胃痛等脾胃不适症状,或是既往有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胃肠疾病。华荣主任提出以肝脾胃同调为法论治偏头痛,缓则汤药细细图之,急则针灸、穴位按摩通达经络,调节周身脏腑经络之气,使急性发作偏头痛症状迅速缓解。偏头痛急性发作病机为肝阳上亢,气血泛涌,上冲于脑,发为头痛。或情志不遂,气滞不行,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素体亏虚,突受六淫七情影响,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急性期当以疏风散邪、通络行气止痛,清热平肝活血为法。一;急性期口服通天口服液,通天口服液可多靶点改善脑循环功能,有效防治血管神经相关疾病: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从集性头痛服用方法:缓解期:每次一支,每日三次。急性发作时:第一日:即刻、服药1小时后、2小时后、4小时后各服10ml,以后每6小时服10ml。第二日、三日:一次10ml,一日3次,三天为一疗程。尽量不服用止痛药二穴位按压按摩擦通窍救心油通窍救心油含有6种名贵中药香料,经百年老字号广药白云山星群药业研制,对于冠心病心绞痛,偏头痛急性发作能有效控制缓解疼痛。小小一樽大作用聚酯药瓶更实用方便患者口服滴用[穴位]耳尖放血  百会  太阳头维  角孙  率谷  风池  太冲  阿是穴      耳尖放血:搓耳使血管更明显充盈,折耳,使用面签蘸取75%酒精或碘伏消毒,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挤出约30滴血,后用棉签或无菌棉球按压止血。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状态,如出现头晕、恶心、出冷汗等不适症状,及时停止操作,嘱患者平卧休息。注意局部有疤痕、溃疡、皮肤病、凝血障碍性疾病等不可用。百会穴:在头部,头顶正中,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连线的中点。百会为诸阳之会,有清散头风,开窍醒神,回阳固脱之功效。太阳穴:在眉尖与外眼角之间,再向外移一寸凹陷中。经外奇穴,有清头明目之效。可点刺出血。头维穴:在头侧部,额角发际上0.5寸,前正中线旁开4.5寸。足阳明胃经穴,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会穴,有祛风止痛,清头明目之效。角孙穴:折耳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角孙系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及足少阳胆经之会穴,可清热散风,清头名目之功效。率谷穴:在侧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足少阳胆经之穴,具有清热散风之效,头维穴可向此穴透刺,两者连线按摩效果佳。风池穴:在项部,枕骨之下,斜方肌上端外凹陷处。风池系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阳维脉之会穴,是疏风清热、通达脑目脉络之重要腧穴,可治疗头脑、五官、颈项部诸多疾病。深处有延髓,针刺需小心,针尖向下,鼻尖方向。按压时当向内向下深按为宜。太冲穴:在足背,当足大趾二趾之间趾缝纹头后方凹陷处。为足厥阴肝经之输穴,原穴,可疏肝理气,调经和血息风之效。阿是穴:即按压疼痛最明显处,此处可按压或刺络出血。另外:急性期伴有恶心欲呕、胃肠道反应时,可加用足三里、内关、合谷穴,调畅脾胃,使气机得以疏达。按语:《证治准绳》:“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冷庐医话》:“头痛属太阳者,自脑后上至巅顶,其痛连项;属阳明者,上连目珠,痛在前额;属少阳者,上至两角,痛在头角。以太阳经行身之后,阳明经行身之前,少阳经行身之侧。厥阴之脉,会于巅顶,故痛在巅顶。太阴少阴二经,虽不上头,然痰与气逆壅于膈,头上气不得畅而亦痛。”华荣主任于偏头痛方面研究颇深,主张以肝脾胃同调为法,此急性期选穴亦是基于此法理念,急性期以肝胆为主,脾胃发病为辅,组穴故当以清泻肝火,调达气机为主,临床辨证辨治灵活,选穴亦当有变化。偏头痛病因病机复杂,配以汤药治疗之外,急性发作期予穴位按摩,患者当即即可进行自救,对于缓解患者急性病痛有很大帮助。2022,4-22

