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照照镜子,你是否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粗大的毛孔渐渐在面部蔓延开来。长了多年的痘痘,原本光洁的皮肤变得粗糙,暗哑,还坑坑洼洼,实在是很让人伤心。然而更为伤心的是,花了好多钱,各种方法都试过了,可还是阻止不了这反反复复、恼人的痘痘。 痤疮,又称青春痘、粉刺、暗疮,它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大多认为其病因与雄激素、皮脂腺和毛囊内微生物有密切关系。在青春发育期,雄激素分泌增多,它能引起皮脂腺合成和排泄皮脂增加,并能使毛囊上部角化增殖, 造成毛孔堵塞,形成脂栓即粉刺。此外,遗传、饮食、胃肠道功能紊乱、环境因素、化妆品及精神因素等亦与发病有关。本病好发于青年男女的面部,尤其是前额、颊、颏及胸背部, 患处出油多,毛孔扩大,有的头皮屑亦多。多数无自觉症状,但是由于严重影响美观,患者心理上的负担往 往较重。由于本病的发生是多因素 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防治本病也应针对上述病因,而采取综合治疗, 才能有效。 一个最最重要的观点,大多数人头脑里还没有形成,粉刺痤疮是病,应到医院治疗,化妆品起的只能是辅助治疗的作用。治疗痤疮(青春痘),追根溯源,内清脏毒,外疗肌肤,直捣病灶,愈后不复发。安全和疗效都有保障。本品是发掘祖国医学美容秘方,采用针对治疗痤疮的中草药为原料,以现代提取技术和传统炮制法相结合的制造工艺精制而成。不含任何化学载体成分和激素,是一种具有独特消炎祛脂养颜功效的方法。其作用原理为独有的植物活性成分,通过按摩,涂敷经透皮吸收渗入真皮细胞内,抑制油脂分泌,促进油脂分解,从而明显消炎和消除各种粉刺等。内服外用结合治疗,真正从源头上根除青春痘的滋生,让你彻底告别痘痘的烦恼。 为什么女性月经初期时容易长痘? 痤疮(青春痘)从病理上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疾病,从发病机制来说,皮脂分泌增多和雄激素水平增高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雄激素刺激皮脂腺,使之功能活跃,皮脂分泌增加,而雌激素有抑制皮脂的分泌的作用。女性月经前期雌激素水平下降而雄激素水平相对增高,因此这段时间痤疮特别容易发生。 痘痘是不是可以用消毒过的针挑去,并且不会留下疤痕? 痘痘从轻到重可分成很多情况,有些轻型的如黑头粉刺,可以用消毒针头挑除,不会遗留疤痕,但大部分的痘痘是不能用针挑的。因为痘痘一旦有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后,病情不止局限于毛囊皮脂腺内,扩散至周围皮肤组织。如果挑除的话,不仅不能使病情好转,还有可能使感染扩散,反而加重病情。 怎么样能够避免留下痘痘疤痕?怎么样能够祛除脸上的痘痘疤痕? 并不是所有的痘痘都会遗留疤痕,大部分轻到中度的痤疮消退后只有暂时的色素沉着,随着时间会自行消退。一部分严重的痤疮由于炎症反应强烈,部位较深,又加上没有及时有效的处理才会产生疤痕。所以脸上发了痘痘一定要到医院请教皮肤科医生,他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帮你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让你赢得与痘痘的战斗,避免产生难看的疤痕。如果已经有疤痕了,那就比较困难,幸好现在有激光、磨削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把疤痕减轻,但是目前还没有让疤痕完全消失,皮肤恢复正常的方法,因此发痘痘切记要用及时正确的治疗才是避免疤痕最好的方法。 Q:痘痘皮肤的日常护理需要注意些什么? A:容易发生痘痘的皮肤油脂分泌旺盛,有些人喜欢使用去油的清洁产品,控油的护理产品,但效果往往并不如期望中的好。其实痘痘皮肤除了比较油,也比正常的皮肤敏感,再加上一些治疗痤疮的药物可能使皮肤表面屏障功能下降,因此选择护肤品一定要温和,有良好的保湿效果,还要有适当的遮光剂,避免日光加重痤疮。 【卢涛主任访谈青春痘-视频-优酷视频-在线观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c2OTgxNzY0.html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 青春痘非常常见,影响面子。专业名称痤疮,是发作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最直接的要素就是毛孔梗塞。毛孔梗塞以后,毛囊里面的油脂排不出来,越积越多就构成一个个小痘痘。 治疗有点混乱,效果一般。 我长期注重痤疮治疗,带领皮肤科已经具备以下十种先进武器,综合运用,立竿见影。 1、一般的生活,适当清洁,皮肤护理。硫磺香皂洗脸去油。尽量不食甜食和油腻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早睡早起,生活规律。保持心情愉快,放松,减轻生活、心理压力。面部皮肤护理以去油补水为原则,清洁要干净,也很重要,早晚洗脸,温水洗,不能太勤,水温不能太凉或太热。不要乱用化妆品!多运动出汗,可以杀菌! 视频: 卢涛主任访谈青春痘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c2OTgxNzY0.html 2、外用药物治疗。轻度痤疮单纯外用药物治疗就可以,以维甲酸类药膏为主,可以辅以抗菌药膏治疗,能达到很好疗效。阿达帕林凝胶,姜黄消疮擦剂。 3、口服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是杀痤疮杆菌的药物,比如四环素类的药物,配合中药治疗,效果很好。严重的可以口服维甲酸类药物或女性激素药物。中药配合有用。 4、物理治疗。红蓝光治疗可以杀死痤疮杆菌,提高皮肤免疫修复能力。单纯红光效果也可以。 5、激光治疗。光子嫩肤IPL可以帮助痤疮色印的回复,改善皮肤光泽度。艾拉光动力治疗对红肿囊肿性痤疮也有用。 6、点阵激光可以修复痤疮后的瘢痕,改善皮肤的平整度。必要时先用CO2激光祛除瘢痕后再点阵,效果更好。 7、中药面膜和离子喷雾。 8、自血疗法,在门诊给病人使用多年,效果有的很神奇。 9、用胶原贴辅料,蓝科肤宁,等材料,在家敷。 10、囊肿注射封闭,治疗囊肿。 总之,综合治疗效果更好、更快。 请您到正规医疗美容机构接受面膜疗法,千万不可在非正式的美容厅进行,以免因消毒不严格而使感染加重,甚至染上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当面膜紧贴在脸部时,不仅能够清除毛孔中的污垢,彻底地清洁肌肤,还可以让皮肤吸足面膜中的水分与营养 。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7260
病请描述: 春天到了,气候干燥,由于皮肤表面、组织细胞的缺水,抵御外界刺激的功能减退,很容易引发肌肤的种种不适,出现比如皮肤敏感易过敏,刺痒、脱皮、干裂等情况,而简单的皮肤护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能短期缓解表皮缺水。而K8---超级射频美容仪,可以使皮肤由外向里逐层补充水分,使细胞内的缺水得到真正的补充。同时还具备除皱、去脂的作用。 什么是射频、什么是K8---超级射频? 射频除皱是通过一个探头接触皮肤后将射频电波能量传导到皮肤深处。这种深层均衡的加热行动可以促进皮肤结构和皮下组织立刻拉紧,出现即时的除皱效果。加热真皮同时剌激胶原再生,达到减少皮肤皱纹、恢复皮肤的弹性的目的。 K8---超级射频具有一般射频的功能外,还具有超强的补水功能,它是集除皱、去脂、补水为一体的美容设备。通过电磁场作用,使细胞间的离子交换移动,增加水分子的通透性,透入皮肤深层,从根本上改善皮肤缺水的状况,使皮肤始终保持滋润。其特点:K8---射频治疗效果稳定、自然、持久,同时它还能改善面部皮肤松弛,可治疗毛孔粗大,收缩毛孔,增进皮肤新陈代谢,恢复皮肤弹性,塑造面部轮廓线条,治疗暗疮皮肤,让皮肤更加白皙。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 发表论文43篇,综述8篇,第一作者(16篇,SCI论文1篇)。参编专著6部。 1. SCI收录期刊发表论著(第一作者) Tao Lu, Tianwen Gao,Yan Jin, Linchao Sun, Yufeng Liu. the Vitiligo Prevalence of 36 million people in ShaanXi Provinc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07,46(1):47-51 2. 核心期刊发表论著(第一作者) 卢涛,金岩,刘源,雷娟,刘晓亮. 从人外毛根鞘细胞分离获取黑素母细胞.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 2007年第11卷第37期:7634-7636 3. 核心期刊发表论著(第一作者) 卢涛,牛云彤,林春玲,徐海环等.把多媒体形式引入皮肤性病学考试的改革尝试医学与哲学 2007年28卷10月:92 4. 核心期刊发表论著(第一作者) 卢涛, 做好皮肤性病学本科教学的五点体会 西北医学教育 2007.238 5. 核心期刊发表论著(第一作者) 卢涛,高天文,王安辉,李强,李春英,赵小东,孙东杰,陕西省白癜风患病率调查.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4.37(7):406-408 6. 核心期刊发表论著(第一作者)卢涛,高天文,刘玉峰,李春英,孙林潮. 白癜风同种异体黑素细胞移植初步研究.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1年04期 240-242,245 7. 核心期刊发表论著(第一作者) 卢涛,高天文,刘玉峰,李春英,孙林潮. 同种异体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2期 1147 8. 核心期刊发表论著(第一作者) LU Tao, GAO Tian-Wen, LI Chun-Ying, SUN Lin-Chao Explore of allogenic melanocytes transplantation on vitiligo. J Fourth Mil Med Univ.2001;22(24) 2:2283-2287 9. 核心期刊发表论著(第一作者)卢涛,高天文, 金岩,孙林潮,李春英,张海龙,刘玉峰. 白癜风同种异体黑素细胞移植的进一步探索.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4.33(8):457-459 10.核心期刊发表论著(第一作者)卢涛,刘源,金岩,高天文,刘仲荣,雷娟,李媛.