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胃酸减少 > 内容

胃酸减少内容

饭后该“站&rd...

病请描述:都说,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那么,咣咣一下吃完饭后,你会做什么呢?有人说:楼下散个步,消化消化。有人说:赶紧躺平午休!也有人说:反正别坐着,会胖!到底饭后是站是坐?哪种方式更加健康?哪些事情不能做呢?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专家:看人!是不是经常听人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吃完饭肚子很撑,溜达一下帮助消食,挺好?但是,还有一句老话“要活九十九,饭后不要走”,不知道你听过没?事实上,饭后的饱腹感只是胃部充盈的感觉,营养并没有被吸收,身体还处于“饥饿”状态,匆忙起身散步会导致胃部受到震动,增加胃肠负担而影响消化功能。一部分血液也会因散步而集中到运动系统,延缓消化液的分泌,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医生建议,饭后应适当休息10分钟至半小时,待胃内食物适当消化后再活动,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胃下垂或做过胃部切除手术的人群,以及心脏功能减退的中老年。另外,饭后散步也要注意强度,最好是缓步慢行,走路速度控制在每分钟30步左右,不要走得飞起。饭后百步走:适合活动较少、长时间伏案工作、形体较胖或胃酸分泌过多的人群;饭后不要走:体质较差、体弱多病的人群,特别是患有胃下垂等疾病的人。饭后“罚站"半小时,消化吸收好工作时久坐会使人体血液循环和消化系统发生障碍,影响身体的代谢水平,饭后站半小时左右,能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这5个饭后习惯可能折寿!有些事,饭后能做;而有些事,饭后不建议做。能做不能做,有时你了解的,或许不一定对,一起来看看。1饭后松腰带吃饭吃到撑才有幸福感?吃撑了怎么办,松裤腰带吗?其实,吃撑了松腰带确实能让肚子舒服一点,但会造成腹腔内压的下降,逼迫胃部下垂,经常这样的话可能引发胃下垂。另外,松腰带会减轻饱腹感而增加食量,过度饮食可是会胖的哦!有些人的饱腹感出现的比较慢,细嚼慢咽,不要一股脑就往肚子里塞,等一等迟来的“饱腹感”,避免吃太撑。2饭后吸烟“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是不是很小的时候就听过?饭后吸烟不仅让你快乐,危害也是成倍增长!研究表明,饭后胃肠道蠕动增加,消化道血液循环加快,吸收烟雾的能力更强,香烟中的有害成分更容易进入血液,损伤肝脏、大脑、心血管,危害要比平时吸烟高出10倍。3饭后喝茶饭后喝茶,特别是浓茶,不仅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茶叶中大量的鞣酸、茶多酚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影响蛋白质的吸收。茶叶中的鞣酸还会影响铁元素的吸收,长期如此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医生建议,饭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喝茶,等胃内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喝,减轻对消化功能、物质吸收的影响。4饭后开车饭后会有大量血液进入胃部,导致大脑短暂性的缺血,身体反应能力下降。饭后血糖的迅速上升会使人昏昏欲睡,特别是夏天,马上开车容易出现操作失误,造成安全风险。建议饭后至少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再开车。5饭后洗澡很多人喜欢餐饮带洗浴,酒足饭饱后去泡澡休息,其实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饭后洗澡会导致体表血流量增加,胃肠道血流量相应减少,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古语说“饱洗澡,饿剃头”,饭前洗澡确实不好,容易造成缺氧及暂时性贫血;但饭后立马洗澡也不好。建议洗澡应在饭后1小时后再进行,避免不良影响,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化。水果,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很多人喜欢饭后吃点水果,解渴还解腻。但是,饭后马上吃水果,会影响消化功能!食物被吃进胃中后需经过1-2小时才会被消化排出,饭后立即吃水果会导致其被阻滞在胃内,加重胃负担,引起腹胀、便秘等,还容易升高血糖。长期如此,可能诱发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水果,最好在饭后2小时再吃,或者两餐之间吃。当然,有时个人需求不一样,也可以结合具体的水果类型,灵活选择。饭前吃水果: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正餐的摄入量,帮助控制体重,建议吃香蕉、葡萄等易消化且不会刺激胃壁的水果。饭后吃水果:肠胃较弱或不宜空腹吃水果的人,饭后一小时左右吃一些草莓、西柚等水果,能够帮助食物的消化,还可以避免空腹导致的不适。参考文献[1]张珺珺. 饭后七个习惯伤健康[J]. 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2018(1):55. DOI:10.3969/j.issn.1671-4636(s).2018.01.025.[2]饭后6个习惯可能折寿[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7(4):3.[3]刘波. 饭后"罚站"半小时消化吸收好[J]. 家庭科学·新健康,2023(6):53.[4]饭后一小时别做这些事[J]. 科学大观园,2013(7):18-19.

