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日前,在颅神经疾病专家王景教授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患有三叉神经痛已经五、六年了,发病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一次比一次严重,现在不敢刷牙、洗脸、碰一下嘴唇就像过电一样疼痛难忍,请问这种情况能否手术根治?” 王景教授介绍:对于三叉神经痛,初期治疗以药物为主,如药物治疗无效时,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可通过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是唯一针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进行治疗的方法,该手术能够保留三叉神经的解剖完整,因此三叉神经的功能可以保留。由于微血管减压术具有止痛效果明显、非破坏性、副损伤少、极低的复发率等优点,成为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三叉神经痛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三叉神经痛有什么明显特点吗? 1、疼痛发作是短暂的,一般疼痛一次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症状可自行缓解,不发作时跟正常人一样,大多数患者会反复发作。 2、病症发作是有周期性的,每有一段时间发病,其他时间不发作。 3、疼痛发作都是有“扳机点”,只要一不小心触动了某一部位,就能诱发疼痛。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特点,当然也有例外,症状严重的常年疼痛。 此病多发于4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年龄增大,病人血管硬化,容易对神经产生压迫。三叉神经痛在发病初期,疼痛并不是很剧烈,持续时间一般不会太久,发作也不会很频繁,日常生活中注意“扳机点”,一般是不容易发作的,可以得到缓解的,但是大多数也只是暂时缓解,没有祛除病因,所以是不能自愈根治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缓解期越来越短,而疼痛发作的时间却越来越长。当疼痛不能被触发时,往往已经进展到了难治期。三分之一的患者在夜间出现疼痛。单纯三叉神经第一支(眼支)疼痛不多见。 常规检测内容 1、运动检查 主要检查咀嚼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的运动情况。因咀嚼肌群均止于下颌骨,在三叉神经运动支支配下,运动颞颌关节,参加咀嚼、言语运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参加表情的表达。 2、感觉检查 颜面部的皮肤感觉,主要由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三叉神经感觉根粗大,胞体集中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内,从半月神经节发出三个大而粗的干: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 3、颅神经检查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均含有相应分支神经损害的症状表现。 影像学检查 1、磁共振(MRI)检查 可帮助排除颅后窝、小脑脑桥角、海绵窦、Meckel腔等部位肿瘤性或血管性病变所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MRTA更能清晰地发现压迫神经的血管及血管性病变,及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和血管性病变之间的关系。为术前首先检查项目。 2、CT检查 CT可用于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如脑部肿瘤、血管畸形、多发性硬化症等,亦可发现颅底畸形血管等。另外,在CT高精度下精准定位病灶下,对三叉神经痛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王景 2024-12-23阅读量1486
病请描述:手麻是颈椎病的一种症状,但是否所有颈椎病患者都会出现手麻呢? 首先,我们要提及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即神经根型颈椎病,这种情况下,神经根受到影响,可能由突出的椎间盘或骨刺压迫神经根,或者由于椎间孔狭窄,从而导致神经根受到压迫,这些神经主要负责手部的感觉和运动,因此经常会出现典型的手部麻木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手麻木只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经历这种感觉。这意味着某些病人可能并不会出现手部麻木,而可能表现为疼痛、发凉等其他感觉异常。 颈椎病的症状可以因个体差异而异,主要取决于受压的神经根位置和程度。有些患者可能会感觉到明显的手麻木,这是因为受到压迫的神经根传递信号受阻,导致手部感觉异常。然而,另一些患者可能没有麻木感,而是感受到颈部或手臂的疼痛,这可能是由于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神经炎或炎症反应。 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会感觉手部发凉,这可能是由于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受压的神经根干扰了周围血管的正常功能。 除了这些症状,一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手部无力、酸痛、肌肉抽搐或运动障碍等不同表现。因此,颈椎病的症状是多样化的,可能在不同患者之间有很大的变化。 就像下图这样,神经的分布是分区域的。如果颈椎病变的位置较高,压迫的就不是掌管手的神经,可能仅有颈肩部或大臂部的疼痛、麻木、无力,而不会有手的麻木。 其实,手麻的原因很多,绝不止是颈椎病才有这个这个症状。 1.腕管综合征 如果你有夜间睡觉被“麻醒”的经历,或者屈腕时感到麻木感加重,主要是正中神经经过腕道时受到压迫,常表现为一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烧灼样痛,严重时甚至伴有大鱼际肌无力、萎缩。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的白领、从事手部重复性工作的人群以及做家务较多的中年女性更容易患上此病。 2.脑卒中 对有“三高”症状的中老年人来说,因脑动脉硬化或狭窄、血栓脱落、供血不足等致大脑出现缺血性或出血性损伤时,会影响周围神经,亦会出现手麻。如果突然发生肢体一侧手脚麻木,而另一侧正常,并伴随面部僵硬、口齿不清、肢体无力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诊。 3.一些全身的疾病 血脂过高:长期血脂过高,易引起血管壁硬化,加上血脂过高,血液粘稠,血流变慢,细胞所得到氧气养料减少,导致麻木。 糖尿病人:血糖维持较高水平,长久以往,对人体血管,神经造成极大伤害,血管硬化,神经变性。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553
