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骨科 > 关节外科 > 翼状肩 > 内容

翼状肩内容

姿态异常之上交叉综合征

病请描述: 话不多说,先看图,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体态是怎样的呢? 上交叉综合征指的是以头向前探和圆肩驼背为特征的一种异常姿势,可以看看你身边正在操作电脑的同事,他的头颈部也许正是这样的姿势。 电脑,手机已经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放眼望去,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科技裹挟,含胸、驼背、圆肩、颈前倾、“富贵包”的人群不在其数。 探究其成因,可以理解为上交叉综合征是一种因长期不良姿势或错误训练所引发的人体力学失衡的异常肌肉功能模式,导致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胸大肌、胸小肌紧张,斜方肌中下束、菱形肌、深层颈曲肌薄弱,两组肌肉一强一弱,力线交叉,发生姿势异常,从而出现颈肩背部疼痛及上肢功能障碍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圆肩、驼背、头前伸、翼状肩。 由于肌肉力量失衡,使挛缩紧张的肌肉和拉长无力的肌肉连成一条线,从侧面来看就形成了一个交叉“X”,故称作为上交叉综合征。 上交叉综合征的影响不单单是个人体态形象问题,更多的是肌肉僵硬导致颈背部酸胀、疼痛不适、呼吸不顺,严重者会导致颈椎病,颈部压力过大还会使大脑的供给不良,使人睡眠质量变差差,出现头疼、手麻等症状。 临床治疗原则:恢复肌筋膜的平衡。 1.先松解紧张肌肉(肌肉起止点的按压、肌肉的拉伸等) 2.激活薄弱肌群 ● 上交叉综合征诊断容易,通过静态评估,触诊很重要。 ● 临床表现多为短缩肌肉的拮抗肌部位,或与它相连肌筋膜链的其它部位。 ● 康复治疗重点针对缩短的肌肉,尤其是肌肉的起止点。 ● 对枕下肌群的松解尤为重要。 ● 关键处理好这几个部位:下项线、颈2棘突、颈1横突、乳突、肩胛骨内上角,喙突、肱骨小结节、肱骨大结节嵴、肱骨小结节嵴。 虽说都是上交叉综合征,但是每个患者的肌肉情况各异,治疗方案也就有不同,如果有相关症状,应尽早到专业医疗机构评估就诊。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081

肌肉--骨骼失衡是疼痛发生的...

病请描述:不正则痛,不正则病 “肌肉--骨骼平衡系统失衡”引发的肌力失衡是疼痛发生的根源。比如,脊柱和四肢的活动是由其周围许多肌肉和其它软组织共同协作完成的,这些软组织结构层次十分复杂,肌力平衡是关键。 姿态异常, 如膝过伸和膝内翻与颈痛, 翼状肩与下背痛和左臀痛, 脊柱侧弯与左膝疼痛和左小腿疼痛, 骨盆倾斜与右小腿痛, 左踝背屈与左膝痛和左右小腿疼都存在显著的关系。异常姿态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矫正, 会造成身体关节变形, 诱发关节炎、发育不良、内脏发育功能性障碍等问题。同时, 如果左右两侧肌肉的力量不平衡程度达到10%, 则潜伏着极高的受伤可能性。 不如,不正确的坐姿、站姿保持时间较长, 加上现代人普遍缺乏运动锻炼, 所以较易发生一系列身体问题, 其中颈肩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长时间低头可引起圆肩、驼背、颈部前伸等不良姿势, 造成颈肩疼痛、麻木甚至肢体障碍。 现代社会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活动中,这种平衡很容易遭到破坏,比如,久坐、久立、不科学的过度行走或姿势不当,以及长期从事需要,某种单一姿势的“专业性工作”等。 需要某一组肌肉加强收缩,相应肌肉加强收缩,产生的拉力必然反复“扯动”肌肉的起止点处,即肌腱或韧带与骨膜的附着点,如果医师很有经验,就容易根据患者症状找到发病的痛点,该处是牵拉应力集中区,局部形成的巨大的牵拉力,长期反复“扯动”就易发生损伤或劳损。局部组织渗出肿胀,产生无菌性炎症而发生疼痛并出现压痛点。 王明杰博士表示,如不及时调整不正确的劳动姿势和工作频率,或治疗不当、不彻底,导致组织粘连、瘢痕挛缩,甚至组织老化、变性、坏死等。这些病理因素可直接刺激或牵拉感觉神经末梢,使其释放多胺类或单胺类致痛因子;这些炎症及代谢产物的积存,使附着处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引起疼痛。损伤引起软组织附着处的疼痛,必然累及与其关联的肌群,反过来又加重肌肉痉挛。形成痛和和肌痉挛恶性循环。 经久不愈则又会引起一系列的继发性病理变化,造成肌肉本身的功能障碍,失去应有的稳定和保护骨关节的功能,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疼痛。肌肉保护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以后,终将引起病理性的骨关节损伤和畸形,如人体长期的前屈姿势,由于重力线的前移,背侧拮抗肌相应紧张,既可导致背部肌群的劳损,也可使颈椎和腰椎的弯曲变直,从而产生临床症状。可见,任何协调动作的失调,均易造成这些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419

