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眼睛未能接受适宜的视觉刺激,使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的视觉功能减退状态,不仅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正常,而且没有完善的立体视觉,将会给儿童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明显不利的影响。 弱视可分为先天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如严重的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致密的角膜混浊或屈光间质混浊)、斜视性弱视(抑制斜视眼导致该眼的视力低下和弱视形成)、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屈光度数相差较大)、屈光不正性弱视(近视、远视或散光)等。这些弱视除前一种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外后四种弱视若能及早发现尽早治疗预后是很好的由于先天性白内障、斜视等疾病引起的形觉剥夺,必须及早去除原发疾病;因为屈光参差、或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应首先佩戴合适的眼镜,使屈光异常得到矫正,然后进行弱视的早期治疗。 弱视治疗效果与治疗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疗的效果越好。研究表明:弱视主要在1-3岁时形成,3岁以内为关键期,8岁以前为敏感期,超过14岁治疗效果不佳。14岁以后的患儿,眼-大脑皮质神经通路基本发育完善,视力提高的希望越来越小,治疗的困难越来越大。因此早期发现儿童弱视至关重要:幼儿园体检和家长的重视起着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发现孩子视物歪头爱眨眼眯眼等视力不良现象时应重视并及时让其就医。 弱视治疗的4种方法: 一.遮盖疗法:遮盖疗法是古老而有效的弱视治疗方法,它是治疗儿童弱视简单而经济的有效方法。 1.单眼严格遮盖法:适用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患儿。这类患儿往往一眼视力较好,而另一眼因抑制较深,视力较差。方法为:用黑布眼罩严密遮盖视力比较好的眼,强迫弱视眼看东西,使其受到刺激锻炼,逐渐消除抑制,使视力提高。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检查弱视眼视力变化情况,每半月复查一次,同时要注意健眼视力,防止发生因遮盖而引起的视力减退。 2.双眼交替遮盖法:适用于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单眼斜视性弱视。如果弱视双眼视力相等,可采用双眼等量交替遮盖,左右眼分别遮盖3天。如果双眼视力有差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4:1的方法,即遮盖视力较好的眼4天,然后改遮盖视力较差的眼1天,使视力差的眼更多地看东西得以锻炼,促使视力提高快些,以求达到双眼视力平衡提高地目的。 3.半遮盖法:适用于弱视眼视力上升到0.6以上的患儿。使用半透明的塑料薄膜遮盖健眼,人为地造成健眼视力低于弱视眼,使弱视眼有更多的机会看东西,有利于双眼视功能的建立与完善。 4.短小遮盖法:适用于弱视眼视力已恢复正常但仍低于健眼者,为巩固疗效,可在做作业或看书时遮盖健眼,平时不遮盖。 二.视觉精细训练:是对弱视眼的一种特别应用锻炼,有利于视觉发育和提高视力。精细目力训练方法很多,可根据弱视患儿的年龄、智力和视力等情况选用。例如:用红丝线穿缝针,缝针大小可根据视力情况决定。也可练习描图、绘图、用筷子夹珠子等。精细目力训练必须使用弱视眼。视觉精细训练是儿童弱视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能有效提高弱视儿童的视觉定位、认识辨认、追随、搜索和视觉记忆等方面视觉功能,提高弱视儿童的视觉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其视功能(包括其视力)。家长要重视这种简便易行的训练,常抓不懈。 三.增视能信号刺激训练:通过条栅、正弦波、裂隙光、棋盘格、螺旋线等最佳的光学刺激模式直接刺激视网膜,给予视网膜细胞最大功效的刺激,增强视网膜细胞的感光能力。如脉冲红光疗法,适用于各种弱视患儿,后像灯适用于非中心注视的弱视,还有CAM视觉刺激法等。 四.中医疗法:即耳穴治疗,结合中医经络学说,采用中药王不留行、白芥子等贴在耳朵上与眼睛相应的穴位,刺激视力提高。 五.综合疗法:由于各种治疗方法机理不尽相同,所以综合疗法比单一疗法优越。一眼弱视患儿,首先常规遮盖健眼,给弱视眼更多的注视锻炼,配合视觉精细训练、脉冲红光刺激、穴位治疗等。 六.日常护理:合理膳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限制过多糖类的摄入,以促进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发育。多吃含维生素A、维生素B、锌、钙的食物,如蛋类、鱼类、奶类、胡萝卜、菠菜、黄豆、海带、紫菜、猪骨、牛骨、动物肝脏、甲壳类、根茎类等。