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冠心病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手术后的护理与康复同样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护理和有效的康复,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重塑新生活。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冠心病手术后的护理与康复,帮助患者和家人了解重要的护理知识和康复方法。 手术后的护理 术后第一时间: 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度过最初的恢复阶段,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输液补液、疼痛管理等。 伤口护理: 对手术切口进行定期换药、消毒,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预防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 心理支持: 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重大的生理和心理挑战,因此需要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患者应对手术带来的焦虑和恐惧。 饮食调理: 根据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低盐低脂、高纤维、丰富维生素,有利于心脏康复。 康复阶段 逐步恢复活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和体力活动,如站立、行走、上下楼梯等,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康复训练: 参加心脏康复计划或康复训练课程,包括体力训练、心理支持、饮食指导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药物管理: 根据医生的嘱托,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等,帮助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定期复诊监测: 定期复诊,监测心电图、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事项 避免疲劳和压力: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有助于促进康复。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遵医嘱用药: 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使用药物,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结语 冠心病手术后的护理与康复是患者重塑健康新生活的关键步骤。通过科学的护理和有效的康复,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和家人应该密切配合医生和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护理计划和康复方案,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努力。
王亮 2024-04-24阅读量921
病请描述:儿童生长痛的预防和治疗 生长痛,这个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的名词,却是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它主要表现为四肢长骨附近及关节处疼痛,尤以夜间为甚,常常令孩子们痛苦不堪,家长们忧心忡忡。那么,生长痛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生长痛,顾名思义,是由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引起的疼痛。这种疼痛并非由疾病所致,而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骨骼、肌肉、韧带等组织快速生长,与周围组织产生牵拉、摩擦等引起的轻微痛感。生长痛多见于3-12岁的儿童,尤其是活泼好动的孩子,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生长速度最快,身体变化最大。 那么,如何预防生长痛呢?首先,合理饮食是预防生长痛的关键。家长应确保孩子摄入充足的钙质、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健康生长。同时,避免孩子过多摄入油炸、高糖、高盐等不健康食品,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其次,适当的运动也是预防生长痛的重要手段。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如跑步、跳绳、打球等,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当然,即使我们做好了预防和保健工作,生长痛有时还是难以避免。那么,一旦孩子出现生长痛,我们又该如何治疗呢?首先,家长要保持冷静,不要过度焦虑。生长痛是正常现象,不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其次,家长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法缓解孩子的疼痛。轻轻按摩孩子的疼痛部位,或用热毛巾敷在疼痛处,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从而减轻疼痛感。此外,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等,但务必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避免过量服用。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真实的病例。小明是一个活泼可爱的8岁男孩,平时喜欢运动。近段时间,他常常在晚上睡觉时抱怨腿疼,疼痛主要集中在膝盖和小腿部位。家长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生长痛。医生告诉家长,小明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骨骼生长迅速,与周围组织产生牵拉,导致疼痛。医生建议家长合理安排小明的饮食和运动,同时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按摩和热敷方法,以缓解孩子的疼痛。