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腹膜刺激征 > 内容

腹膜刺激征内容

胆囊穿孔的危险因素及诊断治疗...

病请描述:3、临床表现及诊断  胆囊穿孔的发生和胆囊炎的病程时间长短的关系究竟如何,目前仍难以确定,也缺乏相对的资料。胆囊穿孔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辅助检查以及术中所见。胆囊穿孔的术前诊断率并不高,因为其临床症状并不突出,临床医师如果对胆囊穿孔认识不够充分,诊断胆囊病变较为容易,但常常忽略了胆囊穿孔这一严重的并发症。在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常常表现为: 胆囊壁增厚、胆囊扩张、胆囊周围液体积聚以及超声 Murphy 症阳性,这些现象也可以出现 在胆囊穿孔病例中。此外,胆囊穿孔不同的分型导致临床症状的不同。胆囊穿孔的表现可以是非常没有特异性的,包括发热、急性腹痛、黄疸以及右上腹包块。肝功能的检查中肝酶的升高是一种常见现象(特别是碱性磷酸酶)。  临床上胆囊穿孔容易发生延误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胆囊穿孔病例比较少见,对其认识不足亦导致诊断过程中的忽视;有患者在胆囊穿孔后胆囊内压力降低导致腹痛得到缓解,也有一部分患者因为长期腹痛,更加耐受腹痛(如胰腺炎患者),当胆囊穿孔发生后,患者对胆汁刺激腹膜产生的疼痛敏感度降低,症状、体征不明显。 对胆囊穿孔的诊断依赖影像学辅助检查;超声检查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空洞征”是穿孔的超声影像学表现。 CT 可以更清楚的显示腹腔内游离液体,胆囊周围液体积聚,脓肿,胆囊壁增厚,以及清晰的显示胆囊的壁上缺损。在高度怀疑胆囊穿孔是直接行剖腹探查或者腹腔镜探查。除了依靠影像学辅助检查,当高度怀疑急性胆囊穿孔,诊断性的腹腔穿刺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4、治疗  手术是彻底治愈胆囊穿孔的唯一途径,不同分型的胆囊穿孔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不同;一般而言,若能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尽可能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若手术不顺利,可中转开腹。I 型胆囊穿孔的首选治疗方法是胆囊切除加脓肿引流(如果存在脓肿)及腹腔冲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炎的首选手术方式。I 型和Ⅱ型胆囊穿孔手术的原则是解除脓毒症、控制腹腔内的感染,要快速的清除腹腔内胆汁和脓性分泌物,彻底清洗腹腔,仔细寻找穿孔部位,小心胆石从胆囊破口掉入腹腔,胆囊颈部嵌顿的结石要妥善处理,目的是防止胆囊管内的结石掉进胆总管。胆囊穿孔合并肝内病变可能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困难,转化为开放性胆囊切除术的概率较高,也可先行经皮穿刺引流(可以是超声引导或者介入引导)。慢性胆囊穿孔的患者若瘘管长、炎症较轻的患者,腹腔镜手术是可靠的,若 炎症较重,瘘管难以寻找、胆管远端闭合、甚至是胆管腔的闭合,采取开腹手术比较合适。  综上所述,胆囊穿孔病因复杂多变,病程长短的差别可以分成不同类型的穿孔。不同分型的胆囊穿孔在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治疗条件改善,尤其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推广,在胆囊病变的早期就予以切除,从根本上杜绝了胆囊穿孔发生的可能;另外,PTGD 对存在手术禁忌症的患者提供了除手术外的另一个选择, PTGD 的施行降低了胆囊内的压力,同样杜绝了胆囊穿孔的发生,降低急性胆囊炎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提高胆囊穿孔的诊断率,可以从这几点注意:1.全面详细的采集病史,警惕有胆囊结石病史的患者突发急性腹痛,尤其是同时存在腹部移动性浊音、腹膜刺激征、高热的患者,特别注意是否存在胆囊穿孔;2.对同时存在胆汁淤积以及细菌感染同时存在的患者(如胰腺炎患者)提高警惕;3.重视疼痛的突然出现和突然消失,因为急性胆囊穿孔前胆囊内高压,穿孔后胆囊内压力减小,右腹部的反而减轻;4.诊断性腹腔穿刺提示胆汁样腹水对胆囊穿孔具有极强的指向性,但是仍然要同上消化道穿孔相互鉴别。     本文选自:杜青,41 例胆囊穿孔的急腹症特征性表现及临床分析。

赵刚 2020-05-30阅读量9839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精神疾...

