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2023年3月10日,《青春有你3》练习生蒋智豪透露自己身患肺癌晚期,自此开始了与病魔的战斗。2024年12月7日,蒋智豪父亲突然在其账号发声求助,称蒋智豪今年9月底突然昏迷,在ICU顽强抗争一个月才转到普通病房,现在情况稳定,但仍需持续治疗。据了解,蒋智豪的母亲多年前因肺癌离开了人间,如今自己这么年轻,不抽烟,经常运动也确诊了肺癌,不禁让人唏嘘,网友们也发出疑问:难道癌症真的会遗传?为什么那么多的肺癌患者,一查出就是中晚期了?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一区副主任医师张涛表示,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致癌基因、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等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权威医学杂志《自然》的一项研究表明,高达 70% 至 90% 的癌症皆由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所诱发。[1] 抽烟只是众多致癌因素之一。“不吸烟的肺癌逐渐增多,因为环境、饮食、遗传因素都与肺癌有关。”张医生表示:“我们的环境中也会有一些致癌因素,比如被动吸 “二手烟”、长期接触厨房油烟等。近年来肺癌年轻化,也和年轻人熬夜、过劳加班,免疫力减弱等因素有关。”医生解释:患癌真的会遗传吗?实际上癌症不传染,但家中有一级亲属(涵盖父母、子女以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得肺癌,其家庭成员的患癌风险可能会增加一半。张涛医生介绍:“癌症的家族性有两种表现,一是多人患不同的癌症;二是一个家族中存在某种癌聚集现象。”2019 年《JTO》杂志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家族内存在一位或两位一级亲属罹患肺癌时,个体患肺癌的相对风险会提升至无家族病史人群的 2.57 倍;而倘若有 3 位及以上一级亲属患肺癌,那么其自身相对风险将大幅攀升至 4.24 倍。[2] 为什么大部分癌症,一确诊就是中晚期?根据蒋智豪2023年晒出的病例诊断,他的癌细胞已经大面积扩散转移。张医生表示,大多数癌症(如肺癌、胃癌),早期都没有很典型的症状,引起明显症状的时候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早期可能有的一些感觉是低热、体重减轻、疲乏等,这类症状比较轻,很容易被人忽视。另外,很多人没有定期进行癌症筛查的意识,尤其是一些没有家族病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认为自己不会得癌,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才去医院检查,此时癌症往往已经发展到晚期。六大症状,可能是肺癌的“预兆”张医生提醒市民,早期肺癌一般没有症状,也没有典型特异性。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现以下表现,大家要引起警惕:咳嗽:多为无痰或少量白痰的刺激性干咳。咳嗽可加重,转为持续性或刺激性呛咳。咯血:常表现为痰中带血或间断血痰,偶有大咯血。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喘息等。胸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闷痛或刺痛,随呼吸、咳嗽加重。发热:肿瘤引起的发热,通常为低热,抗生素治疗作用不大。消瘦: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等情况,导致体重在短期内明显下降,身体逐渐消瘦。
张涛 2025-01-15阅读量1594
病请描述: 12月5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关存太院士、华东理工大学金晶教授一行莅临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参观交流。医院书记朱敏,院长项耀钧,副院长潘耀良、周克祥,副总经理吴春芳、吴启航等领导接待陪同。 关存太院士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讲席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计算机和数据科学学院副院长、新加坡康复研究院联席院长、先进智能研究院联席院长、和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关教授是新加坡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会士。 关教授致力于非植入式脑机接口的算法和系统研究,并积极推动脑机接口在医学上的应用。他因为脑机接口研究的杰出贡献,获得了国际脑机接口年度研究奖一等奖、萨勒曼国王残障研究国际奖、南洋研究奖、新加坡杰出工程成就奖等荣誉。▲ 院领导陪同关存太院士、金晶教授实地参观医院 朱敏书记和项耀钧院长对贵宾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关存太院士、金晶教授一行在院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康复医学科实地参观考察。▲ 项耀钧院长介绍医院情况 在座谈交流环节,项耀钧院长就医院概况、发展历程、团队建设、学科规划、设施设备、优质服务、荣誉资质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表示,医院始终致力于创建一所现代化、国际化、专业化的脑专科医院。未来,医院将进一步支持推动脑机接口等新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临床应用,造福更多患者。▲ 关存太院士与大家交流 关存太院士对医院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通过实地参观,医院的管理模式、医疗技术、设施设备和服务能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通过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非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致力于不断探索脑科学先进技术的应用及研究,于2021年与华东理工大学建立合作,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脑机接口技术临床应用基地。 