有颜色的含黑素细胞表皮替代物构建和对UVA照射的反应.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基础研究栏目 第一篇 2004.13(4):389-391 11.核心期刊发表论著(第一作者)卢涛,金岩,高天文,刘源,刘小亮,赵小东. 皮肤细胞悬液的基础研究:人黑素细胞膜片体外附着生长观察. 中国临床康复. 2004.8(26):5534-5535 荷兰医学文摘收录EM 12.核心期刊发表论著(第一作者)卢涛,刘源,金岩,高天文,董蕊,李强. 两段法培养适合临床移植应用的黑素细胞的安全性研究. 中国临床康复. 2004.8(17):3242-3244 13.核心期刊发表论著(第一作者)卢涛,金岩,高天文,刘源,张勇杰,雷娟.大张皮片法与小皮条法培养表皮细胞的比较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4.18(6):505-507 14. 核心期刊发表论著(第一作者)卢涛,金岩,聂鑫,高天文,孙林潮,李强. 黑素细胞悬液中加入透明质酸的最佳浓度选择.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04.13(1):25-27 15. 核心期刊发表论著(第一作者)卢涛,金岩,刘源, 雷娟,刘晓亮.从人外毛根鞘细胞中分离纯培养黑素母细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和临床康复》2007年9月第11卷第37期7361-7633 16.核心期刊发表论著 刘仲荣,刘玉峰,张海龙,赵小东,孙林潮,卢涛,高天文 低剂量长波紫外线诱导培养的人皮肤黑素细胞适应性反应观察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年38(7):432-434 17.核心期刊发表论著 李强,卢涛,高天文,李春英 白癜风相关黑素细胞膜抗原VIT 150、VIT 90、VIT 75纯化及分析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 33(10):597-599 18.核心期刊发表论著 孙林潮,卢涛,高天文,肖燕,李荣,张海龙,刘玉峰 Silktouch 激光磨削后自体表皮移植治疗非平整部位白癜风疗效观察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 34(7):477-479 19.核心期刊发表论著 汪京峡,卢涛,徐平,夏莉,段爱霞 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抗黑素细胞IgG抗体水平的变化 宁夏医学杂志 2004.26(7):387-389 20.核心期刊发表论著 赵小东,付萌,卢涛,孙林潮,廖文俊,王冬青,刘玉峰 银屑病成纤维细胞培育上清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 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2004,1(2):103-105 21.核心期刊发表论著 李 强,高天文,李春英,王秋枫,卢 涛498例儿童白癜风临床分析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1;22(24) 2300 22.核心期刊发表论著 夏汝山,刘玉峰,李承新,党育平,万业宏,卢涛. 同种异体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对家兔接触性皮炎模型IL-6,IL-8的影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1年15期 23.核心期刊发表论著 孙林潮,刘仲荣,赵小东,樊平申,卢涛,刘玉峰,高天文,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在黑素细胞无血清纯培养中的应用 .中国美容医学. 2005.6 14(3):269-270 24.核心期刊发表论著 李春英,高天文,王刚,刘健,孙东杰,李强,卢涛,高鸽,刘玉峰 TRP-1反义核酸转染黑素细胞 黑素瘤细胞的光镜及电镜观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9(1):6-8,41 25.核心期刊发表论著 孙林潮,高天文,张海龙,卢涛,刘仲荣,刘玉峰,激光基本知识及激光美容发展史. 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2003.12(4):438-440 26.核心期刊发表论著 孙林潮,高天文,张海龙,龙艳,卢涛,刘玉峰,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及激光美容仪简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03.12(4):441-443 27.胡雪慧,孙林潮,樊平申,肖燕,卢涛,刘仲荣 应用铒激光行面部除皱术的护理体会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4):474 8月 28.卢涛,时岩 痤疮患者的消费调查 医学美学美容2005.8 29.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廖文俊,高天文,赵小东,张海龙,卢涛 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1例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年32卷第10期589-590 30.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高天文,卢涛,刘玉峰. 儿童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1.03:190-192 31.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夏汝山,刘玉峰,卢 涛,万业宏 天然自身抗体的研究及其哲学思考 医学与哲学, 2001年22(3):21-22 32.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李强,卢涛,高天文,李春英 白癜风相关黑素细胞膜抗原VIT 150、VIT 90、VIT 75纯化及分析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 33(10):597-599第7页 33.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田艳丽,李春英,王刚,高天文,卢涛,李淼 In-cell PCR技术扩增白癜风自身抗体基因,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 .39(1)38-40 34.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孙林潮,高天丈,李春英,廖文俊,赵小东,卢涛,刘玉峰 皮肤肿瘤及其他皮肤病的激光治疗 中围美容医学2004年4第l3卷第2期250-253 35.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李强,高天文,李春英,卢涛,王秋枫 白癜风相关黑素细胞膜抗原的检测及分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3;24(23) 2188 36.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李强,高天文,李春英,卢涛,王秋枫 白癜风相关黑素细胞膜抗原的检测及分析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年2月第32卷第2期76-78 37.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孙林潮,高天文,肖燕,赵丽莎,刘红娟,卢涛,时岩,刘玉峰 铒激光在面部除皱术的应用 中国美容医学2002.11(4):316 8月 38.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奚丹; 纪黎明; 王玉茹; 王敬修; 贾玉琴; 顾礼忠; 路秀兰; 卢涛; 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8-02-05 39.卢涛 白癜风的治疗新进展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07,(01) 19 40.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林春玲;石娜;牛云彤;卢涛;徐海环; 玉屏风散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年 12期 41.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牛云彤, 李少平, 戴士免, 周勇, 孙妮, 孙兵, 卢涛, 徐海环, 林春玲, 石娜. 不同地区武警部队官兵皮肤真菌感染情况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 (06) :351-352 42.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李瑞新,卢涛,张西正,阎玉仙,郭勇,郭春,宋梅,张燕,壳聚糖/脱细胞真皮复合膜的制备及HaCaT细胞的粘附性[J] 医用生物力学,2008,23(增):61 核心期刊上发表教学论文两篇: 43.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卢涛,牛云彤,林春玲,徐海环,王文,石娜 把多媒体形式引入皮肤性病学考试的改革尝试 医学与哲学 2007(28)12月92-93 44.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卢涛 做好皮肤性病学教学工作的五点体会 西北医学教育 2007(15)12月238-239 综述8篇: 1)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卢涛,高天文,刘玉峰.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4)291-292 2)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卢涛,刘亚玲 高天文 金岩审校 组织工程原理在治疗皮肤病中的应用.