华荣 2024-03-01阅读量1477

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癌了怎么办

病请描述: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是一组异质性弥漫性肺实质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显示,ILD发生肺癌(lungcancer,LC)的风险为10%~20%,是正常人群的3.5~7.3倍。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人群发生的肺癌大多数是在ILD之后出现的,也有研究表明,在肺癌诊断时,ILD的发病率为2.4%~10.9%。因此LC-ILD(肺癌-间质性肺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       间质性肺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合并患了肺癌怎么办。间质性肺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使用抗纤维化药物。那除了使用抗纤维化治疗以外,还有什么可行的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在IPF-LC研究中发现,肺癌通常发生在肺部纤维化区域或附近,一般认为肺组织损伤后的异常修复是IPF患者发生癌症的原因。分子技术的进展也提供了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水平的证据,异常的基因表达或信号通路激活、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是IPF和癌症的共有机制。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表明,几乎1/3IPF的发生可以用MUC5B、端粒酶和表面活性剂相关基因等基因变异来解释。但是目前关于如何同时有效治疗ILD和肺癌的知识非常缺乏。ILD-LC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接受的支气管镜检查和镜下治疗、肺切除、胸部放疗、药物等治疗手段都可能诱导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exacerbationofintersti-tiallungdisease,AE-ILD)的发生。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认为如下 1、手术治疗        ILD-LC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长期预后差。        日本一项大规模队列研究发现,ILD-LC患者术后不良事件(ad-verseevent,AE)主要发生在第10天,发生率为9.3%,病死率为43.9%,有35.6%的患者在30天内死于AE,因此不建议积极的手术干预。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通常应避免,因为它可能会触发纤维化过程的恶化。        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临床医师对ILD-LC病例的放射治疗持非积极的态度,因为有7.5%的ILD-LC患者接受放疗后发生了AE-ILD,病死率为20.0%。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bodyradio-therapy,SBRT)拥有媲美手术的治疗效果,但有研究表明,接受SBRT治疗的亚临床ILD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罕见且广泛的放射性肺损伤。相对于传统的局部放疗,质子治疗(protontherapy,PT)对于肺功能较差或合并肺纤维化的肺癌患者更加安全及有效。        此外,来自日本的回顾性研究表明,碳离子放射治疗(carbonionradiothera-py,CIRT)可以作为ILD-LC患者的低风险放疗选择。 3、化疗        临床医师也应该谨慎选择化疗方案,仔细评估化疗药物的获益及风险,尤其对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interstitialpneumonia,UIP)型患者,化疗时需要密切监测以防AE-ILD的发生。前瞻性研究发现,UIP型比非UIP型更容易出现AE(30%和8%,P=0.005)。长春瑞滨或紫杉醇AE发生率相对较低(0和3%),顺铂或卡铂相当(10%和13%),多西他赛(28%)和依托泊苷(24%)则较高。Costa-bel等发现,应用尼达尼布治疗的FVC<70%的IPF患者,AE发生率降低(7.7%νs.14.9%)。 4、靶向治疗         需要谨慎使用靶向治疗。肺癌靶向治疗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rcinoma,NSCLC)的一线治疗,在亚洲NSCLC患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突变最常见,约占50%。然而在ILD-NSCLC中,基因突变率是显著降低的。有ILD基础的患者,吉非替尼诱导AE发生率显著升高(13.9%νs.3.8%,P=0.013)。在接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naplasticlymphomakinase-tyrosinekinaseinhibitors.ALK-TKID)治疗的NSCLC患者中,发现3级和4级ILD的发生率为2.5%。在使用赛瑞替尼、阿来替尼和劳拉替尼治疗期间,患者肺部AE发生率分别为1.1%、2.6%和1.8%。其中65%的病例为3级或4级事件,病死率为9%。 5、免疫治疗         对于免疫治疗也需要谨慎使用,有文献报道,应用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治疗的ILD-NSCLC患者,CIP发生率较未合并ILD的患者高,ILD-NSCLC组总的和严重的nivolumab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合并ILD组(31%νs.12%,P=0.014,19%νs.5%,P=0.022). 6、抗纤维化治疗        一旦IPF患者被诊断为肺癌,不应停用抗纤维化药物,因为它们也可能发挥抗癌特性。 7、中药综合治疗         采用补肺益气、养阴通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结散结等方法同时治疗间质性肺疾病和肺癌,中医药在治疗ILD-LC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疗效。         由于大多数治疗肺癌药物的临床试验均排除了ILD患者,因此抗癌药物治疗ILD-LC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多效药物PI3K/mTOR抑制剂omipalisib,作为一种抗癌药物,在肺纤维化实验模型中显示出抗纤维化作用,正在人体试验中进行评估。Wnt途径抑制剂vantictumab已在NSCLC中进行了I期试验,在肺纤维化中也进行了临床前研究。还有如抗趋化因子配体2抗体、半乳糖凝集素﹣3抑制剂、TGFβ抑制剂等,也正在针对NSCLC进行临床研究。还有一类新型抗IPF药物mTOR激酶抑制剂GSK-2126458,正在进行针对晚期实体瘤的研究。