病请描述: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处于潜在功能不全的状态,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时,保守治疗症状难以缓解。需行外科手术治疗。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0--73岁。精神疾病诊断均符合CCMD-2-R标准。病程10 d(天)以上34例,占85%。住院时间最短3 天,最长476 天。抗精神药物治疗的时间和剂量:用药时间最短2 d,最长471 d。氯丙嗪、氯氮平剂量150~ 500 mg/d。氟哌啶醇、三氟拉嗪剂量10-30 mg/d。伴有急性胆囊炎的精神疾病类型有:精神分裂症15例(38%),癫痫性精神障碍6例(15%),脑外伤性精神障碍7例(18%),情感性精神障碍6例(15%),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的精神障碍3例(8%),其他3例(8%)。 1.2临床表现: 以右上腹痛为主要症状,腹部体征伴有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局部腹膜刺激症为主要表现,发热33例,36 例白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增高。B超术前检查均发现胆囊结石。25例有并存病,其中心血管疾病15例,糖尿病10例,9例患者有2种疾病并存。发病至手术时间:3 d以内26例,4 - 7 d 6例,8~12 d 4例,13 d以上4例。  1.3治疗经过: 一旦确定手术,停用一切精神药物。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手术方式:单纯胆囊切除28例;胆囊大部切除7例;胆囊造瘘3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探查术2例。 2、结果 术后出血2例,胆瘘1例,均保守治愈。40例均痊愈。术后恢复饮食后,继续服用精神类药品。  3、讨论 精神疾病患者在疾病发作时受精神症状支配,其思维、行为处在幻觉、妄想之中,缺乏自知力。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多有残留症状,自知力不全。这些都会影响躯体不适的表达。另外,抗精神药物可抑制胃肠功能和血白细胞生成,且可使感觉阈增高,兴奋性降低,并且有镇痛作用,故可使一部分患者腹痛不典型。 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应激反应减弱,痛觉迟钝。使早期症状不典型,加之部分精神疾病患者难以提供确切的发病情况,致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老年人的各重要器官生理功能减退,病变进展快,加上并存病多,可使原有疾病加重,使病情更加复杂。同时因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使 疼痛感觉减弱,对并发躯体疾病的反应迟钝,特别是对疼痛感觉降低,常无明显的刺激症状,表现急腹症症状不典型,易造成临床医师漏诊、误诊,加强合并精神症状的老年胆囊炎伴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这些精神病患者,医师应放宽手术指征,敢于承担手术风险,不应过多寄希望于保守治疗,要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客观如实的术前谈话以取得患者及其监护人的充分理解。 从本组病例看,服用精神类药品对胆囊炎手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无明显影响。手术时间和术后时间无明显延长。老年人胆管手术原则是安全、简便、尽量去除病灶。不必追求完整的切除胆囊,而是根据术中情况灵活应用,行胆囊大部切除术。     本文选自沈旭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赵刚 2019-12-07阅读量1.0万

