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 > 疤痕增生 > 内容

疤痕增生内容

儿中心SCMC皮肤科特色专病...

病请描述: 某一天,突然发现孩子皮肤上长了一个小疙瘩。本以为过段时间就好了,然而,不但没有掉,反而变大了。于是,你尝试了各种方法…… 1.简单暴力法,等孩子睡着了一狠心揪掉了 2.各种民间疗法:用土豆、萝卜、大蒜摩擦,网购各种去疣药膏…… 3.长在脚底时,你可能把它当做鸡眼用过鸡眼膏后会发现,仅是表层脱落了,旁边有可能冒出一些新的。 4.还有胆大的孩子,试图用指甲剪去修剪它,过段时间会发现,不但原来的地方重新长出来了,周围还越来越多; 各种方法不奏效了,于是,你带孩子来到了医院,医生告诉你:这是HPV感染引起的疣。 你更不淡定了,因为一提到HPV,首先让人联想到宫颈癌,那孩子怎么会感染上这个病毒的? 1、别害怕,此“HPV”非彼“HPV”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家族庞大,包含至少200种以上类型。除HPV16、HPV18 等高危型 HPV可导致宫颈癌、 皮肤癌、头颈鳞癌以及肛门生殖器癌等恶性肿瘤外,大多数 HPV 型感染是良性的。 而皮肤疣是因感染 HPV 而导致的一种良性增生, 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率较高,多发于手、面和足部,表现为圆形乳头状角化增生。 2、儿童皮肤疣长什么样?各种各样的皮肤疣,请对号入座! 一般,我们称为寻常疣。 * 有时,会根据形态来命名,比如细丝状的丝状疣,扁平的扁平疣,多个指状突起的的指状疣。 * 有时,因部位不同,比如长在足底的疣称为跖(zhí)疣,指趾甲周围的疣被称为甲周疣。 看到这里,赶紧自查一下,是不是能对号入座。 各种跖疣↓↓ 3、儿童为什么会长皮肤疣? 其实病毒疣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皮肤病,发病率高达10%以上。 皮肤有伤口是病毒感染的第一步,特别是那些长满倒刺的甲周和多汗、摩擦的脚底,都是病毒喜爱的环境。 病毒存在于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公共场所,皮肤有创伤或细微伤口时,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年幼的孩子则可通过沾染病毒的玩具等间接传播。 4、儿童皮肤疣要不要治疗? 儿童期的皮肤疣虽然的确会有自行消退的可能,但仍建议进行治疗。 当疣体生长的部位在面部、手部等暴露的位置,孩子会因此感到自卑; 当疣体长在脚底,孩子会感到疼痛,不能参加体育活动; 如果孩子经常去公共泳池等场所,还可能会传染给他人。 民间传言母瘊子生小瘊子的说法虽然不科学,但HPV病毒确实具有传染性。 患儿患甲周疣(下图),因啃咬手指导致HPV接种至口唇处。 免疫力低下、反复摩擦、不正当处理可能会导致引起疣体增大或自身接种。因为损伤了疣体周围皮肤,造成病毒扩散,治疗起来更为棘手。 因此皮肤疣的小朋友要格外注意,建议尽早治疗。 治疗方法 Treatment 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各种破坏性治疗(刮除术、CO2激光、液氮冷冻治疗)、病灶内免疫治疗、脉冲染料激光、长脉冲1064纳米Nd: YAG激光、光动力治疗、局部温热疗法、手术切除及各种联合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要根据疣的部位、数目、大小等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选择。 为什么有这么多治疗选择,很多疣还是比较难治疗? 那是因为病毒由皮肤细小伤口侵入后在局部扎根,病毒把自己的基因整合到了我们皮肤的生发层细胞(基底层)细胞核内,源源不断的从这里合成出新的病毒来感染周围的细胞及他人。