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头痛并呕吐 > 内容

头痛并呕吐内容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线治疗单...

病请描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是临床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60%左右的患者一线免疫化疗(如R-CHOP方案)后都可获得完全缓解和长期无病生存。多年来,R-CHOP一直是DLBCL的标准一线治疗,药物组成包括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多柔比星(Doxorubicin)、长春新碱(Vincristine)和强的松;科普文章讲得更多的也是R-CHOP方案。以至于有些患者感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就是打一个R-CHOP方案,甚至偶尔有少数非专科医生也认为淋巴瘤很简单,CHOP可以砍掉(CHOP:英文释义:砍)一切。其实还真不是这么简单。所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实包括很多亚型,如原发中枢神经系统(PCNSL)淋巴瘤、原发乳房DLBCL、原发睾丸DLBCL、原发纵隔DLBCL等等,平时不特别指出亚型的,也就是非特指型(not otherwise specified, NOS)。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指肿瘤细胞直接侵犯大脑、脊髓或眼等中枢神经系统部位的淋巴瘤。PCNSL通常表现为神经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问题或运动功能障碍。治疗PCNSL通常包括高剂量甲氨蝶呤(HD-MTX)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有时结合使用其他化疗药物和/或全脑放疗(WBRT)。原发乳房DLBCL其肿瘤细胞直接在乳房组织中发展,而不是从其他部位转移而来。这种类型的淋巴瘤可能表现为乳房肿块或疼痛,容易与乳腺癌混淆。治疗原发乳房DLBCL通常包括化疗、放疗和中枢预防。原发睾丸DLBCL原发睾丸DLBCL是另一种罕见的淋巴瘤亚型,其肿瘤细胞起始于睾丸。这种类型的淋巴瘤可能表现为睾丸肿大或疼痛。治疗原发睾丸DLBCL通常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中枢预防。除了这些特定亚型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需要特殊的干预措施之外,即使对于所谓非特指型,目前也根据免疫组化及基因等进行了更细致的分型,其预后药物敏感性各不相同,也需要给与个体化的干预措施,譬如对于MCD亚型的患者,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加入BTK抑制剂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并且有必要做中枢预防。也有些患者年老体弱,可能需要采用smart start(聪明的开始)策略开始给予无化疗方案,待一般状况改善后再予以标准化疗;甚至全程需要无化疗方案。有些需要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有些需要中枢预防;另外,副作用的防治包括乙肝复燃、卡肺预防、警惕消化道受侵时化疗所致的穿孔出血、肿瘤负荷过大治疗敏感患者出现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等等,都有一些细节必须充分注意。综上,只知道DLBCL一线R-CHOP方案是不够的,治疗选择应基于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疾病分期、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患者的个人偏好进行个体化决策。医生会根据这些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因此,R-CHOP并不是治疗DLBCL的唯一方法,而是多种治疗选项中的一种。 

