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踝关节疼痛 > 内容

踝关节疼痛内容

生长激素临床使用的常见不良反...

病请描述:生长激素临床使用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 一、引言 生长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 HGH),这是一种由人体脑垂体自然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它在调节人体生长和代谢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发现生长激素不仅仅局限于自然分泌的范畴,它还可以被用于治疗一系列特定的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矮小症等。尽管生长激素的应用给许多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并通过具体案例和干预措施,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应对方法。 二、常见不良反应及案例分析 1. 水肿 生长激素可能导致体内水分潴留,从而引发水肿。这种不良反应通常在治疗初期最为明显,但随着治疗的深入,身体会逐渐适应并减少水肿的发生。 案例:小明,一位12岁的男孩,因为生长激素缺乏症接受了生长激素治疗。在治疗初期,他出现了明显的下肢水肿。经过医生的详细解释和观察,小明和家人了解到这是治疗过程中的正常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水肿症状逐渐消退,生长激素的治疗效果也逐渐显现。 干预措施:对于轻度的水肿,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减,应及时咨询医生。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减轻水肿症状。 2. 关节疼痛 生长激素可能刺激骨骼生长,导致关节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是暂时性的,并随着治疗的进行而逐渐缓解。 案例:小红,一位15岁的女孩,因为矮小症接受了生长激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她出现了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轻度疼痛。医生告诉她这是生长激素刺激骨骼生长的正常反应,并建议她适当进行运动以缓解疼痛。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整,小红的关节疼痛症状逐渐减轻。 干预措施:对于轻度的关节疼痛,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和运动来缓解。但如果疼痛严重或持续不减,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调整治疗方案,如减少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减轻关节疼痛症状。 3. 糖代谢异常 生长激素可能影响糖代谢,导致血糖升高。因此,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确保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案例:小方,一位9岁的男孩,因为生长激素缺乏症接受了生长激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血糖水平有所升高。经过医生的调整和治疗,他的血糖逐渐恢复正常。医生告诉他,只要定期监测血糖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就可以有效避免糖代谢异常带来的风险。 干预措施: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饮食和运动调整。如果血糖持续升高,可能需要使用降糖药物或调整生长激素的剂量。此外,患者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以维护良好的糖代谢状态。 三、总结与展望 尽管生长激素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但只要我们了解了这些反应,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就可以有效地减轻症状并保障治疗效果。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方法来减少生长激素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生长激素的临床使用及其不良反应,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生长发育 2024-04-02阅读量1962

儿童扁平足:了解与关注-孙弢

病请描述:儿童扁平足:了解与关注   儿童扁平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问题,影响着许多孩子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本文将介绍儿童扁平足的定义、症状、影响、原因和诊断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孩子的足部健康。 第一节:什么是扁平足? 扁平足是指足弓的高度减少或消失,使得足部在站立时接触地面的面积增大。正常情况下,足弓的存在有助于吸收冲击力、提供稳定性和平衡。然而,儿童扁平足意味着足部的足弓发育不完全或不正常。 第二节:儿童扁平足的症状和特征 儿童扁平足的症状和特征可以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 1. 足部疲劳:孩子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可能感到足部疲劳和不适。 2. 足底疼痛:足弓的缺失或减少可能导致足底疼痛,尤其是在活动后或长时间站立后。 3. 足部变形:扁平足可能导致足部的外观变形,如足部变宽或扁平。 4. 足踝关节问题:扁平足可能导致足踝关节的不稳定性,增加受伤的风险。 5. 步态异常:某些孩子可能表现出步态异常,如脚内翻或脚外翻。 第三节:扁平足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儿童扁平足可能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 1. 运动能力受限:孩子可能在进行某些活动时感到不适或困难,如跑步、跳跃或参加体育运动。 2. 足部疼痛:足底疼痛可能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和时间。 3. 足部变形:足部的变形可能影响孩子的鞋子选择和穿着舒适度。 4. 心理影响:孩子可能因为足部外观的不同而感到自卑或焦虑。 第四节:儿童扁平足的原因 儿童扁平足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 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扁平足的成员可能会增加孩子患扁平足的风险。 2. 肌肉和韧带问题:肌肉和韧带的发育问题可能导致足弓发育不良。 3. 先天性问题:某些先天性疾病或畸形可能导致儿童扁平足。 4. 足部受伤:足部受伤或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足弓的损伤和扁平足的发展。 第五节:如何诊断儿童扁平足? 儿童扁平足的诊断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判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诊断方法: 1. 临床观察:医生会观察孩子的足部外观和步态,以评估足弓的形态和功能。 2. 足部压力分析:通过使用压力板或其他测量工具,医生可以评估孩子的足部压力分布,以了解足弓的情况。 3. X射线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X射线检查,以评估足骨和关节的结构。 儿童扁平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问题,需要家长和医生的关注和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孩子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的孩子出现足部不适或疼痛的症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建议。通过合理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孩子可以获得更好的足部健康和活动能力。