华东理工大学金晶教授表示,脑机接口技术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攻关领域、工信部未来产业聚焦领域,成为国家级重大科研战略任务。蓝十字脑科医院是一家大型脑病专科医院,有许多危重症、瘫痪昏迷和康复患者,双方的合作优势互补、各取所长。正如关存太院士所言,希望大家携手共进、合作共赢,逐步扩大交流与合作应用,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发展,为患者提供科学可靠的治疗,让患者获益。▲ 朱敏书记发言 朱敏书记表示,医院秉持“德信为本、精医于民、责任担当、追求卓越”理念,坚定不移地致力于不断探索脑科学先进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医院立足科技前沿,通过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双方在推动脑机接口技术于意识障碍患者评估应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临床效果,成功促醒多名慢性意识障碍昏迷患者。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宾主双方就脑科疾病诊疗、脑机接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一致认为,随着传感器、神经科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脑机接口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医疗健康领域,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治疗患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宾主双方合影留念 本次参观交流活动加深了宾主双方彼此间的了解,探讨了未来携手进一步推动脑机接口技术科研成果转化和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及契合点,通过院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造福更多的脑病患者。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5-01-10阅读量972
病请描述: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患者今年67岁,四年前体检,发现脑膜瘤,经当地医院诊断定期复查,继续观察。2024年12月份因头晕入院,核磁共振增强显示,脑膜瘤有增长,当地医院建议手术。咨询具体手术情况。” 赵天智主任介绍:从患者提供的检查结果,脑膜瘤直径大于三公分,还是建议要手术。 患者疑问:这种情况手术方式需要开颅吗?手术费用大概多少?普遍愈合情况如何? 赵天智主任介绍:脑膜瘤是需要做开颅手术,但是开颅手术也是微创的,神经外科的微创,主要是指术中处理神经血管这些重要结构,通过高精尖的设备、经验还有精细的操作,将骚扰和可能的损伤降到最低,这是神经外科的微创开颅手术,它不是体现在头皮切口上,而是体现在对深部重要组织结构的保护上。其次,手术顺利的情况,费用大概在四五万,一般预后都挺好的。 脑膜瘤是颅内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生长较缓慢,病程周期较长。部分患者发现症状时,已经生长10年甚至几十年。还有部分患者发现脑膜瘤后,观察20-30年后都不会生长。因此对于生长较慢的良性脑膜瘤,治疗方案有以下几种: 1、手术:治疗最彻底,根据切除程度,可以分为彻底切除、次全切和近全切。虽然手术治疗效果最彻底,但是手术也有缺点,理论上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最严重的是生命危险。头颅手术风险相对其他手术更大,可能会引起昏迷、偏瘫,以及局部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感染、术后癫痫、头痛等。但是如果患者手术顺利,虽然上述风险理论上存在,并非一定会发生; 2、放疗:常使用伽玛刀治疗,如果脑膜瘤体积较大,可能需进行适形放疗。放疗优点在于无创,仅需使用射线进行照射,缺点是存在脑膜瘤控制不住再生长的情况。因脑膜瘤如果被放射线照射后再生长,局部如果有重要神经和血管,可引起粘连,如果再去做手术,会极大增加手术难度。医生在给患者选择伽玛刀时,需考虑到患者对手术能否接受,评估患者身体条件,如心、肺等其他基础器官能否耐受手术,以及是否有恐惧手术的情况; 3、观察:临床上通过影像学判断脑膜瘤,如果生长较缓慢,同时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以先观察。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或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脑膜瘤增大,此时再考虑手术或伽玛刀治疗。
赵天智 2025-01-10阅读量1409
病请描述: “我爸头里面长了垂体瘤眼睛看不见了,我们从新疆到全国各大医院看,没有医生敢给他做手术,都说病情复杂,瘤子5公分很大,位置也不好。偶然的机会再网上看到赵天智主任,慕名找他看试试,结果赵主任答应给我爸手术,等他手术的病人排队人很多,我爸病情紧急,赵主任想办法给我们优先做了。手术一切成功顺利,目前术后情况很好,眼睛慢慢能看见了,我们悬着的心放下了,感谢赵天智主任医术精湛,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感恩感谢!” 垂体瘤是一种颅内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垂体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颅内肿瘤的15%左右。垂体瘤虽为良性肿瘤,但肿瘤生长会压迫视交叉、海绵窦、正常垂体等结构,引起视力视野障碍、头痛、垂体功能低下等症状;同时,功能性腺瘤因为激素分泌过多,可引起闭经、泌乳、不孕、性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等临床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颅内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垂体瘤也是一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垂体瘤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那么,哪些垂体瘤患者可以服药治疗? 