范晓强 2024-04-07阅读量1606

聊聊饮酒与胰腺的那些事儿

病请描述:编者按 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有所谓的无酒不成席、把酒言欢、酒逢知己千杯少等等说法。 一位60多岁的于先生,两年前因体检发现胰腺癌,及时实施了腹腔镜下胰腺癌根治术。近期门诊复查没有发现复发转移,我们都非常高兴。临出门他又问我一个问题:“我可不可以吃老酒?”他压低嗓门告诉我,没开刀之前每顿至少喝半斤白酒,每天都喝一斤多的。现在感觉身体非常好,唯一的遗憾就是还没开始喝酒。 突然想起来,这个问题还真值得一聊。那么,饮酒与胰腺到底有哪些问题呢?下面就分享几位患者的真实案例吧。 01、长期饮酒与胰腺癌 正如上面的病人,长期饮酒20多年,患糖尿病史5年。体检又发现胰腺癌,幸亏发现的早,及时进行了手术治疗。但大部分胰腺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非常容易被忽视,及至有症状来就诊时,多半都已失去了根治手术机会,生存期就非常短了,甚至生存时间不超过1年。酒精对胰腺长期的刺激,会直接损伤胰腺组织,可以诱发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反复发作可能诱发癌变。 长期大量饮酒有可能会出现以下三部曲: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胰腺癌。 02、慢性酒精性胰腺炎 还有一位是15年前(2009年)我手术的病人,他是一位37岁的小伙子。长期饮酒,每天也是1斤白酒以上。他自己讲,别看才37岁,酒龄已经20多年了,从17岁就开始喝酒。在就诊前2年,腹痛反复发作,导致精神萎靡、无精打采、极度消瘦。一喝酒,腹痛反而有所缓解,这样对酒精就更加依赖了。来院检查发现,他是典型的慢性酒精性胰腺炎。胰管是胰腺分泌排放胰液的主要管道,正常最粗的部位也不会超过0.5cm。他的胰管明显不规则扩张,最宽的部位达到2cm多,胰管内充满各式各样的结石,从胰头长到胰尾。随之而来的是,整个胰腺组织的萎缩。导致胰酶分泌不足、还排出受阻,消化功能明显下降,来的时候就像抽大烟的人一样,骨瘦如柴、不成人样了。 关键是酒精成瘾,无法工作,没有收入,家庭也即将崩溃。多次在当到医院就诊,效果不佳。家人抱着最后的希望,通过朋友找过来。后来在快速补充营养、改善体质的情况下,给他做了胰管切开取石、胰尾的部分切除。因为还年轻,尽量保留了胰头,做了胰管空肠吻合术。解除了梗阻,疼痛减轻,胰腺组织可望有所恢复增生。后来彻底戒酒,营养逐渐恢复起来。 03、急性胰腺炎 5年前的一位41岁的建筑公司刘经理,由于工作原因,常常陪客户喝酒。长得也是人高马大,肥胖体型,体重达220多斤。有一次大量喝酒之后,突然剧烈呕吐,腹胀腹痛。开始还以为醉酒所致,殊不知,腹痛越来越重,无法忍受,紧急来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非常危重,一般情况下死亡率可达1/3以上。后来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才逐渐缓解出院,1年后才恢复体力。也更换了工作岗位,减肥控制体重,锻炼身体,总算脱离了这个顽疾。 04、慢性胰腺炎止痛药成瘾 如果不是酗酒,但只是少量持续的饮酒,久而久之,有些人也会引起慢性酒精性胰腺炎。这种胰腺炎不是急性胰腺炎治疗不彻底或者反复发作所致,是由于酒精的慢性损伤所致,开始患病就是慢性胰腺炎。临床症状并不突出,也没有剧痛、呕吐、发热等急性症状,而是表现为中上腹或者是腰背部的慢性疼痛,久治不愈。 一位30多岁的张先生,本来是一个收入不错的中产,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由于长期饮酒导致慢性胰腺炎。他不断地来院就诊,反复住院,既不是重症,也不能说没有症状。每次发作就用止痛药,输几天液就好转,然后就出院。但过一段时间又来了,进医院就要求打止痛针。最短的间隔时间是两周。周围医院的医生、护士都认识他了。最后搞得工作丢了,老婆孩子离他而去,成了孤家寡人,还到处借债。事实证明,他已经由慢性胰腺炎改变为镇痛药成瘾症了。最后让他转到了身心精神科住院治疗,才逐渐摆脱困境。 05、胰性脑病和酒精性脑病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 并发症较多。其中胰性脑病是危重并发症之一。具体机制不明,与急性胰腺炎发生时,体内炎症介质、神经递质、脂代谢物质集聚以及B类维生素缺乏等多种因素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多语、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抑郁、烦躁、幻觉等,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升高、四肢强直、反射亢进或消失及脑脊髓病综合征等。不只在酒精性胰腺炎发生,其他原因导致的胰腺炎都有可能发生。效果好坏与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相关。胰腺炎得到控制后,短期内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但重症患者,胰腺炎持续发展,则预后不良。 酒精性脑病与胰腺炎是两种情况,但可以同时存在。慢性酒精性脑病是指由于长期饮酒作用于脑组织产生的慢性、反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导致的一系列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对饮酒的强烈渴望、耐受性增加、依赖性增强和不加以控制。患者可出现行为异常、神经系统机能和结构异常。 慢性酒精性胰腺炎的病人,可能出现认知障碍、行为异常,往往与合并酒精性脑病有关。须加以警惕。 结束语 饮酒乃大多数家庭,家常必备。饮酒对人体的作用也是巨大的。适量有益,过量则有害。长期大量饮酒百害而无一利。不过,很多酒精成瘾的人,常常无法自拔,很难做到知行合一。常常还得求助于医生。最后,借助一个广告语来结束我们的话题:酒是好酒,莫贪杯哦。

