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病理性骨折 > 内容

病理性骨折内容

警惕转移、复发,肿瘤患者在家...

病请描述:警惕转移、复发,肿瘤患者在家出现这8种情况,请马上就医! 觅健科普君 胰腺癌关爱圈 2022-04-30 11:00 如何避免康复过程中的复发和转移是病友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十分注重康复生活,不仅要做到生活规律健康,在饮食方面也需特别注意,还需要患者配合科学的运动增强身体素质来与癌症对抗。 在康复的生活中,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病友们需要十分警惕,立马就医呢? 01 体重下降 癌症是一种慢性的消耗疾病,肿瘤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会肆无忌惮的掠夺人体摄入的营养,营养满足不了自己,还要侵蚀正常组织的营养为自己所用,肿瘤就像一个强 盗。 因此病人体重下降是肿瘤常见的体征之一。但是病人通过治疗后,体重应保持平稳。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又出现原因不明的体重下降,就应检查有无肿瘤复发的可能。 02 不明原因疲乏 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同时导致人体新陈代谢紊乱,因而疲乏是其特征性表现之一。当康复患者出现一段时间的不明原因疲乏无力时,应高度重视,排除肿瘤复发转移的可能。 策略:可以回归健康生活和工作,但一定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03 不明原因发热 肿瘤病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发热现象,这在临床上称为“癌瘤热”。肿瘤组织坏死,瘤体侵入腹腔神经丛,肿瘤代谢物进入血流,肿瘤脑转移等,均可引起发。 较长时间发热是很多肿瘤的临床表现,也是人体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如果康复患者排除其它生物学(细菌病毒等)发热因素,应该高度怀疑肿瘤的复发。 策略:及时查明发热原因,对症下药,避免出现严重情况。 04 疼痛征象 肿瘤患者往往有转移病灶,病痛非常明显。一般多见于骨转移、脑转移。瘤体直接浸润神经组织,或较大的瘤体压迫了体内管腔,都可引起组织坏死和产生炎症,出现疼痛征象。 骨转移症状 骨转移的患者最常见,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骨头疼痛。早期患者会出现间歇性的疼痛,且较轻,卧床休息后可以得到化解。随着转移灶扩大,疼痛加剧,且表现为持续性疼痛。 还有一个常见症状为病理性骨折。椎骨的病理性骨折表现为椎体变形,塌陷,骨髓压迫症状,患者可以察觉到神经根痛或者感觉障碍。当病变发展到脊髓时,脊髓受压迫会引起截瘫。 此外,患者还伴有低热,乏力,贫血,消瘦,食欲减退等症状。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晚期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尤其是表现为脊柱骨折时,常被误诊为老年骨质疏松所致的骨折。 05 淋巴结肿大 患者通过治疗后,应关注自身各部位的淋巴结是否肿大。可经常检查淋巴系统,防患于未然。如颈下三角区(颈部、下颌、锁骨窝)、腋窝、腹股沟等部。这些淋巴区域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一旦发现肿大,应立即就医。有可能出现淋巴转。 策略:出现淋巴转后,立即治疗,可手术可放疗具体与主治医生讨论方案,避免进一步扩展。 06 出血征象 出血也是肿瘤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肿瘤体坏死往往会引起局部小量出血,但若肿瘤体侵蚀周围的血管,则会造成严重的大出血。常见的有呕血、黑便、阴道流血、尿血、流鼻血、痰中带血等。 提醒:有些靶向药会导致部分患者少量鼻腔出血,这是靶向药的副作用,不与这类出血归为一谈。 