垂体瘤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泌乳素型垂体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及无功能垂体腺瘤等。不同类型的垂体瘤症状表现不一样,治疗方式也不一样。目前,临床上一般认为泌乳素型垂体瘤和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在短期内可以不做手术治疗,可以通过服用相关药物来控制病情。 哪些垂体瘤需要手术治疗? 一种是肿瘤引起内分泌功能破坏造成的,比如泌乳素型的垂体瘤女性病人会出现月经不调、泌乳,而男性则会出现性功能异常,生长激素型垂体瘤病人会出现额头变大、下颌突出、鼻大唇厚、手指变粗等,而ACTH型垂体瘤的病人会出现以躯干为主的肥胖、满月脸、皮肤变薄等。 另外一种症状是肿瘤增大压迫周围结构,比如最常见的压迫视神经引起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有的肿瘤会压迫脑子的“下水道”引起脑积水造成病人昏迷。 治疗方式:目前,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术后残留、复发及不适合手术的患者。药物溴隐亭可使部分泌乳素腺瘤缩小,使闭经泌乳消失,恢复生育功能,可作为未育妇女首选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垂体肿瘤的类型而定。 垂体瘤的手术治疗不仅将肿瘤切除,快速、彻底的解决患者的相关症状,还可以取得病理诊断,明确病情是患者治疗的重要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有的患者药物治疗也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当然,垂体瘤患者需要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病情来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因此对患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
赵天智 2025-01-09阅读量1580
病请描述: 垂体瘤是一种颅内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垂体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颅内肿瘤的15%左右。垂体瘤虽为良性肿瘤,但肿瘤生长会压迫视交叉、海绵窦、正常垂体等结构,引起视力视野障碍、头痛、垂体功能低下等症状;同时,功能性腺瘤因为激素分泌过多,可引起闭经、泌乳、不孕、性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等临床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颅内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垂体瘤也是一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垂体瘤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那么,哪些垂体瘤患者可以服药治疗? 垂体瘤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泌乳素型垂体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及无功能垂体腺瘤等。不同类型的垂体瘤症状表现不一样,治疗方式也不一样。目前,临床上一般认为泌乳素型垂体瘤和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在短期内可以不做手术治疗,可以通过服用相关药物来控制病情。 哪些垂体瘤需要手术治疗? 一种是肿瘤引起内分泌功能破坏造成的,比如泌乳素型的垂体瘤女性病人会出现月经不调、泌乳,而男性则会出现性功能异常,生长激素型垂体瘤病人会出现额头变大、下颌突出、鼻大唇厚、手指变粗等,而ACTH型垂体瘤的病人会出现以躯干为主的肥胖、满月脸、皮肤变薄等。 另外一种症状是肿瘤增大压迫周围结构,比如最常见的压迫视神经引起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有的肿瘤会压迫脑子的“下水道”引起脑积水造成病人昏迷。 治疗方式:目前,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术后残留、复发及不适合手术的患者。药物溴隐亭可使部分泌乳素腺瘤缩小,使闭经泌乳消失,恢复生育功能,可作为未育妇女首选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垂体肿瘤的类型而定。 垂体瘤的手术治疗不仅将肿瘤切除,快速、彻底的解决患者的相关症状,还可以取得病理诊断,明确病情是患者治疗的重要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有的患者药物治疗也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赵天智 2025-01-09阅读量1721
