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抽搐 > 内容

抽搐内容

眼皮跳、面部抽动,当心面神经...

病请描述:       眼皮跳动,很多人往往不会在意。确实,偶尔的眼皮跳动可能是劳累或者用眼过度导致眼部肌肉疲劳所致,多数不需要治疗,可在一周内自愈。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侧眼皮跳动或者面部肌肉不由自主、反复发作抽搐,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那就有可能罹患了面肌痉挛。上海交通大学颅神经疾病诊治中心核心专家李心远主任医师对此做出了分析。    面肌痉挛发作,会出现单侧面部肌肉的阵发性抽搐或者说痉挛,发作时不受主观意志控制,多数病人开始发病时出现眼皮跳动,数月后慢慢扩散到面颊部肌肉的抽动,在疲劳、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休息后缓解,睡眠后消失。这是由于人体大脑内的血管,随年岁的增长,屈曲、拉长、硬化,面神经是支配眼睑以及面部肌肉的神经纤维,就像一根粗电线,由于血管压迫把电线的外皮磨损,内部电线丝裸露,导致电线短路,冒出火花,从而诱发眼皮、面颊部肌肉的不由自主抽动。   面肌痉挛给病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困扰,影响基本的社交、工作,情绪低落,患者十分痛苦。我在每周一和周三上午的门诊中了解到,有些患者甚至病急乱投医,盲目选择不治本的医疗方法。事实上,要想彻底治愈面肌痉挛,必须从病因上解除相关的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目前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微创)治疗面肌痉挛是有效方法之一,手术在显微镜下,将压迫神经的责任血管移开,然后用医用垫片包裹受损的神经,隔绝了神经与血管的接触,手术后患者面肌痉挛症状立刻消失。手术时间短,几乎不损伤病人的神经与血管,术后并发症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外科曾多次成功开展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此外,提醒患者需要注意面肌痉挛与面神经其他疾病的鉴别。中老年人的双侧眼睑痉挛、梅杰综合征,发作时双眼睁开困难,眼眶周围肌肉紧张,严重者眼睛完全不能睁开,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加面神经梳理可对这些患者有一定效果。面瘫后面肌痉挛临床特点,患者表现为突发一侧的面瘫,有嘴唇歪斜、流涎、眼睑闭合困难,甚至并发耳鸣、耳聋、眩晕等症状,症状多在一个月左右消失,数月或数年后病人感觉患病一侧的脸部肌肉僵硬、有牵拉感。微血管减压加面神经梳理手术对这部分病人的治疗也有帮助。

李心远 2015-06-18阅读量8280

高龄患者三叉神经痛的治疗选择

病请描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老龄化,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三叉神经痛,折磨人的“天下第一痛”,常见于中老年人,不少老年人每天饱受三叉神经痛的折磨,想象下每天面部像被电击样疼痛反复数十次甚至上百次是一件多痛苦的事情!!有的老人为此得了忧郁症,有的老人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那么高龄患者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方法治疗呢? 典型的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阵发性、短暂的疼痛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由数秒到几分钟,疼痛剧烈,无法忍受,疼痛呈电灼、针刺、刀割、撕裂样等,发作时可伴有面部肌肉抽搐,口角牵向一侧;疼痛多发生于单侧,绝不扩散至中线,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常有触发点(扳机点),如上下唇、口角、牙齿、舌、颊部,可在洗脸、刷牙、饮水、说话、剃须时诱发,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是因为脑内的血管长期压迫三叉神经,导致三叉神经的脱髓鞘病变,三叉神经内部的神经纤维发生传导异常。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外科由李心远专家带领现代神经外科团队,配备高清晰显微镜、16道电生理监护仪、动力系统、显微器械等国际一流设备,开展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愈了一大批病人。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它不同于常规的开颅手术,微创操作减少甚至可以避免给病人带来并发症。手术中在高清晰在显微镜下将压迫神经的责任血管移开,然后包裹受损的神经,隔绝了神经与血管的接触,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立刻消失。手术时间更短,几乎不损伤病人的神经与血管,且术后并发症更少。 但是,高龄患者由于身体条件相对差,手术风险高,不少人害怕手术,对手术有重重顾虑;也有的医院因为患者年龄大不愿手术。那么高龄患者可以通过微血管减压术缓解痛苦吗? 近一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外科先后为23例高龄患者开展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其中70岁以上11人,80岁以上11人,90岁以上1人。这些患者普遍年龄较高,很多患者几经周转,看过很多三甲医院,均被告知年龄太大,手术风险太高,最后求医被拒。 这些患者手术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合并心血管疾病。 2、合并肺部疾病,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 3、大多患者长期服用卡马西平治疗,导致肝损。 4、合并动脉硬化,术中血管操作随时可能出现动脉斑块脱落,严重者引起心梗、脑梗。 5、大多老年患者岩静脉粗大,术中阻挡视野。 同仁医院神经外科接诊这些病人后,在同仁麻醉科的协助下,通过周密的术前准备,术中采取现代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微创手术,减少患者的损伤,通过熟练的手术操作技能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并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把患者围手术期风险降低到最低,最终这23例患者症状全部缓解。其中2人合并面肌痉挛,均通过一次手术解决患者2个疾病的痛苦。 这些患者手术的完美成功,充分体现了同仁神外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水平。同时也告诉我们,高龄并不是手术禁忌症,只要我们充分的术前准备,高水平的手术技术,加上术后严密的观察和及时处理,高龄患者也可能安全的告别三叉神经痛的煎熬。