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1 3)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卢涛,赵小东 高天文 金岩 组织工程原理在移植治疗白癜风中的应用中国美容医学. 2004. 13(3):380-381 6月 4)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卢涛,廖文俊,夏汝山,高天文 金岩 黑素母细胞研究进展.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21(5):379-381 10月 5)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齐显龙,卢涛,高天文 痤疮丙酸杆菌相关疾病.中国美容医学. 2005. 14(4):515-517 8月 6)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齐显龙,卢涛,高天文 痤疮丙酸杆菌的致病成分及机理.中国美容医学 2005年第2期 4月 7)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赵小东,卢涛,刘玉峰 角蛋白酶研究进展 中国美容医学 2005年第5期 10月 8)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朱宏智,陈俊荣综述,卢涛 人毛囊无色素性黑素细胞及其治疗白癜风的研究进展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07.16(12)12月1758-1760 第一作者会议文章17篇: 1) 国际Tao Lu, the further test of allogenic melanocyte transplantation to treat vitiligo. 2005年发表于 The 3rd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F1-3 节78 页 第三届国际美容皮肤科大会 2003年7月 2) 卢涛,刘源,金岩,高天文,刘仲荣,李媛.含黑素细胞表皮替代物重建和对UVA照射的反应.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陕西卫星会议论文集-西安: 2005 3) 卢涛,高天文,刘玉峰,李春英,孙林潮. 白癜风同种异体黑素细胞移植初步研究.中国科协第三届年会2001年长春 4) 卢涛,高天文,玉峰,李春英,李强,高鸽,曹云新 一种安全简便的黑素细胞体外培养法 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2003 年 上海 5) 卢涛,孙林潮 皮肤色素性疾病的激光治疗 第二届全国色素沉着与祛斑美容学术大会 2001年11月 西安 6) 卢涛,孙林潮,高天文,现代激光美容新进展 第二届全国色素沉着与祛斑美容学术大会 2001年11月西安 7) 卢涛,高天文,李强等 陕西省白癜风现患率调查 第九届全军皮肤科大会 2003年9月 西安 8) 卢涛,张海龙,金岩,高天文组织工程原理在治疗皮肤病中的应用第五届西部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大会2004.9西安 9) 卢涛,金岩,高天文 含黑素细胞的二维和三维表皮替代物制备 第五届西部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大会2004.9 西安 10)卢涛,孙林潮,高天文 移植治疗白癜风的进展 第五届西部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大会2004年9月 西安 11)卢涛,补蔚萍,牛丽娜 对痤疮患者防治痤疮的认识调查和分析 第五届西部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大会2004年9月 12)卢涛 痤疮患者防治痤疮的认识调查和分析 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天津 13)卢涛 移植治疗白癜风进展 2006天津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6 天津 14)卢涛 某部队皮肤科门诊军人和地方病人病种对比分析 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天津 15)卢涛 某部队皮肤科门诊军人病种分析 2006 第十届全军皮肤科专业学术会议 石家庄 16)卢涛,王文,林春玲; 改进型自血穴位注射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观察和体会 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2009 年 西安 17)卢涛,牛云彤,林春玲,徐海环,石娜,王文 某部队医院皮肤科门诊全年军队免费医疗3748人次病种统计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年: 2008 参编专著6部 1) 组织工程学原理与技术/金岩主编.-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5 ISBN:7-81086-093-3 2) 疑难皮肤性病学/刘玉峰等主编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2 ISBN 7-5023-5138-8 3) 现代皮肤组织病理学/高天文主编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 ISBN 7-117-04223-0/R224 4) 皮肤组织工程学 作者:伍津津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书号:7509126401 条形码: 9787509126400 5) 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 陕西卫星会议论文集/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编.-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3 P433-435 ISBN 7-80670-776-X 6) 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周光召主编,中国科协出版社 2001年 P357 2001.9 ISBN 7-5046-3126-4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 郭先生最近一段时间真可谓坐立不安,臀裂部隐隐胀痛,一坐下去更是疼痛不已,而且逐渐红肿愈甚,辗转骨科和外科,抗菌素也用了不少,始终反反复复不能消停。最后遇到肛肠科的专家,才被确诊为藏毛窦。 坐立不安 竟是肉里“长”毛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王振宜介绍说,藏毛窦和藏毛囊肿统称为藏毛疾病,是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内藏毛发是其特征。也可表现为骶尾部急性脓肿,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或暂时愈合,终又穿破,如此可反复发作。囊肿内伴肉芽组织,纤维增生,常含一簇毛。 其实,藏毛窦在欧美国家是一种常见病,因为这种病好发于体毛较多的人群,国内报道的不多,很多人包括一些医务人员也对这种疾病不了解。 为何肉里会有毛发 对于为什么毛发会“长”到肉里去,王主任解释说,目前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先天性的:由于髓管残留或骶尾缝发育畸形导致皮肤的包涵物。虽然这种情况出生后就已经存在,但发病多在青春期后20~30岁左右,因毛发脂腺活动增加,才出现症状。 第二种是后天性的:认为窦和囊肿是由于损伤、手术、异物刺激和慢性感染引起的肉芽肿疾病。近年来证实由外部进入的毛发是主要病因。臀间裂有负吸引作用,可使脱落的毛发向皮下穿透。裂内毛发过多过长,毛顶部有滤过和浸软毛肤作用,毛发穿入皮肤,形成短道,以后加深成窦,毛根脱落到窦内也可使毛干穿透。多见于多毛病、皮脂过度活动、臀间裂过深和臀部常受伤的病人。汽车司机骶尾部皮肤常受长期颠波、损伤,可使皮脂腺组织和碎屑存积于囊内,引起炎症。 选对疗法可避免复发 藏毛窦静止期在骶尾部中线皮肤处可见不规则小孔,直径约1mm~1cm。周围皮肤红肿变硬,常有瘢痕,有的可见毛发。探针探查可探入3~4mm,有的可探入10cm,挤压时可排出稀淡臭液体。急性发作期有急性炎症表现,有触痛和红肿,排出较多脓性分泌物,有时发生脓肿和蜂窝组织炎。 藏毛囊肿如无继发感染常无症状,只是骶尾部突起,有的感觉骶尾部疼痛和肿胀。通常主要和首发症状是在骶尾部发生急性脓肿,局部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特点。多自动突破流出脓汁或经外科手术引流后炎症消退,少数引流口可以完全闭合,但多数表现为反复发作或经常流水而形成窦道或瘘管。 王主任指出,由于藏毛疾病发生在患者尾骨部位,很多患者最初还以为是伤骨科的疾病,就诊挂错号,而经过很多次的误治;另外,有些医务人员缺乏对此病的认识,就此会把它错当成肛瘘来治疗,而有些医生则因为对病情的不了解而在手术时局部切除了感染部位,却没有去除发病的根源,最终导致反复复发,反复手术。其实藏毛窦的发病感染有向心性的特征,感染通常是朝着心脏方向沿伸,而真正的窦体虽然离肛门较近,却不会和肛门相通。因此,可疑藏毛疾病者,要找有经验的专科医师诊治,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避免反复发病。 此外,即使医生能够给患者正确的手术,在手术的方式挑选上也各有利弊,缝合手术是西医外科医生首选,优点是恢复较快,但缺点却是如果术后疏于护理,常常会导致复发或经久不愈。而术后开放治疗,虽然恢复时间较长,但恢复过程并不会疼痛,也不太影响日常生活,而且会有较好的效果。用中医药汤药调理和促进创面愈合也有一定的作用。 总之,藏毛窦是一种良性疾病,除了会反复感染以外,很少有患者因此癌变,一般通过手术治疗都能得到根治,因此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断,及时治疗则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摆脱尾骶部反复肿痛的困扰。
