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乳腺癌术后胳膊疼痛,可能是手术后创伤、淋巴水肿、肩周炎、疤痕组织、神经痛等原因造成的。 1、手术后创伤:乳腺癌手术通常涉及切除肿瘤和淋巴结。手术会对周围组织和神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和刺激,导致胳膊疼痛。 2、淋巴水肿:乳腺癌手术可能会干扰淋巴液的正常流动,导致淋巴水肿。淋巴水肿可引起局部胳膊肿胀、疼痛和不适。 3、肩周炎:由于手术后保护手臂的姿势,肩部肌肉和关节可能会因过度使用或紧张引起肩周炎。肩周炎可以导致持久的疼痛,影响手臂的正常活动。 4、疤痕组织:手术后切口愈合时可能会形成疤痕组织。疤痕组织可能在手臂运动时受到拉伸或压力,并导致疼痛。 5、神经痛:手术还可能会损伤周围神经,导致神经痛。疼痛可能在手术区域延伸到胳膊。 乳腺癌术后胳膊疼痛的症状若长期得不到改善,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乳腺癌术后的康复是一个持续且需要细致的过程,主要目标是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癌症的复发。乳腺癌术后的康复措施如下: 1、伤口护理: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患者需要密切关注伤口愈合情况,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正确的伤口护理和换药。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大力活动和负重,尽量保持伤口的稳定和洁净,以促进愈合。 2、定期复查:在康复期间,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和随访,包括乳腺超声、乳腺MRI等检查,以及对淋巴结的观察。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来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包括体力恢复训练和心理康复。体力恢复训练主要包括适量的锻炼和按摩,有助于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减轻乳腺癌手术带来的身体不适。心理康复则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面对手术后的身心变化和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 4、营养饮食:患者在饮食上也需要特别注意,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同时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营养不良的风险。 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并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变化,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赵华栋 2024-12-25阅读量1842
病请描述: 牙周病,作为口腔健康领域的隐形威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影响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以及牙骨质。它不仅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影响全身健康。了解牙周病的四大特征,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并治疗,保护口腔健康。 一、牙龈炎症与出血 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之一便是牙龈炎症和出血。正常牙龈呈淡粉色、质地坚韧,而发生炎症时,牙龈颜色会发生改变,如红肿或苍白,质地也会变得肥厚、松软。患者常常在刷牙、咬硬物(如苹果)或甚至自发性地出现牙龈出血。这种出血现象不仅是牙周病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促使许多人寻求治疗的首要原因。 二、牙周袋的形成 牙周袋是牙周病进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正常情况下,健康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过2毫米,而牙周袋的形成则意味着炎症已经发展到牙周支持组织,导致更深层次的感染。随着病情的加重,牙周袋会加深,成为细菌藏匿和繁殖的温床,慢性破坏和脓性分泌物可能从牙周袋中逃逸,进一步加重牙周组织的损害。 三、牙槽骨吸收 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病对牙周支持组织造成的严重破坏之一。随着炎症的持续,牙槽骨会逐渐被吸收,导致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齿失去支撑,进而出现松动。X线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牙槽骨的吸收情况,包括水平吸收、垂直吸收以及混合性吸收。牙槽骨吸收的程度直接决定了牙齿的稳定性和预后。 四、牙齿松动与移位 牙齿松动和移位是牙周病晚期的典型症状。当牙周组织支撑力大大减弱时,牙齿会出现松动,严重时甚至影响咀嚼功能。牙齿的移位,尤其是上前牙或下前牙的扇形移位,在临床上非常多见。这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导致咬合创伤,进一步加速牙齿的脱落。 预防与治疗 牙周病的预防关键在于日常的口腔卫生维护。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清洁工具,可以有效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减少炎症的发生。此外,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专业洁治也是预防牙周病的重要手段。一旦发现牙周病的症状,应尽早就医,通过全口牙洁治、龈下刮治、口服抗生素等方法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李会彬 2024-11-13阅读量1613
