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口腔 > 舌苔薄白 > 内容

舌苔薄白内容

苏州看精囊炎的中医系列讲堂(...

病请描述:徐先生,50岁,主诉:反复尿频、血精8年加重9天,经朋友介绍挂了我苏州国医堂的门诊号,尝试中医治疗。 初诊, 徐先生尿频、尿不尽、精索疼痛、血精,肛门坠张,尿道不适,胃脘痞满而张,饮食无味,神疲乏力,下肢酸困,舌淡胖,有齿痕,舌苔薄白,脉缓弱。经诊断为精囊炎、慢性前列腺炎,辨证属于脾气不摄,兼有下焦湿热。于是我为他开了补益中气,清热利湿,佐以止血的方子治疗。 二诊,徐先生血精消失,尿频、尿不尽、尿道不适情况和胃脘痞满减轻,但仍感觉神疲乏力,下肢酸困,精索疼痛。效不更方,于是我让他继续按上方服用。 三诊,徐先生尿不尽、尿道不适,胃脘痞满消失,食欲增加,但仍有下肢酸困,精索疼痛,肛门坠张的情况。舌淡红,舌苔薄白,脉缓弱,于是我为他辨证调方,健脾清热,活血化瘀。 四诊,徐先生仍有尿频,其他症状消失,于是我让他服用14剂收功。 以此病例想要告诉所有患者,中医治疗精囊炎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中药口服,可以减轻或治愈血精,如对于湿热下注,脉络受伤者,治疗的时候要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主,对于阴虚火旺,灼伤脉络者,主要是以滋阴降火,宁络止血为主等等。 自我介绍: 得了精囊炎怎么办?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坐诊时间: 每周日全天在苏州国医堂相城店坐诊。

沈利华 2023-09-21阅读量738

苏州泌尿科中医专家系列讲堂(...

病请描述:    丁先生,66岁,无锡人。主诉:半年来,夜间小便频数,一夜达10次之多,晨起6至8时,小便7到8次。前段时间经人介绍挂了我苏州工作室的门诊号。     初诊,丁先生除尿频外兼有头晕头痛,腰背发紧,舌苔薄白,脉沉缓。辩证为太阳经脉不利,膀胱气化失司,于是我让他试用麻黄汤加减治疗治疗。     二诊,丁先生自述用药1剂后,全身有微热感,小便次数反而增多,。2剂服后约2小时,全身烘热,微汗,一夜间小便7到8次。3剂后,夜间小便1次,晨起6至8时间小便2次,1日共6到7次,头痛、头晕、腰背发紧等症状消失,于是我让他按原方继续服用2剂,以资巩固。     随访1年余,丁先生小便正常,未再复发。     以此病例想要告诉广大患者,中医治疗尿频讲究辨证论治,辨证为脾肾亏虚型,应用益气补肾和祛瘀通淋的药物治疗;辨证为阴虚内热型,应用滋肾清心、行瘀凉血的药物治疗;辨证为肝郁气滞型,应用疏肝行气和凉血通淋的药物治疗,中医可以改善人的体质,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发作频次,甚至不再复发。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尿频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坐诊时间:     每周日全天在苏州国医堂相城店坐诊。

沈利华 2023-07-19阅读量766

苏州治尿频的老中医系列讲堂(...

病请描述:    尿频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以为是小问题,所以忽略了治疗,如果是病理性得对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一定要及时治疗,苏州哪里治疗尿频好?其实不妨尝试中医治疗,中医对尿频进行辨证论治,效果不错。     中医对尿频的辨证分型     1、膀胱湿热型:     表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尿色黄且浑浊;口干而黏,腹胀、便秘、舌苔黄腻,脉滑。     治疗:宜清热利湿,泌浊通淋。     2、肾阴亏虚型:     表现:尿频短黄、头晕耳鸣、口干舌燥、虚烦不寐、腰膝酸软、盗汗、大便硬结、舌苔少、脉细。     治疗:宜滋阴补肾,缩尿固肾。     3、肾气不固型:     表现:尿频、尿遗、尿失禁,面色发白,头晕耳鸣,气短喘逆,腰膝无力,四肢不温,舌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宜温肾益气,涩尿止遗。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尿频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坐诊时间:     每周日全天在苏州国医堂相城店坐诊。