王振宜 2014-11-07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谢卫国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市第三医院暨武汉大学同仁医院烧伤研究所所长,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德国吕贝克医科大学客座医师/研究员。任湖北省医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烧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烧创伤创面修复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烧创伤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第七届及第九届副主任委员,《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副主编,《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临床外科杂志》、《感染炎症修复》、《BURNS》、《BURNS & TRAUMA》等学术期刊编委/审稿专家。长期从事烧伤及创面修复外科工作,在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深度创面的显微外科治疗及烧伤康复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刷新多项国内外烧伤治疗纪录。首创喷洒法皮粒播植术,治愈国内外罕见总面积100%的特重烧伤患儿及特大面积黄磷化学烧伤合并中毒等众多疑难危重患者;成功完成国际首例高压电烧伤断肢交叉再植,研制成功国内首例烧伤截肢患者3D打印手,实现我国首次跨国皮肤移植。在国内率先开展烧伤患者的心理康复和社会支持,发起建立国内首个烧伤妇女儿童专项救治基金及国内首个烧伤患者互助组织。先后荣获黎鏊烧伤医学奖、王正国创伤医学奖、武汉大学“朱裕璧医学奖”、中国医师奖、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及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等荣誉。 主要擅长领域: 1.疑难危重烧伤救治及大面积创面修复 2. 深度烧伤及各类皮肤创伤的皮瓣移植及显微外科修复 3. 电烧伤、热压伤及化学烧伤等特殊原因烧伤治疗 4. 呼吸道吸入性损伤(呼吸道烧伤)及各类烧伤并发症诊治 5. 糖尿病足、褥疮、血管性溃疡、放射性皮肤溃疡等各类慢性难治性创面治疗 6. 外伤、车祸等各类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 7. 烧伤后期功能康复及整形治疗 8. 各类瘢痕与畸形治疗 9. 烧伤后皮肤色素障碍治疗 10. 各类瘢痕的激光治疗与皮肤年轻化激光治疗 学会任职 中国康复医学会烧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烧创伤创面修复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第七、九届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烧伤康复与护理学组副组长 湖北省烧伤与创面修复专科联盟理事长 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精益诊疗专家委员会烧伤与创面修复分会主任委员 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精益诊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烧创伤暨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组织工程与移植分会常务委员 国际烧伤学会委员 中国人体修复技术和材料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体修复技术和材料创新联盟常务理事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创面修复与再生分会顾问 中国肢体保全学会(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肢体保全学组)顾问 《中华烧伤杂志》副主编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常务编委 《医学美学美容》编辑委员会瘢痕修复与美学修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医学美学美容》编辑委员会瘢痕修复与美学修饰专委会烧伤瘢痕学组组长 《临床外科杂志》常务编委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编委 《BURNS》审稿专家 《BURNS & TRAUMA》审稿专家 科研成果及发明创造 1. 康复治疗技术创新与烧伤康复体系建立,课题负责人,2023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 复杂及难愈性创面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策略,课题负责人,2018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 烧伤中心常见致病菌变化、耐药趋势及综合防控研究,课题负责人,2010年通过市科技局鉴定,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获得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湖北省护理科技进步二等奖。 4. 虎黄烧伤搽剂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主要研究人员之一。成果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2004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5. 喷撒法皮粒播植术研究,课题负责人。武汉市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该课题首创一项用于大面积烧伤的新型手术方式,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于2000年通过鉴定,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2001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6. 皮粒播撒器,发明人。是一种用于大面积烧伤治疗的新型手术器械。分别获得获国家专利二项。2000年分别获得武汉市发明一等奖及获香港国际发明银质奖章。 7. 医用碎皮机,发明人。是一种用于大面积烧伤治疗的新型手术器械,获国家专利一项。 8. 噻唑蓝还原法皮肤活力测定实验研究,课题负责人。国家人事部及武汉市人事局留学回国人员资助项目。于1998年通过鉴定,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获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9. 烧伤患儿专用可伸缩大字板床,发明人,是一种不锈钢材质制作的可伸缩大字型床板,获国家专利一项。 10. 心电监护用肚兜,发明人,是一种能防止会阴部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的矫形器,获国家专利一项。 11. 一种采血管收纳盒,发明人,获国家专利一项。 12. 一种多功能护士表,发明人,获国家专利一项。 13. 基于3D打印用于治疗瘢痕的微孔压力罩,发明人,获国家专利一项。 14. 一种烧伤后踝足矫形器,发明人,获国家专利一项。 15. 一种烧伤后静态渐进踝足矫形器,发明人,获国家专利一项。 16. 放射性皮肤溃疡严重程度评估量表的信度检测方法及系统,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获得荣誉 2018年获武汉市模范市民 2017年获“王正国创伤医学奖——突出贡献奖” 2017年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2017年获武汉市老劳模新贡献标兵 2017年获武汉大学朱裕璧医学奖 2016年获第十届中国医师奖 2006年当选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2006年当选武汉市"医学杰出人才" 2005年获武汉市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2004年获黎鏊烧伤医学奖 2004年获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2年率领中国烧伤医疗组赴秘鲁抢救患者并在当地讲学,受到欢迎和好评,并被我外交部及武汉市卫生局通报表扬 2000年荣获“武汉市劳动模范”称号 1999年荣获第四届“武汉地区十大杰出青年”光荣称号 1999年获武汉市政府学术专家专项津贴 1998年入选武汉市“213人才工程” (20名达到国际水平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1994年入选武汉市卫生系统首批跨世纪人才培养接力计划 发表的学术论著 1. 中华皮肤软组织损伤康复学(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24年 2. 创面修复科专科医师分册(主编),国家继续医学教育系列教材,郑州大学出版社,2021年 3. 烧伤外科临床指南(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20年 4. 特殊原因创面管理与新技术应用(副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20年 5. 烧伤学名词(参编),科学出版社,2019年 6. 烧伤康复治疗学(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7. 烧伤关键治疗技术及预防急救指南(副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年 8. 烧伤早期救治与康复治疗学(参编),河北科技出版社,2015年 9. 创伤、烧伤与再生医学(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0. 烧伤外科学高级教程(参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11. 