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焦虑 > 内容

焦虑内容

牙齿种植后需要重点注意些什么?

病请描述:  牙齿种植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口腔手术,它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恢复缺失的牙齿,还能改善口腔功能和美观。不过种植后的护理同样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种植牙的成功率和长期稳定性。本文将详细介绍牙齿种植后需要重点注意的几个方面,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术后护理。   一、止血与避免刺激   种植牙手术后,创口需要一段时间来止血和愈合。术后应在创口上咬压止血的棉花或纱布,约半小时后轻轻取出。如果仍有出血,应及时告知医生。在止血的同时,要避免刺激伤口,如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饮酒、吹乐器、吮吸创口、漱口等,以防刺激伤口导致出血或感染。   二、饮食调整   种植牙手术后的饮食调整至关重要。术后2小时内不宜进食,之后可进食温凉的软食,以流质饮食为主,如米汤、鸡蛋羹等。避免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刺激创口。术后1个月内,不宜吃过硬、过韧的食物,防止种植体受力过大,影响愈合。1个月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避免咀嚼过硬的食物,以防损坏种植体。   三、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卫生是种植牙手术后的重要一环。术后24小时后可轻柔刷牙,但要避开手术区域,可使用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洁,但避免用力漱口,以防影响伤口愈合。在刷牙时,应选择软毛牙刷,避免刷伤伤口。同时,还可以使用牙线或间隙刷进行牙齿间的清洁,以保持种植牙周围的清洁和卫生。   四、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一周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健身等,以防血压升高,增加创口出血的风险。此外,还要避免用手术区域咀嚼食物,防止创口受到外力撞击。在创口愈合前,不要用手触摸或抠挖创口,以免引起感染或影响愈合。   五、定期复查   种植牙手术后,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一般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进行复查。医生会检查创口愈合情况、种植体稳定性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定期复查有助于确保种植牙的成功和长期稳定性。   六、不良生活习惯的纠正   吸烟会影响创口愈合,增加感染的风险,术后应避免吸烟,至少在创口愈合前不要吸烟。如果有吸烟习惯,应尽量减少吸烟量或戒烟。此外,还要避免饮酒和咖啡因摄入,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七、应对术后不适   种植牙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面部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术后2-3天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可在术后48小时内冷敷,48小时后热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如果肿胀严重或持续不消退,应及时就医。   八、心理调适   种植牙手术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不要过于焦虑和紧张。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种植牙的成功。

章宁波 2024-10-10阅读量1199

脑震荡怎么科学治疗

病请描述:脑震荡的科学治疗方法如下: 一、休息:受伤后应立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可采取平卧或半卧位,以减轻头部压力。 二、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变化。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如视力模糊、肢体无力等,应及时就医。 三、对症治疗:头痛、头晕严重者可给予止痛、止晕药物。恶心、呕吐者可给予止吐药物。同时,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 四、心理疏导: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应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五、康复训练:在症状缓解后,可逐渐进行康复训练,如散步、太极拳等,以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但要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

齐学锋 2024-10-10阅读量2511

苏州看更年期好的中医系列讲堂...

病请描述:    更年期是女性生理周期中的一个自然阶段,通常发生在45至55岁之间。在这个阶段,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这会引发一系列被称为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和社交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人苏州看更年期综合征的老中医,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本病对女性的危害。     一、身体健康的影响     1、心血管健康风险增加     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更年期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能导致心血管健康风险增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     2、骨质疏松     雌激素有助于维持骨密度。更年期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会导致骨质流失加速,增加骨折的风险。     3、泌尿生殖系统问题     更年期女性可能会遇到尿失禁、阴道干涩和性功能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她们的生活质量和性生活。     二、心理健康的影响     1、情绪波动     更年期女性可能会经历情绪波动,包括焦虑、抑郁和易怒。这些情绪变化可能会影响她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2、睡眠障碍     更年期综合征常常伴随着睡眠障碍,如失眠和多梦,这会进一步加剧情绪问题和认知功能下降。     3、认知功能下降     一些研究表明,更年期女性可能会经历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这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三、社交生活的影响     1、人际关系紧张     更年期的症状,如情绪波动和睡眠障碍,可能会影响女性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关系,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2、社交活动减少     由于身体不适和情绪问题,更年期女性可能会减少参与社交活动,这可能会导致孤独感和社交隔离。     自我介绍:     本人苏州看更年期综合征的老中医郭福新,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特需专家。曾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西苑医院进修。国内第1批名老中医传承人之一,全国中西医结合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望闻问切 “四诊”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全国“养生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齐鲁名医陈克忠弟子。

老中医郭福新 2024-10-08阅读量2195

自闭症伴随疾病过敏,便秘等,...