沈利华 2023-05-25阅读量735

黄褐斑的中西医药物治疗

病请描述:张玲琳,李斌.黄褐斑的中西医药物治疗[J].皮肤科学通报,2022,39(5):388-391.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获得性、局限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面部对称分布的蝶状或不规则形的褐黄色斑片,亚洲中青年女性常见。黄褐斑病因复杂,遗传易感性、日光照射、性激素水平变化是主要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黑色素合成增加、皮肤屏障受损、皮损处血管增生以及炎症反应均参与了黄褐斑的发生,由于与皮肤光老化相似的组织学特征,也被认为是一种光老化性皮肤病。有多种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一般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 一、治疗目标和思路 治疗目标:色斑变淡或恢复正常,面积缩小或消失,复发减少。 治疗思路:黄褐斑尚无标准疗法,避免诱发因素、保护皮肤屏障、注重防晒,制定针对不同发病机制的综合治疗才能获得最佳临床疗效。 二、西药治疗 (一)外用药物治疗 氢醌及其衍生物,壬二酸、氨甲环酸、维A酸、果酸、水杨酸,等等,一般连续3~6月。 (二)系统药物治疗 1.氨甲环酸 氨甲环酸可以降低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合成,同时抑制血管增生,减轻红斑;250~500mg/次,每日1~2次,用药1~2月起效,建议连用3~6月;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月经量减少等,既往有血栓、心绞痛、卒中病史者禁用。氨甲环酸总体疗效满意、安全性良好,可以作为常规治疗方案推荐。 2.甘草酸苷 甘草酸苷有抗炎作用;可静脉滴注,40~80mg/次,2次/周;不良反应包括低钾血症、高血压和极少见的横纹肌溶解。 3.维生素C和维生素E 维生素C能抑制黑色素合成,维生素E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推荐维生素C0.2g/次,3次/日,维生素E0.1g/次,1次/日。 4.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是内源性抗氧化剂、可抑制酪氨酸酶、减轻炎症,还能使黑或棕色的真黑色素生成向黄红色的褐黑色素生成转移,可口服或静脉滴注,常与维生素C联用。加入美塑疗法疗效更加显著。 三、中医治疗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认为黄褐斑“原于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热燥结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气机郁滞,气血瘀滞熏蒸于面;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血乏源,心失所养不能上荣于颜面;肾水亏虚,肝血不足,不能荣养颜面均是黄褐斑主要病因病机。应根据病程长短、皮损色泽、面积、伴随症状、舌苔脉象等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在治疗方法上宜内外合治,标本兼顾。治疗疗程较长,一般3~6月。 1.辨证论治 1)肝郁气滞证:多见于女性,面色无华,斑色深褐;伴有心烦易怒,胸胁胀满,口苦咽干,两乳作胀,月经不调或痛经。舌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解郁,活血消斑。 2)心脾两虚证:面色㿠白无华,灰褐色斑片,对称分布于前额、颧颊部;伴有气短乏力、少气懒言或心悸怔忡,或腹胀纳差;女子月经不调,或量多色淡,或经少渐至经闭。脉象弦细,舌淡苔白。治法:益气健脾,养血消斑。 3)肝肾不足证:黯褐色斑片,对称分布于颜面;伴有头眩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骨蒸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或不孕。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法:培补肝肾,调摄冲任。 2.中医外治法:中药类面膜治疗 四、辨病与辨证结合的中西医综合治疗 黄褐斑单一治疗疗效欠佳,避免诱发因素、保护皮肤屏障、严格防晒,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轻者以外用氢醌、丝白祛斑软膏为主;中重度患者可联合氨甲环酸内服、外用以及中医辨证论治。以疏肝解郁,益气健脾,培补肝肾为中医基本治则。血瘀作为黄褐斑的一个主要病理因素贯彻始终,因此不论何种证型,都必须加入活血化瘀药。当然,也不应局限于药物治疗,可根据病情需要,施以中药面膜、刮痧、走罐、针灸等中医特色治疗以及化学剥脱术、光电治疗和“美塑治疗”等综合疗法,以达到内外合治、标本兼顾。 参考文献:略。