保证充足的睡眠维持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平衡;多锻炼如放风筝踢毽子打乒乓球等体育活动促进眼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 弱视治疗是一个综合、长期的过程。孩子年龄尚小,常需要家长监督和配合,尤其是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首先应使弱视患儿配戴合适的眼镜,使屈光异常得到矫正,并坚持每天配戴眼镜,由家长督促进行视功能训练。由于儿童生长发育快,眼的屈光度也不断变化,故应在6-12个月后重新验光,及时调整眼镜度数,更换眼镜,帮助儿童养成配戴矫治眼镜的习惯,切忌反复间断,防止弱视程度加重。对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双眼不能耐受完全矫正的眼镜度数,没有双眼同时视,只能按照传统的遮盖法进行单眼弱视治疗,延迟了双眼立体视的建立时间。建议佩戴角膜接触镜(RGP)减少双眼像差进行治疗的,由于佩戴麻烦,易感染,儿童依从性低而推广不大。针对这一难题,国内外专家进行技术攻关,应用准分子激光进行屈光参差的矫正,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准分子激光屈光不正矫正术早已用于18岁以上人群的近视、散光、远视治疗。随着准分子激光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这一手术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通过对4-6岁以上高度近视、远视屈光参差的患儿进行术后随访,认为这一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提前了弱视患儿的立体视建立时间,相对延长了弱视治疗的敏感期时间,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赵立全 2020-02-24阅读量9782
病请描述:居然还有一篇05年的谈话.有些角度是不同的,相信对于近视眼患者也有益,附上:【主持人的话】 2005年8月2日14:00--15:00,[助医在线]邀请到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任医师周行涛教授,做客东方网嘉宾聊天室,就“近视的激光治疗”,进行在线咨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视光学科周行涛周行涛:准分子激光是一项医学技术,但不幸常被误为一种商业利润手段,定位不同,病人忽然成为获利的对象,无疑增加手术的附加风险。 ... ... 细节决定一切,每一环节都缺一不可。优质医生,优质设备,优质病人,成就一个优质手术。医学层面上,一个安全可靠、稳定有效的准分子激光手术不仅来自全面仔细的术前检查和评估,还在于以下每一环:1:正确长远的以人为本的方案;2:准确周全的参数设计;3:娴熟精微的手术技能;4:细致扎实的术后随访。 ... ... 在手术之前,比照一下,你是否符合手术条件。通常,要求年龄在18岁以上且近视度数相对稳定2年以上;无眼部活动性病变如炎症;无其它严重眼病如圆锥角膜、青光眼等;无免疫性疾病、瘢痕体质及严重糖尿病。决定手术后,应咨询设备完善、技术可靠的医院。最好是从事屈光学的眼科医生,而不是其他专业的眼科医生做手术,这是手术的专业性所要求的,屈光学医生的手术经验及所设计的个体化方案是提升手术最佳视觉质量的最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低度近视更适合于LASEK手术;高度近视则LASIK手术,但角膜相对较薄的高度近视者例外,可行LASEK或Epi-LASIK。太高的度数,激光手术不能完全矫正,只能用眼内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 ... ... 详尽的术前检查内容包括视力、屈光、眼前后/节、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泪膜破裂时间、瞳孔直径等。特别强调瞳孔直径和医学验光,以提高术后的视觉质量。必须排除圆锥角膜。 术前3天内点抗菌素眼水以预防感染。术前的固视训练和心理调节也殊为重要。术中患者应放松配合。当然准分子激光有跟踪系统,通常情况下不需要担心。术后应按医嘱复诊,观察与评估是围绕整个术后随访期的。视觉效果恢复好的也仍需重视眼底远期观察。 【精彩实录】 [嘉宾周行涛]答:大家好,我是周行涛,我们又见面了,你有什么问题,尽管提,我会竭诚帮助。 [网友高度近视]问:我是725度的近视,现在戴隐型眼镜4年多,能否做激光治疗?谢谢! [嘉宾周行涛]答:能做激光,别忘记先停带戴隐型眼镜两周,也别忘记仔细检查眼底。 [网友balsam]问:我有乙肝“小三阳”肝功能稳定,近视度数在1000度左右,请问能否手术?手术后视力会否反弹甚至加深?谢谢! [嘉宾周行涛]答:小三阳并非激光手术的禁忌症。你属于高度近视,可以手术,但手术后的预测性稍微比轻度近视差一点,通常术后度数反弹不超过100度,在医生恰当的设计下,可以避免反弹。 [网友丁丁]问:周医生,我本周四即将做LASEK手术了,术前须知里是要求一手遮盖单眼进行固视训练,我想问1、实际手术时双眼都做的前提下,也是单眼注视吗?2、手术时眨眼睛会影响到质量吗?3、若注视时发呆可以吗?我不是很理解这个注视1分钟,我怕自己会很难坚持。