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出血倾向 > 护理

出血倾向护理

出血倾向护理相关内容 更多>

尿毒症患者行微创胆囊切除术安...

病请描述:尿毒症患者行微创胆囊切除术(通常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专业医疗团队的严格评估和管理下是相对安全的,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下是相关科普内容: 术前评估 尿毒症患者常伴有贫血、出血倾向、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尿毒症心脏病及肺部疾病等,这些都会影响手术耐受性。术前需积极治疗尿毒症性心肺疾病,纠正心律失常,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使心功能达到1-2级,心律失常得到纠正,血压基本正常,肺功能检查基本正常,才能进行手术。此外,术前应检查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出现异常者必须纠正后才能进行手术,以降低术中出血风险。 手术方式选择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尿毒症患者也能较好耐受。研究显示,尿毒症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与非尿毒症患者相近,说明其安全性较高。 术后处理 透析治疗调整:平时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术后1-2周内建议改行血液透析,以免腹膜炎的发生,之后再恢复腹膜透析。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术后可适当增加血液透析次数,并给予无肝素透析,以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 感染预防:尿毒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术后易发生感染。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干预,尽可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抗生素使用时应兼顾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的感染,必要时可联合用药。 营养支持:加强患者营养支持干预,如输注白蛋白、乐凡命,必要时输入血浆干预;对于贫血患者可输入红细胞混悬液,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 综上所述,尿毒症患者行微创胆囊切除术在专业医疗团队的严格评估和管理下是相对安全的,但需要在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护理,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赵刚 2025-03-13阅读量543

牙龈出血是怎么回事?

病请描述:  牙龈出血是口腔科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牙龈在刷牙、咬硬物或甚至无刺激的情况下出现少量流血。这一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了解这些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一、牙龈出血的常见原因  1、牙龈炎与牙周炎:  牙龈炎:主要由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堆积引起。这些物质压迫并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发炎、肿胀,变得脆弱易出血。  牙周炎:是牙龈炎的进一步发展,炎症深入到牙周组织,形成牙周袋,可能伴随牙槽骨的吸收。牙周炎患者不仅牙龈出血,还可能伴有牙周脓肿、牙齿松动等症状。  2、全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些疾病影响凝血功能,导致牙龈出血不易止住。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这些疾病也可能引发牙龈出血,通常与全身健康状况有关。  高血压:高血压可能导致血管脆性增加,容易出血。  3、维生素C缺乏:  维生素C对维持血管完整性至关重要。长期维生素C缺乏可能导致牙龈出血、肿胀,甚至牙齿松动。  4、局部刺激因素:  不良修复体、充填体、矫正器等,若设计或安装不当,可能刺激牙龈,导致出血。  牙龈外伤、牙周手术等也可能导致短期内牙龈出血。  5、内分泌因素:  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等,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牙龈可能充血、肿胀,增加出血倾向。  二、牙龈出血的防治措施  1、保持口腔卫生:  定期刷牙,每天至少两次,使用牙线、牙缝刷等工具清洁牙缝,去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  定期到口腔医院进行洁牙,去除牙结石,预防牙龈炎和牙周炎。  2、补充维生素C: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苹果、橘子、猕猴桃等,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维护牙龈健康。  3、治疗全身性疾病:  若牙龈出血与全身性疾病相关,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调整血糖、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等。  4、避免局部刺激:  确保口腔内的修复体、充填体等设计合理,避免刺激牙龈。  若有牙龈外伤或手术史,应遵循医嘱进行护理,避免感染。  5、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牙齿和牙龈的问题,预防牙龈出血的发生。  三、牙龈出血的预警信号  牙龈出血不仅是口腔问题,有时也可能提示全身健康状况的变化。若牙龈出血频繁、难以止住,或伴随其他症状(如牙龈肿痛、牙齿松动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必要的全身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李会彬 2024-10-30阅读量2493

可怕的烧伤脓毒症

病请描述:烧伤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创伤,而烧伤脓毒症则是烧伤后常见且极为凶险的并发症之一。  一、什么是烧伤脓毒症  烧伤脓毒症是指大面积烧伤后,由于创面感染等原因,导致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等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二、烧伤脓毒症的发病原因  1. 创面感染:烧伤后皮肤屏障破坏,细菌容易定植和感染创面,是导致脓毒症的重要原因。  2. 肠道细菌移位:严重烧伤可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受损,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可移位进入血液循环。  3. 免疫功能低下:烧伤后机体各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其中免疫系统表现为受到抑制,俗话说就是免疫力下降导致了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  三、烧伤脓毒症的临床表现  1. 发热或低体温:体温可升高或降低,波动较大。  2. 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心脏和呼吸系统负担加重。  3. 精神状态改变:如烦躁、谵妄、昏迷等。  4. 腹胀、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  5. 血常规异常:脓毒症时候白细胞计数升高,或者严重脓毒症导致骨髓抑制会导致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异常等,血小板计数下降,乃至三系减少。  6. 凝血功能障碍:凝血时间延长,出现出血倾向,或者出现高凝状态,引起广泛微血栓后DIC形成。  四、烧伤脓毒症的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除了上述症状外,还需要结合血液细菌培养、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五、烧伤脓毒症的危害  如果不及时治疗,烧伤脓毒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肝肾功能损伤乃至衰竭、心功能不全乃至循环衰竭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六、治疗方法  1. 抗感染治疗:及时做创面培养,血培养等,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足量的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注意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导致的二重感染风险。  2. 创面处理:创面的有效封闭是控制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及时有效地处理创面,去除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可以减少感染源。  3. 支持治疗:包括补充营养、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纠正贫血等。  4. 免疫调节治疗:使用免疫调节剂,增强机体免疫力。  5. 脏器功能支持:对出现功能障碍的器官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  七、预防措施  1. 早期处理创面:尽早进行清创、包扎或手术治疗,减少创面感染机会。  2. 加强创面护理: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期换药。  3.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产生。  4. 增强营养支持: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创面愈合和机体恢复。  5. 监测感染指标:定期检测血常规、C 反应蛋白等,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总之,烧伤脓毒症是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中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护理和预防,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了解烧伤脓毒症的相关知识,也有助于在遇到烧伤患者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急救和处理措施,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烧伤脓毒症的认识和治疗也在不断深入和完善,但仍需要我们持续努力,以更好地应对这一严重并发症,保障烧伤患者的生命健康。     大面积烧伤的脓毒症治疗是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争分夺秒,具体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怀疑有烧伤脓毒症,应立即就医。