病请描述: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介绍与作用 无痛胃肠镜检查是一种结合了现代麻醉技术和内镜技术的医学检查方法。它让患者在麻醉状态下完成整个检查和治疗过程,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了耐受性。无痛胃肠镜检查包括胃镜和肠镜两部分,胃镜检查上消化道,从口腔到十二指肠;肠镜检查下消化道,从肛门进入到回盲部。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往胃肠道内充入一定量的气体,以便更全面和清楚地观察胃肠道内部情况。 无痛胃肠镜的主要优点包括:安全舒适,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无痛苦感和不适感;诊断率高,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设备使得检查无死角;耗时短,专业快捷,整个过程中常规胃镜检查需5-10分钟,肠镜检查需10-15分钟。 不同人群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时间和复查时间 根据国内外指南,以下人群应进行胃肠镜检查: 1. 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尤其是出现报警症状,如反复腹痛不愈、食欲减退、吞咽困难、大便性状改变、黑便或隐血阳性、体重减轻等情况下更要及时进行内镜检查。 2. 无症状的,建议45岁以上一定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如果有家族史,建议提前至40甚至35岁。 3. 检查出来有癌前疾病的,建议治疗后定期复查。 复查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 - 对于息肉切除的患者,小息肉切除后一般需要休息不超过3天,大的息肉可能要休息一周左右。息肉患者一般1-3年复查一次,根据息肉的大小、性质来定。 - 对于早期胃癌、肠癌患者,治疗后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定期复查,以监控病情变化。一般1-2年复查一次。 胃肠镜检查能够发现早期胃癌、肠癌,并进行有效的内镜下治疗 胃肠镜检查能够发现早期胃癌、肠癌,因为它可以直接观察到胃肠道内部的情况,发现微小的病变。通过染色、放大等技术,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消化道内的各种组织结构,如微血管网结构、微腺管结构等。一旦发现可疑病灶,可以进行活检,以确定病变的性质。 在内镜下治疗方面,消化内镜技术已经从单纯的诊断发展成兼具诊断与治疗一体。对于消化道的病变,如胃肠道息肉、粘膜下肿瘤等,可以在内镜下切除,而不再需要传统的外科手术。这种微创治疗技术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术后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 体检项目中需要增加胃肠镜检查 鉴于胃癌、肠癌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胃肠镜检查在早期发现和治疗这些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将胃肠镜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通过定期的胃肠镜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并治疗消化道疾病,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有许多知名人士因为胃癌、结肠癌去世,如果能够通过胃肠镜检查早期发现,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因此,增加胃肠镜检查不仅可以提高个体的健康水平,也是预防消化道癌症的重要措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景泽 2024-11-04阅读量2108
病请描述:张先生在某院行腹部手术,出院第8天出现腹胀、腹痛、多次呕吐,紧急入院行CT检查,诊断为腹部手术后发生了肠梗阻......术后肠梗阻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什么是术后肠梗阻? 术后肠梗阻(POI)即腹部手术后出现的非机械性所致胃肠功能障碍。它属于腹部手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结直肠手术后的发生率大概处于 3%至 32%这个范围。在腹部手术之后,粘连成为小肠梗阻的主要病因,占比为 65%至 75%。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难以正常进食以及停止排气和排便等情况。相关研究指出,腹部手术后,小肠最先恢复动力(时间少于 24 小时),随后是胃(24 至 48 小时之间),大肠恢复得最晚(时间大于 48 小时),正因如此,正常的排气和排便常常被当作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 术后肠梗阻发生的机制有哪些? 术后肠梗阻的病理生理机制颇为复杂,乃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当下认为术后肠梗阻的机制主要涵盖药物、神经以及炎症这三个方面。围手术期的药物治疗对患者胃肠功能有明显影响,例如麻醉镇痛类药物会使术后肠梗阻的发病几率提升。虽然早期神经机制会对胃肠道活动起到抑制作用,但后续的肠道炎症才是术后肠梗阻致使患者胃肠道功能出现障碍以及住院时间延长的主要缘由。