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妇产科 > 妇科 > 细菌性阴道病 > 病因

细菌性阴道病病因

细菌性阴道病病因相关内容 更多>

盆腔炎性疾病的危害你了解吗?

病请描述: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上生殖道部位的感染性疾病, 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及盆腔腹膜炎等,如果没得到及时规范诊治, 它可能对女性的生殖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导致不孕、宫外孕及慢性盆腔疼痛等一系列并发症。 1. 盆腔炎性疾病怎么来的? 细菌性阴道病、淋病、衣原体、生殖支原体等性传播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就是盆腔炎性疾病,这些也是盆腔炎性疾病的的主要病因,偶尔,其他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等呼吸道肠道病原体也可以导致盆腔炎性疾病。 2.哪些女性容易得盆腔炎性疾病? 患有淋病、衣原体、生殖支原体等性病,未及时就医; 不止1个性伴侣; 性伴侣同时拥有其他性伴; 性活跃人群; 以前曾有过盆腔炎性疾病。 3.怎么样判断是否得了盆腔炎性疾病? 需要强调的是,淋球菌、衣原体容易造成无症状感染,有时候即便患了盆腔炎性疾病,仍可能没有任何身体不适。 对于性活跃女性以及有性传播感染风险者,有以下表现:小腹痛、发烧、白带多且有异味、性生活时疼痛或出血、小便时烧灼感、两次月经间歇期出血就要怀疑盆腔炎性疾病,需至医院进一步诊查。 4. 盆腔炎性疾病不治会怎样? 没有得到及时正确诊治,最终结局可能为: 输卵管内外疤痕形成,输卵管阻塞; 宫外孕; 不孕; 长期小腹慢性疼痛。 5. 盆腔炎性疾病怎么治? 目前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及时规范治疗可有90%以上治愈率。 但须注意:患者2个月内接触过的性伴侣应同时检测衣原体、淋球菌和生殖支原体,如果发现有感染,应同时治疗用药; 抗感染治疗应持续至少14天; 约1/3患者以后可出现远期慢性盆腔痛。 总之,对于盆腔炎性疾病,我们普通民众应该充分了解它的生殖健康危害,增强防范意识,从源头减少盆腔炎性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赵玉磊 2022-07-24阅读量9754

