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方法。中医养生的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 以下这中医养生10条,养生防病一定要记牢! 01 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02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 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03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 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04 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 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05 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 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06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07 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 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 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 08 养病治病不可求速。 因性急助火,火旺损气,反而不美。另不可贪多,贪则无恒而性急,况百病由贪而起,不可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09 人在气不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是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10 人在松静的状态下,慢慢深呼吸就能体会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换 在吸气时,实际除了肺在吸气,整个身体是在把体内的气向外排,即把人的气释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气时,实际人是在通过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气。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微医健康 2025-01-02阅读量1394
病请描述: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有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1、改善症状中医认为,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阴虚、湿热、痰瘀等,可引起多种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中药治疗糖尿病,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可以改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减少并发症人们在长期服用西药时,常常出现各种并发症,慢慢出现了头晕、目昏、水肿、乏力、心慌等症状,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等。中药治疗糖尿病,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3、提高生活质量中医治疗糖尿病,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睡眠质量、身体质量等。中医治疗糖尿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建议患者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中药治疗,不要自行服用中药,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不良影响。此外,中医治疗糖尿病,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调理。 https://ahongyi.000.pe
张峰 2024-11-15阅读量2116
病请描述:桑叶,桑科植物桑的经霜树叶,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主治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肺燥咳嗽,咽干口渴;风热及肝经实热,目赤肿痛。 张珍玉经验: 张老认为外感咳嗽主要由风寒外袭,主要用药宗旨是:宣散祛邪。轻宣为主,勿伤稚阴。主药桑叶、薄荷。既然是风寒为患,依理当辛温解表,何以桑叶、薄荷轻清宣透?张老认为今之患儿与古往不同,往往饮食肥甘有余,衣着温厚太过;肥甘有余则易积痰内生,温厚太过则易郁闭生热,故体质多偏于阳盛,所以风寒外袭,虽为阴邪,却易从热化,内闭肺气,引发伏痰,这种病机变化决定小儿咳嗽初发多伴有发热症状或先发热而后咳嗽发作。此时若再行辛温发散,必致稚阴倍伤,阳无根舍,终为阴阳两虚,这恰恰正是临床上经常出现的用其药无其效,或初用有效,继则重感邪气,病情加剧又添盗汗的病机所在。因此张老一般不用辛温,而采用桑叶、薄荷轻清宣透,达邪外出而不伤阴。再配以宣肺止咳祛痰之杏仁、桔梗,共理肺气,使之宣降调和,邪祛咳止。 郭付钰经验: 《串雅外编》曾用桑叶7片,每日洗之,治眉毛脱落,胡须脱落。《串雅内编》之“黑发仙丹”则用熟地、万年青、桑葚、黑芝麻、山药、南烛皮、川椒、白果、薏苡仁、白术、生首乌、五味子、乌头皮、胡桃仁配伍,以桑叶为君治脱发白发。《寿世保元》引胡僧方之扶桑至宝丹用桑叶、白蜜各500g,黑芝麻120g,治白发、头眩目花、迎风流泪、皮肤粗糙、便秘等证。《石室秘录》、《千金方》也有桑叶治头发不长之记载。文献报道桑叶和桑枝对家兔及绵羊毛有显著的养毛效果,且有杀菌作用。可能桑叶对某些原因引起的眉毛脱落有促进其再生作用,现代医者曾在《中医药信息报》提供了桑叶治脱发之验方。 魏龙骧经验: 桑叶止夜汗 1973年冬,患者陈某,男性,年35岁。