病请描述:糖尿病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慢性病。由于我国生活水平提高和平均寿命的延长,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糖尿病。 糖尿病除了血糖过高或者过低,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引起症状。但是持续较高的血糖会逐渐破坏血管和神经,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导致的血管硬化,脑出血,脑梗死等,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主要表现为下肢或者上肢的麻木或者疼痛症状,以下肢比较常见,患者由于神经损伤出现麻木和疼痛感。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治疗起来非常麻烦。 对于疼痛为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早期可以通过药物缓解,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甲钴胺。普瑞巴林,加巴喷汀,夜间痛的患者可以给予氯硝西泮等。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差,可以考虑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后神经松解术。或者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讲个手术效果都比较确切,都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降低坏疽的发生率。 对于麻木为主的疼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则只能考虑神经减压手术,行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后神经松解术。但是对于麻木患者手术有效率不如疼痛患者高,疼痛患者有效率可以在85%-90%,而麻木患者只有75%左右。但是也确实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 总体来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还是应该预防为主,要积极控制血糖,增加锻炼,低盐低脂饮食。如果一旦得了,也有相应的治疗方法,应该积极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满意度。
王雷波 2024-09-02阅读量1718
病请描述: 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呈现电击、火烧、针扎样疼痛,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很多患者因为害怕疼痛,不敢吃饭、说话、刷牙,如何减少疼痛发作是很多患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避免刺激扳机点: 大部分三叉神经痛患者存在“扳机点”,触碰会诱发疼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防止一切诱发疼痛的因素,如洗脸、刷牙、吃饭等动作要轻柔,不要因为动作过猛而刺激扳机点。 过于焦虑也会加重疼痛: 精神因素也是诱发三叉神经痛的重要因素,如果患三叉神经痛后因为害怕疼痛发作而精神紧张反而会加剧疼痛,所以三叉神经痛患者应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拥有战胜疾病的决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情舒畅,尽量避免冲动、发怒或情绪抑郁。 避免过冷过热、放吹风: 季节更替、冷热刺激是诱发三叉神经痛的因素,所以要随时关注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刮风时尽量不要出门,即使出门也要戴好口罩,避免冷风直吹面部。 夏季避免空调直吹,气温过高也会加重疼痛,所以外出也要防晒。 吃饭也要注意: 宜选择质软、易嚼的食物,尤其是因咀嚼诱发疼痛的患者,应进食流食,切不可吃油炸、刺激性、过酸过甜的,饮食要我呢度适宜,不宜过冷过热。保证充足的营养,合理饮食。 积极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适当参加体育运动,积极锻炼身体,因为增强体质是抵御一切疾病的良药,适合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运动有太极拳、散步、慢跑等相对缓和的项目。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神经兴奋: 因为大多数三叉神经痛是由于血管压迫神经导致,喝咖啡、喝浓茶,使用兴奋类的药物,都可能会增加神经兴奋度,引发三叉神经疼的发作。 按时按量服药: 三叉神经痛可以服用卡马西平来治疗缓解疼痛,早期在用药之后能够快速的缓解疼痛症状,效果较好,不过这种药物的用量需要结合病情,如果病情严重,疼痛没有得到缓解的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加大剂量。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用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缺点是,吃药有效缓解,不吃药就又疼。 摆脱三叉神经痛的折磨,光减少发作频率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接受正规的治疗。目前临床上通过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球囊压迫术可治愈三叉神经痛。 预防血管硬化: 血管压迫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因为血管压迫并不是等到发病的时候才有血管压迫,其实血管压迫在很多时候就有,但是到年龄大的时候才发作,或者有血管硬化、或者血管壁硬化后才会发作。
姜海涛 2024-08-06阅读量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