07 阻塞征象 体内任何管腔内的肿瘤体增大,都会引起管腔变化,最常见的是管腔狭窄,更有甚者会造成管腔阻塞。 如食管内肿瘤增大,会造成进食时吞咽困难、打噎甚至阻塞等;气管和咽喉肿瘤增大,会压迫气管和咽喉部神经,从而出现气短和声音嘶哑、语不出声的征象。 08 包块的出现 实性肿块、边界不清、推不动、质地较硬这通常是恶性肿瘤、或转移灶的出现,必需到专科医院检查排除恶性肿瘤的复发。 处在康复阶段的患者,一定要时刻注意调节生活规律。如果出现以上8种表现,请立即就医,作进一步检查,排除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即使确定为复发和转移也不要过于害怕,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对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的治疗也有重大的意义。 如何预防肿瘤的复发转移? 第一,制定系统科学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前要由有经验的包括外科、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中医药肿瘤专家在内的专家组进行会诊讨论,制定详细的、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治疗方案。 显然,只有到综合性的专科医院才有条件做到这一点。在这里要提醒各位觅友,在决定自己或亲戚朋友治疗方案时要多问一问,想一想,不要贸然做决定。 第二,要完成治疗计划 手术、放疗、化疗、免疫和靶向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有效办法,但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单用就可以保证治愈肿瘤,绝大多数都需要综合治疗。 不要认为已经做了手术,甚至还是根治术就万事大吉。 有些患者手术和放疗以后还要继续化疗,这是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手段,也是手术以后还要做放化疗的重要原因。 术后放化疗可以大大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当然,也不是放化疗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有些病人手术或放化疗以前已经有远处转移,只是当时转移肿瘤很小,一般的检查发现不了。 中医药治疗是降低患者手术和放化疗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手段,但除非病情太过晚期,一般不宜单独应用。 第三,治疗以后要经常地、定期的复查 任何恶性肿瘤患者在任意治疗后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复发和转移,及时地、仔细地、定期地检查有可能早期发现转移和复发,以便及早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复查包括病人的自我检查和医院的定期检查。 病人自查主要是注意观察原来的病灶部位及其附近有无新生肿物、结节、破溃等表现, 有无新的疼痛感觉。 此外,还要注意全身变化,有无逐渐加重的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表现,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第四,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 研究证明,乐观的心态、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保持人的免疫机能在最佳状态,充分发挥抗瘤活性,加速康复和防止复发。 患者平时可以多和家人朋友交流,和他们适当享受丰富多彩的正餐;还可以参与相关肿瘤患者互助联盟,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困惑、寻求帮助。