施宝民 2024-04-01阅读量2096

偏头痛难以忍受?华荣教授健脾...

病请描述:偏头痛难以忍受想抓狂?健脾和中通灵膏方调理你用过吗? 偏头痛,多数人一生都会经历的痛,为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女性比男性多发,虽然常人看起来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有时候痛起来却要人命。偏头痛,其实是被多数人低估的疾病,它是人体发出的警报,必须引起重视。中医治疗偏头痛有何优势,看看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华荣主任怎么治疗? 她将带领大家一起用奇妙的中医来认识偏头痛。 ①头痛的分类 当分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腑”,“高巅之上,唯风可到”,头痛的病机多为气血不通则痛或气血不荣则痛。 根据头痛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 外感头痛:风、寒、湿邪壅塞经脉所致,岭南地区尤以湿邪为盛,当人体体质下降或外界气候剧变时都可导致外邪侵犯,比如常见感冒头痛,也可为偏头痛的诱因之一。 一般病程较短,常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内伤头痛:多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常、劳倦内伤、久病体虚、女性经行产后或头部外伤等多因素均可导致或诱发头痛,其中偏头痛属于内伤头痛。 如不及时治疗,病情迁延不愈,病程较长,可反复或周期性发作。 ②偏头痛无需再忍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科华荣主任独创解郁和中法论治偏头痛 现代医学对于偏头痛的治疗一般采取急性期镇痛治疗和缓解期预防性治疗,常用的药物如急性期的NSAID类、曲坦类止痛药,缓解期的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或抗癫痫药等,临床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且长期使用止痛药可导致慢性头痛,随着病程延长甚至可变为药物依赖性头痛,困扰众多偏头痛患者。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科华荣主任临证30年,创解郁和中法论治偏头痛,全周期干预治疗,通过中医思维辨证论治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在偏头痛好发部位中,按照经络循行规则,前额属胃,两颞侧及头顶属肝胆,同时头痛发作前多有视觉先兆,均证明了其与肝经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头痛发作时大多伴有恶心、呕吐、胃痛或排便不畅等脾胃症状,提示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故认为偏头痛与肝脾胃息息相关,为肝脾胃失调所致。 基于上述病机分析,华荣主任认为,中医药治疗偏头痛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应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用解郁和中法治疗偏头痛,改变剂型为“健脾和中通灵”膏方其优势在于协调肝脾胃的功能,整体有机调节人体气血,提升人体应变能力,以健脾和胃、疏肝解郁、调畅气血为主,改善患者情绪、脾胃状态,使得气血通畅,头痛症状自然消失。 多数患者通过两至三个月健脾和中通灵膏方调治,病情得到明显缓解,且能摆脱止痛药,甚至达到根治。 ③头痛不能拖 尽早中医干预,中医药全周期治疗偏头痛,早日摆脱止痛药 很多人在偏头痛发作时往往一两片止痛药打发,甚至加量使用,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容易导致发作次数增多,进而演变成为慢性头痛,使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常用的止痛药属于解热镇痛药,中医角度认为止痛药多为药性寒凉,偏头痛患者脾胃虚寒,服用止痛药更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加重了偏头痛,演变成慢性偏头痛,甚至是药物依赖性头痛,最后变成频繁发作、复发严重、迁延日久的恶性循环。 中医讲“诸病于内,必形于外”,头痛也提示了体内发生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尽早采用中医药全周期治疗方案,急性期可以加用针灸、穴位按摩等方法救急止痛,预防性治疗则以中药治疗为主,尽早阻断偏头痛慢性化,避免陷入恶性循环,摆脱止痛药。 缓解期是治疗的关键,更需要加强治疗,头痛不发作的时候才是治疗的重要时机,例如经期头痛必须在平时加强治疗,调理气血,才能缓解经期头痛。