不明原因不孕症的诊治

病请描述:                  刘嘉茵一对不孕夫妇所检查的各项指标都正常,而不孕原因又无法解释的时候,即诊断为不明原因的不孕症。在这些看似正常的夫妇中,不孕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其中一些夫妇确实是正常的,而不孕只是一种随机性的延迟,多与年龄因素有关;而另一些夫妇看似“正常”,却存在着真正的亚临床的不孕因素,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目前常规手段无法检出和验证的病因。临床上应根据一定的步骤和程序对不明原因不孕的夫妇进行诊治,或借助先进的辅助生殖技术手段。但是这些患者在诊治过程中,仍然存在与治疗无关的自然妊娠的可能。上海市同济医院生殖中心刘萍根据对正常人类生殖力(Fecundity)意义的理解,在正常情况下,人类成功妊娠的频率也只是发生在1/5到1/6的性交周期。1年内约有14%左右有正常性生活的夫妇没有怀孕,但第2年又有约9%的夫妇自然妊娠。1.定义和诊断步骤1.1 定义目前对不明原因不孕症的定义存在着一些分歧。主要争议点在于设定哪些诊断标准才可以下“不明原因”的结论。对不孕症的诊断是建立在一套完整检查的基础上的,这个基本标准包括排卵的检查、输卵管功能检查以及精液检查,称之为不孕症三大检查。其实严格意义上讲,这三项基本检查也不一定绝对能够证明是能还是不能怀孕。因为,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足够确定正常排卵的检查手段;还缺乏一种理想的反映黄体中期孕酮水平的实用方法;子宫输卵管造影只能反映输卵管的通畅,而不能预测是否会发生异位妊娠;腹腔镜虽能发现是否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粘连,但不能确诊输卵管的功能如何;精液分析能够确定精子生成的情况,但并不能证明其受精能力;即使体外受精的结果也不能保证在每个周期完全一致。1.2抗精子抗体和衣原体检测是否也可作为不明明原因不孕症的诊断标准存在很大的争议。一些临床医师根据自己进行的一些测定结果,试图证明其是不孕症的原因;而另一些医师坚持这些检测结果必须是能够可靠证明其与生殖力的损伤有关。总之,不孕的诊断是建立在排卵的监测、输卵管造影、和精液分析的三大检测之上的。一旦发现了这个患者不孕的确切原因,不明原因不孕症的诊断便不成立了。 2.诊断方案通常将不孕症的诊断测试归纳为3大类:2.1 与妊娠结局直接有关的测试包括精液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或腹腔镜诊断输卵管的通畅度、黄体中期孕酮的测定。绝对的诊断包括无精症、双侧输卵管梗阻和无排卵,这是确信无疑的不孕症的病因诊断,不经治疗,无法怀孕。2.2 与妊娠结局不直接有关的测试包括仓鼠卵穿透试验、性交后试验、宫颈粘液穿透试验、宫腔镜和抗精子抗体测定。这些测试结果异常者常常能够自行妊娠而无须治疗。2.3 似乎与妊娠结局无关的测试子宫内膜时相、精索静脉曲张、衣原体、输卵管镜。这些检查结果或已被证实与妊娠结局无关,或缺乏随访资料。我们强调将腹腔镜诊断列入不孕症检查的最终标准,但近年来对腹腔镜的诊断意义有些忽视。目前医师们常常对子宫输卵管造影正常的不明原因不孕、轻度的精子异常和宫颈性问题的患者直接采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或体外受精(IVF)治疗。而对这些患者进行诊断性腹腔镜手术后,则可使25%的患者改变了原计划IUI或IVF方案。 3.不明原因不孕的发病率在人群中统计真正的不明原因不孕症的发病率是困难的。但可以算出在不孕夫妇中不明原因不孕症发生的比例。根据1950-1991年对国外21个临床研究组14141对不孕夫妇的统计结果发现,有2425对(17.5%)夫妇诊断为不明原因不孕,各临床调查组对不明原因不孕症的发病率所占不孕症中的比例从0%-26%不等,这是因为每个临床组中患者的组成、各个医师和医院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同所致。与其他不孕原因进行比较,女方年龄是唯一的有显著意义的预测因素。不孕的年限、男方年龄、孕产史、性交频度、社会经济状况等则无相关性,职业妇女的不明原因不孕的发病率略有升高,这可能与女性年龄因素有关。 4.不明原因不孕症的可能病因目前还无法证明随着女性年龄增大而受孕力下降的原因是否为卵母细胞发育、受精或着床过程受损所致。推测年龄的因素可能涉及到受孕的许多环节。此外,生殖系统的缺陷也可能是不明原因不孕的原因。例如配子发育、受精和着床的缺陷。这些缺陷可能很严重,但目前的医学诊断水平还不能用作临床常规检测。虽然近年来在生殖医学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我们对不孕症的检测手段却仍然是如此不敏感。对男性不育,我们现有的综合检测仍然无法提供精子的受精能力的指标。精液分析描述了正常形态和活动精子的数量和比例,但精液分析结果正常并不能一定反映精子的受精能力。人们设计了精子的宫颈粘液穿透试验,但这个试验结果与受孕能力的关系目前仍没有被证实。目前也没有一种检测能够反映精子通过子宫输卵管间质部的能力。此外还有许多试验方法来评估精子的顶体反应以及精子与透明带结合和穿透的能力,但没有一个结果可靠且实用。甚至IVF也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检测方法。因此,在男性和女性的受孕过程各个环节的许多潜在的缺陷,即使是目前最全面的检测,也远没有达到足够的敏感度。有人认为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亚临床不孕的原因之一,但经过大量文献统计的分析,提示精索静脉曲张与男性不育的关系不肯定,手术对治疗不育无明显意义。