费健 2022-05-03阅读量9341

叶定伟教授团队晚期肾癌以手术...

病请描述:肾癌全身多发转移就真的没救了吗?2020年12月,27岁的武女士工作后腰痛加剧,一开始以为是久坐腰肌劳损,后去骨科检查发现椎体骨质破坏,怀疑肿瘤引起,随机全身检查发现左侧肾脏巨大肿瘤,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癌栓,全身多发转移,辗转多家医院告知晚期治愈机会渺茫,心灰意冷的患者及家属抱着一丝希望来到复旦大学附属泌尿外科叶定伟教授门诊,叶教授看过后随即给患者加了专家号、办了尽早入院手续。 入院后叶教授团队给武女士加做了全身PET-CT,结果如下:左肾上极肿瘤(9*8cm),,左肾静脉、下腔静脉癌栓, 左肝内转移结节1.4cm, 右肺门淋巴结转移1.0cm,左侧颧骨,T10,L2骨质转移。 多学科综合诊疗,提升疗效,给晚期肾癌患者更多可能完善了其他常规检查后,叶定伟教授肾脏肿瘤多学科团队经过充分的评估和讨论,最终制定了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建议患者先行穿刺确认肾脏肿瘤的病理类型同时行基因检测,同时放疗科专家利用立体定向放疗(SBRT)技术和双磷酸盐治疗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并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依据病理和基因检测结果选择敏感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影像学手段严密随访靶向治疗疗效,适时手术治疗原发病灶。 遇见奇迹: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再创佳绩叶教授团队随即给武女士安排了左肾穿刺活检,活检病理经多学科病理专家讨论:左肾肾细胞癌,考虑FH基因缺陷型肾细胞癌,FH(缺失,内对照+),辅助基因检测结果也证实了FH突变,是一例特殊类型的遗传性肾癌,HLRCC(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依据检测结果叶教授团队为武女士选用了最敏感的靶向治疗药物,再靶向药、SBRT放疗以及其他辅助药物治疗的联合抗肿瘤对症治疗下,奇迹出现了!经过5个月的治疗,原发肿瘤和静脉癌栓缩小了将近一半,肝转移灶也缩小了一半,千载难逢的手术机会来了,有时候治疗时间窗转瞬即逝,手术时机的把握也是考验外科医生经验和专业判断力重要标尺。  治疗6个月后,叶教授团队在精准评估患者包括分肾功能在内的全身情况后,制定了开放左肾切除术+静脉癌栓取出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案,并通过术前精准影像学三维重建,明确了肾脏和肿瘤周围血管的走形、癌栓的定位以及重要脏器毗邻关系,要清除肿瘤的同时保护周围重要血管和脏器功能,做到了重大手术出血微量的行业高标准。术后病理再次证实了:HLRCC(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诊断,万幸的是腹膜后送检的10余枚淋巴结未见癌转移。武女士术后1月第一次复查:术区没有渗出性改变,肝内可疑小结节,肺部和骨病灶均有缩小,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来讲,减瘤手术的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续靶向治疗还得及时跟上,严密随访千万不能遗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医患沟通,多学科协作,晚期肾癌长期生存不是“传说”,而是真实,让我们共见奇迹! 叶定伟教授肾肿瘤多学科团队简介    作为全国最大的泌尿系统肿瘤诊治中心,叶定伟教授领衔团队长期深耕于肾脏肿瘤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长期致力于让先进的手术方式和技术惠及广大肾脏肿瘤患者,让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实现“双高”。目前,在叶定伟教授带领下,泌尿外科肾脏肿瘤手术团队,包括正教授3名,副教授1名,下辖4个治疗组,每年完成各类肾脏手术近千例,早期肾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达到93%、疗效与欧美国际顶尖的癌症中心旗鼓相当。对于局部晚期和晚期肾癌,叶定伟教授的肾癌治疗团队充分整合泌尿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核医学科、病理科和影像科中泌尿肿瘤顶尖专家,利用线上线下MDT平台,采取以规范手术为主,综合放疗、介入治疗、生物靶向和免疫治疗、新药以及新技术临床实验等多种手段,使晚期肾癌的5年生存率已达28%,高于国际水平的10-20%。 

叶定伟 2022-02-02阅读量1.0万

Ollier病

病请描述:1. 什么是Ollier病?Ollier病是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此病由法国医生 Ollier于1899年首次描述) 。大多累及单侧,男性多于女性,通常在儿童早期发现。临床表现为肿瘤累及干骺端和骨干且骨骼被广泛的累及,导致畸形和肢体不对称,以及偶尔发生的病理性骨折。 2. Ollier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是否会遗传?首先,Ollier病是不遗传的。发病原因目前认为是基因突变。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87%)在其肿瘤软骨中携带可溶性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IDH1和IDH2)的突变。 3. 如何治疗Ollier病?对有症状的软骨瘤应考虑手术治疗,有时需切除或截肢,特别是发生于一列或多列指。骨畸形可通过截骨矫正,有骨折倾向的,可以进行病灶切除和内固定。如发现肿瘤恶变时,则对其治疗的措施与软骨肉瘤或其他肉瘤相同,可行广泛切除。治疗 Ollier病的经典方法是刮除植骨,但由于肿瘤可造成严重的畸形,因此需要进行反复的截骨,矫正畸形。但由于骨骼强度较弱以及存在内生软骨瘤的原因,内固定的方法有时难以获得成功。 4. Ollier病预后如何?Ollier病患者发生继发性软骨肉瘤变的风险较普通内生软骨瘤患者显著增加。虽然目前没有大型研究显示恶性转化的发生率,但估计在5%到50%之间,恶变风险取决于肿瘤的位置。成人如果发生肿瘤持续或再次生长,则应怀疑恶性进展的可能。 

袁霆 2021-09-26阅读量9682

肺癌术后2月就发现骨转移,为...

