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焦虑 > 内容

焦虑内容

右侧额头、鼻翼、上嘴唇每天被...

病请描述:  右边脸电击痛、灼烧样的痛、刀割样痛,让刘先生(化名)实在是难以忍受、痛不欲生。这种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疼痛往往一触即发,每时每刻都战战兢兢的,让人非常痛苦。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后,面部疼痛彻底消失,刘先生不再惧怕吃饭、刷牙等日常动作会诱发疼痛了。   每天脸上被“电击”十几次,射频只管了两月复发还能怎么办?   刘先生,今年55岁,半年前他的右侧额头、鼻翼、上嘴唇,突然就像是被电击了一样,出现了一阵剧烈疼痛。但这疼痛并非偶然,从此电击痛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次。刚开始每次出现维持几十秒就好了,后来越来越严重,每天数次、十几次发作,每次疼几分钟。刘先生描述,不管是在吃饭、刷牙、触碰,这种电击样的疼痛说来就来,一瞬间疼得他动都不敢动,什么也干不了了,严重影响到生活。   除了疼痛,这种一触即发的疼痛给自己的心理造成了巨大影响,担心下次什么时候疼?是不是小心一点就能避免?导致焦虑、紧张、烦躁,继而疼痛发作更加频繁,形成恶性循环。之前为了止痛,做过射频术,效果也仅仅维持了2个月,又复发了。而且症状比之前加重,发作更加频繁了。难以忍受的他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颅底颅神经疾病专家组姜海涛教授门诊,决定进行手术治疗。   门诊后经过评估,颅神经显像结果显示右侧三叉神经出脑干处局部小血管有骑跨,有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指征。   关于手术的原理,不得不先了解病因,这是因为三叉神经出脑干部分没有神经鞘保护,容易受到附近动脉搏动骚扰刺激。这些血管每次搏动的时候就会对三叉神经表面的痛觉神经纤维造成物理刺激,就像是电线的外膜被剥脱了,造成神经“漏电、短路”,因而引起相应区域的三叉神经疼痛。解除疼痛的方法也是直截了当的,通过手术将血管和神经分离。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解除“电击痛”,患者无需再忍!   经过各项评估,姜海涛教授为刘先生进行了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术中显微镜下找到压迫三叉神经的“责任血管”--右侧小脑上动脉分支内侧压迫三叉神经脑池段,另一分支束缚压迫三叉神经根部,分离血管和神经,完成减压。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是临床上唯一可以根治三叉神经痛方法,手术并发症少,不损伤神经与血管,手术麻醉清醒后,一般术前的针扎、电击样疼痛就会消失。

姜海涛 2024-08-07阅读量836

苏州看胃癌的老中医系列讲堂(...

病请描述:     胃癌,作为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消化不良等胃部不适症状,晚期主要表现为疼痛、呕吐,甚至呕血、黑便,那么苏州哪里治疗胃癌好?胃癌是怎么回事,下面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中医对胃癌的认识     中医将胃癌归为“胃痛”、“胃痞”、“嘈杂”等范畴,认为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     1. 饮食不节: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辛辣、肥甘厚味等,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     2. 情志内伤:情绪波动,如长期抑郁、焦虑、怒气等,可影响肝气的正常疏泄,进而影响脾胃。     3.外邪侵袭:如寒邪、湿邪等外邪侵袭人体,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     4. 脏腑功能失调:脾胃为后天之本,与其他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脏腑功能失调可导致胃癌。     中医治疗胃癌的优势     中医治疗胃癌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病因等不同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且中医不是单纯针对肿瘤本身,而是着眼于患者的整体状况,通过调整人体内的平衡,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副作用较小,可以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胃癌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沈利华 2024-08-07阅读量2057

如果出现尿频需要排查哪些疾病?

