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下腹痛 > 内容

下腹痛内容

腹腔镜微创手术可有效治疗胆源...

病请描述:       和大家分享一个病历,主要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一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加一期缝合这个新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和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它是极其有效和安全的。患者因剧烈腹痛来就诊,就诊前一夜,他和他的夫人辗转于4家医院,最终找到了我,来我这边来救治。当时患者及家属认为是一个小毛病,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小手术就可以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如果不做任何处理,任其发展,等待他的最终可能就是死亡。患者就诊当时,我看病情相对危重,无奈只能将当天预约的病人推迟,将其收入病房。入院当天检查肝功能和胰腺炎的指标,肝功能多项指标异常,处于急性衰竭状态,胰腺淀粉酶指标更是爆表,高的离普,都无法检测出来。当天就给他做了急诊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胆囊切除手术,术后第1天效果立竿见影:疼痛消失,肝功能指标和血淀粉酶都明显下降,脸上的表情也从辗转反侧,忧心忡忡变为阳光灿烂,生龙活虎。术后第三天,淀粉酶指标趋于正常,术后第4天就这么愉快的出院了。

徐彬 2023-03-09阅读量607

HPV阴性就高枕无忧?打破这...

病请描述:“九价疫苗打了吗?” “今年的HPV检查做了吗?” 近年来,许多女性朋友们越来越关心子宫颈的健康。拿到“HPV阴性”的检查单,才会如释重负地松一口气。 然而,HPV阴性的结果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子宫颈还有一个狡猾的敌人,它的发病年龄十分广泛,通常与HPV感染无关,却悄无声息地侵犯女性健康,这就是子宫颈胃型腺癌。 【探探敌人的虚实】 “子宫王国”抓到一个来自敌方的“间谍”,经过盘问后,确认它来自“子宫颈胃型腺癌”阵营,代号“G-EAC”——也就是这种疾病的缩写。面对这个陌生的疾病阵营,我们首先要探探它的虚实。 子宫颈胃型腺癌是一种黏液腺癌。之所以称为“胃型”,是因为癌细胞具有胃型的分化,它具有类似幽门腺上皮的形态学特征。在“子宫王国”守卫的仔细审讯后,我们得到了胃型腺癌的几个特点: 虽然同为子宫颈的癌症,但是它的发生与绝大多数宫颈癌不同——它与HPV的感染无关,而主要是因为叶状宫颈内膜腺体增生。 它引起的病灶多隐藏在宫颈管内,常规的各种检查阳性率比较低,不容易查到。 尽管它的“势力”较小,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攻击范围比较广,发病年龄低至青年女性,高至八十多岁的老年妇女,而且5年生存率较普通腺癌更差。 它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在早期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导致治疗延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子宫王国”守卫森严,来自子宫颈胃型腺癌的“间谍”虽然狡猾,但也触发了身体的异常,才引起了关注。下面就来了解它引起的症状有哪些: 绝大多数类型的宫颈癌患者,临床表现有阴道不规则流血和接触性出血。而宫颈胃型腺癌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阴道黏液样或水样流液,或白带增多、盆腹腔包块,少数有腹部不适、下腹痛的症状。对于长期阴道流液的患者,应当高度重视,不要误以为是一般的阴道炎症或者漏尿,而延误了治疗的时机。 子宫颈胃型腺癌的狡猾之处还在于,它的表现十分“低调”。在疾病早期,常常没有子宫颈癌的特异性体征。妇科检查时,子宫颈外口多是光滑或糜烂状,没有肉眼可见的外生病灶。而真正的病灶多位于子宫颈管中上部,形成所谓的“桶状”子宫颈,并不容易通过妇科检查发现。 因此,对于阴道流液、下腹隐痛的患者,在排除妇科其他疾病后,应当考虑宫颈胃型腺癌的可能。这是医生和病人都应当注意的。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守卫将发现 “间谍”的消息告诉给“子宫王国”的“军师”,询问下一步的处理方案。军师捋捋胡子淡定地说:“前人早就给了我们指示。” 根据《子宫颈胃型腺癌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的内容,应在遵循子宫颈癌治疗规范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癌症早期的患者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并且全面仔细地探查盆腹腔,及时发现转移病灶并一同切除,术后辅以放化疗或靶向治疗。 局部晚期患者行同步放化疗±靶向治疗。合并盆腔包块的患者,可行盆腔包块切除术,术后放化疗。 因为胃型腺癌的5年生存率不高,而且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因此在对待它时,一定要抱着“赶尽杀绝”的心态,以防病灶转移后“春风吹又生”。 “子宫王国”化险为夷,也给我们好好地上了一课。女性朋友们从此牢牢记住:HPV阴性并不能“高枕无忧”,重视阴道流液的异常表现。了解一些妇科疾病知识,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才是爱自己的最佳表现。

武欣 2023-02-13阅读量1477

尿感了怎么办(一文读懂泌尿道...

