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民族医学科 > 维吾尔医学科 > 治疗

治疗

undefined治疗相关内容 更多>

​融合基因ETV6-NTRK...

病请描述:融合基因ETV6-NTRK3与青少年甲状腺结节/癌   费医生好像很少讲关于青少年甲状腺结节/癌的案例,刚好近期就遇到了几位。   其中一位患者为一名17岁女孩,无明显诱因下触及左侧甲状腺结节1个月就诊。无声嘶、吞咽困难、甲亢或甲低等相关症状,无甲状腺癌家族史。   她的关键检查及手术后情况: 1.     超声(图1),所见左侧甲状腺结节恶性可疑,伴弥漫性病变(提示桥本氏甲状腺炎)。 2.     甲功七项(图2),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支持桥本氏甲状腺炎诊断)。   3.     细针穿刺活检(图3),细胞学检查提示“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 4.     基因检测(图3),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融合基因 ETV6-NTRK3(提示恶性风险)。   5.     手术及病理:甲状腺左叶+峡部切除+左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确(图4)诊为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   6.     后续治疗: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左甲状腺素钠,商品名:优甲乐/雷替斯),以预防甲减及肿瘤复发(防止TSH刺激肿瘤生长)。   从这个病例中,希望广大的家长得到以下启示: 1.     青少年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 成人 vs 青少年: l  成人甲状腺结节恶性比例约 5%-10%,而青少年高达19%-34%(需高度警惕)。 l  本例无家族史及症状,但超声提示恶性可疑,强调青少年结节需更积极评估(如基因检测)。 2.  ETV6-NTRK3 融合基因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成人 3.     基因检测的重要性 青少年甲状腺结节穿刺结果不明确时(如 “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病变”),融合基因检测(如 ETV6-NTRK3、RET)可显著提高恶性诊断率,避免漏诊。 4.     关注高危因素青少年 l  辐射暴露史:头颈部放疗或多次放射检查的青少年,需定期甲状腺筛查。 l  家族史:甲状腺癌(尤其是髓样癌、PTC)家族史者,建议基因筛查(如 RET 基因)。 5. 治疗与随访的特殊性 l  青少年甲状腺癌术后需更严格的TSH 抑制治疗(维持低水平 TSH 以抑制肿瘤复发),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超声。 l  融合基因阳性患者可能需长期随访,警惕远处转移(如肺、骨转移)。    

费健 2025-07-15阅读量4

甲癌术后,这关键的&ldqu...

