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气腹征 > 内容

气腹征内容

先天性肝囊肿的治疗进展02

病请描述:5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 自1991年报道第一例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肝囊肿以来,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重要方法,对年龄较大、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疾病者尤其适用。 5.1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①单发或单发多房性、有症状的肝囊肿,囊肿位置表浅,距肝组织表面的厚度不超过1cm为宜;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的肝囊肿。禁忌证①囊肿深在,表面肝组织较厚(距肝表面1cm以上),有损伤胆管、血管引起胆汁漏及出血危险者;②囊壁增厚的巨大囊肿;③泛发性弥漫性肝内先天性囊肿;④近期有囊肿穿刺治疗史;⑤术前影像学检查发现与胆道相通者;⑥曾有上腹部手术史者;⑦囊肿位于右肝后叶或肝膈之间广泛粘连、腹腔镜难以接近者;⑧囊肿内出血或感染;⑨寄生虫性肝囊肿及囊肿可疑恶变者。 5.2手术方法:患者平卧位,全麻,一般采用3孔法。操作要点:①脐部trocar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②剑突下5mmTrocar为主操作孔;③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决定第3孔的位置,位于左或右肋缘下。首先置入腹腔镜探查肝囊肿的部位、大小和数目,在囊壁最薄处穿刺,观察囊液的颜色和透明度,尽量吸尽囊液,电凝钩扩大囊壁切口,将囊壁尽量切除,边缘电凝或钛夹止血。囊肿窗口尽可能开在患者立位时的最低位,尽可能多切除囊壁,使囊腔充分敞开。通常认为最佳的开窗直径应大于囊肿直径,这样才能通畅引流,且不易闭合复发。但受囊肿条件限制,一般很少有能开如此大“窗”的患者。经观察,开窗直径达囊肿直径1/2就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杨广顺等认为囊壁切除范围的标准应为切除大部分囊壁后所残余囊壁不能形成“腔”,而仅仅是一个“面”。当然,如果囊肿表浅壁薄,那么能开大尽量开大。只要开窗面积足够大,虽然未对囊壁进行处理,但囊壁分泌细胞产生的液体也可流入腹腔,经腹膜吸收,囊肿一般不会复发。 5.3中转开腹手术指征①术中发现有明显胆汁渗漏,腹腔镜下无法处理者;②术中大出血者;③术中囊肿为肿瘤性,特别是恶性肿瘤者,虽发生率低,但仍应注意;④术中囊肿暴露不清,腹腔镜难以处理者。 5.4并发症虽然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也会有出血、腹水、胸腔积液、呼吸困难、胆漏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其中腹水和胆漏为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但大量临床资料显示,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高,且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予以控制。 综上,对于需要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肝囊肿,要结合囊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囊液的性状、肝功能以及全身情况等选择不同术式。一般囊肿引流术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多囊肝,需要肝切除、囊肿开窗、注射硬化剂等联合应用。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腹腔镜下囊肿开窗术因其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逐步取代传统手术的趋势。对于保守治疗(如超声介入穿刺)及腹腔镜难以处理的囊肿,仍应采用开腹手术,虽然创伤大,但疗效肯定。 本文选自邱伟等肝胆胰外科杂志,第21卷第1期

赵刚 2018-12-14阅读量1.1万

妊娠晚期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和处理

病请描述:        急性胆囊炎是妊娠期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发生率高达 1 /10000 ~ 1 /1600。可发生于妊娠各期,以妊娠晚期多见。急性胆囊炎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胆源性胰腺炎、胆囊积脓、胆囊穿孔、急性腹膜炎等,炎症可诱发宫缩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等,威胁母儿生命。 1、早期诊断        该类患者既往多有右上腹疼痛病史,常在饱餐或过度疲劳后突发右上腹痛、上腹部正中或剑突下,阵发性加剧。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右肩胛下角或右腰部,少数患者可放射至左肩部。大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和呕吐,寒战、发热,25% 左右的患者合并黄疸。查体右上腹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肝酶和胆红素可升高; B 超检查可见胆囊肿大、壁厚或合并胆石。由于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使脏器移位,妊娠期急性胆囊炎的体征常不典型,易误诊为其他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X 线、CT 检查因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应用受到限制,当超声检查结果不确定时,可以加用磁共振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妊娠晚期发胆囊炎的原因是:孕期雌激素和孕酮的水平高,胆囊组织具有雌激素、孕激素的受体,激素使得胆囊对缩胆囊素的反应减弱,胆囊排空能力降低,空腹胆囊的容量增加,妊娠晚期胆囊体积较非妊娠期体积增大一倍,胆汁淤积。此外,妊娠子宫增大压迫胆囊也可引起胆囊炎。 2、妊娠晚期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急性胆囊炎妊娠期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一致。由于妊娠期手术治疗对于胎儿有潜在的风险,选择手术治疗多有顾虑,因此,多选用保守治疗,缓解症状,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但保守治疗复发率较高,一旦再发,病情较前加重,增加手术难度,且容易引起早产。 2. 1 非手术治疗         ①控制饮食:应禁脂肪饮食,缓解期可给予高糖、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②对症治疗:可用解痉止痛剂,如阿托品肌内注射,或哌替啶肌内注射。症状缓解期可适当服用利胆药,促进胆囊排空。        ③抗感染治疗:应选用广谱抗生素头孢菌素类,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应作为首选。 2. 2 手术治疗 2. 2. 1 手术指征:        ①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加重;         ②有明显的腹膜炎体征或疑为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穿孔、胆囊周围积液;        ③合并有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出现梗阻性黄疸,并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④妊娠期胆绞痛反复发作>3次者。 2. 2. 2 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术。由于妊娠晚期孕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明显,腹腔镜气腹腹腔内压的升降会加剧其改变,孕妇易出现心律不齐、心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但目前认为妊娠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减轻、创伤小、出血少、切口液化和感染几率低、血栓发生率低、住院日缩短的优点。相对于开腹手术可减少对子宫的操作和激惹,降低早产的概率。 2. 2. 3 手术时机选择        妊娠晚期可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但要求术者技术娴熟,经验丰富。妊娠晚期急性胆囊炎患者保守治疗出现症状复发的概率为 44%。妊娠期急性胆囊炎症状复发,增加住院次数和早产风险。非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产后症状容易复发,亦及早手术治疗。症状一旦再发,病情较前加重,增加手术难度,和中转开腹的概率。 本文引自 马媛媛等,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6 年 1 月第 32 卷第 1 期

赵刚 2016-11-26阅读量9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