病请描述:儿童泌尿道感染 病例介绍: 基本信息:女孩,3个月。 主诉:发热半天。 查体:神情,精神稍萎靡,前囟平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无皮疹,咽稍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平软,尿道口红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CRT2S。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分类1: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分类2:复杂性和非复杂性(有无尿路结构和功能异常,eg.结石、慢性肾实质疾病基础发生)。 什么引起泌尿道感染? 病因、病原:任何病菌均可引起泌尿道感染,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副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葡萄球菌)。 发病机制:宿主内在因素与细菌致病性相互作用。 ①感染途径:上行性感染(主要途径)、血源性感染、淋巴感染及直接蔓延。 ②宿主内在因素:尿道周围菌种改变及尿液性状变化、分泌型IgA产生缺陷、先天性、获得性尿路急性、新生儿及小婴儿、免疫抑制等。 ③细菌毒力 泌尿道感染有什么表现?     1、急性泌尿道感染:年龄不同存在临床表现差异 新生儿:临床症状不典型,全身症状为主(发热或体温不升、苍白、纳差、呕吐、腹泻、黄疸,常伴败血症); 婴幼儿:临床症状不典型,常以发热突出,局部尿路刺激症状可不明显; 年长儿:发热、寒战、腹痛、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     2、慢性泌尿道感染: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伴有贫血、消瘦、生长缓慢。 3、无症状性菌尿:常规体检发现,学龄女孩多见,常伴尿路畸形。迟缓、肾功能不全。 怎么诊断泌尿道感染? 如何发现孩子得了“泌尿道感染”?首先要求家长在照顾孩子过程中做到细心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患泌尿道感染时症状不典型,需要家长在照顾患儿时火眼金睛发现蛛丝马迹。小于三月龄的孩子发热需及时就医,完善尿常规检查;大年龄儿童,出现发热时注意观察有无尿频、尿急、尿痛、尿异味等表现,如有上述症状及时完善尿常规检查协助诊疗。 如何预防泌尿道感染? 平时需鼓励孩子多喝水,多排尿,切忌憋尿,养成良好多排尿习惯,注意尿道口清洁,减少尿路细菌生长机会。婴幼儿应勤换纸尿裤,每次大便后及时更换纸尿裤,用温开水清晰会阴及臀部,减少尿道口污染。男孩子每次清洗尿道口时应上翻包皮,避免包皮内藏污纳垢。女孩子便后擦拭肛门时切记从前往后,避免大便内细菌污染尿道口。 单纯泌尿道感染多可治愈,需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加强尿道口护理多可痊愈和避免复发,希望每位天使宝宝在家长和医护的呵护下都能健康成长。

曾锦华 2023-02-11阅读量7370

乳房疼痛了怎么办,超声报告上...