严炯 2024-07-22阅读量1387

PTG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

病请描述:急性胆囊炎(AC)指由于细菌侵入感染或各种原因导致的胆囊管阻塞而引发的胆囊炎症,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恶心、呕吐与高热,多发于老年女性,若处理不及时,常常延误病情,甚至诱发急性胰腺炎或弥漫性腹膜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在临床上也被广泛认为是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治疗。但有些患者因胆囊组织炎症重,失去了正常的生理解剖,又或患有多种基础疾病,这些病人麻醉风险大,不宜即刻行全麻手术治疗,围术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以上患者行内科治疗又因对消炎、减少消化液分泌、解痉、止痛不敏感而无明显疗效,延误病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以其安全、创伤小且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临床大夫的青睐。1、PTGD概述1.1概念:PTGD是通过B超定位后,选取合适的穿刺点通过肝脏进入胆囊,引流出化脓胆汁,达到快速解除胆囊内高压、缓解全身感染性症状的作用。根据引流胆汁的菌培养结果对症治疗,通过引流管灌注抗感染药物,达到更进一步的治疗目的,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麻醉通常通常选取局部麻醉,避免了深度麻醉的风险,患者术后恢复快。1.2手术适应症:AC患者病程超过72h,组织炎症较重,估计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且胆囊切除手术风险大者;AC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基础体质差,且近期内有脑出血、脑梗塞、或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发作史等,不能耐受全麻手术;AC患者妊娠期不宜实行手术或胆管癌、胰头癌晚期不宜行根治性切除手术,肿瘤阻塞或压迫胆囊管所致的胆囊炎,行PTGD姑息治疗。1.3手术禁忌症:凝血功能严重障碍有出血倾向者;重要器官严重器官功能衰竭和(或)大量腹水者;由于肥胖、肠道气体影响而使胆囊结构显影不清;胆囊内充满结石或囊腔过小者。1.4术后护理:术后24h卧床平卧,防止大幅度活动带来的引流管移位,且定期检查引流管的位置及长度,并适时做出调整;术后常规禁饮食24h以上,确定无相关并发症后可进流质饮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引流液性状变化,有情况及时对症处理;术后预防性消炎治疗,根据菌培养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1.5并发症:PTGD术早期并发症包括腹腔内出血,胆漏、胆汁性腹膜炎,血气胸、反射性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所致胆心反射、胸膜反应以及胃肠道损伤等。其中胆漏最多见,造成胆漏的原因包括:(1)引流管插入位置较浅,使部分侧孔暴露于胆囊外;(2)系膜胆囊游动性大,与肝脏接触面积及胆囊床范围小,穿刺过程中胆囊随穿刺针移动,使其较难进入胆囊,穿刺失败而造成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则是由于胆汁通过各种解剖间隙渗漏入腹膜腔内引起,可表现为发热、明显腹痛、腹部包块、严重者甚至可引起休克。在B超选取穿刺点时应对胆囊进行横向加纵向扫描,使定位点距肝脏约3cm,不能靠近胆囊颈部,位于胆囊床横径中央部,穿刺时必须经过部分肝组织,且穿刺方向与胆囊床尽可能垂直,穿刺后常规行造影检查,查看引流管的位置及有无胆汁漏出,并妥善固定引流管,这些均有利于降低胆瘘及胆汁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晚期并发症以引流管移位最常见,高达23%,另外还有引流管脱出,引流管受压、弯曲或引流管堵塞致胆汁反流感染等,发生这些情况时,应及时行引流管冲洗或导丝疏通,必要时可通过管道注射抗感染药物。为了防止穿刺点化脓感染,应定期行相应的置管护理及穿刺点清洁换药。此外也有PTGD术后引起脓胸[及假性动脉瘤形成等相关并发症的报道。本文选自:张宇航,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赵刚 2021-01-02阅读量1.0万

出血倾向护理相关医院 更多>

乌镇微医互联网医院

一级医院 预约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