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小董,33岁,身高165cm,体重55kg,平素月经规律,无痛经,否认其他慢性疾病史。一个健康的姑娘,却在生育上吃足了苦头。 2015年底结婚后,自然流产多达4次。用她的话来说:她是易孕体质,更是易流体质。 4次胎停时间发生于2015-2020年之间,当时孕周为孕8-10周,且每次曾B超发现胎心,但之后胎心消失,2020年那次胎停清宫时还做了胚胎染色体检查,结果正常。 来门诊就诊后,嘱夫妻双方做全套生殖免疫检查。丈夫精液检查正常,精子DNA碎片率9%。 双方染色体和生殖道病原体检查均正常, 女方其他检查结果:性激素,甲状腺功能,胰岛素释放实验和血脂正常。排卵监测:排卵前卵泡直径21-23mm。免疫因素:抗心磷脂系列抗体阴性,•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其余自身抗体均阴性,凝血因素易栓症筛查结果为阴性。 2个月后复查免疫指标:抗抗双链DNA抗体和抗核抗体仍为阳性 诊断:复发性流产,未分化结缔组织疾病? 治疗方案,服用3个月硫酸羟氯喹后试孕,每个备孕周期:加服用阿司匹林,排卵后加服醋酸泼尼松。 备孕3个月后,患者受孕成功,孕后复查免疫指标,抗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但抗核抗体滴度有所下降,继续两药物治疗,孕7周B超是孕48天,见心搏,双侧S/D正常,之后孕22周大排畸提示胎儿发育正常,停醋酸泼尼松松。孕35周停阿司匹林,但继续服用硫酸羟氯喹直至分娩,孕38周分娩1健康女婴,体重3450g。小董终于完成了她的"人生大事"。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是某些结缔组织病的早期阶段,患者一般会出现1种或1种及以上结缔组织病的症状或体征,体内存在1种或1种以上自身抗体,病程持续一年以上,不符合任何其它结缔组织病的诊断标准,但有进一步发展为结缔组织疾病的可能。 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许多育龄妇女平素无任何症状,仅仅因反复流产来医院就诊,就发现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是以免疫抑制剂联合抗凝药物为主。 西院专家门诊:周二,四全天 西院特需门诊:周三下午 周六特需门诊:轮班
王哲蔚 2025-01-22阅读量1216
病请描述: 作者:(江苏)王长杰医生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或引用 开篇之前,我首先在此继续感谢“微医健康号”的审核员及网管们辛勤劳动和付出!也感谢他们能允许我的专业探讨子宫腺肌症方面的第58篇原创文章在此落户!更感谢他们的平台,造福民众,能让更多的患者来查阅到对自己有益的文章!福泽你我! 文章正文 谈起子宫腺肌症的危害有哪些,相信绝大多数患者滔滔不绝的说一通,比如子宫腺肌症会导致患者子宫增大、变硬、痛经、月经量多、经期延长、X..交疼痛以及贫血、不孕等症状。但本文章在开始讲述则是大家熟悉的临床最常见一些危害,但后面将展示的内容是绝大多数子宫腺肌症病人平时在就诊时,临床医生极少来提醒您这个病如不及时得到控制或改善,所造成的比疼痛等普通症状更大后果危害是什么!本文章作者王长杰医生整理这二十余年专一探讨和治疗子宫腺肌症期间,所搜集和总结一部分子宫腺肌症病人的病情,由当初的一般程度,却一味抱着能拖则拖,痛时吃镇痛药片,得过且过,拖一天是一天,反正最多每月数天疼痛难受,挨过最难受的几天就行,子宫增大由它去增大的坏思想!原来病情只是一般程度(子宫或腺肌瘤只是一般增大),此时若找到专业医生尝试治疗,也有可能让子宫或腺肌瘤得到控制或缩小。但由于患者本人在前面的坏思想,而让病情持续加重,以导致本文章最后部分所阐述的严重后果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控制或改善!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摧残的折磨! 子宫腺肌症带来的危害是什么呢?下面先简单阐述一下5个常见症状,然后在本文章后面,王长杰医生将重点阐述子宫腺肌症得不到很好控制或改善时,会引起更大危害之处是什么,敬请耐心阅读: 1、加重痛经 疼痛是绝大多数子宫腺肌症病人反映最多的临床症状,子宫腺肌症会让患者痛经加重,甚至还会造成非月经期有严重腹痛的症状。痛经所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异位内膜随着卵巢改变出血,而产生病灶外局部压力增高,周围平滑肌组织受到刺激之后发生痉挛收缩而产生疼痛。疼痛时程度多为剧烈,不得不借用强烈镇痛药物来缓解,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和精神上的摧残! 2、经量增加 对子宫腺肌症探讨和研究的王长杰医生二十余年的临床经验观察到,绝大多数子宫腺肌症患者还容易出现经量大,淋漓不尽,甚至是贫血的现象。