病请描述:       大家好,我在门诊中遇到最多的情况就是女同胞们一进来就和陈医生说,陈医生,我乳房痛,那么乳房为什么会痛,痛了又怎么办呢。这里和大家好好聊一聊,希望能解决大家的困惑。      各种乳房疾病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就是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和乳头溢液,今天我们主要讲讲乳房疼痛。一般来说,乳房疼痛主要考虑3种可能,最常见的就是乳腺增生,当然有些人只是乳腺增生,乳房不疼的也有。第二是乳房炎症性疾病,第三就是乳腺癌。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自己先分辨下,能大致分辨出自己属于哪种。     乳腺增生疼痛:乳房或乳头阵发性的疼痛,尤其在月经来之前明显,疼痛可以为刺痛或胀痛,可放射至腋窝或背部,并伴有轻度或中度局部压痛的。我在门诊也遇到过女同胞跑过来说乳房痛,背部也痛的,以为是肩周炎了,抹了药还是痛,其实是乳腺增生了。    乳腺炎症性疼痛,其实乳房发炎了导致疼痛,自己一般都看得出。一般分2种,哺乳期得乳腺炎了(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 急性乳腺炎来了,怎么办),还有就是非哺乳期乳腺炎,一般也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浆细胞乳腺炎小知识),一般可有皮肤肿胀,红肿,触及肿块,乳房持续性疼痛,疼痛剧烈,这种疼痛也会伴有压痛,而且疼痛与月经无关,无法自行缓解。    乳腺癌:乳房恶性疾病一般不会痛,大多数人是自己摸到肿块了或者超声发现肿块了到医院就诊,不会因为疼痛而就诊,一般只有到了晚期,肿块破溃坏死合并感染,发展为炎症才会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可以看我以后写的文章,乳腺癌-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从几个方面讲讲最常见的乳腺疼痛原因-乳腺增生,就是超声报告上写着的乳腺小叶增生(超声报告怎么看,可以看我这篇文章,乳房不舒服了,去医院看医生会做什么检查?)1、发病率及是否会癌变   乳腺增生病,中医称“乳癖”,最早见于《华氏中藏经》,此书据说为汉代华佗(公元200年前后)所作。国外是1829年的Cooper首先描述此病。此病叫法有很多种,比如慢性纤维囊性病,乳腺腺病,乳腺纤维性增生病等都属于此病。Stout AP认为差不多所有30岁以上妇女,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国内有人认为发病率在90%以上。女同胞们可见试试问问周围的女性朋友的超声报告,是不是都有乳腺增生,可见乳腺增生病是临床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乳腺增生主要表现就是疼痛,少数严重病人会摸到增生成团的肿块,而超声一般可以鉴别出是乳腺增生的肿块还是真正的肿块。我经常遇到女同胞拿着一个超声报告,上面就写了乳腺增生,没有报结节、肿块,就急忙跑过来很紧张的问陈医生,怎么办,我乳腺增生了,能不能吃什么药就不增生了。我肯定会微笑跟你说,不要紧张,大家都有,只是增生程度不同,你这个年纪,增生说明你还年轻,不增生是不可能的,等年老了,超声报告就变成乳腺退化了,那时候就不增生了。不过虽然只是乳腺增生,但还是要定期复查,因为极少数人还是会出现癌变,因为超声报告只能显示乳腺增生,但这个增生是正常的增生还是不正常的非典型增生或者硬化性腺病超声是看不出来的,这些需要切除做病理显微镜下才能看出来。非典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随着时间增长有变成癌的可能性,而硬化性腺属于乳腺增生的特殊类型,又叫乳腺增生症纤维硬化期,常常表现为乳腺腺体变厚,时间长继续发展会出现局部肿块,该病一般情况下属于良性,有一定癌变可能,如果属于这种,需要及时手术切除。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有空来我门诊看看。2、哪类人会容易得乳腺增生     经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总结下来好发人群为社会经济地位高或受教育程度高,月经初潮年龄早,生育少,初次怀孕年龄大,绝经迟的妇女3、为什么我会乳腺增生导致乳房疼痛    这个问题肯定也是大家最想知道的问题,其实要分内在外在两个方面来说,内在原因主要就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其中雌激素与孕激素比例失调是主要原因,患者会出现雌激素水平上升,孕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长期刺激乳腺组织,没有孕激素的保护是导致乳腺增生重要原因。而孕激素是由卵巢黄体分泌,能加速雌激素代谢,减少雌激素生成。总的来说就是性激素紊乱。还有一种说法,说喂完奶,没有排残奶,乳汁淤积导致乳腺增生或者吃了什么,饮食导致乳腺增生,这些都没有确实的临床研究证据,不可信。大家也可以看看自己月经是否规律正常,经量是否正常,推断下自己的激素水平是否正常。    外在原因会导致乳房疼痛的重要因素是自己的脾气、性格、睡眠、工作劳累度等,经常碰到女同胞到门诊来说我昨晚没睡好,最近工作累了,和老公吵架了,骂小朋友了,第二天乳房就开始痛了,我说你知道这些会乳房痛,你还做,她说控制不住啊。所以心情、休息也是相当重要的外在因素。还有就是有些药物,特别是妇科的药物,会影响到激素水平,也会导致乳房增生而疼痛。   外在原因其实最终都是通过内在原因-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发展为乳腺增生而疼痛。4、治疗   下面到了最重要的治疗,其实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很多种,目前有中医的中药及外敷针灸治疗,西医采用抑制激素药物、维生素类药物。  西医治疗: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患者激素分泌更加紊乱,而且有不同程度副作用,临床使用不多,包括他莫昔芬、雄激素等。维生素类药物包括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中医中药治疗:    包括针灸:针刺取穴足三里、肩井、天宗、肝俞、膻中、屋翳等。    外敷:可用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或桂麝散盖贴,或制香附饼和青皮散局部外敷,或者使用乳腺红外消痛贴等。    下面重点是中药治疗,因为临床上我们主要是使用中药或者成药,使用前我们要先辩证论治,现在临床上大多将乳腺增生分为两型治疗,即冲任失调型和肝气瘀滞型,也有分三型的,比如冲任不调、气滞痰凝型;肝气郁结、痰郁互结型;肝郁气滞,肝脾失调型,或者分为气郁、血郁、痰郁三型。治疗上,偏气郁者,以行气解郁消结为主,偏血郁者,以活血化瘀为主,偏痰郁者,以软坚化痰为主。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及其他病邪的侵扰而发病。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则情志抑郁;久郁不解,失其柔顺舒畅之性,故急躁易怒。气郁生痰,痰随气升,搏结于咽则见梅核气,积聚于颈项则为瘿瘤,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冲任不调,故月经不调或经行腹痛。气聚血结,日久成啯瘕积聚。治宜疏肝解郁,必要时配以理气化痰,活血软坚等法。这些可能听起来有些复杂,说直白些就是女同胞们心情不好,怨气积聚,时间长了,内分泌激素紊乱导致乳房疼痛,长肿块,同时月经也不正常。草药治疗上冲任失调型以调和冲任为主,可以二仙汤加味,肝气郁滞型疏肝理气为主,可以逍遥散加减。而中成药治疗上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夏枯草、小金片、血府逐瘀胶囊/口服液、红花逍遥片、红金消结胶囊、乳癖消、乳增宁等。《2021年版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应用指南》是全国各大医院的顶尖专家制定的临床应用指南,里面提到了一个治疗决策图,可以作为参考                  当然具体方案需要门诊就诊,医生根据每个人个体情况决定具体的治疗方案。最后,最重要的是,希望广大女同胞能天天开心每一天,不要焦虑,不要烦躁,更不要发脾气,有事不要憋着,注意休息。我门诊经常说,你发个脾气,生气几天要顶我好几盒药呢,希望大家一定要定期到医院体检。陈飞医生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西院 黄浦区普安路185号                           周四全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   浦东新区张衡路528号挂号请至现场挂乳腺外科或者微医上提前预约  谢谢