女性外阴和阴道瘙痒的病因和处理

病请描述:作者: 赖伟红  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副研究员        在临床工作中,女性外阴或阴道瘙痒的病例很多,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也很困惑。外阴和阴道瘙痒可以是月经周期女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结果,可以是对经期使用的卫生巾、月经棉塞或其它卫生用品过敏,也可以是对其它一些日常用品过敏引起。当然,还有不少阴道瘙痒是外阴阴道局部皮肤病造成。本文讨论了女性月经期和经期之外阴和阴道瘙痒的常见病因、阴道瘙痒的家庭护理、以及阴道瘙痒的治疗方法。月经期阴道瘙痒的原因        女性经期外阴和阴道瘙痒有两个常见的原因,一是性激素变化引起阴道菌群失平衡,二是对经期各种卫生用品过敏。性激素变化        一般情况下,阴道微环境中,阴道菌群间存在着精细平衡。性激素变化可以引起阴道菌群相对量的改变,一些菌群过度生长繁殖,从而引起阴道瘙痒。引起女性激素变化的原因,包括月经、妊娠和绝经。接触过敏反应        对女性经期卫生用品,或对其它一些日常用品接触过敏,可导致阴道瘙痒。反复接触这些致敏用品后,阴道瘙痒会持续存在或加重。        可引起过敏的经期卫生用品,包括:卫生巾卫生棉塞香皂去异味喷雾剂        可引起过敏的其它日常用品,包括:合成纤维材料制作的内裤清洗过程中残留在内裤上的碱性去污剂和织物柔软剂外阴润滑剂乳胶安全套避孕用杀精剂阴道瘙痒的其它原因        许多阴道瘙痒与月经无关,是由于局部真菌感染、细菌感染、以及各种瘙痒性皮肤病引起,包括:阴道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性阴道炎)        阴道念珠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念珠菌是寄居于阴道的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念珠菌可过度生长繁殖。这些因素包括:妊娠糖尿病控制不好某些药物或治疗,如抗生素滥用        阴道念珠菌感染的症状有:阴道及其周围瘙痒或刺激症状解尿或性交时刺痛或不适白色豆腐渣样阴道分泌物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常见阴道感染,由阴道内菌群失平衡引起。病人常有阴道瘙痒、灰白阴道分泌物和局部散发鱼腥样恶臭。这种病是育龄妇女中最见的阴道感染。阴道毛滴虫病        这种病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其传播与卫生条件关系很大,也可以通过性传播。 在阴道炎病例中,阴道毛滴虫病所占病例很高,20%以上。        阴道毛滴虫感染后,半数以上可不出现任何症状。阴道毛滴虫病的症状,包括:外阴阴道瘙痒,烧灼感,或疼痛不适外阴红肿解尿时不适感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分泌物泡沫状,有腥臭味接触性或刺激性皮炎        大约半数以上的慢性外阴阴道瘙痒病例是由于接触性或刺激性皮炎引起。这类皮炎的发生常与卫生条件差,或使用碱性化学洗涤剂及其它刺激性产品有关。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导致的表皮分化和增生过度 ,堆积在皮肤表面,从而形成红斑或斑块。银屑病有多种类型,可累及任何部位皮肤。生殖器部位的银屑病有两种主要类型:斑块型银屑病和皱褶型银屑病。斑块型银屑病具有典型银屑病特征,即红色斑块,表面覆盖厚层银白色鳞屑。皱褶型银屑病出现在皮肤皱褶部位,表现为局部潮红细小鳞屑,一般表面光滑。硬化性苔藓        硬化性苔藓是一种发生在外阴或肛门部位的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瘙痒性的白斑,最常见于50岁以上的女性。这种病的病因不明。外用类固醇激素软膏有助于缓解瘙痒,愈合皮损。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是一种侵犯表皮基底层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常累及潮湿部位,如口腔、阴道和外阴部。外阴扁平苔藓的症状包括:瘙痒性皮疹白色网格状花纹疼痛性持续性糜烂或溃疡瘢痕形成黄色或带血丝的阴道分泌物性交疼痛萎缩性外阴阴道炎        萎缩性外阴阴道炎是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而导致的外阴阴道组织萎缩、干燥、脆弱、易发生炎症,在绝经后女性常见。其症状包括:外阴阴道瘙痒外阴阴道干燥阴道烧灼感阴道粘膜小出血点或小溃疡性交痛阴道口皮肤裂隙妇科癌症        阴道瘙痒可以是妇科癌症的伴发症状。这类妇科癌症包括阴道癌、外阴癌和宫颈癌。这类阴道瘙痒通常很顽固。治疗药物        一些药物,包括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也可导致阴道瘙痒。这些药物可导致阴道菌群失平衡。家庭护理        一些家庭护理有助于治疗和预防阴道瘙痒。这些家庭护理的目的在于:减少刺激保持干爽透气,改善适合真菌生长的潮湿环境维护阴道内菌群或微生物群的优化平衡        常用的家庭护理,包括:避免阴道冲洗,防止因此造成的阴道菌群失平衡食用乳酸菌补充食品,有助于恢复阴道乳酸杆菌数量穿吸汗透气的棉质内衣裤,以减少局部潮湿不使用香皂和其它碱性刺激物不使用包含香料的洗衣剂,避免使用织物柔软剂温水浴,而不是热水浴,以避免刺激阴道周围敏感皮肤温水泡澡时,加用少量小苏打(一浴缸温水加15g小苏打),以缓解阴道瘙痒治疗        阴道瘙痒的治疗取决于其病因。        下面列出了一些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抗生素,用于细菌性阴道病或其它细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瘙痒抗真菌药,包括口服制剂、外用霜剂或阴道栓剂,用于念珠菌感染外用皮质激素软膏或霜剂,用于接触性或刺激性皮炎外用雌激素,如结合雌激素乳膏,用于萎缩性外阴阴道炎抗组胺药,用于接触性皮炎和银屑病等其它瘙痒性皮肤病结语        外阴和阴道瘙痒很常见。女性经期阴道瘙痒往往与正常性激素变化相关,也可能是经期卫生用品接触过敏或刺激引起。阴道内真菌和细菌失平衡、一些皮肤病和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引起阴道瘙痒。经期阴道瘙痒往往可以在数天内自行缓解。如果阴道瘙痒持续,或伴有白带异常、异臭等不适,或有局部皮损,则往往需要到医院就诊,做相应化验检查,然后进行药物治疗。