病请描述: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可能伴随着多种其他健康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伴随疾病和症状: 1.  语言和沟通障碍:许多自闭症儿童在语言发展方面存在困难,可能完全不会说话或难以理解他人的言语。 2.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大约50%的自闭症儿童也患有ADHD,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3.  睡眠问题:自闭症儿童可能经常失眠、过度睡眠或在夜间醒来。 4.  情绪问题:自闭症儿童可能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易怒或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5.  胃肠道问题:许多自闭症儿童有消化系统问题,如便秘、腹泻、腹痛或对某些食物的不耐受。 6.  癫痫:自闭症儿童患癫痫的风险较高。 7.  免疫系统问题:自闭症儿童可能更容易患上过敏、哮喘和其他免疫系统相关的问题。 8.  智力发展差异:自闭症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可以从正常到严重延迟不等。 9.  感觉过敏或不敏感:对声音、触觉、光线或味道的反应可能异常强烈或不敏感。 10.  社交技能差:自闭症儿童可能在社交互动方面存在困难,不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

路聚保 2024-10-08阅读量1831

烟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病请描述:烟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生活习惯方面: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2.适度运动:可以选择如散步、太极拳等较为舒缓的运动方式,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防止引发脑血管意外。 3.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重血管病变,饮酒可能影响血压和血液循环,应严格戒除吸烟,尽量少饮酒或不饮酒。 二、饮食方面: 1.均衡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加全谷物、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豆类等。 2.控制盐和脂肪摄入:减少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取,以防血压升高和血脂异常,加重血管负担。 3.保持水分摄入:适当饮水,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血液循环。 三、病情监测方面: 1.定期复查: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脑部血管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血管成像等,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2.注意症状变化: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头痛、头晕、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四、心理方面: 1.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避免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和恢复。 2.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齐学锋 2024-10-08阅读量1490

前列腺之痛:中青年男性尿频与...

病请描述:在一个安静的办公室内,一位中年男性坐在办公桌前,他的眉头紧锁,表情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痛苦。他今年42岁,是一位资深的软件工程师。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和电脑屏幕,他正试图集中精力完成手头的工作,但下腹部和会阴区域的不适感让他难以专心。他不时地调整坐姿,试图找到一种可以减轻疼痛的姿势,但似乎都无济于事。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焦虑,因为他知道这种疼痛和尿频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他的工作效率,甚至可能需要请假去看医生。他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但随即又意识到这可能会加剧尿频的问题。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提醒着时间的流逝。他看了看时间,意识到自己已经坐了几个小时,他决定站起来,走到窗边,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希望能够缓解身体的不适。窗外,城市的天际线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但他的内心却无法平静。他知道,为了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他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到医院就诊,找到下腹疼痛和尿频的原因。常见症状:中青年男性,短期内频繁出现下腹及会阴部疼痛不适,尤其是在长时间坐着工作后。此外,常常伴有尿频症状,每天需要多次跑厕所,且排尿时伴有灼热感和尿不尽的感觉,有时甚至在夜间也需要起床上厕所,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病因解析:慢性前列腺炎是中青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病原体感染(如细菌、支原体等通过尿道进入前列腺,引起感染)和非感染性因素(如长期久坐、性生活不规律、shouyin过度等)。在上面的案例中,长期久坐和可能存在的性生活不规律可能是诱发前列腺炎的重要因素。前列腺炎导致前列腺充血、肿胀,进而压迫尿道和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同时,由于前列腺与会阴部的神经关联紧密,炎症还可能引起下腹及会阴部的疼痛不适。超声检查显示前列腺局部有钙化灶,一般可以帮助诊断患有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措施针对前列腺炎引起的腹痛刺激症状:可以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炎症和疼痛,同时,还可以辅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成药,以缓解局部炎症和水肿。2、物理治疗:前列腺按摩,帮助排出感染性前列腺液,减轻症状,同时加上温水坐浴,缓解疼痛不适症状。3、生活方式调整:建议患者增加运动,改善饮食习惯,减少长时间坐着的时间,治疗期间避免摄入辛辣食物。4、心理支持:建议进行心理咨询,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建议前列腺炎患者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避免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导致前列腺充血,加重症状。因此,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以减轻前列腺的压力。饮食调节:保持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性生活规律:保持适度的性生活频率,避免过度shouyin或频繁的性生活,以减少前列腺的充血和刺激。定期检查:前列腺炎可能反复发作,因此建议张先生定期进行前列腺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问题。通过上述病例的解析和科普,我们可以看到前列腺炎对中青年男性的健康影响不容忽视。及时发现并治疗前列腺炎,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预防和治疗该病的关键。