健康资讯月卡 2025-01-17阅读量1343

治HP的四联药都有什么作用?

病请描述: 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张毅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其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甚至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采用四联疗法,即通过联合使用四种药物,达到根除细菌的目的。那么四联药都有什么作用呢?今天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质子泵抑制剂(PPI) 质子泵抑制剂是四联疗法中的核心药物之一,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中的质子泵,显著减少胃酸分泌,从而提高胃内的pH值。这一作用不仅为胃黏膜的修复提供了理想的生化环境,还能增强抗生素在胃内的杀菌效果。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等。近年来,一类新型抑酸药物——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如伏诺拉生)也逐渐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二、抗生素 四联疗法中的抗生素主要用来杀灭幽门螺杆菌。通常选择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以交叉火力、联合治疗的方式提高杀菌效果。常用的抗生素组合包括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或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等。对耐药的幽门螺杆菌,医生可能会选择左氧氟沙星或其他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细菌耐药性进行个体化调整。 三、铋剂 铋剂是四联疗法中的另一种重要药物,它不仅可以保护胃黏膜,还能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常用的铋剂包括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铋剂通过与细菌细胞壁结合,破坏其完整性,从而达到杀菌目的。部分患者在服用铋剂后可能会出现大便颜色发黑的现象,这属于常见副作用,停药后通常会恢复正常。 四、四联疗法的疗效与注意事项 四联疗法的常规疗程为10-14天,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期间不可私自停药或调整用药剂量。疗程结束后,应停药1个月以上,再进行幽门螺杆菌的复查,以确认细菌是否被完全清除。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应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较大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或刺激胃肠黏膜。同时,禁止饮酒,以免酒精与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加重肝肾负担。 五、四联疗法的副作用与应对 四联疗法虽然疗效显著,但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过敏反应、味觉改变、排便异常、胃肠道反应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减少用量或更换治疗方案。 总之,四联疗法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标准方案,通过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和铋剂,可以有效根除细菌,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注意控制饮食、禁止饮酒、按时服药,并密切观察自身症状,以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张毅 2024-11-08阅读量2327

女子把降压药掰开吃,致昏迷!...