赖伟红 2020-07-07阅读量1.2万

细菌性阴道病和念珠菌性阴道炎...

病请描述:作者: 赖伟红   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副研究员  细菌性阴道病和念珠菌感染均可引起阴道炎。  阴道炎是一个专指阴道部位炎症的医学术语,阴道炎可引起一些不适症状,包括:瘙痒疼痛烧灼感阴道分泌物(白带)异常恶臭异味  多数女性在其一生中,发生过至少一次阴道炎,这算是最常见的妇科诊断。在阴道炎病例中,细菌性阴道病占40%-50%,念珠菌性阴道炎占20%-25%,阴道毛滴虫病占15%-20%,非感染性原因占余下的5%-10%。  细菌性阴道病和念珠菌性阴道炎均可引起阴道炎症(阴道炎),这两者也是最常见的引起阴道炎的疾病,但两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不同。下面,谈一谈细菌性阴道病和念珠菌性阴道炎在症状和防治方面的不同之处。  尽管有时很难判定是细菌性阴道病,还是念珠菌性阴道炎,但两者都有特征性临床表现。下表中列出了两者的异同点: 病因 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  生活在女性阴道中的各种细菌统称阴道菌群。通常情况下,阴道菌群中的有益菌乳酸杆菌要比有害菌多。  有些因素或活动可以打破阴道菌群间的自然平衡,从而导致细菌性阴道病。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阴道冲洗吸烟有新性伴或多性伴无安全套性交乳酸杆菌的自然缺乏或不足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病因  念珠菌可自然寄居在阴道部位,但乳酸杆菌通常可以制约念珠菌的生长。  在某些情况下,念珠菌的繁殖失控,导致念珠菌感染。这些危险因素包括:使用激素类避孕药妊娠近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力下降诊断  除了询问病史和阴道局部察看症状和体征外,要明确诊断常需要做一些化验,如分析阴道分泌物中有害细菌和真菌是否过度生长;测试阴道pH值,pH值≥4.5提示有细菌性阴道病。大约20%的健康女性中,阴道有念珠菌寄居,因此真菌培养并非必要。治疗  细菌性阴道病和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完全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  可用以下抗生素:甲硝唑:口服;或凝胶,阴道局部用克林霉素:霜剂,阴道局部用替硝唑:口服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  对于轻中度感染症状者,可选用:咪康唑或特康唑:口服;或软膏/乳膏,阴道局部用;或阴道栓氟康唑:口服,单剂量伊曲康唑:口服,疗程一周  对于严重感染者,可采用联合上述药物治疗,延长疗程,或多次剂量。预防  细菌性阴道病和念珠菌性阴道炎有时难于预防,但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感染的危险:不做阴道冲洗。阴道冲洗可打破阴道菌群的自然平衡,增加感染危险。清洁外阴时,从前往后擦拭。这样做有助于防止有害细菌进入阴道。穿棉质内衣裤。棉质材料透气性好,有助于局部干爽,而免除适合念珠菌繁殖的潮湿环境。避免热水浴或盆浴,而用温水浴和淋浴。洗浴后轻柔擦拭,完全干燥外阴,防止摩擦刺激阴部。避免各种刺激性洗涤产品,如碱性肥皂或香皂,以减少局部刺激。