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护理,小明的生长痛逐渐得到缓解,他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和笑容。 总之,生长痛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及科学的护理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生长痛,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同时,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强。 在此,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加强对儿童生长发育知识的普及,提高家长们对生长痛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只有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生长发育 2024-04-16阅读量1842
病请描述:扁平足的危害 扁平足,医学上称为平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指的是足弓塌陷,使得足底几乎与地面平行。扁平足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其中先天性扁平足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而后天性扁平足则可能是由于长期站立、负重、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的。无论是先天性还是后天性扁平足,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1. 疼痛:扁平足会导致足底肌肉和韧带过度拉伸,容易引发足部疼痛。这种疼痛可能在行走、站立、运动等活动后加重,甚至可能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长期疼痛还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增大,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2. 步态异常:扁平足可能改变正常的步态,导致行走时足部内外翻,增加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负担,从而引发下肢关节疼痛。步态异常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平衡能力,增加跌倒的风险。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步态异常还可能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 3. 脊柱侧弯:长期扁平足可能导致脊柱侧弯,影响身高和体型,甚至可能影响内脏功能。脊柱侧弯可能导致脊柱变形、关节疼痛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4. 足部变形:扁平足可能导致足部其他骨骼发生变形,如拇指外翻、足弓塌陷等,影响脚部形态和功能。足部变形可能导致穿鞋困难、行走不便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5. 运动能力受限:扁平足可能限制运动能力,影响运动表现,尤其是需要足部支撑的运动项目,如跑步、跳跃等。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扁平足可能导致运动成绩下降,影响职业生涯。 6. 慢性疲劳:由于扁平足导致的疼痛和步态异常,可能使患者感到慢性疲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长期疲劳还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7. 足部皮肤问题:扁平足可能导致足部皮肤承受过多压力,容易出现磨损、裂口等问题。这些皮肤问题可能导致疼痛、出血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8. 足部感染:扁平足可能导致足部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容易感染细菌或真菌,引发足部感染。足部感染可能导致红肿、疼痛、流脓等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或手术治疗。 除了上述危害外,扁平足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扁平足可能导致疼痛、步态异常等问题,患者可能会感到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可能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社交生活和工作表现。 因此,对于扁平足患者来说,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非常重要。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矫形鞋垫、手术等。同时,患者还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足部护理,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问题。通过积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减轻扁平足的危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生长发育 2024-04-11阅读量2638
