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内脏痛 > 内容

内脏痛内容

睾丸癌

病请描述:睾丸肿瘤是泌尿外科中常见的肿瘤之一。它几乎都是恶性的,发病年龄有3个高峰:婴儿期以卵黄囊瘤(婴儿型胚胎性瘤)为多;20~40岁间可见各类型睾丸肿瘤,但仍以精原细胞瘤为多,70岁以后主要为精原细胞瘤。其病因尚不明了,目前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和后天因素均有关系。其中与隐睾关系最密切,隐睾发生肿瘤的机会比正常人大10~14倍,腹腔内隐睾比腹股沟更高,而睾丸固定术并不降低恶性变的发病率,但可使肿瘤更易被发现。 1.诊断 典型的睾丸癌可表现为无痛性或痛性睾丸肿块。其他不太常见的症状包括:男性乳腺发育、女性化、睾丸萎缩及不育等。进展期患者可有背痛、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血栓形成或肺部表现等。如病史和(或)体格检查怀疑睾丸癌,则应行阴囊超声检查,评估双侧睾丸情况。如超声提示一侧睾丸肿瘤,则常采用的诊断、分期检查如下: (1)检测血清AFP、HCG及LDH水平; (2)如超声发现睾丸肿块可行单纯睾丸切除或同时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明确病理诊断; (3)腹盆腔CT; (4)如腹盆腔CT正常则行胸片检查; (5)如腹盆腔CT发现结节或内脏转移则行胸部CT检查; (6)如睾丸切除术前合并血清肿瘤标记物升高,应在术后复查; (7)转移性绒毛膜癌、术后AFP或HCG>5OOO或有脑转移症状时可行脑磁共振或CT检查。 2.治疗 (1)Ⅰ-Ⅱ期精原细胞瘤: 1)Ⅰ期精原细胞瘤: 该期患者预后极好,仅有不足1%的患者死于该病。行睾丸肿物切除术后,有以下三种治疗可供选择:随访观察;放射治疗;卡铂单药化学治疗。以上三方案均没有显示对患者的长期生存是否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但每一方案又都有各自的风险和益处。从历史数据看,放射治疗可为首选,但长期的后续随访数据表明,如精原细胞瘤患者术后接受放射治疗,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有的研究还发现这部分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及死亡风险都增加了。此后,对Ⅰ期精原细胞瘤患者睾丸切除术后只行单纯随访观察的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有18%的患者术后复发,而术后放射治疗的复发率为4%。两者的效果其实难以区分,大部分单纯随访观察而复发的患者,复发时再接受放射治疗仍可治愈;其他复发后不放射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经化学治疗也可治愈。随访观察的高危复发因素包括局部肿块较大(如直径大于4cm)或侵及睾丸网。如没有这两个危险因素,复发的风险为10%,合并其中一个危险因素时的复发风险为16%,同时合并两个危险因素的复发风险为32%。常规复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胸部X线检查、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应按以下间隔时间行腹腔CT检查:术后1-3年:每4个月;术后4-6年:每6个月;术后7-10年:每年。    为避免放射治疗所致的后期毒性反应,可用卡铂化学治疗1-2个周期替代术后放射治疗。卡铂的剂量按400mg/m2或按AUC=7计算。一项随机试验比较了术后卡铂单周期化学治疗与术后放射治疗的复发率,发现两者并无差别。两周期卡铂单药化学治疗的复发率较低,仅为2%左右。目前极少有卡铂单药化学治疗的长期随访资料,但现有的报告显示其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100%。尚不知晚期复发及晚期毒性反应的危险因素。  2)Ⅱ期精原细胞瘤: 鉴于Ⅱ期病人数量有限,目前几乎没有针对此期病人的、较好的且有足够效能的随机试验。回顾历史,主要根据肿瘤负荷选择治疗方式。ⅡA期患者的术后治疗多采用放射治疗,ⅡC期则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全身化学治疗,ⅡB期的治疗介于两者之间,既可选放射治疗也可选化学治疗。ⅡA/ⅡB期的治愈率为90%-95%,ⅡC期则为85%-90%。 (2)Ⅰ-Ⅱ期非精原细胞瘤(nonse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s,NSGCT):   1)Ⅰ期NSGCT: Ⅰ期NSGCT的患者如血清肿瘤标记物升高则应按Ⅲ期治疗,采用铂类为基础的化学治疗。血清肿瘤标记物持续升高常预示有远处脏器转移。Ⅰ期NSGCT睾丸切除后术后如果血清肿瘤标记物正常,则以下三种治疗方案都可取得良好效果:定期随访观察;手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两周期BEP方案化学治疗(BEP=博来霉素,足叶乙苷,顺铂)。    上述各方案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约为99%。术后单纯随访观察的平均复发风险为30%,但是合并淋巴/血管浸润和(或)病理类型以睾丸胚胎癌为主时,复发风险更高。