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当您在看到病理报告诊断单上的"鼻咽非角化性癌,未分化型"时都会惊慌绝望,平时好好的怎么就得癌了?确诊癌症是不是就活不了多久了?还有的治吗?手术?化疗?放疗? 我想说的是鼻咽癌不但有的治还能治愈!鼻咽癌的发病具有地域性,80%的患者都在中国;40-50岁为发病高峰,鼻咽癌的具体发病原因还不清楚,但已有研究证明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因为鼻咽部部位较为隐蔽,许多确诊的患者均为中晚期,但我在临床上也发现部分较为警惕的患者在出现一次"涕中带血"或"流鼻血"就及时就医,很幸运的在早期被发现,要知道早期的鼻咽癌治愈率达90%!!!因此,如果有出现鼻塞、涕血、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不妨去医院五官科看看,一个鼻内镜检查就可以排除掉一个"巨大隐患",临床中很多鼻咽癌患者最开始都是被当作"中耳炎"在治疗,在治疗反复中才发现是鼻咽癌,这样就耽误了病情!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最佳治疗方法!!早期的鼻咽癌通过单纯的放疗就可以根治中晚期鼻咽癌通过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也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肿瘤嘛,切掉叨"在鼻咽癌中并不适用,因为鼻咽癌肿瘤范围临近颅底骨质、肌肉、视神经等重要的解剖结构,手术难度大,对患者创伤代价大,得不偿失,而精确放疗相当于"无形的手术刀"精、准、狠,给"肿瘤君"以致命的打击? 所以确诊鼻咽癌不要惊慌,鼻咽癌是一种治疗方法成熟且疗效好的惡性肿瘤,在门诊经常有十几年前的老病人回来复诊,只要及时就诊,积极治疗多数患者都可以取的良好的治疗效果,加上后期自身的保养和定期隨诊,长期疗效可期!
李骥 2024-11-18阅读量2612
病请描述: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以下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临床表现: ###一、典型症状 1.**骨骼损害**: -**骨痛**:为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症状,常见于腰骶部、胸骨、肋骨及四肢骨骼。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隐痛,活动后加剧。骨痛可能导致病理性骨折,尤其是脊柱骨折,可能压迫脊髓导致截瘫。 -**骨质疏松及溶骨性破坏**: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过度增生,导致骨质疏松及溶骨性破坏,进一步加重骨痛和骨折风险。 2.**贫血**: -超过90%的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出现贫血,部分患者以贫血为首发症状。贫血的发生与骨髓瘤细胞浸润抑制造血功能、肾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 3.**感染**: -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细菌性肺炎、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病毒感染以带状疱疹多见。感染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4.**高钙血症**: -骨髓瘤细胞可分泌破骨细胞激活因子,促进骨钙释放入血,导致血钙升高。高钙血症可能引发呕吐、乏力、意识模糊、多尿或便秘等症状。 5.**肾功能损害**: -50%-70%的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和急性或慢性肾衰竭。肾功能损害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二、其他症状 1.**高黏滞综合征**: -由于血液中M蛋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引起血流缓慢和组织缺血缺氧。患者可能出现头昏、眩晕、眼花、耳鸣、手指麻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性心力衰竭、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症状。 2.**出血倾向**: -患者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和皮肤紫癜等出血症状。出血的原因包括血小板减少、M蛋白吸附血小板表面影响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 3.**淀粉样变性和雷诺现象**: -少数患者尤其是IgD型患者,可发生淀粉样变性,表现为舌体肥大、腮腺肿大、心脏扩大、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如M蛋白为冷球蛋白,则可能引起雷诺现象,即手指或脚趾在寒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苍白、发紫和潮红等颜色变化。 4.**神经系统损害**: -神经系统损害通常是由于瘤体或骨折压迫脊柱或神经根所造成,多表现为神经根综合征。外周神经损害多为淀粉样变性所致。 5.**髓外浸润**: -骨髓瘤细胞可浸润至淋巴结、肾、肝和脾等器官,导致器官肿大。此外,胸、腰椎破坏压迫脊髓可能导致截瘫等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病情复杂多变。因此,对于疑似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刘尚勤 2024-10-30阅读量2285