病请描述: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头痛,其病情特征包括一侧或两侧中度至重度搏动性头痛,且多发生于偏侧头部,可合并有恶心、呕吐、害怕声光刺激等症状。偏头痛多起病于儿童期、青春期和成年早期。15%~30%患者头痛发作前出现先兆。中国偏头痛年患病率为9.3%,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2∶1。学术界定义为这是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 一、流行病学偏头痛影响了全球大概18%的人口,全球大概有13.3亿的偏头痛人群。最新的全球疾病负担2019研究报告显示,偏头痛目前仍是全世界第二大导致患者失能的病因,且在中青年女性中排名第一,占全球疾病负担的5.6%,超过了所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总和。中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成年偏头痛的年患病率是9.3%,大概有1.5亿人在最具有生产力的年龄段(15-49岁)患病。我国偏头痛患病率是9.3%,但症状就诊率是52.9%,诊断正确率是13.8%,急性期治疗率是26.6%,预防治疗是22.7%。在中国,80.3%的偏头痛患者是由初级保健水平的全科医生管理,尤其是在农村或欠发达地区更常见。偏头痛多起病于青春期,少部分可在儿童期发病,到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这个年龄段发作频繁、症状剧烈。偏头痛特别“偏爱”女性,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3倍。偏头痛常有遗传背景,在患有癫痫、抑郁症、哮喘、焦虑、卒中和其他神经遗传性疾病的人群中,偏头痛也更为常见。 二、偏头痛类型根据头痛的主要临床表现将其分型为无先兆偏头痛、有先兆偏头痛等。慢性偏头痛是指每月符合偏头痛特点的发作超过15天,连续3个月或3个月以上,而且每个月至少发作8天。这类头痛的诊断须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尤其是药物过量引起的头痛。学术界对偏头痛有非常细致的分类,更多用于学术研究。临床上,还有一些临床较少见的偏头痛类型:这是头痛与您的经期有关的时候。 这些通常发生在月经开始前 2 天,并持续到月经开始后 3 天。 您也可能在一个月的其他时间出现其他类型的偏头痛,但月经前后的偏头痛通常没有先兆。这种也称为偏头痛。 您有先兆症状但没有头痛。 事实上,先兆通常是这类偏头痛的主要警示信号。 但您也可能有恶心和其他偏头痛症状。 它通常只持续约 20-30 分钟。 您有平衡问题、眩晕、恶心和呕吐,伴有或不伴有头痛。 这种通常发生在有晕车病史的人身上。专家对这种类型知之甚少。 它会引起胃痛、恶心和呕吐。 它经常发生在儿童身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变成典型的偏头痛。 您的身体一侧有短暂的麻痹(偏瘫)或无力。 您可能还会感到麻木、头晕或视力改变。 这些症状也可能是中风的征兆,因此请立即就医。这类表现为反复发生的完全可逆的单眼视觉障碍,包括闪烁、暗点,甚至失明,但是眼科检查正常,这类偏头痛与脑干先兆性偏头痛的区别在于视觉症状仅限于单眼。脑干先兆性偏头痛,实际上是指基底动脉先兆性的偏头痛,可能和基底动脉重要的后循环血管的功能收缩障碍有关系,患者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或者短暂一过性的意识模糊、偏头痛。此类病人需要跟后循环脑梗死进行鉴别,如果患者初次发病,是需要进行严密观察有没有后循环梗死的发生的可能性,因为从临床表现很难与后循环脑梗死的初次发病,很明确地鉴别,尤其在急诊,没办法进行很好的血管评估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严密观察。此类患者预防的治疗方法和偏头痛类似,要避免咖啡因、腌制的食物、过度疲劳、生活不规律等诱发偏头痛发作的诱因。还需要对血管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进一步的干预,包括血压、血糖、血脂以及血管性的病变的评估,包括冠心病、外周血管病变等。这种严重的偏头痛可持续 72 小时以上。 疼痛和恶心非常剧烈,您可能需要去医院。 有时,药物或药物戒断会导致它们。这会导致眼睛周围疼痛,包括周围肌肉麻痹。 这是一种医疗急症,因为症状也可能由眼后神经受压或动脉瘤引起。 其他症状包括眼睑下垂、复视或其他视力变化。 三、基本病因与风险因素,偏头痛具有遗传易感性,约60%的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如果一个人患偏头痛,则其亲属出现偏头痛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6倍。有学者找到了一类偏头痛患者的特殊的突变基因,而且有一定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综合发作时的表现,这类偏头痛被称为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基于人群的家庭研究表明偏头痛具有很强的遗传易感性,尤其是先兆偏头痛 。 受体及其调节位点似乎与偏头痛的病理生理事件有关。使用功能候选方法并使用来自 15q11-q13 基因组区域的标记对 10 个家族进行基因分型,该区域包含编码受体亚基的基因。有学者发现有一类神经系统兴奋性相关基因突变与偏头痛常见类型有关,以此推论偏头痛与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紊乱有关。这一因素在临床上表现非常明显,尤其是和女性激素水平有关,偏头痛女性可达男性的3倍,青春期女性发病尤其明显,而且常常有月经期发作规律,妊娠期或绝经后发作减少或不再发作。女性患偏头痛的频率是男性的三倍。2、年龄。 大多数人在 10 到 40 岁之间开始出现偏头痛。但许多女性发现她们的偏头痛在 50 岁后会好转或消失。3、家族史。 五分之四的偏头痛患者有其他家庭成员患偏头痛。 如果父母一方有此类头痛病史,则他们的孩子有 50% 的几率患上此类头痛。 如果父母双方都有,风险会上升到 75%。4、其他。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睡眠障碍和癫痫会增加患病几率。 四、诱发因素来自工作或生活的压力、紧张、情绪不稳定、应激及应激后放松可诱发偏头痛。当您感到压力时,您的大脑会释放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导致血管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偏头痛。过度焦虑也可能是偏头痛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许多女性注意到她们在月经前后、怀孕期间或排卵期间会感到头痛。 症状也可能与更年期、使用激素的节育或激素替代疗法有关。如明亮或闪烁的灯光、大声喧哗等。大声的噪音、明亮的灯光和强烈的气味会引发偏头痛。浓烈的气味(香水、油漆味、二手烟等)均可诱发偏头痛。口服避孕药和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可加重偏头痛。另外,经常服用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也会诱发偏头痛。唤醒-睡眠模式的变化均可诱发偏头痛强烈的体力活动可能诱发偏头痛,包括性活动吸烟同样是一个诱导因素摄入过多或摄入不足会导致头痛。 咖啡因本身可以治疗急性偏头痛发作。 五、症状偏头痛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开始常为隐约疼痛,逐渐变为搏动性疼痛,活动时加重,还可从头的一侧转移至另一侧,累及头前部或整个头部;对光线、噪音和气味敏感;伴有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部疼痛;食欲差;感觉非常的暖或冷;肤色苍白;疲劳;头晕;视野模糊;腹泻。比较罕见的症状包括发烧、影响正常的肢体活动。大多数患者的头痛持续约4小时,但严重者可持续超过3天。偏头痛的发生频率因人而异,每月发生2~4次较为常见,但有些患者每隔几天就会发生偏头痛,也有些患者一年仅发生一两次。 