月经过多的原因多数认为是内膜面积增多造成。 3、影响生育 子宫腺肌症还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生育,病情比较轻者会造成反复流产,病情严重者则是会出现不孕,严重影响到妇女生育问题。即使怀孕了,绝大多数在怀孕后的前四个月内出现自然流产的可能极高,因为无法让怀孕后的正常小胚胎安全吸附在子宫壁上,而导致脱落! 4、导致子宫增大 子宫腺肌症患者去做妇科检查的时候,会发现子宫有增大的情况,而且月经期或者是月经前后子宫增大,之后逐渐会变小。建议在复查B时,最好的检查时间为月经干净后三到五天内复查最准确。本文章作者王长杰医生在这二十多年临床上,见过子宫增大最大者为十二厘米多,还有一小半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腺肌瘤。通过药物的来缩小子宫或腺肌瘤,也是一个慢性过程,目前中药缩小子宫及腺肌瘤的最好配方就是被王长杰医生称为中药奇方汤剂,一个周期22天后,可以让一半左右患者的子宫及腺肌瘤得到不同程度的缩小。感兴趣的患者,可以直接点击后面文章标题进入阅读王长杰医生探讨中药奇方汤剂的文章:《治疗子宫腺肌症不按常规出牌反而效果好?谈中药奇方汤剂治疗原理》,如不愿意用西药激素或长久用激素反复,则可以考虑先尝试一个周期中药奇方汤剂22天看看效果如何。如有一定的效果,则继续用单纯的中药方案,反之,如复查并没有得到控制或病情仍然持续加重,需要考虑是否同时配合西药激素来做后的中西药保守治疗的尝试了,再不行,也只有考虑全切子宫! 5、X..交疼痛 子宫腺肌症患者会有X ..生活时候疼痛的症状,其疼痛的轻重和子宫内膜异位具体...位置以及病灶大小有关。子宫腺肌症引起x.....交疼痛主要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骶骨韧带,e....道直肠隔时,X..生活过程当中会受到牵扯而引发疼痛。 本文章作者王长杰医生重点说说子宫腺肌症病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或改善时,病情持续加重到一定程度后,带来的可怕后果有哪些,这些知识是很多临床医生不向患者交待清楚(因为很多医生不是专门治疗此病的),所以,下面这些知识真得拿钱也不一定能买这些知识!王长杰医生今天特别撰写成本文章,以此来警钟长鸣,迟治,不如早治;早治不如找专业的医生来尝试治疗,免得真得出现下面严重后果时,才后悔当初不重视! 王长杰医生在二十余年的长期临床工作中,对病情严重的患者甚为同情,特别是当初病情只是一般程度,没有找到专业的医生用药,只是在当地盲目用药,病急乱投医,屡用屡没有效果,而产生自暴自弃, 心理上形成中医没有希望有效果,西医激素容易复发的思想,所以认为这个病无药可治!由于在临床上有这类病例经常出现,只需要继续阅读本文章后面的内容,则可全面了解,所以本文章中将不举例来佐证!子宫腺肌症病人一时找不到专业医生来控制或改善病情,就抱着这种坐等病情发展,顺其自然!绝大多数病人,她们却素不知,随着病情持续加重,子宫或腺肌瘤持续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或缩小,子宫或腺肌瘤于是越来越增大,因为子宫增大或在子宫的后壁上肌瘤则很快压迫直肠,形成肠粘连结!临床以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在正常的情况下,女人的子宫与肠壁并不会粘连,但是在有炎症的存在时,就有可能会出现粘连的情况。一般在出现子宫和大肠粘连的情况后,患者 便会出现腹部胀痛的症状。 子宫压迫直肠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增大的子宫或腺肌瘤向后会压迫直肠出现肛门坠胀的感觉,或者里急后重感,总有想解大便的感觉,却解不出来。有些人会出现便秘,排便困难,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导致排便量少干结,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影响身体健康。甚至有时需要用手按压腹部来协助排便,症状更严重的,会出现肠道梗阻的表现,排气排便停止,出现明显的腹痛腹胀。而且粘连会使肠蠕动减慢,这会引发不完全性肠梗阻。肠道部位的粘连的现象,对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的患者会引起恶心呕吐和身体乏力的产生,也可能会引起食欲不振等方面的症状,有的患者还可能会导致严重腹痛的症状。 子宫腺肌症在子宫或腺肌瘤严重增大的时候,肠子和子宫都已经粘连了,如果用子宫腺肌症的中药奇方汤在一到二个周期不能缓解的前提下(一个周期是22天),则一定要特别小心了,因为不切除的话,发生扭转什么的,有生命危险。下列症状可以确定是子宫压迫直肠所引起的,比如经常会有大便的感觉,但是当去卫生间的时候,又解不出大便,并且解大便会经常有解不干净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有肛门下坠感。