随访观察时要定期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行以下医学检查:第1年:每月进行体格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及胸部X线检查,每3个月复查腹盆腔CT;第2年:每2个月进行体格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及胸部X线检查,每4个月复查腹盆腔CT;第3年:每3个月进行体格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及胸部X线检查,每4个月复查腹盆腔CT;第4年:每4个月进行体格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及胸部X线检查,每6个月复查腹盆腔CT;第5年:每6个月进行体格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及胸部X线检查,每年复查腹盆腔CT;6年以上:每年进行体格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胸部X线检查及腹盆腔CT检查。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可清除此部位的转移灶,因此能降低术后复发率,也使疾病分期更准确,还可能降低肿瘤远期复发率。但是,该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医生施行,以避免病灶的不完全切除和(或)出现不必要的合并症,如不育等。如手术未发现肿瘤转移至此处,则复发的风险为5%-10%。如果发现有转移,则复发风险升高,常建议在行清扫术后进行辅助化学治疗,尤其是ⅡB或ⅡC期患者。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联合术后2周期BEP或EP方案化学治疗可使复发风险降至1%左右。    基础化学治疗是指睾丸切除术后进行的化学治疗,此时行2周期BEP方案化学治疗可使复发率降至3%以下。因此基础化学治疗是降低复发风险的最有效的术后治疗。但是,医生仍担心病灶不能被完全切除、肿瘤细胞不能完全被杀灭或出现对化学治疗耐药的肿瘤细胞增殖而导致肿瘤远期复发,也担心BEP方案的远期毒性。因此,对上述三个方案中哪个是Ⅰ期NSGCT最佳术后治疗方案的争议颇多。 2)Ⅱ期NSGCT: Ⅱ期NSGCT可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也可采用以顺铂为基础的化学治疗。相当多的患者影像学所显示的肿块较小(ⅡA期)或血清肿瘤标记物正常,这些患者常因在手术时发现病理分型较好,而重新被分为Ⅰ期肿瘤。因此,ⅡA期患者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既可帮助准确分期,还可避免不必要的术后化学治疗,建议Ⅱ期患者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后,再行2周期BEP或EP方案化学治疗。    CT显示合并较大淋巴转移灶和(或)血清肿瘤标记物升高的患者,一般要行3周期BEP或4周期EP方案化学治疗。合并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时,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复发率较高。应告诉行化学治疗的Ⅱ期NSGCT患者,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化学治疗可帮助清除患者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 (3)进展期睾丸癌: 一线化学治疗方案: 睾丸癌的一线化学治疗方案常可达到治愈效果,多项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已经确认了最佳化学治疗方案,因此应避免使用最佳化学治疗方案之外的方案,治疗时要坚持以下原则: 避免延迟化学治疗或减量化学治疗; 用含博来霉素方案化学治疗时要监测其肺毒性; 化学治疗前要建议患者借助精子库储存精子。    1)有良好预后因素患者的一线化学治疗方案: 三周期BEP方案化学治疗; 四周期EP方案化学治疗。    2)中等预后因素患者的一线化学治疗方案: 四周期BEP方案化学治疗 四周期VIP方案(足叶乙苷、异环磷酰胺、顺铂)化学治疗。 解救化学治疗:因为有关解救化学治疗的随机试验较少,所以最佳解救化学治疗方案不如一线方案那样肯定。解救化学治疗的治愈率比一线化学治疗的低(仅为25%-50%),单纯精原细胞瘤的患者二线方案化学治疗的治愈率比非精原细胞瘤高。高剂量化学治疗的疗效目前还不明确。解救化学治疗方案: 四周斯VeIP(长春新碱、异环磷酰胺、顺铂); 四周期TIP(紫杉醇、异环磷酰胺、顺铂); 自体干细胞支持下的2周期高剂量化学治疗。    三线化学治疗方案: 顺铂,吉西他滨、紫杉醇; 吉西他滨、紫杉醇。 (4)残存病灶的治疗 1)非精原细胞瘤:NSGCT患者化学治疗后的残存病灶可能为病灶纤维化(40%-45%)或可增殖的肿瘤病灶(10%)。包括PET检查在内的影像学检查并不能准确区分NSGCT残存病灶的性质。如可能,所有NSGCT患者术后化学治疗后的残存病灶都应行手术切除。此类手术包括切除肺部、肝以及腹膜后的残存病灶。化学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持续升高并不是该类手术的禁忌证。但是,如残存病灶切除术后肿瘤标志物仍持续上升,就应像初治病例一样,强烈建议行解救化学治疗。以睾丸畸胎瘤为主的NSGCT可为高度化学 治疗耐药,如残存病灶没切除,其中的肿瘤细胞可转变为癌、肉瘤或其他肿瘤。对这类患者行化学治疗后残存病灶的彻底清除既困难又危险,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施行。 2)精原细胞瘤:精原细胞瘤患者化学治疗后的残存病灶多为良性。最常见的评价残存病灶良恶性的临床标准为: CT片显示的残存病灶直径<3cm; FDG-PET检查呈阴性结果,PET检查在睾丸癌中的作用仅限于此。在一项有关此问题的大型研究中发现,FDG-PET在确定精原细胞瘤残存病灶的性质时,其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0%,100%,96%。疑似的残存病灶要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一旦确认有肿瘤成分则要行解救化学治疗。