病请描述: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以下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临床表现: ###一、典型症状 1.**骨骼损害**: -**骨痛**:为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症状,常见于腰骶部、胸骨、肋骨及四肢骨骼。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隐痛,活动后加剧。骨痛可能导致病理性骨折,尤其是脊柱骨折,可能压迫脊髓导致截瘫。 -**骨质疏松及溶骨性破坏**: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过度增生,导致骨质疏松及溶骨性破坏,进一步加重骨痛和骨折风险。 2.**贫血**: -超过90%的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出现贫血,部分患者以贫血为首发症状。贫血的发生与骨髓瘤细胞浸润抑制造血功能、肾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 3.**感染**: -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细菌性肺炎、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病毒感染以带状疱疹多见。感染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4.**高钙血症**: -骨髓瘤细胞可分泌破骨细胞激活因子,促进骨钙释放入血,导致血钙升高。高钙血症可能引发呕吐、乏力、意识模糊、多尿或便秘等症状。 5.**肾功能损害**: -50%-70%的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和急性或慢性肾衰竭。肾功能损害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二、其他症状 1.**高黏滞综合征**: -由于血液中M蛋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引起血流缓慢和组织缺血缺氧。患者可能出现头昏、眩晕、眼花、耳鸣、手指麻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性心力衰竭、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症状。 2.**出血倾向**: -患者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和皮肤紫癜等出血症状。出血的原因包括血小板减少、M蛋白吸附血小板表面影响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 3.**淀粉样变性和雷诺现象**: -少数患者尤其是IgD型患者,可发生淀粉样变性,表现为舌体肥大、腮腺肿大、心脏扩大、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如M蛋白为冷球蛋白,则可能引起雷诺现象,即手指或脚趾在寒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苍白、发紫和潮红等颜色变化。 4.**神经系统损害**: -神经系统损害通常是由于瘤体或骨折压迫脊柱或神经根所造成,多表现为神经根综合征。外周神经损害多为淀粉样变性所致。 5.**髓外浸润**: -骨髓瘤细胞可浸润至淋巴结、肾、肝和脾等器官,导致器官肿大。此外,胸、腰椎破坏压迫脊髓可能导致截瘫等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病情复杂多变。因此,对于疑似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刘尚勤 2024-10-30阅读量2218
病请描述:痤疮是一种普遍影响全球青少年及成年人的慢性皮肤病,尤其是中重度痤疮,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口服异维A酸自1982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痤疮以来,因其卓越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为了规范异维A酸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和证据,发布了《口服异维A酸治疗痤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共识,结合具体数据和临床细节,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治疗方案。 文 | 刘驰 口服异维A酸的适应症 1. 结节囊肿型重度痤疮的一线治疗。 2. 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中度或中重度痤疮。 3. 治疗意愿较强的轻中度痤疮患者。 4. 暴发性痤疮和聚合性痤疮,在使用抗菌药物和糖 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后应用。 5. 伴有瘢痕或瘢痕形成倾向的痤疮患者。 6. 其他治疗无效、频繁复发的痤疮患者。 7. 痤疮伴严重皮脂溢出。 口服异维A酸的最小适用年龄 推荐12岁以下患者不宜使用口服异维A酸,主要因为大剂量长期使用可能引发骨骺过早闭合、骨质增生等风险。对于12-17岁的痤疮患者,使用异维A酸治疗时应慎重,尤其是合并有代谢或骨骼方面疾病的患者。 口服异维A酸的用法用量 01 推荐剂量 中度至重度痤疮患者的推荐起始剂量为0.25~0.5 mg/kg/天,治疗剂量可逐步增加至0.5~1.0 mg/kg/天;轻中度痤疮患者可以采用低剂量的连续性或隔日治疗方案(10 mg 每天或隔日一次)。建议与食物同服。 02 痤疮加重的处理 建议在治疗开始前评估痤疮加重的风险,对于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通过较低剂量起始或联用泼尼松治疗来预防痤疮加重。若发生异维A酸诱导的严重暴发性痤疮,建议停用异维A酸,并开始口服泼尼松治疗。 03 痤疮复发的预防 通常异维A酸治疗疗程应不少于16周,建议长疗程的低剂量持续性给药。治疗结束后,应根据皮损恢复情况选择适当减少剂量,继续维持治疗2~3个月或更长时间,以预防痤疮复发。 