生长发育 2024-03-18阅读量2022

除了下蹲与下跪,还有哪些动作...

病请描述: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力量、骨骼质量都逐渐下降,使得日常活动中的一些动作如下蹲和下跪风险增加。本文旨在提示这些动作对老年人带来的潜在风险,以帮助指导老年人进行更安全的日常活动。 1、下跪:下跪时,膝关节需要承受体重的2至8倍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在一项针对600名参与者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每周中6天中或有更多次下跪活动的人,其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下跪时膝关节的过度弯曲可能会导致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及炎症,引起疼痛和肿胀。对于患有骨关节炎的老年人来说,下跪动作可能加重症状,影响关节功能。 2、下蹲: 下蹲动作对膝关节造成较大压力,尤其是对于髌股关节的影响。在一项对45名健康女性进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下蹲时髌股关节的负荷显著增加,尤其是当膝盖超过脚尖时,这种负荷可能导致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发生。此外,下蹲时肌肉力量的不平衡,如大腿肌肉力量下降,也可能导致膝关节的不稳定,增加关节损伤的风险。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下蹲动作与髌股关节疼痛的发生有关,尤其是当个体的膝伸展力量较弱时。     老年人在日常活动中应尽量避免频繁的下蹲和下跪动作,以减少膝关节的负担和损伤风险。由于骨骼和关节的退行性变化,老年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可能下降,除了下蹲和下跪还有一些动作或活动可能对他们的关节造成潜在风险。以下是一些对老年人关节可能构成风险的动作:     深蹲:除了前文提到的下蹲,深蹲动作尤其对膝关节施加较大压力,可能导致关节过度磨损和损伤。     举重物:举起重物时,尤其是在没有适当技巧的情况下,可能会对腰部、肩部和膝关节造成过度负担。     长距离跑步:长期跑步可能对髋关节和膝关节产生冲击,导致关节软骨退化。     跳跃运动:跳跃、篮球、排球等运动会产生显著的冲击力,可能加速关节的磨损。     上下楼梯运动:频繁上下楼梯对膝关节和踝关节施加额外压力,可能增加受伤风险。     突然的运动方向变换:如网球、羽毛球等运动中快速改变方向可能对膝关节和踝关节造成扭伤。     长时间站立:长时间站立可能导致下肢关节负担加重,尤其是对于髋关节和膝关节。     高强度运动:老年人参与高强度训练可能对关节造成过度压力。     为了减少关节损伤的风险,老年人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应选择低冲击、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和太极。同时,进行适当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训练也有助于保护关节。在开始任何新的运动计划之前,应该咨询专业人员(医生、治疗师)的建议,确保运动方式和强度适合他们的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 Haj-Mirzaian, A.; Mohajer, B.; Guermazi, A.; et al. Kneeling as a risk factor of patellofemoral joint cartilage damage worsening: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n the Osteoarthritis Initiative. Eur Radiol. 2020; 29: 5163-5170. 2. Pereira, P.M.; Baptista, J.S.; Conceição, F.; et al.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Risk Associated with Squats: A Systematic Review.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2; 19: 9241. 3. Lankhorst, N.E.; Bierma-Zeinstra, S.M.A.; Van Middelkoop, M. Risk factors for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2012; 42: 81-94. 4. Rytter, S.; Jensen, L.K.; Bonde, J.P. Occupational kneeling and radiographic tibiofemoral and patellofemoral osteoarthritis. J Occup Med Toxicol. 2009; 4: 19. 5. Cooper, C., McAlindon, T., Coggon, D., Egger, P., Dieppe, P. Occupational activity and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Ann Rheum Dis. 1994; 53: 90-93. 6. Escamilla, R.F.; Zheng, N.; MacLeod, T.D.; et al. Patellofemoral compressive force and stress during the forward and side lunges with and without a stride. Clin. Biomech. 2008; 23: 1026-1037. 7. Boling, M.C.; Padua, D.A.; Marshall, S.W.; et al. A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biomechanical risk factors for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the Joint Undertaking to Monitor and Prevent ACL Injury (JUMP-ACL) cohort. Am J Sports Med. 2009; 37: 2108-2116.  