圆肩驼背颈前倾?教你破解&l...

病请描述:如今,电脑,手机已经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放眼望去,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科技裹挟,含胸、驼背、圆肩、颈前倾、“富贵包”的人群不在其数。有这些症状或倾向的朋友可要注意了,你可能是被“美丽体态杀手”——上交叉综合征“盯”上了。 什么是上交叉综合征”?“上交叉综合征”是指颈肩、胸背部的前、上、外三面肌肉过于紧张,而后、下、内肌肉过于松弛,而无力松弛和紧张的肌肉连线呈交叉状,因此命名为“上交叉”。 通常为上斜方肌、肩胛提肌、胸大肌、胸小肌较紧张,而菱形肌、前锯肌、中下部斜方肌、深颈部屈肌(特别是斜角肌)较为无力松弛,因此呈现出耸肩、驼背、翼状肩胛和头部前倾姿势的临床特征。 上交叉综合征”有哪些危害? 影响个人形象。从外观上看,驼背会降低身高,使人缺乏气质。颈部前伸的姿态让人看起来缺乏精神,给人一种疲惫不堪的印象,影响整体形象的美观度。 颈椎曲度改变,引发健康问题。颈椎曲度的改变还可能压迫椎间孔内的神经和血管,引起脑供血不足,导致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平衡功能受损,增加跌倒风险。头部及上身的重心向前转移,破坏了身体的自然平衡状态,走路时易摔倒。为维持身体平衡,骨盆易前倾,进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膝关节超伸、踝关节不稳定等,进一步增加跌倒的风险。 肩颈酸痛,影响日常生活。肌肉长期紧张使得肩颈酸痛,严重时可压迫头枕部和颈椎之间的神经,造成头痛和上肢麻木。临床治疗原则:恢复肌筋膜的平衡 缓解紧张肌肉(肌肉起止点的按压、肌肉的拉伸等) 激活薄弱肌群 ● 上交叉综合征诊断容易,通过静态评估,触诊很重要。 ● 临床表现多为短缩肌肉的拮抗肌部位,或与它相连肌筋膜链的其它部位。 ● 康复治疗重点针对缩短的肌肉,尤其是肌肉的起止点。 ● 对枕下肌群的松解尤为重要。 ● 关键处理好这几个部位:下项线、颈2棘突、颈1横突、乳突、肩胛骨内上角,喙突、肱骨小结节、肱骨大结节嵴、肱骨小结节嵴。 康复训练 1. 胸肌拉伸:站立或坐姿,双手交叉置于脑后,轻轻向后拉伸,感受胸部前侧的伸展。 2. 上斜方肌拉伸:将头部向一侧倾斜,同时用同侧手轻轻下压头部,感受颈部侧面和肩膀顶部的拉伸。 3. 胸背肌群锻炼——简易版WLY训练:坐直,挺胸抬头,屈肘向下,向后,顺势肩胛骨后收,双手形成W状;抬起双臂,前、后臂与身体呈直角,手臂呈L状;继续抬起双臂,伸直向上,双手与身体形成Y状。进行时注意背部肌肉发力。 王明杰博士温馨提醒:1. 如果自我训练一段时间,症状未明显改善或出现不适,应寻求专业医生评估与治疗;2. 训练应循序渐进,切忌过猛;3. 注重日常姿势管理。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302

探秘儿童体态问题:翼状肩的成...