病请描述:药片太大咽不下去, 能掰成两半分开吞吗? 不喜欢吃胶囊, 把药粉倒出来兑水吃行吗? ……   以上情况很多人都碰到过,   殊不知这些不起眼小动作其实有健康风险!   最近,福州张女士就因把这种药掰开吃致昏迷,上了热搜。   女子把降压药掰开吃致昏迷   《广州日报》2024年10月21日报道,40岁的张女士有一年多高血压病史,起初服用降压药控制得还不错,但最近随着天气转凉,她的血压也出现波动,最高达160/100mmHg。   张女士心想:会不会是药量不够?她想着再加半粒药试试,于是用牙咬开常用的降压药,多吃了半片。   没想到的是,吃完药不到半小时,张女士突然眼前发黑,冒冷汗,腿软昏倒,血压低得都快测不出来了,家人赶紧将她送医。   接诊医生了解到,原来张女士服用的是硝苯地平控释片,1片剂量≈3片普通硝苯地平片。   医生表示,一旦咬碎、掰开、研磨服用,大剂量的降压药会瞬间释放到体内,导致血压突然明显下降,严重的还会导致休克。   张女士的案例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也有过掰药吃的经历,得亏没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学术副院长、4A脑血管病一科主任席刚明教授指出,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风险因素,血压控制对于预防初次中风和中风复发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高血压用药,席刚明教授强调,服药一定要遵医嘱,不要随意掰开药片,破坏药物结构和完整性。并且,不要随意停用、漏服降压药也不要随意增加、减少降压药的剂量。同时,席刚明教授提醒,要在正确时间服药,根据身体血压波动,一般在早晨6点服药,勿在晚上睡觉前服药。 ▲ 席刚明教授在进行健康科普讲座   哪些药服用时不能掰开或研磨?   ■ 控释片   控释片是在药物外面包裹上一层“水能进来但药出不去”的不溶性半透膜的外壳,会以恒定的速度在体内释放,从而长时间维持药效,减少服药次数。   普通药片的药物起效、吸收和消失的速度通常在4—6小时左右,患者24小时内需要服药3次,而控释片可以恒速释放药量,它的药量是普通药片的3倍,患者一天仅需服用一次,药效在体内恒速释放24小时左右。   专家强调,控释片之所以能在体内恒速缓慢的释放,是因为采用特殊制剂工艺,患者在服用时应整片吞服,咬、嚼,掰断药片都会破坏控释片的恒速缓慢释放功能,相当于患者加大3倍剂量服药。   ■ 缓释片   缓释片和控释片工艺不一样,但目的一样,都是为了让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通常不建议掰开服用,否则也会导致药物释放过快,引发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可以掰开服用的药片上面会有刻痕,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可以沿着刻痕掰开服用,但也不可咀嚼或研磨服用。   ■ 肠溶片   肠溶片是为了让药物绕开胃部,在肠道内溶解,而给片剂包了一层“肠溶衣”。如将其掰开服用,药物可能在胃内就溶出,不仅容易导致药物受到胃酸等影响而失效,还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不适。   ■ 胶囊型   一旦将胶囊掰开服用,药物可能会受胃酸影响,不能在特定部位释放,影响药效,同时可能增加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 泡腾片   泡腾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呈现泡腾状,直接服用会在口腔或消化道产生大量气体,有窒息和胃穿孔风险。必须用冷水或温开水溶解,等气泡完全消失后再服用,严禁吞服或含服。   药太大了吞不下?这些小技巧学习一下   药片太大,吞服“卡喉咙”又不能掰开,怎么办?教你几招:   1.预先喝几口水   可以湿润口腔和食道,减小药品吞下的阻力,比如避免胶囊附着在黏膜上。注意不建议喝水过多。   2.药片分开服用   有时医生同时开了好几种药,如果为了省事“一把吞”,难免出现“卡喉咙”,完全可以分批服用。   3.避免“干吞”   有时候手边没有足量温水,药又不得不吃,有些人会选择“干吞”。实际上,一次服用通常需要约150毫升温水,才能使药片顺利到达胃肠道,否则可能黏附在食道上。   4.掌握吞咽动作   有吞咽困难的人,尽量站着服药。不过也有例外,降压药建议坐着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则建议躺卧位服用。   还有一个小技巧值得掌握——“抬头吞药片,低头咽胶囊”。   药片:放在舌头上,用嘴唇包住瓶口,仰头喝水,吮吸动作吞下水和药片,顺势把药片带下去。   胶囊:胶囊放在舌头上,喝一口水但不要吞咽,由于胶囊会浮在水面上,此时低头就可轻松吞下胶囊和水。   最后记住4句口诀,帮你记住哪些药物不能掰开吃:   1.看见“缓释、控释”,不宜掰开吃。   2.带“肠溶”字样,不要掰开服。   3.“包衣”不可掰,读“书”知性状。   4.化疗药、靶向药,服用要注意。   (本文部分来源:央视新闻、广州日报)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4-11-06阅读量1998

术后如何护理肝破裂合并颅脑损...