庞坚 2024-03-15阅读量1166

小脚丫的大问题:儿童扁平足全...

病请描述:小脚丫的大问题:儿童扁平足全面科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双健康的小脚丫,是孩子们快乐成长、探索世界的基础。然而,在我们身边,有一部分孩子的小脚丫却承受着一种常见却又不容忽视的问题——扁平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看似微小实则影响深远的领域。 一、认识儿童扁平足 扁平足,又称平足症,是指正常足弓在负重状态下消失或塌陷,使得足底呈现接近平面的状态。在儿童群体中,扁平足并非罕见现象,尤其在婴幼儿时期,由于足部骨骼和肌肉发育尚未成熟,大部分孩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扁平足表现。 二、扁平足的症状与影响 1. 症状识别 轻度扁平足可能并无明显症状,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可能会出现走路姿势异常(如内八字)、步态不稳定、易疲劳、足底疼痛等。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踝关节、膝关节甚至腰部的不适感。 2. 长远影响 若不及时干预,扁平足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质量,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足部结构变形,增加患上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三、扁平足的成因揭秘 1. 先天因素 部分儿童扁平足可能是遗传导致,或者出生时足部结构异常。 2. 后天因素 长时间站立、行走过度负荷,穿着不合适的鞋子,肥胖以及某些神经肌肉性疾病也可能引起扁平足的发生和发展。 四、科学防治与康复策略 1. 定期检查 家长应定期观察并测量孩子的足弓形态变化,必要时请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2. 合理选鞋 选择具有良好支撑力且适合足型的鞋履,避免穿硬底、无弹性的鞋子。 3. 适当锻炼 鼓励孩子进行足部肌肉锻炼,如踮脚尖、抓毛巾等有助于强化足弓的运动。 4. 矫形治疗 对于严重的扁平足,可采用定制矫形鞋垫、矫形器或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物理疗法及康复训练。 5. 体重管理 保持适宜的体重,减轻对足部的压力负担。 每一双小脚丫都是孩子走向美好未来的起点。面对儿童扁平足这一大问题,我们需要以科学的眼光去审视,用关爱的心灵去呵护。通过早期发现、正确预防和适时干预,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的足部,稳健地迈向人生的每一段旅程。让我们共同关注儿童足部健康,为他们的快乐成长护航!

生长发育 2024-03-11阅读量3295

儿童扁平足:确诊、治疗和可能...