华荣 2024-03-15阅读量1736

儿童脑发育与营养-梁希

病请描述:儿童脑发育与营养 我们的大脑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科学的营养,特别是儿童期。我们该给予什么样的营养才能让宝宝的大脑更好的发育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大脑的发育进程(如下图所示):0-6岁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到成人期大脑重量约1400g。脑细胞需要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多种营养物质来维持大脑正常活动。 其次我们要理解大脑的营养物质构成:大脑内的水分占脑总重量的75%,大脑除了水分,其余的50%-60%是由脂肪构成的。这些脂肪支持着复杂而精密的脑功能。脑成分30%-35%是由蛋白质组成的,主宰脑的智能活动,帮助记忆与思考,控制脑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剩下的部分为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那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大脑到底喜欢哪种营养素。 1.优质蛋白质。蛋白质对大脑皮质可以产生兴奋和抑制作用,从而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奶类、蛋类、瘦肉等等。 2.葡萄糖。如果说碳水化合物是大脑能量供给的主要途径,那么葡萄糖则是大脑的直接能源。健康大脑更需要供能平稳的碳水化合物,故升糖指数低的更有利于脑健康。鸡蛋、牛奶、鱼肉、海带、菠菜、黄豆、西红柿,都是升糖指数低的食物。 3.优质脂肪。脑内脂肪酸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胆固醇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2/3。不饱和脂肪酸对大脑健康有帮助。富含的食物有鱼油、含量丰富的海鲜,如三文鱼、沙丁鱼、植物油(亚麻油、花生油、大豆油等),摄入10-25克左右为宜。大脑中卵磷脂的含量约占5%。富含卵磷脂的食物:谷物、坚果、植物种子、蘑菇、山药、木耳等。 4.维生素。维生素A可以增强大脑判断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大白菜、茄子、番茄、黄瓜、菠菜、胡萝卜、鸡鸭肉、猪肉…维生素C则是可以使大脑平静放松和快乐的“优化大师”,能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VC含量丰富的食物有很多。其中橘子、柠檬、奇异果含量最高。 5、矿物质对于大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脑组织中富含50多种矿物元素,其中钙、铁、锌、铜、锰、碘、硒、镁等8种元素对大脑起着重要作用。钙可以促使大脑保持持久的工作状态。铁可以保证大脑充足的血液供应。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肝脏、木耳、松蘑、鸡蛋等都富含铁。锌元素对大脑记忆力具有促进作用。在食物中,口蘑、香菇、海蛎子、干贝、海蛎、墨鱼、鱿鱼等都含有比较丰富的锌元素。大脑情绪的“润滑剂”——镁。在日常食物中,鱼类、全谷制品、燕麦片、豌豆荚、菠菜、甜玉米、香蕉、木瓜、樱桃等都含有较多的镁元素。铜是大脑神经系统的守护神。但是也不要摄入过多,否则会有头痛、眩晕、疼痛、拉肚子、恶心、呕吐等症状。锰是保持大脑的园丁。常吃核桃能补充锰元素,但也不能过量食用。预防智力缺陷的元素是碘。常吃海带、紫菜、鱼、虾等都可以进补。硒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剂作用,可以防止大脑老化。常见食物有香菇、鸡蛋、大蒜等。 最后我们要知道对大脑有害营养物质有那些。1.精制的糖;2.工业加工的氢化油;3.加工食品中化学食品添加剂,如“味觉增强剂”——兴奋毒素;4.有毒的矿物质重金属,包括水质的污染,工业的污染;5.致敏源,有些孩子对某些食物是过敏的。 仅重1400克的大脑,每天消耗的能量总量只有20%。好的营养可以让我们的宝宝更健康、更聪明、更快乐。  

生长发育 2024-02-24阅读量1813

吃哪些药千万别喝酒!