张玲琳 2023-04-14阅读量4142

针灸治疗面瘫医案

病请描述:李女士,45岁,右侧面瘫4天来就诊。前段时间疲劳过度,4天前晨起发现右侧面部板滞、麻木,口角向左侧牵拉,右侧不能作鼓腮、露齿等动作,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眼睑闭合不全,右耳后微痛。舌苔薄白,脉浮弦。 疲劳过度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入中,经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面部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弛缓不收出现口眼歪斜等症。 治以祛风散寒,疏筋通络。 主穴取风池、合谷、阳白、地仓、颊车、四白、迎香、下关等。 针刺、艾灸、埋针结合治疗。每周针灸3次,10次为1个疗程。 针灸5次后,面瘫减轻,吹气能用力保持不漏;针灸8次后,右眼能闭合;针灸12次基本好了,口角已不歪,额纹及两侧鼻唇沟对称,鼓腮、露齿无障碍,面部无板滞等不适;又巩固治疗1个疗程,临床痊愈。 治疗期间,外出应戴口罩、眼罩防护,避免面部受风寒,晚间患侧眼部应点眼药水以防感染。别熬夜,心平气和,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面瘫针灸最佳治疗时期是从发病起3个月内,应遵医嘱,按时、连续来治疗,以免影响疗效。治疗到两侧面部感觉、运动都一样了才可。面瘫基本好了后建议再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免得留下后遗症。若中途停掉治疗,没好彻底,有的过段时间或秋冬寒凉后会出现患侧板滞不舒,面部活动不灵活,面肌痉挛等,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就很难彻底痊愈。[国博士,恩慈堂(Kindness-TCM79),2022-10-11]

国兰琴 2022-10-27阅读量2181

变“零碎&rdq...

病请描述: 变“零碎”为“体系”,变“隐学”为“显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温昊天 关于郁证之定义,一般《中医内科学》上多强调“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蒋师认为凡是由七情不遂所引起的病证,无论是否气机郁滞,都应归属于郁证,大大扩展了郁证的范畴,并进一步提出显性郁证、隐性郁证等具有独创性的概念,使人读之有耳目一新、豁然开朗之感。然而大部分的郁证、尤其是隐性郁证,在临床上比较难以识别,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这类患者多以躯体症状为主诉,情志表现不明显;其二,此类患者往往拒不承认其具有七情不遂之病因。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压力日益增大,导致郁证患者日益多见,作为非精神专科的医生掌握辨识郁证的能力十分重要。蒋师积数十年临床所见及经验,总结出了诊断郁证的望闻问切之法,根植于传统的四诊,又有针对性地发挥拓展。如望诊主要是望患者眼神忧郁、面部肌肉僵硬。闻诊要从患者诉说病情之特点进行判断,包括“从很久以前说起”“(叙述)顷刻狂泻”“重复唠叨”“答非所问”“症状异彩纷呈”“怪异症状”等等。问诊要循序渐进,注意是否有情志病因存在。切诊可参考现代医学精神科常用之焦虑、抑郁等量表进行判断。 治疗郁证自然应当从郁论治,总以疏肝理气解郁、养心安神定志为主,包括理气化痰、活血化瘀等法,此外还应结合心理疏导、情志相胜等非药物疗法。蒋师临床治疗郁证,常以小柴胡汤、温胆汤、生脉散合方加减为用,若以不寐为主,再加酸枣仁、合欢皮等养心安神药及龙骨、牡蛎、珍珠母等重镇安神之药。 余虽跟师日浅,但亦业已谙熟此法。曾治一亲戚之女,24岁,主诉幻听半月余,失眠4年、加重半年,心烦。舌质红,舌前苔少,舌中后苔薄黄腻。曾于山西白求恩医院精神科就诊,但未服西药。余即施以上述蒋师之法给予中药处方,服药10剂,幻听即除,睡眠较前改善,舌苔亦转薄白。对于一般不寐者,余所治不在少数,如法炮制,皆收良效。可见该方法确实是治疗郁证及郁证性不寐的佳法之一,是蒋师基于对郁证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提炼所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郁证发微》是对中医二千年来有关郁证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原则方药的全面归纳、完善和总结,即蒋师所谓“变‘零碎’为‘体系’,变‘隐学’为‘显学’”。书中说理透彻,论证严密,医者读之能够对中医郁证之因机证治晓畅明白而灵活运用于临床,患者读之能够懂得“因郁致病”、“因病致郁”之理而远离郁证之苦。