病请描述:肝破裂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至关重要,以下是主要的护理要点: 生命体征监测 - 一般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使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每15 - 30分钟记录一次,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压、心律失常、呼吸异常等情况。 - 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持续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来评估。同时,定时检查瞳孔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射,每30分钟 - 1小时一次。意识障碍加深或瞳孔变化可能提示颅内再出血或脑疝等严重情况。 呼吸道护理 - 保持气道通畅:患者术后可能因意识不清、咳嗽反射减弱等因素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应及时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可通过翻身、拍背、吸痰等方式促进痰液排出。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呼吸道感染。 - 氧疗管理: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状况,给予适当的氧疗。一般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对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要做好呼吸机的管理和护理。 引流管护理 - 颅脑引流管:若患者术后放置了脑室引流管或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或脱落。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若引流液为血性且量突然增多,可能提示颅内再出血。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和无菌性,每日更换引流装置,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 肝脏引流管:肝脏手术后常放置腹腔引流管,用于引出腹腔内的渗出液、胆汁等。同样要注意固定和观察,正常引流液为淡血性或淡黄色液体。若引流液出现胆汁样液体,可能提示胆瘘;若引流液为大量鲜血,可能提示肝脏出血。记录引流液量,一般24小时引流量少于10 - 20ml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伤口护理 - 颅脑伤口:观察头部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若发现伤口有红肿、压痛或有脓性分泌物,可能提示伤口感染,要及时处理。 - 肝脏伤口:注意观察腹部伤口情况,有无腹胀、腹痛加剧等腹膜炎表现。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避免腹压增加的因素,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 并发症预防 - 感染预防: - 肺部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加强病房的空气消毒,严格控制探视人员,预防肺部感染。 - 颅内感染:对于颅脑引流管的护理要严格无菌,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发热、颈项强直等颅内感染的症状。 - 腹腔感染:观察患者的体温、腹痛、腹部体征等变化,保持腹腔引流的通畅,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腹腔感染。 - 预防应激性溃疡: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等,观察患者有无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术后长期卧床,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可使用间歇性气压装置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必要时可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但要注意出血风险,尤其是颅脑损伤患者。 营养支持 - 肠内营养:在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尽早开始肠内营养。通过鼻饲或空肠营养管给予营养液,开始时缓慢输注,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泻等不耐受情况。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移位。 - 肠外营养:对于胃肠功能尚未恢复或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可采用肠外营养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注意营养液的配制和输注过程中的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康复护理 - 肢体功能锻炼:对于颅脑损伤后存在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肢体功能锻炼。包括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如按摩、关节活动度训练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 认知和语言康复:对于有认知障碍或语言障碍的患者,可安排康复治疗师进行认知训练和语言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谢高山 2024-11-04阅读量2624