陈飞 2023-02-01阅读量1.4万

胆宁片的作用02

病请描述:5.3脂肪肝 脂肪肝作为一种常见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学者发现,胆宁片在治疗慢性胆道系统疾病时,并存的脂肪肝也可得到控制和改善,随即展开了胆宁片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在一项多中心、开放、非随机的临床研究中,经胆宁片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6%,其中以便秘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转氨酶异常、血脂异常均得到改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腹泻。另一项釆用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中,经6个月治疗后,胆宁片能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区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以及体重指数、肝功能、血脂、影像学等指标,其作用略优于对照的熊去氧胆酸,证实胆宁片对于脂肪肝具有较好的疗效。 5.4  便秘 胆宁片的组方中,大黄、虎杖等组分都具有通下作用,符合中医对于慢性胆道疾病的治疗准则,有助于缓解胆道压力。因此,应用胆宁片进行便秘治疗也屡见于报道。研究发现,使用胆宁片治疗前后,对便秘患者的症状有显著改善,但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清等无明显变化。证明胆宁片具有通便作用,可用于治疗便秘,并且在应用过程中安全可靠,可长期服用。另一项为一疗程的临床观察中,胆宁片用于例习惯性便秘患者的治疗,结果表明胆宁片治疗便秘的有效率为,伴随的腹胀、腹痛等症状相继缓解,说明它对习惯性便秘有一定治疗作用。 6、展望 胆宁片已经被证实在慢性胆道疾病、脂肪肝及便秘的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尤其在防石治疗和术后综合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治疗脂肪肝方面,由于该领域的药物仍然比较缺乏,胆宁片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为脂肪肝的治疗提供了一种良好的选择。随着药理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胆宁片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另外,应用中药治疗都有相适应的中医证型,如能在诊断时加入中医辨证,对症用药,相信胆宁片在临床治疗中将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和远期收益。 本文选自舒宇杰,胆宁片临床研究进展。

赵刚 2023-01-08阅读量1722

咽部不适竟然是心绞痛?