病请描述:探秘儿童体态问题:翼状肩的成因与应对方法儿童的体态问题备受家长关注,其中翼状肩是常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一种。本文将为您介绍翼状肩的原因、预防方法以及改善措施,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一问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什么是翼状肩? 翼状肩是指肩部骨骼外凸,形似鸟翅展开,通常由于肩胛骨周围肌肉无法正确支撑骨骼引起。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儿童的外观美观,还可能导致肩部不适和功能障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对于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和促进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成因是什么?长期保持不良姿势、肌肉力量不均衡以及过度运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肩胛骨周围肌肉失衡,进而引发翼状肩问题。特别是在儿童中,长时间玩手机或电脑、久坐不动以及过度运动,都可能增加翼状肩发生的风险。因此,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态检查,并及时纠正不良姿势,以预防翼状肩的发生。。 三、如何预防翼状肩? 预防翼状肩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姿势,以及加强肌肉群的锻炼。以下是预防翼状肩的一些方法: 1.保持正确的姿势: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或电脑,以及驼背或歪头的不良姿势。 2.进行适当的肩部锻炼: 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肩部锻炼,包括俯卧撑、提肩运动等,以增强肩部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3.避免长时间负重: 减轻孩子肩部的负重压力,避免长时间背包或书包,尤其是重负重的情况,以免加重肌肉疲劳和压力。 4.定期体态检查: 定期进行体态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的体态问题,防止问题加重。 5.多参加户外活动: 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加运动量,促进肌肉发育和骨骼生长,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肌肉平衡和姿势。 四、如何改善翼状肩?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翼状肩的情况,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改善: 1.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重点加强肩部肌肉群的锻炼。 2.配合物理治疗,如按摩、理疗等,促进肩部肌肉的放松和恢复。 3.避免长时间负重,减轻肩部的压力,帮助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 小贴士: 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体态问题,及时发现并处理,避免问题加重。 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加运动量,促进肌肉发育和骨骼生长。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改善儿童翼状肩问题,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保护。 结语:翼状肩虽然常见,但经过正确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我们完全可以避免其对孩子健康的影响。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态问题,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5-16阅读量1804

孩子有点脊柱侧弯,能不能用生...

