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口腔 > 舌苔黄腻 > 病因

舌苔黄腻病因

舌苔黄腻病因相关内容 更多>

咽痒咳嗽,是寒咳还是热咳?分...

病请描述:在这个换季时节,你是否常感咽喉不适,咳嗽连连?面对“咽痒咳嗽”这个小恶魔,你是否也曾困惑:这到底是寒咳作祟,还是热咳来袭?别急,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入浅出的探讨,通过解析病程发展和伴随症状,助你精准辨证,让健康回归! 一、初识寒咳与热咳 寒咳 -**特点**:痰液清稀,色白,多伴有鼻塞、流清涕、怕冷、四肢不温等症状。寒咳多因感受风寒之邪,肺气失宣所致。 -**常见场景**:冬季或初春,气温骤降,未及时添衣保暖时易发。 热咳 -**特点**:痰液黄稠,甚至带血丝,咽喉干痛,伴有发热、口渴、便秘等热象。热咳多因外感风热或肺热壅盛所致。 -**常见场景**:春秋季节,天气干燥,体内水分不足,或过多食用辛辣燥热食物后易发。 二、结合病程,细辨真伪 病程初期 -**观察重点**:初起时咳嗽的性质、痰液颜色及全身症状。寒咳往往起病急,咳嗽声重,痰液迅速清稀;而热咳则可能伴有咽喉疼痛,逐渐出现黄稠痰。 病程进展 -**变化观察**:随着病程延长,寒咳可能因治疗不当或体质差异转为热咳,表现为痰液由清转黄,症状加重。此时需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三、伴随症状,辅助判断 -**鼻塞流涕**:清涕多为寒,浊涕多为热。 -**舌苔与脉象**:寒咳舌苔白腻,脉象浮紧;热咳舌苔黄腻或红,脉象浮数或滑数。 -**全身症状**:寒咳多伴有恶寒、无汗;热咳则可能伴有发热、口渴、便秘等。 四、精准施治,早日康复 自我调理 -**寒咳**:注意保暖,多喝温开水或姜茶,适量食用温热性食物如羊肉、红枣等。 -**热咳**: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吃清凉滋润的食物如梨、百合、莲子等,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专业就医 -鉴于咳嗽原因复杂多样,当自我调理效果不佳或症状持续加重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辨证施治,以免延误病情。 结语 咽痒咳嗽虽小,但辨证施治不可马虎。通过了解寒咳与热咳的不同特点,结合病程发展和伴随症状,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因,采取合理的自我调理或就医措施,让健康不再受扰。希望今天的分享能为你带来帮助,让我们共同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健康吧!

陈旋 2024-09-23阅读量1420

甲状腺结节不必坐等穿刺或手术

病请描述: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大量甲状腺结节被检出并广泛关注,宏观数据告诉我们癌症的实际患病几率非常小,约为1-5%,大多数病变为良性,无症状,无需治疗。但作为患病的个体而言仍是不小的焦虑。 欣慰的是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已具有十分成熟系统的流程,一旦发现甲状腺结节,医生会安排进入系统的评估和处理流程(参考《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 在评估流程中超声是甲状腺最常用且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大多数结节也是常规超声体检发现,医生会根据结节生长速度、形态、边缘、与甲状腺包膜关系、血运情况、钙化性质等,给出TI RADS分类及相应的诊疗建议(参考《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诊断结节良恶性的符合率可以达90%以上。 甲状腺功能生化检查是甲状腺结节评估处理流程中的另一重要项目,对甲状腺疾患的鉴别诊断十分有意义。如果TSH降低,根据临床情况,可考虑测定TSH受体抗体以确定甲亢的病因;如果临床和超声怀疑存在与甲状腺炎相关的甲状腺毒症,则可参考TPOAb;如果临床或超声怀疑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且TPOAb阴性的患者,可参考Tg抗体;在缺碘地区(目前已经极少了),具有结节性甲状腺肿伴TSH正常的患者,还可采用甲状腺核素扫描。 临床上,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不会引起明显症状或需要特殊治疗。少数生长迅速、质地较硬、形态不规则或伴随症状(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的结节(主要是TI RADS 4类以上)需要密切随访,监测其进一步变化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主要指手术切除)。那么在随访的间隙,我们是不是能做点什么呢? 尝试中医药治疗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是一个中医药消除TI RADS 4a类甲状腺结节病例,供大家参考。 女性,31岁,既往结核病史,已接受规范抗痨治疗。2023年9月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见甲状腺左叶下极2.3×1.8mm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形态欠规则,周边似见点状强回声,CDFI未见明显彩色血流。超声诊断:甲状腺左叶下极实性结节(TI-RADS:4a类,建议密切随访);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可能;左侧锁骨上淋巴结稍肿大,结合病史,考虑结核可能。 患者平素疲劳乏力,口干偶有口苦,心烦、失眠、多梦,月经量少色暗,舌质红偏暗、舌苔薄黄腻,脉弦。 中医诊断:甲状腺结节-痰瘀阻滞 中医治疗:清热化痰活血散结 方药:夏枯草9g 川楝子9g 连翘6g牡蛎15g 半夏6g 浙贝母6g 海藻9g陈皮9g 僵蚕6g 鸡内金6g当归9g 白芍9g 茯苓9g 白术9g 太子参9g 泽泻9g 益母草15g 猫爪草9g 紫花地丁9g 以上方为基础,随证加减药物,服药3月余,患者自诉日常精神状态,月经状况明显改善,2024年1月复查甲状腺及颈部超声提示甲状腺左叶下极结节消失。 下面是一个中医药消除甲状腺恶性肿瘤术后合并TI RADS 3类结节的病例: 女性,51岁,2023年4月确诊左侧甲状腺癌并接受根治术,但右叶仍在存在多发甲状腺结节。2023年10月来我处就诊,甲状腺及颈部超声所见:右叶见数个低回声团块,最大6×4mm,CDFI见点状彩色血流。甲状腺内部回声增粗不均匀,甲状腺内部血流较丰富。超声诊断:甲状腺右叶结节(TI-RADS 3类)-考虑良性病变,甲状腺右叶弥漫性病变,双侧颈部见淋巴结。  患者平素乏力明显,多汗、盗汗,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入睡难、多梦、早醒。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中医诊断:甲状腺癌术后、甲状腺结节–气阴两虚 中医治疗:益气滋阴清热散结 方药:夏枯草9g 牡蛎15g 半夏6g 浙贝母6g 海藻9g 鸡内金6g 黄柏6g 知母6g 生地9g 山茱萸9g 地骨皮9g 柴胡9g 黄芩9g 太子参30g 熟大黄6g 龙骨15g 牡蛎15g 以上方为基础,随证加减药物,服药6月余,患者睡眠、大便以及乏力、多汗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2024年5月复查甲状腺及颈部超声提示甲状腺右叶结节消失。 结合上述病例,总结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一些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调节整体,治疗局部: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全身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因此在治疗上也是着眼于整体,而不是局限于结节本身。 强调共性,突出个性:中医要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分型有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痰湿阻滞、阴虚火旺、气阴两虚等,不同分型采用不同的方药,针对性强。 缓解症状,预防复发:中医药不仅可以帮助缩小或消除结节、减轻结节症状,还可以缓解伴随的其他症状,如疲劳、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注重治病求本,通过调理身体内环境,改善体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复发。 因此,甲状腺结节,合并有躯体症状的患者,中医药是不错的选择!

