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近日,一则“新四大火炉城市”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消息称重庆、福州、杭州、南昌这四个城市为中国4大火炉。不过,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已澄清:该消息是传言!不管是不是传言,今年全国普遍升温是确切的事实,在这种鬼天气下,人们很容易就中暑,还是来看看怎么预防中暑吧!人为什么会中暑呢?简单来说,就是:太热了。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排汗”、“皮肤辐射散热”的方式散热。正常情况下,人体产热和排热保持平衡,使体温维持在37℃左右。但在夏天,有3个因素阻碍人体散热,使人体体温升高,身体机能紊乱,简称中暑。这3个因素是——1、 天气因素在高温(>32℃)、湿闷(>73%)、风速小的天气下,长时间呆在户外,中暑的可能性会增大不少。这是因为,温度、湿度、空气流通速度都影响散热:温度↑:人体(37℃)与外界环境的温差降低,皮肤辐射散热减少;湿度↑:汗液蒸发速度降低;风速↓:汗液蒸发速度降低。所以,各位小主规划出行时记得看天气预报啊~2、活动因素除了看天气预报,出门前还要规划好活动内容、注意着装,不要踩这2个误区:使身体产热增加:在高温的户外大量进食、体力劳动、运动,会让身体产生更多热量;存在散热障碍:穿紧身、透气性差的衣裤;(厚厚的脂肪也是一层障碍哈~所以说夏天到了快减肥啊!)3、体质因素高温适应能力有差异,会影响中暑的概率。现在,人们长时间都呆在空调房里,身体对高温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偶尔在高温下出行一趟就很容易中暑。所以,如果是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中工作、生活,不妨清晨、傍晚到户外活动,锻炼自己的耐热能力。识别中暑的轻、重中暑也分轻重,轻度使人不适,重度可致人死亡。所以,认清症状、及时处理,它就只是小毛病。1、中暑的前兆:大量出汗、头晕、心慌即将中暑的时候,人们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体温:通常< 37.5 ℃;处理方法:离开高温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喝点凉水(盐水最佳),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2、 轻症中暑:面色潮红、恶心呕吐此时,人们除了有先兆的症状外,还会出现较为强烈的头痛、恶心、呕吐、面色潮红、挥汗如雨、浑身倦怠绵软无力等症状,甚至轻度意识障碍(看上去很呆滞);体温:轻度升高;处理方法:同上。3、重度中暑:肌肉抽搐、痉挛、晕厥除了以上症状外,还会出现晕厥、肌肉抽搐、痉挛等症状;体温:高达 40℃ ;处理方法:必须第一时间呼叫救护车。在救护车来临之前,最好做这几件事:(1) 把人移动到阴凉、通风的地方;(2) 用凉水淋浴、浇泼、擦拭、冷敷;不管哪种方法,尽快降低人体温度;(3) 开空调、换凉爽的衣服;(4) 人没有抽搐时,可以给他喂运动饮料、凉水(抽搐时不要)。一份安然度夏指南1、 大量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坐在空调房里,每天也要喝1500-1700mL的水(3瓶矿泉水);如果在高温下运动、劳动,则每小时需喝2-4杯凉水(500-1000mL)。2、补充盐分、矿物质大量出汗会流失盐分和矿物质,可以喝运动饮料补充营养物质。但高血压、肾病人群须注意,如果医生叮嘱过要坚持“低盐饮食”,就不能自己随意喝盐水,要先咨询一下自己的医生。3、 多种手段给身体降温呆在空调房是最好的避暑方法了,有人也会用电扇,但气温>32℃时,电扇对预防中暑就没多大用处了。还有凉水洗脸、擦拭身体等方法都很有效。4、 锻炼高温适应能力早晨、傍晚,借上下班的时间走走路,锻炼一下自己的耐热能力。*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
健康资讯 2018-05-23阅读量1.3万
病请描述:大家好,最近来找顾医师预防感冒和治疗感冒调理的朋友众多,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自觉体质差,想要来调理预防感冒,表现为(乏力、气短、失眠)2.已经感冒 3.感冒日久,久不能愈 4.跟风,看着别人调理,自己也要调理(这个不属于讨论范围)。而大家问的最多的就是哪里虚,今天顾医师用最通俗的语言和大家谈一下感冒。 冬天感冒最常见感受风寒(病因) 体表被寒气覆盖,体内热量无法到达体表,只能聚集在体内,这就出现了怕冷和发热(症状) 按照正常的免疫机能,机体派出部队攻击外来敌人,敌人被消灭后,这些尸体需要排出体外,感冒恢复(机制) 如果不能被排出体外,那就感冒反复不愈,所以免疫力强的人发烧,代谢能力差的人汗出不止,感冒反复不愈,因为很多残毒无法排出 接下来谈一下常见误区: 1.感冒体质差,用补药,越来越严重,为什么?原因:把热留在里面出不来,把敌人尸体就在里面出不来,余毒未清,会好吗?闭门留寇 2.感冒用了发汗药,越来越虚了,感冒好不了,为什么?原因:你把热量都放了,你还有热量吗?你把敌人都排除了不假,连自己部队都排出了,还有人保护你吗? 3.感冒用了药物反复不愈,怎么会这样?原因:生活无规律,饮食不洁,湿热内生,体内的热出不来,寒气还是在体表,敌人排不出,感冒会好吗? 顾医师建议: 感冒这么小的问题,学问可不少,药物是辅助,最终还是需要体内正规部队解决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自身免疫力,如何使用部队是感冒的关键,所以中医治疗将就细节,有没有汗,有没有寒,有没有热,都是关键,细节决定成败,切勿随便使用药物随便使用军队 顾医师小结:1.冬天感冒就是风寒在表(怕冷),内热不出(发热) 2.合理调动部队是关键(热出寒去) 3.不合理使用部队是误区(热不出或出太多,寒不去) 4.提高免疫是根本(兵强马壮) 5.合理生活是关键,感冒细节定成败 祝大家远离感冒,天天健康[愉快]
