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口腔 > 喝酒后呕吐 > 检查

喝酒后呕吐检查

喝酒后呕吐检查相关内容 更多>

慢性胆囊炎患者喝酒要谨慎02

病请描述: 3、喝酒后恢复  :                 如果一时未能把控好,已经喝过量,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催吐。用手指刺激咽喉部催吐,这是最直接的方法,将还未消化吸收的酒精吐出来。 (2)多喝水。这是永不变的基调,最方便的就是喝白开水。各种蔬果汁均有利尿作用,可以多喝,如蜂蜜水、西红柿汁、葡萄汁、芹菜汁、酸奶、袖子汁等。浓茶和咖啡均含兴奋物质,不能用于解酒。 (3)解酒药。目前临床上具有促进肝脏代谢酒精的药物有腺昔蛋氨酸和美他多辛。前者有针剂和胶囊二种剂型,后者只有胶囊。必要时也可在酒后服用1一2天。喝醉了,大家往往以为一觉醒来就没有问题了,其实不少人就已经得了酒精肝。 四、伤肝了怎么办? 酒精对人的肝脏、胃肠、胰腺、心脏、大脑等多个器官均有损害,当然,首当其冲的是肝脏。酒精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酒精性肝病在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或类型: (1)轻症酒精性肝病:无明显不适,查肝功能指标、肝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轻微异常。 (2)酒精性脂肪肝:感乏力、月干区隐痛等不适,查肝影像学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肝功能指标轻微异常。 (3)酒精性肝炎:是短期内肝细胞大量坏死引起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可发生于有或无肝硬化的基础上,主要表现为明显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尿黄、全身发黄,严重时可出现浮肿、腹胀、腹部膨隆、出血,查肝功能指标显著异常,胆红素明显增高,可伴有发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升高。可直接诱发肝衰竭而致命。 (4)酒精性肝硬化:有乏力、面色黝黑、贫血、腹胀、浮肿、易出血等临床表现,查肝功能提示肝脏代谢功能明显下降。得了酒精肝,首先是要戒酒,轻症酒精性肝病和酒精性脂肪肝只要及时戒酒,一般情况下肝脏的病变就可以自我修复。对于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就必须找专业的医生救治。对于喝酒成瘾的人来说,戒酒是一件非常艰难和痛苦的事,家人的责备往往是无用的,此时更需要亲人的关怀、鼓励与照顾。酒精依赖也是一种精神疾病,需要得到专业医生的治疗。临床上已经有纳曲酮、阿坎酸和巴氯芬三种药物用于酒精依赖的治疗,必要时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用,可以明显提高戒断的成功率。戒酒时可发生酒精戒断综合征,表现为血压和心率增加、颤抖、反射亢进、易怒、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出现震颤性澹妄、癫痈、昏迷、心跳骤停,甚至死亡。长效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安定、利眠宁等可以减轻或控制酒精戒断综合征。 本文选自:叶卫江、郭意男等 ,喝酒前你必知的几个问题。

赵刚 2017-04-29阅读量1.2万

肾脏生病了会发出哪些求助信号

病请描述: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运转的公司,肾脏绝对是那个默默干活、任劳任怨的好员工。两个像拳头大小的肾脏,每天滤过和清洁的血液有200升,相当于10桶饮用水的量!并且,肾脏还有“轻伤不下火线”的特点。肾脏不但有巨大的代偿功能,发生病变后症状往往非常隐匿,以至于被很多患者忽视,等恶化到了终末期,痛苦不堪。  不过,还是有些蛛丝马迹提示您的肾脏需要“检修”,不要忽视了肾脏发出的这些求救信号:  1.尿量变化   正常人每天排尿1000—2000毫升,平均1500毫升,无论是尿量变多还是变少,都可能是肾脏疾病的表现。特别是正常人夜尿很少,如果发现夜里要起来好几回,而睡前喝的水并不多,更要警惕肾脏病变。  2.尿性状改变   正常人的尿色是透明的浅黄色,如果喝水少或清晨第一次排尿,颜色稍深。如果尿色发红,或者尿中泡沫多,要及时去肾内科检查。  3.出现水肿   肾脏是人体代谢水的器官,肾不好,水就会蓄积。有的人早上起来发现眼皮浮肿,或者双脚、双腿浮肿,都要考虑肾脏的问题。  4.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有了这些表现,除了看消化科,还要注意排除肾脏病。  5.皮肤瘙痒   终末期的肾病患者,由于体内的尿素不能经尿液排出,会通过皮肤排泄,由此刺激皮肤;另外,身体内积累的毒素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引起皮肤瘙痒。  以上肾脏病变的信号有的发生在早期,有的已经是晚期的表现,所以,光靠症状来判断自己肾脏是否健康是不行的。“一定要重视体检,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尿酸异常等疾病的高危人群。”  附:日常护肾有九忌   一、滥服伤肾中草药   近年临床不断发现,服用某些中草药(包括中成药)可引起肾功能损害。会“伤肾”的中草药有:雷公藤、关木通、牵牛子、苍耳子、罂粟壳、生草乌、使君子、青木香、广防己等。其中,雷公藤导致的肾损害最大,其次,是关木通,关木通伤肾的原因,是含有肾毒性物质马dou铃酸。  二、滥用镇痛西药   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一些消炎镇痛药物,如去痛片、消炎痛、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容易引起肾损害。肾损害可表现为:乏力、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出现血尿和无菌性脓尿,并伴有关节痛等症状。有的直接会引起急性肾炎或肾小球坏死等肾病综合征,重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三、经常憋尿   有些人因工作忙而长时间憋尿。尿液在膀胱里太久很容易繁殖细菌,细菌会经输尿管逆行到肾,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这类感染一旦反复发作,能引发慢性感染,不易治愈。患者不仅会出现腰酸背痛、尿频尿急等症状,还可能发展成为急性尿毒症。  四、饮水过少   如果长时间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临床常见的肾结石、肾积水等都和长时间不喝水密切相关。充分喝水可稀释尿液,保护肾脏,有利于充分排出废物和毒素。  五、暴饮暴食   随着聚餐机会增多,常会吃下过量的“美味”,摄入的食物最终都会产生废物——尿酸及尿素氮等。这些废物大多经过肾脏排出,饮食无度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六、过度喝饮料   软饮料和运动饮料的过度摄取会间接损伤肾。人体内的酸碱度为7.2,这些饮料普遍为高度酸性,饮用后体内酸碱度明显改变。肾脏是调节人体内酸碱度的主要器官,长期过度摄取软饮料及运动饮料,会给肾脏带来负担,增加肾脏损伤的概率。  七、吃过于松软的面包   面包和糕点中有一种食品添加剂溴酸钾,它能赋予烤制食品所必需的面筋强度及弹性,吃起来口感松软,但过量食用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及肾脏。  食品添加剂溴酸钾,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其列为致癌物质。  八、饮食太咸   饮食偏咸,尤其是某些零食盐分含量过高,例如吃炸薯片、方便面等会让人不知不觉吸收过量的盐分,导致血压升高,肾脏血液不能维持正常流量,从而诱发肾病。  九、酒后喝浓茶   有的人认为酒后喝浓茶能解酒,其实这非但无效,还会伤肾。茶叶中的茶碱可以较快地影响肾脏而发挥利尿作用,此时酒精尚未来得及再分解便从肾脏排出,使肾脏受到大量乙醇的刺激,从而损伤肾功能。

张冉 2017-01-12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