吴玉伟 2020-03-20阅读量1.1万

专治骨病的大杼穴

病请描述:督脉第一椎上叫大椎。督脉第一椎下叫做陶道。 我一开始先讲任、督二脉,这样穴道就很好找,大杼穴在陶道穴外开一寸半。从这开始,开一寸半就是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各开一寸半。这个大杼穴是骨之会,全身的骨头会在大杼。《难经》、《灵枢》说骨病 治此。骨头有病,通通在这里治。临床上看的时候,什么叫骨头有病。有一个病人脚突然扭到,你没有 X 光你怎么知道他里面有骨头裂掉,可以啊,过来背后大杼一按,病人大叫一声,表示裂了,没感觉,就是骨头没有裂,检查就结束了。当你觉得人生乏味,多照 X 光也可以啊。中医的速度就是那么快,如果压了大叫一声,你给他灸,下针都可以,让他骨头恢复得很快。这是骨病治此。 那这个会穴,有没有什么可以加强它的效果?我们有一种法则叫会郄治疗。这开始了哦,我前面就在暗示你了,郄穴就是消炎,清热,止痛。郄穴是麻醉穴。现在病人骨头裂开了,伤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刚刚好是在手阳明大肠经跟手太阴肺经上。如大杼有压痛点,郄穴下针,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下针后都可以止痛,同时骨头也会恢复,这样会选穴了吧!若有人跑来说,我是五十肩,手抬不起来,它这是病在经络上面,下大杼干嘛?若三个月的久痛下曲池,新痛下二间。所以用子穴、母穴是扎经络比较多,内科病或骨伤是用会郄比较多。所以我们有很多治疗法则,但使用时机不一样。这是外来的,内发的呢,也有。什么都有,你看中医学哦。精不精密。我们全身的骨是肾脏在管,在《内经》我会讲的更多。 今天先讲骨,中医的观念是这样子,全身的骨骼都有个起点,也有终点。西方医学认为骨头的新骨细胞会取代旧骨细胞,所以骨头会不断在长,人会不断的长高。那你问西医哪里是开始,哪里是结束,他们不会回答(我们没有这个问题)。人就是要有个起点,从我们的 环跳骨,髋关节的地方,这是骨头的起点,到四肢的末梢,是骨头的终点。 所以人在生骨的时候,新骨细胞在这,从这个地方到脚趾头及手指头间,一共要两年。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每两年就有一套全新的骨骼。若有一天你骨头吃了钙片,为什么你马上吃我就知道了,因为生理学强啊,中医太精密了。有病人髋关节痛,问他有没有出过车祸,回答说“我从来没有过”。刚开始在骨有病的时候,骨病之初,我就知道了。然后再一看,他吃 Bl2、钙片很多,如果这个药有用的话,为什么你四十几岁、五十几岁骨头就有这问题。 西医说骨头没有问题,因为西医是把脚放进去检查有没有骨质疏松,那是结束啊,这就代表西医不知道骨头开始在环跳这边。如果西医是发明屁股坐下去,那我就知道他懂了。但他不知道。对不对! 你如果不知道骨头从哪开始,不知道骨头从哪结束。那么今天这个骨头烂掉,换个髋关节或人工关节。膝盖不行了,就换个人工膝盖。你现在知道开始、结束,换掉以后这关节不会更新。所以原装的最好。 中医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当膝盖关节断掉了,大骨头断了,这胫骨和筋黏到,有粉碎性骨折。西医把病人的骨头清掉了,后来病人的骨头在 X 光片下,看到骨头变空了,中间少了两寸。西医一看腿变短啦。就做个钢架,像飞碟一样,把它这样撑住,再把它拉起来,旁边用螺丝硬拉在那边。病人经九个月后,西医给他吃大量的钙片,一天 1500 毫克,这是很大的剂量,吃了半天脚却一点长进都没有,病人反而不断的肾结石,病人没有办法,就去找中医,找到我。骨会大杼,对不对?脚胫骨这边。足阳明胃经,胃经的郄穴梁丘,再开处方,三个星期后照 X 光,骨牙已经长出来,三个月,这两个骨断的全部长好。然后,我不但帮他长好,还帮他把肾结石清掉。我同时要解决原来的病,还要解决西医造成的问题还要消炎止痛。这就是因为西医不了解。现在你知道了,你会选择穴道了。骨病都可在这里治疗,反之,若在这找到压痛点,就代表骨有问题。压痛点去了,代表骨头没事了。所以穴道好用,就是可以帮助诊断,帮助确定病好了没有。 刚开始有骨病的时候,病人都会有膝盖痛,为什么,因为骨头很大,它有痛时,会从膝盖开始痛,因为你这两个髋骨在这,膝盖在这,所以你骨有问题时,膝盖还不会开始痛,而是支撑这里的开始痛,绝大多在左膝。 我们在做会穴治疗,无所谓补泻,引到气就好了。所谓引到气,针下去会酸就好了。膀胱经下针的方式是这样,用 30 度下针,待会我会 demo 给你们看,下了以后会很漂亮,这边整排都是这样子下,另一边是这样子下。 卷八,三十六页第一行。东垣曰:“五脏气乱,天柱大杼。五脏气乱,不补不泻”。五脏气乱就是一个人从高处跌下来,受了伤害,脉一摸很乱,这时候要把他的五脏给平下来。 我们五脏是这样子,气血不断循环,十二经络上,“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这是内脏气血最旺的时候,经络是一直在循环,比如说三点到五点,走到手太阴肺经,从中府云门走到少商,五点到七点,这气血在走,就像在大循环。主力在前面,后面跟着一票。后面在动,是因为前面在动。我们人体看起来像个圆圈圈一样,你看这个圈圈是没有头尾嘛,所以我们假设头在这。 所以,经络是十二个时辰不断的循环。我们是看它每一时辰的气和血的动向。气和血在我们中医观念,认为气走六寸,血才开始走。西医看不到气,也看不到水蒸气,只看到血流动,没有看到前面有气带着它动。西医很多都是把尸体拿来讲,尸体都是死的啊,中国人是犯人捉去活杀嘛!比如,要看你胃怎样工作,这小时食物消化到哪了,下个小时又到哪了,反正都是杀人犯。以前很多江洋大盗嘛,我在看很多医书都是活体的解剖。有人很恶劣,把人活杀了,国家判刑也把他活杀了。现在不会发生这种事,认为不人道。以前很乱,土匪都是活杀,一方面可以研究,一方面是警告,你要杀人,结果就是这样子。这是骨会大杼。那平常灸身柱,又灸大杼,也可以长得高大,骨头也很硬,肋骨也很硬,身体都会健康强壮。