病请描述:孩子有点脊柱侧弯,能不能用生长激素? 现在孩子学习压力特别大,小学有的孩子写作业要写到八九点,卷一点的初中高中更甚要到半夜。整天在课桌前坐着,坐累了就趴着斜着,或者翘二郎腿翘着脚等等不良坐姿,或者单肩背着包,高低肩等。日积月累,体态不端正。 在生长发育门诊也经常看到这类的孩子,扁平足、高低肩等。大家都知道,身材矮小是可以用生长激素来治疗的,在治疗前要做全套的检查来评估孩子的具体情况,全脊柱片也是必做的一个项目。 做过脊柱片的孩子家长可能会留意到,脊柱片报告上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或者COBB角多少度等等。所以最近就有家长来问了:医生,我们孩子用生长激素治疗的话会不会导致脊柱侧弯啊,我们家孩子这个COBB角度4度,是不是脊柱侧弯啊,还能不能治疗呀?个子长得也不够,发愁的很。 针对这些问题,先来给讲解下脊柱侧弯。脊柱本身会存在生理曲度,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向一侧弯曲了,同时伴有脊柱和胸廓的旋转,以及矢状面(胸椎和腰椎的曲度,如翼状肩胛、驼背、骨盆前倾、骨盆后倾)生理曲度的变化。通常带有“C”型或“S”型的脊柱畸形。判断标准一般是COBB角度大于10°才能称之为脊柱侧弯。 对于轻度的脊柱侧弯,COBB角度小于15度的孩子,经过全面检查评估后,可以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必要时联合骨龄医生会诊,定期监测脊柱侧弯度数。对于15度以上的孩子,建议先去骨科或者康复科治疗矫正,先把脊柱侧弯度数控制住,再进行生长激素治疗。常用的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有运动疗法、康复推拿疗法、牵引疗法、矫正支架疗法等。具体的要看情况找相应的骨科医生会诊。 那生长激素治疗会不会导致脊柱侧弯呢,这是不是药物的副作用呢? 其实不是。脊柱侧弯并不是生长激素治疗的副作用,只有极个别孩子可能会出现脊柱侧弯。生长激素治疗会加快长个子的速度,有一些孩子可能钙不足,加上生活习惯姿势不正确,从而对脊柱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而在核心期刊《中华骨科杂志》中,也有学者发表“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和生长激素缺乏症并发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结论显示生长激素可能并不会使原本未患有脊柱侧凸的患者患病风险增加,而会引起已患有脊柱侧凸患者的角度进展,但是在密切随访的情况下,已患脊柱侧凸的患者也可以使用生长激素。对于有内分泌缺陷,属于矮小症,的确需要激素替代治疗者,可以使用生长激素。对于担心引起侧凸或者担忧脊柱侧凸加重者,在生长激素治疗时,应该严密随访,同时延长随访时间至疗程结束后。 所以家长们可以放心,生长发育是个动态的过程,使用生长激素替代治疗也是长期的过程,在用药期间医生都会严格监测各项指标,治疗前后都会完善相关的检查来确保用药安全性的。

生长发育 2024-04-02阅读量1836

儿童体姿态异常的临床表现与分...

病请描述:儿童体姿态异常的临床表现与分类探析 儿童体姿态异常,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儿童身体姿势出现非正常状态的现象。这类问题不仅影响儿童的身体外貌,还可能对骨骼发育、内脏功能及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详细解析儿童体姿态异常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分类。 一、儿童体姿态异常的临床表现 1. 脊柱相关异常:    柱侧弯(脊柱侧凸):表现为背部肌肉不平衡,肩部、腰部不对称,背部皮肤皱褶明显不均,严重者可见“剃刀背”现象。长时间的脊柱侧弯可能导致心肺功能受损、疼痛不适和身高增长受限。    驼背(上身前倾):多见于长时间伏案学习或电子设备过度使用的孩子,表现为颈部前伸、肩膀内收,可引发颈部、肩背酸痛以及视力下降等并发症。 2. 下肢姿态异常:  “O”形腿(膝内翻):双腿自然站立时,双膝不能并拢,两脚间形成一个明显的空隙,小腿向内偏转,严重影响步态和关节健康。  “X”形腿(膝外翻):双膝可以并拢但双脚间距过大,大腿骨和胫骨成外八字状,同样会导致步态异常和关节磨损。 3. 平足:足弓塌陷,行走时脚底几乎全部着地,易导致运动能力下降,长期可能导致踝关节、膝关节甚至髋关节的问题。 4. 其他体态问题:如头颈前倾综合症(Tech Neck)、扁平胸、翼状肩胛等。 二、儿童体姿态异常的分类 1. 功能性体态异常:主要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运动锻炼或者坐姿、站姿不当所引起的,如驼背、头颈前倾等,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强化肌力训练通常能得到纠正。 2. 结构性体态异常:主要由骨骼发育异常、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或遗传因素引起,如脊柱侧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这类问题需要医疗干预,部分严重的病例可能需手术治疗。 3. 过渡性体态异常:此类体态异常常见于特定年龄段,随着孩子生长发育可能会自行消失,如学龄前儿童常见的生理期膝内翻,大多数会在青少年时期恢复正常。 4. 综合性体态异常:涉及多个部位或系统的体态问题,比如脊柱侧弯合并下肢力线异常,这需要全面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总结: 儿童体姿态异常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早期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矫正措施至关重要。家长应定期观察孩子的体态变化,鼓励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体育活动,对于发现的体态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并按照专业建议进行矫治,以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学校、医疗机构和社会也应当共同关注儿童体态教育,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家长们应注重观察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坐姿、站姿、行姿是否正确;定期检查脊柱是否有侧弯、肩背是否对称;保证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时间;留意书包重量,选择合适大小的桌椅以利良好坐姿养成;重视睡眠质量,保持合适的睡姿及枕头高度。对于儿童日常的生活行为方式加以改善和提高,劳逸结合的方式。