胰腺炎的病因及预防

病请描述:一、胰腺炎的病因 1.胆石症与胆道疾病 -胆石症是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当胆结石嵌顿于壶腹部或从胆囊排出的结石通过胆总管时,可引起胆总管末端或胰管梗阻,胆汁逆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原,从而引发胰腺炎。 -胆道炎症时,细菌毒素、游离胆酸、非结合胆红素等也可通过胆胰间淋巴管交通支扩散到胰腺,激活胰酶,诱发胰腺炎。 2.酗酒和暴饮暴食 -酒精可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从而促使胃酸分泌增多,胃酸在十二指肠又刺激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的分泌,促使胰液分泌增多。同时,酒精还可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使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升高,引发胰腺炎。 -暴饮暴食可使短时间内大量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引起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同时刺激大量胰液与胆汁分泌,由于胰液和胆汁排泄不畅,可导致急性胰腺炎。 3.胰管阻塞 -胰管结石、蛔虫、狭窄、肿瘤等均可引起胰管阻塞,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升高,导致胰腺腺泡破裂,胰液与消化酶渗入间质,引发胰腺炎。 4.手术与创伤 -腹部手术,特别是胰胆或胃手术、腹部钝挫伤等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胰腺组织与胰腺的血液供应,引起胰腺炎。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时,如果操作不当,注射造影剂压力过高,也可引起胰腺损伤,导致胰腺炎。 5.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高钙血症可促使胰蛋白酶原激活,引起胰腺自身消化,导致胰腺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常有高钙血症,易并发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可使胰液内脂质沉着,尤其是甘油三酯达到11.3mmol/L时,极易引发胰腺炎。 6.感染 -某些病毒(如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B、埃可病毒等)感染可累及胰腺,引起胰腺炎。另外,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等也可能并发胰腺炎。 7.药物 -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四环素等可损伤胰腺组织,引起胰腺炎。药物引起的胰腺炎通常在用药数周或数月后发生。 8.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炎,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可导致胰腺的慢性炎症和纤维化。 二、胰腺炎的预防机制 1.针对胆石症的预防 -合理饮食:保持低脂饮食,减少胆固醇的摄入,有助于预防胆结石的形成。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促进胆汁排泄,防止胆汁淤积形成结石。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尤其是对于有胆结石家族史或高危因素(如肥胖、女性、多次妊娠等)的人群。早期发现胆结石,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等,可避免胆结石引发胰腺炎。 2.避免酗酒和暴饮暴食 -适量饮酒:如果饮酒,应适量饮用,避免酗酒。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g,女性不应超过15g。 -规律进餐: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一餐进食过多食物。细嚼慢咽,控制每餐的食量,保持每餐七八分饱。 3.胰管阻塞的预防 -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治疗可能导致胰管阻塞的疾病,如胰管结石应及时清除,胰管狭窄可通过内镜或手术治疗进行扩张等。对于胰腺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也有助于预防胰管阻塞引发的胰腺炎。 4.手术与创伤相关预防 -规范手术操作:在进行腹部手术时,尤其是涉及胰胆系统的手术,医生应严格规范操作,尽量减少对胰腺组织和血液供应的损伤。在进行ERCP检查时,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控制造影剂的注射压力,避免胰腺损伤。 5.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的预防 -控制血钙水平:对于高钙血症患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应及时治疗原发病,控制血钙水平。可通过手术切除甲状旁腺腺瘤等方法降低血钙。 -控制血脂水平:高脂血症患者应通过饮食控制(减少高脂食物摄入)、运动锻炼(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来控制血脂水平,尤其是甘油三酯水平。 6.感染预防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病毒和细菌感染的机会。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等,也有助于预防感染引发的胰腺炎。 7.谨慎用药 -在使用可能引起胰腺炎的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医生在开药时,应权衡药物的疗效和风险,对于有胰腺炎高危因素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可能诱发胰腺炎的药物。如果用药期间出现腹痛等可疑胰腺炎症状,应及时停药并进行检查。

谢高山 2024-10-15阅读量2075

认识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病请描述:      胰腺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个是内分泌功能,即分泌胰岛素等激素,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最常见的就是缺乏胰岛素引起的糖尿病,这方面已经深入人心,这里就不再讲了。      而胰腺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外分泌功能,也就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里面含有消化酶,是我们消化食物必须的。      而人因为疾病(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或手术(胰腺全切或部分切除)等原因出现外分泌功能障碍时,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厌食油腻、脂肪泻(进食油腻后大便带油或泡沫),严重者可能还会因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营养素缺乏而出现手足抽搐、舌炎、唇干裂,甚至出现周围神经病变。      因为各种原因,尤其是胰腺手术后的患者,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可以口服胰酶制剂补充不足,市面上很多胰酶制剂可供选择,同时为了减少胃酸对胰酶的破坏,可同时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需要额外注意的是,由于每个人消化酶缺乏的程度不同,胰酶的服用剂量也会不同,如果常规剂量效果不佳,可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达到满意的疗效。      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是胰腺手术后经常被忽略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找专业的医生就诊咨询。