向军 2024-06-21阅读量1774

21岁女孩反复高热1个半月,...

病请描述:半个月前,好朋友着急打电话给我,请求帮助,她家亲戚的孩子今年21岁,反复高热1个半月,跑遍了福州各大医院,做了各种检查都无法明确病因,实在束手无策,想来华山医院王牌科室感染科就诊。于是孩子母亲在信息中详细描述了发病过程。这个女孩子的诊治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异常艰辛,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煎熬。 过程是这样的,这个孩子从4月1日开始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1℃,6日开始体温进一步升高,每天都在39-40℃,每次发烧前都会出现寒战,还伴有四肢皮肤散在的皮疹,因为各种检查都无法明确病因,只能经验性的使用抗生素消炎,逐步升级到顶级抗生素泰能能无济于事,并且出现了副作用-寒战,只能停用抗生素。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使出最后的杀手锏-激素来退烧,但不幸的是,使用第一天就开始不停地出汗,持续12小时,同时出现了嘴角和眼皮的抽搐痉挛,换成口服泼尼松也出现同样的反应,还出现了皮肤骨骼剧烈疼痛,皮肤无法碰触,也只好停用。后来全身PET-CT也做过了,结果显示全身浅表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脾脏、全身骨骼代谢弥漫性增高,于是就准备做骨穿排除血液系统的疾病,这时孩子父母对当地医院失去了信心,准备来沪就诊。 追溯病史,发病前的12月份感染过XG病毒,1月4日出现面瘫,二者之间有没有关系很难判断。去年6月份时皮肤也出现过类似的硬结,会疼会痒,后来自己就慢慢消散了。8月份的时候也有几天莫名其妙地出现过发热,自己就好了。 华山医院作为全国著名的大三甲医院,感染科绝对是王牌科室,每年都会接诊许许多多从外地慕名而来的发热患者,同时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也在福州建了华山医院分院,我推荐她们可以先到家附近的华山医院分院感染科就诊。同时建议边检查边治疗,既然西医已经束手无策了,那就用中医试试看。 对于发热类疾病,中医的效果很多时候效果是非常好的,尤其在去年底放开后很多人感染XG并出现后遗症,其中就有很多反复低热2-3个月的患者,最后用中药都完美的解决了。出于朋友的信任,建议远程看诊,仔细研究了孩子舌苔照片,从舌像看,舌质比较红,显然是因为长期高热伤津耗气导致,苔根部黄腻,并伴有口渴、口苦,说明少阳有郁热,并夹有湿热,于是远程处方,使用柴胡五根汤清透少阳郁热,从肌表、小便、大便三条通路分消郁热。 三天后随访,其母亲说孩子好了很多,体温精神状态一切正常,已经出院。昨日再次随访,朋友说孩子已经正常上学了,骨穿结果也没什么大问题。这对于孩子父母和医者都是非常好的消息。 柴胡五根汤是小柴胡汤和五根汤的组合。五根汤这张处方对于感染类发热,不管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各种发热均有显著的效果。这首方记载于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李凤林主任医师编著的《临证实践》,据说这首方经过了30年10万多患者的临床应用,证明其具有消炎、杀菌、抗病毒作用,而且部分季节,只要发烧一律使用,均有奇效,可谓闻名遐迩,其组成有葛根、板蓝根、山豆根、芦根、白茅根、藿香、红花、大黄。这首方之所以效果这么好,是因为它把宣透郁热的治法发挥到了极致。 中医对于发热外感类疾病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将中医作为首选的发热患者寥寥无几。中医接诊的发热者多是久病、坏病、逆病,常由多处医者(患者自购药、西医、个体医、地摊医)治得没有办法才轮到中医上手。即使是身边信任中医的朋友,也常是经过医院输过液,未见好转、或加重,多是无计可施是才上门求诊。 对发热的理解,中医与西医有些不同。西医常主要以退其热为目的,而中医则注重正气与邪气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富有珍惜“发热”的理念。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立即用药退热,表面上热已退,实际上是正气受伤了,无力抗争之象,不一定是好事。临床上很多孩子的腺样体肥大、湿疹、过敏性鼻炎反反复复,究其原因,很多都是因为过度使用消炎药、雾化激素、退烧药后,进入人体的外来邪气无法及时清除而引起。 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各有优势,大家要客观看待中西医是协同关系,共同维护患者健康,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适合西医就看西医,适合看中医就看中医。而不是一旦西医束手无策时,就大加贬斥,充满怨恨,转而投向中医,和医生说,我就信中医,早知道就不该去看西医!偏执的念头任何时候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可能转脸就去和西医生说,早知道就不该看中医的。当一种医学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及时转变观念,不能一根筋走到底,拼命做各种检查,非要找出原因才肯善罢甘休,要知道人体是很复杂的系统,至今还有很多未知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索,很多疾病是无法解释的。作为中国人,其实是很幸福的,有两种医学同时为健康保驾护航,关键是要放下执念,及时转变认知,只有这样才是有智慧的应对疾病之道。