病请描述:很多人知道,吃头孢类药物不能喝酒。其实不仅仅是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时不能喝酒。 快过年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饭,推杯换盏在所难免。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恰好正在吃药,那就要注意了:吃药和喝酒,好多地方不配。尤其是正在服用下面这些药,您可千万别喝酒! 1、头孢类药物 大部分头孢类药物都含有类似双硫仑化学结构的甲硫四氮唑基团,若在服药前后饮酒,可能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是指某些药物由于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化学结构,用药后若饮酒,有可能出现面部潮红、结膜充血、视物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惊厥,甚至死亡等。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酒精类制品,轻者可自行缓解,较重者需送医院吸氧及对症治疗。 特别提醒,在饮酒后3天内不宜应用头孢类药物。用药7天内不能饮酒,同时禁用含有酒精的药品及食品,例如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使用辅料含有乙醇的注射剂,以及使用酒精处理皮肤。 此外,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与乙醇也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应分开使用。 2、对乙酰氨基酚片 对乙酰氨基酚片是大多数感冒药中用来退烧的成分,也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关节痛、偏头痛等)的常用药。研究表明,饮酒有增加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的可能。 3、降压药 过量饮酒具有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及血管运动中枢、减弱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如果酒后服用降血压药,将使小血管更为扩张,血容量进一步减少,血压骤降,容易出现 体 位性低血压或晕厥。 4、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和乙醇之间存在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及一定药效学相互作用。 任何浓度乙醇的摄入都会增加对消化道的刺激,易引起胃黏膜病变或使溃疡复发,增加与阿司匹林相关的上消化道出血风险。 5、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类药物与乙醇合用后,对中枢的抑制程度与药物的种类、用药量、饮酒量有关,表现为嗜睡加重,反应灵敏度降低,注意力分散,协调能力差,严重的甚至可导致死亡。 6、抗癫痫药 乙醇可影响某些抗癫痫药物的代谢,从而影响疗效。 另外,饮酒本身也可能造成癫痫发作。 因此,癫痫病人不适合饮酒。 7、降糖药 服用磺酰脲类药物期间饮酒,可发生严重低血糖或不可逆的神经系统病变。因为乙醇可以阻碍甘油、乳酸和某些氨基酸转变为糖的过程而使血糖降低,还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总之,乙醇可以改变许多药物的反应,大量饮酒会影响许多药物的生物转化。服药期间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就诊时及时告知医生近期的饮酒史。 在上述药物的用药期间,应该避免饮酒,以免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要是某人喝完酒才想起自己吃了药,记得密切观察自己是否有不适症状,如果有,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或呼叫120。