病请描述:  “白天尿十几次,晚上五六回,频繁的尿频让人很烦,请问我为什么会尿频?”王女士困扰的说。   首先,我们来看看尿频跟哪些因素有关?   一、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尿频   “尿频”如果伴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等尿路刺激征,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膀胱尿道炎,外阴炎等,通过检查尿常规及尿细菌培养可以确诊,此时患者应多饮水,注意休息,给予一定的抗生素治疗,均可以缓解。如果病程较长,症状顽固,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查,排除泌尿系结核、腺性膀胱炎、膀胱肿瘤等疾病。   二、膀胱、尿道及周围病变引起的尿频   膀胱内结石、异物、肿瘤,会引起排尿不适及尿频症状;膀胱周围的病变:子宫肌瘤、盆腔脓肿,妊娠子宫,可以因压迫膀胱,引起尿频症状;尿道口周围病变:尿道口息肉,处女膜伞和尿道旁腺囊肿等刺激尿道口引起尿频;膀胱出口梗阻性疾病如:女性尿道狭窄,因造成膀胱逼尿肌病变引起膀胱扩张能力降低,而产生尿频;这些疾病如果诊断明确,均可通过外科手术等方法治疗,尿频的症状自然可以消失。   三、神经因素引起的尿频   神经因素也是引起排尿异常的主要原因,它分为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有关神经系统及尿动力方面的检查,当医生排除患者器质性病变后,会考虑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尿频,如:膀胱过度活动症,女性尿道综合征,这些患者一般会伴有焦虑、失眠、紧张、精神异常等,临床可以先通过心理疏导,服用安神助眠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另外,膀胱功能训练是治疗此类尿频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具体要点:是不要在自己一出现尿意感时,就去上厕所,可以有意思地转移排尿的注意力,通过适当的憋尿,改变膀胱的顺应性及敏感性,这样可以逐步缓解甚至治愈尿频。特别是儿童,幼儿期膀胱逼尿肌、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需要一定的膀胱功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排尿习惯,去避免尿频。   四、间质性膀胱炎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组以盆腔和(或)会阴部疼痛、尿频、尿急为表现特征的临床症候群,特点主要是长期进行性尿频、尿急,在膀胱充盈时耻骨上区疼痛明显,有时亦可出现尿道及会阴部疼痛,在排尿后得到缓解。由于膀胱不敢储存尿液,所以病人就会频繁上厕所,以此来缓解疼痛。   针对这部分患者,可以进行膀胱水扩张诊疗、采用膀胱灌注、骶神经调控等方法来治疗。   如果出现尿频,一定要先明确病因,根据不同病人针对性治疗。

李旭东 2024-08-06阅读量1682

150、失眠如何解决?

病请描述: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失眠困扰这个世界上一半儿的人。谁能治愈失眠,谁就能得诺贝尔奖。 作为一个经常被失眠困扰的外科医生,也研究了不少关于失眠的知识。今天,我从一个患者的角度谈谈自己对失眠的理解。不一定全面,但相对准确且好理解。 从失眠的类型,主要分为入睡困难和早醒两种。或者二者皆有。前者指睡不着,后者指醒的早难以再次入睡。 失眠会导致白天犯困、疲乏无力等后果,如果白天精神饱满,那可能是体质本身就睡眠少,或者存在会导致精神亢奋的其它疾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从病程上来说分为短期或偶尔失眠和长期失眠两种。前者有明确诱因比如环境改变、发生重要事变、压力较大或有心事等,诱因去除后能恢复正常。本文主要讨论后者:长期失眠。 从病因上来说,失眠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所谓继发性,个人总结为因各种病痛(从头到脚)导致睡不着。比如躯体的慢性疼痛(如癌症、头痛、关节炎等),慢性咳嗽,严重鼾症或睡眠呼吸暂停(容易憋醒),比如严重的前列腺增生导致夜晚起来解小便多次等。继发性如果不能控制病因,则很难解决。本文主要讨论原发性。 原发性就是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和病痛,也没有环境改变或重要事变或有心事等,就是没有原因。反正脑子里面各种事情无限循环或不循环播放,重要的或不重要的,挥之不去。不管是数羊或数星星,要么数着数着数忘了,要么数到1000甚至10000还是睡不着。 现代医学认为这是昼夜节律(受基因调控,发现者获得诺贝尔奖,我在美国现场听过这位诺奖得住的讲课)发生改变,但基因也不是万能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按照中医的理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属于自然法则,属于天道,遵循天道才能阴阳调和,才能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西医的昼夜节律和中国的传统哲学其实不谋而合,殊途同归。现代人多睡得晚,生活也很不规律,昼夜节律容易被扰乱,从而发生失眠。 心理学认为失眠还是因为潜意识里面比较焦虑或思虑太多,比如存在长期的工作或生活压力较大,比如存在很担忧的问题长期无法解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遇到的问题需要想办法尽快解决或者坦然面对,不然就会导致失眠慢性化。如果解决不了的问题又无法释放压力,则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个人认为寻求宗教或哲学的帮助,有助于修身养性,缓解焦虑。个人比较喜欢道家的无为,儒家的中庸,佛家的看破。强调一下需要把握个度,不提倡出家为僧,红尘更能修行。 还有些人则是脑电活动异常活跃,所谓精神亢奋。在排除器质性病变比如甲亢等疾病的情况下,神经科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一些副作用小的抑制神经兴奋性的药物,或许有帮助。 生活上的一些小细节也有助于睡眠: 第二天需要做的重要事情做好记录而不至于思来想去睡不着觉; 固定的时间上床入睡; 睡前2小时不要做容易兴奋的事比如看电影、看小说、运动、玩儿手机等; 下午和晚上不要喝茶喝咖啡等容易兴奋的食物饮品等; 上床只睡觉,不睡觉不上床(形成条件反射); 营造舒适安全的睡眠环境(不要太冷但也不要太热;不要有太多亮光;安静或有舒缓的背景噪音等)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有高质量的睡眠。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8-06阅读量1413