刘宝君 2023-06-03阅读量1706

变“零碎&rdq...

病请描述: 变“零碎”为“体系”,变“隐学”为“显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温昊天 关于郁证之定义,一般《中医内科学》上多强调“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蒋师认为凡是由七情不遂所引起的病证,无论是否气机郁滞,都应归属于郁证,大大扩展了郁证的范畴,并进一步提出显性郁证、隐性郁证等具有独创性的概念,使人读之有耳目一新、豁然开朗之感。然而大部分的郁证、尤其是隐性郁证,在临床上比较难以识别,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这类患者多以躯体症状为主诉,情志表现不明显;其二,此类患者往往拒不承认其具有七情不遂之病因。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压力日益增大,导致郁证患者日益多见,作为非精神专科的医生掌握辨识郁证的能力十分重要。蒋师积数十年临床所见及经验,总结出了诊断郁证的望闻问切之法,根植于传统的四诊,又有针对性地发挥拓展。如望诊主要是望患者眼神忧郁、面部肌肉僵硬。闻诊要从患者诉说病情之特点进行判断,包括“从很久以前说起”“(叙述)顷刻狂泻”“重复唠叨”“答非所问”“症状异彩纷呈”“怪异症状”等等。问诊要循序渐进,注意是否有情志病因存在。切诊可参考现代医学精神科常用之焦虑、抑郁等量表进行判断。 治疗郁证自然应当从郁论治,总以疏肝理气解郁、养心安神定志为主,包括理气化痰、活血化瘀等法,此外还应结合心理疏导、情志相胜等非药物疗法。蒋师临床治疗郁证,常以小柴胡汤、温胆汤、生脉散合方加减为用,若以不寐为主,再加酸枣仁、合欢皮等养心安神药及龙骨、牡蛎、珍珠母等重镇安神之药。 余虽跟师日浅,但亦业已谙熟此法。曾治一亲戚之女,24岁,主诉幻听半月余,失眠4年、加重半年,心烦。舌质红,舌前苔少,舌中后苔薄黄腻。曾于山西白求恩医院精神科就诊,但未服西药。余即施以上述蒋师之法给予中药处方,服药10剂,幻听即除,睡眠较前改善,舌苔亦转薄白。对于一般不寐者,余所治不在少数,如法炮制,皆收良效。可见该方法确实是治疗郁证及郁证性不寐的佳法之一,是蒋师基于对郁证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提炼所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郁证发微》是对中医二千年来有关郁证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原则方药的全面归纳、完善和总结,即蒋师所谓“变‘零碎’为‘体系’,变‘隐学’为‘显学’”。书中说理透彻,论证严密,医者读之能够对中医郁证之因机证治晓畅明白而灵活运用于临床,患者读之能够懂得“因郁致病”、“因病致郁”之理而远离郁证之苦。

蒋健 2022-07-25阅读量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