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在腹部手术后的早期阶段(大约 2 周左右),由于大范围肠管分离或者腹腔内出现炎性改变等情况,进而导致肠壁水肿、渗出以及广泛的纤维素性粘连,由此形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类型。 术后肠梗阻如何诊断? 结合患者的手术过往经历以及临床表现,能够初步推断患者存在术后肠梗阻的可能性。在诊断辅助检查中,CT 为首选,它能够较好地呈现肠黏膜与肠壁的状态,在判断是否存在肠绞窄、穿孔、坏死以及是否需要进行紧急手术等方面,准确率高达 92%。 借助腹部 CT 检查,可以明确与肠梗阻相关的五个关键问题,即是否存在肠梗阻、梗阻的部位在哪里、梗阻的原因是什么、梗阻的程度如何以及应该如何进行处理。 术后肠梗阻的治疗主要是什么? 临床中观察到,87%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在接受非手术疗法后,两周内能够呈现出治疗效果。美国东部创伤外科学会与世界急诊外科学会的共识里也提到,若术后肠梗阻未伴有腹膜炎、肠坏死、肠缺血等状况,建议优先进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术后肠梗阻的基本准则如下: 禁食、胃肠减压,减轻梗阻症状 在胃肠减压导管的选取上,肠梗阻导管的减压成效要优于鼻胃管。导管顶端的水囊能够借助自身重力以及小肠的蠕动,促使导管持续推进,尽可能地靠近梗阻部位,不断吸除梗阻上方积聚的液体与气体,进而快速减轻肠壁水肿以及肠腔压力,解除梗阻状态。 营养治疗 进行静脉补液营养治疗,对于禁食超过一周的患者,在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联合运用生长抑素。生长抑素对胃肠液的分泌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够使消化液分泌减少 90%,减少梗阻以上肠管内的液体积聚,有益于肠壁血液循环以及黏膜屏障的恢复。 减轻疼痛 疼痛较为明显的患者可以使用解痉药物,但要避免使用止痛药,以防掩盖病情观察。患者采取半卧位能够减轻腹部疼痛。 动态监测 定期评估 在非手术治疗期间,需要动态评估腹部的不适状况,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判断并提升治疗效果。比如,在腹胀缓解后配合高渗水溶性造影剂进行小肠造影。这种造影剂能够促使肠壁液体转移至肠腔,从而减轻肠壁水肿,同时其自身具有刺激肠蠕动的作用,能够促进粪便排出,恢复肠道的通畅性。小肠造影不但可以检查肠梗阻的情况,还能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 如何预防或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 01术后早期活动 术后早期进行活动对患者十分有益,能够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并利于康复。在患者麻醉清醒 6 小时后便可开展早期活动。例如,每两小时进行一次卧床;进行肢体的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包括双足屈伸运动、踝关节旋转运动、屈膝足跟滑动运动、支腿抬高运动等,每组以 15 至 20 次/分的频率进行,持续 3 至 5 分钟。此外,还应进行早期下床活动,需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 02合理的饮食 在饮食方面,术后早期需禁食,待肛门排气后,遵循医嘱先少量多次饮水,之后逐渐加量,再慢慢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进食过程要放慢速度,留意有无腹痛、腹胀表现,若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观察无不适后再继续进食。术后适宜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盐以及辛辣刺激性饮食,以保持营养均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傅传刚 2024-11-01阅读量1970
病请描述:术前检查结果出来后,还需要做什么? 术前检查结果出来后,对于一些异常的需要进一步评估和纠正。 比如血常规,如果血色素(血红蛋白)比较低,手术又比较大的话,可能需要输血纠正贫血,同时手术需要联系血库备血。如果白细胞比较高,需要排除或者控制感染。血小板或者凝血异常,则需要寻找原因,对于抗凝药物使用的需要进行桥接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术后尽早恢复原来的抗凝药物。 糖尿病病人血糖较高则需要检测血糖并使用药物控制血糖,稳定后方可手术。骨折病人通常血糖会较平时升高,而外伤和疼痛等可能会导致饮食减少,导致血糖波动,难以控制。内分泌科通常建议围手术期使用短效和长效胰岛素结合的形式进行控制,将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方可手术(各个医院要求略有不同,通常10mmol/L左右)。 高血压患者由于外伤、精神紧张、休息不好和疼痛等因素,导致血压较高。除原有药物需要服用外,控制疼痛,缓解紧张情绪,良好的休息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如果不能控制到理想状态,则需要心血管内科医生指导治疗。 心脏疾病:对于老年病人要排除急性心肌梗塞,对于房颤等的病人要预防血栓,心率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早二联律等,要及时查动态心电图,并请心内科指导治疗。 呼吸系统:老年人卧床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入院后需要减少卧床时间,雾化祛痰,甚至使用抗生素,吸氧改善呼吸功能,同时进行肺部CT和血气分析等评估肺功能。 消化道疾病:多发创伤或者老年人,尤其抗凝治疗容易引起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入院后可以使用适当护胃药物。下肢骨折卧床后容易引起便秘,建议适当进食粗纤维蔬菜,可以适当使用开塞露等助排便的药物。非甾体类止痛药物可能引起胃部不适,需要慎重服用。如果术后使用镇痛泵,则有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 泌尿系统: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疾病,尤其是老年病人,通常可以通过口服抗生素即可。老年男性如有前列腺疾病,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骨盆骨折的病人或者有尿潴留难以排尿的病人,需要插导尿管。手术时间短的病人手术时并无必要插导尿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咨询或者面诊。