164、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如...

病请描述:每一个行胆囊切除的患者,都不想被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所困扰。难得下决心做了手术,结果痛苦并未解决。 我们医生也是非常讨厌该综合征,非常尴尬(“医生,我得胆囊确定切了吗?”),还要面对病人的不解和质问。 诚然,前面我已经提到,该综合征的出现,一般并非胆囊切除所致,而是本身存在胆囊以外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所致,只是被误以为是胆囊病变。 因此,作为医生,还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能找到明确的病因可进行相应的治疗,通常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消化性溃疡一般可用药物治疗而治愈; 残余胆囊管过长可行残余胆囊或胆囊管切除; 胆总管结石可行手术取石或内镜取石; 胆总管狭窄可行胆总管空肠吻合; Oddi括约肌狭窄可行括约肌切开或成形术; …… 对于找不到明确病因,考虑功能性疾病者,需要综合调理,包括: 一般治疗:吃清淡易消化低脂饮食,定时进餐,少吃多餐,起居规律,劳逸结合,避免紧张激动焦虑等;心理疏导也可能带来帮助; 药物治疗:解痉止痛如匹维溴铵等;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利胆中成药等;促消化药物如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得美通、益生菌等; 西医如果效果不佳,还可以试行中医中药。 总之,遇到问题,需要勇敢积极的面对,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8-06阅读量1026

160、手术前一天晚上能洗澡...

病请描述:明天要做手术了,但经常有病人或家属会问我: “孙医生,我今晚能洗澡吗?” 对于我来说,这还需要问吗?实在找不出不能洗澡的理由。 可是,对于病人来说,普通人的日常,也怕会影响手术,担心和焦虑是正常的。 对于绝大多数手术(医生护士强调不能洗澡的除外,比如外伤。外伤也只是不能冲澡,伤口以外的地方擦洗是不影响的),术前洗澡不会给手术带来任何风险。 甚至,围手术期预防抗感染指南推荐术前清洁皮肤,尤其是手术部位的皮肤。而洗澡,则是术前病人自己能做到的清洁皮肤的最好办法。 所以,术前洗澡不仅不影响手术,还可以降低术后感染化脓的风险。 但切记:第一,注意安全,陌生的环境不要滑倒;老年或行动不便的人,需要在其他人的辅助下进行。第二,避免受凉感冒。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8-06阅读量1057

156、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教育...

