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食管癌,这一恶性肿瘤,以其高发病率和严峻的临床表现,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压力。然而,在医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手术作为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段,为患者点亮了希望之光。但手术的成功并非终点,而是康复之路的起点。术前术后的细致护理,作为康复路上的强大助手,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一、术前护理:细致入微,为手术保驾护航 术前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细致的术前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保障,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术前心理护理:心态决定恢复速度。手术前,患者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能对手术和术后恢复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术前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和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来缓解紧张情绪,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手术。 术前营养护理:营养是康复的基石。食管癌患者往往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而术前营养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手术耐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补充营养,改善体质。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应成为患者的首选,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同时,患者还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新鲜蔬果等。在术前一段时间内,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油腻、烟酒等,以免对食管黏膜产生刺激和损伤。 术前呼吸道准备:深呼吸,让肺更健康。术后肺部并发症是食管癌手术的一大风险。通过术前练习深呼吸等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有效清理呼吸道,提升肺活量,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患者应遵循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正确的呼吸功能锻炼。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吸入有害物质和烟雾等。 术前胃肠道准备:清洁顺滑,确保手术安全。术前清空胃肠道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患者应遵循医嘱进行禁食禁水,并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进行胃肠道准备。在术前一段时间内,患者应避免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和饮料,如坚果、糯米等,以免对胃肠道产生负担和刺激。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等,以减少口腔细菌的数量和降低感染风险。 术前手术区皮肤准备:洗净消毒,预防感染。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同样不容忽视。洁净的手术区域能够大大降低感染风险,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术前一段时间内,患者应避免在手术区域使用化妆品、护肤品等刺激性物质。在手术当天,患者应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皮肤清洁和消毒处理。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身体清洁和干燥,避免汗液等分泌物对手术区域产生刺激和污染。 二、术后护理:细心呵护,助力康复之路 术后护理是确保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康复措施。 疼痛管理:手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手术区域的疼痛。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止痛药物或采取其他止痛措施。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并注意观察疼痛的变化情况。如疼痛加剧或无法缓解,应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护理:术后饮食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从流质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和普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硬的食物。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呼吸道管理:术后呼吸道管理同样重要。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咳嗽和深呼吸时用力过猛。如有需要,可使用吸痰器或雾化吸入等方式进行呼吸道护理。同时,患者还应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物质,以保护呼吸道健康。 伤口护理:术后伤口护理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患者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和污染。如有需要,可使用碘伏等消毒剂进行伤口消毒。同时,患者还应注意观察伤口的变化情况,如出现红肿、疼痛或渗液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康复锻炼:术后康复锻炼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和功能重建。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量的康复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锻炼时应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心理支持:术后心理支持同样重要。患者应保持积极心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如有需要,可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面对食管癌这一严峻挑战,我们并非孤军奋战。术前的充分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每一步都离不开科学的方法和家人的陪伴。让我们携手共进,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护理方法,共同迎接每一个新的挑战。相信在医学的不断进步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食管癌将不再是不可战胜的敌人。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让我们一起加油,共创美好未来!