这些症状是由以下疾病引起的,比如子宫腺肌症引起的子宫增大非常严重,子宫腺肌瘤或子宫肌瘤增大严重时,尤其是长在子宫后壁的肌瘤,当增大的时候就会压迫到直肠,而引起一系列的直肠刺激症状。另外,如果是后屈后倾的子宫,同时又患有子宫腺肌症,当子宫增大的时候也会压迫到直肠而引起肛门的刺激症状。如果是压迫膀胱的话会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等症状。 以上内容,本作者王长杰医生期待能帮助子宫腺肌症病人来增加认识和了解这个被各地患者称为“不死癌症”——子宫腺肌症,也建议子宫腺肌症病人认真对待自己的病情,千万不要到病情无法保守治疗时,方才后悔!也欢迎去各大知名搜索内输入本作者王长杰医生来细心查找交流或探讨的方式。 欢迎您辛苦阅读本文章!!谢谢! 有不明白的问题或者交流,则可以直接单独找本作者一起交流和探讨! 最后,再一次感谢“微医健康号”审核员及网管们辛勤劳动和付出! 作者简介: 王长杰医生,专业研究子宫腺肌症20年,撰写超百篇原创网络文章!王长杰医生入驻“微医健康号”平台,愿意继续撰写并发表探讨子宫腺肌症方面的原创文章,奉献给各地患者们!感谢您来此阅读!
子宫腺肌症知识宝库 2025-01-06阅读量9685
病请描述:一、这是个什么样的专家共识,够权威么? 这个共识2018年4月《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公开发表,经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保健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和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专家讨论达成,代表国内生殖领域主流专家普遍认可的专业意见。 二、对于试管患者而言,这个专家共识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最大的意义是少走弯路,至少应该看明白什么情况应该做PGS?什么情况应该做PGD。特别对于高龄、多次流产或移植失败的患者,更应该了解国内主流专家的最新共识建议是什么,少听忽悠,少把个案当普遍,少走弯路错路! 三、什么样的人群要做PGS(三代试管筛查技术)? 1.女方高龄(advanced maternal age,AMA),女方年龄38岁及以上。 2.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miscarriage,RM) ,反复自然流产2次及以上。 3.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移植3次及以上或移植高评分卵裂期胚胎数4~6个或高评分囊胚数3个及以上均失败。 4.严重畸精子症。 四、什么样的人群要做PGD(三代试管诊断技术)? 1.染色体异常:夫妇任一方或双方携带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相互易位、罗氏易位、倒位、复杂易位、致病性微缺失或微重复等。 2.单基因遗传病:具有生育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Y连锁遗传等遗传病子代高风险的夫妇,且家族中的致病基因突变诊断明确或致病基因连锁标记明确。 3.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严重疾病 夫妇任一方或双方携带有严重疾病的遗传易感基因的致病突变,如遗传性乳腺癌的BRCA1、BRCA2致病突变。 4.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 antigen,HLA)配型 曾生育过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治疗的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夫妇,可以通过PGD选择生育一个和先前患儿HLA配型相同的同胞,通过从新生儿脐带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救治患病同胞。 五、高龄患者做一代或二代试管是在走弯路么? 国内很多38岁以上甚至40岁以上患者,还在大量尝试做一代和二代试管,国内也有很多生殖医生会建议说做三代可能得不到能通过PGS筛查的胚胎,患者也容易心存侥幸,看到个别成功自卵案例就以为也能成功。但是从最新的《专家共识》来看,国内主流专家已经建议高龄应该做三代试管,这个是建立在众多专家的一线临床数据和技术实践基础上的,应该引起更多高龄患者的重视。 六、反复流产和移植失败应该做“免疫治疗”还是做三代试管? 