阴雷 2024-09-30阅读量1560

神经痛患者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病请描述: 神经痛,犹如不期而至的风暴,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了解并遵循一些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对于缓解神经痛、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饮食方面需格外留意。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瘦肉、豆类等。B族维生素对神经系统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缓解神经痛。同时,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刺激神经,加重疼痛症状。此外,控制酒精和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因为它们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使神经痛加剧。 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是神经痛患者的重要保障。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黑暗和凉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适当的午休可以缓解疲劳,但要避免过长时间的睡眠,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适度的运动对于神经痛患者也不可或缺。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游泳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益处。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神经压迫,导致疼痛加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或久坐不动,睡眠中尤其防止不良姿势对神经造成压迫。 心理调节同样重要。神经痛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压力。与家人、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心理支持,也有助于缓解心理负担。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避免诱因。对于已知的可能诱发神经痛的因素,如寒冷、潮湿等,要尽量避免接触。注意保暖,特别是疼痛部位,可以穿戴适当的衣物或使用保暖器具。 最后,遵医嘱治疗是关键。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定期复诊,向医生反馈病情变化,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神经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休息、运动、心理调节等方面,避免诱因,遵医嘱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缓解神经痛,提高生活质量,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陈英辉 2024-09-29阅读量1499

要闻︱我院余志良博士应邀参加...