马彩毓 2020-01-15阅读量1.6万

气海俞,大肠俞的近取穴法

病请描述:再来是第十五椎下的气海穴。在肚脐正后方第十四椎,旁开一寸半,这是肾俞。下一椎就是第十五椎,外开一寸半,就是气海。像腰痛、靠近肛门这边,治疗痔疮,都可以用。因为这是近取穴。在这个器官的周围,选择穴道就是近取穴。在四肢上找就是远取穴。第十六椎下是大肠俞。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在督脉左右各开一寸半,是膀胱经,所以如果有病人说:我腰痛,痛中间,这是督脉。痛在两边,是膀胱经。所以你要知道经络在那,你才知道如何选择穴道下针啊!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形。有的人内科没有病,内脏没有病。但背痛,就痛在十三椎,其它都很好,大便也都很好。你就帮他针十三椎旁边的俞穴,治疗那一椎的痛。这是第一个。若想加重治疗的时候,你可以在三焦经上的子穴上下针,就是治当椎的痛。比如说我们知道脾经的子穴是商丘,如果这个病人脾脏都很好,四肢也没有身重,什么也没有,关节也没有痛。就是第十一椎痛,你可以下脾俞以外,也可以下脾经的商丘,一针一下到子穴,第十一椎就开始热,这是我们 的导引方法。导引就是一个目标,你一下到第十一椎,就等于是告诉身体,我要气血集中在这个点上,在帮他治疗。这时候,你一下子穴,气血又流回来,回到第十一椎,这个地方。这是本身没 有其它病,就单椎痛的治法。大肠俞顾名思义,第一个它在腰椎的位置,近取穴也可以治疗腰痛。大肠的问题如便秘、下痢都可以治疗。

马彩毓 2020-01-15阅读量8973

气海俞,大肠俞的近取穴法

病请描述:再来是第十五椎下的气海穴。在肚脐正后方第十四椎,旁开一寸半,这是肾俞。下一椎就是第十五椎,外开一寸半,就是气海。像腰痛、靠近肛门这边,治疗痔疮,都可以用。因为这是近取穴。在这个器官的周围,选择穴道就是近取穴。在四肢上找就是远取穴。第十六椎下是大肠俞。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在督脉左右各开一寸半,是膀胱经,所以如果有病人说:我腰痛,痛中间,这是督脉。痛在两边,是膀胱经。所以你要知道经络在那,你才知道如何选择穴道下针啊!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形。有的人内科没有病,内脏没有病。但背痛,就痛在十三椎,其它都很好,大便也都很好。你就帮他针十三椎旁边的俞穴,治疗那一椎的痛。这是第一个。若想加重治疗的时候,你可以在三焦经上的子穴上下针,就是治当椎的痛。比如说我们知道脾经的子穴是商丘,如果这个病人脾脏都很好,四肢也没有身重,什么也没有,关节也没有痛。就是第十一椎痛,你可以下脾俞以外,也可以下脾经的商丘,一针一下到子穴,第十一椎就开始热,这是我们 的导引方法。导引就是一个目标,你一下到第十一椎,就等于是告诉身体,我要气血集中在这个点上,在帮他治疗。这时候,你一下子穴,气血又流回来,回到第十一椎,这个地方。这是本身没 有其它病,就单椎痛的治法。大肠俞顾名思义,第一个它在腰椎的位置,近取穴也可以治疗腰痛。大肠的问题如便秘、下痢都可以治疗。