顾超 2018-02-13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 高原反应即急性高原病,海拨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为气压低,空气中氧的浓度也低,易导致人体缺氧,引起高原病包括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短时间内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均可产生头痛、头昏、心悸、气短等反应。重者还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和胸闷。检查有口唇轻度发绀及面部浮肿等。称为急性高原反应。就会有高原反应。 症状 1、头部剧烈疼痛、心慌、气短、胸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唇指甲紫绀。 2、意识恍惚,认知能力骤降。主要表现为计算困难,在未进入高原之前做一道简单的加法题,记录所用时间,在出现症状时,重复做同样的计算题,如果所用时间比原先延长,说明已经发生高原反应。 3、出现幻觉,感到温暖,常常无目标地跟随在他人后面行走。 处理办法: 1、吸氧,休息 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对高原不必要的恐惧心理,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让机体充分休息。 避免受凉。高原气候寒冷,日夜温差大,机体受凉后易患呼吸道感染,并易诱发急性高原病。 头两天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登高需缓慢进行,有利于机体逐渐适应。 饮食宜多吃高糖、优质蛋白容易消化的食物,有利于克服低氧的不良作用。 禁烟,不饮或少饮酒,以减轻对氧的消耗。 进高原后最好服3-5天抗高原反应保健品。 8、严重低氧或者是心肺功能较差,吸氧后血氧饱和度仍然不能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建议住院治疗,严重的需要进行高压氧治疗。并在身体恢复平稳后及时撤离至低海拔地区。 预防方法: 到达高原后应注意事项 刚到高原,每一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只是症状明不明显而已。但这并不说明您不能适应高原,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体内的平衡系统自然会使你在3到7天内调整好去适应这个新的环境。 人们常常提倡用吸氧来缓解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这样便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我们主张,如果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特别是在静息时较轻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使你很快适应高原环境。 刚进入高原,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使其能很好地适应此环境。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 要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他命的物质,要大量饮水,越多越好,只要能承受。 初到高原,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更不能做体力劳动,最好能用半天时间完全静养休息,第一晚上要早休息,多睡眠。这一条要从下飞机开始做起,很多人一下飞机,没有什么高原反应,就自以为是,结果一到晚上症状才出现,这时后悔已晚了。 初到高原,要防止因受凉而引起的感冒。感冒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之一。高原温差特别大,很容易着凉并感冒,这时要切记,宁可热一点,不可冷一点,多穿衣服。 进入高原后的旅游行程安排很有讲究,不可盲目。要先到低海拨的地方,再到高海拨的地方,大都安排先去低海拔地区,再去其它地方,只有结束行程后,您才知道这样的安排让您受益无穷。 一旦发生高原反应也不必恐慌,要视其反应的程度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果反应较低,可采取静养的办法,多饮水,少运动,一般一段时间后会消失或减弱;如果反应较重,影响到了睡眠,可服用一些药物帮助治疗;如果反应太重,就可到医院进行治疗,输液、吃药、吸氧等,高原地区有很好的专门治疗高山反应的医院及医师,而且较好的宾馆也有很好的这方面的医务室,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如果实在受不了高原反应的折磨,只好乘最早的航班返回平原地区了,一般情况可以立即得到缓解。 