病请描述:  “2024中国头痛防控体系共建大会”于9月5日至8日在首都北京召开,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5B病区主任余志良博士应邀参会。会上获悉,中国丛集性头痛联盟(CCHA)宣布成立。余志良博士贡献临床病例,参与CCHA开展的中国丛集性头痛注册研究。   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简称“CH”)是一种原发性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其临床特征为严格单侧的重度疼痛,主要位于眼眶、眶上、颞部或这些部位的任意组合,伴随同侧结膜充血、流泪、鼻塞、流涕、前额和面部出汗、瞳孔缩小、上睑下垂和(或)眼睑水肿等自主神经症状和(或)烦躁不安。   丛集性头痛在发作规律上通常呈现“丛集”现象,主要表现为短时间内密集而反复地发作。由于发作时疼痛程度剧烈,易并发焦虑、抑郁和攻击性行为,甚至被称作“自杀性头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既往国内对丛集性头痛的研究都是一些样本量小、地域代表性差的小范围研究,没有进行国际注册,因此迫切需要汇聚国内各地专家学者,协同合作、共同聚力,开展全国范围内的丛集性头痛研究。   此前,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医学部于生元主任和董钊教授牵头,联合了国内各大医疗机构,包括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5B病区主任余志良博士在内多位致力于丛集性头痛研究的同道,共同筹备组建中国丛集性头痛联盟(Chinese Cluster Headache Alliance,CCHA),联盟宗旨是通过多中心合作开展丛集性头痛相关学术研究、临床病例分享、诊疗经验交流,共同构建中国丛集性头痛防控体系。   CCHA于2022年8月起,进行了针对临床数据采集的中国丛集性头痛注册研究(Chinese Cluster Headache Register Individual Study,CHRIS),旨在建立一个前瞻性、纵向、多中心CH专病队列,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CH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表型,为探究发病机制、优化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截至目前,余志良博士团队为该项研究贡献了一例临床病例,该病例为中年男性患者,长期饱受丛集性头痛折磨,于2022年初至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头痛专病门诊求医,余志良博士明确诊断并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   在“2024中国头痛防控体系共建大会”上,中国丛集性头痛联盟正式宣布成立,并介绍了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 ▲ 中国丛集性头痛联盟宣布成立   CHRIS研究的I期基线数据,共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已纳入816名诊断为CH患者为样本。从诊疗现状看,仅有小部分患者(11.89%)在首诊时即得到正确诊断,而39.22%的CH患者需要至少10年才得到了正确诊断,这更加彰显了依托CCHA开展多维度机制和干预研究的重要意义。   余志良博士表示,由于大众对丛集性头痛认识不足,往往有“忍一忍”的想法,可能因此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中国丛集性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版)则明确指出,丛集性头痛若治疗不当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因此在制订诊疗计划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疾病教育:   (1)建议患者于头痛专病门诊就诊;   (2)丛集期记录头痛日记,有助于识别头痛诱因并协助临床医师制订诊疗计划;   (3)向患者解释头痛的临床特点与发病机制;   (4)告知患者可以通过正规治疗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5)合理的应对压力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缓解病情;   (6)丛集期的治疗目标是完全控制发作,缩短丛集期;   (7)告知患者治疗方法包括急性期治疗、过渡期治疗及预防性治疗等。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自2020年4月起开设头痛专病门诊,每周定期开诊,形成了以中西医结合方法辨证施治、诊治各种类型头痛的专科特色,强调头痛治疗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尤其是余志良博士潜心多年精研首创的“紫荆刺血疗法”,在各类疑难型头痛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积极作用。 ▲ 余志良博士分析病情   2022年11月,经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审核评估,医院头痛诊疗综合实力达到头痛门诊建设标准,获批设立“头痛门诊”,标志着医院正式成为中国头痛防控基地及体系化建设单位,向打造品牌特色专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部分信息来源:逻辑神经科学)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4-09-29阅读量1694

“肠&rdquo...