马彩毓 2020-01-15阅读量1.1万

传统中医的会郄治疗法

病请描述:腹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血会膈俞骨大杼,脉会太渊气膻中。 十六郄穴歌: 郄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 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在传统的针灸术里,有一个很有名的治疗法则叫会郄治疗法,即取病经之郄穴,同时取相应的会穴之一,两个穴道同时下针,我们就称之为会郄治疗。 我们知道,八会穴管的是脏腑髓骨筋脉气血,是内科的治症,而郄穴与十六条经络有关,因此,当它们一并使用的时候,就变成经络病与内科脏腑病都可以治疗,但偏向于内科病症。同时,由于郄穴特殊的穴性,它对炎症与急症效果很好,因此我们又常常用在这些病症上。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分别所会聚之处的八个腧穴。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它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并与经穴中的某些特定穴有重复。如章门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穴;中脘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膻中为气之会穴,因其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等。 在临床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八会穴治疗。如脏病取章门,腑病取中脘,各种出血病证取血会膈俞。另外,八会穴还能治疗某些热病症。 会郄治疗,一般是病人内脏痛,在止痛的时候用的。比如说,有一个人大便出来,便血,我们有痔疮的便血。痔疮的便血我们分内跟外,内痔的便血是先血,先拉很多血出来,后便,最后再排便,这是无痛,完全没有痛的。外痔呢,先便后血,大便排完以后,在擦纸的时候,看到上面有血,这是痛。还有一种便血,跟痔疮没有关系,是血和便合在一起

马彩毓 2020-01-15阅读量2.4万

疼痛的定量诊断方法

病请描述:临床疼痛患者的研究是对患者疼痛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具有实用性,但临床疼痛患者的疼痛刺激难以客观测量,疼痛刺激的性质也很难确定,本节主要阐述临床疼痛测量的方法,对实验研究和正常人群疼痛的研究不作过多的描述。临床测定疼痛不需要刺激来获得精神物理学标准,而是测量疼痛的主观感受 (一)疼痛的测量 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烧灼性疼痛、内脏钝痛或痉率性疼痛之描述,常常可以提供关键性的诊断依据,甚至提示治疗方法的选择,但对这些描述词用法和意义的研究发现,患严重疼痛的患者试图向医生描述疼痛的感受时,缺乏相应的词汇。实际上这是由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川这一类的词汇,同时这些词汇没有客观参考,正如一个男人无法说明分娩痛的性质和特点。另外,这些词汇有些似乎不合理,不够准确,令患者感到费解。而相比之下,形容疼痛强度比形容疼痛的性质似乎略为容易,进而将疼痛强度加以量化,更易于进行动态的比较和评估疼痛程度,现将常用的疼痛评价量表和方法叙述如下: 1,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Verbal Rating Senle, VRS) 是将疼痛测量尺与口述描绘评分法相结合构成,特点是将描绘疼痛强度的词汇通过疼痛测量尺图形表达,使描绘疼痛强度的词汇的梯度更容易被患者理解和使用。