创烧伤整形外科查房实录(参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 12. 汉德医学大辞典(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13.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烧伤外科学分册(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4. 中华器官移植医学(参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15. 烧伤麻醉理论与实践(参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16. 烧伤外科学临床诊疗指南(创面处理分册)(参编),天津科技出版社,2010 17. 烧伤医学(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8. 烧伤创面修复(副主编), 湖北科技出版社,2000 19. 疑难普外科学(参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0. 现代修复重建外科学(参编),辽宁科学出版社,1999 21. 小儿烧伤治疗学(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 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的科研论文: 1. Comparing collagenase and silver sulfadiazine in deep second-degree burn treatment. Arch Dermatol Res,2024,316(7):417. 2. Targeting senescent HDF with the USP7 inhibitor P5091 to enhance DFU wound healing through the p53 pathway.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24 ,722:150149. 3. Effects of early exercise training following severe burn injur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urns Trauma,2024,12:tkae005. 4. Potential targets for diabetic wound healing through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 Burns,2023,49(5):1226-1227. 5. 上肢毁损性电烧伤的救治方法及其临床疗效.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3, 39(8): 731-737 6. 夫西地酸治疗浅Ⅱ度烧伤的疗效及对烧伤常见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探讨. 中国美容医学,2023,32(4):34-37 7.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Sequential Laser Therapy Combined with Tension Reducer for Postoperative Tension Incision Scar Growth. Clin Cosmet Investig Dermatol,2023,16:59-65. 8. 对肌肉超声在严重烧伤患者肌肉性能评估中应用的效果观察.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3,18(3):197-203 9. 大面积烧伤患者发生早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及早期心肌损伤对预后的影响.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3, 39(5) : 417-423. 10. 肌肉能量技术联合Maitland关节松动术对肘关节深度烧伤患者肘关节屈曲功能的影响.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3, 39(5) : 443-449. 11.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lder adults with burns: a 15-yea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554 cases in Wuhan Institute of Burns. BMC Geriatr. 2023,23(1):162. 12. 中国烧伤康复研究现状及趋势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 感染、炎症、修复,2022,23(4):195-199 13. 重症烧伤病人的营养治疗及临床指标分析.肠外与肠内营养,2022,29(6):351-357. 14. 自制三维打印助餐辅具与传统万能袖带助餐辅具在烧伤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对比.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2, 38(12) : 1110-1116. 15. 烧伤康复的普及与提高任重道远.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2, 38(12) : 1105-1109. 16. 皮肤替代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医刊, 2022, 57(12): 1282-1286. 17. 放射性溃疡严重程度分型及临床治疗分析.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22,18(1):62-66. 18. Betulinic acid accelerates diabetic wound healing by modulating hyperglycemia-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inflammation and glucose intolerance. Burns Trauma,2022,10:tkac007. 19. Topical administration of pterostilbene accelerates burn wound healing in diabetes through activation of the HIF1α signaling pathway.Burns,2022,48(6):1452-1461. 20. 从《中华烧伤杂志》22 年间发表文献分析烧伤学科发展趋势.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2, 38(8): 759-766. 21. 功率自行车康复训练对大面积烧伤致下肢功能障碍患者股四头肌和步行能力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2, 38(5) : 447-453. 22. 烧伤后创面皮肤色素沉着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华烧伤杂志, 2021, 37(10) : 1000-1004. 23. 雌激素受体β激动剂对高糖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机制. 中华烧伤杂志, 2021, 37(9) : 869-874. 24. 重型甲型血友病致下肢假瘤伴迁延不愈感染性皮肤溃疡一例. 中华烧伤杂志, 2021, 37(12) : 1191-1193. 25. Pterostilbene accelerates wound healing by modulating diabetes-induced estrogen receptor β suppression i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Burns & Trauma, 2021, 9, tkaa045 26. 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康复治疗专家共识( 2021 版)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 电子版) ,2021,16( 4) : 277-282. 27.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感染、炎症、修复,2021,22(1):19,23 28. Potential beneficial effect of resveratrol on wound healing. Burns. 2021,47(4):973-974. 29. Resveratrol accelerates wound healing by attenuating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impairment of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Burns. 2021,47(1):133-139. 30. PIWIL2 may serve as a prognostic predictor in canc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BUON,2020, 25(6): 2721-2730 31. Analysis of 12,661 pediatric burns in Wuhan institute of burn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fifteen years.Burns, 2021,47(8): 1915-1921 32. 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2021,16(4):333-339 33. 血小板浓缩制品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华烧伤杂志, 2021,37(10): 990-995. 