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浅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 > 检查
病请描述:近年来,淋巴瘤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发病率在逐年增长,并且呈年轻化趋势。数据显示,淋巴瘤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6.68/10万,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根据病理学特点,淋巴瘤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两类。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70%左右,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我国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恶性淋巴瘤。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该病常见于老年群体和中青年群体,属于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丁凯阳教授介绍,引起淋巴瘤的病因很多,比如自身免疫因素、病毒感染、遗传因素、有毒有害物品的接触等都可能引发恶性淋巴瘤。 早期的恶性淋巴瘤容易让人忽视。丁凯阳教授提醒,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长期体温升高、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症状,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做专科规范检查,及早做出诊断。 病理是诊断金标准 “精确的病理诊断,非常重要。”丁凯阳教授认为,淋巴瘤亚型众多,异质性强,各个亚型大概有100多种,治疗方案和方法都有所差别。由于淋巴瘤的临床症不是那么典型,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案各异,所以,精准诊断与个体化规范治疗至关重要。当发现身上有异常肿大的淋巴结,要及时检查,排除一些其他疾病引起的和淋巴瘤相似的症状。淋巴瘤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盗汗、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导致诊断被延误。 “要确诊淋巴瘤,金标准就是病理诊断。”丁凯阳介绍,病理包括大体的细胞病理以及现在的分子病理作为辅助诊断。如果是浅表淋巴结肿大,一般以一个小手术的形式取出淋巴结做病理检查,如果是深部肿大淋巴结,可以进行穿刺活检,取到病理之后进行确诊,针对不同确诊亚型接受合适的治疗方案。 治疗规范化标准化 据介绍,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一类淋巴瘤类型,在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方面具有很大异质性,相较于其他淋巴系统恶性肿瘤预后更差。其发病率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1%~34%,在亚洲国家一般大于40%。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病,并且对男性的影响略高于女性。 对于治疗效果,丁凯阳信心十足,他介绍,总体上来说,随着新的治疗药物的推出和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淋巴瘤现在临床治愈率大大提升。比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靶向CD79b ADC维泊妥珠单抗在我国正式临床使用,革新了我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线治疗标准,全新治疗方案将有可能让淋巴瘤成为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疾病,得到长期规范的管理。
微医药 2023-11-30阅读量1869
病请描述: 大家好!我叫淋巴结,外表看起来像一颗小小的豆子,但我可是主人身体健康的小卫士。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监控细菌和病毒这些大坏蛋有没有进入到主人身体里。大部分时候我都很低调的,所以主人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我的存在。但是有些时候为了保护主人,少不了要和这些坏人打一架,为了能够顺利打败坏人,我这个时候就会像绿巨人一样把自己变得强壮起来,没想到主人因为我“变壮了”开始怀疑我投向肿瘤军团了。这件事真的太令我气愤了,因此我今天邀请了超声科的陈医生来当我的新闻发言人,证明我的清白。 淋巴系统是我们身体重要的防御系统,保护着我们免受各种细菌、病毒的伤害,而它最重要的组成之一就是淋巴结。大家对淋巴结并不陌生,很多时候大家都能在颈部、锁骨上、腋下以及腹股沟等较为表浅的位置摸到一粒一粒像小豆子一样的淋巴结。那么问题来了,摸到淋巴结要不要担心呢?什么时候我们要去医院专门检查淋巴结呢?超声科又是如何检查淋巴结的呢?以下的问题相信你会在这篇小短文中找到答案。 淋巴结是人体免疫防御体系中的主力部队,它是人体的免疫小卫士,遍布全身各个角落。我们的身体里大约有五到六百个淋巴结,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过滤淋巴液,清除细菌和异物以及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简单来说,每一个淋巴细胞就像一个警察,在密切关注着病毒细菌的动态,而淋巴结就相当于我们警察的办公地点——警察局。就这样,一个一个的淋巴结就像我们的公安系统一样,覆盖全身,保卫着我们的健康。 我们的淋巴结为什么会肿大呢?常见的原因有反应性增生、感染、结核、淋巴瘤、急慢性白血病、恶性肿瘤转移等等。最常见的就是反应性增生了,那么什么的反应性增生呢?举个简单的小例子,当我们的淋巴警察发现了病毒或细菌的踪迹后,会立即集结起来,把细菌围堵在淋巴结中消灭它,大批的警察会聚集到这个淋巴结中,为了容纳更多的淋巴细胞,我们的淋巴结就开始原地扩建,所以就会变得肿大了。