王晓庆 2024-10-15阅读量1740
病请描述:手术前还需要哪些治疗?需要用药吗? 急诊入院后,一般当天有值班医生或者床位医生来对你进行初步的检查和处理。值班医生仅进行常规和简单的处理,对通常不会过多介入后续治疗。如果值班医生恰巧是你自己的床位医生,则可能会有更多的处理。 小贴士:值班医生负责当日的急诊或病房的紧急情况,也包括对新入院病人的常规处理。床位医生则负责你从入院到出院的全部诊疗工作,非工作时间则由值班医生协助处理突发事件。 止痛和止痛药物 通常外伤后,尤其是骨折,在明确诊断并排除其他部位受伤后,可根据疼痛程度给予一定的镇痛药物,包括口服或注射。一般来说,骨折部位如果进行了有效的固定,疼痛将有效缓解。镇痛药物并非必须,不同镇痛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刺激胃肠、恶心呕吐等不适。 消肿治疗 骨折或者外伤后的肢体容易出现肿胀,如果不能在肿胀出现之前尽早手术,通常需要肿胀消退后才能进一步手术,否则容易引起很多并发症,比如伤口不愈合、钢板外露等。骨折的复位、固定都有利于消肿。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可以使用石膏、支具或者骨牵引等固定方法。这些方法对于骨折端的制动和血液循环都有一定的帮助。 使用消肿和促进局部微循环的药物,有利于消除肢体肿胀,但并非必须。这类药物有迈之灵、七叶皂甙钠和甘露醇或者甘油果糖等。 对于四肢,尤其是下肢,抬高肢体是最为有效的消肿方法。具体做法为,如果是足踝、小腿或者膝关节,可以通过特殊的海绵垫进行垫高,住院病人也可以调节床板来抬高床尾部,达到抬高的目的。平面最好略高于心脏,同时可以将上身略微抬高半卧位。对于上肢,可以在身边放个枕头,将患肢放在枕头上,或者置于胸口上。 抗生素一定要用吗? 抗生素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消炎药,对于闭合性骨折和外伤来说,抗生素并不是必须使用的。骨折引起来的炎症,多为创伤局部组织坏死引起的无菌性炎症,会出现肿胀、疼痛等表现,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较大的或者污染严重的伤口为了预防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对于骨折合并肺部损伤或感染等也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 其他用药注意事项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或者放置支架等需要抗凝的患者,入院后,尽早告诉医生,部分可以继续服用原来药物(如糖尿病和高血压),有些则需要停药(如部分抗凝药)并替换为更为安全的抗凝药(比如低分子肝素)。医生会根据情况,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并根据需要,请相关专业的医生会诊协助治疗,指定更详细的治疗方案。 注意:一定要告知并咨询医生后决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请咨询医生或面诊,感谢关注。
王晓庆 2024-10-15阅读量1334
病请描述:一、胰腺炎的病因 1.胆石症与胆道疾病 -胆石症是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当胆结石嵌顿于壶腹部或从胆囊排出的结石通过胆总管时,可引起胆总管末端或胰管梗阻,胆汁逆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原,从而引发胰腺炎。 -胆道炎症时,细菌毒素、游离胆酸、非结合胆红素等也可通过胆胰间淋巴管交通支扩散到胰腺,激活胰酶,诱发胰腺炎。 2.酗酒和暴饮暴食 -酒精可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从而促使胃酸分泌增多,胃酸在十二指肠又刺激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的分泌,促使胰液分泌增多。同时,酒精还可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使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升高,引发胰腺炎。 -暴饮暴食可使短时间内大量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引起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同时刺激大量胰液与胆汁分泌,由于胰液和胆汁排泄不畅,可导致急性胰腺炎。 3.胰管阻塞 -胰管结石、蛔虫、狭窄、肿瘤等均可引起胰管阻塞,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升高,导致胰腺腺泡破裂,胰液与消化酶渗入间质,引发胰腺炎。 4.手术与创伤 -腹部手术,特别是胰胆或胃手术、腹部钝挫伤等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胰腺组织与胰腺的血液供应,引起胰腺炎。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时,如果操作不当,注射造影剂压力过高,也可引起胰腺损伤,导致胰腺炎。 5.