病请描述:        68岁的老李因咽部堵闷、疼痛,在耳鼻喉科按慢性咽炎治疗了一段时间,症状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尤其是在饱餐或劳累后更加明显,甚至胸骨后和背部都感到疼痛,在医生的建议下转至心内科就诊,很快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老李疑惑了,心绞痛?心脏没有不舒服,咽部不适竟然是心绞痛?来源于微医图片库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短暂性缺氧、缺血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与劳累、气候骤变、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有关[1]。      心绞痛的典型症状确实是胸痛,常常发作在胸骨后、心前区,呈压榨样的一种疼痛,范围大概是一个巴掌大小。发作的时候可以伴有出汗,心悸、气促等等。发作时间常常是只有几分钟,很少超过十分钟,多在劳累时出现,比如说爬山或者是上楼梯时发作,休息或者是含服硝酸甘油是可以缓解的[1]。      来源于微医图片库      那么心绞痛为什么会导致咽部疼痛不适呢?其实大家有个很大的误区,以为一定要“心痛”才叫心绞痛,其实不然。      临床上,很多心绞痛患者发作时感觉到的并不是典型的“痛”,而是一种压榨性的憋闷感,此外,心绞痛可放射至左上臂、下颌、颈部、背或肩部[1],这就是心绞痛的不典型表现,咽部不适是一种常见类型,患者可能有咽痛、咽部异物感或咽部发紧等症状,常常造成误诊、漏诊。除了咽部不适,心绞痛还可能有牙痛、腹痛、肩痛甚至头痛等不典型症状[2]。      来源于微医图片库      心绞痛可引发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早期识别诊断和就诊非常重要,那么如何辨别生活中的各种“痛”是不是心绞痛呢?      1. 疼痛部位:如前所述,疼痛部位可由胸骨后放射至左上臂、下颌、颈部、背或肩部,边界不是很清楚[1]。      2. 疼痛性质:常为压迫、憋闷或紧缩性,与针扎样锐痛和游走性神经痛有明显区别[1,2]。      3. 持续时间:多为3-5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1]。      4. 缓解方式:劳累诱因的疼痛可在休息后缓解,舌下口服硝酸甘油也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1]。      5. 40岁以上男性,如果平素有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高危因素,应警惕胸痛或其他不明原因的疼痛是否为心绞痛[2]。      6. 绝经前女性如果没有上述危险因素,也不符合典型症状特点,患心绞痛的概率较低,可更多考虑其他原因[3]。      如果怀疑心绞痛,应尽早去医院进一步确诊,常规的检查包括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肌钙蛋白等。 参考文献:[1]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86.[2] 郭腾飞.心绞痛的不典型表现及误诊分析[J].医师在线,2012,30(2):16-17[3]刘全仪,吴新华,陈章荣.雌激素对心血管、心肌保护性作用的分子机制[J].国际心血管杂志,2018,45(4):204-207SIG-NP-202211151

微医药 2022-11-25阅读量4352

低分子肝素注射操作方法

病请描述:      低分子肝素作为部分患者常规长期使用的抗凝药物,由于其特殊的生物源性和理化性质,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伴有一些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常见的如皮下的出血(瘀点<2mm,紫癜3~5mm,血肿)、疼痛、渗(漏)液、过敏(局部皮疹,罕见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简称HIT)),也有可能因为不当操作发生弯针、断针。对于经常使用依诺肝素钠的患者,可以通过采用正确的注射操作,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在注射前,一定明确该品严禁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优先选择腹壁,次选双侧大腿前外侧上1/3:      因腹部具有皮下脂肪多、毛细血管相对少、皮下温度恒定、药物吸收快、不受运动的影响的明显优势,以下腹部为例:      部位选择:为腹部脐上5cm至脐下5cm为上下边界,左右为锁骨中线内外5cm范围,避开脐周1-2cm,左右交替注射,2次注射点间距2cm,注射时避开皮肤破损处,手术瘢痕及有斑或痣的部位。      备注:腹壁注射时,妊娠28周后至临产48小时抗凝治疗期间,可通过脐部作一水平线,行B超测定双侧前上侧腹部、前下侧腹部、中上侧腹部、中下侧腹部8个区域皮下组织的厚薄程度,在确定注射深度的安全情况下于左右腹部轮换皮下注射,亦可根据情况在孕晚期选择大腿部位进行操作,操作要点一致。操作流程细节点:1.操作准备            2.进针细节      3.注射及按压细节:      持续匀速注射10s,注射后停留10s后,快速拔针      一般情况无需按压      备注:注射过程中勿突然更换身体的位置,皮带、裤带避免束缚过紧。注射后注射处严禁热敷、理疗、用力按揉。如遇腹痛,牙龈、眼睑球结膜、消化道、呼吸道部位出血;过敏反应如皮疹、发热、发冷、头晕;请及时告知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1.中国静脉介入联盟、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协会外周血管介入委员会.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操作规范共识》.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年8月第28卷第八期P709-P716.点击此处,进入“抗凝专区”