张百华 2024-09-25阅读量1471
病请描述:食管癌,这一听起来就令人心生恐惧的疾病,其实并非不可战胜的恶魔。和大部分恶性肿瘤一样,食管癌的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被发现的早晚。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治愈率和更好的生活质量。为了远离这一健康威胁,我们需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从预防做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一、食管癌的成因与高危因素 食管癌的成因复杂多样,其中与我们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长期吸烟和饮烈性酒,长期摄入过热、过烫的食物,食物过硬、咀嚼不细等因素,都可能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进而诱发癌变。此外,腌渍食物中含有的亚硝胺类化合物、霉变食物中含有的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也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膳食中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及必需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同样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除了上述因素外,我们还应警惕食管癌的癌前病变。慢性食管炎症、食管粘膜损伤、食管溃疡、食管白斑、食管憩室、食管瘢痕狭窄、Barrett食管及贲门失弛缓症等疾病,都有癌变的可能。因此,对于这些疾病,我们需要积极治疗,降低癌变风险。 二、食管癌的早期症状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容易被忽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期症状: 咽下梗噎感:这是食管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常发生在情绪波动时,可自行消失和复发。 食物滞留感: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 异物感:进食后觉得食物粘附于食管壁,食毕消失。 咽喉部紧缩感:咽下干燥粗糙食物时尤为明显。 胸骨后、剑突下或肩胛区疼痛: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样,咽下粗糙、热烫及辛辣食物时明显。疼痛可由间歇性发展成剧烈而持续的疼痛。 进行性吞咽困难:这是食管癌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吞咽时胸骨后疼痛,并可能伴有吐黏液样痰。 反流及呕吐:反流或呕吐物可为食物、粘液,可能含有脓或血液。 其他症状:如声音嘶哑、呃逆、气促、干咳、呕血、便血、消瘦及乏力等。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特别是进行性吞咽困难,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三、食管癌的检查方法 食管癌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食管镜加活检:这是确诊食管癌的金标准。通过食管镜直接观察食管内壁的情况,发现可疑病变后取组织进行活检,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这种检查方法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是诊断食管癌的重要手段。 食管拉网检查:这是一种用于筛查食管癌的检查方法。通过拉网收集食管内壁的细胞样本,进行细胞学检查,以发现早期食管癌的细胞变化。这种检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食管钡餐造影:这是一种通过X线检查食管的方法。患者口服含有钡剂的溶液后,通过X线透视或摄影观察食管的形态和功能变化。这种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食管的轮廓和病变部位,对于判断食管癌的早中晚期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检查方法外,还有胸部CT、超声胃镜等其他检查手段。这些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四、食管癌的预防对策 食管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年龄超过40岁且合并有下列任一因素的人群:有头颈部肿瘤病史、直系亲属有食管癌病史、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出生或长期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地区、以及存在其他食管癌高危饮食习惯(如热烫饮食、饮酒、吸烟、进食过快等)。 为了预防食管癌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不吸烟、不饮烈性酒:吸烟和饮酒是食管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应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 不吃过热、过烫食物:过热、过烫的食物会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增加食管癌的风险。因此,我们在饮食中应注意食物的温度,避免吃过热、过烫的食物。 不吃发霉变质食物;少吃腌渍食物、改善水质:发霉变质的食物和腌渍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因此,我们应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并注意改善水质。 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因此,我们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积极治疗食管上皮增生等癌前病变:对于已经存在的食管上皮增生等癌前病变,我们应积极治疗,降低癌变风险。 总之,食管癌虽然凶险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了解它、掌握它的发病规律和检查方法、采取正确的预防对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它的侵袭。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健康保驾护航!
张百华 2024-09-13阅读量1744