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高钙血症可促使胰蛋白酶原激活,引起胰腺自身消化,导致胰腺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常有高钙血症,易并发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可使胰液内脂质沉着,尤其是甘油三酯达到11.3mmol/L时,极易引发胰腺炎。 6.感染 -某些病毒(如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B、埃可病毒等)感染可累及胰腺,引起胰腺炎。另外,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等也可能并发胰腺炎。 7.药物 -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四环素等可损伤胰腺组织,引起胰腺炎。药物引起的胰腺炎通常在用药数周或数月后发生。 8.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炎,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可导致胰腺的慢性炎症和纤维化。 二、胰腺炎的预防机制 1.针对胆石症的预防 -合理饮食:保持低脂饮食,减少胆固醇的摄入,有助于预防胆结石的形成。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促进胆汁排泄,防止胆汁淤积形成结石。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尤其是对于有胆结石家族史或高危因素(如肥胖、女性、多次妊娠等)的人群。早期发现胆结石,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等,可避免胆结石引发胰腺炎。 2.避免酗酒和暴饮暴食 -适量饮酒:如果饮酒,应适量饮用,避免酗酒。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g,女性不应超过15g。 -规律进餐: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一餐进食过多食物。细嚼慢咽,控制每餐的食量,保持每餐七八分饱。 3.胰管阻塞的预防 -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治疗可能导致胰管阻塞的疾病,如胰管结石应及时清除,胰管狭窄可通过内镜或手术治疗进行扩张等。对于胰腺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也有助于预防胰管阻塞引发的胰腺炎。 4.手术与创伤相关预防 -规范手术操作:在进行腹部手术时,尤其是涉及胰胆系统的手术,医生应严格规范操作,尽量减少对胰腺组织和血液供应的损伤。在进行ERCP检查时,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控制造影剂的注射压力,避免胰腺损伤。 5.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的预防 -控制血钙水平:对于高钙血症患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应及时治疗原发病,控制血钙水平。可通过手术切除甲状旁腺腺瘤等方法降低血钙。 -控制血脂水平:高脂血症患者应通过饮食控制(减少高脂食物摄入)、运动锻炼(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来控制血脂水平,尤其是甘油三酯水平。 6.感染预防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病毒和细菌感染的机会。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等,也有助于预防感染引发的胰腺炎。 7.谨慎用药 -在使用可能引起胰腺炎的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医生在开药时,应权衡药物的疗效和风险,对于有胰腺炎高危因素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可能诱发胰腺炎的药物。如果用药期间出现腹痛等可疑胰腺炎症状,应及时停药并进行检查。
谢高山 2024-10-15阅读量1923
病请描述:作者 李芳教授 1.什么时候需要做阴道镜检查?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时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2.什么是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是医生用阴道镜(相当于放大镜,4K高清晰度光学或电子镜)进行子宫颈检查。阴道镜就像一部宫颈检查的专用放大镜,将宫颈可疑病变放大,使病灶更为直观。检查医生将窥器置于阴道内,充分暴露子宫颈,通过仔细观察局部涂药后子宫颈的变化,断是否有可疑宫颈病变,并在可疑有病变的地方取活检,然后进行病理学检查。阴道镜镜头置于阴道外一定距离,不接触受检者的身体。 3.阴道镜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1)阴道镜检查前需要做白带常规检查。白带结果大约半小时内出报告,白带清洁度I-II度属于正常,III度勉强可以。如果IV度或者有霉菌滴虫感染需要治疗后再做阴道镜检查。(2)最好进行血液感染指标检查。因为阴道镜活检是有创检查,检查前最好做血液学检查。如果仅阴道镜检查评估是否有可疑病灶则不需要做血液学检查。(3)阴道镜检查前3天最好不要有性生活或者阴道内用药。(4)做好局部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4.阴道镜检查前需要禁食吗?不需要,最好不要空腹。 5.阴道镜检查需要打麻药吗?不需要,因为子宫颈缺乏痛觉神经,有经验的医生看准部位,判断清楚后,活检准确快速,没有痛觉痛苦。 6.阴道镜检查前需要带卫生护垫吗?一般不需要,也可以带1-2片。阴道镜活检会有微小创伤,会少量出血。如果宫颈有病变,血管增生,少数患者活检后出血较多。医生在进行完阴道镜检查后用止血明胶海绵敷在子宫颈创口表面,然后在压迫一根纱布条,会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 7.阴道内填塞的纱布条在什么时间取出?一般纱布条在次日上午取出,医生会在阴道口处留一小段纱条尾巴,便于自行牵引抽出纱布条。 8.做完阴道镜活检出血多怎么办?阴道镜指导下活检后一般会有少量阴道流血,如果出血多超过月经量1倍应及时到检查医院就诊。白天就诊妇科或宫颈门诊,晚上就诊急诊。 9.做完阴道镜活检应注意哪些事项?(1)阴道镜活检后一般2周内禁止骑车、同床和剧烈运动。(2)一般不需要口服抗生素,如果有明显炎症,医生会建议口服抗生素消炎和预防感染
