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产后便血 > 预防

产后便血预防

产后便血预防相关内容 更多>

爱在秋天发作的肛肠病-肛肠医...

病请描述:为什么到了秋天,有些人大便会明显比以往来得干结?尽管便秘有不同的原因、不同的类型,但是由于气候的关系,秋季有些人容易出现“秋燥”的现象,比如口唇皲裂、皮肤脱屑、眼睛干涩、咽喉干燥等,同时大便也可能变得干结难下。门诊也多了不少来看便秘的患者,原本日常排便都比较正常,但最近虽然没有特别的生活饮食习惯改变,却明显感觉大便变得要比日常来得难解,不是粪便特别粗硬,就是一个个小结。中医历来认为“天人相应”,正常人体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某些现象也会在人身上体现出来。在中医阴阳五行分类中,秋季五行属金,秋季代表收敛。“五行”中的“秋”对应着的是肺。秋季天髙气爽,气候干燥,故秋季外邪以燥邪为主。燥性为凉,其性属阴,燥主于秋,其性肃降收敛。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黄帝内经》云:肺与大肠相表里。 当肺中津亏后,因无液以下济于大肠,从而使大便干结难解。甚至可能因为大便过于干硬,还会引起痔疮出血、肛裂等,使得大便带有血丝或者混着血块而下。秋天我们要如何预防秋燥引起的肛肠病对于秋燥便秘者,平时应该多喝水、保证肠道有足够的水分,便于大便的排出。饮食方面也建议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不仅可以提供膳食纤维,同时也能补充水分。尤其是秋季的一些水果,比如橘子、柚子、秋梨、柿子等,都富含水分。正餐方面,多喝一些汤水、粥品,在摄取营养的同时又补充了水分。需要注意的是,秋季要少吃一些辛辣燥热之品,如辣椒、胡椒、大蒜等,少吃油炸食物,戒烟忌酒。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加重秋燥,导致便秘。尤其是现在香辣美味的菜式比较多,燥秘的患者一定要抵挡住这些美食的诱惑。不要为了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而丢了健康。除了我们平时所说的水分之外,中医学认为,秋燥便秘还与阴虚火旺的体质有关。阴虚者津液不足,大肠干燥缺乏濡润。同时阴虚导致火旺,进一步灼伤耗损津液,加重肠燥之症,便秘就会进一步加重。因此,燥秘患者除了补水之外,还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养阴润燥的食物。比如银耳、百合、莲藕、山药、胡萝卜、白菜、芝麻、蜂蜜、海参等。或者在中医师的辨证分型下,选用一些麦冬、天冬、石斛、西洋参、玉竹、黄精、枸杞子等中药,做成合适的药膳食用。秋冬季节,长期便秘的患者也可以到医院进行膏方的调理,通过体质的调整,改善阴虚症状,继而能够顺利排便。如果因为便秘继而导致无痛性便血,有可能是诱发了痔疮,导致内痔出血,通常这样的便血是没有疼痛感觉的,对于以前没有过便血的患者,要提高警惕,突然出现便血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免漏诊误诊,贻误大肠癌等严重疾病的诊治。如果便血同时还有肛门剧烈疼痛 ,则有可能发生了肛裂。对于肛裂的治疗,可以用自制蛋黄油来治疗(具体配制方法可以参看《产后肛裂的防治》2021年6月11日上海中医药报。)总之,秋天容易诱发人体的秋燥,为了避免那些容易在秋天发生的肛肠病,要做到饮食有节,早睡早起,那样才能健康平安一秋。    

王振宜 2022-01-02阅读量1.0万

产后妈妈缘何“坐...