病请描述:“吃出来的癌症” 食管癌科普知多少? 食管癌已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食管癌的新发病人数达60.4万,死亡人数达54.4万。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虽然中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依旧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 我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如何早期发现我? 我的典型表现是进行性吞咽困难,但有这样的症状多半已是中晚期表现。若40岁以上有食管癌高危因素的人出现一些可疑症状也要警惕,及时排查。 1、轻微的或偶尔的食物下咽梗噎感; 2、与进食无关的食管内异物感; 3、咽部干燥及颈部紧缩感; 4、进食时在食管行经的某一部位有食物停滞感。 要想在没有症状的阶段就发现我,最终还是需要靠胃镜检查。胃镜检查的过程中要经过我的身体,也能对发生病变时进行观察。 如何消灭我? 对于早期病变,符合内镜下切除适应症的首选内镜下切除病灶,根据病灶大小不同可选ESD(内镜下粘膜下剥脱术)或EMR(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内镜治疗后应积极预防我的身体狭窄,可通过局部注射类固醇,口服类固醇和球囊扩张。 对于浸润至黏膜下层的病变,应该首先考虑外科手术治疗,不能耐受手术可选同步放化疗。对于中晚期患者,不宜直接进行手术。目前通常先采取新辅助治疗(化疗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即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以达到降期的目的,再评估尝试行手术治疗;经评估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也可选择同步放化疗。 我很爱黏哪些人呢? 1、年龄超过40岁。 2、来自食管癌高发区(太行山区、潮汕地区、四川盆地、新疆哈萨克地区等)。 3、有上消化道症状,比如反酸、烧心、吞咽困难。 4、有食管癌家族史或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 5、 具有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6招教你预防我 01 吃饭“慢”一点 02 每餐七分饱 03 增加果蔬摄入 04 远离熏烤制品 05 勿食发霉食物 06 戒烟戒酒,保持体重
郑远 2024-09-02阅读量1348
病请描述:痤疮是一种青春期高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影响毛囊皮脂腺单位。根据中国人群的截面统计,痤疮的发病率为8.1%。然而,超过95%的人在一生中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痤疮,其中3%至7%的患者可能遗留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在青春期,痤疮的出现会显著影响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导致焦虑和自卑感。中国痤疮治疗指南最初发布于2014年,但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和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的出现,指南需要不断更新。2019年版的修订是在2014年版指南基础上,结合了最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专家经验,并考虑了使用者的反馈意见。该指南旨在为各级临床医生提供标准化的诊疗指导,减少治疗选择的差异性,避免不合理治疗带来的潜在风险。 文 | 刘驰 痤疮的发病机制 01 遗传因素 遗传在痤疮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重度痤疮患者中。 02 激素影响 雄激素是导致皮脂腺增生和脂质分泌过多的主要因素。此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其他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也可能参与痤疮的发生。 03 皮脂腺分泌异常 皮脂腺的过度分泌被认为是痤疮形成的基础,而脂质成分的改变,如过氧化鲨烯和游离脂肪酸的增加,也与痤疮有关。 04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 角化异常导致毛囊导管堵塞,形成微粉刺和粉刺,这是痤疮发生的重要步骤。 05 痤疮丙酸杆菌 痤疮丙酸杆菌通过激活免疫反应,促使炎症发生,并在痤疮的整个过程中发挥作用。 06 炎症和免疫反应 炎症反应贯穿痤疮的整个过程,从毛囊壁破裂到真皮中的异物样反应,最终可能导致瘢痕形成。 痤疮的分级 01 痤疮的分级标准 痤疮的治疗方案选择依赖于病变的严重程度。指南将痤疮分为四级,即轻度(Ⅰ级)粉刺型、中度(Ⅱ级)炎性丘疹型、中重度(Ⅲ级)脓疱型和重度(Ⅳ级)结节囊肿型。分级标准基于皮损的性质,从粉刺、炎性丘疹到脓疱和结节囊肿,逐渐加重。 02 分级的重要性与临床应用 痤疮的分级不仅帮助医生评估病情,还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轻度痤疮可以通过外用药物进行有效控制,而中度至重度痤疮则需要结合系统治疗和外用药物的综合方案。通过精确的分级,医生可以更好地管理患者的预期,减少副作用,并提高治疗依从性。 外用药物治疗 01 维A酸类药物 维A酸类药物在痤疮的外用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溶解微粉刺和粉刺,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指南中推荐的外用维A酸类药物包括第一代的全反式维A酸和异维A酸,以及第三代维A酸如阿达帕林和他扎罗汀。阿达帕林因其较好的耐受性,通常作为轻中度痤疮患者的首选药物。使用时应注意维A酸可能导致的光敏性和皮肤刺激反应,建议患者在夜间使用,并避免日晒。 02 抗菌药物的应用 过氧化苯甲酰是痤疮的首选外用抗菌药物,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并且未出现耐药性问题。指南建议,从2.5%浓度的过氧化苯甲酰开始使用,逐渐提高浓度,以减少刺激反应。外用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则因其抗炎作用适用于炎性痤疮,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性,因此不建议单独或长期使用。指南推荐将外用抗生素与过氧化苯甲酰或维A酸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性风险。 03 其他外用药物 指南中还提到了其他外用药物,如壬二酸、水杨酸和硫磺。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抗炎和剥脱作用,在轻中度痤疮治疗中起到辅助作用。壬二酸特别适用于色素沉着和炎性痤疮患者,水杨酸则通过轻微的角质剥脱作用帮助减少粉刺和丘疹。 系统药物治疗 01 口服抗生素 对于中重度痤疮患者,口服抗生素是常用的系统治疗方法。指南推荐首选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100-200 mg/d)和米诺环素(50-100 mg/d),这些药物不仅对痤疮丙酸杆菌敏感,还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米诺环素由于在组织中浓度较高,且耐药性低,常作为优先选择。口服抗生素的疗程通常不超过8周,治疗期间应避免单独使用,并与外用维A酸类药物或过氧化苯甲酰联合使用,以减少耐药性。 02 口服维A酸类药物 口服维A酸类药物如异维A酸是治疗重度结节囊肿型痤疮的一线药物。其机制包括显著抑制皮脂腺的脂质分泌、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以及抗炎和预防瘢痕的形成。