孟凡斌 2024-09-23阅读量1994

A型胃炎,一种并不少见的疾病

病请描述:A型胃炎,一种并不少见的疾病 定义: A型胃炎,也称为自身免疫性胃炎,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慢性胃炎类型。它与B型胃炎不同,后者通常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A型胃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胃体部,而胃窦部则较少受累。这种胃炎的特点是胃黏膜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胃壁细胞被破坏,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并可能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引起贫血等症状。 编辑   病因: A型胃炎的主要病因是机体免疫功能异常,产生抗胃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这些抗体攻击胃壁细胞,导致胃黏膜炎症和萎缩。此外,A型胃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并且可能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1型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共存。 编辑   诊断: A型胃炎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内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内镜下,A型胃炎表现为胃体和胃底的黏膜萎缩,而胃窦部可能无萎缩或仅有轻度萎缩。实验室检查可能包括检测血液中的抗胃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以及评估维生素B12水平和贫血状况。 胃镜下表现: 在胃镜下,A型胃炎的特征性表现包括: 1.   逆向萎缩(reverse atrophy):与常规的萎缩性胃炎不同,A型胃炎的萎缩区域主要位于胃体和胃底,而胃窦没有萎缩或者仅有轻微的萎缩。 2.   残存泌酸黏膜的隆起样改变:在大范围胃体腺萎缩的背景下,一些残存的正常泌酸黏膜在内镜下呈扁平隆起、广泛型隆起、假性 息肉样隆起和岛状改变等类型。 3.   增生性 息肉:A型胃炎更容易伴发增生性 息肉,这些息肉通常直径小于10 mm,表面可见血管扩张。 4.   黄白色粘稠粘液:A型胃炎患者的胃底和胃体常常附着一些黄白色粘稠的粘液,用水不易冲除。 5.   胃体黏膜水肿和马赛克样改变:可能是出现萎缩之前的早期A型胃炎的典型内镜下特征。 在诊断A型胃炎时,除了内镜检查,还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和血液检查,包括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维生素B12等指标。特别是内因子抗体阳性率较高,是诊断A型胃炎的重要依据。 编辑   肿瘤性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A型胃炎患者是胃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高危人群,因此,对于确诊的患者,建议进行定期的胃镜随访,以及在出现贫血和神经系统症状前给予积极治疗。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异型增生或胃癌,可以通过评估病灶的大小、深度、分化程度、是否合并溃疡等,决定是否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进行治疗。同时,对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NET),也可以通过胃镜下微创手术进行管理。 编辑   治疗: A型胃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包括: 1.   营养支持治疗:由于A型胃炎可能导致维生素B12的吸收不良,患者会出现恶性贫血等症状。因此,营养支持治疗尤为重要,需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12和其他营养素,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2.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A型胃炎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的关键。常用的根除方案包括三联或四联疗法,通过联合使用抗生素和抑酸药物,达到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目的。 3.   中医调理:中医治疗A型胃炎主要通过辨证施治,选用适当的中药方剂,如和胃降逆、健脾消食的中药,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中医治疗胃癌的经验中,常用药物包括舒肝和胃丸、复方斑蝥胶囊等中成药,以及川贝、土贝、浙贝、玄参、牡蛎、夏枯草、两头尖、蜈蚣、全蝎、白花蛇、草蛇、山甲珠、乳香、没药、花蕊石、麝香、牛黄等药制成的丸剂内服。 4.   心理治疗:如果患者不适症状比较明显,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免延误病情。 5.   手术治疗:在极少数情况下,当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无法有效控制病情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病变组织,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综上所述,A型胃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西医的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可能的手术治疗,以及中医的辨证施治和外治技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编辑   文中部分内容及图片参考网络和文献。  

李景泽 2024-08-28阅读量8514

轻断食新手必读:安全有效的实...