病请描述:全球每年超过2000万人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国人口约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保守估计,每年超过150万台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数量众多,因此,制定了该专家共识,此篇介绍术前准备: 1、术前了解疾病特点、手术及麻醉方式、术后如何康复等有助于消除恐惧、紧张、焦虑等; 2、术前2周戒烟并进行呼吸锻炼,有助于术后肺功能康复,降低肺炎等并发症,尤其是全麻和突出物较大的患者; 3、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前需要禁食水,而局麻则无此要求,当天可以正常进食; 4、保持手术部位皮肤的清洁干燥,术前剃除毛发,可方便手术操作,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5、术前需控制好基础病:营养不良者改善营养、纠正贫血、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禁食水的患者手术当天早上也必须口服降压药,但当天不需要使用降糖药物,不禁食的患者则正常使用降压降糖药物; 6、使用特殊药物:如利血平类影响麻醉的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激素、化疗等影响术后康复的药物,需要同专科医生沟通何时停药,是否需要替代药物等; 7、女性避开月经期:月经期凝血功能更差,抵抗力更低,增加出血感染等风险,且不方便照护; 8、术前治疗增加腹腔压力的基础疾病可降低术后复发率:慢性咳嗽、慢性便秘、腹水、前列腺增生致排尿困难、肥胖等; 9、根据医生建议是否需要备用压迫装置,可一定程度降低术后出血及术区肿胀风险;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8-06阅读量1229

172、癌症患者失眠会增加复...

病请描述:癌症患者因为各种各样的病痛,失眠比例很高,约30-50%。 毋庸置疑,失眠对身体有害,会导致疲乏、精力下降、诱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 那么失眠会增加癌症风险或者癌症复发风险吗? 有动物实验标明,从熬夜到癌仅仅需要四步: 第一步:熬夜导致内分泌紊乱、神经体液调节失衡、激素水平不平衡等问题; 第二步:各种紊乱导致细胞基因突变高发,部分为致癌突变; 第三步:熬夜后免疫功能受损,无法及时清除异化的细胞包括癌变的细胞; 第四步:癌变的细胞无法清除,疯狂生长,形成肉眼可见的肿瘤; 但是,目前没有确切的临床研究认为,熬夜或失眠直接导致癌变。 然而,作为普通人尤其是癌症患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毕竟,不管有没有癌症,长期熬夜或失眠会全方位的影响身体健康,增加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风险,最终影响寿命(全因死亡率增加)。 因此,不管是不是癌症患者,长期熬夜或失眠均会增加死亡风险,均应该重视。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 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8-06阅读量1215

中医并非“慢郎中...

病请描述: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对中医存在一定误解,认为中医治疗见效慢。然而,下面这个案例却打破了这种偏见,展示了中医在应对急重症时的独特疗效。 患者背景 一中年女性由家属用轮椅推送至诊室,面色苍白全无血色。询问后得知,该患者平素月经量多,近一年来不仅经量更多,每天需卫生巾7-8片,且经期延长,周期缩短且不规律,月经颜色鲜红,夹杂血块。查妇科超声:子宫肌瘤(最大位于右前壁,稍外突,大小27×23mm),宫颈囊肿,宫腔实质占位-考虑内膜息肉可能(最大10×7mm)。外院建议子宫切除,并收治住院,但患者此次子宫异常出血淋漓不尽,住院期间先后给与止血针剂、铁剂,疗效不显,血红蛋白进一步降低至40g/L,多次向血库申请输血,但均被告知无血。患者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求治。 该患者平素乏力、气短,偶有咳嗽、咳痰,饮食及二便正常。刻下除了贫血症状,患者极度疲乏,并伴有明显焦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既往史:缺铁性贫血20余年2020年因肺恶性肿瘤行“右上肺叶切除术+纵膈淋巴结清扫术”;2020年因月经量多行刮宫术,病理提示子宫内膜息肉。 诊断与治疗 中医诊断:贫血-气阴两虚血热妄行 方药:人参9g白术10g 茯苓10g 黄芪30g升麻10g 柴胡 6g桔梗 6g 知母 6g 黄柏 6g 生地10g 山茱萸 10g 山药30g地骨皮10g桑白皮10g半夏6g蒲黄炭15g 地榆炭10g 藕节炭10g 甘草6g 共7付每日二次 代煎 治疗效果 约2月后,患者及家属再次来到我处,告知服药3天出血止,气力明显恢复。随即返回老家医院寻找血源,并将次方连续服用一月,在未输血的情况下血红蛋白已经恢复至正常水平,此次是返回上海行子宫切除术。 总结 患者因肺肿瘤术后气阴两伤,阴虚化热导致血热妄行,致子宫异常出血,继发严重贫血。中医治疗以补气养血、滋阴清热、止血固经为原则,采用益气补血、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之方,药后症状显著改善。出血停止,贫血纠正,气力恢复,为患者后续手术提供了良好的身体条件。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调理,效果显著,显示了中医治疗的独特优势和疗效。此案例有力地证明了中医在治疗急重症时的独特疗效与优势。 整体调理,标本兼治: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从整体上调节身体功能。对于急重症,不仅仅关注疾病的表面症状,还深入探讨病因,进行标本兼治。本案例中,通过调理气血、改善体质,从根本上解决了患者的贫血和出血问题。 个体化治疗:中医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的症状和体质,开具不同的方药。本例患者既有子宫异常出血,又有长期贫血,中医师结合她的体质和病史,精准用药,取得了显著效果。 药物温和,副作用小:中药多为天然植物药,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长期调理。本案例中的方药在止血和补血的同时,兼顾了患者的整体健康,避免了西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快速见效:尽管中医常被认为见效慢,但在急重症治疗中,若能准确辨证用药,也能迅速改善症状。本案例中,患者在服药3天后月经即止,显著体现了中医快速见效的能力。 降低手术风险:通过中医药治疗,有些急重症患者可以避免手术带来的风险和痛苦。本案例中,患者在中医治疗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精神状态明显提升,为后续的手术治疗创造了良好条件,降低了手术风险。 该患者肺恶性肿瘤行肺叶切除加纵膈淋巴结清,依然对身体造成巨大损伤,后续还可能行肺结节射频消融术,我个人认为,如果继续采用中医治疗,控制月经量,待到绝经后子宫肌瘤自然萎缩,对身体而言,或许是更合理的方案。