异维A酸的推荐剂量为0.25-0.5 mg/kg·d,重度痤疮患者可逐渐增加至0.5-1.0 mg/kg·d。治疗过程中,异维A酸的副作用常见但大多数可逆,如皮肤黏膜干燥、血脂升高、肝功能异常等,需要定期监测。 03 抗雄激素治疗 抗雄激素治疗适用于伴有高雄激素表现的女性痤疮患者,如面部中下1/3区域的皮损、月经不规律、肥胖、多毛和雄激素性脱发。常用的抗雄激素药物包括雌激素和部分孕激素混合的复方制剂(如短效避孕药)和螺内酯(60-200 mg/d)。这些药物通过抑制雄激素的生成或阻断其受体,减少皮脂腺分泌脂质,从而改善痤疮。 物理与化学治疗 01 光动力疗法和红蓝光治疗 光动力疗法(PDT)通过外用5-氨基酮戊酸在毛囊皮脂腺单位的富集,并通过红光(630 nm)或蓝光(415 nm)的照射,抑制皮脂分泌并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对于系统药物治疗失败或患者不耐受的中重度痤疮,PDT可作为替代治疗方法。单独的蓝光照射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而红光照射有助于组织修复,可作为中度痤疮的备选治疗。 02 激光与强脉冲光 指南推荐使用多种激光治疗痤疮及其后遗症。1320 nm、1450 nm和1550 nm的近红外波长激光有助于抑制皮脂腺分泌和抗炎作用。强脉冲光和脉冲染料激光可帮助炎性痤疮后期的红色印痕消退。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如1440 nm、1550 nm激光)和剥脱性点阵激光(如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对痤疮瘢痕有一定改善效果。 03 化学剥脱治疗 化学剥脱术通过果酸、水杨酸等物质的应用,减少角质形成细胞的粘着性,加速表皮细胞脱落和更新,具有抗炎作用。浅表化学剥脱术特别适用于轻中度痤疮及痤疮后色素沉着的辅助治疗。 特殊人群的痤疮治疗 01 儿童痤疮 针对青春期前儿童的痤疮,指南推荐使用低浓度的外用药物,如2.5%过氧化苯甲酰/1%阿达帕林凝胶组合,适用于≥9岁的患儿。对于12岁以下儿童,建议避免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和口服维A酸类药物。针对儿童痤疮的治疗需要谨慎选择药物,尤其是系统治疗,应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剂量。 02 妊娠或哺乳期痤疮 妊娠或哺乳期痤疮的治疗应以安全为前提,优先选择外用药物。过氧化苯甲酰和壬二酸被认为是妊娠期安全的选择,克林霉素也可用于哺乳期痤疮的外用治疗。对于妊娠期的中重度痤疮,必要时可考虑短期使用口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应尽量避免在妊娠前3个月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因其妊娠分级为D,禁用于妊娠期。 中医中药治疗 01 中药内治法 中医在痤疮治疗中强调辨证施治,根据痤疮的不同表现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肺经风热证、脾胃湿热证、痰瘀凝结证和冲任不调证是痤疮的主要证型,分别对应疏风宣肺、清热利湿、化痰散结和调和冲任的治疗原则。常用的中药方剂如枇杷清肺饮、茵陈蒿汤、海藻玉壶汤等,配合中成药如栀子金花丸、连翘败毒丸等,可以有效改善痤疮的症状。 02 中药外治法 中药外治法如湿敷和中药面膜在痤疮的治疗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例如,马齿苋和紫花地丁的水煎液可用于湿敷,帮助减轻炎性丘疹和脓疱的炎症反应。中药面膜如颠倒散(大黄和硫磺的混合粉末)则用于改善结节和囊肿型痤疮。 痤疮的维持治疗 01 维持治疗的重要性 痤疮的维持治疗旨在减轻病情并预防复发,是整体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用维A酸类药物,如0.1%阿达帕林,每周使用3次,可以有效维持治疗效果。此外,联合使用低浓度果酸或抗痤疮类功能性护肤品也可作为维持治疗的选择。维持治疗的疗程通常为3至12个月,具体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皮损情况和治疗反应进行调整。 痤疮的联合与分级治疗 01 联合治疗的重要性 单一治疗方法难以全面覆盖痤疮的所有发病机制,联合治疗至关重要。 联合治疗能作用于痤疮发病的多个环节,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患者依从性。 02 轻中度痤疮的治疗 通常采用外用药物联合治疗,单独外用药物通常仅作用于4个主要发病环节中的1-2个。 联合外用药物可以扩展到2-3个发病环节,常用的外用药物包括维A酸类、抗生素类、过氧化苯甲酰等。 市场上已有多种联合外用药物的复方制剂可供选择。 03 中重度痤疮的治疗 建议系统药物与外用药物的联合使用,如口服抗生素与外用药物的结合。 还可以将药物治疗与物理或化学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以增强整体治疗效果。 04 痤疮分级与个体化治疗 痤疮的分级反映其严重程度和皮损性质,不同级别的痤疮应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应充分体现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痤疮后遗症的处理 01 痤疮后红斑与色素沉着 痤疮后遗症如红斑和色素沉着是患者常见的困扰。指南推荐使用强脉冲光、Q开关1064 nm Nd激光等设备进行治疗。此外,外用改善色素类药物如维A酸类药物、熊果苷和左旋维生素C等可以帮助减少色素沉着。 02 痤疮后瘢痕的处理 萎缩性瘢痕的治疗首选剥脱性点阵激光,如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其次是离子束或铒激光治疗。对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可以选择激素局部封闭注射、激光治疗或手术切除等综合疗法。针对较大的凹陷性瘢痕,钝针分离和填充治疗也可作为有效的补充治疗手段。 患者教育与管理 01 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管理 指南强调了健康教育在痤疮治疗中的重要性。限制高糖和高油饮食、避免脱脂牛奶的摄入、规律作息以及适度控制体重都有助于痤疮的预防和改善。此外,痤疮患者,尤其是重度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因此心理疏导也是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02 科学护肤与定期随访 痤疮患者的皮肤护理应根据皮肤类型进行个性化选择。油性皮肤宜选择控油保湿类护肤品,而混合性皮肤在T区应选择控油类产品,两颊部位则应选择舒敏保湿类产品。在使用维A酸类药物或进行化学剥脱治疗时,建议使用修复皮肤屏障的护肤品,以避免皮肤干燥和敏感。定期随访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随访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复发风险。 本指南概述了痤疮的复杂发病机制,包括遗传、激素、皮脂腺异常和炎症反应。指南根据痤疮的严重程度制定了分级,并提供了外用药物、系统药物、物理治疗和中医中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特别关注特殊人群的安全用药。维持治疗和患者教育被强调为减少复发的关键。整体上,指南为规范和优化痤疮治疗提供了循证依据。 引用文献: [1]鞠强.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48(09):583-588.DOI:10.16761/j.cnki.1000-4963.2019.09.020.
