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告别终身吃药!微创热消融术,如何让甲亢患者重获‘颈’彩人生? 文章出处本文内容综合自《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5年发表的综述《热消融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实践与最新研究数据,为您带来权威、易懂的科普解读。 作者介绍大家好,我是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多年来,我既做传统外科手术,也专注微创消融治疗,曾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同时,我一直在线上做医学科普,全网粉丝超100万,就是希望用最通俗的语言,把专业的医学知识带给大家,帮助更多人守护健康! 推荐理由甲状腺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为甲亢烦恼——比如心慌、手抖、容易饿、体重下降,甚至情绪波动大——别慌!今天我们来聊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新方法:热消融术。它正在悄悄改变甲亢的治疗格局! 甲亢:脖子里的“发动机”失控了? 想象一下,你的甲状腺就像身体里的“发动机”,负责调节新陈代谢。但如果它“油门踩过头”,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就会变成甲亢。你可能出现: 心跳加速、心慌手抖 怕热多汗、吃得多却瘦得快 情绪急躁、失眠难入睡 部分人还会脖子变粗、眼睛突出 甲亢的常见病因包括Graves病(自身免疫问题)、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TMNG)和高功能腺瘤(TA)。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引发心律失常、骨质疏松,甚至影响怀孕和心脏健康。 传统治疗:各有优势,但也各有“槽点” 目前甲亢的主流治疗方式有三种,但都不完美: 药物治疗:方便,但需长期服药,可能影响肝功能或白细胞,停药后容易复发。 放射性碘治疗:效果好,但剂量难把控,过量可能导致终身甲减(需一直吃药补充甲状腺素)。 手术切除:适用甲状腺肿大或怀疑癌变的情况,但创伤大,可能伤及喉返神经(影响声音)或甲状旁腺(导致低钙抽搐)。 怎么办?有没有更“友好”的选择?有!这就是今天的主角——热消融术! 热消融术:如何给甲状腺“精准降温”? 热消融是一种微创技术,通过一根细针进入甲状腺,用热量“烧掉”过度活跃的组织,就像给失控的发动机“局部熄火”。它分为四种方式,各有特色: 1. 射频消融(RFA):“小范围精准打击” 原理:用电极产生热量,让病变组织“热坏死”。 优势:精准、安全,对周围组织损伤小。 研究亮点: 对Graves病和甲状腺腺瘤(TA)效果显著,60%患者治疗后停药且功能恢复正常。 特别适合甲状腺体积<20ml的患者,小腺体缓解率接近100%! 相比放射性碘,几乎无甲减风险,也无辐射担忧。 2. 微波消融(MWA):“快速加热,范围更大” 原理:用微波让水分子“震荡生热”,瞬间凝固病变组织。 优势:消融速度快,适合稍大的甲状腺。 研究亮点: 治疗Graves病和TA时,治愈率高,甲减发生率显著低于放射性碘。 术后结节缩小明显,且能保留正常甲状腺功能。 3. 激光消融(LA):“聚焦光能,温和消融” 原理:激光转化为热量,精准“烧灼”病变区域。 优势:更适合小结节(<5ml),创伤极小。 研究亮点: 对TA患者,激光消融后结节体积显著缩小,且甲减风险低。 但促甲状腺激素(TSH)恢复效果稍弱于放射性碘,需个体化选择。 4.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无创消融,隔空打牛” 原理:用超声波聚焦产生高温,从体外“隔空”消融组织。 优势:完全无创,恢复极快。 研究亮点: 对难治性Graves病,95%患者短期功能恢复正常。 但少数人可能出现暂时性神经麻痹(可恢复),需严格筛选患者。 热消融术,适合你吗? 虽然热消融术优点多,但选择时要注意: 不是万能钥匙:目前对Graves病、TA研究较多,对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TMNG)数据尚不充分。 并发症风险:可能出血、水肿或暂时性声音嘶哑,但概率低且多可恢复。 个体化是关键:需根据甲状腺大小、病因、年龄等综合评估。 未来展望:热消融术正在不断优化,未来可能通过联合药物、精准控制消融范围,进一步降低复发和甲减风险。它虽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治疗,但为甲亢患者提供了更灵活、更人性化的选择! 写在最后:你的健康,值得更优解 作为医生,我常对患者说:“治疗甲亢不是一刀切,而是量体裁衣。”如果你正在为甲亢困扰,不妨多了解热消融术这类新技术,带上检查报告找专业医生评估。记住,早关注、早诊断、早选择,才能更好地掌控健康! 希望这篇科普能帮你拨开迷雾。如果你有更多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虽不能替代面诊,但会尽力为你提供靠谱的医学参考! 保持好奇,保持健康,我们下期见!——费健 医生
费健 2025-10-29阅读量242