病请描述: 听神经瘤多数发生于听神经的前庭神经,随着肿瘤生长变大,压迫桥脑外侧面和小脑前缘,充满于小脑桥脑角内。肿瘤大多数是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属良性病变,即使多次复发亦不发生恶变和转移,如能切除,常能获得永久治愈。 目前,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功能的保留率相对较高,经过一段时间,一般都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只要肿瘤不是太大或者少数其他情况,手术过程中我们就不用太担心会出现“颜面”问题。 如果肿瘤为2.5cm或更小,术后一般仅有听力的问题和早期轻度的面神经症状。一旦肿瘤增大到4-5cm或者更大,术后则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平衡共济功能障碍、吞咽和咳嗽困难、声音嘶哑、面部麻木。更严重的将出现肢体瘫痪、昏迷,并可能危及生命。这种情况下面神经功能保留的可能明显降低,即便功能保留,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手术是目前治疗听神经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如果没有明显手术禁忌症的时候,一般建议患者尽早手术,避免出现难以恢复的听力下降!因此,患者千万不要抗拒手术,及时手术有利于保留听力。治愈患者朋友们担心的手术创伤和手术风险的问题,事实上,随着医学影像学、显微神经外科以及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听神经瘤手术除了提高切除率延长生命之外,更加注重颅神经功能的保存和术后生活质量的维持,尤其是对于面神经的保护,是颅底外科医生和大多数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 随着神经电生理和显微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整个听神经瘤手术中均可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颅底外科医师在分离肿瘤与面神经时的操作熟练度也会对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造成影响,为避免进一步损伤面神经, 应做到以下几点:1、锐性分离;2、牵拉肿瘤而不是面神经;3、勿过分牵拉面神经;4、保护面神经周围血供;5、避免电凝产生的热损伤。 提醒:如果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早期症状的时候能够足够重视,尽快就诊,早发现早治疗,听神经瘤这种疾病对患者的损害将明显减小,小韩的故事也不会重演。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能够对颅脑疾病有一定的了解,重视自己身体的变化,及时就医,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绝大多数颅脑疾病将不再可怕。
赵天智 2025-01-07阅读量1369
病请描述: 12月20日—21日,聚焦急危重症领域的学术盛会——军地急危重症高峰论坛暨中国女医师协会急诊医学专委会年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内科楼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期间,众多医疗领域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急重症医学的前沿话题,为急重症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女医师代表及相关专家教授积极参与。▲ 军地急危重症高峰论坛暨中国女医师协会急诊医学专委会年会▲ 陈泥副主任参加会议(左一) 本次会议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医学科、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女医师协会急诊医学专委会、急诊专科医联体主办。会议期间,参会者们围绕急诊急救新技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疑难罕见疾病诊疗、法律人文以及护理和儿科等多个关键领域等一系列前沿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8B神经内七科陈泥副主任有幸应邀参与此次盛会并以“心肺复苏后难治性癫痫一例”为题,作病例分享,并与诸位专家同行就急危重症领域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陈泥副主任作学术报告 患者为一名年轻男性,因呼吸困难2月,加重伴昏迷1月入院,入院时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入院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继发性癫痫,甲状腺恶性肿瘤,大气道狭窄,重症肺炎。 该重症患者在治疗中面临癫痫难以控制,以及突发的、阵发性心动过速、高血压、呼吸急促、出汗、体温过高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态的矛盾,经陈泥副主任团队积极救治,最终癫痫逐渐控制,并成功脱机,目前正在进行高压氧等康复治疗。 循证有据、观点新颖……陈泥副主任精彩的病例分享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甘肃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杨蓉佳进行了专业点评。 会上,陈泥副主任在“疑难罕见病病例”报告中表现优秀被中国女医师协会急诊医学专委会授予“优秀病例”荣誉证书。 ▲ 获得“优秀病例”荣誉证书 陈泥副主任表示,参加此次高规格高峰论坛并参与讨论,不仅展示了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在急危重症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还与全国的专家同行就前沿技术等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是个学习提升的宝贵机会。 “专家们的悉心讲解、无私分享,不仅有益于打开思路、拓宽视野,还进一步激发了深耕专业、造福患者的学习热情;而其中,围绕关键性问题发起的深入探讨,更是为当前和未来的医疗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为急危重症救治事业的高质量规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陈泥副主任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把所学所思应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提升科室在急重症领域的综合实力与服务患者水平。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4-12-31阅读量1564
