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面部生长较大面积的黑痣(简称”痣“)时会严重影响美观,尤其当较大的黑痣生长在鼻部,这个五官中最为居中的位置,对外观的影响尤为明显。另一方面,修复鼻部的黑痣又非常棘手,通常都需要手术切除。而依据黑痣不同大小和位于不同鼻部亚单位,手术方式都不尽相同,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毁损性的后果。对于各种鼻“痣“的手术治疗方法,在这里和有类似情况的患者们简单介绍一下几种常用的手术方式及其优缺点。 直接切除缝合:适合于直径小于0.5cm的“痣”。因为鼻子的皮肤比较紧绷,直接切除较大的黑痣会使整个鼻子拧巴在一起,所以这个方法只适合于较小的黑痣或者皮肤不紧绷的部位,如:鼻背或鼻翼沟的“痣”。[1] 切除后植皮:当切除面积较大的“痣”时,可以从身体隐蔽部位获取一块全层皮肤移植物覆盖创面。其优点是手术比较简单,但是愈合后,移植的皮肤组织可能会挛缩、产生色素沉着等,因此临床上较少应用。 耳廓复合组织移植:适用于累及到较大面积的位于鼻翼上“痣”。因为耳廓的弧度跟鼻翼的弧度接近,因此取一块耳廓组织移植可以模拟鼻翼的形状,但是此种方法植入后有一定概率发生移植物坏死。 鼻唇沟皮瓣:同样适用于累及到较大面积的位于鼻翼上“痣”。方法是将“痣”切除后,用同侧的鼻唇沟皮肤覆盖创面。该方法需要进行两次手术,手术疤痕位于鼻唇沟,较为隐蔽,但是会加深鼻唇沟。 此图截取自参考文献1 额部扩张皮瓣:鼻部黑痣修复的“杀手锏“,几乎适用于任何累及到鼻部的黑痣。但因这种方法需要使用额部的扩张皮瓣,手术复杂,治疗周期长,且需要至少三次的手术,因此适合于累及数个鼻部亚单位的大面积黑痣。它的优点是额部的皮肤和鼻部皮肤质地接近,术后外观佳。但对外科医生的操作要求高,且治疗周期中对患者的配合度和心理承受力都需要较高的要求。 此图截取自参考文献1 切除旷置:适用于直径小于1cm的鼻背和鼻翼黑痣。一般将“痣“组织切除后不直接缝合,利用机体自身的愈合能力在2-3周后可自行愈合。此种方法较为简便,但也有遗留色素沉着的风险[2] 此图截取自参考文献2 以上是我们对各种不同鼻部黑痣的简单介绍,具体需要使用哪种方法,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面诊咨询,结合医生建议并根据自身的要求,选组最适合的手术治疗方式。 以下是谢峰医生团队的鼻翼缺损修复以及鼻“痣”去除的案例展示: 我们在患者额头埋入一枚50ml的扩张器,使得额部产生富余的皮肤来。再根据健侧的鼻翼绘制在扩张好的额部皮瓣设计形状以及在耳廓取出形状相匹配的耳软骨,重新塑造出一个与健侧大小相近、具有弹性支撑的鼻翼。术后通过激光等方式减少明显瘢痕的产生,达到社交距离下无痕的效果。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谢峰医师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脂肪专科门诊 周四下午专家门诊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瞿溪路500号(新门诊大楼9楼) 参考文献: 1. Gu, C., et al., Reconstruction of Cutaneous Nasal Alar Defects Following Melanocytic Nevus Resection. J Craniofac Surg, 2021. 32(8): p. e719-e724. 2. Levin, E.C., B. Sofen, and S. Yu, Simple Technique to Optimize Second-Intention Healing of Nasal Alar and Tip Defects. Dermatol Surg, 2018. 44(5): p. 744-745.
谢峰 2022-12-07阅读量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