病请描述:儿童扁平足:确诊、治疗和可能的影响   儿童扁平足是许多孩子常见的足部问题之一。了解儿童扁平足的确诊方法、治疗选择以及可能的影响,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管理和关注孩子的足部健康。   问题1:如何确诊儿童扁平足? 确诊儿童扁平足通常需要医疗专业人员进行评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确诊方法: - 体格检查:医生会仔细观察孩子的足部,检查足弓的形状和高度。他们还可能观察孩子行走或站立时的足部姿势。 - 足部压力分析:通过使用特殊的压力分析系统,医生可以评估孩子的足部负荷分布,以确定足弓的支撑情况。 - X射线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X射线检查,以评估足部骨骼结构和关节情况。   问题2:有哪些治疗儿童扁平足的方法? 治疗儿童扁平足的方法因孩子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 观察和监测:对于轻度的扁平足,医生可能会建议观察和监测孩子的足部发展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干预。 -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治疗,如足部肌肉和韧带的锻炼、伸展运动和理疗,可以加强足部的支撑结构和改善足弓的形态。 - 矫形鞋垫或支撑物: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矫形鞋垫或足弓支撑物,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减轻足部不适。 - 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或其他药物来缓解足部疼痛和炎症。 - 外科手术:对于极少数严重病例,当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医生可能会考虑外科手术来重建足部的支撑结构。   问题3:儿童扁平足对孩子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 儿童扁平足可能对孩子的日常生活产生一些影响,包括: - 足部不适和疼痛:扁平足可能导致足部的不适和疼痛,影响孩子的行走、运动和参与体育活动。 - 运动能力受限:孩子可能因为足部不适而在体育活动中受限,影响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参与度。 - 姿势问题:扁平足可能导致孩子的姿势不稳定,增加其他骨骼和关节问题的风险。 - 心理影响:孩子可能因为足部问题而感到自卑或不安,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问题4:儿童扁平足是否会自行恢复?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轻度的扁平足可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行恢复。随着骨骼、肌肉和韧带的发育,足部的结构可能会逐渐改善。然而,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扁平足可能会持续存在或加重,需要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问题5:儿童扁平足是否会导致其他足部问题? 儿童扁平足本身可能不会直接导致其他足部问题,但如果未得到适当的管理和治疗,可能会增加其他足部问题的风险。例如,扁平足可能导致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踝关节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对于有扁平足的孩子,及时的干预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扁平足是常见的足部问题,了解其确诊方法、治疗选择以及可能的影响对于家长至关重要。如果您的孩子被诊断出扁平足或出现足部不适和相关症状,建议咨询医疗专业人员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通过适当的关注和治疗,可以帮助孩子缓解症状,促进足部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生长发育 2023-12-29阅读量3078

儿童扁平足的治疗-杨禄红

病请描述:一、诊断扁平足是指足弓低平或消失的足部畸形。在儿童期,扁平足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疼痛、疲劳、步态异常等问题。因此,对于扁平足的儿童,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确定其严重程度和类型。1. 体格检查:包括足部外观、足底轮廓、足底筋膜紧张度、踝关节活动度等。同时,我们需要观察孩子的步态,了解其是否有疼痛、疲劳等症状。2. X光检查:通过X光检查可以了解足弓高度、关节排列等情况,有助于判断扁平足的类型和程度。3. 康复评估:包括身体姿势、步态、肌力等,以评估孩子的整体健康状况。 二、矫正康复对于轻度至中度的扁平足儿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矫正康复方法:1. 调整鞋垫:选择柔软、厚实的鞋垫,以缓冲足底压力,改善足底血液循环。2. 锻炼足底肌肉:鼓励孩子进行足底肌肉锻炼,如提踵训练、跳绳等,以增强足底肌肉力量。3. 调整站立和坐姿:教导孩子正确的站立和坐姿,以减轻足弓负担。4. 矫形鞋或鞋垫:对于重度扁平足儿童,我们可以根据X光检查结果,定制矫形鞋或鞋垫,以改善足弓高度。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家庭疗法:1. 温水泡脚:每天用温水泡脚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足底筋膜紧张。2. 按摩足底:轻轻按摩足底筋膜、肌肉和关节,以放松肌肉、缓解疼痛。3. 赤足行走:让孩子赤足行走,可以锻炼足底肌肉,提高足弓弹性。 然而,对于重度扁平足儿童,单纯的矫正康复可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此时我们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三、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扁平足的目的在于改善足弓高度、纠正关节排列异常等。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1. 软组织手术:包括跖腱膜切断术、跗骨管减压术等,以松解足底筋膜和韧带,增加足弓高度。2. 骨性手术:包括楔形跟骨削骨术、跖骨头内移术等,以调整关节排列,改善足弓高度。3. 综合手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用软组织手术和骨性手术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扁平足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手术安全和效果。同时,家长需要了解手术风险、术后康复等事项,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四、预防与保健预防扁平足及其相关问题,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 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保证孩子营养均衡、充足睡眠、适当运动等,以促进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2. 选择合适的鞋子:根据孩子的脚型和活动量,选择透气性好、支撑力强、软硬适中的鞋子,以保护孩子的脚部健康。3.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定期带孩子进行健康检查,包括步态、肌力、关节活动度等,以便及早发现扁平足及其相关问题。4. 合理运动: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肌肉力量,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行走。总之,扁平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问题,但多数情况下无需过度担心。家长需要了解其诊断、矫正康复和手术治疗等方面的知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预防和保健工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生长发育 2023-12-12阅读量1920