文献还提示精液内的反应性氧系(ROS)的氧化物可以影响精液液化和精子核DNA的整合,加速精子的凋亡过程,引起男性不育,但目前还无法作为临床常规检验。其他推测为不明原因不孕症的病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①不良的宫颈分泌物影响;②子宫内膜对早期胚胎的接受性较差;③输卵管的蠕动功能不良;④输卵管伞端拾卵功能缺陷;⑤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⑥轻微的激素分泌欠佳,如黄体功能不足;⑦精子和卵子受精能力受损;⑧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⑨免疫因素,如抗精子抗体、抗透明带抗体或抗卵巢抗体;⑩腹膜巨噬细胞功能异常;⑩腹腔液中抗氧化功能受损。 5.不明原因不孕的自然转归对不明原因不孕自然过程的远期预后目前尚没有研究资料。现有的研究多为短期观察。长期观察的结果可能证明预后是很好的。对不孕夫妇来说,最后的结局应该是活产而不仅仅是怀孕。因为统计发现,这组患者妊娠后的流产率相对较高,建立一个预测远期结果的评分应该以活产作为指标。如果一对夫妇不孕的年限<3年、继发不孕、女方年龄<30岁,可以预期到60%-70%的活产率。 6.不明原因不孕症的治疗对年龄较轻而不孕年限较短的夫妇,应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等待,一般至少2 年。在此期间,应予注意与妊娠有关的其他健康问题,例如戒烟、减轻超重的体重,改善原有的不良习惯等。不孕3年是开始治疗的合理期限。当开始制定治疗计划时要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治疗过程中自然妊娠的几率有多少;治疗方案的价格及效果比;以及治疗的副反应。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制定简单、直接、有效,并有合理的时间期限的治疗计划。我们将不明原因不孕的治疗步骤归纳为“三步曲”:诱导排卵、宫腔内人工授精、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6.1诱导排卵 Athaullah等总结了231对不明原因夫妇进行氯米芬和促性腺激素制剂促排卵的效果比较,发现口服用药组的妊娠率虽然比注射促性腺激素组为低,但在多胎率、活产率、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等指标上差异均无显著性。因此提示,对患者的用药应首选口服促排卵药,如氯米芬。氯米芬可能增加卵泡的募集和促进卵子成熟,来纠治那些潜在排卵障碍的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许多研究结果都证明,氯米芬4-6个周期的使用可以提高2倍的妊娠率。氯米芬使用简单、方便、副反应小,可以作为治疗不明原因不孕的第一线治疗,治疗3-4个周期为一个疗程,但在治疗前要将多胎妊娠、治疗时间可能较长、以及潜在的卵巢癌的风险向患者说明。6.2诱导排卵加宫腔内人工授精(COS+IUI)在用氯米芬治疗无效后,诱导排卵加上宫腔内人工授精成为不明原因不孕的首选治疗。诱导排卵药物可使用促性腺激素。在不明原因不孕症夫妇中每周期期待治疗的妊娠率是2%-4%,无诱导排卵治疗IUI的妊娠率是3.8%。有人将首个周期用IUI治疗组和单次控时的性交组的受孕率相比,在145个周期中有-6例妊娠,而在控时性交的123个周期中有3例妊娠,差异无显著性。因此,单行IUI并不能改善妊娠率,应配合使用诱导排卵方案。多个资料显示,COS加IUI比单行IUI可以提高5倍的妊娠率,达到18%左右,3个周期的累计妊娠率可达到约35%。比单行IUI或单独促排卵的妊娠率都高。该治疗主要的并发症在于卵巢的过度刺激和多胎妊娠。在IUI的促排卵中需要多少枚优势卵泡最为合适尚无定论,一般认为1-2枚卵泡是最佳数目。6.3 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 如果持续3个周期以上的COS+IUI治疗仍未成功,意味着该治疗的效果已经不很乐观。Aboulghar等认为3个以上周期的COS+IUI的累计妊娠率将会下降至10% 以下。Stone等报道5个以上周期的妊娠率约在4%以下。因此,在患者接受了3个周期,最多不多于4个周期的COS加IUI治疗后,应采用体外受精的治疗计划。. Aboulghar报道不明原因不孕的患者在COS加IUI治疗失败后,改行,IVF治疗的每周期妊娠率约为40%-50% 。另外,IVF也提供了一个对不明原因不孕病因的诊断,看是否不孕的问题发生在受精环节,发现约15%-30%的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可能在IVF周期出现无或低受精,在原发性不明原因不孕症夫妇采用IVF受精时可有11%-22%受精失败的风险。这类患者在以后的周期改用单精子卵浆内注射(ICSI)的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妊娠率。虽然我们不能将其作为ICSI的指征,但可以作为患者知情咨询的重要内容。 7.治疗的效果在是否治疗不明原因不孕的问题上,应该与患者夫妇有一个充分的讨论。对不明原因不孕未知病因的情况下,任何治疗都没有非常确定的合理性。因为临床上缺少真正的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的效果也无从评估。在检查和治疗的过程中,自然妊娠也是随时可能发生的。虽然已有很多对不明原因不孕的治疗报道,但多为治疗分组或回顾性的研究,治疗也是选择性的而不是随机的,会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结论缺乏整体和严格的统计学意义。 