刘驰 2024-08-30阅读量1576
病请描述:痤疮是一种普遍影响全球青少年及成年人的慢性皮肤病,尤其是中重度痤疮,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口服异维A酸自1982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痤疮以来,因其卓越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为了规范异维A酸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和证据,发布了《口服异维A酸治疗痤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共识,结合具体数据和临床细节,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治疗方案。 文 | 刘驰 口服异维A酸的适应症 1. 结节囊肿型重度痤疮的一线治疗。 2. 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中度或中重度痤疮。 3. 治疗意愿较强的轻中度痤疮患者。 4. 暴发性痤疮和聚合性痤疮,在使用抗菌药物和糖 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后应用。 5. 伴有瘢痕或瘢痕形成倾向的痤疮患者。 6. 其他治疗无效、频繁复发的痤疮患者。 7. 痤疮伴严重皮脂溢出。 口服异维A酸的最小适用年龄 推荐12岁以下患者不宜使用口服异维A酸,主要因为大剂量长期使用可能引发骨骺过早闭合、骨质增生等风险。对于12-17岁的痤疮患者,使用异维A酸治疗时应慎重,尤其是合并有代谢或骨骼方面疾病的患者。 口服异维A酸的用法用量 01 推荐剂量 中度至重度痤疮患者的推荐起始剂量为0.25~0.5 mg/kg/天,治疗剂量可逐步增加至0.5~1.0 mg/kg/天;轻中度痤疮患者可以采用低剂量的连续性或隔日治疗方案(10 mg 每天或隔日一次)。建议与食物同服。 02 痤疮加重的处理 建议在治疗开始前评估痤疮加重的风险,对于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通过较低剂量起始或联用泼尼松治疗来预防痤疮加重。若发生异维A酸诱导的严重暴发性痤疮,建议停用异维A酸,并开始口服泼尼松治疗。 03 痤疮复发的预防 通常异维A酸治疗疗程应不少于16周,建议长疗程的低剂量持续性给药。治疗结束后,应根据皮损恢复情况选择适当减少剂量,继续维持治疗2~3个月或更长时间,以预防痤疮复发。 口服异维A酸的安全性 01 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皮肤和黏膜干燥:这是异维A酸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唇炎、皮肤干燥、脱屑、鼻出血等。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保湿剂和防晒产品,并避免过度暴露在阳光下。一项RCT研究显示,使用保湿产品的患者经皮水分流失量明显减少,治疗效果更好。 月经周期紊乱:部分女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月经不调,停药后恢复正常。在治疗前应告知患者可能的月经紊乱风险。 02 药物相互作用 维A酸可能与四环素类药物(导致颅内压升高)、维生素A(导致维生素A过量症状)、华法林(降低华法林活性)、甲氨蝶呤(增加肝损伤风险)等发生相互作用。建议避免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若需使用抗生素,建议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 03 致畸风险 异维A酸具有明确的致畸作用,禁止用于妊娠或即将妊娠的女性。建议育龄期女性在治疗前3个月、治疗期间及停药后3个月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研究表明,妊娠期间使用异维A酸的女性中,有47%的新生儿出现先天性畸形。 04 心理健康风险 虽然部分研究提示异维A酸可能与抑郁、自杀等心理健康问题相关,但目前并无充分证据支持这种关联。一项纳入4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使用异维A酸与抑郁风险之间无显著关联(P=0.02)。尽管如此,建议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尤其是对于已有抑郁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异维A酸。 05 炎症性肠病风险 现有证据无法证明口服异维A酸与炎症性肠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然而,患者在治疗前应被告知可能的潜在风险,并询问是否存在炎症性肠病或家族病史。 06 皮肤治疗的限制 不建议在口服异维A酸治疗期间或停药6个月内进行全脸皮肤磨削术、机械皮肤磨削术或中深层化学换肤等治疗。这是因为异维A酸可能导致皮肤愈合不良和瘢痕形成。在接受皮肤治疗前,应对患者皮肤屏障进行评估,并根据皮肤情况调整治疗强度。 07 骨折风险 现有研究表明,口服异维A酸与骨折风险的相关性较弱。一项大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异维A酸的成人患者与非使用者相比,骨折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对于已有骨骼疾病或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应在治疗期间监测维生素D和钙水平,并视情况调整用药。 用药监测与管理 01 生化指标监测 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及肌酐等指标,尤其对于合并代谢综合征或肝病的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一项研究显示,接受异维A酸治疗的患者中,有约11%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而3%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建议治疗前1周、治疗中每4周监测上述指标,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3个月。 02 甘油三酯升高 异维A酸可能导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通常在调整饮食、减少剂量或停止治疗后恢复正常。一项研究中,超过3%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至正常值上限的两倍或以上。若患者甘油三酯水平持续升高,应考虑减少剂量或暂时停药。 03 肝功能指标异常 异维A酸可能导致肝功能指标轻微升高(如ALT、AST水平),通常在调整剂量或停止治疗后恢复正常。当肝功能指标超出正常值上限2倍时,建议减少剂量;若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应立即停药,并考虑其他治疗方案。 04 心理健康风险 虽然部分研究提示异维A酸可能与抑郁、自杀等心理健康问题相关,但目前并无充分证据支持这种关联。一项纳入4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使用异维A酸与抑郁风险之间无显著关联(P=0.02)。尽管如此,建议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尤其是对于已有抑郁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异维A酸。 《口服异维A酸治疗痤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提供了关于异维A酸在治疗痤疮中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安全性及用药监测的详细指导。共识强调了异维A酸作为重度痤疮一线治疗药物的有效性,指出其在轻中度痤疮中的潜在应用,并强调了治疗期间对患者心理健康和生化指标的监测。共识还提醒临床医生在使用异维A酸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特别是对育龄期女性的避孕要求,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引用文献: [1]口服异维A酸治疗痤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3,52(05):298-307.DOI:10.16761/j.cnki.1000-4963.2023.05.016.