另外,有些疣是内生性的(凹进去皮肤里面的生长方式),表面看似小,其实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其下有大量的疣体。 最后,按时睡觉,加强锻炼,好好吃饭,免疫力强了,病毒才不会找上你! 作者:何欢 审校:陈琢 参考文献 1.Zhu P, Qi RQ, Yang Y, et al. Clinical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utaneous warts (2022). J Evid Based Med. 2022;15(3):284-301. 2.Soenjoyo KR, Chua BWB, Wee LWY, Koh MJA, Ang SB. Treatment of cutaneous viral warts in children: A review. Dermatol Ther. 2020;33(6). 3.病毒疣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 病毒疣专病门诊主诊范围为儿童传染性软疣和各种皮肤疣的诊治。开展皮肤镜检查,有助于治疗前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终点的判断,并开展HPV病毒分型等检查,旨在帮助家长如何预防感染和选择治疗,并实施科学的干预,以便早期治疗减少病毒传播,帮助孩子早日回归集体活动。 开展治疗包括外用药物、刮除术、CO2激光、液氮冷冻治疗、钝性分离术、手术切除及各种联合治疗。 领衔专家: 何欢 高年资主治医师 专病团队: 何欢、陈琢、归静燕(主管护师) 专病门诊: 周一下午:病毒疣专病门诊 皮肤科普通门诊:周一到周六全天 地址: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东方路1678号,老大楼(1号楼)二楼皮肤科 守护皮肤健康,皮肤外科团队与您同行! 业务简介: 1.小儿皮肤外伤和疤痕修复,胎记(皮脂腺痣、疣状痣、先天性色素痣、毛母质瘤、太田痣、咖啡斑、婴幼儿血管瘤等); 2.皮肤良恶性肿瘤治疗(痣、脂溢性角化、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癌、黑色素瘤、乳房外Paget‘s病、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和创面修复,烧烫伤疤痕、瘢痕疙瘩、外科术后疤痕、瘢痕癌的治疗; 3.特需服务:皮肤注射美容(肉毒素除皱、玻尿酸充填、腋臭)、光电美容(祛斑、光子嫩肤、点阵激光)、皮肤微整形(埋线提升、脂肪充填)、瘢痕修复等; 4.临床研究性治疗:先天性巨痣、泛发性疣状痣、汗孔角化症、遗传性大疱表皮松解症的外科治疗。 邓丹医生团队门诊时间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号) 周日下午 皮肤外科/胎记特诊-国际诊疗部  2号楼14楼,预约电话:021-38626141,021-38626142  周二上午 皮肤外科-特需  1号楼(老门诊楼)2楼特需诊区(扶梯处)  周三上午 疤痕专病-门诊  1号楼(老门诊楼)2楼皮肤科 *专家特诊:可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际诊疗部”订阅号预约  *特需门诊、专病门诊,可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患者服务”订阅号上预约  * 复诊患者(或需要预约手术)可直接挂皮肤科普通号,咨询医生。  皮肤科电话:021-38088100或021-38626161转分机89100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新公路4358号) 有医美要求的亲,周六可至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医学美容科。(护士台:021-60236592,预约热线:021-60236000)