向军 2024-07-22阅读量2090

因比同龄男孩低很多的小小安,...

病请描述:因比同龄男孩低很多的小小安,后来怎么样了? 小小安(化名)是多年前的一个患者,因为身高明显较同龄孩子矮小,加上父亲家人偏矮,妈妈为此没少担心,经常带孩子看医生,眼看11岁了,身高只有126.5cm,也就是说比同龄男孩儿平均值低16.5cm,也比自己遗传身高中位线低了14cm,医生说比同龄男孩整整低了-2.6SD(标准差)!妈妈和小小安对这个身高都极度不满意,当然,这种情况也属于医学干预的范畴。经沟通后,妈妈当即决定为孩子进行全面检查。 医生为孩子做了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及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其他内分泌功能、重要脏器功能状态进行了检查,结果未发现明显异常,诊断为特发性身材矮小。 那么什么是特发性身材矮小呢? 特发性身材矮小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1、出生时身高体重正常,无窒息、低血糖病史,身体比例正常 2、无慢性疾病 3、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三个百分位或者-2SD 4、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提示生长激素>10mg/ml 特发性身材矮小通俗的讲就是找不到病因的矮小,是儿童期导致身材矮小的最常见原因,其中包括家族性矮身材和青春发育延迟。特发性矮小严格意义上不是病,只是以当下检查条件未发现病因,它往往不影响孩子身体健康。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特发性矮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5年全球儿童营养框架中,儿童长远健康五个指标中,身高被排在第一;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提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儿童生长发育,并将生长迟缓率控制在5%以下作为目标。身材矮小虽不影响身体健康,但却明显影响孩子心理行为发育。会让孩子不自信、自卑、不敢与人交往,个别孩子会被霸凌或者产生攻击行为、焦虑等等。严重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这种影响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发生,而孩子又难以言表,有些影响甚至是终生的。 小小安正是这种情况。 医生给的方案是生长激素治疗。治疗前,医生详细与小小安及其妈妈进行了认真的沟通。小小安的妈妈当即决定开始治疗。治疗1年身高达到138cm,-1.5SD,整整提高1.1SD。一家人面露喜色。14岁身高158cm,-1.1SD;14岁9个月,身高168cm,达到0SD,停药,最后10个月因骨龄进展较快合用来曲唑治疗10月。17岁召回复查,终身高172cm,孩子自信满满,成功考取自己心仪的大学。 四年后,看到哥哥治疗效果的弟弟也走上漫漫治疗征途。作为小小安的主诊医生也是非常感谢小小安及其一家人一路走来的密切配合,陪伴医生共同成长,共同见证了漫漫治疗征途中的沿途风景,医患双方真正做到了共同成就。他们一家人自然而然成为生长发育门诊及主诊医生的代言人。

生长发育 2024-07-22阅读量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