刘驰 2024-08-30阅读量1948
病请描述:烧伤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创伤,而烧伤脓毒症则是烧伤后常见且极为凶险的并发症之一。 一、什么是烧伤脓毒症 烧伤脓毒症是指大面积烧伤后,由于创面感染等原因,导致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等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二、烧伤脓毒症的发病原因 1. 创面感染:烧伤后皮肤屏障破坏,细菌容易定植和感染创面,是导致脓毒症的重要原因。 2. 肠道细菌移位:严重烧伤可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受损,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可移位进入血液循环。 3. 免疫功能低下:烧伤后机体各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其中免疫系统表现为受到抑制,俗话说就是免疫力下降导致了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 三、烧伤脓毒症的临床表现 1. 发热或低体温:体温可升高或降低,波动较大。 2. 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心脏和呼吸系统负担加重。 3. 精神状态改变:如烦躁、谵妄、昏迷等。 4. 腹胀、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 5. 血常规异常:脓毒症时候白细胞计数升高,或者严重脓毒症导致骨髓抑制会导致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异常等,血小板计数下降,乃至三系减少。 6. 凝血功能障碍:凝血时间延长,出现出血倾向,或者出现高凝状态,引起广泛微血栓后DIC形成。 四、烧伤脓毒症的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除了上述症状外,还需要结合血液细菌培养、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五、烧伤脓毒症的危害 如果不及时治疗,烧伤脓毒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肝肾功能损伤乃至衰竭、心功能不全乃至循环衰竭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六、治疗方法 1. 抗感染治疗:及时做创面培养,血培养等,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足量的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注意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导致的二重感染风险。 2. 创面处理:创面的有效封闭是控制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及时有效地处理创面,去除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可以减少感染源。 3. 支持治疗:包括补充营养、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纠正贫血等。 4. 免疫调节治疗:使用免疫调节剂,增强机体免疫力。 5. 脏器功能支持:对出现功能障碍的器官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 七、预防措施 1. 早期处理创面:尽早进行清创、包扎或手术治疗,减少创面感染机会。 2. 加强创面护理: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期换药。 3.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产生。 4. 增强营养支持: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创面愈合和机体恢复。 5. 监测感染指标:定期检测血常规、C 反应蛋白等,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总之,烧伤脓毒症是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中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护理和预防,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了解烧伤脓毒症的相关知识,也有助于在遇到烧伤患者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急救和处理措施,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烧伤脓毒症的认识和治疗也在不断深入和完善,但仍需要我们持续努力,以更好地应对这一严重并发症,保障烧伤患者的生命健康。 大面积烧伤的脓毒症治疗是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争分夺秒,具体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怀疑有烧伤脓毒症,应立即就医。
严炯 2024-07-22阅读量1393