烦请周医生指导一下,谢谢! [嘉宾周行涛]答:实际手术时,要求又眼同时睁开,注视,尽管有一眼是被遮盖的,手术时不可能眨眼,因为已经被开睑器所撑开了,注视时,不可以发呆,保持清醒的头脑,另外你能坚持,不要担心。激光的扫描时间其实很短,只有三四十秒。即使眼睛稍微动一下,有红外跟踪,不会对手术结果造成影响。 [网友芳芳]问:先天性高度近视可以手术吗价格一般多少 [嘉宾周行涛]答:是可以手术的,尽量在近视度数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也要注重全面的检查,先天性的高度近视,可能会伴有其他的眼部疾患,比如,青光眼或者晶状体的异常等。价格在不同的医院是有差别的,可能在三千到五千/每眼。建议你到开展激光手术已有较长时间的医院诊治比较好。 [网友竹子]问:我想问问近视600度能做手术吗?术后视力能恢复到多少?会不会复发? [嘉宾周行涛]答:当然能够。术后的视力,通时可以恢复到带眼镜的最好视力,一般情况下,不会复发,同样的对高度近视眼患者来说,一定要重视围手术期的合理护理和随访。 [网友风凉凉]问:我曾经做过双眼皮手术,会影响做近视手术吗? [嘉宾周行涛]答:眼睑手术不会影响准分子激光手术。在我这里即使做过角膜的手术,比如角膜移植,或者是角膜外伤,或者是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等患者,都能通过合适术式,如LASEK来解决散光等曲光的异常。 [网友个个]问:我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眼睛里经常布满血丝,能否做近视手术?一般费用是多少? [嘉宾周行涛]答:你的眼睛不适合再戴隐形眼镜。你在停戴戴隐形眼镜一周到二周后,可以来做检查,已便决定是否适合激光的手术,因为手术是有要求的,要有合适的角膜厚度和泪膜功能。 [网友我是谁]问:我经常会感到眼睛干涩发痒,滴眼药水也只能缓解一会,想知道有没有什么毛病 [嘉宾周行涛]答:要检查你的泪膜功能和眼表情况。 [网友yaoyao]问:眼科专家您好!本人男性,现32岁,小时候大概3-5岁时左眼得过什么病,大人也说不清楚(在农村长大,条件不好),但自从那时起左眼就视力一直模糊,主要表现为:1:左眼视力模糊,看不清东西,就算是很近的东西也看不清,但光感很强,不是看不见,而是看不清楚,报纸上很大的标题离左眼30厘米也辨认不出是什么字;视力检查最上面的“E”方向也是勉强辨认出;2:左眼怕光。相比右眼来说,左眼怕日光,在日光下左眼不由自主的要眯起来,而右眼正常;3:其它无异,不痛不痒。另本人右眼视力也只有0.6左右(近视),但平时不戴眼镜。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就医,因为右眼基本正常,对正常生活没大的影响,但现在深感这一近30年的顽疾不彻底治愈,肯定会影响身心健康,特咨询眼科专家,给予指点!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或其它医院那位专家可以治疗,不胜感激,谢谢! [嘉宾周行涛]答:你提供的情况不够全面,我建议你在周一或者周三早上来找我,先看一下,已便决定是否要找其他的专家会症,你不必有太多顾虑,我会帮助你。 [网友sandy]问:我女儿6周岁,视力为0.8和1.0,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如何补救?谢谢 [嘉宾周行涛]答:孩子的视力属于正常范围,方便的时候可以验光,正常的视力有时候并不对应屈光状态。 [网友xuxu]问:我在95年的时候做了视网膜剥离的修复手术,现在度数为700,900度,还可以做手术吗? [嘉宾周行涛]答:我们有过这方面的临床病历,在术前的检查中,需在全面的来考察视网膜的状态,如果网膜确实稳定,没有新的裂孔或者牵引,在适当的评估后,可以考虑LASEK。 [网友游泳]问:我有轻度散光,近视550度,做手术效果好吗?手术需要多长时间? [嘉宾周行涛]答:轻度散光是可以矫正的,手术效果不差,激光扫描的时候在22秒左右,但是检查是一样的,需要全面的检查。 [网友zhu]问:请问专家激光治疗近视对于年龄是否有限制?若年龄在36岁左右的纯近视(近视在500多度)的患者是否合适做这一手术?有否后遗症? [嘉宾周行涛]答:通常年龄在18到55周岁,特殊情况下比如,屈光参差、远视、老花等,可以不受这个年龄区间的限制,你的近视是中度近视,是适合做的。完备的检查,娴熟的手术,良好的,到位的术后随访,可以保障术后的效果。 [网友小灰尘]问:最近经过体检,查出我的左眼是高度近视眼底。且由于工作原因,用岩石建较长。我了解到有一种眼科手术可以内置晶体。想问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嘉宾周行涛]答:目前我们对眼内晶体的年龄控制在22岁以上,还要求有合适的眼内空间(前房深度等)你的情况必须在全面检查后才能决定。 [网友牛的花]问:尊敬的专家,您好!我在今年七月份做了近视激光矫正手术,术后左眼发生过矫二百度,看东西较模糊,至今没有恢复.我想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过矫那么多度,现在应该采取什么补救措施,如果再实施一次手术把过矫的度数再打回来一点可行吗?是不是有很大风险?效果会好吗? [嘉宾周行涛]答:术后发生过矫的原因很多,你现在做手术后才一个月不到,需要耐心的随访,来看看是不是度数慢慢会下来,如果半年以上,仍然存在200度的过矫,就需要再次手术。手术本身的风险不大,在效果预测性上面,会低一些。需要经验、患者的配合、术后合理的用药来获得好的效果。 [网友huan]问:我儿子今年5周岁差3个月,眼睛看上去有些斜,上周去看专家门诊,检查发现不斜视,但认为可能是假性近视,需要进一步扩瞳验光.