病请描述:便秘:是身体发出的无声抗议,让腹胀难忍,扰乱生活节奏;便秘,是肠道奏响的不和谐乐章,使排便艰难,打破日常安宁;便秘,是健康亮出的警示信号,令情绪烦躁,威胁身心平衡。当便秘来袭,我们该如何应对?且让我们一同走进便秘的科普世界。 便秘的定义 便秘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 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和大便干结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这些原因包括饮食习惯、文化背景、精神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排便困难是便秘最显著的特征,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肛门堵塞感、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和需手动辅助排便等常见表现。 ▲ 图1 而排便次数减少一般指每周主动排便次数少于3次 ▲ 图 2 此外,便秘还可以伴随腹胀、腹痛、纳差、便血和直肠刺激症状等症状,长期的便秘还会导致患者精神心理异常,导致焦虑和抑郁症状,甚至社会功能受损表现。 ▲ 图3 我国成年人便秘发生率约为4-10%,在老年人及女性患者中更为多见。对于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的便秘,称为慢性便秘,它与结直肠肿瘤、混合痔、肛裂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便秘的分类 便秘有多种分类方法。 首先,根据便秘的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 原发性便秘一般为消化道功能异常(分泌、蠕动、排便等),如功能性排便障碍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于功能性便秘; 继发性便秘包括器质性便秘和药物性便秘两类。器质性便秘一般由炎性、代谢致病因素,神经、平滑肌病变和其他消化道疾病(如肿瘤、低钾等)引起,而药物性便秘一般由阿片类、抗组胺药物、解痉药、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诱发。 ▲ 图4 其次,根据便秘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功能性便秘还可分为正常传输型便秘(normal transit constipation,NTC)、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排便障碍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 其中NTC结肠传输功能和时间正常,STC结肠传输功能受损、传输时间明显延长,而排便障碍型便秘与排便相关盆底肌群失协调、直肠肛门部形态解剖异常有关,混合型便秘则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引起的便秘。 最后,为便于分类诊治,肛肠外科医生还常将便秘分为STC、盆底功能障碍型便秘和出口梗阻型便秘等多种类型 ,如严重的直肠前突为一种典型的出口梗阻型便秘。 ▲ 图5 便秘的诊断 便秘的诊断是基于多种临床资料的综合评估。 一般包括:详细的症状特点、病程、基础病、合并症、用药情况,既往手术史询问,直肠指检等体格检查,血液常规、生化等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还可以包括胃肠镜检查、腹部CT、结肠传输实验、排粪造影、直肠肛门测压等检查,视具体情况和需要而定。 ▲ 图6 大肠钡剂灌肠造影 了解大肠的长度和形态 便秘的诊断主要用于明确便秘的病因,评估便秘的严重程度、并发症和合并症情况,以便于分类分度治疗。   总体而言,便秘主要依据症状来诊断,国外常使用罗马IV标准作为便秘分型诊断的标准,对于中国人群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图7 排粪造影在诊断便秘的应用 由于便秘存在多种类型,一般需要针对性采用不同检查方法进行鉴别和诊断。排粪造影,指的是使用 钡糊(一种影像学对比剂)直肠内注射模拟粪便,并通过影像学观察和分析患者整个排便的过程,从而评估排便相关盆底肌、直肠肛门及周围组织等排便活动中不同时间段的功能和重要解剖学参数变化的一种检查方法。磁共振排粪造影的优点是该检查可以进行实时动态的观察记录并且没有辐射,推荐用于怀疑为排便功能障碍型便秘患者的辅助检查,特别适用于存在形态和解剖学改变的便秘。排粪造影检查常常联合结肠传输实验、直肠肛门测压、球囊逼出实验等方法,用于慢性便秘的准确分类和分度,以便临床医生更为全面的掌握病情,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 图 8 排粪造影 治疗便秘的药物有哪几类 便秘药物以改善症状为主要治疗目的,主要用于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一般以促分泌、促动力(泻药)为主,根据用药途径和效果也可以辅以润滑剂、栓剂、微生物制剂等方法。便秘药物的主要分类包括: 容积性泻药: 如非比麸,通过增加粪便体积和含水量,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排出; 渗透性泻药: 如乳果糖口服液、聚乙二醇、硫酸镁等,通过高渗药物增加肠道内水分、电解质,增加粪便含水量,促进粪便排泄; 刺激性泻药: 如芦荟、大黄、番泻叶、比沙可 啶 等,通过刺激肠道平滑肌蠕动,促进排便; 口服肠道润滑剂: 如甘油、液状石蜡油等,通过润滑肠道,促进排便; 促进肠道蠕动: 如莫沙必利、普芦卡必利等,通过作用于肠道平滑肌5羟色胺4受体,促进肠蠕动,促进排便; 促肠道分泌药物: 如利那洛肽,可以增加肠道氢离子和碳酸氢盐的分泌,鲁比前列酮可以增加肠道氢离子分泌,从而增加肠道液体含量,增加排便频率; 微生物制剂: 如双 歧 杆菌、乳酸杆菌等,通过改善肠道微环境,治疗便秘, 肛门栓剂: 如开塞露等,属于润滑剂。 便秘需针对病因合理选择用药: 容积性泻药和渗透性泻药可以用于轻中度便秘的长期治疗措施,副作用及并发症较少; 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 、芦荟、大黄、番泻叶等)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电解质紊乱、排便感觉异常和结肠黑变病,一般仅为短期、间断性和应急治疗措施; 对于肠道传输功能正常的便秘,可以使用促肠道分泌型药物; 但对于特殊便秘药物的应用,应遵循专科医师建议,切勿随意使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增加膳食纤维、水分摄入和日常活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善,是所有便秘药物治疗的基本前提。 参考文献 [1]张晓艳,张辉,结肠运输试验联合动态排粪造影对便秘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5(20):2. [2]何玲玲,张成,周蓉蓉,等,难治性便秘的临床评估和药物治疗[J].胃肠病学,2021,26(3):4. [3]杨怡雯,金黑鹰.排粪造影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0.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中国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2,25(1):9. [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广州)[J].中华消化杂志,2019,39(9):577-598.