口服异维A酸的安全性 01 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皮肤和黏膜干燥:这是异维A酸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唇炎、皮肤干燥、脱屑、鼻出血等。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保湿剂和防晒产品,并避免过度暴露在阳光下。一项RCT研究显示,使用保湿产品的患者经皮水分流失量明显减少,治疗效果更好。 月经周期紊乱:部分女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月经不调,停药后恢复正常。在治疗前应告知患者可能的月经紊乱风险。 02 药物相互作用 维A酸可能与四环素类药物(导致颅内压升高)、维生素A(导致维生素A过量症状)、华法林(降低华法林活性)、甲氨蝶呤(增加肝损伤风险)等发生相互作用。建议避免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若需使用抗生素,建议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 03 致畸风险 异维A酸具有明确的致畸作用,禁止用于妊娠或即将妊娠的女性。建议育龄期女性在治疗前3个月、治疗期间及停药后3个月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研究表明,妊娠期间使用异维A酸的女性中,有47%的新生儿出现先天性畸形。 04 心理健康风险 虽然部分研究提示异维A酸可能与抑郁、自杀等心理健康问题相关,但目前并无充分证据支持这种关联。一项纳入4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使用异维A酸与抑郁风险之间无显著关联(P=0.02)。尽管如此,建议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尤其是对于已有抑郁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异维A酸。 05 炎症性肠病风险 现有证据无法证明口服异维A酸与炎症性肠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然而,患者在治疗前应被告知可能的潜在风险,并询问是否存在炎症性肠病或家族病史。 06 皮肤治疗的限制 不建议在口服异维A酸治疗期间或停药6个月内进行全脸皮肤磨削术、机械皮肤磨削术或中深层化学换肤等治疗。这是因为异维A酸可能导致皮肤愈合不良和瘢痕形成。在接受皮肤治疗前,应对患者皮肤屏障进行评估,并根据皮肤情况调整治疗强度。 07 骨折风险 现有研究表明,口服异维A酸与骨折风险的相关性较弱。一项大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异维A酸的成人患者与非使用者相比,骨折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对于已有骨骼疾病或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应在治疗期间监测维生素D和钙水平,并视情况调整用药。 用药监测与管理 01 生化指标监测 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及肌酐等指标,尤其对于合并代谢综合征或肝病的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一项研究显示,接受异维A酸治疗的患者中,有约11%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而3%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建议治疗前1周、治疗中每4周监测上述指标,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3个月。 02 甘油三酯升高 异维A酸可能导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通常在调整饮食、减少剂量或停止治疗后恢复正常。一项研究中,超过3%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至正常值上限的两倍或以上。若患者甘油三酯水平持续升高,应考虑减少剂量或暂时停药。 03 肝功能指标异常 异维A酸可能导致肝功能指标轻微升高(如ALT、AST水平),通常在调整剂量或停止治疗后恢复正常。当肝功能指标超出正常值上限2倍时,建议减少剂量;若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应立即停药,并考虑其他治疗方案。 04 心理健康风险 虽然部分研究提示异维A酸可能与抑郁、自杀等心理健康问题相关,但目前并无充分证据支持这种关联。一项纳入4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使用异维A酸与抑郁风险之间无显著关联(P=0.02)。尽管如此,建议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尤其是对于已有抑郁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异维A酸。 《口服异维A酸治疗痤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提供了关于异维A酸在治疗痤疮中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安全性及用药监测的详细指导。共识强调了异维A酸作为重度痤疮一线治疗药物的有效性,指出其在轻中度痤疮中的潜在应用,并强调了治疗期间对患者心理健康和生化指标的监测。共识还提醒临床医生在使用异维A酸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特别是对育龄期女性的避孕要求,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引用文献: [1]口服异维A酸治疗痤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3,52(05):298-307.DOI:10.16761/j.cnki.1000-4963.2023.05.016.
刘驰 2024-08-30阅读量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