我在看病过程中有几点问题:1\我儿子视力1.0/1.2(视力表目测),据教授说是正常的,但认为三棱镜及验光检查表明有假性近视,这两者有矛盾是怎么回事?2\如果真是假性近视的话,可能会是什么引起的(我们猜测是因为前段时间生病在家,电视看得比较多造成的),可以采取什么有效手段缓解,儿子现在只有5岁,是否在发育过程中注意能纠正好?谢谢! [嘉宾周行涛]答:视力和度数可以分离,比如1.0的视力可以有200度的远视。你的孩子就你提供的信息来说,我认为是正常的,不矛盾,我也不认为他有假性近视。在发育过程中,最好每四到六个月最一次视力和眼位的检查,必要时在扩瞳孔验光,你无需担心。 [网友过儿羊]问:我女儿17岁,最近体检眼睛视力左眼5.0,右眼4.5,请问应如何医治,需要配眼镜否?如何配制? [嘉宾周行涛]答:你需要验光,确定她右眼的度数,可以配镜,成年后,也可以激光。 [网友沙]问:你好,我是一名高度近视患者,1000多度吧.现在我想做激光手术,但我不知道做这种手术有没有风险?手术前要做眼部检查具体指哪些?还有做了激光手术后,会不会重新近视度加深?视网膜会不会还有脱落的可能? [嘉宾周行涛]答:激光手术不会导致视网膜的脱离。这个手术的风险确实很小。术前的检查包括验光、角膜厚度测定、眼压、视网膜全面检查、像差、对比敏感度、角膜地图等全面检查。激光术后,新的近视度是否出现,取决于第一,回退的程度(通常是不大的),第二,你本身的近视的稳定性。 [网友fan]问:我想知道近视手术的具体过程! [嘉宾周行涛]答:很简单,又激光将角膜的前表面削平,从而改变眼的总体的屈光度。目前,有LASIK、LASEK、EPI-LASIK、PRK等,需要用刀或者其他方法,将角膜先做一个浅的切开。然后再打激光。 [网友鹏]问:医生,您好!眼睛干燥需注意什么?用什么药?我每天早上醒来尤为干燥,难以睁眼,此状况越来越严重,很害怕。请指点。谢谢 [嘉宾周行涛]答:必须到医院检查,确定泪膜功能。 [网友pipi]问:请问高度近视(1000度)以上能戴隐形眼镜吗? [嘉宾周行涛]答:能戴。最好戴RGP。 [网友xuxu]问:谢谢教授的回复!我还想请问,我现在能佩戴隐形眼镜吗?虽然现在已经是视网膜剥离修复手术后多年了,一切好像也正常,还需要去医院复查吗? [嘉宾周行涛]答:可以戴隐形眼镜。半年了,应该去医院复查了。 [网友小卢]问:我儿子今年小学四年级,双眼视力为0.5,0.6.请问如果不戴眼镜有没有其他办法? [嘉宾周行涛]答:需要验光确定他的屈光状态。目前只能戴镜。 [网友许雪]问:我的孩子今年7周岁,到上海五官科医院来就诊,当是诊断为单纯性近视,裸眼视力0.3(左)0.5(右),用药为“艾为多”,每日4次,每次1滴,但近日发现在使用“艾”后,眼白偶见轻微发红,但能够较快恢复(10分钟),在使用“信流丁”后双眼极其瘙痒,经测,视力又下降至0.2。请问专家:我孩子视力下降和使用了以上药物有关系吗?上述瘙痒的症状上过敏的反应吗?是否应该停止用药或换其他药物?? [嘉宾周行涛]答:视力变化与上述用药无关,需要停止用眼药水,我考虑是过敏。 [网友洋洋]问:我的眼睛从95年开始出现个别小黑影我到医院医生说没关系,可现在黑影越来越多,请指导。 [嘉宾周行涛]答:你需要放大瞳孔后,做一个仔细的视网膜和玻璃体的检查。 [网友戴戴]问:激光矫正后,需要休息多长时间,请详述完全不能用眼时间和尽量少用时间,以及多长时间内不能用电脑. [嘉宾周行涛]答:激光矫正后24小时之内,最好完全休息。第二天后,可以适度用眼,每次用眼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如果伴有眼部干涩,需要运用人工眼泪水。激光术后是可以用电脑的,也可以看电视。通常我们建议,两到四周以上,才能够游泳。 [网友个个]问:感谢回复,请告知费用事宜,以便我作出预算,谢谢 [嘉宾周行涛]答:每个眼4000。 [网友清清]问:我女儿刚刚满2周岁,喜欢看我们给她买的VCD,现在一天要看2张碟片,有时更多。现在家里用的是背投电视,比电视画面效果稳定。请问专家,1、看得多了,是否会影响小孩的视力发育?如何掌握看电视的量?2、可不可以看电视、VCD?3、为了防止近视,从小应该注意什么?4、大人可以给小孩做眼保健操吗? [嘉宾周行涛]答:小孩不能看太多。普通情况下,每次不超过20分钟。超过20分钟,需要中间休息15分钟以上。不建议大人给小孩做眼保健操。 [网友小欣]问:我今年三十三岁,平时戴隐形眼镜,上班时间几乎不离电脑,近视度数800度+250散光,近五年来基本上是每年增加五十度,这是否与我平时戴隐形眼镜或看电脑有关?我该怎么办? [嘉宾周行涛]答:你近视增加与看电脑和戴隐形眼镜基本无关,你可以来检查眼球的长度和验光,然后再决定怎么做。 [网友死努笔]问:我女儿现在7岁零9个月,已发现真性近视,左眼屈光率375度,右眼325度。父母均中度以上近视,前天已配戴眼镜矫正。据说OK镜能有效防止近视加深,其原理如何?请问能尝试吗? [嘉宾周行涛]答:OK镜是否能防止近视的加深,尚未有定论,我建议你还是戴框架眼镜。 [网友nini]问:我想问一下近视眼是不是可以用激光治愈的。近视有600度,用激光治疗后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哪个医院有做这样的手术? [嘉宾周行涛]答:可以激光矫正,基本无副反应。你可以到我医院来。 [网友亚尼]问:我家小孩今年被诊断为近视100度。医生建议佩带眼镜,想问带了眼镜后是否会阻止小孩的眼睛肌肉发育,使眼睛度数更深?还有现在中科院推出近视物理治疗仪对孩子的近视是否有疗效?近视是否有药物治疗? [嘉宾周行涛]答:戴镜不会影响眼肌肉的发育,也不会影响度数。目前,近视的治疗除了戴眼镜,就是激光手术。 [网友东班牙]问:我今年29岁,遗传性近视眼,两眼均在1000度左右并带有375度散光,4年来一直佩带隐形眼镜,最近一个月眼前出现有黑影飘动,请问是不是玻璃体浑浊现象?如果想做准分子激光手术,现在能做吗?手术费用大约在多少? [嘉宾周行涛]答:你在做激光手术前,要特别检查玻璃体和视网膜的情况。如果合适是可以做的,收费大约每人四千。 [网友你呀膨]问:如果做前放镜植入术,对手术患者有什么要求?做后,有什么副作用? [嘉宾周行涛]答:我已回答过,22岁以上适合的眼内空间。副作用包括青光眼、白内障等。 [网友陆琪]问:我现在是初一学生.自从小学三年级查出近视眼后,近视程度不断加深.目前已接近600度.刚开始,进行过针灸治疗,每晚点眼药水等.但不见效果.又买来OO眼保仪,希望帮助解除眼部疲劳,也没能控制住.我们做家长束手无策,只得不停地为她配新眼镜.很怕这样下去会得其他眼疾.请问有何好的方法控制视力,或由那些医院有特别门诊治疗.另,我们夫妻俩眼睛不好,我双眼近视500/550度,她父亲250/225度 [嘉宾周行涛]答:请你来检查眼球长度和眼压。对于不断进行性加重的高度近视,我们有一种手术可以考虑。 [网友fan]问:谢谢回复,那么手术需要麻醉吗?有风险吗? [嘉宾周行涛]答:手术只需要点点眼药水,进行表面麻醉,不需要打针,麻醉无风险。 [嘉宾周行涛]答:谢谢各位网友,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写信,或者发E-MAIL,我会尽量给大家提供帮助的,谢谢。
周行涛 2018-08-07阅读量7506
病请描述:二、配镜控制篇1. 近视儿童要不要戴眼镜?答:近视是否戴镜,需要在综合屈光度数、双眼平衡、眼位、调节、集合等多种因素后作出决定。一般来讲,同时满足裸眼视力0.6以上、近视75度以下的低度近视可以暂时不戴眼镜,但如果存在外隐斜,就需戴镜。中、高度近视者,配戴合适的眼镜能改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所要的视觉质量。高度数时(大于600度)首次选配的眼镜不要求全部矫正,以耐受度数为宜,适应后再予以全矫。散光矫正的原则是无症状的散光不配,有症状的散光即使度数较低也予试配。高度散光可先低配,适应后再调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视光学科王晓瑛 2. 戴镜后近视会不会越来越深?答:有些家长会抱着“早戴眼镜越戴越近”等陈旧观念,拒绝为孩子配镜矫正。其实这是以讹传讹的说法,是家长满足自己主观意愿的表现,毫无科学根据。科学而言,应该是根据验光的结果,结合视力要求、眼位、眼肌运动、是否有弱视等综合考虑配镜处方。前文已介绍过近视眼发生的几个主要因素,在医学验光下的正确戴镜矫正方式,并不会加快或加深近视。 3. 哪些近视眼配镜后需经常戴?答:戴镜解决两个问题:看远的实际需要和维护眼睛的需要。如果没有眼睛的隐性斜视、视觉疲劳等问题,那么就取决于看远的实际需求:低度近视也就是300度以下的,没有散光,可以看远戴镜,看近可以不戴。大于300度的中高度近视者正常近距离下阅读也是欠清楚的,看远戴,看近也要戴。如果已经出现隐性斜视等情况,建议看远看近都戴。散光度数高的患者看远看近都不清晰,需要常戴镜。 4. 怎样才能配到一副准确、舒适的近视眼镜?答:规范的医学验光是眼镜验配的关键所在。儿童和青少年应常规扩瞳验光,扩瞳后幼儿可仅行客观验光,会阅读视力表后还需行主觉验光。主觉验光的优点在于能了解被测者的矫正视力和戴镜舒适情况。验光完毕,需要试戴10~15分钟,试戴期间可以到处走动,包括上下楼梯,看是否有眩晕、行走困难、视物不清、双眼不平衡等不适,如发生这些情况需告知验光师或医师,及时做出调整。最后就是配镜。现在的镜片多为树脂片,优点在于质轻、安全性高。要注意,镜片的光学性能是最重要的,包括正确的度数和合适的瞳距,配得一副满意的眼镜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5. 为什么有时候戴镜后出现干扰症状?答:有的屈光不正患者,在配戴新眼镜时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如头晕、恶心、眼球胀痛、视物变形等干扰症状,这是因为患者的眼睛对新配的眼镜不适应所引起,一般经过数天或一周戴后即可适应,症状消失。主要原因包括:镜片本身存在球面像差等光学缺陷,凹凸透镜有缩小放大作用,尤其是初戴和散光度数较大的患者等,可能更明显。当然如果是验光配镜失误,应及时处理。 6. 近视眼镜=框架眼镜吗?答:近视眼镜≠框架眼镜,它还包括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即使是框架眼镜,也不仅仅只有单光眼镜一种,还有双光镜、渐进多焦镜等多种类型。 7. 什么是渐进多焦镜?答:渐进多焦镜又称PAL(Progressive Additional Lens),是镜片上方光学区用来看远,下方光学区用来看近,中间度数逐渐变化用来看中距离的一种特殊设计的镜片。对于小部分(15%)内隐斜、调节较强的近视儿童,配戴渐进多焦镜会比较舒适,而且长期来讲有相对减缓近视发展的作用。但对于大部分(85%)外隐斜的儿童而言,渐进多焦镜与普通单光镜并无很大区别,甚至会加重外隐斜。因此,渐进多焦镜的验配应充分检查患者的眼位、双眼平衡、调节、集合等功能,由医生综合做出决定。 8. 隐形眼镜有哪些类型?隐形眼镜有哪些优点?什么是RGP?答:隐形眼镜分软性和硬性两种。大部分成人配戴的是软性隐形眼镜,它的材质软,含水量高,直径大,优点很明显:配戴舒适,方便,满足工作、活动、交际需求。从光学角度讲,角膜接触镜还可以消除三棱镜作用、消除斜向散光、减少双眼视网膜像差。