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痤疮(Acne)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皮肤病,全球发病率为9.4%,其中男性发病率为8.96%,女性为9.81%。在中国,痤疮的患病率从8.1%到85.1%不等,其中3%到7%的患者会遗留瘢痕。这种病不仅影响青少年,也逐渐在成人,尤其是女性中增多。其高发率和复杂的病因使得科学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中西医结合痤疮诊治专家共识》由多位中西医专家共同制定,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综合性的痤疮诊疗框架。该共识整合了现代西医和传统中医的治疗优势,特别是在针对不同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的痤疮治疗方面,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案。 文|刘驰 流行病学 根据《中西医结合痤疮诊治专家共识》中的数据,全球痤疮的发病率为9.4%,居全球第八大疾病。中国青少年痤疮的发病率极高,研究显示35%到100%的青年人会出现痤疮。近年来,成人痤疮尤其是女性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报告显示42%的妊娠妇女伴有痤疮,60%的患者在孕期病情加重。而1/3的患者在孕前可能无症状,但在妊娠期间出现。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痤疮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在临床治疗中应予以特别关注。 病因和发病机制 01西医角度 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雄激素作用:雄激素通过刺激皮脂腺分泌大量皮脂是痤疮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角化异常导致毛囊口的堵塞,形成粉刺。 痤疮丙酸杆菌增殖:这种细菌在厌氧环境下大量增殖,引发局部的炎症反应。 免疫炎症反应:皮肤的固有免疫系统在痤疮的发生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如细胞因子、抗菌肽和金属蛋白酶的作用。 02中医角度 中医认为,痤疮的病因复杂,涉及到肺胃蕴热、外感风热、饮食失调、情志内伤等因素。具体而言: 肺胃蕴热:中医认为肺与皮肤关系密切,肺热熏蒸肌肤,导致皮肤发炎,形成痤疮。 外感风热:外界风热邪气侵入体内,循经上冲,熏蒸肌肤,导致痤疮的形成。 饮食失调: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导致胃肠湿热,湿热上行至颜面,形成痤疮。 情志内伤:情绪不畅,导致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气郁化火,上犯颜面,引发痤疮。 临床表现与分类 01临床表现 痤疮的皮损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形性损害。其中,黑头和白头粉刺是痤疮的初期表现,伴随着炎性丘疹、脓疱的进一步发展,严重者可形成结节和囊肿,并可能留下瘢痕。 02分类标准 在中国,痤疮的严重程度常用Pillsbury国际改良Ⅰ~Ⅳ级分类法,其中: Ⅰ级(轻度):主要表现为粉刺,偶见炎性丘疹。 Ⅱ级(中度):有明显的粉刺及炎性丘疹。 Ⅲ级(中度):炎性丘疹及脓疱明显增多。 Ⅳ级(重度):除以上皮损外,还可见结节、囊肿等严重损害。 诊断与鉴别诊断 01诊断要点 痤疮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如面部、胸背部的开口或闭口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诊断时应特别注意粉刺的存在,因为这是痤疮的重要标志之一。 02鉴别诊断 痤疮需要与玫瑰痤疮、激素相关性痤疮、细菌性毛囊炎、嗜酸性毛囊炎等疾病进行鉴别。例如,玫瑰痤疮通常伴随面部潮红和毛细血管扩张,而不是粉刺。 