病请描述:【】患者王某,47岁,2月前因左上肺3cm的占位做了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浸润性腺癌,侵及胸膜,脉管内也可以看到瘤栓。术后也按计划规律地进行化疗。但在最近,患者突然出现后背部疼痛,做了胸椎MRI,结果竟是肺癌骨转移。 这样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但为什么明明才术后两个月就会发生骨转移呢?其实这主要与患者肿瘤特性有关,从术后病理来看,肿瘤为浸润性腺癌,而且侵犯了胸膜、淋巴管及血管,恶性程度较高,这也是术后需进行化疗的原因。 肺癌骨转移,很多时候正是因为癌细胞脱离病灶入血播散导致的,而脊柱是最容易发生转移的部位,特别是是胸椎,此外还有骨盆、四肢长骨、肋骨等也可能出现。一旦出现转移,就可能出现我们这位患者类似的骨痛症状,有些甚至会导致病理性骨折、瘫痪等表现。而肺癌的骨转移,唯一提前发现避免病情加重的办法就是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及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定期选取优质问题进行科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欲持续获取科普信息,欢迎关注与转发,科普不易,感谢支持! 

张鹏 2021-07-13阅读量1.1万

如何评估和预测恶性肿瘤骨转移...

病请描述:     恶性肿瘤细胞随血流到达骨髓后,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基质细胞相互作用,破坏骨组织,释放储存在骨组织中的多种生长因子,使肿瘤细胞增殖,形成转移性病灶。骨转移性疾病的存在破坏了骨的正常结构,可能导致病理性骨折。其中,骨转移可分为溶骨性、成骨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例如,乳腺癌和肺癌的转移以溶骨性为主,前列腺癌的转移以成骨性为主。1989年,Mirelsr提出了四肢病理骨折风险评分系统,其4个变量分别是:病灶位置(上肢、下肢、转子周围);疼痛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病变类型(溶骨型、成骨型、混合型);皮质破坏程度(<1/3、1/3~2/3、>2/3)。(图1)Mirels评分合计12分,≤7分表明病理性骨折风险较低,8分时骨折风险为15%,而9分时骨折风险达到33%。当评分>9分时应进行预防性内固定。临床上需要密切关注病理性骨折,因为这影响会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之前有研究表明,病理性骨折会降低生存率,而通过预防性固定来避免骨折的患者较骨折后紧急治疗的患者出血量更少且术后并发发生率症更低。因此,预测病理性骨折的风险并进行预防性固定是很重要的。

袁霆 2021-06-02阅读量9333

佐罗的“救赎&r...

病请描述:佐罗——一个主持公道、追求自由的义侠。当你不幸出现了骨折,并且是奇特的骨折,刻上“Z”字,请您第一时间找专业骨肿瘤医生。当作用在骨上的力量大于骨本身的承受力时,骨头就会断裂,造成骨折。常见导致骨折的原因有高处坠落,车祸,重物砸伤,剧烈运动等等。一般来说,正常的骨折其特点:病程清晰,症状明显,诊断准确,治疗有效。有一类骨折,很蹊跷。没有明显暴力就骨折了。比如伸了一个懒腰骨折了,打了一个喷嚏骨折了,走路滑了一下大腿骨折了,骑自行车等红灯腿撑地时就骨折了。这一类骨折就不单纯了,要加倍小心,有可能是骨肿瘤导致的病理性骨折。从X摄片上我们可以看到,骨头上处处是虫噬样的小洞,骨结构被破坏,只需要轻轻的力量,骨折就发生了。病理性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均不是轻易就能做出准确判断的。因为没有清晰的病程,患者骨折之前可能有隐隐的疼痛,也可能没有;没有明显的症状,有些患者骨折后并没有那般痛苦模样,显得很安静,也可能很痛。病理性骨折最大的迷惑,或最容易让医生误诊的是:那些看起来像正常骨折的肿瘤性骨折。非骨肿瘤专业的骨科医生,有时会误把肿瘤性骨折当成正常骨折进行手术。但是,如果仅仅固定了骨折而没有切除肿瘤的话,肿瘤一定会继续生长,最终导致治疗失败,这个时候,患者面临的往往就是截肢的命运了。病理性骨折相适应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袁霆 2021-04-23阅读量8882

乐观是生活的一剂良药&mda...