微医药 2022-11-03阅读量1.7万

身兼多职的大环内酯类药物

病请描述:近期经常有嗜肺军团菌感染、支原体感染患者来就诊,有时是单菌种感染,有时是合并感染,为此氟喹诺酮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常常作为治疗嗜肺军团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的主要药物,碰到儿童嗜肺军团菌感染,首选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这类药物,除了本职工作是“抗菌”外,它们还”身兼多职”。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医学术语,患者朋友们可能不知道,提起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几乎人人皆知。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克拉霉素都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具体有哪些作用呢? 一、抗菌 这是它的本职,大环内酯类药物对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肺炎链球菌、百日咳、支原体、衣原体等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尤其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及鸟型分枝杆菌病的作用确切,可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百日咳、鼻窦炎、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 常见的药物如14元环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罗红霉素、15元环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等,其用法用量,不在此叙述。 二、抗病毒 如阿奇霉素具有抗病毒的作用,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达到减轻气道炎症的作用。 以婴儿毛细支气管炎为例,该病好发于2-6月龄婴儿,为喘息性下呼吸道疾病,病原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病毒为主,在疾病感染早期,运用阿奇霉素有降低患儿病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 三、抗炎与免疫调节 大环内酯类药物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的活性,影响了前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产生,并且可阻碍中性粒细胞的黏附聚集、调节其凋亡,干扰肥大细胞脱颗粒等生理过程,起到抗炎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 在儿科哮喘病例的运用中,小剂量的阿奇霉素可抑制Th2细胞浓度,改善气道重塑,并且,因为中性粒细胞及花生四烯酸的释放不受激素调控,所以,对难治性哮喘(仅仅是指非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患儿)。 在规范的抗哮喘治疗情况下,加用小剂量阿奇霉素,可较大的提高难治性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 另外,哮喘急性发作和难治性哮喘病例中,肺炎支原体检出率高于正常儿童,如该类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联合使用阿奇霉素对患儿病情的恢复有益。 四、减少气道黏液分泌 气道感染后,会产生大量的黏液,不但导致小气道堵塞加重,还会影响药物清除病原体的疗效。 大环内酯类可以通过抑制黏蛋白5AC的过度表达,调节细胞内信号传导,起到抑制黏液产生的作用。 囊性纤维化病例中,患儿气道存在大量黏液,难以清除,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和不可逆肺损伤。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每周22-30mg/kg,疗程6-12月),可以抑制促炎因子、减少黏液的分泌,改善患儿的肺功能。 五、抑制生物被膜的合成 生物被膜使的细菌具备了耐药性及免疫逃避性,影响抗菌药物的疗效,使病程迁延反复。大环内酯类药物(特别是克拉霉素)可以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合成并清除已经形成的生物被膜。 学者们认为,生物膜可能是复发性和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CRS)的炎症发生和持续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清除生物被膜,可以提高CRS症状改善率和避免鼻内镜手术。 国外的报道,大环内酯类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症状的改善率为60%~80%,对不伴有鼻息肉CRS的疗效显着优于伴有鼻息肉CRS。对不伴有鼻息肉、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IgE正常、变应原检测阴性,且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CRS,推荐小剂量(常规剂量的一半)大环内酯类药物(推荐克拉霉素)长期口服,疗程不短于12周。然而,对儿童CRS的研究仍较少。 六、治疗胃轻瘫 儿童胃轻瘫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多为特发性。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居然还是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可用于胃轻瘫的治疗,但其疗效及安全性有待研究。 大环内酯类抗感染居然如此神通广大!在使用过程,我们也应该警惕其不良反应: 1.过敏 接受阿奇霉素治疗患者已报告有严重过敏反应,包括血管性水肿、全身过敏反应和皮肤反应,包括急性泛发疹性脓疱病(AGEP)、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已报告有死亡病例。还有报告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全身症状的药物反应病例。 虽然最初可以对症治疗控制过敏反应的进展,但是在停止对症治疗后,一些患者虽已停药,但过敏症状迅速复发,对于这些患者需要延长对症治疗和观察的时间。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情况是否与阿奇霉素的长组织半衰期,以及机体长时间暴露于抗原有关。 若发生阿奇霉素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并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此外,医生应意识到在停止对症治疗后,过敏症状有可能再次出现。 2.肝毒性 接受阿奇霉素治疗患者已报告有肝功能异常、肝炎、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坏死以及肝衰竭等不良反应均道,其中某些病例已导致死亡。 如果出现肝炎症状和体征,立即停止使用阿奇霉素。 3.婴幼儿中的应用 在新生儿中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时间长达42天)后,报告有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IHPS)。如果新生儿出现哺乳呕吐或应激反应,需要提醒父母和看护者联系医生。14日龄内的新生儿使用大环内酯类抗感染,其患肥厚性幽门狭窄风险提高8倍。 小儿哮喘风险。1岁内患儿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大环内酯类),与后期患儿哮喘患病成正相关。 4.QT间期延长 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可导致心脏复极化和QT间期延长,有发生心律失常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 在对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上市后监测期中,有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自发报告病例。 医疗保健人员在权衡阿奇霉素高危人群的风险和收益时,应考虑致命的QT间期延长。包括:已知有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病史的患者;患有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正在服用已知可延长QT间期药物的患者;持续性心律失常,并伴有未纠正的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有临床意义的心动过缓的患者;正在接受I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或III类(多非利特、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其中,老年患者可能对药物相关的QT间期影响更为敏感。 因此,使用阿奇霉素前一定详实询问患者有无心律失常、以及QT间期延长史,一旦漏诊,后果可能是致命的。之前有报道,一位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因误用阿奇霉素导致QT间期延长,而丧失生命。 5.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据报道,几乎所有抗菌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的使用都会导致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其严重程度可为轻度腹泻至致死性结肠炎。 原因是抗菌药物治疗会改变结肠的正常菌群,导致艰难梭菌的过度生长。而艰难梭菌可产生毒素A和毒素B,与CDAD的发病有关。 高产毒的艰难梭菌菌株会导致患者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因为正在使用的抗菌药物可能对这类感染无效,患者可能需要通过结肠切除术进行治疗。 所有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的患者,均须考虑出现CDAD的可能性。医务人员应仔细询问患者病史,有报道为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两个月后发生CDAD。 如果怀疑或确认CDAD,可能需要停用正在使用的非针对艰难梭菌的抗生素。应根据临床需要进行适当的液体、电解质和蛋白质补充并给予针对艰难梭菌的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评估。 6.重症肌无力加重 在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中,有报道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或新发肌无力综合征。 7.在性传播性疾病中的应用 不可依靠推荐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梅毒,因为用于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抗菌药物可能掩盖或延迟梅毒的潜伏期症状。 所有性传播性尿道炎或宫颈炎患者在诊断时都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和淋病检测。如果确诊感染,应开始对这些疾病进行适当的抗菌治疗和随访检测。 8.耐药菌的产生 在没有确诊,或并非高度怀疑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使用阿奇霉素可能对患者无益,还会增加耐药菌产生的风险。 9.哺乳期妇女的应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呈弱碱性,不仅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而且易于分泌至乳汁中。用药期间(一般感染用药时间为3天)及停药后7天内暂停哺乳。