过敏性紫癜科普一下

病请描述:秋冬季,儿童过敏性紫癜多发,请及时就医! 病例介绍 小言(化名)一早起床就和妈妈说脚疼。妈妈一看,怎么脚踝肿的像馒头一样,腿上还有一块块的红斑,疼的不能走路。父母俩人赶紧带孩子到县医院看病,县医院医师说孩子要住院,爸爸妈妈更着急了,连夜就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厦门市儿童医院)急诊科,急诊医师一看,你们家孩子这是关节型过敏性紫癜,住院去治疗好一点。就这样,小言住进了厦门市儿童医院肾脏病专科病房。经过治疗,腿部疼痛慢慢缓解,腿上的红斑逐渐消退,脚踝肿胀消失。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出院了。 什么是过敏性紫癜? 造成小言如此痛苦的过敏性紫癜是什么呢?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全身中小血管炎,临床表现为特征性皮疹,常伴关节、消化道及肾脏等多系统器官损害。2-6岁的孩子发病率高,其中4-6岁发病率最高,冬秋季比较多发。 过敏性紫癜的症状是什么? 怎么知道得了过敏性紫癜呢?这个疾病有4个主要脏器损害和表现。1、皮疹是最常见的症状,多双下肢压之不退皮疹,也可见于阴囊、阴茎、手掌及足底处,部分血管神经性水肿。2、关节症状:表现为关节肿痛,主要于双下肢,多踝关节及膝关节。3、胃肠道表现:表现腹痛,可伴有呕血、便血表现,重者大量出血、肠梗阻、肠套叠及肠穿孔。4、肾脏损害:表现血尿、泡沫尿,高血压可单发或合并肾脏病变,严重的可出现急性肾衰竭。少数有头痛、心肌炎等表现,发生率低。 皮肤、关节、胃肠道症状在急性期可能表现很重且易反复,家属可能会很紧张,但上述症状治疗后都可以治愈,不留皮肤沉着、关节畸形等后遗症。但要警惕合并肾脏损害,肾损伤可能表现单纯的血尿、蛋白尿,也可表现急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所以得过敏性紫癜的孩子,医生都会交代家长定期查尿常规,一般肾损伤会发生在过敏性紫癜后半年后发生,90%的肾损伤发生在2个月内,所以规律随访尿常规是极为重要的。 双下肢皮疹阴茎、阴囊皮疹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是什么? 生病后每位家长肯定最关心孩子为什么生病?但遗憾的是,过敏性紫癜的病因至今未明,目前发现原因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1、感染:感冒常常是过敏性紫癜的触发因素,链球菌感染是最多见的。2、疫苗接种:有科学家文献报道疫苗接种也可能诱发过敏性紫癜。3、食物和药物因素:约1/4患者与鱼、虾类过敏有关,有个案文献报道某些药物可能诱发过敏性紫癜发生。4、遗传因素:过敏性紫癜存在遗传好发倾向。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有哪些? 过敏性紫癜怎么治疗?孩子需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双下肢血管压力,急性期需适当控制饮食,当肠道功能恢复后,可恢复正常饮食。感染是过敏性紫癜的可能诱因,治疗蛀牙等隐匿性的感染能减少复发。 过敏性紫癜一般以对症治疗、减轻疼痛为主。当过敏性紫癜合并关节、严重消化道症状时,使用激素治疗,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缩短关节症状持续时间,缩短腹痛持续时间。但激素不能预防过敏性紫癜的复发,也不能降低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生的概率。 总结: 总的来说,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因素众多且复杂,在冬秋季节高发,会表现红色皮疹、关节肿痛、不同程度的腹痛,急性期表现可能很重,但这些症状都是可以治愈的,并且不会留下后遗症,所以家属不用紧张,发现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但必须遵医嘱定期复查尿常规,一般前2个月要每1-2周查一次尿常规,过敏性紫癜合并肾脏损害可轻可重,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黎书,王峥.儿童过敏性紫癜诊疗指南解读[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06):733-736. 吴小川,唐雪梅,胡坚,张秋业,黄建萍,李永柏.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治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07):502-507.