邓丹 2023-08-28阅读量4.6万

心脏手术后瘢痕的形成、预防与...

病请描述:瘢痕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到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胶原蛋白的生成和沉积等多个环节。在某些情况下,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异常,导致普通线性瘢痕、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的形成。每种瘢痕都有其特殊的形态特征和临床表现,需要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心脏手术后瘢痕的形成机制、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并着重讨论了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和治疗策略。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帮助患者制定出更有效的瘢痕管理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普及这些知识,让更多的病人了解到瘢痕的性质和处理方法,从而能更积极地面对术后恢复的挑战。瘢痕的形成及其原因心脏手术后通常会形成以下三种瘢痕:1. 普通线性瘢痕:这是手术切口愈合后的自然结果。该类型瘢痕呈线状,颜色从最初的红色或紫色,会逐渐变为浅色或肤色。2. 增生性瘢痕:在某些情况下,伤口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炎症反应过度,造成胶原蛋白的过度沉积,形成瘢痕性肥厚。3. 瘢痕疙瘩:在少数人群中,瘢痕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胶原蛋白过度生长的现象,使得瘢痕组织超出原始伤口范围,形成瘢痕疙瘩。这些瘢痕的形成原因包括:手术创伤、炎症反应、个体的遗传因素以及恢复期的护理问题等。1. 炎症反应:手术后,体内会立即启动炎症反应,以消灭可能进入伤口的病原体并清理伤口中的死亡细胞和组织碎片。在这个阶段,白细胞和巨噬细胞会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引起局部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形成典型的红、肿、热、痛症状。这些炎症因子同时也会刺激纤维母细胞转化为胶原蛋白产生的积极型纤维细胞,为后续的伤口愈合和瘢痕形成奠定基础。2. 胶原蛋白的生成和重塑:在炎症反应之后,伤口中的细胞会开始大量产生胶原蛋白,并将其排列成网络结构,形成一种叫做肉芽组织的新生物质,用以填充伤口并提供结构支持。在后续的愈合过程中,这些胶原蛋白会不断地被破坏和重建,最终形成瘢痕组织。3. 遗传因素:有研究显示,某些人群在手术后更容易形成显眼的瘢痕,甚至发展为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这可能与他们的遗传基因有关。这些基因可能影响到炎症反应的强度、胶原蛋白的生成速度以及重塑过程的精细调控,从而改变瘢痕的形成和发展。4. 手术和护理方式:手术的方式和技术、术后的伤口护理和管理等都可能影响到瘢痕的形成。例如,精细、无创的手术方式和恰当、及时的伤口护理都可以减少炎症反应的程度和胶原蛋白的生成,从而降低瘢痕的形成风险。预防方法预防心脏手术后的瘢痕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精细的手术技术:避免不必要的创伤,保持切口清洁,可采用超减张缝合。2. 控制炎症反应:通过使用抗生素、抗炎药物等手段,减轻术后的炎症反应。3. 恢复期的护理:伤口减张及正确的伤口护理可以防止感染,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瘢痕的形成。4. 个性化的防瘢痕方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如遗传因素、健康状况等,制定出适合的防瘢痕方案。治疗方式对于心脏手术后的瘢痕,其治疗方式包括:1. 压力疗法和硅胶疗法:对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这两种方法都有良好的疗效。2.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减少炎症反应,防止胶原蛋白的过度沉积。3. 激光疗法:通过激光的热效应,破坏过多的瘢痕组织,使其回到正常水平。4. 手术疗法:在其他方法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手术方法,切除过多的瘢痕组织。该处展示比较严重的瘢痕治疗前后效果图:结论心脏手术后的瘢痕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通过了解瘢痕的形成机制、预防方法和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 Tracey A. Newman, et al. The Role of Fibrosis and Scar in Arrhythmogenesis. Biophysical Journal, 2020.2. Driskell RR, et al. Distinct fibroblast lineages determine dermal architecture in skin development and repair. Nature. 2013.3. Broughton G 2nd, et al. The basic science of wound healing. Plast Reconstr Surg. 2006.4. Anzarut A,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ssure garment therapy for the prevention of abnormal scarring after burn injury: a meta-analysis.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09.5. Elsaie ML, et al. Effect of the pulsed dye laser on the appearance of postsurgical scars. J Clin Aesthet Dermatol. 2010.6. Mustoe TA, et al. International Advisory Panel on Scar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clinical recommendations on scar management. Plast Reconstr Surg. 2002.7. van der Wal MB, et al. Hypertrophic scarring following burns and trauma: new approaches to treatment. PLoS Med. 2005.