王智刚 2022-10-15阅读量4935

罕见疾病!腹痛便血&mdas...

病请描述:“主任,麻醉准备就绪” “主任,患者偶有腹痛、便血,无既往病史......” “ok”~ 下午,内镜中心,傅教授胃肠镜专场,患者正有序的进行检查中...... 忽然安静的气氛中 好久未见! 肠道血管瘤是一种较为罕见良性肿瘤。 咦? 这血管瘤颜色呈深紫色?肠镜所见 傅教授肠镜检查发现距肛缘25cm可见一巨大血管瘤样隆起,表面呈暗紫色,距肛缘40-50cm可见环腔血管瘤样隆起,表面呈暗紫色部分发红。 叫家属进来......       小于,男,32岁,是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2年前体检肠镜时发现结肠有一血管瘤样隆起。工作忙碌的小于,仗着自己年轻,平时也没有啥症状,于是听从好友的建议中医调理,没曾想近期上腹痛症状加重,大便时还会出血。小于辗转难眠,根据症状上网搜寻答案,越看越害怕,觉得自己可能是得了什么绝症,多方打听到傅传刚教授是肛肠外科的权威专家,赶紧至我科门诊寻求进一步治疗。傅教授了解病史后,得知原来当地医院不敢手术,只是给予注射纳米碳止血保守治疗,时隔2年并未让血管瘤有缩小改变,目前情况不容忽视。 “排便时大便对肠道产生压迫和反复摩擦,随时可能引起瘤体破裂,导致大出血。”傅教授说到。家属第一次看见薄的像充满气的气球一捅欲破的肠子,悔不当初没有劝说老公及时就医。麻醉苏醒后的小于还在坚持说没事,可能是最近工作赶项目熬夜没休息好,中医调理调理就没事了。可这次亲眼目睹的妻子说什么也不同意了,坚持听医生的建议马上住院积极配合治疗。 入院后,早会就小于病例组织讨论,傅传刚教授表示:大肠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该患者病变累及范围大、出血明显,应首选手术切除,完整地切除病变肠段是治疗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是血管瘤因其特殊性,病变周围血管丰富,术中极有可能会破裂导致大出血,手术难度极高。    DSA: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多发块状血管瘤染色影静脉期及延迟期局部造影剂浓染。 傅教授是国内结直肠血管瘤手术治疗例数最多的专家,拥有丰富经验,能应对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的情况,准确把握适应症。管床医生杨飖教授将手术方法和手术风险告知小于,得到了小于和家属的充分知情同意,小于说:“傅教授提出来的治疗办法肯定是最权威、最好的,我相信傅教授及团队”。 择期手术,傅教授及团队以最快的速度游离动脉,控制血管抵达病变部位,整套动作一气呵成,精准快速将病变的瘤体隔绝开来,手术仅用1个小时便顺利完成。“红色炸弹”被成功拆除,危险解除。 病理标本 下手术时,傅教授笑着回忆道:“当年开展首例血管瘤手术,凭的是胆大心细谨慎。当时没有这么多手术视频可以学习,去南京路上的外文旧书书店淘来一本结直肠解剖图谱,每天看书做笔记,睡前在脑子里反复模拟手术场景”。  温馨提示莫名腹痛 需警惕 治疗方法 肠道血管瘤症明显,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差不多一半的血管瘤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症状,这些患者常常会出现间歇性黑便、柏油样便甚至会呕血,导致严重失血性贫血。文中小于就出现了便血症状,对于这种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目前非常理想的治疗方法,切除后不用担心复发,达到了根治效果,免去了“后顾之忧”。 术后恢复 截止发稿,小于已恢复出院,电话随访时小于说目前逐步恢复正常,非常感谢傅教授团队!