王智刚 2024-02-18阅读量1304

138厘米的终身之痛-梁黎

病请描述:138厘米的终身之痛 所谓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讲的就是好的时机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有些事、有些病,你没有抓紧时机去做、去治,将会延误终身,造成终身之痛。今天,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并针对这个故事,探讨一下为了不延误时机,哪些情况需要我们刨根究底、当机立断! 某天上午,一位长相甜美、个头不高的12岁河南农村女孩笑笑被眉头紧锁的父亲带进诊室。笑笑四肢匀称、肩部不宽、胸部丰满、腰部较窄,臀腹部较浑 圆,已然是成熟 女性的体型;可一量身高,笑笑才1米38。这个年龄,本是窜个子的时候,但笑笑近1年身高丝毫未增加。笑笑的父亲身高1米72,母亲身高1米59,她的遗传靶身高应该在1米59左右。随后拍了手骨片一查,笑笑的骨龄已是成年人的骨龄,所有的骨缝已闭合。她的身高将永远定格在1米38。 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孩子在一年前(11岁)就停止长高了呢? 追问病史,笑笑4岁不到就出现阴道出血,初起每年几次,每次持续2~3天,量不多,曾在当地医院就诊,病因未明。在笑笑7岁的时候,就有了规律的月经,乳房逐渐丰满;因为当时笑笑的身高略高于同龄人,没有头痛、视力减退等任何不舒适的感觉,因此,没有引起家人的重视。可是,在笑笑10岁的时候,同学们开始窜个子了,身高一个一个超过了她。从1年前开始,笑笑的身高就再也没有增加过,父母这才着了急。通过当地医生的介绍,父亲满怀希望,带着笑笑从千里之外的河南来到杭州。 可是,失望马上接踵而至。拍好手骨片不到半小时,通过电脑阅片就已知道,笑笑所有的骨缝已闭合,没有长高的空间了。只能一声长叹!回天无力啊!欲哭无泪的父亲要医生签字退了已付费的头颅磁共振,拒绝了其他任何检查。138厘米成了笑笑和他父亲的终身之痛! 虽然,导致笑笑最终身高定格在1米38的确切病因,我们目前不得而知。但是,根据病史,性早熟是可以明确的;而且中枢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在笑笑不到4岁、出现阴道出血时,能够到儿科内分泌专科检查、明确性早熟类型和病因并采取抑制性腺轴、抑制骨龄的治疗措施,现在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可惜的是“时光不能倒流”啊! 为了不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笑笑,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情况下的性早熟需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一定要刨根究底弄清病因,当机立断进行治疗的。 性早熟指的是:女孩在7.5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包括乳房增大,或出现腋毛、阴毛、胡须,或有变声、喉结等)及内外生殖器官发育(如男孩睾丸、阴茎增大,女孩B超提示卵巢增大等),女孩在10岁前月经来潮也属于性早熟。符合性早熟定义、又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均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特别关注: 1、阴道有分泌物或阴道出血(除外新生儿期); 2、乳晕增大或色泽变深; 3、溢乳; 4、出现较明显的阴毛和腋毛; 5、外阴色素沉着; 6、阴蒂肥大; 7、短期内骨龄增加明显; 8、伴有生长加速; 9、两侧睾丸明显不等大; 10、皮肤色素沉着、多毛; 11、有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 12、有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等。 有上述情况的性早熟孩子一定要转诊至儿科内分泌专科检查,判别性早熟类型,查找原因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切勿耽搁!

生长发育 2024-02-15阅读量2235

ADHD从药物作用机理到临床...

病请描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目前,药物治疗是ADHD的常用方法之一,其中盐酸托莫西汀和哌甲酯是两种常用的药物。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理、治疗的疗程、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以帮助家长和医生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作用机理   盐酸托莫西汀是一种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通过抑制神经元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在突触间隙的浓度,从而改善ADHD症状。此外,还可以增强大脑中其他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的功能,进一步提高注意力、集中力和自控力。 哌甲酯:哌甲酯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通过刺激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增加这些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哌甲酯的作用机制与盐酸托莫西汀略有不同,它主要是通过增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来改善ADHD症状。   二、治疗疗程   盐酸托莫西汀的治疗疗程通常为长期治疗,根据患儿的症状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医生会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初始治疗剂量通常为每天20mg,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性逐渐调整剂量。建议的治疗时间为6至9个月,如果症状得到控制,可以逐渐减量至停药。 哌甲酯:哌甲酯的治疗疗程与盐酸托莫西汀相似,也是长期治疗。初始治疗剂量通常为每天20mg,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性逐渐调整剂量。建议的治疗时间为3至6个月,如果症状得到控制,可以逐渐减量至停药。   三、疗效评估   盐酸托莫西汀:疗效评估主要基于临床观察和标准化评估工具。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患儿的行为、学习、情绪等方面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此外,家长和教师也可以使用ADHD评估量表(如ADHD-RS)来记录患儿的症状变化。若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的症状改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则可认为盐酸托莫西汀治疗有效。 哌甲酯:哌甲酯的疗效评估方法与盐酸托莫西汀类似,也是基于临床观察和标准化评估工具。通过观察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行为、学习、情绪等方面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若患儿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则可认为哌甲酯治疗有效。   四、不良反应   盐酸托莫西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嗜睡、疲劳等。这些反应大多轻微且短暂,通常在治疗开始后的几周内自行消失。此外,盐酸托莫西汀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和血压升高,因此需要定期监测体重和血压。 哌甲酯:哌甲酯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口干、失眠、头痛、胃痛等。此外,哌甲酯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或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因此,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或个人史的患儿,使用哌甲酯时应特别注意监测心血管状况。   五、总结与建议   盐酸托莫西汀和哌甲酯是两种常用的ADHD治疗药物,其作用机理略有不同。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评估患儿的症状和药物反应,以确保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家长和教师也需密切关注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若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或症状反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对于ADHD患儿的综合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重视心理干预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生长发育 2024-01-18阅读量2768