病请描述:    昨晚看到抗癌音乐人赵英俊告别的小作文,非常难过。以前我不太关注音乐界,但作为赵英俊的经治医生,深切缅怀这位乐观豁达的音乐才子和生命斗士。如果音乐能温暖心灵,那浸润在现实无情中的平实温暖,更显动人。     2020年3月份,知名音乐人薛之谦慕名介绍赵英俊就诊于上海长征医院脊柱肿瘤中心,当时患者已经出现肝癌伴胸腰段脊柱转移,椎体病理性骨折和神经压迫,带来了剧烈的腰背部疼痛和双下肢瘫痪,只能依靠越来越频繁的杜冷丁等止痛药物度日。     由薛之谦安排从北京转入我科治疗后,因为赵英俊不想家人为自身病情担心,从入院检查,术前谈话签字,到术后陪护,都主要由薛之谦照顾关护。住院期间,虽然身体状况已经不容乐观,被病痛折磨到骨瘦如柴的他,依然用着一贯的幽默温暖和乐观豁达,感染着身边的人,还为自己和医护人员加油打气。     入院经过多学科会诊评估和肝脏介入栓塞等术前辅助治疗手段后,我们对转移灶进行了肿瘤切除、神经减压和内固定重建手术,疼痛得到有效缓解,不用再依赖止痛药物,神经功能明显改善,一个月左右能够独立行走,并恢复了一定的生活能力。 在我科治疗出院后,赵先生回到北京继续肝脏原发病灶的治疗。最后因肝癌医治无效于2021年2月3日逝世。 经历过起起落落却依然深爱世界的他,依然在今年元旦,给大家送出了一朵经历苦乐陈杂、却依然深爱深情的小红花。他不久前还寄给我黑胶唱片。???离合悲观虽不如人愿,而无法被掩盖的美好,却为每一位还在负重前行却怀抱梦想的人们,带来用爱拥抱世界的勇气。”

许炜 2021-02-09阅读量9328

脊柱转移癌瘫痪了,还有机会手...

病请描述: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包括肺癌、肝癌、肾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甲转腺癌等等。都约30-70%的恶性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发生脊柱转移,形成脊柱转移癌。脊柱转移癌会破坏脊柱稳定性、压迫脊髓神经,患者出现四肢运动、感觉障碍。许教授前面的科普文章说到,对于脊柱不稳定和神经压迫的患者是可以通过手术治疗防止出现瘫痪,提高生活质量的。但是,由于一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较快,或者前期治疗不规范,在就诊时就出现了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情况。对于这部分患者,他们还有手术机会吗?手术之后患者还有恢复行走功能的可能性吗?    以往观点认为不完全瘫痪的患者,及时解除神经压迫,患者神经功能一般恢复较好。对于完全瘫痪的患者,特别是瘫痪时间超过48小时,则手术的意义不大。这是基于这种观点,很多患者甚至医生在面临脊柱转移癌完全瘫痪的患者,都选择了放弃治疗,非常可惜。    长征医院脊柱肿瘤中心肖建如主任经过多年研究,积累了大量脊柱肿瘤全瘫痪患者的治疗经验。在一项本中心针对脊柱肿瘤全瘫的患者的研究中,系统回顾了近20年救治的135例脊柱肿瘤伴完全瘫痪患者的资料,发现有38.5%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其中在发生瘫痪一周以内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恢复的可能性更大。这篇文章已发表于世界骨科领域权威杂志JBJS。    目前,我们最新的观点认为,脊柱转移癌完成瘫痪的原因,是病理性骨折和肿瘤逐步增大,缓慢造成的神经压迫,出现瘫痪。这种逐步产生的神经压迫,不同于外伤造成的急性神经损伤,前者对神经的损伤相对小。所以,对于脊柱转移癌造成的神经压迫瘫痪,如果能及时解除压迫,患者仍然有大概率恢复行走运动功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下面许教授分享一例我救治的一位肺癌脊柱转移癌伴完全瘫痪的患者还好,经过微创入路置钉,精准减压解除神经压迫,术后半年恢复行走运动功能的患者。老吴是一位来自东北的肺癌患者,2017年发现肺癌就已经出现转移,经过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抑制骨转移治疗等。2020年3月开始出现双下肢无力症状,后逐渐加重,5月时出现完全瘫痪慕名至长征医院脊柱肿瘤中心。检查发现,颈7和胸9均有显著的神经压迫,患者双下肢肌力0级,双上肢肌力2级,精细活动障碍。我们接诊后经过系统评估,该患者存在脊髓压迫,脊柱不稳,手术指针明确,需要尽量解除神经压迫。我们为患者实施了肌间隙微创入路置钉,脊髓精准减压。患者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术后迅速恢复,后续奥西替尼结合地舒单抗全身治疗。 患者术后两周伤口完全愈合,术后3-4月双上肢肌力完全恢复,精细活动正常,术后6-7月,患者可以自行下地走路。经过有限创伤的外科治疗,患者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总之,脊柱转移癌瘫痪的患者是有手术机会的。需要在同时考虑患者预期生存期和脊髓神经压迫/脊柱不稳定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给予合理的手术方案。 作者简介:许炜,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神经脊柱外科访问学者,师从国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肖建如教授十余年。任全军骨科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委会委员、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骨科委员会委员。致力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肿瘤、脊柱转移瘤、脊柱神经源性肿瘤的外科及综合治疗。年均门急诊3000余人次,主刀手术500余台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市科委扬帆计划、上海市卫计委青年医师计划等课题资助。许炜教授每周三下午专家门诊(门诊四楼第六诊区),每周一上午骨肿瘤专病门诊(门诊二楼第三诊区),门诊地址:上海市凤阳路415号(长征医院门诊大楼)。