实验室检查 01痤疮丙酸杆菌检测 虽然痤疮丙酸杆菌是痤疮的主要致病菌,但临床上通常不需要常规检测其存在。这是因为该菌的数量并不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且抗生素治疗后该菌数量并不显著减少。 02内分泌相关检查 对于怀疑有高雄激素血症的患者,性激素检测是必要的。最好在月经周期的1~5天进行检测,以减少月经周期对激素水平的影响。另外,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指标在某些重度痤疮患者中可能存在异常。 治疗方案 01西药治疗 抗菌药物:首选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建议使用剂量为50~100mg/d,疗程不超过8周。 维A酸类药物:异维A酸是重度痤疮患者的常用药物,起始剂量为0.25~0.5mg/kg/d,可根据疗效调整剂量。 抗雄激素药物:如螺内酯,推荐剂量为60~200mg/d,疗程3~6个月。 糖皮质激素:对于暴发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可短期使用泼尼松(20~30mg/d)联合异维A酸治疗。 02中药治疗 根据不同的证型,中药治疗可分为: 肺经风热证:表现为红色或皮色丘疹、粉刺,治法疏风清肺,方药如枇杷清肺饮。 脾胃湿热证:以红色丘疹、脓疱、结节为主,治法清热利湿,方药如芩连平胃散或茵陈蒿汤。 痰瘀结聚证:主要表现为结节及囊肿,治法活血解毒、化痰散结,方药如海藻玉壶汤或仙方活命饮。 冲任不调证:多见于女性,以粉刺、丘疹为主,治法调和冲任、理气活血,方药如逍遥散或知柏地黄丸。 03外用治疗 维A酸类外用药物:适用于轻度痤疮,单独或联合使用。 过氧化苯甲酰:为炎性痤疮的首选外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林霉素等,适用于炎性皮损,但因耐药性问题,通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04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光动力疗法(PDL)、蓝光杀菌抗炎和红光修复组织。研究表明,PDL联合Nd激光治疗对炎性和非炎性痤疮具有良好的效果。 预防和生活方式管理 01饮食管理 饮食与痤疮的关系密切,高糖、高脂饮食可能加重痤疮症状。建议患者控制饮食,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 02睡眠与作息 研究表明,睡眠质量不佳与痤疮的严重程度相关。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03心理支持 痤疮患者常伴随心理压力,建议通过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儿童与特殊人群的治疗 01儿童痤疮治疗 对于8岁以上的儿童,四环素类药物是首选,8岁以下的儿童则建议使用红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于中重度儿童痤疮,口服异维A酸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02妊娠期痤疮管理 妊娠期痤疮患者的治疗需特别注意药物的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如维A酸类药物。 《中西医结合痤疮诊治专家共识》综合了现代西医和传统中医的治疗优势,提供了全面的痤疮诊疗指导。共识强调了痤疮的多因素病因,结合了西医的抗菌药物、维A酸类药物等疗法,以及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形成了针对不同痤疮类型的有效治疗方案。这一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治疗指导,有助于提升痤疮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引用文献: [1]赵俊英.中西医结合痤疮诊治专家共识[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1,14(05):257-260.
刘驰 2024-08-30阅读量1615