曾锦华 2023-02-09阅读量3890

尿酸超标,不痛也没有任何症状...

病请描述:前不久,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前来就诊,当他露出脚踝的时候,医生们都震惊不已。只见他的脚踝处肿大,脚趾等关节畸形、粗大,这是我们常说的“痛风石”。 患者自述,他有痛风病史20余年了,刚开始只是尿酸数值高,前期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来调理。后来尿酸没有控制好,出现了痛风,后来先后通过吃别嘌醇和非布司他控制病情。但是由于出现了肝功能异常,再加上没有出现疼痛的症状,以为没什么问题,就没当回事,没有按时吃药、查尿酸、看医生。结果病情进一步发展,由足部蔓延到膝关节、踝关节,情况越来越严重,体内的痛风石越来越多、越长越大,导致行走受限,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虽然痛风是少数可以治愈的疾病之一,但复发率却很高。据统计,痛风首次发作后,50%以上的患者会在一年内复发,长期无复发者只占7%。很多无症状患者,往往会忽视病情,不注重尿酸检查,有的即使在体检中发现尿酸高,也往往不去就医,进而延误了病情。 还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有症状时能管住嘴、配合吃药,症状一旦缓解, 就随便停药并开始大吃大喝,这样不仅会导致病情反复,还会给身体带来更大的损害。痛定思痛,建议患者们即使在症状缓解期,也要管理好尿酸水平,使其处于“达标”状态。 人体中的尿酸从哪里来的呢?尿酸来源于嘌呤的代谢,这种嘌呤有可能是外源性的,有可能是内源性的。内源性是体内核酸不断更新分解而来,更新途径为核酸→嘌呤→尿酸,约80%的尿酸源于体内核酸的分解,另外20%为外源性,来自富含嘌呤的食物。 那么,一旦发现尿酸超标该怎么办呢? 第一,要及时就诊。一旦查出尿酸水平超过正常值,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要不当回事,等到病情严重了,出现症状才到医院看病。只有将尿酸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人体健康。 第二,注意饮食调控。避免摄入高热量食物,比如动物内脏、甲壳类、浓肉汁及酒精制品,限制红肉、海鱼、含果糖软饮料,鼓励摄入脱脂或低脂奶制品、鸡蛋、新鲜蔬菜及粗粮,每天饮水大于4瓶矿泉水。 第三,配合药物治疗。在调整饮食的同时,选择降尿酸药物如立加利仙(苯溴马隆),同时还要定期复查血尿酸水平。

痛风中心 2022-10-19阅读量1626

高尿酸不可轻视!它的背后潜伏...