六、就医,偏头痛的诊断非常依赖于患者对症状的描述,因此如果经常出现偏头痛发作的症状和体征,应记录发作及处理的情况,并在就医时向医生描述。对于有头痛史患者,若头痛模式改变或突然感觉不同于以往,应尽早就医。若出现以下任何症状和体征,应立即就医:1. 突发的、严重的头痛;2. 头痛伴发烧、颈部僵硬、精神错乱、癫痫发作、复视、乏力、麻木或言语障碍;3. 头部受伤后头痛,特别是头痛加重;4. 咳嗽、劳累、紧张或运动后,头痛加重;5. 年龄超过50岁新发头痛。 七、相关检查1、体格检查着重于神经系统检查,根据先兆症状及头痛性质,可能会检查意识是否清醒、言语交流状态、眼部活动、颈部强直性等,但是对于有经验的医生一旦判断为偏头痛,如果患者还在发作期可能会快速叮嘱患者安静休息,以避免过多检查诱发更为严重的头痛发作。2、血液检查一般考虑偏头痛很少进行血液检查,当怀疑合并有血管疾病、脊髓或颅内感染、内分泌性疾病时,可能安排相关检查。3、磁共振成像MRI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线电波可产生大脑和血管的详细图像,其可帮助医生排除脑肿瘤、卒中、脑出血、感染及其他脑和神经系统疾病。4、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使用一系列X射线可创建大脑的详细横截面图像,有助于医生排除肿瘤、感染、脑损伤、脑出血及其他可能导致头痛的疾病。5、腰椎穿刺若怀疑颅内感染、出血或其他潜在疾病,医生可能会推荐腰椎穿刺。6、血清CGRP浓度检测近年来有研究认为,血清CGRP浓度与偏头痛密切相关。 八、鉴别诊断,根据偏头痛发作类型、家族史和神经系统检查,通常可作出临床诊断。而通过脑部CT、MRI等检查,可排除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和占位性病变等颅内器质性疾病。偏头痛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丛集性头痛,这是较少见的一类头痛,一侧眼眶周围发作性剧烈疼痛,持续15分钟~3小时,发作从隔天1次到每日8次。本病具有反复密集发作的特点,但始终为单侧头痛,并常伴有同侧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前额和面部出汗和Horner征等。 2、紧张型头痛,这类头痛为双侧枕部或全头部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常为持续性,很少伴有恶心、呕吐,部分病例也可表现为阵发性、搏动性头痛。多见于青、中年女性,情绪障碍或心理因素可加重头痛症状。 3、症状性偏头痛,由头颈部血管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如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出血、未破裂的囊状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由非血管性颅内疾病引起的头痛,如颅内肿瘤;由颅内感染引起的头痛,如脑脓肿、脑膜炎等。这些继发性头痛在临床上也可表现为类似偏头痛性质的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但无典型偏头痛发作过程,大部分病例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或刺激症状,颅脑影像学检查可显示病灶。由内环境紊乱引起的头痛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子痫或先兆子痫等,可表现为双侧搏动性头痛,头痛在发生时间上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部分病例神经影像学检查可出现可逆性脑白质损害表现。 4、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这类属于继发性头痛。头痛发生与药物过度使用有关,可呈类偏头痛样或同时具有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性质的混合性头痛,头痛在药物停止使用后2个月内缓解或回到原来的头痛模式。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对预防性治疗措施无效。 九、治疗 偏头痛无法根治,其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性治疗分为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是加强宣教,帮助患者确立科学、正确的防治观念和目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寻找并避免各种偏头痛诱因;非药物干预手段包括针灸、按摩、理疗、生物反馈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 1、药物治疗,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临床治疗偏头痛通常应在症状起始时立即服药。治疗药物包括非特异性止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和特异性药物(如麦角类制剂、曲普坦类药物)。药物选择应根据头痛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情况等综合考虑,进行个体化治疗。 轻-中度头痛· 单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萘普生、布洛芬、双氯芬酸等有效,如无效再用偏头痛特异性治疗药物;· 阿片类制剂如哌替啶对偏头痛急性发作亦有效,因其具有成瘾性,不推荐常规应用;· 对于有麦角类制剂或曲普坦类应用禁忌的病例,如合并有心脏病、周围血管病或妊娠期偏头痛,可给予哌替啶治疗以终止偏头痛急性发作。 中-重度头痛,严重发作可直接选用偏头痛特异性治疗药物以尽快改善症状,部分患者虽有严重头痛但以往发作对反应良好者,仍可选用。麦角类制剂适用于发作持续时间长的患者,复方制剂如麦角胺咖啡因合剂可治疗某些中-重度的偏头痛发作。须注意:麦角类和曲普坦类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心悸、烦躁、焦虑、周围血管收缩,大量长期应用可引起高血压和肢体缺血性坏死。因具有强力的血管收缩作用,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和孕妇患者均为禁忌。此外,麦角类和曲普坦类药物应用过频,会引起药物过量使用性头痛,建议每周用药不超过2~3天。 药物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别,(1)缓解疼痛。 非处方药通常效果很好。 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咖啡因和布洛芬。 切勿给 19 岁以下的任何人服用阿司匹林,因为存在瑞氏综合症的风险。 服用非处方止痛药时要小心,因为它们也可能会加重头痛。 如果你使用它们太多,你可能会出现反弹性头痛或变得依赖它们。 