病请描述:最近,28岁的吴女士喜得贵子,家门添丁。本应一家人喜气洋洋,齐乐融融,可吴女士却整日眉头不展,坐立难安。原来,她生完孩子后就一直便秘,产后一个多月时,突然感觉肛门有刀割样疼痛,每次解完大便,便池上隐约有鲜红的血丝。起初她没在意,直到10多天后,疼痛愈发加剧,让她日常起居,行走活动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于是吴女士焦急地来到我院肛肠科门诊问诊求助。肛肠科王主任检查后说道:“您这是肛裂,是由于大便干硬,排便时用力过猛,损伤了肛管的皮肤导致,加之日常顾料孩子的过于辛苦,使肛管齿状线附近产生了炎症,使裂口难以愈合。”“肛裂又一般分为急性肛裂和慢性肛裂。急性发病时间较短,色红,底浅,裂口新鲜,整齐,无瘢痕形成;慢性肛裂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底深不齐,裂口边缘有瘢痕形成,并伴有肛乳头肥大和哨兵痔,严重者还可能并发肛周脓肿及肛痿。”王主任补充道,“好在你发现得及时,经过治疗后一定会得以改善。”那么,肛裂究竟是怎样一种疾病?它的症状有哪些呢?肛裂病人的典型症状是疼痛,便秘和便血。疼痛表现为周期性——排便时,硬结的粪便使肛门有刀割样或灼热样疼痛,便后数又分钟缓解,随后由于肛门括约肌痉挛,又会发生数分钟至数小时的剧痛,致使患者坐立不安,疼痛难忍。而因肛门疼痛故不排便,久而久之引起便秘,粪便干硬,排便时又会使肛裂进一步加重,粪便表面或便纸上有少量的新鲜血液,如此这样,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恐惧排便的心理还会导致大便嵌塞。那么产后妈妈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肛裂?王主任建议:“首先切记产后饮食不要过于滋补,注意搭配,尤其对于平时有便秘的产妇,可以多食香蕉,黑木耳,黄瓜等粗纤维的蔬果,起到软化大便的作用。若便秘问题仍没有改善,可辅助对哺乳无副作用的膳食纤维或乳果糖软化大便。软化大便后,选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剂或乳膏促进创面愈合,配合百多邦或金霉素眼膏预防感染。日常护理方面,不要用烫水、消毒清洁药水或湿纸巾清洁肛门,以免增加肛周皮肤的脆性导致肛门等皲裂。不要在排便后用自动冲水马桶清洗肛门,这样反而会导致肛周湿疹的发生。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情和作息会加快肛裂的恢复,照料孩子的同时,也应当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专家介绍:上海中医药⼤学附属岳阳中⻄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王振宜医学博⼠、主任医师、教授、硕⼠⽣导师,擅长保守和⼿术微创治疗各类痔疮,⾼位复杂性肛瘘,陈旧性肛裂,肛门狭窄,肛管息肉,藏⽑窦等各种肛肠良性疾病。中医调治慢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肠癌术后中医药防治,中医药促进难愈性窦道瘘管等创⾯愈合。诊时间:周四下午、周五上午(⽢河路本部);周⼀下午(⻘海路特诊部)。

王振宜 2018-07-24阅读量9973

准妈妈,你如何防治痔疮?——...