王文波 2023-07-26阅读量3152

腹部剖腹产后瘢痕预防及修复

病请描述:剖腹产后瘢痕形成原因:当皮肤遭受损伤时,如在手术过程中,身体会启动一系列修复过程。在修复过程中,身体会产生一种称为胶原蛋白的蛋白质来修复损伤的皮肤。然而,这个新生成的皮肤和未受损的皮肤在结构上会有所不同,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瘢痕。剖腹产后形成什么样的瘢痕:剖腹产手术后的瘢痕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而不同,但通常会出现以下三种形式:1. 普通线性瘢痕:这是最常见的剖腹产后瘢痕类型,呈现为腹部下方一条横向的线性瘢痕。在恢复和愈合过程中,初始的红色或紫色瘢痕会逐渐变浅,最终可能变为浅粉色或肤色,与周围的皮肤相似。瘢痕的长度通常在10到20厘米之间,宽度可以因人而异,一般在1到2厘米之间。这种瘢痕通常不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太大影响。2. 增生性瘢痕性:这是一种由于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局部炎症反应过度导致的瘢痕问题,表现为瘢痕处皮肤增厚、硬化,并可能伴有红色、痒感或疼痛。这种瘢痕通常在伤口愈合后的几个月内形成,并会在一年或两年内自然减退。3. 瘢痕疙瘩:在一些情况下,某些人的体内可能会对瘢痕愈合过程中的胶原蛋白生成反应过度,导致瘢痕组织超出原有伤口范围的生长,形成疤痕疙瘩。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但是一旦出现,可能需要额外的治疗,如激光疗法、药物治疗或手术,及放疗等。瘢痕形成预防: 一般来说,剖腹产后的瘢痕难以完全避免,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其形成程度和提高其愈合质量:1. 良好的伤口护理: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2. 伤口及早减张处理并配合硅酮凝胶外用。3. 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营养对伤口愈合至关重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C和锌等有助于皮肤修复的营养素。4. 避免紫外线暴露:紫外线可能会导致瘢痕变得更加显眼,所以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瘢痕形成后的治疗方式:针对剖腹产后的不同瘢痕,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治疗方式:1. 普通线性瘢痕:对于普通的线性瘢痕,一般来说,除非瘢痕引起疼痛或者其他症状,或者病人对瘢痕的外观感到不满,否则通常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如果病人对瘢痕的颜色或外观有所困扰,可以考虑使用激光疗法或者手术等治疗。2. 瘢痕性肥厚:这种情况下的瘢痕表面会显得较为饱满,质地坚硬,可能伴有红色、痒感或疼痛。针对这类瘢痕,可以通过压力疗法或硅胶疗法,可以使用压力绷带或硅胶片对瘢痕进行覆盖。此外,也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例如皮质类固醇注射或药膏,来减少炎症反应和瘢痕组织的生长。如果要求较高,还可以采用手术治疗等方式。(图一)3. 瘢痕疙瘩:瘢痕疙瘩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瘢痕问题,可能需要更为积极的治疗方式。除了上述的治疗外,还可以采用激光疗法、手术联合放疗方法。激光疗法可以减少瘢痕的红色和肿胀;手术疗法是在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改善瘢痕疙瘩的情况下的最后选择,通过手术将瘢痕组织切除,并采取各种方法确保新的瘢痕能以最佳的方式愈合。(图二)

王文波 2023-07-04阅读量2758

增生性瘢痕瘢痕机制、预防和治...

病请描述:        硅酮敷料是一种覆盖医用硅凝胶膜的敷料。由保护膜、粘胶层和离型层组成,有普通型和无菌型;保护膜、粘胶层和离型层的原料分别为:PU膜、医用级硅凝胶(硅酮)、PE膜或PET膜。  硅酮敷料自粘性较强,对于增生性瘢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虽然其作用原理目前尚未明确,但可能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①水合作用,胶原合成正常化,促使瘢痕成熟软化;② 水储留作用,减少了水分通透性;抑制了毛细血管增生,减少了胶原沉积,从而控制疤增生等。 硅酮敷料的使用看似简单,但也有不少注意要点。 首先:伤口未愈合××禁止使用××。 1.清洁瘢痕及附近正常皮肤的油脂(每天皮肤都会分泌油脂,尤其面部),待其干燥; 2.剪裁略大于瘢痕的敷贴,贴于上述区域。 3.如果是活动部位,容易起皱,可以考虑外加胶带或弹力绷带固定,研究表明[参考文献],配合压力可以更好抑制瘢痕。 4.每天敷贴的使用时间尽量大于12小时,尤其白天活动的小孩,晚上早点贴也有效果。 5.更换是,用清水和沐浴露清洁瘢痕和附近皮肤,干燥后,可再次应用。 6.瘢痕贴可以反复/轮流使用,一般2周-1月没问题。 7.可以配合康瑞保软膏等局部少量涂抹后,再贴硅酮贴       当然,如果用了1个月效果不佳,还是要门诊复诊,考虑其他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李曾慧平,刘颂文,励建安,等. 压力治疗及硅酮敷料治疗对增生性瘢痕疗效的短期研究[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8):462-465. DOI:10.3760/j:issn:0254-1424.2004.08.005. 