因夜汗长达一年之久,来我院中医科就诊。自述:每夜12时左右,即汗出如洗,就被尽湿,夜夜如此,症已经年,医治无效。其特点:夜尿时,必如冷风袭人,皮肤栗起,内则若有热流上冲,旋即头眩欲仆,摇摇不能自持,并见口苦刘,音嘶,小便短赤等症。脉细微而数,舌质淡红。 从症而论,颇似《金匮》论百合病,时人颇多此类神经官能症。并有营卫失和使然。病之所苦在夜汗,求愈之迫者在此,故医者务在止汗,方可偿其所愿。 《伤寒论》曰:“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宜桂枝汤主之。”病人脏无他病,其非形体实质之病变可知,盖所指亦即神经官能症也。依证立方,乃投桂枝汤。是方兼具平冲逆、障风袭、止汗出三症之用。复以百合滑石代赭汤。百合滋而润之,滑石清而利之,赭石重而镇之,以其有口苦、音嘶、小便短赤、头眩上逆诸症故也。汤药之外,嘱病人每日吞干桑叶末9g,米汤下之。上方进3剂,夜汗顿止,续服5剂,虚热上冲、淅然恶风、头眩欲仆诸症悉除。后以益气养阴、清轻调理之味以善后。 盖余用桑叶止汗,乃从偶阅小说中得到启示。书中言,一僧,每就枕则汗出遍身,衣被皆透。20余年不愈,监寺教以霜桑叶焙末,米汤下2钱,数日遂愈。今适遇此症,不妨一试,果真有验。然转思本例与桂枝汤合用,取效是否乃桂枝汤调和营卫之结果,而非桑叶之功?不久,又连遇夜汗者数例,不杂他药,独取桑叶一味治之,多能应手取效。于是,桑叶有止夜汗之功,确信无疑矣。 谢海洲经验: 民间常用桑叶焙干为末,空腹温米饮调下治盗汗。我曾用于小儿体弱,睡后汗出,头面如洗,选桑叶60g,焙干研细末,每晚睡前米汤送服5—10g,不及1周,盗汗竟除。实践证明桑叶辛凉宣透,为小儿盗汗首选药物。 王新陆经验: 桑叶配龙骨用于各种汗证。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本草经疏》:“桑叶,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足以能主阴虚寒热及因内热出汗。”龙骨甘涩平,归心肝肾大肠经,可镇惊安神,敛汗固精。二者相合,可治一身之汗证,屡试不爽。但需要注意的是,桑叶用量需大,一般在15—30g,或更多,桑叶量小发汗,量大才能止汗。 孙朝宗经验: 平肝风重用桑叶 桑叶一药,苦甘而寒,入肝肺二经,功可祛风清热,凉血明目,《重庆堂随笔》:“桑叶……息内风而除头痛,止风行肠胃之泄泻,已肝热妄行之崩漏,胎前诸病,由于肝热者尤为要药”。孙师认为:“桑叶少用则清肺,多用则平肝泻肝,因桑得萁星之精,萁主风,风气通于肝,故桑叶善平肝风、泄肝热。”临证中每每重用桑叶30—60g,治疗肝热风旋之目昏脑涨、耳鸣头摇、项强抽搐,及木火刑金之咳嗽、咯血等症。
微医药 2023-03-27阅读量2708
病请描述:民以食为天,但是作为肝病患者在饮食方面却比健康人多了很多约束。经常有病人问:我该吃些什么?有什么禁忌吗? 由于肝硬化患者往往会有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所以在饮食方面确实有一些禁忌。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 忌酒 适量饮酒并不会一定导致肝硬化或肝癌,关键是把握好饮酒量。酒精对肝细胞有较强的毒性,影响脂肪的代谢,降低肝脏的解毒能力,导致酒精性脂肪肝、甚至酒精性肝硬化。而一旦已经出现肝病,无论属于哪一期,都必须绝对戒酒,以免加重肝脏受损。 2、 忌盐 腹水患者的饮食应适当限制盐的摄入,包括饭菜中的食用盐、咸菜、腌肉等含氯化钠较多的食物。形成腹水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水钠潴留是肝腹水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来说,食盐过多将直接导致水在机体的潴留。每多食入1克盐,将有200毫升液体滞留在体内。同时,饮食过咸,也会影响血压,加重心脏负担。大量利尿剂也不能抵消食入高盐饮食所产生的水潴留作用。因此,一般的肝硬化病人,每天盐的用量以不超过6克为宜。如果出现了水肿和腹水,每天食盐的用量最好不要超过2克。严重水肿或腹水的患者,禁盐。 3、 忌粗糙坚硬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肝硬化病人。尽量避免一些粗纤维的(如芹菜、笋等)、油炸的、坚硬的(包括坚硬的水果以及花生、开心果等坚果)食物,以防擦破食道胃底血管引起急性大出血。如不能确定食物是否属于粗糙坚硬,可以将水果榨汁或做成果泥,蔬菜、荤菜切碎煮烂即可。同时,建议肝硬化患者每一年行胃镜检查,明确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曲张的程度,及早进行干预。 4、 忌过量蛋白质 主要针对肝性脑病患者。对于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需要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虾、乳类、禽蛋类,这些都是很好的食物。尤其是由于血白蛋白低的形成腹水的病人,需要优质高蛋白饮食。但是,如果肝病病人本身的肝功能极差,大量的蛋白质摄入,容易引起肝性脑病,主要是因为增加了“氨”在体内形成。对于反复肝性脑病发作的病人,更应该好好控制蛋白质的量。比较简便的可控的方法是:一旦发觉自己蛋白质摄入后,表现迟钝或反应减慢,就有可能是自己蛋白质摄入过多了,立刻“刹车”,以防病情加重。如果已经出现嗜睡甚至昏迷了,则需要立即由家属送至医院就诊。 5、忌辛辣刺激 中医认为“肝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而恶燥”。肝病饮食禁忌皮蛋、魔芋、辣椒、大碱、雄鸡、红鲤鱼等辛燥食物,食后会引起肝病的反弹或病情加重。 6、 忌生冷 肝病患者本来正气不足,脾胃虚弱,生冷食物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特别是肝硬化或肝腹水的患者,生冷食物往往会造成肠炎,蛋白随腹泻丢失,出现腹水或腹水量增加,故肝病饮食禁忌食用生冷和不卫生食物。 7、忌保健品或滥用药物 我们一直提倡肝病病人用药精简。保健品成分复杂,而过多的化学药物对肝胃多有损伤,很多保健品或药品也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过度的营养品滋补也不适合每个肝病病人。所以肝病病人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总之,肝硬化病人饮食可以多样化,细软易消化,荤素均衡搭配,但忌太咸太硬太荤等等,什么饮食都不要过度。此外,保持心情愉快、情绪乐观,对本病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蒋式骊 2023-03-02阅读量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