病请描述: 准妈妈,你如何防治痔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王振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 肛肠科研究生夏宇虹 指导 王振宜 经常有孕妇忧心忡忡地去问妇科医生:“医生,我患了痔疮,但不敢用药,怕对宝宝有影响,我该这么办?”得到的答案却是没有好的办法,只有忍痛,等生完孩子症状自然会缓解。.其实,肛肠科医生却能在不影响胎儿的情况下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法,因此如果怀孕得了痔疮,还是需要去肛肠科就诊。 比如有这样一位手足无措的女士在网络上求助:“我31岁,怀孕5个月了,以前有过痔疮发作,但这次比较严重,一蹲下来就嘀嗒嘀嗒的流血,大便拉不出来,也因为恐惧根本就不敢蹲太久,所以更加恶性循环,已经有3天这样了,怎么办,求求哪位大夫帮帮我,我好恐惧!” 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痔疮,为什么孕妇容易得痔疮呢?其实痔疮是一种常见病,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慢性疾病。常见的症状有:(1)大便出血:这种出血以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血,血色鲜红为特点,这也是内痔和混合痔早期的常见症状。出血一般发生在便前或者便后,有单纯的便血,也会与大便混合而下。出血时呈喷射状、点滴状、擦拭带血等。(2)大便疼痛:大便时肛周疼痛,一般表现为轻微疼痛、刺痛、灼痛、胀痛等。(3)坠胀不适:肛门坠胀不适主要是内痔的症状,轻者有胀满下坠感,重者重坠痛苦。(4)肿物脱出:肛门内部出现肿物脱出,这主要是中晚期内痔的症状。轻者只有在排便时才会脱出肛外,便后可自行回纳,重者在咳嗽、压腹、用力下蹲时即可脱出,严重者甚至用手无法托回肿物。 孕妇为什么易患痔疮呢?原来,女性在怀孕期间,通常在怀孕的第三阶段,由于增大的子宫持久压迫直肠,致使局部静脉血液回流不畅,淤积在肛门直肠,引起痔疮。同时,孕妇雌激素水平上升,引起肛垫充血肥大,痔静脉曲张淤血,引发痔疮。加上孕妇活动较少,易致大便秘结,因排便用力或排便时间过久,导致肛门周围静脉充血肿胀,形成痔疮。 既然孕妇这么容易得痔疮,那得了痔疮的准妈妈们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孕妇患痔疮并不可怕,因为产后随着激素水平的逐渐趋于正常,痔疮也有症状缓解的倾向。所以如果痔疮并不影响正常生活,大可不必过度担忧,只要注意保证大便通畅和软化即可。倘若自觉影响生活,可以选用如复方角菜酸酯的栓剂或乳膏止血止痛,改善局部不适。面对市面上各种痔疮栓剂或乳膏,准妈妈们要慎重选择,不能使用马应龙这类痔疮药膏,这类痔疮膏由麝香、牛黄、珍珠等药物组成。其中,麝香有活血散结、止疼和催生下胎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麝香还对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孕妇使用后容易发生流产或早产。因此,孕妇选用痔疮膏时,最好不要选用含麝香成分的。复方角菜酸酯的栓剂或乳膏对胎儿是安全的,各位准妈妈们可以放心使用。伴有便秘的孕妇要尤其注意保证大便通畅,注意饮食搭配,多吃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如果大便还是较硬,自身又在哺乳期,可以服用对哺乳没有副作用的膳食纤维或者乳果糖等,使大便软化。 治疗的问题解决了,那未患痔疮的准妈妈们又该注意些什么以未病先防呢? 首先,要注意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白菜、黄瓜、西瓜、猕猴桃、香蕉等。多食槐花、蜂蜜、胡桃肉、酸奶、黑木耳等对痔疮有预防作用的食品,多食玉米、地瓜、小米等粗粮。不食辛辣刺激食品,如辣椒、胡椒、姜、蒜等,少食苹果、葡萄、山药、巧克力,不饮浓茶咖啡,避免饮酒。 其次,要养成良好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尽量缩短如厕时间,排便不宜过度用力,时间不宜过长,切忌大便时读书、看报。排便后,最好用温水坐浴,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肛门清洁。便秘孕妇应遵医嘱服作用温和的通便药物,切莫乱用泻下药物,以免造成流产。 第三,要注意休息。不要长时间站立或蹲坐,坐下时将腿伸出,采取舒适姿势。防止疲劳,保证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第四,可坚持做“提肛运动”。做提肛运动时思想集中,并拢大腿,吸气时收缩肛门括约肌,呼气时放松肛门。如此反复收缩和放松,每次重复30-50遍,每日做1-2次。可增强骨盆底部肌肉力量,利于排便,预防痔疮。 总之,孕妇怀胎十月异常辛苦,准妈妈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避免不适,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痔疮。

王振宜 2018-07-24阅读量6040

也是激素惹的祸——小议产后肛...