病请描述:轻断食(IntermittentFasting,简称IF)是一种饮食模式,它不特别规定应该吃什么,而是着重于什么时候吃。轻断食的核心理念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断食,而在非断食期间则可以正常饮食。这种模式被认为有助于促进健康、减轻体重以及改善代谢健康。 目的: 1 体重管理 通过减少总体卡路里摄入,帮助减轻体重。 2 代谢健康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 3 细胞修复 促进细胞自噬,即细胞清除受损部件的过程,有助于延缓衰老。 4 心血管健康 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血管功能。 常见方法  16:8方法 最常见的轻断食模式,每天有16小时的断食期和8小时的进食窗口。例如,从晚上8点到次日中午12点不进食。  5:2方法 每周有5天正常饮食,另外2天限制卡路里摄入至500-600卡。 24小时断食 每周选择一或两天进行24小时的完全断食。  隔日断食 隔日断食:每隔一天进行一次24小时的断食。 好处: 1 促进脂肪燃烧:断食期间,身体会开始使用储存的脂肪作为能量 2 激素调节:断食有助于改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水平 3提高注意力和认知功能:一些人报告断食后感觉思维更清晰。 4 可能降低某些疾病风险:研究表明轻断食可能有助于降低某些癌症、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弊端 1 胃肠道不适:轻断食使身体频繁感到饥饿,可能引发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痛、恶心、反酸等不适症状。 2 营养不足:如果不正确规划,可能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的缺乏。 3 肌肉流失:如果断食期间卡路里摄入过低,可能会导致肌肉流失。 4 月经异常:长时间的轻断食使身体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影响到激素水平,对于女性而言可能引起经量减少、经期推迟等异常现象。 5 断食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情绪波动,如烦躁或抑郁。可能与正常的社交活动冲突。 注意事项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反应不同,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断食计划。 健康问题:有特定健康问题的人在开始断食前应咨询医生。 营养平衡:即使在非断食期间,也应保持饮食的营养平衡。 适量运动:结合适度的运动,避免在能量不足时进行高强度训练。 水分补充:在断食期间,确保充分补充水分。 最后,建议在尝试轻断食前咨询医生意见,特别是对于有特殊健康状况的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糖尿病患者等,应避免进行轻断食。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董志勇 2024-06-03阅读量2303

术前吃了阿司匹林能做胆囊手术...