很多反复流产或试管移植失败患者都去看“免疫治疗”,国内一些三甲医院生殖中心也有开展,但是“免疫治疗”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早在2002年,美国FDA就叫停了针对习惯性流产的“免疫治疗”。我国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网站一篇文章显示:免疫原因已被质疑,“输注丈夫淋巴细胞的前瞻性资料最初也是令人鼓舞的,然而未被证实。从此次发布的《专家共识》来看,反复流产2次或移植失败3次的患者应该做三代试管,应该“比免疫治疗”更得到主流生殖专家普遍认可!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筛查技术专家共识(2018版)》 由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中信湘雅医院等单位的业内著名专家共同拟定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筛查技术专家共识”,2018年4月在最新一期的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公开发表,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筛查进入规范化、专业化时代。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开展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细胞及分子遗传学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和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PGS)技术迎来了快速的增长和发展。为使该项技术更加规范且有效地实施,经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保健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和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专家讨论,结合国际发展动态和国内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达成以下临床和实验室专家共识。 第一部分 PGD/PGS的临床流程与质控 1 适应证和禁忌证 1.1 PGD的适应证 1.1.1 染色体异常 夫妇任一方或双方携带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相互易位、罗氏易位、倒位、复杂易位、致病性微缺失或微重复等。 1.1.2 单基因遗传病 具有生育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Y连锁遗传等遗传病子代高风险的夫妇,且家族中的致病基因突变诊断明确或致病基因连锁标记明确。 1.1.3 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严重疾病 夫妇任一方或双方携带有严重疾病的遗传易感基因的致病突变,如遗传性乳腺癌的BRCA1、BRCA2致病突变。 1.1.4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配型 曾生育过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治疗的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夫妇,可以通过PGD选择生育一个和先前患儿HLA配型相同的同胞,通过从新生儿脐带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救治患病同胞。 1.2 PGS的适应证 近期高通量遗传检测技术(PGS 2.0版)的研究和发展,对PGS的临床意义提出了新的质疑,包括不同程度和部位胚胎染色体异常嵌合型的存在、临床检测技术的精准性、对移植胚胎的选择和放弃的标准、PGS的活产率计算方式及其应用价值等,提示PGS的循证证据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其指征也面临修正和更新。目前PGS可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2.1 女方高龄(advanced maternal age,AMA) 女方年龄38岁及以上。 1.2.2 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miscarriage,RM) 反复自然流产2次及以上。 1.2.3 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 移植3次及以上或移植高评分卵裂期胚胎数4~6个或高评分囊胚数3个及以上均失败。 