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我母亲4年前听力下降、耳鸣,检查出听神经瘤。在美国看了知名的专家,回家也看了中国北京上海等著名的教授,有幸找到西安唐都医院赵天智主任,经过全球各大专家的诊治,我们一致认为赵天智主任医术医德让我们放心,这3年多经过疫情,我们和赵主任团队一直保持联系,平时有问题随问随答,赵主任根据我母亲的病情,建议观察,肿瘤长大了再手术。所以这几年免受手术风险的困扰,今年检查肿瘤长大了,到了必须手术的时候,我们慕名到西安,赵天智主任顺利为我母亲做完手术,妈妈爱美,赵主任给她把术后面部功能保护很好,没有任何后遗症,赵天智主任医术全球NO.1。 赵天智主任年轻有为,医术精湛,整个看病过程,赵天智主任团队安排井然有序,细心体贴,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非常感谢赵主任及团队医护天使们!大爱无疆!恩情铭记于心!” 听神经由前庭神经和蜗神经组成,听神经瘤起源于前庭神经鞘膜,是一典型的神经鞘瘤,由于没有听神经本身参与,因此,听神经瘤准确地应被称为前庭神经鞘瘤。此瘤占颅内肿瘤的8.43%。好发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岁。病程相对较长,大多数在4-5年。 肿瘤多数发生于听神经的前庭神经,随着肿瘤生长变大,压迫桥脑外侧面和小脑前缘,充满于小脑桥脑角内。肿瘤大多数是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属良性病变,即使多次复发亦不发生恶变和转移,如能切除,常能获得永久治愈。 听神经瘤首选手术治疗,避免增加手术的难度,同时随着医学影像学、显微神经外科以及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听神经瘤手术除了提高切除率延长生命之外,更加注重颅神经功能的保存和术后生活质量的维持,尤其是对于面神经的保护,是颅底外科医生和大多数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 大多数听神经瘤早期症状以患侧耳鸣、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症状较轻时往往不引起患者重视;随着肿瘤逐渐增大,听力可进行性下降甚至发展至耳聋。由于肿瘤压迫主司平衡功能的前庭神经,尤其是肿瘤位于骨性内听道内的肿瘤,即使肿瘤体积不大,早期亦可影响听力和前庭神经功能而出现听力障碍和眩晕症状。 听神经瘤属于良性肿瘤,一旦发现应尽早争取手术全切以获得彻底治愈。 随着神经电生理和显微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整个听神经瘤手术中均可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颅底外科医师在分离肿瘤与面神经时的操作熟练度也会对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造成影响,为避免进一步损伤面神经, 应做到以下几点:1、锐性分离;2、牵拉肿瘤而不是面神经;3、勿过分牵拉面神经;4、保护面神经周围血供;5、避免电凝产生的热损伤。 提醒大家:如果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早期症状的时候能够足够重视,尽快就诊,早发现早治疗,听神经瘤这种疾病对患者的损害将明显减小,小韩的故事也不会重演。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能够对颅脑疾病有一定的了解,重视自己身体的变化,及时就医,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绝大多数颅脑疾病将不再可怕。
赵天智 2025-02-10阅读量747
病请描述: 颅神经疾病专家王景教授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今年58岁,三叉神经痛有5年了,刚开始只是左眼角的地方疼,好几天疼一次,我就没有在意,后来发现疼的地方慢慢往左脸、下颚疼,一天或两天就会疼一次,每次疼的时间1分钟以内,我就到医院去看,做了检查医生说是三叉神经痛,给我开了药,卡马西平,我就开始吃药,刚开始发现吃药能缓解疼,慢慢的吃药就不管用了,也去针灸过,没有效果,到现在风一吹,一碰就疼,严重影响我的正常生活。就想问问有没有方法能治好?” 王景教授介绍:目前对于三叉神经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其有效率70%,常见的药物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甲钴胺、加巴喷丁、拉莫三嗪等;针灸或肉毒素,效果相对差一些;三叉神经痛半月结处理,包括射频毁损、球囊压迫,这种治疗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可能会出现面部麻木的问题,易复发;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手术),根治各种因血管压迫而导致的三叉神经痛症状,现已经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标准术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保证患者三叉神经的完整的同时,解决血管压迫,真正的根治病痛,此术式是国际公认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提醒:明确诊断,才能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科普: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出现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疼痛,而且是突发突止,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有时也可达数分钟,甚至在说话、吃饭、洗脸等面部随意运动或不小心触摸到面部某一区域,就有可能被诱发。