尽量选择条件好一点的宾馆入住,使自己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可以得到很舒适的休息,这样可以从心理上及身理上得到放松,有利于克服高原反应。另外,睡眠时尽量开窗,让空气流通,并尽量靠近窗户睡觉。 常用的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红景天、肌肝片、葡萄糖等,进山前二天开始服用,路途也坚持服用,可以有效防止高山反应。 要防止干燥,特别是防晒用的唇膏、防晒霜等,每天坚持用,可以有效防止水份的流失,可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去拉萨旅游的建议 (1)所以对于第一次入藏,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了解人,还是建议坐飞机直接飞到拉萨,这里其实是一般人都能承受的高度——海拔3500米。 (2)到达拉萨后,先找到住的地方安顿下来,静心休息,并不马上开展旅游活动。最多就是去新华书店买些资料,并做好一些日程准备。切记不要剧烈运动,更加不要酗酒,因为真正的身体反应是在你进入高原后的第一个晚上才开始的。这晚,你要早点休息,而很多人会失眠、多梦。 (3)如果第二天早上起来,反应不厉害,你就可以正式开展你的旅程了。如果你还担心的话,那就再多休息一天,或先到大昭寺转转,布达拉宫要走很多的台阶,建议还是推后再去。 患下列疾病者不宜进入高原 如果你从未进过高原,在进入高原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如发现心,肺,脑,肝,肾的病变,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请勿盲目进入高原。如果你只患有一般疾病,必须预先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随身携带氧气等。 对急性高原病应以预防为主 (1)需到高原地区工作的人员,应通过仔细的体检,排除不适宜在高原工作的疾病。 (2)从低海拨到高海拨地区可实行阶梯上升,逐步适应。 (3)必须快速到达3000米以上地区时应携带氧气及预防药物。如:利尿剂、镇静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等。 (4)到达高原地区后,体力活动要循序渐进,尽量减少寒冷刺激及上呼吸道感染。
马彩毓 2018-02-12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近来暴雨连连,路面的积水、瓢泼的大雨、湿闷的空气都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各地疾控中心的调查显示:每年梅雨季节过后,都有病情爆发。 那么,是什么导致人们容易生病呢?暴雨中,人们又该注意什么呢? 要点1:蹚完雨水要立刻洗脚 原因:积水中有多种有害微生物 多天的大雨,地面上的积水里存在着大量有害的微生物,如真菌、细菌、小虫子、污物等。如果涉水(脚接触到积水了)后,不及时用清水洗净,可能感染多种疾病: 1、丹毒和淋巴管炎:这是细菌从脚上的小伤口进入人体所致,比较常见; 2、脚气:在水里浸渍久了,脚部角质层软化,真菌附着在皮肤上,容易感染; 在某些疫水区域,甚至可能存在寄生虫(如大名鼎鼎的血吸虫),如果泡完水不赶快清洗干净,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回到家,可以用1%的盐水泡脚,5-1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这样可以防止皮炎、脚癣的出现。 要点2:别吃生冷、不新鲜的食物 原因:梅雨天气,食物容易腐败变质 多雨潮湿的季节,很适合肠道病菌和食物上的霉菌生长,再加上天气多变,人容易受凉,免疫力下降,此时一旦食用不卫生的食物,就容易引发夏季急性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如痢疾、腹泻等。 所以,家里隔夜的饭菜最好不吃,如果吃也先回锅热透;尤其是吃生的水果和蔬菜一定要先洗干净,尽量去皮吃。 要点3:心脑血管病患者减少活动量 原因:空气湿闷,氧气含量下降 这种天气下,心脑血管患者很容易发病。 在湿闷的空气中,水的含量明显增加,而氧气的含量则明显下降了。所以,即使服用的药物品种、剂量跟平时一样,甚至活动量也没有区别,这类人群也常会感到胸闷、气短、头晕,严重时甚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栓。 如果可以的话,家人提醒他们把急救药品带在身上,多一份小心,总是没害处的。 要点4:除湿,保持室内干爽 原因:空气潮湿易滋生病菌,引发皮肤病 雨水增多,室内空气潮湿,容易滋生病菌,而家具、衣物与皮肤直接接触,可引起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 一般情况下可以用空调除湿,但如果室外正下着大雨,比室内还湿的话,可以关窗开风扇,既维持空气流通,也能给室内除湿,避免关节受潮,预防关节炎。 *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
健康资讯 2017-06-23阅读量1.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