如果您每周服用任何 OTC 止痛药超过 2 天,请与您的医生讨论可能效果更好的处方药。 他们可能会推荐可以很好地缓解偏头痛的处方药,包括曲坦类药物,以及较新的迪坦类药物。 您的医生可以告诉您这些是否适合您。(2)恶心类治疗药。 如果您因偏头痛而感到恶心,您的医生可以开药。(3)曲坦类。 这些药物可以平衡大脑中的化学物质。 您可能会吞下一颗药丸、在舌头上溶解的药片、喷鼻剂或打一针。 示例包括阿莫曲坦、依曲普坦、利扎曲坦、舒马曲坦和佐米曲坦。 2、伴随症状治疗,恶心、呕吐者有必要合用止吐剂,严重呕吐者可给予小剂量氯丙嗪。伴有烦躁者可给予苯二氮䓬类药物以促使患者镇静和入睡。 3、手术治疗,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4、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包括中草药,针灸,按摩等不同治疗方法。有中草药治疗方面,目前还没有强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哪些中草药可能缓解偏头痛。但是,中医治疗偏头痛有悠久的历史。治疗偏头痛的中药主要有具有平肝、息风、理气、活血通络、止痉等作用的天麻、三七、柴胡、川芎、全蝎、白芷、香附、钩藤、葛根、白芍、郁李仁等,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上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持续不能缓解,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针灸方面,从偏头痛发病的位置来说,它主要是在耳面部,基本上的以足少阳胆经,就是以少阳经也就是手上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以及足阳明胃经受累为主。在治法上强调的是通络止痛、疏利少阳,取穴方面可以取局部穴位配合远端的穴位。最常用的穴位,如风池、太阳、头维、率谷、合谷、太冲、外关、足临泣。另外,脊椎按摩疗法、按摩、穴位按摩、针灸和颅骶疗法等物理治疗也可能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预防性治疗,预防性治疗是在偏头痛还未发生时的用药,其指导用药的适应范围包括:· 频繁发作,尤其是每周发作1次以上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 急性期治疗无效,或因副作用和禁忌症无法进行急性期治疗者;· 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特殊变异型偏头痛,如偏瘫性偏头痛、基底型偏头痛或偏头痛性梗死等。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药物分为以下几大类,均应从小剂量单药开始,在医生指导下缓慢加量至合适剂量,同时注意副作用。偏头痛发作频率降低50%以上可认为预防性治疗有效。有效的预防性治疗需要持续约6个月,之后可缓慢减量或停药。 心血管药物· 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偏头痛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和噻吗洛尔已被证明可有效预防偏头痛;· 钙离子拮抗剂有助于预防偏头痛和缓解症状,如维拉帕米有助于预防有先兆的偏头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赖诺普利可减少偏头痛的发作时间和严重程度。 6、其他治疗,(1)心理治疗,偏头痛的心理治疗主要基于行为治疗,包括放松、生物反馈及认知治疗。放松疗法主要目的是,降低身体各系统的激活及促进身体放松。生物反馈可通过使用各种仪器,感受衡量肌张力(肌电图生物反馈疗法)、皮肤电阻(电皮生物反馈疗法)或周围体温(温度生物反馈疗法)来测量、放大并反馈躯体信息给患者,从而达成由生物反馈促进的放松。认知疗法通过指导患者更好地处理与头痛相关的应激反应及其他伴随心理疾患,来治疗反复发作的头痛。(2)行为疗法。放松训练:选择安静的场所 ,排空大小便 ,舒适地躺着或坐着。将注 意力集中于自己身体的感受,摒弃杂念,进行自然有节律的缓慢 的腹式深呼吸 。 十、预后 大多数偏头痛患者的预后良好。偏头痛症状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缓解,部分患者可在60~70岁时偏头痛不再发作。 十一、并发症 1、偏头痛持续状态,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72小时,而且疼痛程度较严重,但其间可有因睡眠或药物应用获得的短暂缓解期。 2、无梗死的持续先兆,有先兆偏头痛患者在一次发作中出现一种先兆或多种先兆症状,持续1周以上,多为双侧性;本次发作其他症状与以往发作类似;需神经影像学排除脑梗死病灶。 3、偏头痛性脑梗死,极少数情况下,在偏头痛先兆症状后出现颅内相应供血区域的缺血性梗死,此先兆症状常持续60分钟以上,而且缺血性梗死病灶为神经影像学所证实,称为偏头痛性脑梗死。 4、偏头痛先兆诱发的痫性发作,极少数情况下偏头痛先兆症状可触发痫性发作,且痫性发作发生在先兆症状中或后1小时以内。偏头痛常见的合并症还包括:哮喘、慢性疼痛、纤维肌痛、抑郁症、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 十二、日常照护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寻找并避免各种偏头痛诱因,遵医嘱服药,可帮助患者预防和减少偏头痛发作。 1、家庭护理,患者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适当的运动来缓解偏头痛病情:· 实践肌肉放松训练:放松方法包括渐进式肌肉放松、冥想或瑜伽。· 保证足够睡眠:每天作息规律,确保有足够的睡眠,但不要过度。· 休息和放松:头痛时,可尝试在黑暗、安静的房间里休息。· 坚持写头痛日记:即使看过医生,也要坚持写头痛日记。这将有助发现诱发偏头痛的因素以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黑暗、安静的房间里闭着眼睛休息· 将冷敷布或冰袋放在额头上,并轻按头皮上的疼痛部位。· 喝大量的液体 2、日常生活管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偏头痛诱发因素,如进食奶酪、巧克力等食物,避孕药、硝酸甘油等药物,以及避免过劳、紧张、情绪不稳等,并遵医嘱服药。 十三、预防在注意避免偏头痛诱发因素的同时,可遵医嘱服用预防性治疗药物。同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采取预防策略,可减少偏头痛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创建每日生活计划:日常生活中,建立规律的睡眠模式并定时进餐。另外,尽量控制压力。· 识别并避免触发因素。 在日记中记录您的症状模式,以便找出导致它们的原因。· 管理压力。 冥想、瑜伽和正念呼吸等放松技巧会有所帮助。· 定期进行适度运动:定期有氧运动可缓解紧张情绪,有助预防偏头痛。经医生同意,可选择喜欢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应注意,运动时要慢慢热身,因为突然剧烈运动会引起头痛。此外,经常运动也有助减肥或保持健康体重,肥胖被认为是偏头痛的一个易发因素。不过,运动也不可以过度,过度运动也可能会诱发偏头痛,因此,需要坚持适量运动。· 减少雌激素的影响:对于女性偏头痛患者,雌激素可能会诱发或使头痛恶化,所以应避免或减少服用含雌激素的药物。· 定期进食。· 多喝水。· 得到充足的休息。