1.2.4 严重畸精子症 1.3 PGD的禁忌证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实施PGD技术: 1.3.1 目前基因诊断或基因定位不明的遗传性疾病。 1.3.2 非疾病性状的选择,如性别、容貌、身高、肤色等。 1.3.3 其他不适宜实施PGD的情况。 1.4 其他几种特殊情况 1.4.1 性染色体数目异常 如47,XYY、47,XXX等,产生性染色体异常后代的几率较低[1,2],不建议实施PGD;而47,XXY生育后代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3],可酌情考虑是否实施PGD。 1.4.2 对于常见的染色体多态 如1qh+、9qh+、inv(9)(p12q13)、Yqh+等,不建议PGD。 2 遗传咨询和知情同意 患者夫妇在选择实施PGD/PGS前,需要接受至少一次的遗传咨询,使其充分了解自身的生育和遗传风险,知晓现阶段可能的医学干预措施及其利弊,自愿选择治疗方式,并保存相关咨询记录资料。 2.1 病史采集及家系分析 包括收集患者及相关家系成员的原始临床资料及遗传检测结果,绘制系谱图;询问夫妇双方的疾病史、生育史、专科检查及健康评估结果;对于HLA配型者,需评估患儿目前的病情及诊治情况,判断其病情是否允许等待。 2.2 风险评估 结合家系调查和遗传检测结果,以及相关疾病的一般遗传发病规律,充分评估夫妇的再生育风险。 2.3 知情选择 根据评估的生育风险告知可能的干预措施,如产前诊断、PGD/PGS、配子捐赠等,以及现阶段不同干预技术方案的优缺点,让夫妇自愿选择生育干预措施。夫妇在选择PGD/PGS周期治疗前,需充分知晓整个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涉及常规体外受精的治疗过程、PGD/PGS技术造成的胚胎活检、冷冻复苏损伤、个别胚胎可能诊断不明、检测后无可移植胚胎、染色体嵌合型胚胎发育潜能的不确定性、无法常规鉴别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携带者、由于胚胎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可能导致误诊的风险、以及若获得持续妊娠,需行产前诊断确诊等。 3 胚胎移植 3.1 行PGD/PGS检测后的胚胎,建议行单胚胎移植。 3.2 当本周期无完全正常的可移植胚胎时,患者经遗传咨询和知情同意后,可自愿选择移植非整倍体嵌合体异常胚胎[4],并依顺序优先选择移植不良风险较小的嵌合型胚胎。 3.3 在对单基因疾病实施PGD时,携带致病基因突变但很可能不发病的胚胎可作为备选移植胚胎。 3.4 可选择新鲜周期移植或者复苏周期移植。 4 随访 PGD胚胎移植后获得持续妊娠者,需进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现阶段不建议采用无创产前筛查的方法,并应随访妊娠的结局以及新生儿的情况。 5 临床质控 5.1 夫妇在进入PGD/PGS治疗周期前,需接受至少一次遗传咨询,并保存完整的咨询记录、知情同意书和病案记录。 5.2 确定接受PGD/PGS周期治疗的夫妇的临床指征合理且充分。 5.3 PGD获得持续妊娠者,产前诊断结果与胚胎检测结果符合率>98%。 5.4 对PGD/PGS的临床结局分析,建议使用活产率/每起始周期的统计方法。 第二部分 胚胎实验室的显微操作与质控 1 授精方式的选择 1.1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 PGD/PGS周期建议采用ICSI授精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母源颗粒细胞和父源精子对下游遗传学检测准确性的干扰,特别是下游检测拟采用核酸扩增技术者。 1.2 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 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方法进行胚胎遗传学检测时,也可采用IVF授精后形成的囊胚,但应警惕精子和其他细胞核的污染。 2 活检的时机 2.1 极体活检 通过极体活检进行PGD/PGS,可分析判定母源遗传信息。 2.1.2 第一极体活检:可在取卵后实施,也可在ICSI后0.5~2 h进行。 2.1.3 第二极体活检:在ICSI后8~14 h第二极体排出后进行。 2.1.4 在ICSI受精后8~14 h内,可同时活检获取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 2.2 卵裂期活检 卵裂期活检一般在授精后66~70 h进行,对此时发育至6~8细胞、碎片含量< 30%的胚胎进行活检。通常活检1个卵裂球,最多不超过2个。在卵裂期活检后,胚胎仍可继续生长发育2~3天,成为囊胚。在该时间段内若能完成胚胎遗传学诊断,则可实行新鲜周期移植。 