赖伟红 2020-06-15阅读量1.4万

恼人的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病请描述:作者: 赖伟红  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副研究员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性病在我国的重新流行和泛滥,也带来了与性病相关的一些困惑。在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宣传、诊断和治疗中,往往存在着片面夸大和过度治疗。使得一些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者看病的费用大得惊人,也使得许多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者被套上了沉重的心理枷锁。然而,支原体到底是什么样的病原体呢?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是性病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有什么危害?感染了支原体就得治疗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是否真的很难治呢?一、什么是支原体,它有什么特性?        支原体是一类大小和结构复杂程度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能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增殖的最小原核微生物。大小约为0.3~0.4μm,难以在显微镜下看清楚。由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故在形态上呈多形性。迄今,已知的支原体有150多种,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寄居于人类的支原体有16种,其中寄居在人泌尿生殖道中的常见支原体包括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灵长类支原体、嗜精子支原体、穿通支原体等6种。由于口和生殖器接触,有时寄居于泌尿生殖道的支原体(如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穿通支原体)偶尔可在口咽部分离出来。相反,有些寄居在口咽部的支原体(如发酵支原体、唾液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也可出现在泌尿生殖道中。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等三种支原体是目前在医学领域最为受重视的支原体。        支原体不耐干燥,对热抵抗力差,煮沸或高温、紫外线均能轻易将支原体杀灭。同时,支原体易被脂溶剂、清洁剂、常用消毒剂,如酒精、酚、甲醛、来苏尔等灭活。支原体对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不敏感;但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如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和大观霉素等)敏感。二、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是性病吗?        无论是在正常的婴儿和儿童,还是在正常的成人的泌尿生殖道中,均可以有支原体的寄居,其中以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最常见,生殖支原体较少见。在通过有支原体寄居的母亲产道时,婴儿可被感染,主要是感染解脲支原体,女婴感染解脲支原体的比例高达1/3,少数感染人型支原体。青春期前,男性儿童泌尿生殖道很少有支原体寄居,但在女性儿童的生殖道中,有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寄居的比例分别为5%~22%和8%~17%。青春期后,生殖道支原体的寄居与性活动强相关,在性乱者、同性恋者、卖淫妇女和淋病等性病病人中支原体的检出率较高。有人调查了我国不同人群的生殖道支原体携带情况,发现健康人中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携带率分别为10.59%和5.34%,而性乱者中两种支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25.47%和8.8%,性病病人中两者的检出率则分别为29.3%和4.3%。生殖支原体多在性乱人群和性病病人中分离到,检出率为10%~60%不等,其检出率与性乱程度有关。        从上述研究发现可以看出,支原体可以是泌尿生殖道的正常寄居微生物。随着性成熟和性活动的增加,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寄居可以增加,支原体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因此,有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不能一概视为患了性病。三、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有什么危害?        支原体在细胞外寄生,但也可进入细胞内。支原体可正常寄居于人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或与其它菌群共生,但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粘膜受损的情况下,可大量繁殖而致病。解脲支原体有14个血清型,其特定的血清型具有致病作用,如4型与非淋菌性尿道炎强相关。人型支原体有7个血清型,但尚未能证明其与致病性的关系。        男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可能与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和性获得反应性关节炎有关。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可能与巴氏腺(前庭大腺)脓肿、细菌性阴道病、盆腔炎、产褥热。尿路支原体感染可能与尿石症、肾盂肾炎和尿路感染相关。此外,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可能与不育症、习惯性流产、死产、低出生体重等生殖异常相关。在艾滋病毒感染者和其它免疫力低下或受抑制者(如接受器官移植者、恶性肿瘤病人)中,支原体往往是致死性的病原微生物。        