马彩毓 2019-11-21阅读量9473

疼痛的定性诊断

病请描述:由于疼痛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主观感受,对于疼痛的定性诊断主要依赖患者对疼痛的措述,因此采用适当的词汇表达疼痛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特殊的词汇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疼痛的性质,提供助于定性诊断的依。 (一)疼痛性质的描述 为了便于患者选择常见疼痛性质的词汇,我们将表达疼痛性质的常见词汇归纳如表1-2,患者可以根据疼痛的感受选择相应的词汇。 (二)疼痛的部位、范围和发生过程 "下列内容是用来确定疼痛部位范围,根据人体图所示精确划出范围,并依各部位疼痛程度不同分别标出。认真体会疼痛的时间特性,标出形容时间过程的内容。 1·弥漫的,弥散的、全身性的(同时有两处疼痛、 三处疼痛、四处疼痛、五处及五处以上疼痛); 2.局部的;局限的深痛,深部疼痛;浅痛,浅表疼痛。 3.固定的,疼痛部位固定不变的;不固定的,疼痛部位常常变化的。 4,持续的,长期的;阵发的、间断的、短暂的、瞬时的、反复的、发作 性的、偶发的。 5,定时的,规律的,周期性的,不规律的。 6,急性的,急剧的;慢性的,缓慢的。 (三:)影响疼痛的因素 1:加重的因素 体位的改变、活动(运动)、劳累、冷或热、呼吸、咳嗽、吞咽或按压等。 2,减轻的因素 按压(压迫、按摩)、休息、热敷、冷敷或体位制动等。 (四)常见疾病疼痛的特点 临床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对疼痛的描述考虑疼痛的性质,进而为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下面将常见疾病可能出现疼痛的特点分别描述如下: 1,风湿性疼痛 常被描述为慢性持续性的、折磨人的疼痛、酸胀痛、冷痛、钝痛常见,也可见刀割样疼痛。 2,偏头痛 常描述为搏动样疼痛、跳痛。 3,三叉神经痛 常见触电样痛、电击样痛、过电样痛。 4·周围神经损伤 可见麻木痛、烧灼痛、热痛、灼痛、放射痛、放散痛。 5·内脏痛 常描述为绞痛,刀绞痛、痉挛性痛,揪样痛、钝痛、牵涉痛。 6,肌肉的疼痛 多见压痛、沉重样痛,有时也描述为痉挛性痛。 痛觉是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一种感受,同时还常常伴有疼痛反应,详细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有助于疼痛定性诊断。疼痛几乎总伴有程度不同的惊慌、害怕、悲伤、焦虑、不愉快,愤怒、烦躁等情绪改变,有些患者可能伴有疲倦、厌恶、沮丧、恐怖、畏惧、悲观等情绪问题,尤其慢性严重疼痛患者更为常见,相对而言,锐痛和刺痛常为躯体浅表痛,一般定位明确,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变化较少,钝痛是内脏或较深部位伤害性刺激引发的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定位不明确,有时伴有烧灼感,患者常伴有明显的情绪和躯体反应疼痛有关的体征也有助于疼痛定性诊断,如三叉神经痛发作时痛苦的表情、触及扳机点时诱发出疼痛、痛性抽搐、患侧皮肤粗糙;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肢体晨僵表现;肩周炎患者上肢活动受限等对定性诊断均有参考价值。诊断性神经阻滞和药物治疗有助于疼痛定性诊断,如偏头痛患者试用麦角胺后头痛常可以缓解。应该注意的是不同性质的疼痛对不同药物治疗的反应是不同的,可以根据疼痛的性质选择相应的镇痛治疗药物,也可以根据疼痛对不同药物的反应推定疼痛的性质,如肌肉痉來性疼痛对阿片类药物不敏感,而痛点注射有效;神经痛对吗啡反应不佳,需要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和抗惊厥类药物。总之,疼痛的定性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需要给予是够的重视,如果镇痛治疗效果不佳,需要重新进行疼痛的定性诊断,则有可能找出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

马彩毓 2019-11-21阅读量1.0万

体检发现肾囊肿,我该怎么办?

病请描述: 一.肾囊肿是如何形成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叶定伟大多数单纯性囊肿大多是后天形成,最初是由于肾小管梗阻堵塞形成小憩室,然后液体不断积聚,憩室不断增大而形成囊肿。而多囊肾则主要由于先天遗传性因素,存在基因缺陷,导致两侧肾脏出现无数个大小不等的囊肿。中医则认为:肾囊肿多是由于先天遗传或后天失养,肾气受损,络脉不和,致肾脏血水内聚而产生的内脏囊性疾病。二.肾内出现囊肿危险吗?绝大多数肾囊肿无症状,对人体健康通常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部分患者可因囊肿内压力增高、囊肿出血、伴发感染等诱因而出现以下症状:1)腰、腹不适或疼痛:疼痛的特点为隐痛、钝痛,固定于一侧或两侧,向下腹部及腰背部放射。如有囊内出血或继发感染,则使疼痛突然加剧。如合并结石或出血后血块阻塞尿路,则可出现绞痛。2)血尿:可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可呈周期性。发作时腰痛加剧,剧烈运动、创伤、感染可诱发或加重。3)腹部肿块:以前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60%~80%的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肾脏。4)高血压:可因囊肿压迫肾脏,造成肾脏缺血而引起高血压,肾功能减退时,高血压的发生率更高。5)蛋白尿:可在部分病人中出现,一般尿蛋白的量不多。6)肾功能减退:由于囊肿长期压迫肾脏实质,使正常肾组织显著萎缩,肾功能进行性减退。7)肾囊肿恶变,形成肾癌,约有3%~7%肾囊肿可能会恶变,需要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大部分小囊肿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是任何以上症状在病情严重时都会对身体健康有影响。我们的意见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该对您的囊肿“下手”。三.肾囊肿需要治疗吗?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如果囊肿较小,而且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可以暂时不做任何治疗;但要定期复查,观察囊肿是否继续增大,以及增大的速度如何。有症状或囊肿较大(直径>100px),在明确排除恶性肿瘤后,首选采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将囊肿的“屋顶”掀掉,不让囊液积聚。其优点是创伤小,复发率低。在怀疑囊肿有恶变可能时,更应及时手术探查,如果有必要,应完整切除肾脏占位。四.如何判断肾囊肿恶变?临床医生可以通过肾囊肿的B超和CT表现,对肾囊肿进行分级,该分级系统被称为“Bosniak分级系统”。I级囊肿:单纯良性囊肿,囊壁薄、无分隔或钙化,囊液为水;II级囊肿:良性囊肿,伴有细小分隔和或钙化点,分隔无强化;III级囊肿:囊壁厚,囊内多分隔和钙化,分隔有强化,超过50%为恶性囊肿;IV级囊肿:囊肿内含有强化的软组织成分的恶性囊肿。对于I~II级囊肿,可以选择观察随访,而III~IV级囊肿,应该尽快手术探查和切除。所以,如果您在体检时发现自己肾脏上多出了一个囊肿,请一定要来我们医院让专业医生帮您读读片哦!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叶定伟 2019-08-05阅读量9680

胆囊疾病误诊为心绞痛15例 ...