2.3 囊胚活检 囊胚活检对胚胎发育的潜力影响较小,已成为目前PGD/PGS的主要活检方式。囊胚期活检是在授精后第5~6天、囊胚充分扩张后进行。建议活检囊胚评分应在4BB以上,活检细胞数以5~10个为宜。通常囊胚活检后的胚胎需立即冷冻保存,待胚胎遗传学分析完成后,择期对结果正常的胚胎进行复苏移植。 3 胚胎活检 3.1 透明带打孔 3.1.1 透明带打孔的方法有机械法、Tyrodes酸法和激光法。目前激光法更为常用,在活检时应尽量避免对细胞造成热损伤。 3.1.2 机械法打孔和激光法可以用于授精前的极体活检,Tyrodes酸法可能对纺锤体产生不利影响。 3.1.3 卵裂期或囊胚期活检可以采用机械法、Tyrodes酸法和激光法。 3.1.4 囊胚活检的透明带打孔可以在授精后第3天、第5天、活检前4 h或活检时进行。 3.2 活检细胞的数目 应根据遗传检测的要求,单独或同时移取第一或第二极体;卵裂期活检应移取1~2个细胞。若需移取2个细胞,则活检胚胎应包含≥ 6个细胞;囊胚活检采集的滋养细胞数目应控制在5~10个。 3.3 二次活检 反复活检将影响胚胎的发育潜力。但在首次活检诊断不明时,可以考虑二次活检(包括卵裂期胚胎和囊胚);如果胚胎活检后已冷冻,可以考虑复苏后再次活检[5]。 3.4 选择活检的细胞 在卵裂期活检卵裂球时,应选择移取有核且为单核的细胞,囊胚活检应选择远离内细胞团的部位。 4 活检胚胎的冷冻 在等待PGD/PGS遗传学检测结果时,需要对活检后的胚胎进行冷冻保存。建议采用玻璃化冷冻技术,活检后的卵裂期或囊胚期的冷冻方法与常规胚胎冷冻方法相同。 5 活检样本的预处理 5.1 核酸扩增法检测的预处理 下游采用核酸扩增法进行遗传学检测者,活检所移取的细胞经过洗涤后应放入含有2.5 μL磷酸盐缓冲液(或遗传检测试剂盒所要求的预装试剂)的PCR管中,同时移取少许洗涤液到空白PCR管中作为空白对照。 5.2 FISH检测的预处理 不同的细胞固定方法均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在处理时应注意做好固定液的隔离防护措施。 6 胚胎活检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6.1 胚胎活检环境的质量控制 6.1.1 同ICSI体外胚胎操作实验室标准,在百级层流、37℃恒温、覆盖于无菌矿物油下的无菌培养液滴中进行。 6.1.2 为减少胚胎之间的相互污染,必须确保每个微滴中仅包含一个胚胎,活检针和活检材料转移吸管须无活检细胞成分的残留。 6.2 胚胎活检人员的质量控制 胚胎活检技术人员应具备熟练的ICSI操作经验,在操作中全程遵循严格的无菌原则,以防外源性污染。 第三部分 遗传实验室的遗传检测与质控 根据胚胎遗传检测的靶标,又可分为基因水平的检测和染色体水平的检测。 1 基因水平的检测 1.1 适用范围 经过规范的临床咨询,明确具有单基因遗传病高风险的夫妇;夫妻双方或之一携带有严重疾病明确的遗传易感基因致病突变;HLA配型选择。 1.2 检测策略和原则要求 1.2.1 为避免因扩增失败、优势扩增、等位基因脱扣(allele drop-out,ADO)、样本污染等导致的误诊或诊断不明,建议PGD的胚胎基因检测应同时进行突变位点的直接分析和遗传多态位点连锁分析[6,7]。 1.2.2 用于连锁分析的遗传多态位点可以是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或者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1.2.3 建议在致病突变位点上、下游1 Mb的范围内分别选择至少2个可提供遗传信息的多态位点,同时避免选择同源性高、相邻序列中GC含量高或有多聚核苷酸序列的SNP位点。 1.2.4 对于性连锁遗传病,建议加入性别指示位点的检测。 1.2.5 对于HLA配型者,用于连锁分析的遗传多态位点需要覆盖HLA-A、HLA-B、HLA-DRA和HLA-DQB1的上、下游,在每个区域中至少选择5个可提供遗传信息的多态位点。 1.2.6 在进行遗传多态位点连锁分析时,需注意突变位点附近的基因组重组。 1.3 检测方法 1.3.1 巢式PCR法 其中第一轮多重PCR应扩增多个目标位点(含突变位点以及连锁遗传的多态位点)。 1.3.2 全基因组扩增(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WGA) 又可分为基于PCR原理和非基于PCR原理的扩增方法。WGA扩增的产物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突变位点及遗传连锁位点的鉴定,包括荧光PCR、Sanger测序、单核苷酸多态微阵列芯片(SNP array)[8,9]、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6]以及联合检测等。 1.4 PGD检测前的验证 1.4.1 在施行PGD前,需要在家系样本中对已知致病突变进行验证。 1.4.2 应选择突变位点上、下游的多态位点,在家系样本中进行连锁分析,从中选择能够提供遗传信息的位点建立单体型图。 