李芳 2024-10-08阅读量1833
病请描述:作者 李芳教授 1.什么时候需要做阴道镜检查?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时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2.什么是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是医生用阴道镜(相当于放大镜,4K高清晰度光学或电子镜)进行子宫颈检查。阴道镜就像一部宫颈检查的专用放大镜,将宫颈可疑病变放大,使病灶更为直观。检查医生将窥器置于阴道内,充分暴露子宫颈,通过仔细观察局部涂药后子宫颈的变化,断是否有可疑宫颈病变,并在可疑有病变的地方取活检,然后进行病理学检查。阴道镜镜头置于阴道外一定距离,不接触受检者的身体。 3.阴道镜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1)阴道镜检查前需要做白带常规检查。白带结果大约半小时内出报告,白带清洁度I-II度属于正常,III度勉强可以。如果IV度或者有霉菌滴虫感染需要治疗后再做阴道镜检查。(2)最好进行血液感染指标检查。因为阴道镜活检是有创检查,检查前最好做血液学检查。如果仅阴道镜检查评估是否有可疑病灶则不需要做血液学检查。(3)阴道镜检查前3天最好不要有性生活或者阴道内用药。(4)做好局部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4.阴道镜检查前需要禁食吗?不需要,最好不要空腹。 5.阴道镜检查需要打麻药吗?不需要,因为子宫颈缺乏痛觉神经,有经验的医生看准部位,判断清楚后,活检准确快速,没有痛觉痛苦。 6.阴道镜检查前需要带卫生护垫吗?一般不需要,也可以带1-2片。阴道镜活检会有微小创伤,会少量出血。如果宫颈有病变,血管增生,少数患者活检后出血较多。医生在进行完阴道镜检查后用止血明胶海绵敷在子宫颈创口表面,然后在压迫一根纱布条,会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 7.阴道内填塞的纱布条在什么时间取出?一般纱布条在次日上午取出,医生会在阴道口处留一小段纱条尾巴,便于自行牵引抽出纱布条。 8.做完阴道镜活检出血多怎么办?阴道镜指导下活检后一般会有少量阴道流血,如果出血多超过月经量1倍应及时到检查医院就诊。白天就诊妇科或宫颈门诊,晚上就诊急诊。 9.做完阴道镜活检应注意哪些事项?(1)阴道镜活检后一般2周内禁止骑车、同床和剧烈运动。(2)一般不需要口服抗生素,如果有明显炎症,医生会建议口服抗生素消炎和预防感染。
李芳 2024-10-08阅读量1723
病请描述:软组织肉瘤的防治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氩氦冷冻治疗、放疗和化疗等方法。 首先,手术切除是治疗软组织肉瘤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在肿瘤局限且未转移的情况下。手术通常包括局部广泛切除,对于考虑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还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对于手术有困难的情况,可术前行放疗或化疗,待软组织肉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 其次,氩氦冷冻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适用于局限的软组织肉瘤。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手术切除的效果,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器官功能,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四肢软组织肉瘤,可以避免截肢手术带来的痛苦和不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放疗和化疗也是治疗软组织肉瘤的重要手段。放疗通常用于手术前后,以减少肿瘤体积或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化疗则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或已经发生转移的软组织肉瘤患者。多药联合化疗是复发或转移患者的补救治疗手段。 预防软组织肉瘤的方法包括避免有害物质侵袭和提高免疫力。这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接触潜在的致癌物质,比如某些化学品和辐射,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风险,因此选择治疗方案时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关注身体的任何异常变化也是早期发现和治疗软组织肉瘤的关键。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面临这样的健康挑战,请务必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战胜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4-09-25阅读量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