王炎林 2024-04-11阅读量1992
病请描述: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inhibitor,PI)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治疗的基础性用药,作为第一个PI类药物,硼替佐米(Bortezomib)更是目前新诊断的绝大多数骨髓瘤患者的首选用药。但患者在接受硼替佐米治疗时,可能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PeripheralNeuropathy,PN),表现为手脚麻木、感觉异常或疼痛。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识别和妥善处理,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并优化治疗效果。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 1、及时向医生反馈症状:患者和护理人员应该了解硼替佐米可能引起的神经病变,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注意任何相关症状的变化。一旦出现麻木或其他神经病变症状,特别是如果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或尿潴留等严重情况,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2、使用辅助药物:有研究表明,给予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2)治疗可以改善由硼替佐米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此外,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α-硫辛酸(AlphaLipoicAcid)也可能有助于减轻神经病变的症状。目前我们更多的是给予甲钴胺1片口服每日3粒预防硼替佐米引起的神经毒性。 3、症状管理:患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神经麻木的症状,如进行物理治疗、穿戴压力袜或手套以减少神经压迫,以及采用适当的疼痛管理策略。药物方面可以给予普瑞巴林普或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推荐剂量为每次75mg每日2次;或每次50mg,每日3次。如果效果仍不满意,考虑加用曲马多缓释片0.1整粒按时口服,1次/12小时。 4、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在使用硼替佐米后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医生可能会调整治疗方案,包括调整给药途径、剂量、频度间隔、或者更换其他蛋白酶体抑制剂(譬如伊莎佐米、卡非佐米)或者其他联合方案。例如,可以考虑减少硼替佐米的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或者采用皮下注射给药的方式,以减轻神经病变的症状。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患者在标准剂量下出现严重的神经病变,医生可能会选择使用低剂量硼替佐米,因为研究发现低剂量硼替佐米在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时,其临床效果与标准剂量相当,但周围神经病、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医生也会注意提醒合并用药和饮食的问题,譬如葡萄柚汁或葡萄柚/葡萄柚相关柑橘类水果[例如酸橙、柚子])、克拉霉素、伏立康唑这类强效CYP3A4抑制剂可能增加硼替佐米的血药浓度,从而增加其副作用。 5、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支持:患者可以尝试改变日常活动中可能加剧麻木的行为,如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进行轻度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注意日常护理:患者应穿着宽松衣物和鞋袜,避免穿暴露脚趾或后跟的鞋子;使用剪刀等尖锐工具时要格外小心,必要时戴上手套;温水洗浴,避免接触过冷或过热的物品。调整生活习惯:多喝水,保证蔬菜、水果、粗粮的摄入;在家中尽量配备扶手以保持平衡,特别是在浴室等容易摔倒的地方。神经病变可能会导致焦虑和抑郁,心理支持和咨询可以帮助患者应对这些情绪问题。 总之,对于出现神经麻木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并采取适当的症状管理措施。同时,患者应积极参与自我管理,了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范晓强 2024-04-08阅读量1626
病请描述:性早熟的秘密:一场身体与心灵的探索之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华,一个九岁的男孩,和他的父母走进了医院的门诊大厅。他们面色凝重,神情中带着一丝焦虑和迷茫。原来,小华最近几个月里突然出现了胡须生长、声音变粗等明显的男性第二性征,这让他的父母感到非常担忧。经过医生的检查,小华被诊断为性早熟。 性早熟,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却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儿童健康问题。那么,什么是性早熟呢?它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产生哪些影响?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性早熟的神秘面纱。 性早熟,是指在身体发育方面,孩子在年龄上提前出现了与其性别相应的第二性征。这可能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前激活,导致性腺发育提前和性激素分泌增加。根据病因,性早熟可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两类。中枢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过早启动,导致性腺发育和分泌性激素提前;而外周性性早熟则是由于性腺本身或肾上腺皮质等病变,导致性激素分泌过多。 让我们回到小华的故事。