病请描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迅速增加。阿司匹林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应用十分广泛。同时心血管事件是导致人类病死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抗血小板药在预防这些事件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临床医生面临着如何管理此类患者围手术期出凝血的困境。目前在临床上为了避免围手术期的出血一般采取在术前停用阿司匹林7-10d。然而也有研究认为当阿司匹林做为具有心脑血管高危因素及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患者时,围手术期突然停用可能会引起抗血小板药物的反跳现象,增加围手术期不良血管事件得的发生。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做为最早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通过以下机制发挥抗凝作用:一是抑制血小板聚集;二是通过阻碍凝血酶和纤维蛋白的形成,以减缓血凝块的形成。在临床上阿司匹林口服后可以迅速被肠黏膜吸收,在一小时内可检测其抗血小板作用,其血浆半衰期为15-20min,停药后48h恢复30%的血小板功能。但由于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且没有细胞核,一次用药可持续整个血小板的寿命周期,即5~7天,直至骨髓生成新的血小板。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凭借其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做为已确定的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和某些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许多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慢性心房纤颤、脑卒中、冠状动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等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减少血栓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临床也有研究证实小剂量阿司匹林做为冠状动脉疾病一级预防时,能够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进而降低其死亡率。当阿司匹林做为心血管二级预防时,终身不间断服用,能够降低患者的整体的死亡率。而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阿司匹林能显著地降低早期和晚期支架血栓形成率。 3、在普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出血是外科医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人体正常止凝血,主要依赖于完整血管壁结构和功能,有效的血小板数量和质量,正常血浆凝血因子活性。其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是生理性止凝血的重要成分,而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影响正常凝血机制,从而会增加围手术的出血。一项纳入10010例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并进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非心脏手术术前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不仅不会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还会增加围手术期的出血,而对于胃肠道手术患者,本身阿司匹林在发挥抗血小板作用的同时,也导致胃壁血流减少、粘液和碳酸氢盐分泌减少,从而相对增加胃酸的量,导致胃粘膜受损。同时在麻醉、缺氧、炎症反应、手术创伤的综合因素下下,更容易引起应激性的溃疡,甚至是消化道出血。研究认为虽然抗凝治疗能有效预防术后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但却是术后出血并发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围手术期继续使用阿司匹林在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同时,并没有增加出血的严重程度,与之相反围手术停用阿司匹林不仅不能降低围手术出血,同时增加围手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尤其当阿司匹林林做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时,围手术突然停用阿司匹林与持续服用阿司匹林相比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增加3倍,研究报道一例因在全结肠切除术前停用阿司匹林而发生急性心机梗死。目前在肺切除、胰腺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疝修补等大多数普外科手术术前不停用阿匹林对术中出血量、术后贫血、输血发生率没有影响。总之就目前研究结果和指南来看当阿司匹林做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行普外科手术时,不建议盲目停用长期服用的阿司匹林,为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应该继续使用阿司匹林、或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替代治疗。 总之,越来越多的研究及指南证实当阿司匹林做为心血管二级预防的患者,在围手术趋向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而对于封闭空间的手术,如前列腺手术、开颅手术应该避免在术前使用阿司匹林。同时还需要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由心血管专家,外科医生和麻醉师共同讨论,权衡利弊坚持个体化治疗,加强围手术凝血功能的监测及时准确判断凝血异常状态,真正保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及精准医疗。 本文选自:韦敏等,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老年患者围术期阿司匹林是否停用的前瞻性研究。 原文链接地址: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老年患者围术期阿司匹林是否停用的前瞻性研究(wanfangdata.com.cn)

赵刚 2024-05-20阅读量1440

经常吃辣,还能更长寿?

病请描述:1、吃辣食物可能有助于长寿来自《美国预防医学杂志》的一份研究显示,经常食用辣椒的人相较于不食用辣椒的人,可能寿命更长!这可能与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素」有关。辣椒素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降低心脏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应该开始大量食用辣椒,胃酸分泌过多、心脏不适、便秘、肾脏不好的人群还应少吃辣椒。2、食用蓝莓有助于改善记忆力衰退蓝莓富含抗氧化剂,特别是花青素,这些成分被认为有助于抵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氧化应激。一项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研究。追踪了近10年的数据,发现每周至少吃一次蓝莓的老年人,其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明显低于不吃蓝莓的同龄人。这提示蓝莓可能在维护大脑健康方面起到积极作用。3、早餐吃鸡蛋有助于全天饱腹感《营养》(Nutrient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相比于高碳水化合物早餐,富含蛋白质的鸡蛋早餐更能增加餐后饱腹感,减少午餐和晚餐时的进食量。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能有效触发机体的饱腹信号,从而有助于控制食欲和体重管理。因此,将鸡蛋纳入早餐菜单,可能是实现健康饮食和控制体重的有效手段。参考文献:[1] 《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吃辣竟有这么多好处,这几条你肯定不知道!》.健康时报[2] Devore, E. E., Kang, J. H., Breteler, M. M., Wareham, N. J., Grodstein, F. (2012). Dietary intakes of berries and flavonoids in relation to cognitive declin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96(3), 528-537. DOI: 10.3945/ajcn.112.03ⅻ356[3] Vander Wal, J. S., Marth, J. M., Khosla, P., Jen, K. C., & Dhurandhar, N. V. (2005). Short-term effect of eggs on satiety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subjec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24(6), 510-515. DOI: 10.1080/07315724.2005.10719454

微医健康 2024-04-18阅读量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