病请描述:作者: 赖伟红 皮肤病与性病学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 新生儿的皮肤很敏感,容易出现各种皮疹。有些皮疹提示有过敏反应,有些则是无碍健康的生理性皮疹。本文讨论了新生儿痤疮和一些常见的新生儿皮肤病,以及如何处理和预防新生儿痤疮。新生儿痤疮 新生儿痤疮,或小婴儿痤疮,可见于20%左右的不满6周大的新生婴儿中,最常累及面部,也可累及颈部、上背部和胸前部。 在成人和青少年中,痤疮皮损的发生多是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和毛囊皮脂腺角栓形成的结果。化妆、汗液浸渍积聚和皮肤护理产品的使用常常是痤疮的激发因素。新生儿痤疮的发生则与来自母体的较高水平的性激素有关。有些新生儿可在出生时就有痤疮,有些则在出生后数天发生痤疮。 新生儿痤疮常表现为白头粉刺,即闭口粉刺,有时也可出现炎性丘疹和脓疱,少数情况可有疤痕形成或局部红肿。新生儿痤疮通常无需药物治疗,但严重情况下也需要口服或外用抗生素。 新生儿痤疮一般发生在出生后6周之前。出生后6周以后出现的皮疹,往往是其它皮肤病导致,这需要皮肤科医生面诊来确定。其它常见新生儿皮肤病 新生儿出现皮疹很常见,原因也很多。有些新生儿皮肤病看起来与痤疮类似,需要仔细鉴别。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新生儿皮肤病: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发生在接触某些过敏物质或皮肤刺激物质之后,表现为皮肤潮红红肿,或密集红色丘疹、丘疱疹。引起新生儿接触性皮炎的刺激物常常是沐浴露、润肤霜、金属或塑料制品。 在婴儿开始进食辅食后,橘子汁等食物汁液和流口水等常常引起婴儿口周接触性皮炎。 新生儿和婴儿接触性皮炎有时可以自行消退,但常常需要外用一些皮质类固醇激素乳膏或其它外用药物来缓解症状。热疹(痱) 在汗腺阻塞或排汗不良的情况下,新生儿可出现热疹,也就是痱子,主要表现为头面部、颈部和躯干部密集不融合的红色尖顶丘疹和丘疱疹。引起痱子的原因包括居室湿热、离取暖器太近、穿衣太厚太紧、与大人皮肤接触太紧密。 防止热疹发生的办法就是让小宝宝皮肤处于凉爽和清洁环境中,避免穿衣过紧过于暖和。尤其是在夏天,不要将宝宝捂热。在降温降湿后,热疹往往可以很快自行消退。新生儿中毒性红斑 新生儿中毒性红斑,也叫新生儿荨麻疹或新生儿过敏性红斑,原因不明,常出现在出生后数天,主要表现为红斑、红色丘疹、小水疱或脓疱。此病见于48%—72%足月产新生儿中。此病对宝宝无害,数天内可自行消退。 湿疹 湿疹是一种有家族遗传倾向的过敏性皮肤病,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斑片、丘疹、丘疱疹或斑块,也可呈浸润肥厚、干燥脱屑。严重时,可出现皮肤潮红、水肿和渗液。湿疹的浸润性斑块,往往表面非常干燥、瘙痒明显。 部分宝宝湿疹的发生,往往有一定的环境触发因素,如天气干燥、不合适的皮肤护理产品、某些过敏食物等。查找和避免这些触发因素,对控制和防止湿疹有帮助。不少宝宝在4岁以后,湿疹自然痊愈。 宝宝出现湿疹后,减少洗浴频度、选择适合宝宝皮肤的温和洗液或沐浴露、避免皮肤擦洗刺激、每次洗浴后勤用针对湿疹的润肤霜。采取这些皮肤护理措施往往有助于湿疹的缓解和愈合。在湿疹比较严重或顽固不愈时,可使用湿疹治疗药物,如温和的皮质类固醇激素乳膏(氢化可的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克立硼罗软膏、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等,以促进湿疹愈合。粟丘疹 粟丘疹是一种白色质硬粟粒样皮疹,可见于近半数的新生儿。可在出生时即有,或出生后很快发生。粟丘疹没有任何危害,且可以自行消退。 粟丘疹属于表皮内角质潴留,皮肤擦伤、搔抓或炎症性发疹后均可诱发粟丘疹的形成。一过性新生儿脓疱黑变病 一过性脓疱黑变病在新生儿中常见,表现暂时性多发性无菌性小脓疱,消退后遗留色素沉着。此病对宝宝健康无碍,可自行消退。一般在出生后5天内消退,但色素沉着可持续存在数月。常见受累部位包括前额、颈部、胸部、股臀部,少数见于背部。新生儿痤疮的家庭疗法 新生儿皮肤较成人薄,皮脂腺少,比较容易受到损伤和刺激。成人的痤疮治疗方法往往不适用于新生儿痤疮,尽量不要使用市售痤疮治疗OTC产品来治疗新生儿痤疮。 