这种疼痛的发作,尝尝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变得频繁、间歇期缩短和疼痛加剧。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基本上完全依赖于患者的病史,如前所述,疼痛的特征是:单侧、发作性、刀割样、电击样或撕裂样剧痛,皮肤触碰、咀嚼、刷牙、吹风或剃须等皮肤刺激可引发疼痛。与神经痛相比,神经性疼痛的特征是烧灼样疼痛伴麻木。 诊断三叉神经痛需要做哪些检查? 常规检测内容 1、运动检查 主要检查咀嚼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的运动情况。因咀嚼肌群均止于下颌骨,在三叉神经运动支支配下,运动颞颌关节,参加咀嚼、言语运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参加表情的表达。 2、感觉检查 颜面部的皮肤感觉,主要由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三叉神经感觉根粗大,胞体集中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内,从半月神经节发出三个大而粗的干: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 3、颅神经检查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均含有相应分支神经损害的症状表现。 影像学检查 1、磁共振(MRI)检查 可帮助排除颅后窝、小脑脑桥角、海绵窦、Meckel腔等部位肿瘤性或血管性病变所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MRTA更能清晰地发现压迫神经的血管及血管性病变,及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和血管性病变之间的关系。为术前首先检查项目。 2、CT检查 CT可用于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如脑部肿瘤、血管畸形、多发性硬化症等,亦可发现颅底畸形血管等。另外,在CT高精度下精准定位病灶下,对三叉神经痛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王景 2025-02-08阅读量793
病请描述: 听神经瘤往往易被忽视,如果出现耳鸣、耳聋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赵天智主任介绍,早期听神经瘤患者不要忽视这些症状:耳聋是听神经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约90%的患者因耳聋就诊。该病的耳聋特点:是进行性高频、单侧或不对称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通常该症状历经数月至数年,患者听力下降不明显时仅在交替用双耳接电话时才无意中发现。 尚有部分患者表现为突发性听力下降。近期的研究发现,高达5%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最终被确诊为听神经瘤。 高达70%的听神经瘤患者存在耳鸣。耳鸣常在听力下降前出现,也可同时开始,为一侧性,音调高低不等,渐进性加剧,可为汽笛声、蝉鸣音、哨音等,也可逐渐由间断变为持续性。 还有20%的听神经瘤患者可发生眩晕。多表现为平衡失调,其中不稳的感觉比较常见(48%),其发生率与肿瘤的大小成正比。由于肿瘤实际大多来源于前庭神经,故短暂的眩晕可能为首发症状。 由此可见,早期听神经瘤的症状常常表现为耳聋、耳鸣及眩晕,易于被患者所忽视。由于听神经瘤早期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晚期,因此,当出现一侧进行性耳聋、突发性耳聋、持续性耳鸣及眩晕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外科就诊。 听神经瘤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 1、病史典型的听神经瘤具有上述渐进性加重的临床表现。听神经瘤患者常见症状有听力改变、面神经三叉神经痛受累,头痛及前庭功能异常等症状。 2、神经耳科检查由于病人早期仅有耳鸣、耳聋,常在耳科就诊。常用的是听力检查及前庭神经功能检查。 (1)听力检查:有4种听力检查方法可区别听力障碍是来自传导系统、耳蜗或听神经的障碍听力测验,第Ⅰ型属正常或中耳疾病;第Ⅱ型为耳蜗听力丧失;第Ⅲ、Ⅳ型为听神经病变音衰退阈试验。如果音调消退超过30dB为听神经障碍,短增强敏感试验积分在60%~100%为耳蜗病变,双耳交替音量平衡试验有增补现象的属耳蜗病变,无增补现象的属中耳或听神经病变。 (2)前庭神经功能检查:听神经瘤多起源于听神经的前庭部分,早期采用冷热水试验几乎都能发现病侧前庭神经功能损害现象、反应完全消失或部分消失。这是诊断听神经瘤的常用方法。但由于从前庭核发出的纤维经脑桥交叉至对侧时位于较浅部,容易受大型桥脑小脑角肿瘤的压迫,健侧的前庭功能也有10%左右病人可以受损。 3、影像检查 (1)颅骨X线片:岩骨平片见内耳道扩大、骨侵蚀或骨质吸收。 (2)CT及MRI扫描:CT表现为瘤体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少数呈高密度影像。肿瘤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位于内听道口区,多伴内听道扩张,增强效应明显。MRIT1加权像上呈略低或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第四脑室受压变形,脑干及小脑亦变形移位。注射造影剂后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区不强化。 如何应对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是良性肿瘤,若能在肿瘤造成严重的听力损害、面瘫之前手术,效果良好,故早期诊断成为关键。 切除听神经瘤的手术,有的患者会问,这是开颅手术还是微创手术?听神经瘤手术是需要开颅的,在老百姓的观念里,微创就是切口小,在身上留下的伤口很小;而对于神经外科的医生来说,微创其实并不单纯是指切口小,而是对颅内神经、血管的干扰或者损伤很小。目前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患者听力、面神经等功能没有损伤。
赵天智 2025-02-05阅读量910
病请描述: 脑膜瘤绝大多数为良性,是脑外科第二常见的脑肿瘤,仅次于脑胶质瘤。总的来说,绝大多数脑膜瘤是良性肿瘤,是可以治愈的,从这一点看,脑膜瘤是不可怕的。 脑膜瘤长在脑膜上,从外向内数,除了我们肉眼可见,可感知的头发、皮肤、颅骨之后,就是脑膜了。我们的脑膜分为三层: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脑膜瘤主要长在蛛网膜上(第二层脑膜)。 常见的症状有颅内压升高,头痛、头晕及功能障碍,有相当一部分患有脑瘤的病人,肿瘤所产生的表现较轻,比如视力下降等,未引起注意。或虽然症状较重,但病人不去诊疗,随便服用药物,延误了治疗,使肿瘤长大。 脑肿瘤的大小与预后有很大的关系。肿瘤小,对其周围结构影响小,易全部切除,治愈率高。反之,全切机会低,预后不良。故出现脑肿瘤相似的症状,应及早诊治。 患上脑膜瘤到底应该怎么治疗? 脑膜瘤基本上没有特别好的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原则上趁肿瘤比较小的时候,及早治疗,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也会小一些。 意外查出脑膜瘤,不管有没有症状,都要做手术吗?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核磁、CT等检查已经非常普及了,有的人只是体检,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做头部核磁时,意外发现脑膜瘤,但实际上患者完全没有症状。 那么,意外发现脑膜瘤,是否需要马上做手术,要根据脑瘤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合并脑水肿,是否出现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来综合判断。意外发现脑膜瘤,绝大多数患者早晚还是得手术,具体手术的时机应该找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判断。 脑膜瘤患者出现哪些症状就说明要手术了? 只要脑膜瘤引起了症状,就需要尽快手术。脑膜瘤引起的症状非常多,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比如有的肿瘤很大,会导致脑内压增高,出现颅内压高的表现,比如头痛、恶心、呕吐。但通常脑膜瘤引起颅内压高的问题时,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脑膜瘤还会引发癫痫,也就是俗话说的“羊癫疯”,患者会突然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等症状。 唐都医院颅脑诊疗中心赵天智主任介绍:对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脑膜瘤大多属良性,如能早期诊断,在肿瘤尚未使用周围的脑组织与重要颅神经、血管受到损害之前手术,应能达到全切除的目的。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肿瘤,尤其是深部脑膜瘤,肿瘤巨大,与神经、血管、脑干及丘脑下部粘连大紧,或将这些神经、血管包围不易分离,这种情况下,不可勉强从事全切除术,以免加重脑和颅神经损伤以及引起术中大出血的危险,甚至招致病入死亡或严重残废。脑膜瘤的手术原则是:控制出血,保护脑功能,争取全切除。对无法全切除的病人,则可行肿瘤次全切除或分次手术,以免造成严重残废或死亡。
赵天智 2025-01-23阅读量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