病请描述:前段时间,一位妈妈带着26岁的儿子来医院做检查,小伙子足部有刺痛感已经2个月了,至今没有缓解,特别在夜晚睡觉或者是在清晨起床的时候,趾骨关节疼痛的症状会非常明显。在医院拍完CT片子发现,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踝关节、脚趾关节有很多白色的高密度影像。 很明显,那些都是尿酸盐结晶,小伙子的症状是痛风。检查了尿酸,果不其然尿酸高达560μmol/L以上。这样年轻的患者一个月内同一个医生可以碰到好几个,那么为什么高尿酸的问题会困扰现代年轻人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尿酸?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人体内的尿酸20%来源于摄入的含有嘌呤的食物,80%来源于人体内自身新陈代谢分解的产物,以及人体自身合成的化合物。 如果体内产生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蓄积过多,导致人体体液变酸,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 那么,为什么尿酸会增多呢? 1、尿酸排泄减少 临床上有90%左右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是因为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当尿酸排泄出现障碍的时候,就会使其在体内大量的堆积,时间久了之后就会诱发高尿酸血症。 2、尿酸生成增多 若患者本身存在先天性嘌呤代谢障碍问题,那么就会出现尿酸生成增多的状况。这些异常现象通常与尿酸酶基因失活、尿酸合成或转化过程当中相关基因缺陷有关。 3、药物刺激 临床上很多药物都是会抑制尿酸排泄的,比如呋塞米、依他尼酸、阿司匹林等等,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后,就会让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概率提高。 如何有效控制尿酸? 当尿酸升高超过人体血尿酸饱和度时,尿酸盐晶体析出,并沉积在关节、血管壁、肾脏等部位,就可引起相应的损害。大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是没有症状的,但这更危险!因为它同高血脂一样,往往是“沉默杀手”。高尿酸可引发痛风,这是大家熟知的,因此控制尿酸,预防高尿酸血症一方面要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平时多喝水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外,抑制体内的尿酸重吸收,增加尿酸的排泄来控制体内尿酸则成为主要重点,如果一旦发现尿酸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更需要介入降尿酸的药物,目前这类药物主要以立加利仙(苯溴马隆)为主。立加利仙主要是通过抑制肾近端小管尿酸盐转运蛋白(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9),从而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帮助人体内的尿酸加速排泄,进而降低血中的尿酸浓度,预防痛风发作风险。 高尿酸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自己得了高尿酸,却仍然不加以控制,导致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疼痛只是尿酸带来的第一种体验,随着尿酸问题的逐渐严重,患者还有可能发生高尿酸血症、肾衰竭等严重问题,最终危害生命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有高尿酸的前兆,一定要及时就医!

痛风中心 2022-10-13阅读量1793

3D打印矫形鞋垫&mdash...