病请描述: “我70岁的母亲突然晕厥,检查出头里面长了脑膜瘤,就赶紧到大医院看,找到全国脑膜瘤第一刀唐都医院的赵天智主任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第二天我母亲精神状态就恢复很不错,比我们预期的要好很多,接着一天比一天好,吃饭、说话、活动、思维等都慢慢恢复正常。这么大的年龄,手术风险极大,赵天智主任技高人胆大、胸有成竹,他用高超的医术、精细操作手术刀,为我母亲彻底把肿瘤切除干净,实属不易,感恩、感激、感谢!赵天智主任拥有全国脑膜瘤第一刀称号,当之无愧,我们住院和他接触,感受到他平易近人、敬业负责、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无私奉献等白求恩一样的医者精神切切实实落实到患者窗前,真正的好医生!” 脑膜瘤是颅内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生长较缓慢,病程周期较长。部分患者发现症状时,已经生长10年甚至几十年。还有部分患者发现脑膜瘤后,观察20-30年后都不会生长。因此对于生长较慢的良性脑膜瘤,治疗方案有以下几种: 1、手术:治疗最彻底,根据切除程度,可以分为彻底切除、次全切和近全切。虽然手术治疗效果最彻底,但是手术也有缺点,理论上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最严重的是生命危险。头颅手术风险相对其他手术更大,可能会引起昏迷、偏瘫,以及局部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感染、术后癫痫、头痛等。但是如果患者手术顺利,虽然上述风险理论上存在,并非一定会发生; 2、放疗:常使用伽玛刀治疗,如果脑膜瘤体积较大,可能需进行适形放疗。放疗优点在于无创,仅需使用射线进行照射,缺点是存在脑膜瘤控制不住再生长的情况。因脑膜瘤如果被放射线照射后再生长,局部如果有重要神经和血管,可引起粘连,如果再去做手术,会极大增加手术难度。医生在给患者选择伽玛刀时,需考虑到患者对手术能否接受,评估患者身体条件,如心、肺等其他基础器官能否耐受手术,以及是否有恐惧手术的情况; 3、观察:临床上通过影像学判断脑膜瘤,如果生长较缓慢,同时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以先观察。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或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脑膜瘤增大,此时再考虑手术或伽玛刀治疗。
赵天智 2024-12-25阅读量1586
病请描述: 2024年12月14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在中日友好医院张黎教授的带领下开展颈髓脊髓电刺激(SCS)联合正中神经直接电刺激手术治疗一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导致的意识障碍合并四肢痉挛患者,经检索系国际首例。 患者为55岁男性,8个月前因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导致意识障碍及四肢痉挛状态,在当地医院给予药物、高压氧及康复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本次入院时患者处于微意识状态,四肢肌张力明显增高,各关节痉挛改良Ashworth评分4级,上肢近端肌力2级、远端肌力4级,下肢近端肌力2级、远端肌力3级。 经过仔细评估,张黎教授决定为患者实施颈髓脊髓电刺激联合短时程正中神经直接电刺激术。选用双排8-8排列外科电极置于C4-C6硬脊膜外,以兼顾同时起到促醒和缓解肢体痉挛的作用。SCS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在C型臂X线定位和神经电生理监测下精准放置刺激电极并一期将脉冲发生器植入左侧锁骨下窝。(见图) 由于为了兼顾缓解肢体痉挛,本例患者SCS刺激电极放置的位置(C4-C6,可覆盖颈膨大直径最大的C6位置)相比较传统促醒电极位置(C2-C4)偏低。为了增强促醒作用,在SCS完成之后取右腕2.5cm微创切口入路显露正中神经,选用双排8-8排列外科电极直接放置于正中神经表面,术后可连接临时刺激器进行为期7-14天的短时程电刺激。 相当一部分意识障碍患者合并肢体痉挛,即使经过长期规律的康复治疗,部分患者痉挛症状也无法得到明显改善,甚至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SCS一方面通过脉冲刺激经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传到大脑皮质,增加大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率和血流量,促进兴奋性递质释放,增强意识冲动和脑电活动而达到促醒目的;同时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来缓解肌肉痉挛,直接刺激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改善肌肉运动,刺激脑-脊髓-肌肉传导通路和神经元连接回路调节神经可塑性、重塑神经回路,增进本体感觉反馈进而改善运动控制,从而达到缓解肢体痉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但是当SCS的主要目的为促醒时,电极应放置于高颈段(C2-C4);而当主要目的为缓解痉挛时,则应放置于颈膨大(C5-C7)。本例患者为同时兼顾促醒和缓解痉挛的作用,电极放置于相比较传统促醒电极位置偏低位置(C4-C6),可覆盖颈膨大直径最大的C6位置。可想而知,该电极位置对于促醒而言所起到的作用理论上来讲可能存在不足。 正中神经电刺激是周围神经电刺激的一种,在昏迷患者促醒方面的应用早已有之。该理论的核心观点为正中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周门户”,在中枢的支配区域较大,电刺激正中神经到大脑皮层通路可激发唤醒受抑制的神经元以及同步激活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与此同时还可以改善多巴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分泌,进而增加脑灌注、改善血脑屏障、兴奋大脑皮层、改善神经电生理。近年来正中神经电刺激以非侵入性经皮刺激方式为主,一般在右侧前臂腕横纹上方2cm处定位正中神经,然后放置电极施加特定参数持续直流电刺激;但因刺激电极并非放置于神经表面,因此效果不如直接电刺激。结合在周围神经外科二十余年临床实践的经验,张黎教授最终决定为该例患者实施微创小切口右腕正中神经外科电极植入短时程直接电刺激,一方面可以加强颈髓SCS的促醒效果,另一方面正中神经直接电刺激效果要明显优于经皮电刺激。 包括脊髓电刺激、周围神经电刺激、迷走神经电刺激、脑深部电刺激等在内的先进的神经调控技术必将在更多的病种领域得到应用,造福于更多的患者,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守正创新,根据每例患者的不同病情详细评估、综合选用不同的神经调控手术方案的个体化、规范化外科治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黎 2024-12-25阅读量1369