周仁鹏 2023-07-04阅读量1526

痤疮后的瘢痕疙瘩和凹陷性瘢痕...

病请描述:痤疮后瘢痕的成因痤疮后的瘢痕疙瘩和凹陷性瘢痕同时发生是因为痤疮的病理过程可以引发皮肤的不同反应。这两种类型的瘢痕其实反映了皮肤组织在痤疮炎症后修复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结果。因此,痤疮后的瘢痕疙瘩和凹陷性瘢痕可以同时发生,这主要取决于身体的炎症反应和皮肤修复能力。同一人的不同皮肤区域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就导致了在同一人的皮肤上可能同时存在瘢痕疙瘩和凹陷性瘢痕。· 瘢痕疙瘩是修复过程中胶原蛋白产生过度的结果。痤疮炎症消退后,人体试图通过生成胶原蛋白来修复皮肤损伤。然而,如果胶原蛋白生成过多,就会导致在皮肤表面形成一个隆起的疙瘩,即我们所说的瘢痕疙瘩。(图一)· 凹陷性瘢痕(痘坑)是修复过程中胶原蛋白生成不足的结果。在痤疮炎症过程中,皮肤中的胶原蛋白被破坏。当炎症消退,胶原蛋白的产生无法完全填补被破坏的皮肤部位,从而在皮肤表面形成凹陷。(图二)如何预防痤疮的形成预防痤疮的形成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洁皮肤:每天至少两次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洁皮肤,以去除多余的油脂和死皮细胞。不建议使用刺激性强的洗面奶,因为这可能导致皮肤过度干燥并刺激更多的皮脂生成。2. 控制皮脂分泌:皮脂过多可能导致毛孔阻塞,从而形成痤疮。可以使用含有水杨酸或苯氧酮等成分的产品帮助控制皮脂的分泌。3. 健康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糖和高糖食品的摄入,这些食品可能会刺激身体产生更多的皮脂。4. 不挤压痤疮:尽管挤压痤疮可能会短暂地让皮肤看上去好一些,但这实际上可能会把痤疮深入皮肤,导致更严重的炎症和瘢痕。5. 尽量避免刺激皮肤: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化妆品和护肤品,避免过度清洁皮肤,避免经常触摸面部等。6.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健康。但是运动后要及时清洁皮肤,避免汗液和皮脂混合阻塞毛孔。如果已经有痤疮形成,尤其是严重的痤疮,可能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痤疮的发展。可能的药物包括抗生素、维生素A衍生物(如异维A酸)或者注射肉毒素控制油脂等。但这些药物可能有副作用,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现行的治疗方式对于这两种类型的瘢痕,医生通常会根据其形态、大小和位置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l 瘢痕疙瘩的治疗方式:可能包括药物注射、激光消融术、环钻、手术切除及放疗等。药物注射可以降低胶原蛋白的产生,使瘢痕疙瘩变平;激光治疗和环钻疗法可以刺激胶原蛋白的重新排列,改善皮肤的外观,减少瘢痕疙瘩的体积;手术切除较为直接,加之现有的超减张缝合使瘢痕疙瘩治疗更加有效,但各种治疗最好都配合放疗,可以大大降低复发率。(图三)l 凹陷性瘢痕(痘坑)的治疗方式:可能包括激光疗法、微针疗法、皮肤填充物注射(脂肪胶或者真皮组织)及皮下剥离等。这些疗法的目标是刺激新的胶原蛋白产生,以填补皮肤的凹陷部分,改善皮肤表面的外观。(图四) 未来可能的治疗方式未来的治疗方式可能包括使用干细胞治疗和基因疗法。· 干细胞疗法: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利用干细胞促进皮肤的自我修复和再生。通过将干细胞植入到瘢痕组织中,可能能够刺激新的胶原蛋白的产生,从而改善凹陷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外观。· 基因疗法:这种治疗方式的目标是修改那些影响皮肤修复和瘢痕形成的基因。例如,通过减少胶原蛋白过度产生的基因活动,或者增加胶原蛋白产生的基因活动,可能能够减少瘢痕疙瘩和凹陷性瘢痕的形成。总的来说,虽然痤疮瘢痕可能带来诸多困扰,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有更多的手段和可能性来改善和治疗这些瘢痕。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皮肤护理习惯,避免痤疮的严重炎症,能够有效地减少瘢痕的形成。