病请描述:那些疾病容易误认为痔疮 这几种肛肠疾病≠痔疮 虽说痔疮是肛肠科常见疾病,并不是每种肛肠问题都能当成痔疮对待。有些肛肠疾病容易与痔疮混淆而耽误治疗。 1、肛瘘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异常管道,外口位于肛周。其多见于男性青壮年,肛周或臀部瘘口经久不愈,或者时愈时溃,不定时地向外溢出脓液、脓血,刺激局部皮肤导致痒痛不适等。肛瘘无法自愈,不治疗会导致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2、肛裂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的小溃疡。通常在排便过程中,因粪便干燥,使肛裂创面受到刺激,导致出血和持续较长时间的剧烈疼痛,出血量较少,且患者常伴有便秘的问题。 3、肛窦炎 该病特点是肛门灼热,有疼痛和下坠感,排便前有少量出血。 4、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其特点是便上带血,无其他不适。目前认为结、直肠癌起自息肉,因此息肉作为癌前病变应受到重视。 5、结直肠癌 该病多发于40~59岁患者,多以便血为突出表现。此外,患者还会伴有腹痛、腹部肿块以及贫血、低热、消瘦、大便长期不成形等症状。 6、溃疡性结肠炎 目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表现为大便混有血液或脓性黏液,多伴有腹痛、腹泻,且反复发作。 建议 对于那些久坐、久站、负重过度、便秘、腹泻等人群,容易引起肛肠疾病发作 1.多运动 加强体育锻炼,避免持续保持同样的姿势。特别是从事久坐、久站、活动少工作的人,更应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球类活动等。 还可做自我提收肛运动,每天1~2次,每次3~5分钟,增加血液循环,调和人体气血,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盆腔充血,改善痔静脉回流。 2.保持大便通畅 养成每天早晨起床后或吃完早餐后排便的习惯。 多吃芹菜、韭菜等富含纤维素多的蔬菜,以及蜂蜜、黑芝麻、核桃仁等食物,增加大便容积,促进肠蠕动。 3.及时治疗肛门及大肠炎症 如有肠炎、痢疾、肛隐窝炎、肛周皮炎等疾病,要及早治疗,避免长期腹泻及炎性分泌物刺激肛门直肠部,引起痔静脉的充血和扩张。 4.注意饮食调理 一定要少吃辣椒、胡椒、酒类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肉苁蓉可用于产妇、病人、体虚者和老人便秘、痔疮脱出、出血等,具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的功效。 5.注意休息 熬夜、劳累过度,是诱发痔疮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上网族、打扑克族、麻将族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 6.排便后温水清洗肛门 每次排便后,都要保证肛门的清洁。 、
邓业巍 2024-07-18阅读量1641
病请描述:近日门诊看诊期间,遇到一个患者咨询,患者自述龟头瘙痒厉害,并且反反复复,每次上厕所的时候,只要一脱裤子就会有很大味道,并且会反复瘙痒、脱皮,甚至会红肿、发生溃烂,自己从网上购买药物涂抹,反而导致结果越来越严重,自己已经求助好多医生,都没有好转,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经过检查,发现患者包皮过长,并且有纵行裂口,有少许白色分泌物,伴有红肿。患者心理负担很大,担心自己是否感染传染病,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包皮龟头炎。 包皮龟头炎是男性常见疾病,是指阴茎包皮和阴茎头出现充血、红肿、糜烂、溃疡等炎性表现,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通常是龟头炎和包皮炎的统称,见于任何年龄的男性患者,可由于细菌、真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各种外界刺激性因素等引起。 导致包皮龟头炎的主要原因是个人生殖器清洗不干净导致感染,使得细菌滋生,引发炎症,通常这类人群伴有包皮过长、包茎等问题,由于包茎或者包皮过长会造成尿液、精液或者其它污垢在包皮囊内得不到清洗,刺激皮肤黏膜。房事不洁也是诱发的原因之一。 得了包皮龟头炎怎么治?首先,应该注意卫生,每天做好清洗,保持清洁,保持干燥的卫生条件,避免各种刺激,例如穿宽松的裤子,避免过度摩擦,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药物治疗,不用炎症引起用药方式不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包皮过长导致的龟头炎如果保守治疗情况不好,还是反复发作,可以再感染得到控制后,进行包皮环切手术。 但是请不要盲目相信偏方或者自己买药涂,如果用药错误,可能就会影响丁丁的日后康复,得不偿失,所以请到正规医院男科或泌尿外科就诊,另外如果包皮过长或者包茎的,或者炎症反反复复,长期处在红肿的条件下,应及早到医院就医。
李墨农 2024-06-25阅读量1927
病请描述:一年之际在于春 都说万物生长在于春,春天也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立春后气温慢慢回升,孩子的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在这段时间会更旺盛,生长也将迎来高峰!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证实,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季节性有很大关联!在春季(3-5月)生长较快,一般是秋季的2-2.5倍。所以家长们要一定重视起来,给孩子进行科学春补,才能事半功倍,助力孩子长高! 为什么说一年之际在于春呢?春天气候温暖,小朋友们不用在束手束脚,家长们带着小朋友参加各类的户外活动如(爬山、散步 放风筝和跑步等),除了运动本身能促进增长,紫外线的照拂能够增加,并且使得人体内合成更多维生素D,促进钙、磷等矿物元素在骨骼里沉积,有利于孩子们的骨骼发育。