小华的父母在发现他的异常变化后,及时带他去了医院。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医生告诉小华的父母,小华患的是中枢性性早熟。这意味着小华的身体发育提前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他的身高、心理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小华的父母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非常沉重。他们担心小华会因为身体的异常而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斥,也担心他的未来会受到影响。但是,医生告诉他们,只要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小华的病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针对小华的病情,医生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首先,医生给小华开了一些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抑制他体内过多的性激素分泌,从而减缓身体发育的速度。同时,医生还建议小华的父母带他进行心理咨询,帮助他更好地适应身体的变化,增强自信心。 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外,医生还提醒小华的父母要注意他的生活方式。他们应该保证小华的饮食均衡、睡眠充足、适当锻炼等,这些都有助于他的身体健康。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小华的身体状况逐渐得到了改善。他的胡须和声音都恢复到了正常孩子的水平,他的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小华的父母看到他的进步,感到非常欣慰和高兴。 性早熟虽然是一种儿童健康问题,但它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和干预,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日常护理,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可以得到保障。让我们携手关注儿童健康,为他们的未来保驾护航。
生长发育 2024-03-10阅读量2292
病请描述:性早熟儿童的心理辅导技巧 性早熟,即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提前进入青春期,不仅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而且对他们的心理和情感发展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提前的成熟可能导致孩子在心理上感到困惑、焦虑,甚至自卑。因此,为这些儿童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性早熟儿童面临的心理挑战,并提出一些实用的心理辅导技巧,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一成长阶段的挑战。 性早熟儿童在心理上可能会遭遇一系列的挑战。首先,他们可能会因自己与同龄人在身体发展上的差异而感到尴尬或羞愧。这种身体上的不同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互动中感到自卑或被孤立。其次,性早熟可能伴随着情绪波动和行为问题,如易怒、焦虑和抑郁倾向。这些情绪问题可能是由于他们尚未准备好应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此外,性早熟儿童可能在学校面临挑战,如同龄人的嘲笑或误解,这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社交。对于女孩而言,早熟还可能带来性别意识的提前发展和性骚扰的风险。对于男孩,他们可能会因为身体上的变化而过早地承担成年男性的角色和期望[1]。 因此,为性早熟儿童提供心理辅导不仅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行为问题,还需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学会处理与身体发展相关的社交问题。面对性早熟儿童的特殊需求,家长、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心理辅导技巧。首先,开放和诚实的沟通至关重要。成年人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担忧,并提供一个安全、无评判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谈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其次,正面肯定非常重要。成年人应该赞扬孩子的非身体特质,如智力、创造力或善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我价值感,并减少对外貌的过分关注。此外,实施社交技能培训也是一个有效的策略。通过角色扮演、社交情景讨论等方法,可以帮助儿童学会如何应对同龄人的提问和评论。此外,放松和压力管理技巧对于缓解情绪波动和焦虑也很有帮助。这可以包括深呼吸、冥想和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技巧。最后,如果需要,应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为性早熟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干预[2]。 通过有效的心理辅导技巧,家长可以帮助性早熟儿童应对他们面临的独特挑战,建立自信,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并管理他们的情绪。家长、教师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员都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共同支持性早熟儿童的健康成长。通过这些综合的努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变化,培养出坚强的个人品质和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咏蓓, 曾朝辉, 彭仕友, 等. 学龄期儿童父母对性早熟认知与需求的质性研究[J]. 湘雅护理杂志, 2021, 2(4): 463-467. [2] 杨广学, 张巧明, 王芳.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M]. BEIJING BOOK CO. INC., 2016.