生长发育 2024-02-19阅读量2891

脊柱弯曲的自我评定方法

病请描述: 腰痛原因很复杂,有内脏的原因,更多的时候是因为脊柱疾病或者软组织疾病导致的,包括脊柱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软组织损伤。      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从正面看有双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右不平,就应怀疑“脊柱侧凸”。这个时候应拍摄站立位的全脊柱X线片,如果正位X线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度的侧方弯曲,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凸。轻度的脊柱侧凸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外观上也看不到明显的躯体畸形。较重的脊柱侧凸则会影响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严重者可以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轻度的脊柱侧凸可以观察,可以通过早起矫正治疗得到康复,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脊柱侧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发现以下症状,建议家属或者本人及时与记住康复医生联系就诊,对于青少年患者,如果一旦骨成熟达到5度,错过矫正时间窗,则会贻误终生。小儿佝偻病,长时间弯腰坐姿导致脊柱后突畸形。生理弯曲消失。腰的两侧肌肉张力不等,紧张,有压痛,活动受限。翼状肩甲:直立位,患者自然站立,肩甲向后突出,像鸟的翅膀一样高低肩:脊柱弯曲,扭曲,后面看棘突不成直线。骨盆倾斜:站立的时候,骨盆不正,倾斜或者旋转,从前面看不能对齐,无法摆正。长短脚:患者自然俯卧位,身体摆正,双侧下肢不等长。平卧位时,两条腿自然放平,摆正,两只脚的倾角明显不同。骨盆旋转:平卧位时,两侧高低不一样。股骨头变形,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骨小梁模糊,并可见低密度区。驼背:最常见症状。剃刀背,O型腿改变剃刀背,后背在弯腰的时候两侧高低不同:可以通过弯腰实验检测:让患儿脱上衣,双足立于平地上,立正位。双手掌对合,置双手到双膝之间,逐渐弯腰,检查者坐于小孩前或后方,双目平视,观察患儿双侧背部是否等高,如果发现一侧高,表明可能存在侧弯伴有椎体旋转所致的隆凸。下肢继发畸形:下肢不能并拢,形成“O”型腿或者“K”型腿畸形。可见左侧腓骨小头隆起。固定骨盆后,前后屈申上身,不能达到45度或者患侧会出现活动受限制,弹响或者下肢放散疼痛等。固定骨盆后,左右倾斜,不能达到45度或者患侧会出现活动受限制,弹响或者下肢放散疼痛等。固定骨盆后,旋转上身,不能达到45度或者患侧会出现活动受限制,弹响或者下肢放散疼痛等。直腿抬高如果没有明显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实验进一步验证坐骨神经是否有受压和粘连。如果这些检查没有问题,很有可能就是内脏的疾病导致的腰背部疼痛,建议及早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有效治疗。

马彩毓 2018-04-30阅读量1.3万

翼状肩能够手术治疗

病请描述:        翼状肩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体征,但由于不引起症状,容易被忽视。其实翼状肩可能是由肩部附近肌肉或其支配神经损伤或功能失常所致,及时地进行诊治可以尽快恢复正常肩部形态、恢复正常功能。        近日,我院就收治了一位翼状肩患者。术前,他的右侧肩胛明显突出,在推墙检查中尤为明显。        经影像和肌电图诊断,结论为双侧前锯肌异常,其他上肢带肌未见异常。        针对患者的患部肌肉,主治医生采取了胸大肌胸肋头移位手术,对患者的右侧明显翼状肩进行了治疗。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右侧肩胛处毫无凸起现象。与左侧较轻的翼状肩对比,效果尤为明显。

王金武 2014-06-30阅读量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