而且,在春季是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一个季节,如果能够好好把握,说不定可以弯道超车呢。 接下里就有几点想和各位宝爸宝妈们分享,关于春季饮食方面:第一要给孩子们多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因为春季气候逐渐转暖,孩子外出晒太阳的时间增多,会促进身体吸收钙,因此饮食上可以多吃豆制品、海带、鱼虾、芝麻和海产品等富含钙的食物,帮助骨骼的生长发育。第二要给孩子们多吃新鲜春菜(春天季节里面的蔬菜),春季多风,气候干燥,易引发黏膜出血,如果我们小朋友有鼻窦炎史的在春天就要小心啦,避免花粉和灰尘的刺激。在春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菠菜、芹菜、油菜、卷心菜、西红柿、胡萝卜、白萝卜等新鲜蔬菜水果,当然适当的吃一点野菜和糙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荠菜、香椿、玉茭、燕麦片等。 关于春季运动,我也着重推荐这四类运动给到我们的小朋友。第一个是摸高跳,这个算是一个室内运动,如果碰上下雨天无法出门运动或者不爱运动的小朋友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家长们可以在网上自行购买一个摸高神器,安装在墙上或者卧室的门上,写完作业放松的时候,让小朋友们自行摸高15-30次为一组,每组间隔五分钟。第二个是打羽毛球,羽毛球作为一个最经典的弹跳运动,不仅能有效刺激骨骼,还可以提高孩子肢体协调和敏捷度。在羽毛球馆,和孩子们打上一个小时的羽毛球,增加亲子时间的同时,也补上了他们的运动时间。第三个是篮球,这个运动可以刺激下肢生长板,锻炼孩子帮助全身的骨骼、关节、肌肉的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第四个运动是跳绳, 对骨骼发育、肌肉生长、韧带拉伸有帮助,增强骨质,肌肉都得到充分锻炼。但是切记,在运动之前一定要带着小朋友做5-10分钟的热身活动,避免运动的时候拉伤或扭到脚踝。 一年之际在于春,不光是学习,抓住春天的时间,让我们一起助力孩子们茁壮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3-11阅读量2494
病请描述:鼻部疾病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包括过敏性鼻炎在内的鼻部疾病更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鼻腔局部用药是治疗鼻部疾病的常用手段,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患者在鼻部用药方法方面还存在很多误区。那么,鼻部用药,您用对了吗?这里,我们就来讲讲鼻腔局部用药的用法和注意事项吧。 鼻腔局部用药是利用鼻腔与外界天然相通的优势,于鼻腔局部操作、施加药物治疗鼻部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这种治疗方式历史悠久,我国传统医书《五十二病方》、《本草纲目》、《医学起源》中都有“鼻疗”的记载。与口服或注射给药等全身给药方法相比,鼻腔局部用药具有施加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副作用小等优势。 目前常用的鼻腔局部用药方式包括滴鼻剂治疗,喷鼻剂治疗和鼻腔冲洗治疗。我们先从滴鼻剂的使用方法说起,滴鼻剂是将药物滴入鼻腔以作用于鼻腔鼻窦以及鼻咽部黏膜的一种给药方式,因此滴鼻剂使用时务必使药物达到以上作用部位,为了实现这一点建议按照以下方法使用:患者仰面平躺,头稍后仰(见图1),每侧鼻孔滴入滴鼻剂1-2滴,用药2分钟后起身。 我们再来看看喷鼻剂使用方法。喷鼻剂是利用高压给药装置将药物雾化后喷入鼻腔的一种给药方式,与滴鼻剂一样喷鼻剂的使用同样有讲究。由于人体鼻中隔(就是我们两个鼻孔中间那道“墙”)表面血管丰富,如果长期将药物喷至该面,就会造成鼻腔出血的状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使药物更好的进入鼻腔鼻窦区域,我们需要按照下面的方法使用喷鼻剂:将喷头塞入鼻腔(见图2),用右手为左侧鼻腔喷药,左手为右侧鼻腔喷药,这样做可以使喷头朝向鼻腔外侧方向,避免损伤鼻中隔黏膜。同时,喷药的时候,最好用另一只手将另一侧鼻孔按压住,将药液喷入鼻腔后用力吸鼻,这样能够保证药液更好到达用药部位。 除了上面讲的滴鼻剂和喷鼻剂,目前在临床中还有一种常见的鼻腔局部治疗手段就是鼻腔冲洗。目前,鼻腔冲洗中使用的主要冲洗剂是盐水,使用盐水冲洗不仅可将鼻腔分泌物清除干净,同时盐水本身也具有杀菌的作用。使用鼻腔冲洗时要注意,冲洗时嘴巴微张,头部不要偏斜,不要讲话或作吞咽的动作,以免冲洗液通过咽鼓管逆流进入中耳腔(见图3)。冲洗时,冲洗液自鼻腔和口中自然流出即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鼻腔冲洗这种治疗手段只适合成年人和5岁以上能够正确操作冲洗器的儿童,不能操作冲洗器的儿童不建议使用这种治疗方式以免造成不适。此外,冲洗器中所用盐水的浓度也有讲究,一般有3%(高浓度)和0.9%(低浓度)两种浓度,高浓度一般用于有鼻塞的患者,使用时间一般不要超过两周,以免造成鼻腔干燥不适,一般使用一到两周后就应转为低浓度洗鼻。 以上是滴鼻剂、喷鼻剂和鼻腔冲洗的使用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临床中有时根据治疗需要以上提到的治疗手段需要同时使用,那么这时在用药顺序上就要注意了。原则上先用盐水冲洗鼻腔待鼻腔分泌物清理干净后再用其他鼻腔局部治疗手段,这样不仅可以为后续药物的使用创造更加清洁的环境,同时可以避免将刚刚置入鼻腔的药物冲掉。 以上就是鼻腔常见的几种治疗方式的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赵可庆 2024-03-04阅读量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