但仍需注意的是,软镜表面容易发生蛋白沉淀和细菌繁殖,长期配戴含水量高的软镜会发生干眼,角膜还可因缺氧、过敏等导致角膜新生血管或巨乳头结膜炎等。所以,不推荐长期配戴软镜,一般也不推荐儿童使用软镜。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又称RGP(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是硬性角膜接触镜中最健康的一种,除具有软镜的优点之外,还拥有超高的透氧性,优良的光学性能,容易清洗和护理,不易产生干眼症等优点,不易发生上述软镜相关的并发症,适合屈光不正患者长期配戴。RGP的使用在各个国家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在日本、新加坡,RGP已经成为儿童和青少年治疗近视的首选。RGP除了有矫正视力的基本作用之外,其减缓近视进展的作用功不可没。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证明,长期配戴RGP对于近视增加过快的儿童和青少年,能相对减缓近视增长的速度。究其原因,可能是RGP提高视网膜成像质量,有效保护眼球,阻止眼轴进一步增加等。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刚开始戴时不如软镜舒服,但只要坚持1~2周,即可适应。 9. 什么是OK镜?OK镜有什么优点?答:OK镜,即角膜塑形镜,属于RGP的一种,分为日戴OK镜和夜戴OK镜,国内目前多使用夜戴OK镜。OK镜的设计不同于普通隐形眼镜,其中央区弧度比人体角膜更平,配戴后可通过镜片的机械压迫作用使角膜中央区暂时变平,从而使全眼的屈光力暂时下降,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需要知道的是,这种“矫正”是暂时的,其作用通常只维持1~2天,如果不是每日配戴,角膜将通过自身的弹性恢复其本身的形态,从而使近视“反弹”,回到原来的近视状态。研究发现,长期配戴OK镜也可以有效减缓近视度数的进展。当然,不是每位患者都适合配戴OK镜,角膜散光小于150度、近视度数小于600度、角膜曲率适中的患者配戴效果较好。OK的验配是非常严格的,配戴前需进行裂隙灯检查排除其他眼疾病,还要检查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客观验光和主觉验光等,配戴后也需进行十分紧密的随访,观察配戴效果及有无并发症发生。所以,OK镜的验配只能在正规医疗单位进行。 10. 哪些人不适合戴隐形眼镜?答:相当一部分人包括近视者谈到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的问题时,十有八九表示“隐形眼镜很危险,很容易发炎的”,尽管他们从无真正体验。其实在规范的配戴和护理下,角膜接触镜是相当安全的,只对于少数患者是禁忌:急慢性眼表炎症,不论是角膜炎、结膜炎还是睑缘炎;干眼征;不能耐受角膜接触镜;缺乏良好依从性。 11. 儿童能戴隐形眼镜吗?答:大部分近视儿童的家长听见医生推荐RGP/OK镜时的第一个反应是:“孩子也能戴隐形眼镜啊?”理由很简单,有“儿童的角膜未发育好”,“隐形眼镜很容易发炎”等诸多顾虑,听似有理。其实儿童在6岁时角膜已发育至成人水平,排除了上述的禁忌症,理论上都可以接受角膜接触镜矫正。但我们不推荐儿童戴软性隐形眼镜,因为长期来讲软镜是欠健康的。而硬镜则不然,其诸多优点已做详细介绍,证明对儿童是安全、有效的。在我们在临床上有很多已配戴RGP的儿童均能自行熟练摘戴镜片,并且学习曲线比成人短,经数次练习就已非常熟练。家长对孩子配戴RGP是否能自理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中心的儿童配戴RGP最小的是4岁,平均7~8岁,但我们推荐小学二年级及以上的儿童配戴。因为RGP镜片直径小,容易丢失,年龄过小的儿童缺乏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如果镜片冲洗、揉搓不当可致蛋白沉淀残留在镜片表面,或者用力过度损坏镜片。因此,给儿童、青少年验配RGP需要家长对它有充分的认识、理性的要求,同时要了解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医生的指导和帮助下严格验配。 12. 治疗近视眼药水有用吗?答: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近视会一直增加而不会减少。人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处于发育巅峰,身体的每个器官都会发育,包括眼睛。眼球的发育,指的是其横径变大,眼轴变长,而眼轴变长的过程就是从远视到正视再到近视的过程。正常的眼球发育一般在18~20岁完全稳定,然后处于微弱的远视状态。而今,儿童的课业压力已是今非昔比,上课、作业、补习、钢琴,加上用眼不卫生,使正视化过程提前到来,很早即发生近视。既然人的发育是不可逆的,就像长高的孩子不会再变矮一样,眼球发育好了,就不会再变短,也就是说近视度数不可能再退回去。但是,我们可以干预近视度数的发展,让它增长得慢一点。怎样干预呢?一些眼药水比如信流丁(消旋山莨菪碱),还有些眼药水比如哌仑西平(尚在研究中),都有很微弱的减缓近视度数进展的作用,但却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使处于发展中的近视戛然而止。原因很简单,打个比方,让儿童背一个很沉很沉的书包,固然会妨碍儿童脊柱的发育,影响身高,但却不会使发育停滞。要知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无比巨大的,不论任何眼药水、治疗镜片都不能代替科学合理的用眼习惯。 13. 如何看待市场上的各种近视治疗仪?答:生病不可怕(况且近视眼不算是疾病),最怕的就是病急乱投医。为了能让孩子不戴眼镜,便四处奔走,到处打听。在广告的引导下,满怀希望买了近视治疗仪,让孩子每天坚持治疗,几个月后,使家长和孩子都感到失望。我们敬告:到目前为止,全国近视眼防治工作专家指导组与国家教委均未曾监制或推荐过任何一种防治近视的仪器。缺乏科学的论断,伪科学的东西应该引起家长充分的重视,谨防上当受骗。合理的用眼习惯加合适的配镜才是上上策。