王文波 2023-06-19阅读量2749

皮肤癌如何治疗?

病请描述:皮肤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通常发生在皮肤表面,但也可能发生在其他部位。皮肤癌的治疗方法因病情而异,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等。本文将详细介绍皮肤癌的治疗方法,以及如何预防皮肤癌的发生。 一、皮肤癌的分类 皮肤癌分为非黑色素瘤和黑色素瘤两类。非黑色素瘤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黏液样纤维瘤样变性病变等。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皮肤表面,但也可能发生在其他部位。 二、皮肤癌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皮肤癌的主要方法之一。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肿瘤,同时也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手术的类型包括切除术、冷冻切除术、电切术和激光切除术等。手术治疗的优点是可以彻底切除肿瘤,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出血和疤痕等。 2.放疗治疗 放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它使用高能量射线杀死癌细胞。放疗通常用于治疗较大的皮肤癌或已扩散到淋巴结的皮肤癌。放疗的优点是可以避免手术的风险,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皮肤炎症和疲劳等。 3.化疗治疗 化疗是一种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化疗通常用于治疗已扩散到其他部位的皮肤癌。化疗的优点是可以杀死癌细胞,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和脱发等。 4.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是一种使用人工制造的免疫系统来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免疫疗法通常用于治疗已扩散到其他部位的皮肤癌。免疫疗法的优点是可以杀死癌细胞,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疲劳和发热等。 三、如何预防皮肤癌的发生 1.避免阳光暴晒 阳光是皮肤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避免阳光暴晒是预防皮肤癌的关键。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应该穿长袖衣服、戴帽子和太阳镜,以保护皮肤。 2.使用防晒霜 使用防晒霜是预防皮肤癌的另一种方法。防晒霜可以阻挡紫外线,减少皮肤受损的风险。应该选择SPF值高的防晒霜,并在阳光强烈的时候重新涂抹。 3.定期检查皮肤 定期检查皮肤是预防皮肤癌的重要措施。应该定期检查皮肤上是否有异常的痣或斑点,并及时就医。 4.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是皮肤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戒烟限酒是预防皮肤癌的重要措施。 总之,皮肤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治疗方法因病情而异,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等。预防皮肤癌的关键是避免阳光暴晒、使用防晒霜、定期检查皮肤和戒烟限酒。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减少皮肤癌的发生率,保护我们的健康。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3-05-15阅读量7317

增生性瘢痕瘢痕机制、预防和治...