34. 严重烧伤大鼠骨形成与骨吸收相关指标的变化. 中华烧伤杂志, 2021, 37(9) : 839-845. 35. 浓缩生长因子及其在促进损伤组织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1,16(6):520-524. 36. 平衡训练联合常规治疗对严重烧伤后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中华烧伤杂志, 2021, 37(4): 312-318 37. 一种烧伤后组合式肩外展矫形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中华烧伤杂志,2021,37(1):1288-1290 参与制定的全国专家共识 1.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 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外科诊疗全国专家共识(2024版).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4,40(03):206-220. 2.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暨烧创伤组织修复专委会. 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Ⅱ:手术治疗和感染防治.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4, 40(2): 101-118. 3.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暨烧创伤组织修复专委会. 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Ⅰ:院前急救和非手术治疗.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4,40(01):1-18. 4. 《窄谱强脉冲光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编写组. 窄谱强脉冲光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4,40(01):19-25. 5. Greenhalgh DG, Hill DM, Burmeister DM, et al. Surviving Sepsis After Burn Campaign. Burns,2023 ,49(7):1487-1524. 6.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重症学组. 成人烧伤俯卧位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2版).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2, 38(7) : 601-609. 7.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康复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1,16(4):277-282. (执笔) 8.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 创面修复科病史采集全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1,16(6):461-465. 9.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烧伤儿童心理康复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 中华烧伤杂志,2020,36 (11): 987-992. (执笔) 10. 张家平,江旭品. 瘢痕癌性溃疡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0,15(4):264-267. 11.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中华烧伤杂志,2020,36 (09): 786-792. 12. 郭光华,朱峰,闵定宏,等. 糖尿病足合并难愈性创面外科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0,15(4):256-263. 13.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创面修复科标准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全国创面修复专科联盟. 创面修复科护士职业标准的全国专家共识.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0,15(4):245-248. 14.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创面修复科标准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全国创面修复专科联盟. 创面修复科医师职业标准的全国专家共识.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0,15(4):241-244. 15.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创面修复科标准化建设专家委员会. 烧伤科护士职业标准的全国专家共识.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0,15(4):252-255. 16.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创面修复科标准化建设专家委员会. 烧伤科医师职业标准的全国专家共识.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0,15(4):249-251. 17.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急慢性创面的光照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中华烧伤杂志,2020,36 (10): 887-894. 18.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浓缩血小板制品在创面修复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 中华烧伤杂志,2020,36 (11): 993-1002. 19. 张丕红,黄晓元,黄跃生. 深度电烧伤创面早期修复专家共识(2020版). 中华创伤杂志,2020,36(10):865-871. 20.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天然真皮基质应用于创面修复的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 中华烧伤杂志,2020,36 (10): 895-900. 21. 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等. 中国烧伤专科手术分级评估方法专家共识(2019版) . 中华烧伤杂志,2019,35 (11): 769-771. 22. 《双层人工真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版)》编写组. 双层人工真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版). 中华烧伤杂志,2019,35 (10): 705-711. 23.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明志国, 雷晋, 等. 烧伤患者气管切开置管全国专家共识(2018版). 中华烧伤杂志,2018,34 (11): 782-785. 24.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张家平, 王唯依.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2018版). 中华烧伤杂志,2018,34 (11): 776-781. 25.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郭光华, 朱峰, 等. 吸入性损伤临床诊疗全国专家共识(2018版). 中华烧伤杂志,2018,34 (11): 770-775. 26.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吕国忠. 胶原类创面材料临床应用全国专家共识(2018版). 中华烧伤杂志,2018,34 (11): 766-769. 27.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张家平. 含银敷料在创面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2018版). 中华烧伤杂志,2018,34 (11): 761-765. 28.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等. 中国烧伤患者住院收治标准(2018版). 中华烧伤杂志,2018,34 (11): 759-760 29. 光电技术治疗皮肤创伤性瘢痕专家共识(2018版)编写组. 光电技术治疗皮肤创伤性瘢痕专家共识(2018版). 中华烧伤杂志,2018,34 (9): 593-597. 30.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皮肤创面外用生长因子的临床指南. 中华烧伤杂志,2017,33 (12): 721-727. 31. 中国临床瘢痕防治专家共识制定小组. 中国临床瘢痕防治专家共识[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7,12(6):401-406. 32.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烧伤外科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2017版). 中华烧伤杂志,2017,33 (3): 129-135.