病请描述:2、讨论: 2.1胆囊炎、胆囊结石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大多数为右上腹痛,但有些老年患者,对疼痛不敏感,机体反应降低,发生胆道疾病时,主要表现为胃区不适、恶心、下胸部不适、后背部不适、不典型胸闷、心悸等症状。某些不典型心绞痛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胸闷、胃区不适,后背部、肩部、臂部放散痛,与上述胆道疾病症状无明显差别。患者无明显的胆道疾病症状及体征,于心脏病症状为主,且患者多为老年,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冠心病危险因素。有些患者同时存在心绞痛,使胆道疾病与心绞痛不易鉴别。 2.2胆道疾病误诊为心绞痛的原因主要为:①由于心脏、胆道同时主要受自主神经支配,心脏受胸2~8自主神经支配,胆道系统受胸4~9自主神经支配,使心脏与胆道系统某些部位神经支配重叠,本身内脏的神经敏感性低,使胆道疾病与心脏病同时出现后背部、肩部、臂 部、胃区、下胸部等部位的放散痛,相互干扰性大,时相互的症状不易鉴别;②胆道疾病和心绞痛同时存在,患者本身存在冠状动脉狭窄,但未达到心绞痛发作程度,当胆道疾病急性发作时,使本来就狭窄的冠状动脉痉挛,发生心肌缺血而出现胸痛发作;③某些人为原因,如对心绞痛的典型症状认识不到位,对胆道系统疾病的主要特点理解差,特别是现在医学专科化较细,甚至同一系统疾病,分为数科,许多医师只对自己科内疾病了解更细致,对本来就鉴别比较困难的胆道疾病和心绞痛更增加了难度。 2.3胆道疾病与心绞痛鉴别:①从症状上,胆道疾病大多为右侧下胸部、后背部、右肩、右臂、胃区不适,心脏多为左侧下胸部、后背部、左肩、左臂、胃区不适,胆道疾病大多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多为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心绞痛多为数分钟,最多不超过30min,胆道疾 病大多与进食有关,心绞痛大多与活动有关,胆道疾病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无效或数十分钟后有效,心绞痛发作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几十秒即有效;②体格检查上,胆道疾病大多数有胆囊区压痛,或墨菲征阳性,心绞痛在心绞痛发作时,有时会闻及心脏杂音、心律失 常,甚至较重心绞痛会发生口唇发绀、双肺闻及湿罗音等心衰改变;③辅助检查上,胆道疾病彩超大多数都有改变,有些彩超不能诊断,磁共振水呈像既能诊断,心绞痛大多数心电图都有动态改变,多为ST-T改变,心绞痛发作时心电ST段压低,或原来ST压低,心绞痛发作 时ST段变成正常,有些心绞痛较重时,心绞痛发作心彩超出现室壁运动不协调,正常时彩超正常。 2.4作为临床医师,应重视冠心病的危险,对于不能鉴别的胸部不适、后背部不适等不典型心绞痛症状的,应紧急按心绞痛处理,进行必要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扩冠等对症治疗,进行以上治疗、检相关检查、通过临床症状及体征仍不能鉴别的,可行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基本能排除心绞痛诊断,并及时介入治疗可治疗心绞痛,心绞痛治疗后仍时胸部不适发作,对胆道系统疾病进行治疗,如仍不能缓解,应长期应用抗心绞痛药物。 本文选自:王文臣,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10月第11卷第30期。