许炜 2020-12-15阅读量1.1万

脊柱骨巨细胞瘤的标准治疗[颈...

病请描述:[长期随访是评估手术效果的金标准,通过长期观察肿瘤得到有效控制,说明是一个成功的手术~~] 脊柱骨巨细胞瘤是中国人比较常见的低度恶性骨肿瘤,术后复发了高达30-50%。初次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是唯一的机会。这是一例颈6椎体骨巨细胞瘤,伴病理性骨折。我们团队为患者实施了颈6椎体enbloc整块彻底切除手术,术后辅助狄诺赛麦规律治疗。患者随访观察一年,肿瘤控制良好,生活质量良好,又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 图一.青年女性,颈肩部剧烈疼痛,C6椎体溶骨性破坏,伴发病理性骨折,存在瘫痪风险。 图二.长征医院骨肿瘤科团队经过详细检查,为其实施了颈椎肿瘤enbloc整块彻底切除手术,这是治愈脊柱骨巨细胞瘤的最佳术式,但是手术难度较好,需要高水平成熟的外科团队。 图三.患者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发生,迅速恢复正常生活并外出旅游。术后密切观察一年,肿瘤控制良好,生活质量良好,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 PS:脊柱肿瘤手术是复杂性极高的外科手术,第一次手术对治愈肿瘤至关重要,第一次发现肿瘤就进行enbloc整块彻底切除手术,才有治愈肿瘤的可能性。因此,得了脊柱肿瘤,一定要咨询专业的脊柱肿瘤外科医生,以获得标准化的手术治疗。 术者简介:许炜,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神经脊柱外科访问学者,师从国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肖建如教授十余年。任全军骨科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委会委员。致力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肿瘤、脊柱转移瘤、脊柱神经源性肿瘤的外科及综合治疗。年均门急诊3000余人次,主刀手术500余台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市科委扬帆计划、上海市卫计委青年医师计划等课题资助。许炜教授每周三下午专家门诊(门诊四楼第六诊区),每周一上午骨肿瘤专病门诊(门诊二楼第三诊区),门诊地址:上海市凤阳路415号(长征医院门诊大楼)。

许炜 2020-12-04阅读量1.1万

肾癌发生脊柱转移,该怎么治疗?