李心远 2015-06-11阅读量7221

歪脖子,当心痉挛性斜颈

病请描述:        如果你某天早上醒来突然发现自己脖子疼痛,转动困难,有可能是“落枕”,休息1周后就好了。如果脖子反复发作的不自主扭动,颈、肩部肌肉酸痛,或者脖子强制转向一侧,那就可能患了“痉挛性斜颈”。 一、主要症状        痉挛性斜颈是指头颈部肌肉的一种异常姿势,常伴有头部振颤、徐动或痉挛性不自主运动,致使头部和颈部呈多种倾斜性姿势,受累肌肉明显肥厚。多见于中、青年,发病开始时症状轻微,缓慢发展,逐渐加重至不能控制,在紧张、情绪激动以及疲劳时症状加重,睡眠时症状完全消失,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部肌肉不能控制的异常活动,双侧颈部深、浅肌肉均可累及,但多以一侧为重,受累肌肉的强制性收缩使头部不断转向某一个方向,患者出现头颈部向一侧偏斜、头颈部后仰、前倾,甚至头颈反复发作的旋转运动。 二、四种类型        1、头颈转向一侧的单纯水平型:受累肌肉为单侧的胸锁乳突肌,该肌收缩时头向对侧偏转,反复发作时肌肉疼痛,长期发作可致胸锁乳头肌异常肥厚。        2、头颈前倾型:头向胸部痉挛性前屈,受累肌肉为双侧胸锁乳突肌。        3、后仰型 头向背部作痉挛或阵挛性后仰,颏、面仰天,颈椎呈弓状前突,受累肌肉为颈后深部肌群,如双侧颈夹肌、斜方肌的同时收缩。         4、旋转型:表现为头绕身体纵轴向一侧作痉挛性或阵挛性旋转,为颈部多组肌群痉挛收缩所致。 三、治疗选择        痉挛性斜颈病因还不完全明了,目前学术界多认为是支配头颈部肌肉的神经细胞出现病变,导致肌肉收缩与肌肉松弛不能协调,好比司机开车,踩油门与刹车不能协调,一直踩油门,汽车持续加速不能停下来,同样,某个肌肉群持续收缩而不能松弛,患者的头颈部不由自主向某个方向持续收缩。        传统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药物、肉毒素注射、理疗等方法,由于这些方法并不是征对病因的治疗,治标不治本,所以效果不佳。要有效治疗痉挛性斜颈,我们必须找到病变的神经,通过精准的神经松解术让肌肉松弛下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外科隶属上海交大颅神经疾病诊治中心,拥有先进的电生理监测与识别技术,通过术中电生理监测识别病变的神经,在显微镜下微创干预该神经,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痉挛性斜颈。        患者杨先生是沪上某公司管理层干部,中年事业颇有成就,不幸罹患痉挛性斜颈,于5年前开始出现头颈部不自主向左侧偏斜,后症状逐渐加重,每天发作数十次,尤其在情绪紧张时更甚,患者出现持续性的头颈向左侧痉挛性倾斜,肌肉僵硬性疼痛,右侧颈部胸锁乳突肌肥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多方求医无果,后于2014年7月经人介绍到上海市同仁医院神经外科治疗,术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重新投入工作。 四、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新方法        痉挛性斜颈是指颈部肌肉不自主的抽搐,由于涉及到不同的颈部肌群,发病时颈部向一侧歪斜或者后仰,还可表现为颈部不停的旋转。反复的痉挛发作让患者颈肩部肌肉疼痛不堪,病人焦虑不安,失眠,情绪低落,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        大脑是指挥全身运动的中枢器官,而脑干是生命与运动的中枢所在,脑干内的神经细胞发出副神经以及由颈髓内的神经细胞发出的颈神经支配颈部肌肉运动,这些神经细胞发出2种类型的神经纤维,其中一种神经纤维是启动颈部肌肉收缩(动力系统),另外一类神经纤维抑制颈部肌肉的收缩(刹车系统),2组神经纤维互相配合协调,正常人的颈部能够自由的活动,由于痉挛性斜颈患者的神经细胞过早的变性(老化),导致神经纤维协调紊乱,导致颈部肌肉的过度运动。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药物、肉毒素注射、颈部肌肉切断、副神经切断等方法治疗,疗效均不佳,关键的问题是对患病的神经和肌肉的精确定位比较困难。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李心远博士多年潜心探索,采用最先进的电生理监测技术,术中准确定位患病的神经和颈部肌肉,对责任神经以及肌肉高选择性的切断,治疗痉挛性斜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李心远 2015-03-19阅读量9220