生长发育 2024-02-20阅读量2595
病请描述: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出现红斑、鳞屑和瘙痒,严重时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头皮、指甲、关节等。 银屑病的病因是什么? 银屑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在银屑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约 30%的患者有家族史。环境因素包括感染、药物、外伤、精神压力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银屑病。免疫因素也是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之一,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异常激活,导致炎症反应和皮疹。 银屑病的症状有哪些? 银屑病的症状因人而异,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鳞屑和瘙痒。红斑通常呈对称性分布,边界清楚,表面覆盖着银白色的鳞屑,刮去鳞屑后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瘙痒是银屑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时会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疼痛、指甲变形等症状。目前公认银屑病除了皮肤表现,常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异常综合症等系统性的共病。 银屑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维生素 D3 衍生物、甲氨蝶呤等。物理治疗主要包括光疗、水疗等,光疗是目前治疗银屑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心理治疗主要是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近一二十年,随着生物制剂的问世,银屑病的治疗更是发生了里程碑式的进展。 如何预防银屑病? 预防银屑病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感染、减少精神压力、避免外伤等。同时,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家族中有银屑病患者,要注意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 总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虽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和日常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出现疑似银屑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李慧 2024-02-08阅读量1956
病请描述: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银屑病的治疗方法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生物制剂是银屑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突破。这些制剂针对特定的细胞因子或免疫细胞进行靶向治疗,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例如,靶向 TNF-α、IL-17、IL-23 等的生物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银屑病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阿普米司特是一种新型的口服药物,属于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它通过抑制PDE-4的活性,降低炎症细胞的活性,从而减轻银屑病的炎症反应。阿普米司特具有口服方便、安全性好等优点,已被多个国家批准用于银屑病的治疗。 光疗也是银屑病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传统的紫外线光疗已经在临床上应用多年,而新的光疗技术如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308nm 准分子光等,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外,光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也在不断探索中。 对于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系统治疗如免疫抑制剂、维 A 酸类药物等仍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和口服药物的研发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除了药物治疗,银屑病的心理治疗和患者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因素如压力、焦虑等可能影响银屑病的病情,因此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另外,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如温泉疗法、中医中药等也在银屑病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银屑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同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治疗的选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密切配合医生,遵循治疗建议,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日常护理。 同时,科研人员也在不断努力探索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我们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银屑病的治疗将会越来越个体化、精准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银屑病的治疗进展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李慧 2024-02-08阅读量1542
病请描述:在头发移植手术后,许多患者可能会经历头发的暂时性脱落,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但通常会引起担忧。了解这一现象的原因和恢复过程对于确保最佳的移植结果至关重要。 头发移植后脱落的原因 术后休止期:移植过程中,毛囊可能受到轻微的创伤,导致它们暂时进入休止期。在这一阶段,原有头发可能会脱落。 应激性脱发:手术本身对头皮的创伤和应激反应可以引发短期的脱发现象。恢复指南 耐心等待:通常在手术后的3到4个月内,移植的毛囊会开始恢复生长,新的头发将开始出现。 遵循术后护理指南: 温和洗护:使用温和的洗发水,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化学物质的产品。 避免机械损伤:在头发完全恢复之前,避免梳理或拉扯头发,减少使用吹风机和热熨发工具。 保护头皮:避免强烈的日晒和化学处理,如染发或烫发。 合理营养: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头发生长。 定期复诊: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以确保移植区域的健康恢复。 潜在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推荐使用米诺地尔等生发剂来促进头发生长。其他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焦虑:过度的焦虑和压力可能对头发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避免剧烈运动:在初期恢复阶段,减少剧烈运动,以避免额外的头皮刺激。 总结:头发移植后的暂时性脱落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通过正确的护理和耐心等待,新的健康头发将逐渐生长。与此同时,与移植专家保持紧密联系,遵循他们的专业建议,对于确保最佳恢复至关重要。
刘驰 2024-02-07阅读量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