病请描述: 《央视新闻》2024年11月10日报道,云南省镇雄县人民政府新闻办11月9日晚通报,11月9日凌晨,镇雄县泼机镇瓜娃村石丫村民小组吴某某户烧煤炭取暖,因家中门窗紧闭导致一氧化碳中毒,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11月以来已发生多起一氧化碳中毒致死事件,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在日常生活中,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常有报道,且每年的秋冬季节都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和易发期。烧炭取暖,在密闭室内吃火锅烧烤,使用燃气热水器时通风不良,停车闭窗吹空调等,看似平常的行为,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一氧化碳中毒,酿成悲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6000人因各种原因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率高达3.5%,冬季高发,吸入性损伤发生于2/3以上的火灾相关死亡病例中。 上海卒中学会神经康复分会委员、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7A神经内三科张静波主任表示,根据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及临床表现,一氧化碳中毒可以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三种类型。轻度、中度中毒一般来说是可以完全恢复的。但是重度中毒患者,尤其是昏迷时间较长的,发生并发症和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的风险极大。 此外,在临床上有的患者一氧化碳中毒后,在还没有进行治疗或治疗到一半的时候,自己就清醒了,以为没事了。殊不知,这可能是一氧化碳的“假愈期”。“假愈期”一般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意识恢复后的第2-60天内。假愈期内,患者看似症状有所缓解,但一段时间过后,又可能会出现痴呆、精神异常、震颤、行走困难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这就是由一氧化碳中毒引发的迟发性脑病。 张静波主任提醒,一氧化碳中毒并非醒了就没事了,要警惕迟发性脑病,即使在脱离中毒环境后就清醒了,也要到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和治疗。▲ 张静波主任在作学术报告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 一氧化碳通常是由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引起的。一氧化碳以高亲和力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其能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阻碍氧的释放和传递。换句话说,一氧化碳中毒的本质就是缺氧。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是指在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含碳物质(如木炭、石油等)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经人体吸入后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引起人体不同程度的缺氧表现,造成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为主的多脏器病变,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 一氧化碳被人体吸收的量与每分通气量、一氧化碳暴露持续时间、个体差异、一氧化碳浓度及环境含氧量、气压等有关。 一氧化碳中毒一般涉及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心悸,严重者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根据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及临床表现,一氧化碳中毒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轻度中毒。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10%~20%;早期症状表现为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晕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通常会迅速消失,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 中度中毒。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30% ~ 40%;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患者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黏膜可呈一氧化碳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若抢救及时,患者可迅速清醒,数天内恢复正常,一般也不会遗留后遗症。 重度中毒。