得了颈椎病,啥情况需要做手术?

病请描述: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人群增多,近年来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也有着年轻化的趋势。对于绝大多数颈椎病患者而言,手术并不是必要的,只需要进行调整生活方式、药物、物理治疗等保守疗法。这也让很多患者以为,颈椎病完全不需要做手术,甚至会在医生建议做手术时提出质疑。 确实,大多数颈椎病不需要做手术,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情况比较严重,不得不做手术。那么,颈椎病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做手术呢? 由于颈椎位置特殊,手术难度较大,风险也比较高,因此,只有当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情况才会选择进行手术,比如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者出现上下肢肌肉无力或萎缩、肢体感知觉功能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时。总的来说,颈椎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主要取决于颈椎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因为是它们决定了患者会出现怎样的症状以及会带来哪些后果。 颈椎病根据受累的组织结构不同,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其治疗原则和手术时机各不相同。 1、颈型颈椎病 颈椎退行性改变,以颈部症状为主,表现为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 颈型颈椎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更不需要做手术,只需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进行药物、物理治疗即可。 2、神经根型颈椎病 病变刺激、压迫周围神经组织,是发病率最高的颈椎病类型,临床表现与颈型颈椎病类似,上肢的感觉、运动功能可能受到影响,还会出现颈神经走行部位的放射性疼痛。 神经根型颈椎病大多程度较轻,一般可通过生活习惯的调整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来改善症状,绝大部分不需要做手术。但如果正规而系统的非手术治疗3~6个月无效,或非手术治疗虽然有效但反复发作而且肌肉萎缩或疼痛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还是需要考虑手术,以免造成神经不可逆损伤。 3、脊髓型颈椎病 病变影响了相应节段脊髓,是颈椎病里最严重的类型,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四肢麻木无力,肌张力高、痉挛甚至强直,不能做精细动作等。 绝大部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症状,因此以手术治疗为主。从原则上来讲,脊髓型颈椎病一经确诊、且无手术禁忌证时,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除非患者由于特殊原因症状较轻,可以适当采取一些非手术治疗,并注重定期随访,若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应尽快手术。 4、交感型颈椎病 是颈椎病里最复杂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颈性头晕、恶心呕吐、头枕部疼痛,还可以出现心跳加快或减慢、心前区疼痛。 绝大多数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经保守治疗可以有良好的效果,且由于交感型颈椎病很难确定具体病变的位置,因此一般只能采用保守治疗。除非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同时颈椎影像能够明确找到病因,才会考虑手术。 5、椎动脉型颈椎病 与颈椎的退行性改变有关,平均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主要表现为颈性眩晕、恶心、耳鸣、耳聋、视物不清、头痛、一时性意识障碍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首选保守治疗,一般能够达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但如果存在颈性眩晕导致的猝倒史,且反复发作,经保守治疗无效,同时又经椎动脉超声或核磁证实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需要考虑手术。 总而言之,对于绝大多数颈椎病患者而言,保守治疗都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一般只有保守治疗的无效且症状非常严重时才考虑手术。但如果是脊髓型颈椎病,则以手术治疗为主。