王智刚 2024-02-18阅读量1427

慢性胆囊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03

病请描述:综合以上资料,目前国内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报道,认为病属热证、实证者较多,主要采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等法治疗而对于属虚证者则论述少而简略。近年有学者注意到清法、下法等传统治法亦有乏效,难以满足不同证型病人的需要。且久用攻伐之品,耗伤正气,病尤难愈。这提示我们要提高慢性胆囊炎的疗效,就不能局限于“肝胆气郁”、“湿热致病”之说,应根据临床实际而有所创新。我们根据历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结合国内中医药界对本病的治疗报道,以及导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其病情的发展过程为在病的早、中期,病机多为湿热内蕴、肝胆气郁,治宜清利湿热、疏理肝气。如病情反复发作,湿热与胆汁相搏结,可有胆石形成病至后期,随着邪正的消长盛衰,呈现虚实错杂的病机变化。一方面,病邪久留不去,时消时长另一方面,病邪久留,势必损伤正气,导致阴阳气血的偏衰或不足。其中阴偏虚者可表现为肝阴不足证气偏衰者可表现为脾气虚证或二者并见,表现为肝脾两虚、气阴不足证少部分病人也可能兼有阳虚还可产生“湿热”、“砂石”、“癖血”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既是脏腑功能紊乱的结果,又可进一步加重脏腑的损伤而致虚损,形成正虚邪实、正虚邪恋等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由于有关肝阴不足型慢性胆囊炎的研究报道较少,其发病机制和治疗规律尚未得到系统的总结,我们尝试将这一证型作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治以滋阴柔肝之法,将张仲景芍药甘草汤、麦门冬汤与《柳州医话》一贯煎结合起来,稍加变化,组成滋阴柔肝汤白芍药、炙甘草、麦门冬、北沙参、生地黄、制首乌、构祀子、全当归、川柬子,并随证加减治疗。结果表明滋阴柔肝法能较好地改善慢性胆囊炎肝阴不足证的临床症状,并能获得较长的临床缓解期,是治疗肝阴不足型慢性胆囊炎的有效途径。下面,拟从慢性胆囊炎肝阴不足证的病因病机、主要治法、方药组成规律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2.2临证诊治实例与实践感悟 在临床实际中,慢性胆囊炎肝阴不足证的患者由于个体的差异,病程长短的不同,其肝阴不足的轻重程度不尽相同。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病科从事本课题研究的两年当中,观察了2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其中证属肝胆湿热者106例,属肝胆气郁者50例,属肝阴不足者44例。而在这44例肝阴不足证患者中,单纯阴虚者21例,阴虚兼气虚者11例,阴虚兼湿热者12例。提示肝阴不足证在慢性胆囊炎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是本病发展至中、后期尤其是病程较长的女性、老年患者所表现的重要证型之一。针对肝阴不足的病机,治以滋阴柔肝之法,能较好地消除临床不适症状,获得较长的临床缓解期。 女性患者中多见阴虚肝郁之证,与其肝阴肝血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有关。如诊治黄女,36岁。右胁反复胀痛两年余,平素情志抑郁,迭进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之类,初时见效,久则无效。曾查肝胆超,示胆囊壁毛糙,胆汁透声差,囊内多发胆结石,有移动。诊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刻诊:右胁胀痛,有时向肩背放射,烦劳时痛增,善太息,口干,食纳不馨,腹胀,大便干,舌红少苔,脉左关弦细而涩,右脉细。证属阴虚肝郁,宜滋阴柔肝疏郁。患者屡进疏肝理气之品无效,盖疏理太过伤及阴血矣。脉弦细而涩,即为肝阴亏损之明征,故以养阴柔肝疏郁之品而取效。合欢皮、玫瑰花等,品虽疏郁而不伤阴血,但仍有耗气伤肝之嫌,用量宜轻,中病即止。 总之,滋阴柔肝法对肝阴不足型慢性胆囊炎治疗效果是肯定的,能较好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肝阴不足型慢性胆囊炎的有效途径。 本文选自:石玮等,滋阴柔肝法治疗`使性胆囊炎肝阴不足证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原文链接地址:滋阴柔肝法治疗慢性胆囊炎肝阴不足证的理论与临床研究-中国知网(cnki.net)

赵刚 2024-02-04阅读量1244

中医药治疗睡眠障碍

病请描述:患者倪某,男,因转移性肠肿瘤来付主任处就诊,患者于三月前出现寐差,入睡困难,夜梦多。付主任从病人整体入手,对其舌脉以及其他症状入手,给予病人特异性治疗,用药酸枣仁、煅龙骨、牡蛎等,以滋阴安神,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刻下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舌边红,苔中后部黄腻。 案语: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不寐的病因虽多,但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灵枢·大惑论》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这是在讲因卫阳盛于外,营阴虚于内,卫阳不能入于阴,引起不寐。 不寐辨证首分虚实。虚症,多属阴血不足,心失所养,临床特点为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实证为邪热扰心,临床特点为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次辨病位,病位主要在心。由于心神的失养或不安,神不守舍而不寐,与肝、胆、脾、胃、肾相关。如急躁易怒而不寐,多为肝火内扰;脘闷苔腻而不寐,多为胃腑宿食,痰热内盛;心烦心悸,头晕健忘而不寐,多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不寐,多属脾虚不运,心神失养;心烦不寐,触事易惊,多属心胆气虚等。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

付晓伶 2023-12-04阅读量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