傅传刚 2022-09-29阅读量2420

胆总管结石的中医治疗02

病请描述:2.3  综合疗法:袁佩余等将治疗组41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给予中药利胆素(胆草、柴胡、穿心莲、无胡、甘草、黄芩、榆内皮、山红果等),每次4~5粒,3次/日。同时采用电脉冲波刺激日月、肝俞、期门、胆俞等穴位,每次半小时、2次/日。结果痊愈326例,利胆素配合电脉冲穴位刺激联用排石溶石可靠,作用全面、疗效高、无损伤无副作用,避免了体外震波碎石、手术、腔镜取石等损伤性治疗行为。吴国华运用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胆石症。临床分为肝胆湿热型、肝郁气滞型和肝郁脾虚型三种证型。方法:(1)中药:醋柴胡、枳实、川厚朴、郁金、大黄、鸡内金、海金沙、金钱草、白芍、延胡索。偏肝胆湿热者加龙胆草、黄芩;偏肝郁气滞者,可加香附、沉香;脾虚者间服六君子汤。(2)贴耳穴:用王不留子贴耳部肝、胆、脾、胃、胰、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皮质下。两耳交替埋压,3~4d交换1次。嘱病人需经常自己捻压上述穴位,10min/次。(3)食疗:嘱患者间断食用猪蹄,1个/日。个别患者用油煎鸡蛋代替。经贴压耳穴及食疗,排石率达83.3%,可除外自然排石作用。如胆道感染急性发作、结石直径大于1.5cm、胆囊功能差、纳差者,不宜食用猪蹄疗法。姜鹏凌等认为胆系结石病机为寒热互结,肝失疏泄,腑失通降,故采用口服自拟通宣利胆汤(金钱草40g,绵茵陈、虎杖各30g,法半夏、大黄各15g,黄芩、干姜各12g,黄连10g,柴胡、沉香、桔梗各7g,细辛6g,炙甘草5g。上药置人陶制煎药器皿中并压实,加上药煎汁约500mL,分别于9时、15时各服一半)1剂/日,4周1疗程,连续3疗程。同时第2疗程用生王不留行籽压耳穴(神门、肝、胰、三焦、胆、胃、食道、贲门、耳迷根)。对于反复发作的胆系结石有疗效优势。3、中西医结合治疗概况孙发贵等采用中药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治疗胆总管结石65例。患者入院给予自拟柴胡郁金排石汤:柴胡9g、郁金12g、片姜黄15g、茵陈15g、白芍9g、黄芩9g、厚朴9g、木香9g、枳壳9g、大黄9g(后下),每日1剂,2次/日。在服中药期间出现持续性腹痛加剧时,连接硬膜外镇痛泵,持续硬膜外镇痛。使用1~4天。72h如无效或症状加重需手术治疗。本组病例排石有效率为89.2%,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治疗费用。王长洪等用酒军、栀子、金钱草、茵陈、莪术、木香组成溶石方,经鼻胆管注入治疗胆总管较大结石(结石大小2~3cm)10例。方法:用50ml注射器抽取中药20~50ml(用量以患者耐受程度决定),缓慢推注或滴注入鼻胆管,闭鼻胆管1~2h后恢复正常引流,2次/d,共5~7d。10例患者除1例结石消失外,9例复查ERCP检查发现结石均明显变小,2例铸形结石松散、裂解成多块。该9例直接行网篮取石1次成功,其中2例肝内外胆管铸形结石患者,1例肝内胆管结石同时取出,另1例因遗留左肝管内结石位置较高不予处置。鼻胆管注人中药治疗胆总管较大结石,缩短了疗程,降低了治疗费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综上所述,近年来,在胆总管结石的防治方面,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有很大的进展,但均存在着许多不足。西医学方面:目前微创介入成为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在5%左右。由于胆总管结石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的防治局限调整饮食、预防感染等方面,对复发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或内镜治疗,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虽然许多学者在胆总管结石的病因方面已有了诸多研究,但根本原因方面仍法明确。中医学方面:中医在治疗胆总管结石有很多优势。以其针对性强、组方灵活、治法多样、无毒副作用的强大优势,调整患者整体病态因素,使患者恢复健康体质,防治胆总管结石复发。但中医学在胆石症病因病机方面,大多认为“肝失疏泄”是本病关键,对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等方面尚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标准指导临床。本文选自:刘志新等,胆总管结石的中西医临床研究概况。

赵刚 2022-09-24阅读量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