傅传刚 2024-09-29阅读量2162

吞咽不适,如何识别是否是食管...

病请描述:喉咙,这一连接呼吸道与食道的关键部位,不仅是声音的发源地,也是身体健康的“报警器”。当喉咙出现不适,尤其是吞咽困难时,很多人可能会首先想到咽炎,然而,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为严重的健康问题——食管肿瘤。 一、咽炎与食管肿瘤的初步区分 咽炎,作为喉咙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喉咙疼痛、干燥、瘙痒、咳嗽以及声音嘶哑。这些症状通常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或环境因素有关,且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药物治疗或自然缓解。 相比之下,食管肿瘤(尤其是食管癌)的症状则更为复杂且持久。食管肿瘤的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蔽,容易被患者忽视。除了吞咽不适外,食管癌患者还可能出现以下五大信号:吞咽食物时有哽咽感、疼痛、食管内异物感、咽喉干燥紧缩感以及经常咳嗽。这些症状的出现,尤其是当它们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时,应高度警惕食管肿瘤的可能性。 二、食管肿瘤的详细症状分析 吞咽食物时有哽咽感:这是食管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由于肿瘤导致食管黏膜充血、肿胀、糜烂等病变,使得食物在通过食管时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哽咽感。这种感觉通常与吃饭时噎住相似,但不同的是,它会在没有明显食物堵塞的情况下持续存在。 疼痛:部分食管癌患者在吞咽食物时,可能会感到胸骨后或剑突下的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的,尤其在吞下粗糙或刺激性食物时更为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可能从间歇性变为持续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食管内异物感:随着瘤体的增大,食管癌患者可能会感到食管内有异物感。这种感觉在进食粗糙食物时尤为明显,因为食物可能会擦伤瘤体或停留在瘤体上,难以顺着食管下到胃部。这种异物感不仅令人不适,还可能引发焦虑和恐惧。 咽喉干燥紧缩感:早期食管癌患者可能会经常感到咽喉干燥,无论是否缺水。这种感觉与普通的口干不同,它更加持久且难以通过饮水缓解。咽喉干燥紧缩感可能是食管癌导致食管黏膜分泌减少或功能受损的结果。 经常咳嗽:如果经常出现咳嗽,尤其是晚上,且并非由受凉或感冒引起,那么这可能是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之一。食管癌导致的咳嗽可能与食管内的肿瘤刺激气管或支气管有关。随着病情的发展,咳嗽可能逐渐加重,甚至出现咳血现象。 三、食管肿瘤的预防策略 远离烟草和酒精:烟草和酒精是食管癌的重要诱因之一。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损伤食管黏膜,增加食管癌的风险;而酒精则可能刺激食管黏膜,促进肿瘤的生长。因此,远离烟草和酒精是预防食管癌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饮食:饮食与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食用过热、过硬、过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缺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饮食,都可能增加食管癌的风险。因此,应合理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等。同时,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注意饮用水安全:饮用水中的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等,也是食管癌的诱因之一。因此,应注意饮用水安全,避免饮用被污染的水源。在农村地区,应尽量使用干净的自来水,并做好饮用水的消毒灭菌工作。 保护食道健康:食道是食物通过的通道,其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吞咽功能。为了保护食道健康,应避免狼吞虎咽和食用过热、过硬的食物。同时,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口腔疾病,防止口腔感染蔓延到食道。 定期体检和筛查:对于高危人群(如有食管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史、食管慢性疾病等),应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通过胃镜检查、食管镜检查等辅助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食管的异常病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这有助于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心理调适:长期的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也可能影响食道健康。因此,应保持心情愉悦、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时排解压力和不良情绪。可以通过运动、旅游、社交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总之,吞咽不适可能是食管肿瘤的潜在信号。为了准确识别是否是食管肿瘤,我们应关注特定的症状和信号,并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同时,我们也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食管癌的风险。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更应定期进行针对性的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食管肿瘤。通过提高公众对食管肿瘤的认识和警惕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张百华 2024-09-29阅读量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