对于新生儿痤疮,不治疗也可消退,但必要的家庭护理有助于皮损愈合。首先是保持皮肤清洁,可使用敏感肌肤用沐浴露或洗面奶,洗浴后可用针对婴儿皮肤的润肤霜,但要避免过多过厚涂抹润肤霜,以免皮肤不透气。同时,注意不要挤压和抠抓粉刺,这种行为可加重症状或引起皮肤细菌感染。 有临床医生报告,使用母乳涂抹,有助于新生儿痤疮的消退。母乳中含有大量抗体成分,可能会加快新生儿痤疮的清除。但这只是临床经验之谈,缺乏来自临床研究的支持证据。 新生儿痤疮多在数周可愈。如果看似新生儿痤疮的皮损长时间不消退,或加重,则需要去看皮肤科医生。新生儿痤疮的预防 新生儿痤疮由源自母体的雄性激素刺激引起,这也意味着缺乏特效措施来预防新生儿痤疮。但是,以下措施可以防止新生儿痤疮加重,或减少出生后3—6月发生痤疮的机会:避免使用油性护肤润肤产品。减少使用护肤品,不使用带有香料和染料的皮肤护理产品。结语 新生儿痤疮是一种暂时性状况,基本上都可自行消退。要区分新生儿痤疮和接触性皮炎、湿疹、中毒性红斑等其它常见新生儿皮肤病,有时比较困难,而且新生儿痤疮也可和其它皮肤病合并发生,因此,常常需要去找皮肤科医生面诊,以得到正确诊断和合适处理。说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议,可联系作者删除。
赖伟红 2021-09-24阅读量1.3万
病请描述:作者: 赖伟红 皮肤病与性病学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 阴茎部“痘痘”可能是痤疮的粉刺、珍珠样阴茎丘疹或皮脂腺异位症(Fordyce病),常无需处理。但也可以是某些性传播疾病导致,需要及时治疗。阴茎也会长粉刺? 白头或黑头粉刺是痤疮的一种常见表现,多常见于毛孔多的皮肤,如颜面、胸部、臀部。但是,粉刺确实可出现在阴茎干和阴茎根部。 当毛孔被皮脂、汗液、脱落的表皮细胞及其碎片形成的栓子堵塞的时候,白头就形成了。如果细菌进入毛孔,就可以引起炎症反应,从而表现为肉色或白色的小“痘痘”。这样的皮疹对人健康无害处,通常可以自行消退,而不引起明显不适。其它阴茎皮损 阴茎部粉刺容易被误认为是其它疾病造成的皮损。有些阴茎皮损是有害的,需要及时治疗。 阴茎部位的其它常见皮损包括:珍珠样阴茎丘疹 珍珠样阴茎丘疹表现为肉色或白色的小丘疹,表面光滑,多在龟头侧缘或冠状沟侧成行排列。这种丘疹通常在青春期后出现,可见于14%-48%的男性中。这种皮疹的成因不明,但其无自觉症状,也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系带旁腺(Tyson腺)增生 Tyson腺是位于阴茎系带两侧的小皮脂腺,类似珍珠样阴茎丘疹,完全是一种生理性改变。皮脂腺异位症(Fordyce病) 皮脂腺异位症为一种黄白色小包块,常见于口唇和面颊内侧,有时也可见于龟头、包皮内板和阴茎干部。异位的皮脂腺不附着毛囊,这和其它部位的皮脂腺不同。有时,皮脂腺异位常会被误认为性病皮损。这种皮疹多无症状,对人体健康无害。内生毛发 内生毛发可见于包括耻阴部在内的任何有毛发生长的区域。毛发逆向朝毛囊内生长,可引起局部瘙痒,发展成红色炎症性小包块。自觉轻度疼痛或不适。 多数内生毛发可以自行消失,仅少数可出现细菌感染。有感染时,患者可以用消毒过的夹子或镊子将内生毛发从毛囊中拔出,然后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皮赘 皮赘,也称软纤维瘤,是一种皮肤增生形成的小突起,容易在中年以后出现,对人健康无害。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痘病毒感染皮肤而引起实性丘疹或小结节,往往成群出现,典型者顶端有脐凹。可见于阴茎及其周围,有时瘙痒。这种皮损可自行消退,但往往需要治疗。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可表现为紫红色丘疹和斑块,可累及身体任何部位。扁平苔藓可有瘙痒或不适,但也可无症状。这种病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软膏外用,短期治疗。性病引起的阴茎皮损 阴茎部有些斑点或斑块由性病引起,必须及时治疗。性病引起的阴茎皮损包括:生殖器疣 生殖器疣,也叫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可累及阴茎干、龟头和包皮,表现为肉色或灰白色丘疹和小斑块,表面粗糙。生殖器疣可自行消退,但常需要治疗。