谢卫国 2024-10-24阅读量3.4万
病请描述: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治疗小儿急性缺血性中风:多机构技术和临床结果的经验Vijay M Ravindra 1 2 3,Matthew Alexander 4,Philipp Taussky 1,Robert J Bollo 1,Ameer E Hassan 5 6,Jonathan P Scoville 1,Julius Griauzde 7,Al Wala Awad 1,Mohammad Jumaa 8 9,Syed Zaidi 8 9,乔纳森J Lee 10,Muhammad Ubaid Hafeez 11,Fábio A Nassimento 11,Melissa A LoPresti 2,William T Couldwell 1,Steven W Hetts 12,Sandi K Lam 2,Peter Kan 2,Ramesh Grandhi 1隶属关系PMID:32761237 DOI:10.1093/neuros/nya312摘要背景: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是治疗儿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大血管闭塞的儿童患者,目前还缺乏疗效和技术资料。目的:评价小儿血栓切除术的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对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儿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并进行了30天和90天的随访。患者在美国5家儿科三级护理机构接受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治疗。在90天时,我们记录了脑梗死的初始和术后改良溶栓(mTICI)评分≥2b,儿科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PedNIHSS)评分和儿科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结果:21例患者中有23例(平均年龄11.6±4.9岁,中位11.5岁,范围2.1-19;女性52%)。共有19例(83%)血栓切除导致mTICI分级≥2b再通。PedNIHSS评分中位数为13分(范围4-33),出院时为2分(范围0-26)(平均降低11.3±6.1)。共有14名(66%)患者在30天随访时的mRS评分为0到2分;18/21(86%)在90天时达到了这一水平。30天的平均mRS为1(范围0-4),90天时为1(范围0-5)。一名患者在血栓切除术后需要输血。结论:在接受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治疗的大量儿童患者中,通过多种途径成功地实现了再通,临床效果良好,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纵向研究。关键词:抗凝;脑血管;血管内;缺血性卒中;儿科;
刘建仁 2020-08-27阅读量8793
病请描述:瑞金胰腺外科每年完成超过1000例胰腺切除术,胰腺术后的饮食指导成了患者及家属经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胰腺切除术主要分为胰腺肿瘤剜除术,胰体尾切除术,胰腺中段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全胰腺切除术。总体而言,胰腺术后建议少食多餐,逐渐开放饮食,从流质过渡到半流再逐渐到普食可能需要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若进食后出现饱胀感,不必过分担心,可暂缓进食,适当活动后待饱胀感消失后再次进食,避免进食后立即坐卧,必要时可减少每餐摄入量或适当延长进餐间隔时间,多次适应后无不适,再逐步增加进食量;如饮食后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应即刻禁食,观察后不缓解应与主诊医生联系,必要时急诊就诊。术后应定期营养门诊随访,复查血生化指标,评估术后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治疗方案。通常术后1月、3月、6月各随访一次,同时监测体重。术后3-6个月体重一般会减轻,之后逐步增加代表进食量充足、消化功能逐步恢复。胰腺肿瘤剜除术,几乎不切除胰腺实质,不影响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术后如果没有胰瘘,一般术后3-5天可恢复正常饮食;部分剜除术会引起胰瘘,术后恢复期要谨遵医嘱,一般低脂甚至忌脂饮食,以流质饮食为主,1-3周可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尽管部分患者伴随胰瘘带管出院,也可“边漏边进食”而不影响恢复,摄入不足时可口服肠内营养粉或剂,直到拔除引流管且医生认为胰瘘已愈合,之后可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胰体尾切除术,根据病变范围切除的胰腺可能占到总体的20%~75%,但是消化道的完整性仍然存在,术后胰瘘的概率很高,一旦出现胰瘘,饮食一般是忌脂或低脂流质饮食;部分患者带管出院,建议少食多餐,低脂高蛋白半流饮食;口服肠内营养液或粉剂,直至引流管拔除。在门诊复查后医生认为完全愈合后,可考虑恢复普食。胰腺中段切除术:该术式保留了大部分的胰腺,而切除了中间一段,术后胰瘘的发生率要高于其它术式,但只要管理得当,恢复好了可以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一般术后禁食时间较长,通常要术后7天才开始逐渐开放饮食,部分患者也会带管出院,饮食同胰体尾切除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此术式因切除较多脏器,并有多个消化道重建,术后一般建议流质饮食至少2周至1个月,出院后仍应遵循少量多餐,按需饮食的原则,该术式患者可能出现腹泻和便秘等多种情况。腹泻者需要增加得美通用量,同时可能加用肠道菌群调节剂(如米雅,培菲康等);便秘者则可给予大便软化剂(如杜密克等),建议低脂高蛋白饮食,术后3月可逐渐添加食用油。全胰腺切除术,部分胰腺肿瘤位于胰腺多个部位(转移性或多发性内分泌肿瘤),或恶性肿瘤位于胰颈体部导致胆道梗阻和远端胰腺萎缩,为了提高胰腺癌的根治率,则需要实施全胰腺切除术,这种手术由于胰腺组织均被切除,而使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全部丧失。外分泌功能丢失可导致腹泻继而引起贫血、低蛋白血症,故需要终身服用胰酶肠溶胶囊。内分泌功能丢失则直接导致糖尿病,血糖紊乱难以控制,家属需要做到:自行购买血压计和血糖仪,学会必要的护理知识和注射胰岛素,家里要有紧急联络人,有条件的甚至可以搬到离医院或社区医疗卫生点附近的地方住。饮食方面则以低脂高蛋白饮食为主,建议进食畜禽类的瘦肉、鱼、虾,去蛋黄的蛋白等,避免肥肉、内脏、油腻、过度辛辣的食物。 空肠营养,值得注意的是,当患者经口进食不能时,胰腺中心通常会给患者给予鼻空肠营养管,管饲肠内营养液每天1000-1500ml直至恢复经口饮食。这种情况也可带营养管出院,家属自行给患者每天注入空肠营养液,同时每日冲管保持营养管通畅金佳斌: Rjrobotpancreas