病请描述:甲状腺悄悄报警的5个信号!很多人拖到甲减才后悔……作者介绍费健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深耕甲状腺疾病外科手术与微创消融治疗,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坚持通过线上科普为超百万粉丝提供专业、易懂的医学知识,累计线上咨询超10万次。推荐理由本文基于2023年发表于国际期刊的权威综述《Hashimoto Thyroiditis - A Comprehensive Review》,结合费健主任的临床经验,用生活化语言解读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症状与治疗,帮你避开“专业术语坑”,轻松掌握护甲知识!疲劳、脱发、怕冷?小心桥本甲状腺炎在“作怪”!大家好,我是费健医生。在门诊中,我常遇到一些女性朋友抱怨:“总感觉累,头发一掉一大把,夏天还怕冷……”一查甲状腺抗体,果然中了招——桥本甲状腺炎。别看这个名字陌生,它可是女性高发的自身免疫病,每1000位女性中每年就有3-4人确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偏爱”女性的隐形健康杀手。▌什么是桥本甲状腺炎?简单说,是免疫系统“误伤”了甲状腺。好比原本保卫身体的军队,突然调转枪口攻击自己的甲状腺组织,导致慢性炎症、功能减退。它虽不易根治,但通过规范管理,完全可以正常生活!关键知识点(拿出小本本记好!):男女比例悬殊: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3-8倍,可能与X染色体表观遗传机制有关。遗传倾向明显:同卵双胞胎同时患病率高达55%,而异卵双胞胎仅为0%。抗体是标志:抗TPO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是重要诊断依据。▌身体发出这些信号,要警惕!早期桥本患者可能毫无症状,仅体检发现抗体升高。但随着甲状腺细胞被破坏,会出现: 早期提示:疲劳乏力、体重悄悄增加、便秘、皮肤干燥 进展表现:怕冷、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肌肉酸痛 “外貌警报”:头发干枯脱落、指甲脆弱、面部浮肿(粘液水肿)特别提醒:少数人初期反而会心慌、手抖(因甲状腺细胞破坏后激素一过性释放),后期才转向甲减。▌诊断其实不复杂!如果怀疑桥本,医生通常会建议:抽血查抗体(抗TPO抗体>200 IU/mL高度提示);甲状腺超声:可见特征性低回声,甚至计算机辅助分析准确率达80%;结合甲功指标(TSH、T3、T4)综合判断。▌治疗:终身服药≠人生受限!桥本合并甲减时,左甲状腺素(L-T4) 是标准治疗,需长期补充。但很多患者问我:“为什么吃药后指标正常,还是累?” 研究发现,高抗体水平可能持续引发疲劳,此时需个体化调整方案(如联合T3治疗)。此外:轻症患者:若甲功正常,可能仅需定期观察;急性炎症期:短期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反应;极少数情况:如甲状腺肿过大压迫气管,才考虑手术或消融。▌生活干预:少吃碘、补维D!碘要适量:过量碘可能诱发抗体升高,海带、紫菜等少吃为妙;维生素D:缺乏会加重免疫紊乱,晒太阳或补充维D有益;减压+睡眠:压力是自身免疫病的“催化剂”,试试瑜伽、冥想吧!总结一句话:桥本甲状腺炎虽常见,但并不可怕。早发现、规范治疗、定期随访,就能与它和平共处。如果你有上述症状或体检异常,别焦虑,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才是关键!(本文依据学术综述《Hashimoto Thyroiditis - A Comprehensive Review》及临床实践整理,旨在科普,个体诊疗请遵医嘱。)
费健 2025-10-22阅读量426
病请描述:CKD营养不良的定义 营养不良可以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上表现为疲劳、乏力、体重减轻、免疫力下降、血清白蛋白浓度下降等,但特异性差,且不能反映营养不良的全部发病机制。CKD进展中发生的蛋白代谢异常,尤其是肌肉蛋白质合成和分解异常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 2008年,国际肾脏病与代谢学会提出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ingPEW)的概念:机体摄入不足、需要增加或营养额外丢失,从而引起体内蛋白质和能量储备下降,不能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进而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状态,临床上表现为体重下降、进行性骨骼肌消耗和皮下脂肪减少等。专家组从4个方面[生化指标、非预期的体重降低、肌肉量丢失、饮食蛋白质和(或)热量摄人不足]制定PEW诊断标准,尤其是骨骼肌消耗情况,反映了肌肉合成、分解代谢异常的状况(表1), 满足3项即可诊断PEW(每项至少满足1条)。 上述标准提出动态监测“消耗”过程的重要性。研究表明,CKD2期开始即可出现PEW,18%~48%的透析前CKD患者合并PEW,ESRD患者PEW发生率最高可达75%。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PEW的患病率为28%~54%。 CKD营养不良的评估 营养评估是CKD患者营养治疗的基础,应根据患者肾功能、蛋白尿等情况,结合人体测量、饮食调查、生化指标以及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的结果,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通过定期监测,制定和调整营养治疗方案。(一)人体测量 体质指数(BMI)被认为是MHD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一项队列研究发现,男性非透析患者的高BMI与低全因死亡率相关。皮褶厚度测量可用于评估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的能量,上臂肌围则可反映肌肉蛋白保有量。Bross等的研究发现,以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作为参照方法,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是能最精确估算体脂率的指标之一。