这就是我们反应性增生的简单原理。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颈部等浅表淋巴结,因此如果你是在有炎症的情况下(如扁桃体发炎、牙痛等)发现淋巴结肿大,不要担心,这说明你的淋巴小卫士正在努力工作与病毒和细菌作斗争呢。 因此,如果你有炎症症状伴有淋巴结疼痛,但是淋巴结质地比较软、并且活动度好,那么请不要担心,观察即可。但是如果你有以下几种表现的话,那我要建议大家去医院检查以下了 1.淋巴结持续变大(约2周左右)。 2.淋巴结在1-2周内迅速增大。 3.身上可以摸到比较大的淋巴结,尤其是大于1cm的淋巴结。 4.全身多处都有淋巴结肿大。 5.淋巴结的质地较硬,而且活动度差。 6.炎症消除后淋巴结依旧肿大。 接下来我要从超声医生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是如何机检查淋巴结的。在此之前,我要先为大家纠正一个小误区,很多患者在摸到肿大的淋巴结时都很担心,认为淋巴结越大越不好,实际上淋巴结的大小与良恶性没有绝对的关系! 我们超声医生如何判断淋巴结的好坏呢?超声检查淋巴结,第一要看它的形态,正常淋巴结的形态是很规则的,大多呈梭形、长椭圆形或者长卵圆形。上面这张图就是一个正常的淋巴结。外面这一圈就是它的被摸,中间亮亮的部分就是它的髓质,周围黑黑的地方是它的皮质。第二,我们会观察淋巴门的位置,正常淋巴门位置居中、轮廓规整。此外还要注意正常淋巴结皮髓质的分界是否清晰。另外,从回声看,正常淋巴结回声均质,内部没有钙化等其他异常的回声结构。第三,我们也会对淋巴结进行测量,但是我们不是单纯地测量它的大小,而是测量淋巴结的最长径与最短径的比值,一般正常淋巴结的纵横比大于2。最后,我们会给淋巴结打上彩色血流,一般正常的淋巴结我们可以观察到门型的血流信号,就像树枝一样从外向内分布。 如果我们通过超声图像怀疑是不好的淋巴结,就会对它进行穿刺活检。听到穿刺活检这几个字大家也不必太过担心,首先这项操作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通过上面这张图片,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屏幕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淋巴结和穿刺针的位置,确保不会损伤到邻近血管。穿刺针非常细小,对组织造成的损伤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大多数人不会有明显的痛感。通过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我们取一些组织进行病理分析,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淋巴结的良恶性,恶性病变种类及其生物学特征等。
陈林 2022-08-11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根据其病理特性可分为何杰金氏病(HD)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两种。其临床特征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组织增生,尤以浅表淋巴结为显著,常伴有脾肿大,贫血、发热或恶病质等表现。我国恶性淋巴瘤虽相对少见,但近年来新发病例逐年上升,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 ll—13位。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患者居多,男多于女,城市高于农村。本病不经治疗的自然生存期为6一18个月,也有达数年之久。若治疗得法,1—3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平均可达80%,何杰金氏病比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预后好些。 恶性淋巴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其发病与病毒、细菌感染、免疫缺损、某些自身免疫疾患、电离辐射、遗传因素等有关。可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现: 一、局部表现: (1)淋巴结肿大:包括浅表和深部淋巴结,其特点是肿大的淋巴结呈进行性、无痛性,质硬,多可推动,早期彼此不粘连,晚期则可融合,抗炎、抗结核治疗无效。浅表淋巴结以颈部为多见,其次为腋下及腹胜沟。深部以纵隔、腹主动脉旁为多见。 (2)淋巴结肿大引起局部压迫症状:主要是指深部淋巴结,如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压迫食道可引起吞咽困难;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症;压迫气管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及紫绀等。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在38—39度之间。 (2)消瘦:6个月内可减少原体重的10%以上。 (3)盗汗:夜间或入睡后出汗。 三、结外病变: 淋巴瘤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如肝脾浸润引起肝脾肿大;胃肠道浸润引起腹痛、腹胀、肠梗阻和出血;肺和胸膜浸润引起咳嗽、胸腔积液;骨骼浸润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皮肤浸润引起皮肤搔痒、皮下结节;扁桃体和口、鼻、咽部浸润引起吞咽困难、鼻塞、鼻纽;神经系统浸润引起脊髓压迫、颅神经病变等等。 诊断恶性淋巴瘤最关键的检查是取肿大的淋巴结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该检查可确定是不是恶性淋巴瘤,若是则可确定是何杰金氏病还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他检查尚有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液生化检查、骨髓穿刺及活检、X线检查、B超检查、CT检查、MRI检查、下肢淋巴造影、67Ga扫描等检查。
王维东 2015-02-06阅读量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