金佳斌 2020-06-22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1、术后第二天开始,逐渐垫高枕头,逐渐从平卧位过渡到坐位以及行走。 2、术后11天左右拆线,拆线后2天伤口可以清洗。随着头发生长后,覆盖切口后不影响美观。 3、术后短期内可能存在脑脊液漏,耳屏前方皮下囊状液性包块,随着颞肌与硬膜的对和,漏口闭合,脑脊液逐渐吸收后症状消失。 4、部分患儿可在切口边缘扪及硬质的圆形隆起,是固定骨窗用的颅骨锁,我们用的可吸收材料会在2年左右逐步同机体融为一体。 5、术后饮食上禁忌辛辣、热烫,不要吃面条、米线等需要吸吮的食物,防止大脑缺血。 6、术后喝饮料的时候避免吸管,术后护理时可以使用小勺喂养。 7、 术后避免情绪激动、哭闹及大声喊叫。 8、术后患儿学校如有音乐课,不能参加吹号、吹笛。 9、术后不能参加参加游泳、长跑等剧烈运动。 10、出院后任何情况下,出现发烧超过38.5℃,急诊挂号就医,需要积极挂水补充体液预防脑梗。 11、术后3月、6月行MRA复查,之后每年复查MRA。 12、术后除血管搭桥病人,一般不用复查DSA检查。 13、术后在眼科随访视野检查,出现进行性下降请及时就医。 14、对于双侧病变的患儿,单侧术后一般1-6月行对侧手术。 15、出院后一旦肢体无力、感觉麻木、头疼或者说话含糊,急诊就医。 16、术后颞部避免外伤,睡觉时避免搁于硬物。 17、佩戴眼镜的小朋友,术后应避免眼镜腿压迫颞部。 18、如果不幸发生术后脑梗,请积极配合我们的药物治疗,将近50%的孩子症状最终会得到缓解,积极康复治疗会有所帮助。 19、术后住院期间,不要过长时间观看平板电脑或者手机。 20、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及高血压的小朋友,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有助于控制烟雾病的进展。 21、术后需要接受康复治疗的小朋友,应该避免针灸等引起哭闹或者紧张的项目。 22、发生缺血缺氧病情恶化时,推荐药物使用方案为低分子右旋糖苷 10 ml/Kg,每日一次;羟乙基淀粉 10ml/Kg, 每日两次;尼莫通 7.5 ug/Kg*h,连续使用 5天;充分水化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酯、神经生长因子、脑蛋白水解液、依达拉奉等神经营养药物。以上方案当地医院可以结合病情适当调整。
沈文俊 2018-07-15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 脑瘫主要是指脑部在怀孕时、生产时或出生后新生儿期受到非进行性伤害,患者会因此产生运动功能障碍。比如典型的早产儿脑出血(PIVH)的病例,往往影像学上残留脑室旁缺血灶(PVL)。由于伤害的位置不同,许多脑性瘫痪的患者会有感官发展及平衡力不佳、智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及学习能力缺损,约1/3的脑瘫儿童会伴有行走障碍。未经及时适当的治疗,脑瘫儿童一般在10岁左右达到运动能力代偿极限,随后肌肉纤维在长期病理作用下可能迅速恶化,失去或部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脑瘫行走障碍的致病机理为异常神经信号导致肌肉的慢性持续性收缩,最终导致肌肉肌腱纤维化和骨关节畸形。目前脑性瘫痪发病机制不明确,也没有直接治疗的方法,但早期干预可以使患者降低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 脑瘫的手术治疗按照被手术部位可以分为神经、骨骼和肌腱三大类,在疾病的中后期,患儿常常因为肌张力增高和肌力的不足,出现肌肉挛缩畸形,最终导致相关关节畸形,需要通过矫形外科予以矫形手术。4/5脑瘫患儿属于典型的上神经元损伤后的肌张力挛缩,四肢肌肉群的长期持续性的对抗收缩,造成无法自如运动和关节错位。脑瘫的孩子们就像四肢穿上了铅块,往往白天行走困难,晚上则挛缩疼痛无法入眠。 选择性脊髓背侧神经消融术(SDR)是一种能永久性降低拮抗肌张力,释放主动肌进一步提高肌力的手术。通过手术降低下肢的肌张力,部分病例甚至可能改善上肢的肌张力障碍。患儿术后的爬、翻身、坐、站和行走均能得到明显改善,有望获得独立行走、生活自理的人生。大多数脑瘫患儿通过SDR手术肌张力得到改善,可以降低发生因为下肢内收肌张力过高导致的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的风险,降低了接受髋关节和股骨接受大手术的风险,对患儿的身心健康、社会融入和家长的日常护理都将是带来益处,同时因为肌张力的降低,消除了夜间关节疼痛,患儿睡眠改善,情绪也会得到同步改善。当然,术后仍然需要辅以长期、系统化、个体化的康复训练,以重新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促进肌力提高和肌肉发育,纠正和预防肌肉肌腱的挛缩。很多孩子术后开始学习人生第一次的站立行走,家长需要鼓励和悉心照料。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沈文俊医生在美国进修期间,在全美连续26年专科排名第一的芝加哥康复研究院儿童康复部主任、美国脑瘫与发育协会(AACPDM)的D.B.Gaebler教授、华盛顿大学的Park教授(SDR手术排名第一)指导下,系统学习了单节段微创SDR的手术技巧和术后康复训练。 SDR手术解除患儿下肢过高的肌张力这一枷锁,为行走能力的改善提供了前提条件,结合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这将是一个能改变患儿一生的手术。 就诊前:请联系当地康复机构安排好术后的长期训练与治疗。 咨询了解各地残联或者民政部分的福利政策。 附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针对脑瘫患儿的相关福利政策(具体政策可以在《上海残疾人网》上查阅,或者到户籍所在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咨询) 1、阳光宝宝卡康复训练经费补贴政策。政策出台于2007年,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实事工程。内容:0-16岁上海市户籍确诊为脑瘫的居民,可以在街道申领《阳光宝宝卡》,持卡人可以在每年的4月份和11月份,持指定康复机构的康复训练费发票(指定机构约有60家,可上官网查询),每年累计报销1.5万元。 2、0-7岁持《阳光宝宝卡》的脑瘫患儿可以在街道免费租赁辅助器具,包括助行器、定制轮椅等,及部分家庭康复训练器具。 3、踝足矫形器、脊柱矫形器、矫形鞋可以通过街道申请,指定机构评估后,个人支付10%,市残联支付90%,部分区会帮助患者支付自负的10%。 4、其他节日等补贴,各区街道各异,咨询户籍所在地街道。
沈文俊 2018-07-15阅读量9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