别把三叉神经痛当做牙痛

病请描述: 三叉神经痛跟牙痛一样吗?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牙痛的经历,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命”,不少病人选择去口腔科就诊,吃消炎、止痛药,甚至将牙齿拔光后牙痛几乎没有任何缓解,原因在于将三叉神经痛误诊为牙痛,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三叉神经痛和偏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头面部疼痛,病人疼痛剧烈,反复发作,给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困扰,严重者精神忧郁,更有人选择轻生,其实,只要诊断及治疗方法正确,三叉神经痛完全可以治愈。 ■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特点及正确的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痛,号称“天下第一痛”,常见于中老年人。是指发生于一侧头部、面部、下颌以及牙床周围的由三叉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疼痛。典型的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阵发性、短暂的疼痛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由数秒到几分钟,疼痛剧烈,无法忍受,疼痛呈电灼、针刺、刀割、撕裂样等,发作时可伴有面部肌肉抽搐,口角牵向一侧;疼痛多发生于单侧,绝不扩散至中线,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常有触发点(扳机点),如上下唇、口角、牙齿、舌、颊部,可在洗脸、刷牙、饮水、说话、剃须时诱发,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疼痛发作间歇期如常人,发病早期间歇期较长,以后逐步缩短,严重者数分钟发作1次,未经治疗的患者其疼痛不能自然缓解。 ■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理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是因为脑内的血管长期压迫三叉神经,导致三叉神经的脱髓鞘病变,三叉神经内部的神经纤维发生传导异常,有点类似于电线的塑料外皮磨损后里面的电线传导短路。三叉神经起源于人体脑干的中脑、桥脑,三叉神经分为2个部分,大部分功能是负责颜面部、头部的感觉,包括疼痛觉、触觉,面部的本体感觉(即感觉面部是自己的),还有舌头前三分之二的感觉。 ■ 三叉神经痛的治本方法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很多,如口服卡马西平、针灸、按摩、射频等方法,由于上述治疗方法均不是针对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因去治疗,因此疗效不佳。 目前,治本且能有效治愈三叉神经痛的唯一方法是“微血管手术减压法”,手术中将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推开,然后在神经与血管之间插入医用的“Teflon”棉,从而有效阻断了神经与血管的接触,神经内部传导紊乱得到纠正,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立刻消失。由于微血管手术减压法是微创的手术治疗方法,在显微镜下完成操作,不会损伤病人的神经与血管,术后并发症少,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学博士)