病请描述:甲癌术后,这关键的“黄金十年”,你准备好了吗? 大家好,我是费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在手术台和诊室里摸爬滚打了30多年,既拿手术刀,也用微创消融针,帮助过非常多甲状腺疾病患者。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甲状腺癌(特别是最常见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那段被称为“黄金十年”的关键时期。 的确,甲癌术后头十年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康复和长期生存是极端重要的! 这30多年,我碰到过自己随便停药的,碰到过术后半年就不再复查的,也碰到过因为烟酒等不良嗜好跟家人大吵大闹的。我想送给每一位经历手术的朋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千万要好好爱自己!如果一定加一个期限,我希望——至少是十年!” 这句话,说到我心坎里了。 为什么这十年如此“金贵”?让我用咱们朋友间聊天的方式,跟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甲状腺癌,尤其是分化型(像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通常被称为“懒癌”、“幸福癌”。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进展相对缓慢,治疗效果整体很好。但是,“懒”和“好治”绝不等于“可以掉以轻心”! 手术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术后的这十年,是我们身体恢复元气、密切监控有无复发迹象、调整生活方式打下健康基础的决定性阶段。抓住了这十年,规范管理,就能把治愈的可能性提到最高,把复发的风险压到最低。 这“黄金十年”,我们具体该做些什么?核心就是这“三大支柱”: 1.     按时服药,雷打不动! o   甲状腺激素药(如优甲乐)是生命线! 手术后,身体通常无法自己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了,必须靠药物补充。这不仅仅是让你感觉不疲劳那么简单。 o   更重要的是“抑制治疗”: 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通常是偏低甚至抑制状态)。这是为了不给可能残留的极少数癌细胞“死灰复燃”的机会!漏服、随意减量,都会让这个保护伞失效。 o   怎么吃? 一般建议:早晨空腹,用一杯清水送服,半小时到一小时后再吃早餐(特别是牛奶、豆浆、钙片、铁剂等会影响吸收,要间隔4小时以上)。养成习惯,就像每天刷牙一样自然。 2.     定期复查,火眼金睛! o   复查是“雷达监测站”。 再精密的检查也可能有漏网之鱼(极微小病灶),或者有新的变化。定期复查就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o   查什么?多久查? (具体方案遵医嘱,这是普遍建议): §  血液检查: 甲状腺功能(FT3, FT4, TSH):核心!评估药量是否合适,TSH是否达标。甲状腺球蛋白(Tg)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非常重要的肿瘤标志物!Tg水平变化是监测复发/残留的灵敏指标,抗体阳性会影响判断,医生会综合分析。 §  颈部超声: 无创、经济、有效! 这是检查颈部淋巴结和甲状腺残留区域有无异常结节或复发灶的首选方法。通常术后第一年复查会频繁些(如3-6个月),稳定后逐渐拉长间隔(如6-12个月)。 §  其他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可能会安排CT、核素扫描(碘131治疗后)等。不必恐慌,按需进行。 o   别怕麻烦,别存侥幸! 即使感觉良好,也要按时赴约。早期发现的问题,处理起来往往简单得多。 3.     健康生活,筑牢根基! o   均衡饮食: 不需要刻意大补特补,也不用“谈碘色变”。一般建议: §  接受过碘131治疗的患者,短期内需严格低碘饮食(遵医嘱),之后通常可恢复正常均衡饮食。 §  未接受碘131治疗的患者,适度碘饮食即可,避免长期大量食用海带、紫菜等超高碘食物。保证蛋白质、蔬果摄入。 §  避免烟酒。 o   规律作息,管理压力: 熬夜、长期精神紧张会扰乱内分泌,不利于康复。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运动、爱好、倾诉等)。 o   适度运动: 在医生允许和身体承受范围内,循序渐进地恢复运动。增强体质,改善心情。 o   关注心理健康: 经历癌症和手术,有焦虑、担忧非常正常!别憋着,和家人朋友聊聊,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强大的“免疫增强剂”。 作为医生(在帮助患者方面),我想特别强调几点: ·       信任你的医生,建立长期“伙伴关系”。 不要频繁更换医生,除非有特殊原因。固定的医生更了解你的病史和变化轨迹。 ·       学习知识,但别被“信息洪流”淹没。 网上信息鱼龙混杂,有问题优先咨询你的主治医生或可靠的医疗平台(比如我的科普号哈),别自己吓自己。 ·       “治愈”是目标,但“带瘤生存”也是成功。 即使极少数情况下需要长期监测或再次干预,现代医学也有很多手段。重要的是保持生活质量。 ·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家人、朋友的支持,病友间的交流(选择积极正能量的群体),都能给你力量。 亲爱的朋友们,特别是我们坚强的女性朋友们(甲状腺问题确实更“偏爱”女性),这“黄金十年”,是身体给我们的一次关键修复和巩固的机会。它需要你的耐心、细心和一点点坚持。把它看作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关爱自己的旅程。好好吃药、定期复查、健康生活,把这“黄金十年”稳稳地握在手中,未来的健康之路才能走得更长、更稳、更安心。 记住,好好爱自己,就从这关键的十年开始! 我在瑞金医院,也在线上(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咨询已超10万),一直致力于为大家提供最专业、最靠谱的甲状腺疾病科普知识和诊疗建议。有疑问,别犹豫,科学就医,精准咨询。 科普路上,你我同行,守护健康,共享阳光! 费健 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普外科 ·       30余年临床经验(外科手术+微创消融) ·       中华医学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医学科技奖获得者 ·       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咨询超10万  

费健 2025-07-15阅读量4

甲状腺结节别慌张!费健医生教...

病请描述:甲状腺结节别慌张!费健医生教你科学应对指南 作者: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年,全网科普超百万粉丝) 一、先划重点!关于甲状腺的3个真相 结节很常见: 我国约40%~50%成人(根据美年大健康的年度体检数据)有甲状腺结节(每2~3人就有1个!),女性尤其高发。 但恶性比例不到10%,多数是“懒癌”(进展缓慢)。 筛查≠人人需要: 普通人体检发现小结节(<1cm),若无症状、无高危因素,过度检查没有必要。 死亡率并未暴涨: 甲状腺癌发病率20年增长20倍,但死亡率稳定——早诊早治是关键! 📌 费医生提醒:别被“癌”字吓到!甲状腺癌(尤其是乳头状癌)预后良好,10年生存率超90%! 二、这6类人,建议主动筛查甲状腺! ✅ 高危人群清单(结合最新指南整理): 有家族史:一级亲属患甲状腺癌(尤其是髓样癌)、遗传综合征(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建议有家族史的青少年别忘了甲状腺体检。 辐射暴露:童年接受过头颈部放疗、核辐射接触史。 结节伴随症状: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颈部不对称性肿大。 长期碘异常:长期低碘或高碘饮食人群。 肥胖/代谢综合征:BMI超标者风险增加。 特定基因突变:如RET基因突变携带者。 💡 筛查金标准:高分辨率超声(无创、无辐射、百元级花费)。 三、体检发现结节,下一步该做什么? 🔍 第一步:超声初筛 看分级:认准 TI-RADS或C-TIRADS系统(报告上会标注1-6级): 3级及以下→良性可能>95%,6-12个月复查即可; 4级及以上→需进一步检查(如4级恶性风险5%~70%)。 自检小技巧(适合高危人群日常监测): “一看二摸”法:① 对镜子伸长脖子吞咽,看喉结下方有无包块移动;② 手指轻触甲状腺部位(气管两侧),吞咽时感受有无滑动包块。 🧪 第二步:可疑结节的进阶检查     ❗ 关键提示: 别盲目做PET-CT!仅用于疑似转移灶或碘难治性癌。 儿童青少年:优选超声/MRI,减少辐射暴露! 四、费医生的暖心建议 “门诊常遇到女性朋友捧着报告哭诉‘我是不是得癌了’——其实,甲状腺结节就像皮肤上的痣,多数只需定期观察。咱们该做的是:① 识别高危信号(上文6类人);② 选对检查(超声先行);③ 放下焦虑,科学随访。记住:过度治疗比结节本身危害更大!” 本文依据:《2023版中国甲状腺结节指南》及费健医生超30年临床经验。 推荐理由:整合国内权威指南,拒绝制造焦虑,只讲实用对策! 🌿 我是费健,专注甲状腺健康30年。如果你有困惑,欢迎咨询~ 健康路上,咱们一起少走弯路! 签名:你的医生朋友 费健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2025年夏  