史国栋 2023-12-26阅读量1362

生长激素小知识-张俊娟

病请描述:生长激素小知识 什么时候孩子才需要打生长激素? 孩子打生长激素通常是在医生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情况下进行的。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特征是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生长激素,导致身高无法正常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孩子打生长激素来促进身高的增长。生长激素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需要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体重、骨龄等指标,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激素治疗并不是适用于所有身高矮小的孩子,只有在医生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情况下才会考虑使用。此外,生长激素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家长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并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 打生长激素对孩子的身体有什么副作用吗? 打生长激素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产生一些副作用,包括: 1.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瘀斑等局部反应。 2.头痛、恶心、呕吐等轻微的全身反应。 3.血糖升高: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血糖的升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 4.骨骼和关节疼痛:生长激素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骨骼和关节疼痛的症状。 5.甲状腺功能减退:生长激素可以抑制甲状腺功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副作用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出现,而且通常是轻微的,可以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或其他措施来缓解。在打生长激素之前,医生会对孩子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同时,家长也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打生长激素一般需要打多长时间? 打生长激素的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治疗效果来决定。 生长激素治疗通常需要持续一段时间,以促进身高的增长。治疗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孩子的生长激素缺乏程度、年龄、性别、骨龄等因素。一般来说,治疗时间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体重、骨龄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时间。如果治疗效果良好,孩子的身高增长达到了预期目标,医生可能会逐渐减少药物剂量,直至停止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激素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定期复查和监测。 如果生长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应该如何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生长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医生可能会考虑以下几种调整治疗方案的方法: 1.调整药物剂量:医生可能会增加生长激素的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2.改变注射方式:医生可能会尝试改变注射方式,例如从每天注射改为每周注射,以提高药物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3.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医生可能会考虑联合使用其他药物,例如甲状腺激素、性腺激素等,以提高生长激素的治疗效果。 4.调整治疗时间:医生可能会延长治疗时间,以增加生长激素对身高增长的促进作用。 5.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果生长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医生可能会考虑其他治疗方法,例如手术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方案的调整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决策,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定期复查和监测。

生长发育 2023-12-26阅读量2237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

病请描述:临床表现及预后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学类型,在西方国家约占NHL30-40%,我国约占50%,是一组具有高度异致性的疾病。根据基因表达分子分析可将其分为三个主要亚型 – 生发中心B(GCB)DLBCL,活化的B细胞样(ABC)DLBCL和第三型DLBCL(Type 3 DLBCL),不同的亚型具有截然不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总体来说,DLBCL好发于50-7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临床症状包括局部占位和全身症状两方面,无明显原因的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是最主要表现,常见的全身症状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皮肤瘙痒以及乏力等,DLBCL也可发生于各个结外部位因而产生不同症状,比如原发于脑的DLBCL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局部脑水肿引起头痛、恶心及呕吐等,原发浅表淋巴结的病变可能无明显不适,仅是触及浅表肿物,但若是纵隔大肿块,可能会因为肿块挤压纵隔内器官而出现相应症状,例如胸闷、气短等。 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IPI)根据患者年龄、ECOG评分、临床分期、结外受侵部位及乳酸脱氢酶是否升高进行评分,将其分为低危(0或1分)、低中危(2分)、高中危(3分)和高危(4或5分)四组,可以用来判断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代表的侵袭性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PART.02 治疗手段及新药进展 近年来,DLBCL的治疗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耐药或治疗有效后复发,如何进一步改善初治和复发/难治(R/R)DLBCL的预后成为了研究重点。DLBCL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目前R-CHOP仍是DLBCL一线治疗的主要手段,更多的研究探索主要是在R-CHOP的基础上通过药物调整增加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研究发现,aaIPI=0的局限期DLBCL早期PET阴性者4个周期R-CHOP-21疗效不逊于6个周期R-CHOP-21;对于进展期MYC重排和双/三打击淋巴瘤,R-CHOP和R-EPOCH疗效无差异;DA-EPOCH-R联合HD-MTX治疗II-IV期CD5阳性DLBCL可圈可点。 对于复发/难治性DLBCL来说,研究重点则更多集中于新药的探索上,比如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

微医药 2023-11-30阅读量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