病请描述: 喜得贵子,家门添丁,原本是一件全家快乐而幸福的事情,可是产后突然发生的肛裂疾病却会使喜庆的气氛大打折扣,甚至严重影响到产妇的产后恢复和哺乳。随手打开自己的医学网页一些患者的咨询,常常会跳出来相似的问题:“产后两个多月的时候突然是刀割的感觉很痛,便池上有血,这是肛裂吗?如何治疗?”“去年11月初生产,月子中有便秘现象,刚出月子就开始排便困难,有便血,开始时没在意,直到十多天后疼痛越发加剧才就医,医生诊断肛裂。这个病是否能治愈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王振宜 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肛裂,为什么产妇容易得肛裂呢?其实肛裂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问诊时患者会描述由排便而引起一阵烧灼样的肛门疼痛,便后可以缓解几分钟,随后再次疼痛并持续数小时。通常在擦拭大便时会发现还伴随少量的便血。由于解便的疼痛会导致反射性便秘。而专科医生通过检查肛门周围,拔开皮肤褶皱,通常是肛门的尾骨方向(后位)可以发现一个状如球拍,球拍柄向肛门内的缺损性溃疡,并暴露出少许内括约肌纤维。在女性患者,约有25%的患者可以出现靠近会阴部(前位)的肛裂,5%的患者出现前位和后位双重肛裂。由于产后激素水平的突然降低,肛裂在产妇中发生的比率高达9.1%—15%,常出现在产后的头两个月。产后肛裂有其特殊的症状:最常见的是前位肛裂伴随括约肌张力升高,患者因为便秘而导致肛裂的加重,而病情的加重又因为害怕排便,继而出现便秘加重,恶性循环,更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些患者会同时伴随产后抑郁的出现,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 那什么是导致肛裂的原因呢?根据医学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四种。1.机械损伤理论:排干硬大便或腹泻导致肛管解剖学薄弱位置的黏膜撕裂,通常是肛门后位,但女性中肛门前位也很多见,2.血管分布理论:肛门后位血液供应不足。3.括约肌紧张理论:部分患者肛门括约肌在静息状态下仍旧高度紧张,由此导致了肛裂的发生或者引发肛门疼痛。尤其在初产后的肛裂患者中,这种高度的括约肌紧张非常常见。4.上皮异常增生理论:在慢性肛裂患者中常出现上皮角质化的特征。 其实,产后的肛裂急性发作并不可怕,因为随着激素水平的逐渐趋于正常,肛裂也有一个自我愈合的倾向,通过合理的调护,完全可以恢复健康。具体的做法是: 1.产后饮食不要过于滋补,注意保持大便的软化,尤其是平时有便秘症状的产妇,更要注意饮食搭配,可以多吃香蕉,黑木耳,黄瓜,番茄和一些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如果大便还是较硬,自身又在哺乳期,可以服用对哺乳没有副作用的膳食纤维或者乳果糖等,使大便软化。 2在保持大便软化,但不腹泻的同时,可以选用如复方角菜酸酯的栓剂或乳膏来促进创面愈合,使用百多邦,金霉素眼膏等治疗和预防感染。 3.不要用烫水或其他清洁消毒药水或湿巾纸等清洁肛门,以免增加肛周皮肤的脆性,导致肛周湿疹和肛门皲裂的发生。 4.由于很多产妇产后激素水平的变化,亲自照料孩子的辛苦,会导致心情的抑郁和身体的疲劳,这个时候一定要放宽心,相信肛裂一定会治疗痊愈,在精神上给自己信心,通过情志的调理,会加快肛裂的恢复。 总之,肛裂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通常只有少数陈旧性肛裂(不到10%)的患者最终需要通过手术得到根治,而大多数产妇则在产后的数月里,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而症状缓解,甚至治愈。  

王振宜 2018-07-24阅读量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