治疗可选用激光、冷冻和药膏,以清除疣体。梅毒 梅毒螺旋体感染后,可在阴茎及其周围出现暗红色溃疡或结节。必须及时接受苄星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生殖器疱疹 生殖器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表现为阴茎及其周围出现群集的水疱、灰白色小溃疡或结痂性损害,可伴瘙痒、灼痛或其它不适。生殖器疱疹尚无法根治,但可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疱疹病毒药物治疗,以迅速控制症状,减少复发。阴茎皮损的处理 性病引起的阴茎皮损需要及时治疗。对于白头或其它非性病的阴茎皮损,可采用以下处理办法:定期温水清洁外阴,以防细菌和脂质积聚。出现阴茎皮损后,避免用手抓挠或抠挖,以防局部播散。避免夹除、针挑或挤压皮损,以防引起局部刺激和疤痕形成。可用痤疮药物外用,或酮康唑洗剂洗浴,去除过多的皮脂,以减少局部细菌和真菌滋生。但阴茎皮肤非常敏感,需防药物引起的局部刺激,有刺激即停用。穿棉质内衣裤,保持阴部干爽透气,减少皮损发生机会。 说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赖伟红 2021-02-02阅读量4.7万
病请描述:导语:痤疮可以分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等。不同类型的痤疮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同时也反映了痤疮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以下是依据《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修订版)》总结的痤疮分级,你可以对照下列痤疮症状,看看自己属于哪一个等级。一、轻度(Ⅰ级) ——粉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 症状表现: 白头粉刺:毛囊皮脂腺口被角质细胞堵塞,角化物和皮脂充塞其中,与外界不相通,形成闭合性粉刺,外观看起来为稍稍突起的白头。 黑头粉刺:毛囊皮脂腺内被角化物和皮脂堵塞,而开口处与外界相通,形成开放性粉刺,表面看起来是或大或小的黑点。二、中度(Ⅱ级) ——炎性丘疹 症状表现: 丘疹是痤疮最基本的损害。起因同样是毛囊皮脂腺口堵塞,但不同于粉刺的是,其毛囊皮脂腺口堵塞后,造成毛囊皮脂腺内环境缺氧,使厌氧性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进而白细胞聚集,形成炎症性丘疹,所以这类丘疹属于炎性损害。三、中度(Ⅲ级) ——脓疱 症状表现: 脓疱是炎性丘疹的进一步发展、加重。其毛囊皮脂腺内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吞噬痤疮丙酸杆菌发生炎症反应,大量脓细胞堆积形成脓疱。这种情况愈后容易形成疤痕,主要为凹陷性疤痕。四、重度(Ⅳ级) ——结节、囊肿 症状表现: 结节:在脓疱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内大量的角质物,皮脂,脓细胞存贮,使毛囊皮脂腺结构破坏而形成的高出于皮肤表面的红色结节。结节基底有明显的浸润、潮红,触碰有痛感。囊肿:在结节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结构内大量脓细胞的聚集,既有脓液、细菌残体、皮脂和角化物,又有炎症,把毛囊皮脂腺结构完全破坏,触摸起来有囊肿样的感觉,挤压可有脓、血溢出。小编提醒:不论你是否有上述痤疮问题,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清洁,不用刺激性洁面产品,不要用手挤压、搔抓痤疮;其次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长期接触电脑、暴晒等;最后要合理饮食,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诱发或加剧痤疮。 *图片来自123RF正版图库
就医指导 2016-07-26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