王晓瑛 2018-08-07阅读量5898
病请描述:二、配镜控制篇 1. 近视儿童要不要戴眼镜? 答:近视是否戴镜,需要在综合屈光度数、双眼平衡、眼位、调节、集合等多种因素后作出决定。一般来讲,同时满足裸眼视力0.6以上、近视75度以下的低度近视可以暂时不戴眼镜,但如果存在外隐斜,就需戴镜。中、高度近视者,配戴合适的眼镜能改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所要的视觉质量。高度数时(大于600度)首次选配的眼镜不要求全部矫正,以耐受度数为宜,适应后再予以全矫。散光矫正的原则是无症状的散光不配,有症状的散光即使度数较低也予试配。高度散光可先低配,适应后再调整。 2. 戴镜后近视会不会越来越深? 答:有些家长会抱着“早戴眼镜越戴越近”等陈旧观念,拒绝为孩子配镜矫正。其实这是以讹传讹的说法,是家长满足自己主观意愿的表现,毫无科学根据。科学而言,应该是根据验光的结果,结合视力要求、眼位、眼肌运动、是否有弱视等综合考虑配镜处方。前文已介绍过近视眼发生的几个主要因素,在医学验光下的正确戴镜矫正方式,并不会加快或加深近视。 3. 哪些近视眼配镜后需经常戴? 答:戴镜解决两个问题:看远的实际需要和维护眼睛的需要。如果没有眼睛的隐性斜视、视觉疲劳等问题,那么就取决于看远的实际需求:低度近视也就是300度以下的,没有散光,可以看远戴镜,看近可以不戴。大于300度的中高度近视者正常近距离下阅读也是欠清楚的,看远戴,看近也要戴。如果已经出现隐性斜视等情况,建议看远看近都戴。散光度数高的患者看远看近都不清晰,需要常戴镜。 4. 怎样才能配到一副准确、舒适的近视眼镜? 答:规范的医学验光是眼镜验配的关键所在。儿童和青少年应常规扩瞳验光,扩瞳后幼儿可仅行客观验光,会阅读视力表后还需行主觉验光。主觉验光的优点在于能了解被测者的矫正视力和戴镜舒适情况。验光完毕,需要试戴10~15分钟,试戴期间可以到处走动,包括上下楼梯,看是否有眩晕、行走困难、视物不清、双眼不平衡等不适,如发生这些情况需告知验光师或医师,及时做出调整。 最后就是配镜。现在的镜片多为树脂片,优点在于质轻、安全性高。要注意,镜片的光学性能是最重要的,包括正确的度数和合适的瞳距,配得一副满意的眼镜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5. 为什么有时候戴镜后出现干扰症状? 答:有的屈光不正患者,在配戴新眼镜时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如头晕、恶心、眼球胀痛、视物变形等干扰症状,这是因为患者的眼睛对新配的眼镜不适应所引起,一般经过数天或一周戴后即可适应,症状消失。主要原因包括:镜片本身存在球面像差等光学缺陷,凹凸透镜有缩小放大作用,尤其是初戴和散光度数较大的患者等,可能更明显。当然如果是验光配镜失误,应及时处理。 6. 近视眼镜=框架眼镜吗? 答:近视眼镜≠框架眼镜,它还包括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即使是框架眼镜,也不仅仅只有单光眼镜一种,还有双光镜、渐进多焦镜等多种类型。 7. 什么是渐进多焦镜? 答:渐进多焦镜又称PAL(Progressive Additional Lens),是镜片上方光学区用来看远,下方光学区用来看近,中间度数逐渐变化用来看中距离的一种特殊设计的镜片。对于小部分(15%)内隐斜、调节较强的近视儿童,配戴渐进多焦镜会比较舒适,而且长期来讲有相对减缓近视发展的作用。但对于大部分(85%)外隐斜的儿童而言,渐进多焦镜与普通单光镜并无很大区别,甚至会加重外隐斜。因此,渐进多焦镜的验配应充分检查患者的眼位、双眼平衡、调节、集合等功能,由医生综合做出决定。 8. 隐形眼镜有哪些类型?隐形眼镜有哪些优点?什么是RGP? 答:隐形眼镜分软性和硬性两种。大部分成人配戴的是软性隐形眼镜,它的材质软,含水量高,直径大,优点很明显:配戴舒适,方便,满足工作、活动、交际需求。从光学角度讲,角膜接触镜还可以消除三棱镜作用、消除斜向散光、减少双眼视网膜像差。但仍需注意的是,软镜表面容易发生蛋白沉淀和细菌繁殖,长期配戴含水量高的软镜会发生干眼,角膜还可因缺氧、过敏等导致角膜新生血管或巨乳头结膜炎等。所以,不推荐长期配戴软镜,一般也不推荐儿童使用软镜。 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又称RGP(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是硬性角膜接触镜中最健康的一种,除具有软镜的优点之外,还拥有超高的透氧性,优良的光学性能,容易清洗和护理,不易产生干眼症等优点,不易发生上述软镜相关的并发症,适合屈光不正患者长期配戴。RGP的使用在各个国家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在日本、新加坡,RGP已经成为儿童和青少年治疗近视的首选。