在使用体重评估时,应注意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实际体重、历史体重、体重变化和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水肿时的调整体重来进行判断(二)饮食调查 通过饮食调查如饮食记录或饮食日记等掌握CKD患者的膳食摄入情况。饮食记录能减小因回忆进食内容而产生的误差;如果可以对食物进行称量,可进一步减小因估计摄入量而产生的误差;3~14d的饮食记录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饮食日记需要记录食物的种类及摄入量,通常由患者自己完成。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推荐使用3日饮食记录法进行饮食调查。(三)生化指标 血清白蛋白是透析患者死亡的强预测因子。研究发现,血清白蛋白水平可预测血液透析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血白蛋白水平降低的腹膜透析患者2年相对死亡率升高。前白蛋白可反映短期营养状况,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前白蛋白水平是CKD患者3年死亡率和住院率的预测因子]。此外,胆固醇、三酰甘油、水电解质平衡也是营养评价的一部分。(四)SGA SGA作为临床营养评价工具已得到广泛认可,与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指标及其他评估数据一致。3项研究验证了SGA用于评价MHD患者营养状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K/DOQI推荐使用SGA为CKD5期患者进行营养评估。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法(MIS)是在SGA 的基础上,增加了BMI、总铁结合力和血清白蛋白等指标,能评估营养状况和炎症反应。研究发现,MIS与SGA有较好的一致性。K/DOQI推荐使用MIS对MHD患者或肾移植受者进行营养评估。(五)人体成分分析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包括肌肉组织指数、脂肪组织指数、肌肉组织含量、脂肪组织含量、干体重、水肿指数、相位角及容量负荷等指标。研究表明,肌肉组织指数及脂肪组织指数与CKD3~5期非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相关,肌肉组织指数还与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死亡率相关。BIA测得的相位角与MHD患者的死亡率相关,且与糖尿病CKD 5期患者营养状态相关。(六)炎症指标 CKD患者易处于炎症环境,会导致蛋白分解代谢增加、厌食或食欲下降,对机体营养状况造成影响。C反应蛋白(CRP)是CKD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强预测因子。横断面研究发现,MHD患者高敏CRP(hs‐CRP)水平与脂肪质量呈正相关,与瘦体重、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呈负相关;与CRP<10mg/L 的腹膜透析患者相比,CRP≥10mg/L的患者具有更高的BMI和体脂率;CRP与BIA 测得的相位角呈负相关。Isoyama等的研究发现,炎症因子hs-CRP、白细胞介素(IL)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低握力水平相关。 CKD营养不良的监测 CKD患者应重点监测蛋白质摄入量、能量摄入量以评估营养治疗的依从性:(1)蛋白质摄入量:通过计算氮表现率蛋白相当量(PNA)或蛋白分解代谢率(PCR)可获得患者实际蛋白质摄入量;(2)能量摄入:根据患者3日饮食记录,计算实际摄入能量。营养状况监测频率应根据患者疾病状况进行个体化实施。营养治疗初期建议每2~4周监测1次;稳定期建议每3个月监测1次。参考文献:【1】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营养治疗指南专家协作组.中国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1年3月2日第101卷第8期.
微医药 2025-10-16阅读量1012
病请描述:从医肛肠科近四十载,我见过形形 色se的病例。但在所有病症里,最让我心疼、惋惜,也最懂其背后煎熬的,既非恶性肿瘤,也非复杂肛瘘,而是便秘——这个看似不痛不痒,却能将人拖入漫长痛苦的良性慢性病。便秘患者的苦,是看不见尽头的漫长消耗:起初或许只是偶尔不适,渐渐便成了日常的枷锁,直至扛不住时,绝望便会一点点吞噬心力。过去这些年,我始终和患者站在一起,试着攻克这个“磨人的病魔”。而我对它的认知,也从书本上的理论,慢慢沉淀为临床里的实战经验,愈发清晰:便秘从不是凭空出现的“意外”,先天患病的情况更是极少。我始终相信,只要找到良性疾病的根源,就有办法去除病因,帮患者摆脱它。 所以今天,我想用一封长信,和正在受便秘困扰的朋友们聊聊:聊聊我这些年治疗便秘的经验与教训,也聊聊对这个疾病的研究与思考。我不敢说这封信能立刻帮你痊愈,但至少能让你避开治疗路上的不少雷区,或是在漫长的调理中,看到一点战胜它的曙光。 便秘像一场“慢战”,它来的时候悄无声息,好转时也不会一蹴而就,得像抽丝一样慢慢调理,急不得。如今是短视频时代,很多人习惯了3秒内找到答案,一旦没看到结果就立刻划走——可偏偏“急”这件事,既是诱发便秘的重要原因,也是治疗中最大的障碍,急着求好的人,最容易掉进盲目治疗的陷阱。 其实,当你愿意放下急切,用理性去了解它时,就已经站上了攻克这个病魔的第一座山峰。 接下来我将用7个专辑,来完成我这封细说便秘。让我们共同开始吧。
安少雄 2025-09-29阅读量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