赵刚 2019-05-31阅读量1.1万

铁皮石斛经典论述

病请描述: 历代医者和中医典籍对铁皮石斛的药用价值推崇备至,享有“救命仙草”的美誉,被推为中华古代“九大仙草”之首。铁皮石斛因其神奇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对其推崇备至,历代诸多具有影响的医学专著和典籍均将其收入其中,奉其为“药中之上品”。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科周俊 1、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铁皮石斛:“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弱,强阴,久服厚肠胃”。意思是铁皮石斛味甘甜,性平和,主治脾胃受损或功能虚弱,去湿除痹,降气,能够消除风、寒、湿邪等侵袭造成的多种虚弱症状。补益五脏,强健形体,滋阴。长期服用可增强脾胃功能,从而使人身体灵活,免疫力增强,延年益寿。 2、五代十国时期《日华子本草》:“治虚损劳弱,壮筋骨,暖水脏,益智,平胃气,逐虚邪”。意思是说铁皮石斛能够治疗虚损和劳累所致的身体虚弱,健壮筋骨,温养肾脏,提高智力,并使虚弱的胃肠功能正常,达到补虚损的目的。3、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名医别录》:“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气,脚膝疼、软弱,健阳,补肾积精”。意思是铁皮石斛有益于人体的血液、津液、体液等的积累,补养内脏衰弱和不足,增强人的消化功能,可使人长肌肉而健壮起来,并能够消除皮肤因热邪所致的各种不良症状,去除脚膝的冷痛和酸软症状,同时补充肾阳,使整个肾脏系统得以补养,使气血、精神等充足。4、隋末唐初甄权《药性论》:“益气除热,主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补肾积精”。意思是补益精气而消除烦热,主治男子的腰脚酸软,补充肾阳,使整个肾脏系统得以补养,使气血、精神等充足。 5、唐代开元年间道家经典《道藏》:“铁皮石斛、天山雪莲、千年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和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为九大仙草”。意思是铁皮石斛、天山(新疆天山上所产的)雪莲、生长时间达到一千年的人参、生长时间长达一百二十年的何首乌、生长时间达到六十年的茯苓、沙漠里生长六十年的肉苁蓉、深山里的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为“九大仙草”。6、明代名医贾所学《药品化义》补载:“治肺气多虚,咳嗽不止”意思是铁皮石斛能够治疗肺部严重虚弱导致的咳嗽不止”。 7、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石斛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定志除惊,轻身延年,益气除热,治男子腰膝软弱,健阳,逐皮肤风痹,骨中久冷,补肾益力,壮筋骨,暖水休,益智清气,治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意思是铁皮石斛去湿除痹,降气,补五脏虚弱,强健形体,滋阴。主治脾胃受损或功能虚弱,长期服用能够使消化系统的肠胃功能得到增强;补养内脏衰弱和功能上的不足。并能够消除皮肤因热邪所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去除脚膝的冷痛和酸软症状;消除惊悸,延缓衰老,使人体态轻盈。补益正气、卫气而消除烦热;治疗男子的腰膝软弱,健壮阳气;祛除皮肤因风寒、风热、风湿等带来的多种症状,补益肾脏系统而使精力增强,强健筋骨;温补肾脏,增强人的智力清醒头脑;治疗(因阴虚)导致的虚热出汗状况,以及体内运转不畅所致的疮疡痈疽等。 8、明代名医缪希雍《本草经疏》——“主伤中,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补内绝不足,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意思是铁皮石斛中焦脾胃受损,降气,补五脏虚弱和血、精、津等的不足,主治脾胃受损或功能虚弱,长期服用可增强脾胃功能,从而使人身体灵活,免疫力增强,延年益寿。 9、明代医学家李中梓《本草通玄》——“甘可悦脾,咸能益肾,故多功于水土二脏”意思是“甘甜的药性有益于脾胃功能的增强,咸的味道能够补益肾脏系统,因此最大的功效在于补益肾脏和脾胃系统。” 10、明代医学家倪朱谟《本草汇言》——“培养五脏阴份不足之药”意思是铁皮石斛是培养心、肝、脾、肺、肾五脏阴虚的药物。 11、清代名医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清胃除虚热,生津、巳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定惊疗风,能镇涎痰,解暑,甘芳降气,称其为滋阴补益珍品”。意思是铁皮石斛能清除胃部阴虚燥热的状况,促进体内水液的产生;对于五脏虚损和劳累所致的虚弱,用它来代替茶饮用,可打开胃口,增强消化功能,消除惊悸;治疗风寒、风热、风湿等引发的症状,能通过正气的增强来保持神智的正常,解暑,气味芳香,使人感到舒适,因此把它称为滋阴补益的珍品”。 12、清代医学家周岩《本草思辨录》:“为肾药,为肺药,为肠胃药”” 意思是说铁皮石斛是肾脏、肺脏和肠胃方面的药物”。13、清代赵学敏《本草再新》:“理胃气,清胃火。除心中烦渴,疗经肾虚热,安神定惊,解盗汗,能散暑”。意思是铁皮石斛可以调理脾胃,清除胃火,增强肠胃功能。祛除心中烦渴,治疗经络和肾脏系统由阴虚造成的虚热,使神智安宁,并解除盗汗症状,解暑散热。近代著名本草学家谢宗万赞铁皮石斛“脂膏丰富,滋阴之力最大”。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铁皮石斛具有以下九大功效:1.增强免疫功能,2.促进消化,3.护肝利胆,4.抗风湿,5.降低血糖血脂,6.抑制肿瘤,7.保护视力,8.润肤驻颜,9.抗衰老。在如今药补不如食补的健康养生观念下,铁皮石斛这种对身体多补有益而且吸收快的珍稀仙草,无疑比人参、灵芝等进补适量的药材更适合养生,几乎不受体质、人群的限制。作为仙草之首,只要选对了在绿色、原生态的自然条件下生长的铁皮石斛,长期服用无疑是高效便捷的养生之道。

周俊 2018-10-22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