RGP除了有矫正视力的基本作用之外,其减缓近视进展的作用功不可没。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证明,长期配戴RGP对于近视增加过快的儿童和青少年,能相对减缓近视增长的速度。究其原因,可能是RGP提高视网膜成像质量,有效保护眼球,阻止眼轴进一步增加等。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刚开始戴时不如软镜舒服,但只要坚持1~2周,即可适应。 9. 什么是OK镜?OK镜有什么优点? 答:OK镜,即角膜塑形镜,属于RGP的一种,分为日戴OK镜和夜戴OK镜,国内目前多使用夜戴OK镜。OK镜的设计不同于普通隐形眼镜,其中央区弧度比人体角膜更平,配戴后可通过镜片的机械压迫作用使角膜中央区暂时变平,从而使全眼的屈光力暂时下降,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需要知道的是,这种“矫正”是暂时的,其作用通常只维持1~2天,如果不是每日配戴,角膜将通过自身的弹性恢复其本身的形态,从而使近视“反弹”,回到原来的近视状态。 研究发现,长期配戴OK镜也可以有效减缓近视度数的进展。当然,不是每位患者都适合配戴OK镜,角膜散光小于150度、近视度数小于600度、角膜曲率适中的患者配戴效果较好。OK的验配是非常严格的,配戴前需进行裂隙灯检查排除其他眼疾病,还要检查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客观验光和主觉验光等,配戴后也需进行十分紧密的随访,观察配戴效果及有无并发症发生。所以,OK镜的验配只能在正规医疗单位进行。 10. 哪些人不适合戴隐形眼镜? 答:相当一部分人包括近视者谈到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的问题时,十有八九表示“隐形眼镜很危险,很容易发炎的”,尽管他们从无真正体验。其实在规范的配戴和护理下,角膜接触镜是相当安全的,只对于少数患者是禁忌:急慢性眼表炎症,不论是角膜炎、结膜炎还是睑缘炎;干眼征;不能耐受角膜接触镜;缺乏良好依从性。 11. 儿童能戴隐形眼镜吗? 答:大部分近视儿童的家长听见医生推荐RGP/OK镜时的第一个反应是:“孩子也能戴隐形眼镜啊?”理由很简单,有“儿童的角膜未发育好”,“隐形眼镜很容易发炎”等诸多顾虑,听似有理。其实儿童在6岁时角膜已发育至成人水平,排除了上述的禁忌症,理论上都可以接受角膜接触镜矫正。但我们不推荐儿童戴软性隐形眼镜,因为长期来讲软镜是欠健康的。而硬镜则不然,其诸多优点已做详细介绍,证明对儿童是安全、有效的。在我们在临床上有很多已配戴RGP的儿童均能自行熟练摘戴镜片,并且学习曲线比成人短,经数次练习就已非常熟练。 家长对孩子配戴RGP是否能自理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中心的儿童配戴RGP最小的是4岁,平均7~8岁,但我们推荐小学二年级及以上的儿童配戴。因为RGP镜片直径小,容易丢失,年龄过小的儿童缺乏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如果镜片冲洗、揉搓不当可致蛋白沉淀残留在镜片表面,或者用力过度损坏镜片。因此,给儿童、青少年验配RGP需要家长对它有充分的认识、理性的要求,同时要了解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医生的指导和帮助下严格验配。 12. 治疗近视眼药水有用吗? 答: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近视会一直增加而不会减少。人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处于发育巅峰,身体的每个器官都会发育,包括眼睛。眼球的发育,指的是其横径变大,眼轴变长,而眼轴变长的过程就是从远视到正视再到近视的过程。正常的眼球发育一般在18~20岁完全稳定,然后处于微弱的远视状态。而今,儿童的课业压力已是今非昔比,上课、作业、补习、钢琴,加上用眼不卫生,使正视化过程提前到来,很早即发生近视。既然人的发育是不可逆的,就像长高的孩子不会再变矮一样,眼球发育好了,就不会再变短,也就是说近视度数不可能再退回去。但是,我们可以干预近视度数的发展,让它增长得慢一点。怎样干预呢?一些眼药水比如信流丁(消旋山莨菪碱),还有些眼药水比如哌仑西平(尚在研究中),都有很微弱的减缓近视度数进展的作用,但却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使处于发展中的近视戛然而止。原因很简单,打个比方,让儿童背一个很沉很沉的书包,固然会妨碍儿童脊柱的发育,影响身高,但却不会使发育停滞。要知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无比巨大的,不论任何眼药水、治疗镜片都不能代替科学合理的用眼习惯。 13. 如何看待市场上的各种近视治疗仪? 答:生病不可怕(况且近视眼不算是疾病),最怕的就是病急乱投医。为了能让孩子不戴眼镜,便四处奔走,到处打听。在广告的引导下,满怀希望买了近视治疗仪,让孩子每天坚持治疗,几个月后,使家长和孩子都感到失望。我们敬告:到目前为止,全国近视眼防治工作专家指导组与国家教委均未曾监制或推荐过任何一种防治近视的仪器。缺乏科学的论断,伪科学的东西应该引起家长充分的重视,谨防上当受骗。合理的用眼习惯加合适的配镜才是上上策。
王晓瑛 2018-03-28阅读量8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