蒋健 2022-07-25阅读量9023

常见治疗感冒中成药的选择

病请描述:常见治疗感冒的中成药选择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很多,比如三九感冒灵颗粒、正柴胡颗粒,小柴胡颗粒,清开灵颗粒等等,单单从名字上看不出有什么区别,有些药品名字还容易混淆,而说明书上的功能主治又往往看得一头雾水,所以有必要帮大家理一理。 首先,西医治疗感冒并不分证型,应用中成药时也不加以区别,而中医将常见的感冒分为风寒型、风热型、暑湿型等等,还有一些特殊类型,比如:寒包火型、气虚型、风温等等,如果选用中成药治疗感冒不分证型,效果自然不好。 其次,感冒证型的区分主要是通过结合症状和舌像,而舌像又最易区分。舌像,通俗的说就是我们看到舌头的样子,其中包含了舌质和舌苔,舌质也就是舌体本身,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简便易学的就是观察舌质和舌苔的颜色。 风热型感冒的舌质特点是颜色发红,而且是舌边和舌尖发红,舌边和舌尖这两个部位,是心肺所主管的,心火,肺热的时候这两个地方就会红。而舌苔为薄白苔或者薄黄苔,就提示心肺有热。中医治疗的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心肺有热,所以要选用寒凉的药物。那么哪些中成药是寒凉的药物呢?三九感冒灵颗粒是的,它所含中草药成分是苦寒的,能够清热解表,而且内含西药对乙酰氨基酚成分,有退热作用,服用它后不宜再服用其他退热药,否则药物过量蓄积易造成肝肾功能损害。其他如双黄连颗粒、清开灵颗粒也是可以的。这一类型的感冒是感受了外界风热邪气所致,往往好发于春季,因为春天是阳气逐渐生发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经过冬天的闭藏而逐渐强壮起来,如果感冒在这段时间里流行起来,也就是中医里的“春瘟”。至于网红药:莲花清瘟胶囊,也是属于苦寒药,可以用于时行热性感冒。 风寒型感冒的舌质特点是颜色偏淡红,而舌苔为薄白苔,是感受风寒邪气造成的,因为“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所以要选用温热的药物来治疗。常用的正柴胡颗粒可以治疗这一类型的感冒,其所含中草药成分有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就比较适合。而小柴胡颗粒虽然在名称上与正柴胡颗粒仅仅一字之差,但是作用却不尽相同。小柴胡颗粒适用于风寒感冒渐起,有入里化热的趋势,这时候才可以用小柴胡颗粒。怎么判断呢?也就是舌质可以是淡红,而舌苔薄黄,这时候就可以用小柴胡颗粒了。 至于暑湿型感冒,顾名思义是感受了暑湿邪气而患的感冒,暑湿之气多见于夏季,故尔暑湿型感冒也好发于夏季。它的舌像特点最显著的是舌苔厚腻,根据寒热不同而又可分为偏寒与偏热,偏寒者苔白腻、偏热者苔黄腻,以此可以加以区分。偏寒的暑湿型感冒可以选用蒮香正气软胶囊,清暑化湿解表,而偏热的暑湿型感冒却无特别合适的中成药,如果一定要选,清暑益气颗粒可以试试。 以上是治疗感冒的常见中成药根据感冒的不同中医证型的选择,至于常用的蓝芩口服液、蒲地蓝口服液等主要是针对咽喉肿痛,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能,有上述症状的可以选择治疗,以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奚肇宏 2022-06-13阅读量1.3万

