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气滞 > 医生

气滞医生

评分:10
问诊量:34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宫颈癌等,采用放化疗、生物靶向治疗配合中医治疗,归纳几种:1.瘀血阻滞:包括1)气滞和气虚;2)血寒和血热;3)内伤和外伤;2痰湿凝聚;3.热毒内蕴;4.正气亏虚,运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的中药、取得了满意效果。擅长采用化湿、温补脾胃、凉血化瘀、消积导滞等方法治疗消化道疾病。对心脑血管疾病采用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痰化浊、调补阴阳等中药,取得良好疗效。
评分:0
问诊量:8
总结自己临床治疗中风病的经验及借鉴国内外各家之长基础上,基于中风病是在气血虚的基础上,遇有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络闭阻,或血溢脑络之外,而致气滞血瘀,脑络瘀阻,神明不调之理论。创立了头针、体针相互配合治疗中风病的大法“调神通络法” 。
评分:0
问诊量:2
心脑血管病,胃肠功能紊乱,气滞血瘀。
评分:0
问诊量:0
运用传统中医方法辨治脾胃虚弱证及气虚气滞体质,针对胃病、慢性腹泻、眩晕、头痛、月经病、干燥症、骨质疏松等以及中医治未病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出诊时间:周四上午(著名专家门诊 )
评分:0
问诊量:0
1、膝、踝、韧带急慢性损伤,早期韧带新鲜损伤断裂;陈旧性损伤断裂,功能障碍;2、半月板损伤;3、运动末端病损伤,如网球肘、肩周炎、跳跃膝、跟腱、肱三头肌、腘绳肌腱、髂腰肌腱、趾腱膜、脊柱棘突间韧带等骨止点损伤;4、胫骨中下1/3疲劳性骨折、第五跖骨近1/3疲劳性骨折,等难愈合骨折;5、髌骨劳损;6、对于无明显外伤的身体、关节疼痛、功能受限,属于中医寒凝、气滞血瘀或气血虚损的疾病如颈背、腰背肌肉筋膜炎;退化性骨关节病;肌腱、腱鞘、滑膜、滑囊、腱围的炎症
评分:0
问诊量:0
急性病毒性肝炎概括以“肝胆湿热”和“脾虚湿困”两型论治;慢性肝炎以“肝肾阴虚”、“肝郁脾虚”、“脾肾阳虚”、“气滞血瘀”等四型论治
评分:0
问诊量:0
心脑血管及神经内科病(面瘫,脑中风,高血压,抑郁症);中风面瘫,各种痛病(风湿痛,头痛,肩背痛,腰腿痛如腰脱,骨质增生颈椎病,血栓静脉炎,痛风);胃腹痛(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功能紊乱);妇科病(原发性痛经如气滞血瘀,寒宁血瘀,血热夹瘀。产后腹痛,风湿痹症);五官科病(慢性咽炎,眼肌麻痹,视网膜静脉血栓);其它(带状疱疹,荨麻疹,前列腺炎,小儿夜尿,砻闭等疑难杂症)
评分:0
问诊量:0
针灸推拿:脊柱、颈椎病、骨质增生、椎尖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肩、膝关节痛、坐骨神经痛、擅用传统手法复位、刮痧、拔罐等理疗仪器。风湿关节痛、顽固性头痛、面瘫、中风偏瘫、脑瘫、痛经、鼻炎等。其针法独特,有北京“杨一针”之称;妇儿科: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宫血、胎动不安、产后虚弱、乳汁不通、乳腺增生、不孕症、小儿伤风热病、消化不良、功能障碍等。。热病:发热火大、肺热咳喘、气滞血瘀、食积痰阻、心烦气短、头晕目眩、结石、前列腺、糖尿病、便秘、肿瘤、失眠、长痘、面斑、湿热之气。脾胃病:肝脾不和、呕吐腹泻、炎症溃疡、肝胆病。
张南生,中医副主任医师,1963年参加工作,1997年获得中医副主任医师职称。调理脾胃病,对于胃肠功能紊乱之腹泻、便秘、腹胀诸症有确切疗效。各型胃炎、结肠炎、食道返流中药分型分期治疗,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气道高敏、过敏性鼻炎,慢性气管炎,各型顽固咳嗽,分型分期治疗,优于常规治疗。慢性荨麻诊,皮肤瘙痒症,痤疮,糠疹,黄褐斑,中药调治有一定优垫。妇科,气血虚寒之痛经、月经不调,气滞血瘀之小肌瘤、小叶增生、慢性盆腔炎有一定疗效。眩晕症,代谢综合症,高血脂、高尿酸以及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中药调治积累了丰富经验,赢得了广大患者和家属的好评。门诊时间每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