病请描述: 足部解剖 人的足部由26块骨头,32条肌肉和筋腱,30多个关节及100多条韧带连结组合而成,足部的复杂结构,使其在走路时能适应各种地形,更有效地推进身体,吸收地面的冲击。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了负重、行走和吸收震荡,足骨、韧带和肌肉共同作用形成足弓。人体足弓具有弹性,随姿势的改变而有所不同,在人体的脚部占有重要地位。一般来说足弓可分为纵弓和横弓,纵弓又可分为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 当足部结构出现问题或发生疼痛时,步态和足弓便可能产生异常状况从而使其他关节或组织受损形成其他足患。如足弓过低的扁平足和足弓过高的高弓足。 足弓检查方法 鞋印检查法 通过观察鞋底磨损,判断足弓高低。 足印法 足印法是指患者用不同方式(光脚沾水或墨)于白纸(干燥平坦地面或透明玻璃)上获得足底印记,若前足和后足断开,判为高足弓;印记连在一起并未超过足底的中趾连线判为正常足;而超过中趾连线且中足和后足的宽度几乎同宽,判为扁平足。 同时结合比例法或划线法进行判读,正常足印的足弓空白区宽度与足印最窄区宽度(实心)之比是2:1, 轻度扁平足的比值为1:1, 中度扁平足之比为1:2,重度扁平足无空白区。 足弓角 足弓角的测量需摄取站立(负重位)双侧足部X线水平侧位片 内侧纵弓——内弓角(正常值:113°~130°) 测量方法:由跟骨的最低点至距骨头的最低点作一直线,再由距骨头的最低点至第1跖骨头最低点作一直线,测量两线形成的夹角。 外侧纵弓——外弓角(正常值:130°~150°) 测量方法:由跟骨最低点至跟骰关节最低点作一直线,再由跟骰关节最低点至第5跖骨头最低点作一直线,测量两线形成的夹角。 横弓——前弓角(正常值:>13°) 测量方法:由第1跖跗关节最低点至第1跖骨头最低点作一直线,再由第1跖骨头最低点至跟骨最低点作一直线,测量两线形成的夹角。 横弓——后弓角(正常值:>16°) 测量方法:由跟骰关节最低点至跟骨最低点作一直线,再由跟骨最低点至第5跖骨头最低点作一直线,测量两线形成的夹角。 足底压力测试 足底压力测试系统由多个压力传感器组成,能够在非常高的采集频率下捕捉到足底各个区域的压力变化,客观的反映脚着地整个过程中的用力大小、稳定和平衡性、持续时间等参数,准确判断足底压力。 扁平足 何为扁平足 扁平足即足弓低平或消失,患足外翻,站立、行走的时候足弓塌陷,引起足部疼痛的一种畸形。根据扁平足形成特点分为先天性扁平足和后天性扁平足。  先天性扁平足,也称为病理性或僵硬性, 其特点是不论负重还是不负重其足弓都存在塌陷或消失现象,受足弓跖骨、舟骨、楔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畸形所致,该扁平足可选择足部发育阶段进行矫正。 后天性扁平足是由于体重多大而足部肌肉肌腱力量不足引起慢性劳损而成,或是足部受到外伤,主要发生在成人阶段,如孕妇、老年人等,此种情况常用矫形足弓鞋垫进行干预进行延缓症状的恶化。 扁平足的危害 足跟部由于扁平足前足外翻,导致压力重心向足跟内侧转移,不能均匀分布在足跟部,从而导致足内部疼痛或根部骨刺发生。扁平足的足底压力在行走过程中不能均匀的在前脚掌和后跟之间进行移动,为了改变足底压力改变带来的足部疼痛;足弓塌陷也会代偿性的引起其他疾病。 由于足弓的消失使得在运动过程中,或在跳落过程中起不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容易带来其他关节的代偿缓冲,加重其他关节的冲量压力,形成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疲劳或损伤。 扁平足治疗方式 运动治疗 扁平足治疗的根本途径就是纠正足部因扁平足而产生的不良力学机制。对于中、轻度扁平足患者来说,体育锻炼是积极的治疗方法。其能够通过加强足部肌肉力量、韧带强度来维持正常的足弓形状,预防人体在发育中出现足弓塌陷。 目前,提升足部肌肉和韧带的运动主要有:跑步、跳绳、爬肋木、沙滩赤脚跑跳等。不过锻炼要适量,青少年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且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在15岁以前不宜进行负重练习,应以跑跳为主,并注意动作的正确性。 3D打印矫形鞋垫 足部辅具如矫形鞋垫,帮助足部稳固或使其维持在一个较好的姿势,增加功能,减轻疼痛部位的承重等。扁平足的矫形鞋垫能够起到良好的矫正和支撑作用。 通过3D足部扫描设备快速创建足踝数字模型,根据足部畸形设计,恢复足弓支撑、足底三点承重、缓冲减震、分散和减缓足底压力,最终输入3D打印机完成矫形鞋垫制作,精度高,效率快。3D打印设计内部填充设置蜂窝结构,提供不同的应力支撑。 3D打印矫形鞋垫,通过生物力学原理设计,支撑足弓实现足部三点支撑,矫正跟骨内外翻,平衡足底压力,预防矫正畸形,减少足部疲劳和疼痛,增加舒适性。 就诊流程 个性化3D打印矫形鞋垫,不同于传统石膏取模方式,通过足部扫描仪获得体表信息,结合患者情况通过计算机精准设计,部分或全部3D打印工艺制作完成,做到精准矫正与治疗。 3D打印鞋垫作为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式,三维扫描过程干净卫生高效、快捷,鞋垫安全美观、与人体高度贴合;计算机设计矫正的精准度高,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同时更好的保护足部健康。

王金武 2022-09-23阅读量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