李心远 2015-03-19阅读量6667

如何辨别三叉神经痛与偏头痛

病请描述: 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头痛。很多时候,人们选择忍一忍或者吃颗“止痛片”了事,以至于耽误了正规的治疗,其实,头痛并没有我们想象地那么简单。引起头面部疼痛的原因很多,只有明确不同类型头面部疼痛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机理,才能有效的根治,否则,治标不治本,反而贻误病情。 三叉神经痛和偏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头面部疼痛,病人疼痛剧烈,反复发作,给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困扰。因此,了解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的发病特点、发病机理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三叉神经痛,折磨人的“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常见于中老年人,是指发生于一侧头部、面部、下颌以及牙床周围的由三叉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疼痛。典型的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阵发性、短暂的疼痛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由数秒到几分钟,疼痛剧烈,无法忍受,疼痛呈电灼、针刺、刀割、撕裂样等,发作时可伴有面部肌肉抽搐,口角牵向一侧;疼痛多发生于单侧,绝不扩散至中线,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常有触发点(扳机点),如上下唇、口角、牙齿、舌、颊部,可在洗脸、刷牙、饮水、说话、剃须时诱发,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是因为脑内的血管长期压迫三叉神经,导致三叉神经的脱髓鞘病变,三叉神经内部的神经纤维发生传导异常。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很多,如口服药物、针灸、按摩、射频等,由于上述治疗方法均不是针对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因去治疗,因此效果不佳。微创手术是目前能真正治本且能有效治愈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之一。手术中将有效阻断神经与血管的接触,神经内部传导紊乱得到纠正,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立刻消失。由于是微创手术是在显微镜下完成操作,不会损伤病人的神经与血管,术后并发症少,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微创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治疗偏头痛,不能过分依赖止痛药 偏头痛常见于一侧耳上、眼眶周围、额头、颞部、枕部及头顶部头皮的搏动性胀痛,部分病人表现为双侧头皮疼痛,疼痛可反复发作,有些患者发作时出现恶心、呕吐等伴发症状,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天,服用“止痛片”后症状缓解,发病间歇期如常人。诱发偏头痛的因素有疲劳、失眠、情绪紧张、焦虑以及月经期来临等。        那么,偏头痛是如何引发的呢?头皮的血管内血液流动对血管壁造成压力,血管收缩时血流对管壁的压力增加,刺激了血管上的压力感受器,而偏头痛的病人压力感受器比较敏感,疼痛阈值较正常人低,容易触发疼痛发作。 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很多,口服止痛片、按摩、热疗等方法均能暂时缓解偏头痛症状,这些方法属于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再者,长期服用止痛药物可能损伤病人的胃黏膜,引发患者胃痛等症状,甚至诱发胃出血。 治愈偏头痛,关键还是要精确定位引发偏头痛的头皮血管,然后结扎血管,病人的症状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结扎颞浅动脉或枕动脉,从而达到根治偏头痛的效果,手术方法很简单,只需在局麻下通过切开头皮寻找到患病的血管并予以处理,手术时间在半小时之内就可完成,术后病人疼痛缓解,由于头皮上有广泛的血管网络,结扎颞浅动脉并不会损伤病人的头皮血液供应,因此,手术并发症极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李心远 2015-03-19阅读量7124

儿童烟雾病的常见症状

病请描述:       烟雾病存在两个高发年龄段,儿童期常常在5-10岁发病,其中绝大多数以缺血性症状发病。由于孩子言语能力有限,运动的精细和协调尚处在发育过程中,就诊时往往较晚,造成我国患儿脑梗型比例高于日本和韩国患儿。初步总结下我院收治患儿的常见症状,希望能提高家长们的健康意识,使患儿就诊时间提前,改善预后。     1.突发头晕呕吐,甚至意识障碍  2.顽固性、反复的头疼   3.情绪激动时双手抖动   4.肢体的发麻乏力,间断发作或者持续表现  5.一过性的肢体无力,比如拿不了筷子或者站立  6.看着东西拿不到,定向协调能力障碍  7.反复言语不清  8.视物模糊  9.认知力下降   10.记忆力下降  11.口角歪斜、流涎  12.肢体抽搐  

沈文俊 2018-07-15阅读量9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