病请描述:什么是增生性瘢痕 皮肤各种原因,如创伤、昆虫叮咬、烧伤、手术、疫苗接种、皮肤穿孔、痤疮、毛囊炎、水痘等,伤到真皮层就容易遗留瘢痕。 首先是什么类型瘢痕很重要。如果瘢痕表浅又细小,不影响美观、没有刺痛等症状、无功能障碍,一般不需治疗(图1,左侧)。如果是像右侧比较宽,也确实有改善空间的瘢痕,则可以相应治疗(图1,右侧)。 上面右侧比较表浅,可以归类到表浅性瘢痕。那什么样的瘢痕属于增生性瘢痕? 增生性瘢痕主要是外伤、手术(甲状腺、剖腹产)、烧伤后的瘢痕,明显隆起,高于皮面,但主要局限于外伤部位,一般不向周围生长(图2)。 严重增生性瘢痕还包括烫伤后胸前大片的增生瘢痕以及四肢关节活动部位。

周仁鹏 2023-05-05阅读量1547

增生性瘢痕瘢痕机制、预防和治...

病请描述:增生性瘢痕的局部药物应用 在增生性瘢痕的早期------一般在皮肤外伤/手术后3-6个月内,瘢痕隆起,颜色红,质地硬,往往有痒或刺痛(图1),如果没有严重影响功能(比如关节活动受到限制)一般考虑非手术治疗为主。 部分增生性瘢痕早期进行非手术治疗,甚至可以后期不需要手术干预。 目前常见的非手术治疗包括: 1.局部激素/中成药涂抹治疗 注意这里激素涂抹式局部皮肤用药,常见的药物(排名无先后且不需全部使用)包括 1)康瑞保软膏(复方肝素钠尿素凝胶):主要成分是洋葱提取物、肝素钠、尿素钠等,主要能抑制瘢痕的增生和抗炎(这里的抗炎不是指我们平时常说的化脓,而是瘢痕发红的炎症免疫细胞) 2)积雪苷软膏:主要成分是积雪草总苷,是从积雪草中提取的皂苷类。 3)艾洛松软膏:有效成分糠酸莫米松,主要抑制皮肤痒感。 在日本,相应的是激素贴 临床上也常见到涂抹上述药物效果一般,就需配合/混合激素类药物,一般建议涂抹半个月到1个月没有明显改善,说明增生性瘢痕对药物反应一般(目前报道的有效率大约在32%-57%),建议及时回医院复诊进行其他干预。 注意事项:皮肤每天都分泌油脂、汗腺等,而每天的药物涂抹又容易堵塞毛孔,因此每天瘢痕部位建议常规清洁,清洁后再薄薄的涂抹一层药物。

周仁鹏 2023-05-05阅读量1371

糖尿病人出现这几种「皮肤表现...