1.4.3 在单个细胞水平验证PGD检测方案的有效性 1.4.3.1 在实施PGD检测前,需要在单个细胞上验证方案的有效率,评估目标检测位点扩增的有效性以及ADO率。 1.4.3.2 验证样本可以是淋巴细胞、颗粒细胞、口腔粘膜细胞、胚胎细胞等,应注意来源的细胞可能影响扩增的效率和ADO率。 1.4.3.3 采用卵裂期活检者,每份验证样本应包含1个细胞;采用囊胚活检者,每份验证样本应包含4~10个细胞。 1.4.3.4 若采用直接PCR扩增法,建议在50份验证样本(可能的话,包括携带有致病突变的细胞以及正常细胞)中进行预验证检测。 1.4.3.5 采用WGA法进行第一步扩增者,建议至少在10份验证样本中进行预验证检测。 1.4.3.6 扩增效率应>90%,ADO率应<10%。若ADO率较高,可适当增加上、下游的连锁遗传多态位点进行分析[10]。 2 染色体水平的检测 2.1 适用范围 夫妻双方或之一携带有染色体异常;医疗目的的性别选择;胚胎植入前的非整倍体筛查。 2.2 检测策略和原则要求 2.2.1 对于夫妻双方或之一携带有染色体异常者,PGD可以仅针对异常染色体进行检测,也可同时分析其他染色体的数目异常。 2.2.2 性别选择可以用于基因诊断不明的性连锁遗传病。但对于基因诊断明确的家系,建议进行突变基因分析,不建议单纯进行性别选择。 2.2.3 对于Y连锁单基因疾病,可仅进行性别选择。 2.2.4 对于染色体结构易位,PGD检测可不鉴别携带者。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提供携带者检测,但需要充分评估检测所采用的技术。 2.2.5 对于胚胎非整倍体筛查,建议采用能够同时分析所有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方法(comprehensive chromosome screening,CCS),不建议采用FISH技术。 2.3 检测方法 2.3.1 核酸扩增法 2.3.1.1 巢式PCR法 首轮多重PCR应同时扩增目标染色体的特异性位点,第二轮定量PCR应进行各染色体的位点拷贝数分析[11]。 2.3.1.2 WGA结合高通量遗传检测技术 在WGA检测后,可采用多种高通量遗传检测技术进行染色体拷贝数检测,如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 CGH)[12,13]、单核苷酸多态微阵列芯片(SNP array)[14,15]、高通量测序(NGS)[16,17]等。 2.3.2 FISH检测 应针对检测的目标染色体,选择不同的核酸探针。在检测染色体易位携带者所产生的胚胎时,所选的探针组合需要能够识别所有可能的易位相关的染色体不平衡胚胎。当染色体易位片段较小、超出高通量遗传学检测技术的有效分辨率时,应优先选择FISH检测。 2.4 临床实施PGD/PGS前对于方案有效性的验证 2.4.1 array CGH、SNP array、NGS等技术已有商品化试剂盒,具有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质控参数,本地实验室在首次临床应用前,需验证检测平台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通常无需对每个病例进行临床前预实验。 2.4.2 采用FISH进行染色体拷贝数分析,需提前验证患者夫妇外周血中期染色体的核型,同时在间期核上检测分析探针的荧光强度及特异性。 3 质量控制 各临床PGD/PGS实验室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色,自主选择检测技术平台。各种检测方法均需建立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不同的检测技术平台应根据具体流程的需要在实验关键环节设置质控参数。本指南仅对PGD实验室的一般质控措施提出以下建议: 3.1 采用核酸扩增法进行PGD/PGS检测的实验室需严格遵照《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工作规范》的一般原则。 3.2 胚胎活检的细胞及其在整个检测流程中需具有清晰且唯一的编号,与胚胎一一对应。 3.3 采用核酸扩增法进行PGD/PGS检测时,首次扩增步骤需要设置细胞洗涤液空白对照以及扩增试剂空白对照以评估可能的污染及来源。 3.4 各种检测技术需均建立SOP文件并遵照执行,并及时评估更新。 3.5 对于采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技术如array CGH、SNP array、NGS等,需建立适用于本地实验室的SOP程序和质控方法。 3.6 所有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双人核对,实时记录并签字。 3.7 检测结果数据需要两人独立分析判读,最后由第三人审核判断。未达成一致意见的胚胎应判读为诊断不明。PGD中诊断不明的胚胎不建议移植。 3.8 应定期开展室内比对和室间比对质控,并做好记录。 4 检测报告 PGD/PGS报告需包括患者夫妇的姓名、年龄、检测指征、胚胎编号、胚胎活检阶段、活检日期、检测方法和项目、检测结果、检测者、审核者、报告日期及备注说明。除医疗目的性别鉴定外,报告不准提示胚胎的性别。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8年4月第35卷第2期,151-155. 本文转载自薇V信新gongzhong号:zdyfycqzdzx