病请描述:最近的热播剧《三十而已》,女主之一销售王漫妮为了能等到VIP客户,整天不喝水,还时常憋尿,透支体力,结果因为剧烈腰痛引发肾绞痛昏倒在出租屋里。实际上,剧烈的腰痛可比电视剧里表现得更加“惨烈”,这种腰痛有可能是——肾癌脊柱转移。 一、肾癌和肾癌脊柱转移的发病情况如何呢?     肾癌占肾脏恶性肿瘤的90%。我国肾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几年增加明显。当肾脏上的肿瘤细胞随着血液循环到骨骼上时,极有可能发生骨转移,脊柱是最常见的骨转移部位。即使是早期肾癌手术治疗后仍有20-30%的患者发生脊柱转移。 二、肾癌骨转移有哪些症状?     如果患者有肾癌病史,最近又出现以下几个症状,别单纯认为是自己身上“零件”老化、休息休息或者理疗一下就能好,一定多留一份心眼。 1.疼痛:是最常见、最显著的表现。开始为间歇性、轻度疼痛,以后发展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夜间痛是脊柱转移癌比较具有特异性的症状,常常需服用止痛药才能缓解疼痛。有时候肾癌脊柱转移引起的腰痛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相类似,因此遇到腰痛,不可掉以轻心。 2.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麻木、无力、走路困难,大小便障碍、甚至瘫痪等。病理性骨折与畸形:轻微外伤即造成骨折,发生在四肢的骨肿瘤较为明显。而脊柱肿瘤,则可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柱侧凸、后凸等畸形。 三、该做什么检查才可以发现肾癌脊柱转移呢? 1.X线、CT、MRI(核磁共振):对发现肾癌脊柱转移、手术方案的确定及预后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全身骨扫描(ECT)及PET/CT:在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中更具有显著作用。 3.病理学检查:如穿刺活检、切开活检及术后病理检查。是肾癌脊柱转移最后确诊的唯一“金标准”。 四、确诊了肾癌脊柱转移该怎么治疗呢?最新版肾癌骨转移专家共识(2020版)指出: 肾癌骨转移的治疗目标是改善或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和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在全身系统治疗如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双磷酸盐类和地诺单抗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局部干预(如手术或放疗)。 1.具有以下情况的肾癌脊柱转移需要手术治疗:①神经或脊髓受压,出现神经受压疼痛或脊髓功能进行性减退;②有或将发生脊柱不稳定,如压缩性骨折;③有非手术治疗无效的严重的顽固性疼痛;④经放疗后肿瘤仍进行性增大;⑤需明确病理诊断。肾癌发生脊柱转移后,手术的目的是为了解除神经和脊髓压迫,恢复脊柱不稳定性,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活动功能,达到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 2.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肾癌骨转移一线治疗可选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如卡博替尼、舒尼替尼和培唑帕尼。 3.免疫治疗Ⅲ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纳武单抗(Nivolumab)可延长肾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 4.双膦酸盐和地舒单抗治疗有研究表明,唑来膦酸可降低骨转移瘤患者SRE(骨不良相关事件)的发生率和延缓SRE的发生时间。唑来膦酸可增加放射敏感性而提高放疗效果。与唑来膦酸比较,地舒单抗对肾脏的不良反应较低,可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或可能造成肾损伤的治疗方案。 5.放射治疗传统观念认为,肾癌对于放疗不敏感,常规分割放疗对于肾癌疗效有限。但立体定向放疗分割次数少,单次剂量高,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分割放疗。立体定向放疗治疗1-4周后骨痛明显缓解,疼痛控制率为52%-89%。 结语:肾癌发生骨转移后,尤其是出现SRE(骨不良相关事件)后,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经MDT(多学科诊疗团队)诊疗和全程管理,在全身系统性药物治疗基础上,在合适的时机加用局部治疗(手术、放疗和消融),可较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简介:许炜,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神经脊柱外科访问学者,师从国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肖建如教授十余年。任全军骨科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委会委员、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骨科委员会委员。致力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肿瘤、脊柱转移瘤、脊柱神经源性肿瘤的外科及综合治疗。年均门急诊3000余人次,主刀手术500余台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市科委扬帆计划、上海市卫计委青年医师计划等课题资助。许炜教授每周三下午专家门诊(门诊四楼第六诊区),每周一上午骨肿瘤专病门诊(门诊二楼第三诊区),门诊地址:上海市凤阳路415号(长征医院门诊大楼)。

许炜 2020-11-26阅读量9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