刘萍 2018-07-26阅读量7149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

病请描述:        老年人发生急性胆囊炎时,病情进展快,同时存在多种并发症,治疗难度大,风险高。在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合理选择最佳治疗方式,并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对患者实施治疗是提高临床疗效,保证生命安全的关键。 一般资料        82例接受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作为对象(最小为60岁,最大为90岁)。急性胆囊炎诊断标准:①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超过10 x 109/L;②症状体征:患者存在发热、恶心、呕吐、右上腹部疼痛、畏寒、寒战、黄疽等症状,且右上腹部腹肌紧张,存在反跳痛、压痛;③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见胆囊肿大,壁明显增厚,厚度超过3.Smm,同时可见声影。分为2组,一组是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后48h内实施手术,另一组症状出现后超过48h实施手术。 结果        48h内实施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分别为9.56% , 4.88%,均显著低于超过48h实施手术组的12.10%, 13.27%,所以在病发后48h内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 讨论        老年患者往往同时合并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全身生理机能不断下降,各重要器官的功能均在不断衰退,机体抵抗力处于较弱水平。因此,应用手术方式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其往往表现出较差的耐受。急性胆囊炎起病急,进展速度决,应用外科手术方式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时,术前评估、手术方式及时机的选择、围术期处理均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关键。        老年人血脂水平高、血管壁硬化、血液瘀滞等使得胆囊血液循环易遭受不同程度的阻碍,因此往往会引发胆囊穿孔和胆囊坏疽。术前,须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和处理,促进患者症状得到尽快稳定,同时对患者实施常规检查,加强对其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因老年人生理、解剖上病因学存在特殊性,其病情进展速度决,较易发生胆囊穿孔或坏疽,甚至会导致患者休克。因此,应用手术方式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时,把握好手术时机极为重要。存在黄疽、寒战、高热、腹膜刺激征且血白细胞>2万的患者,应该尽早实施手术治疗。术式主要有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等。            本文选自张永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第16卷第92期

赵刚 2017-04-15阅读量1.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