要注意的是,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虽然与许多疾病相关,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支原体就是这些疾病的病原体。例如,虽然解脲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有强相关性,但只有少数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这两种支原体引起。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表明人型支原体能够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只有少数前列腺炎和附睾炎病人存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尚未证实支原体能引起前列腺炎和附睾炎。巴氏腺脓肿主要由大肠杆菌和淋球菌引起,支原体并非该病的重要病因。细菌性阴道病是阴道正常菌丛失调的结果,人型支原体与其它微生物在其中共同起作用。人型支原体可能是女性盆腔炎、产褥热的病因之一,但无证据表明解脲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与盆腔炎和产褥热相关。只有少数尿石症、肾盂肾炎和尿路感染与支原体相关。虽然解脲支原体与精子的活力改变相关,但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支原体是不育症的重要原因。支原体与习惯性流产、死产、低出生体重等生殖异常的相关性,并无定论。        因此,支原体在尿道炎、附睾炎、前列腺炎和盆腔炎等疾病中的重要性远远不如淋球菌和衣原体。在泌尿生殖道中检出了支原体,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病因。四、如何诊断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化验检测非临床所必需。可通过支原体培养和核酸检测来检查支原体,但要注意,正常人也可检出支原体,检测阳性并不一定说明尿道炎就由它引起。支原体的检查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其它性病病原体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从而确定是否得病。对于有尿道炎表现的病人,首先要排除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检测阳性结果才有意义。由于支原体与前列腺炎的关系尚不确切,即使检出了支原体也不能说明前列腺炎就是由支原体所引起。        有些单位用检测血清抗体的方法来诊断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但血清抗体检测并不能确定是什么部位感染。因此支原体血清抗体的检测也没有实际的临床意义,只是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五、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对于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必须权衡利弊,慎重进行,无需过于积极。对感染者配偶或性伴的治疗也同样要慎重,关键是要针对可能合并存在的其它性病病原体感染。有许多支原体感染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支原体检查依然阳性,而且还出现了许多新的不适。原因很复杂,支原体耐药、二重感染(长期应用抗生素者容易出现真菌、其它不敏感细菌感染)、心理因素等均可能存在其中。        一般而言,对衣原体感染有效的药物对支原体感染也有效。必要时,可采用四环素类药物(常用的有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大环内酯类药物(常用的有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常用的有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大观霉素、克林霉素、克拉霉素等治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疗程为1~2周。其中红霉素对人型支原体无效,克林霉素对解脲支原体无效。对女性盆腔炎,应考虑其多因素性,治疗应包括针对淋球菌、沙眼衣原体、人型支原体及厌氧菌的抗生素,国外推荐头孢西丁+多西环素或克拉霉素+庆大霉素的联合治疗方案。对于可能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宜采用米诺环素治疗,因为米诺环素能穿过前列腺包膜而在前列腺内达到杀灭支原体所需要的药物浓度。值得提出的是,前列腺炎病因复杂,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并不一定好,需采用综合疗法,而且最好听从泌尿科专家的意见进行治疗。        支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引起人们注意,滥用抗生素可能是导致支原体耐药的重要因素。有报道,解脲支原体对四环素的耐药株占10%~20.6%,对多西环素的耐药株占8%~27.5%,对红霉素的耐药株占10%~52.4%。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对氧氟沙星的耐药株占近20%。此外,对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耐药的支原体也有报告。由于支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日渐增加的趋势,临床用药时应予以注意。有专家主张在治疗支原体感染时,为了减少或防止耐药株的出现,宜采用2~3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联合治疗。同时,还可给予中药辅助治疗,但尚未发现治疗支原体的特效中药。        总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支原体是否是尿道炎、前列腺炎和盆腔炎等疾病的病因尚未得到证实。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不仅存在于性病病人和性病高危人群中,在健康人(包括婴幼儿)中也同样存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寄居。因此,生殖道支原体并非一定是性病,也并非都要治疗。

赖伟红 2020-05-15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