中毒时间长,发现时间过晚,吸入一氧化碳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超过50%;患者常表现为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甚至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不理想,常遗留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警惕一氧化碳中毒 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应该怎么办? 1、迅速开门、开窗通风。 2、迅速关闭、熄灭所有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设施及炉具。 3、严禁在现场使用打火机及其他能够产生火星的器具或者物品;严禁按动任何电器开关。 4、在拨打120的同时,迅速将中毒者搬离现场,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 5、患者平躺,头部斜侧,解开衣领,松开裤带,下垫被褥,注意保暖,保持安静。 6、对于出现呼吸和心跳骤停的患者,应该采取一切措施实施现场急救,如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待120的到来,或迅速将其送往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抢救。 一氧化碳中毒的院内救治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疗专家共识》指出,吸氧治疗可以减轻组织缺氧,其中高压氧治疗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重要的治疗手段。高压氧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加速和促进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解离的有效方法。 在常压不吸氧的情况下,一氧化碳的半清除时间约为4—5h,总清除时间以6个半清除时间计算,约为24~30h。给予0.24MPa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的半清除时间可缩短为20~40min,总清除时间约为2~4h,这是高压氧治疗的主要机制和依据。 国内采用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其目的不仅在于加速清除一氧化碳,还包括促醒、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等。 张静波主任介绍,高压氧可以使颅内血管收缩,同时不影响血氧的含量,有利于降低颅压,快速打断大脑缺氧与脑水肿的恶性循环。还可以更好地防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包括心、肺、肾、肝的损害,休克、酸中毒等并发症。 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需要连续进行10—14天的高压氧治疗。但是部分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经过几次治疗后自我感觉身体已无碍就中断了治疗,这样很容易导致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张静波主任指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历2 ~ 60天的假愈期后又出现精神障碍(如痴呆、木僵或去大脑皮质状态)、锥体外系障碍(如表情淡漠、四肢肌张力增高、静止性震颤等)、锥体系障碍(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大小便失禁)、脑局灶性损害(如失语、失明、不能站立及继发性癫痫)、脑神经及周围神经损害(如视神经萎缩、听神经损害及周围神经病变等)表现,应考虑迟发性脑病的可能性。注意,颅脑CT可发现脑部有病理性密度减低区;脑电图可发现中度及高度异常。 ▲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高压氧舱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真正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的根本方法就是预防。 不再使用传统旧式直排式燃气热水器。其次使用热水器、煤气灶具之前应闻闻有无煤气味,确定是否漏气,切勿安装于密闭浴室或通风不良处。不再使用传统旧式直排式燃气热水器,在使用天然气热水器时不要密闭房间,洗浴时间避免过长,不超过20分钟。 定期对燃气、煤气热水器减压阀和皮管进行检修,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家中使用燃气、煤气灶具时,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 不要在密闭的室内使用烧炭火锅、点炭火盆。一定要用炭作为燃料时,一定要放在可以通风的地方,不能因为害怕冷风进入室内将门窗紧闭。取暖时要注意人与火盆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既能取暖,又不会直接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 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时立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时有发生,正确处置可减少一氧化碳对人体的损害,而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当行为,可降低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风险,减轻中毒造成的健康危害。 文章部分来源:央视新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国救护——家庭急救指导》、《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疗专家共识》等。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4-12-23阅读量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