针灸治疗甲状腺结节医案

病请描述:针灸治疗甲状腺结节医案 甲状腺结节,中医属于“瘿证”的范畴,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气滞、痰凝、血瘀互结颈前的一类疾病,临床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特征。 颈前结块肿大,一般增长缓慢,大小程度不一,小者如樱桃,大者如囊如袋,触之柔软,光滑,也有触之质地较硬,或扪及结节者。瘿块肿大时,可压迫气管而引起胸闷、发憋、咳嗽。可有神疲乏力、低热、汗多、心悸、多食易饥、眼突、手颤、面赤、脉数等症。 甲状腺结节医案 汪女士,于2021年8月来就诊,主要症状:咽部痰堵,颈部觉胀,胸胁胀痛,喜叹息,病情随情志波动而改变,心悸、寐差、乏力。舌色紫暗,舌底脉络粗黑,舌苔薄白,脉弦滑微涩。颈前可触及肿块,柔软光滑。 21年2月27日东方医院甲状腺彩超:左侧叶见一2mm的结节样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甲状腺结节。 21年9月16日瑞金医院甲状腺彩超:左侧甲状腺可见一个低回声,大小约3.7×2.5×2.8mm,内部回声欠均匀,边界尚清;右侧甲状腺可见一个偏高回声,大小约7.4×5.1×5.6mm,内部回声欠均匀,边界尚清。左侧甲状腺结节样病灶,拟TI-RADS3类。 症属痰结血瘀,治以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主穴取内关、气海、血海、合谷、太冲、三阴交、丰隆等穴。 每周针灸2~3次,10次为1个疗程。前3个月结合中药汤剂治疗,海藻玉壶汤加减。 调理了约半年,颈部肿块消失,咽部、颈部已无不适,睡眠、胸胁胀痛、乏力等症均改善,甲状腺结节消失。22年1月29日东方医院复查甲状腺彩超:内部回声稍粗。 另外,在这里针灸期间,许多其它病症也改善或消失,咳嗽、胃胀不适、大便异常、小便摒不住等病症也好了。 甲状腺结节应及早治疗,定期复查。 针灸结合中药,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调和阴阳气血,扶正祛邪,治疗结节类疾病,使脏腑经络同调,相得益彰,顽症易消。应遵医嘱,按时、连续来治疗,以免影响疗效。 另外,注意适当休息,调摄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情,忌情绪激动。饮食清淡,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忌肥甘油腻之品。 治疗期间留意观察瘿肿形状及颈围的变化,并定期检查肿块硬度及活动度变化。[国博士,恩慈堂(Kindness-TCM79),2022-03-06]

国兰琴 2022-04-03阅读量9485

针灸攻破鼻炎、咳嗽、耳鸣!