费健 2025-07-15阅读量6

甲状腺危象:身体里的&ldq...

病请描述:甲状腺危象:身体里的“无声海啸”,早发现能救命!——费健主任带你读懂致命急症 文章出处 本文内容整理自《甲状腺危象急诊诊治专家共识》权威解读(2025年发布),结合上海瑞金医院临床实践经验撰写。 作者介绍 👨‍⚕️ 费健 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30年外科手术&微创消融经验,专注甲状腺疾病 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帮助10万+患者 为什么你要关注甲状腺危象? 💡 一句话真相:它像一颗“定时炸弹”,专盯甲亢控制不佳的人!病死率高达10%~20%(相当于每5人就有1人生命危险),但早发现可逆转! 一、什么是甲状腺危象? 通俗版:甲状腺激素突然“暴走”,全身器官被“泡在毒液里”! 核心诱因:✅ 感染(最常见!如感冒、肺炎)✅ 手术/外伤✅ 擅自停抗甲亢药(⚠️ 大忌!)✅ 情绪剧烈波动 二、身体发出的“红色警报” 别忽视这些信号!尤其女性甲亢患者更需警惕:        ❗ 费主任提醒:甲亢患者若出现高烧+心跳疯快+精神异常,立刻急诊! 三、救命四件套:医生怎么治? 治疗关键是24小时内阻断激素风暴! 💊 抗甲亢药(首选PTU)→ 堵住新激素合成,还能阻止T4变“剧毒”T3⚠️ 注意:需监测肝功能(可能伤肝)! 🛑 碘剂(碘化钾)→ 像“水泥”封住甲状腺,阻止库存激素泄漏⚠️ 必须在抗甲药后1小时用,否则反加重大! 🌪️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 专治“心跳过速”,但心衰患者禁用! 💉 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 修复“累垮的肾上腺”,还能降体温 重症信号:若合并休克、多器官衰竭,直接进ICU! 四、孕妈妈特别注意! 妊娠期甲状腺危象病死率20%!高发于分娩前后: ✅ 孕期必须严格监控甲功 ✅ 手术/分娩前确保甲状腺功能正常 ✅ 多学科护航(内分泌科+产科+ICU) 五、防大于治!记住3条保命法则 🚫 勿擅自停药:甲亢药突然停用是头号诱因! 🛡️ 手术前准备:甲亢患者手术前必须调稳甲状腺功能! 🌡️ 感染早控制:一场感冒可能引爆危象! 费主任的心里话 甲状腺危象虽凶险,但本质是“可防可控的急症”!甲亢朋友请牢记:🔹 遵医嘱用药,别跟药量“讨价还价”🔹 发烧心慌精神差,别硬扛!速查FT3/FT4/TSH🔹 信任医生:重症评分(APACHE II>9)必须进ICU时,别犹豫! 你的健康,值得被温柔守护❤️ ✍️ 推荐理由本文浓缩最新国际共识,将复杂病理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救命知识。费健主任团队用30年临床经验告诉你:医学不是冷冰冰的数据,而是对生命的敬畏与行动智慧。 🌟 小彩蛋:关注费健主任的科普账号,每周解锁一个“甲状腺秘密”!  

费健 2025-07-15阅读量4

undefined治疗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10
问诊量:63319
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颈肩腰腿痛的针灸康复治疗。
评分:10
问诊量:76085
脑出血,脑梗死及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评分:10
问诊量:144
糖尿病、糖尿病足等相关神经、血管慢性并发症及酮症、低血糖等急性并发症的治疗。
评分:10
问诊量:210
内科,肿瘤科常见疾病。

undefined治疗相关医院 更多>

湖南省肿瘤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15.1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505.0万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137.0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126.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