洪岭 2024-12-31阅读量9780
病请描述: 诊治经过 ❖ 陈女士36岁(中国籍),丈夫AKIYA~37岁(日本籍)。该对夫妻原发不孕2年,2017.04我院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示:双侧输卵管通而极不畅。超声提示:多发性子宫肌瘤,压迫宫腔。分别于2018.03、2018.06及2019.06在我院行宫腔镜(HSC)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男方精液检查示:弱精子症。 ❖ 2018.09~2020.05在我院共取卵3次(长方案、拮抗剂、微刺激)+IVF授精,移植5次未孕(8枚胚胎)。因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洪医生建议行“第三代”试管婴儿治疗。 ❖ 2020.06.19微刺激方案促排卵:获卵6枚,受精6枚,正常受精6枚,形成D3天胚胎6枚,5枚D3胚胎进行囊胚培养,形成4枚囊胚,将3枚囊胚活检部分细胞后进行PGT检测,1个月后告知结果:正常PGT胚胎2枚。 ❖ 因三次子宫肌瘤手术,陈女士内膜最厚时内膜仅有5mm,和她沟通后陈女士决定5mm时尝试移植。 2020.10.28行自然周期PGT-FET,移植日内膜5mm,移植PGT胚胎1枚,未孕。 2021.05.18行促排周期PGT-FET,移植日内膜5mm,移植PGT胚胎1枚。 2021.05.31开奖验孕,血β-HCG1106.50、孕酮38.36、雌二醇1873.36。 ❖ 2021.06.12一超:宫腔内见胚囊,大小18×14×21mm,胚芽长3mm,见心管搏动。血β-HCG 50457.30、孕酮48.79、雌二醇2861.10。 ❖ 2021.06.28二超:宫腔内见胚囊,大小19×35×60mm,胚芽长19mm,见心管搏动。二超当天顺利毕业,转往产科建卡! ❖ 2022.01.21(38周+3)剖宫产一健康女婴,重3200g,Apgar评分10 分。 医生解说 01 什么是“第三代”试管婴儿(PGT)? “第三代”试管婴儿又称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PGT),它和第一代(常规IVF-ET)第二代(ICSI)试管婴儿的主要区别就是可以对胚胎进行检测。简单通俗解释就是一代二代是“盲目”移植的,而第三代是在移植前从胚胎上取一些细胞进行检测,可以知道胚胎的好坏(染色体等情况),选择正常的胚胎进行移植。PGT适用于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本文中的陈女士就属于这种情况)、习惯性流产、女方高龄(≥38岁) 等情况,因为胚胎反复种植失败、习惯性流产等的主要原因是胚胎染色体异常,而PGT可以检测出染色体异常的胚胎,通过移植染色体正常的胚胎,从而提高怀孕率(仅移植1枚PGT胚胎,怀孕率即可达60~80%左右),减少再次流产的风险。PGT还适合于染色体异常疾病(夫妇一方或双方染色体相互易位、罗氏易位、倒位、致病性微缺失等)、单基因遗传病(比如:耳聋、血友病、多指并指、地中海贫血等)等。 有人说第三代试管婴儿很贵?做一次需要8-10万元?其实,PGT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贵,PGT前期流程方案费用等和一代二代几乎是一样的,多出来的费用主要是胚胎行PGT的检测费,每个胚胎检测费是4600元左右。 02 内膜多厚可以移植胚胎? 试管婴儿治疗过程中一般认为移植前内膜厚度大于或等于8mm,才可以移植。但对于一些内膜严重损伤的患者来说,调整内膜厚度并非易事,有时候效果甚微(本文陈女士使用了芬吗通、补佳乐、生长激素、阿司匹林、万艾可等很多药物和方法,但内膜很难增厚,最厚时仅5mm)。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特殊情况下,内膜厚度﹤8mm的情况下,也可以尝试进行胚胎移植! 自1978年至今,试管婴儿已经发展了44年,根据44年的经验总结,医生认为试管成功率主要决定于胚胎的质量(发育潜能),内膜因素次之,内膜因素没有胚胎因素重要!所以,有时候女士们在胚胎移植前,不要太纠结于内膜厚一些、薄一些……因为试管婴儿成功率主要决定于胚胎质量!、
洪岭 2024-12-31阅读量9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