病请描述:     据报道,约25%~3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皮肤并发症,其中以皮肤感染、瘙痒症、湿疹等较为常见。相较于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疾病往往表现更为严重,需引起重视。 1.感染性皮肤病     主要是细菌或真菌、病毒感染。糖友体内的高糖环境,加上身体免疫功能低下,为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入侵和繁殖提供了机会,以真菌感染最为常见: ➤真菌感染,可引起手癣、脚癣、甲癣、股癣、体癣、口腔及外阴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常见的手足癣表现为皮肤起斑疹、脱屑,瘙痒;女性感染真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还会引起阴道炎,有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等表现。➤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导致皮肤疖、痈、毛囊炎、汗腺炎等。毛囊炎好发于头面部及臀部。➤病毒感染,以带状疱疹及单纯疱疹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患处疼痛。         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定期检查有无皮肤真菌感染,有问题及时给予有针对性地杀菌或抗病毒治疗,另外平时要注意皮肤卫生。 2.皮肤瘙痒和湿疹      糖尿病人持续血糖异常状态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局部瘙痒常见于手部、手肘、外阴及肛周。研究发现,大约11.3%的糖尿病人会有皮肤瘙痒的表现,而健康人出现瘙痒的只有2.9%。      目前糖尿病患者出现湿疹的概率约为30%,且常见于肛门、外阴处等皮脂丰富部位。      治疗:积极控制血糖,酌情服用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忌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对鱼虾、海鲜过敏者也应忌食。 3.水疱      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病程较长以及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身上。好发于四肢末端,多发或单发,直径从0.5厘米至十几厘米不等,里面有透明的液体,有可能出血,但没有红肿等炎症反应。1~2周后水疱干燥结痂,愈后不留疤痕。      治疗:主要是避免发生,积极控制血糖,预防感染。小水疱可自行干瘪,不必处理,保持清洁干燥;大水疱可用注射器抽出液体,再用无菌敷料包扎,定期清洁、更换敷料。 4.黄瘤病      主要是血脂在皮肤沉积所致,常见于合并脂代谢紊乱的患者。好发于面部、四肢伸侧、躯干,群集或散在分布,从米粒到黄豆粒大小的黄色丘疹或斑块。这种黄瘤表面有光泽,质地比周围皮肤略硬,大多不痒。      治疗:积极纠正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 5.黑棘皮病      指局部皮肤变黑、增厚,呈疣状增生,好发于颈后、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部位,与肥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关。多见于严重超重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也是预测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      治疗:减肥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控制饮食,积极锻炼控制体重。此外,遵循医嘱用降糖药。 6.银屑病     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性皮肤病。以角质细胞过度增生、新生血管生成、炎症细胞浸润为组织病理特点。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感染、内分泌、神经精神、药物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近年来研究发现银屑病伴发其他疾病(包括糖尿病)的比例逐年增加,通过对美国银屑病患者的大量样本的统计发现高达46%银屑病患者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治疗:皮肤科对症治疗。 7.其他皮肤问题 ➤皮肤潮红:多见于较年轻的、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友,主因高血糖致微循环迟缓,静脉扩张充血所致。表现为指甲周围、脸上和小腿上等部位皮肤变红。➤皮肤黄色变:见于10%的糖尿病人,主要见于脂质分泌活跃区域( 面部、前额等) 或角质层厚的区域( 手掌、足底等) 。➤鱼鳞病:一般在四肢伸侧及臀部,屈面及纹褶处少累及,也可见于头皮,呈淡褐色多角形,紧贴皮肤表面,但其边缘呈游离状。➤降糖药物引起的过敏:如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表现为瘙痒和丘疹,一旦出现药物过敏,应立即停用该药物。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疾病治疗依据,如果读者遇到皮肤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

俞一飞 2023-05-04阅读量3649

什么是鳞状细胞癌癌?该如何治...

病请描述: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CC)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癌,通常起源于皮肤表层的鳞状细胞。它通常是由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引起的,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化学物质、放射线、疤痕组织和某些病毒感染。本文将介绍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一、症状 皮肤鳞状细胞癌通常出现在暴露在阳光下的皮肤上,如头部、颈部、手臂和腿部。它通常表现为一个坚硬、凸起的肿块,有时会出现溃疡或鳞屑。它可能会增长并扩散到周围的组织和淋巴结。在早期,它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普通的皮肤病变,如鳞状细胞痣或皮肤炎。因此,如果您发现任何皮肤病变,特别是在暴露在阳光下的区域,请及时就医。 二、诊断 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诊断通常是通过皮肤活检来确定的。医生会取一个小样本的皮肤组织,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存在癌细胞,那么就可以确诊为皮肤鳞状细胞癌。 三、治疗 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治疗的选择取决于癌症的类型、大小、位置和扩散程度。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1.手术:手术是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主要方法。手术可以完全切除癌细胞,并预防其扩散到周围组织和淋巴结。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可以在门诊或手术室进行。 2.放疗:放疗使用高能量射线杀死癌细胞。它通常用于治疗大型或深层的皮肤鳞状细胞癌,或者在手术后预防癌症复发。 3.化疗:化疗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它通常用于治疗晚期皮肤鳞状细胞癌或在手术后预防癌症复发。 四、预防 预防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最好方法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外出,特别是在中午时分。 2.在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衬衫、长裤和宽边帽子,以保护皮肤免受阳光的伤害。 3.使用防晒霜,减少紫外线照射。 4.避免切割伤等外伤。 5.避免射线辐射或者照射。

屈国伦 2023-04-12阅读量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