病请描述:鼻炎、咳嗽、耳鸣等一些慢性病症,中医针灸真的可以攻破!而且还没有副作用!下面讲的叶先生就是受益者,近几年,他患的鼻炎、咳嗽、耳鸣均治愈了!2018年5月,叶先生因鼻痒、喷嚏、流鼻涕量多1月余来就诊,伴有头晕、大便稀且粘,平素困倦乏力、多汗,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因脾肺气虚,感受冷风、异气而发病。针刺结合艾灸治疗,主穴取迎香、合谷、风池、肺俞、脾俞、天枢、足三里。每周针灸3次,10次为1个疗程,约3个疗程,上诉鼻炎不适症状均消失,临床治愈。 2018年12月,叶先生咳嗽、痰稀色白、胸闷不适,用中成药、西药等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明显,故又来针灸治疗。发病初期有恶寒感冒症状,近来胃脘痞闷、食欲减退,舌苔白腻,脉滑。风寒邪客肺系,肺失宣肃,加之平素痰湿体质,而致咳嗽、咳痰、胸闷。治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针刺、拔罐、耳穴埋针结合治疗,主穴取肺俞、脾俞、丰隆、阴陵泉、列缺等穴。约2个疗程,咳嗽等上症治愈。2020年5月,叶先生突发耳鸣,耳内“呼呼”作响、闷胀不适,口苦痰粘,头昏沉重,大便粘滞不畅。舌红、舌苔黄腻,脉弦滑。肝火夹痰,上炎耳窍,治以清气化痰、开郁通窍。针灸、拔罐、耳穴埋针治疗,主穴取听宫、翳风、合谷、中渚、太冲、丰隆等穴。约2个疗程,耳鸣及兼症治愈。[国博士,恩慈堂(Kindness-TCM79), 2020-12-02 ]

国兰琴 2021-12-12阅读量1.0万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02

病请描述:二、慢性胆囊炎中医辨证分型从统计来看,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证型约30余种,其中有些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故总结为10余种。郁惠兴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按临床的不同表现,将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证型分为两种:郁滞型为其一,通常表现为右上腹隐性钝痛,间歇发作,不发作时与常人无异,常伴有口苦、恶心、食欲不振、可有巩膜轻度黄染,大便如常,小便清长或黄,舌苔薄白或淡红,脉弦滑。湿热型为其二,以右上腹疼痛剧烈,硬满拒按,伴恶心、呕吐、高热、恶寒、厌食、可伴黄疸,小便少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滑为主要临床表现。刘敏等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将本病分为肝胃郁热证、肝胃气滞证、肝气郁滞证、肝胆湿热证和肝阴不足证,其中根据分析表明,肝胃郁热证分布最多,肝胃气滞次之。卢训灏将本病分位急性期、缓解期、恢复期,分别辨湿热之轻重、血瘀以及脾虚为主。三、慢性胆囊炎中汤药治疗徐广武等将本病分为6种证型,分肝胆郁滞证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胆湿热证采用大柴胡汤治疗,气滞血瘀证应用四逆散合失笑散治疗,肝络失养证予一贯煎治疗,脾胃气虚证予香砂六君子丸治疗,饮食停滞证予保和丸治疗。徐长辉等“们认为,该病病机为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将本病分为肝胆湿热型、肝气郁结型、气滞血瘀型、脾虚湿阻型、肝胃阴虚型,分别采用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柴胡疏肝散加减、复元活血汤加减、六君子汤合胃苓汤加减、一贯煎合麦门冬汤加减。邵铭认为,本病病因病机是少阳枢机不利,疏泄失常,故治疗予疏肝、利胆、活血为主要治疗方面。具体疏肝予柴胡、香附等疏肝理气之品,配合青皮、陈皮等,病程较长者予山药、山茱萸等柔肝缓急,对于胁肋胀痛予延胡素、乌药等以行气活血,女性患者常加入香橼、佛手、合欢花等疏肝之品;利胆予海金沙、金钱草、郁金等通利之药,若胆胃通降异常予旋覆花、代赭石、柿蒂等通降药物;活血可分为3级:轻微活血予川芎、郁金、当归尾;活血化瘀予桃仁、红花;攻窜类药物:予王不留行、鳖虫等。。朱子奇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基础方,腹痛甚加延胡索、川楝子,脾虚加白术,五更泄泻、完谷不化加肉豆蔻、淫羊藿等。总有效率为94.7%。罗腾月等以四逆散加减,结石加海金沙、金钱草、郁金等,腹胀、消化不良加焦三仙,口苦加栀子、黄芩、牡丹皮,胆囊坠胀加黄芪、党参等。总有效率为89.3%。本文选自安娜,慢性胆囊炎研究进展。

赵刚 2021-03-14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