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口腔 > 咽部有异物感 > 内容

咽部有异物感内容

明明喉咙有东西,怎么查不到原...

病请描述:张顺财,主任医生,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 在门诊经常有患者主诉咽喉部有东西卡着,多次往返五官科,消化科,甚至胸外科等科室,经多次胃镜或喉镜等检查并未发现有异物卡在咽喉部,五官科医生常怀疑有胃食管反流的存在,推荐到消化科就诊,消化科医生给于胃镜,钡餐及24小时食管PH检查,也未发现消化道疾病,按食管反流治疗也未得到缓解。因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病人忧心忡忡,焦虑万分,担心恐惧,部分病人甚至惊恐失眠。对这种主观上咽喉部感到异物存在而客观上没有发现异物的咽喉部不适症状称为咽异感症,有时就称咽喉异物感 人群中咽异症很常见,人群中发生率约3%-8%,约占五官科门诊病员总数的1/4,消化科门诊病员中也很常见,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中年人,女性较多见且病程较长。 咽异感症是一种症状,对身体不产生严重后果,但事实上的确有异物感存在,这常会影响到病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持续的咽异感症会使病员担心有东西,由于检查的局限性及人体的复杂性,没有被查出来。甚至产生恐癌心理,反复到医院检查。 咽异感症有哪些表现? 有描述咽异感症症状似有肉球阻塞咽部感,称为“咽球感症”;有描述拟有梅子的核咽部阻塞感,称为“梅核气”。门诊每个病员的咽部异物感的表述也有不同,有的说似树叶、发丝、线头、痰液黏着等异物滞留感;或有烧灼感、搔痒感、蚁行感、紧束感、闷塞感、狭窄感等。 咽异感症往往说不清准确的发病时间,会持续数月或数年;咽喉部感觉异常时好时坏,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咽喉部“异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相关检查不到异物;干咽唾液、快速呼吸时明显,进食或饮水时会减轻或消失;情绪波动、焦虑、急躁、紧张等使症状加重,心情愉悦时好转;颈部紧压感而不愿系领扣、打领带,颈项部保暖运动放松好转。 咽异感症的产生原因并不是很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外界刺激因素:胃反流入食管咽喉的胃液、胃酸;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吸入粉尘;咽喉部炎症或粘液分泌物增多等刺激物会造成咽喉部异物感。②神经过度反应:咽喉部的神经支配丰富,分布密集,感觉非常灵敏,对刺激过于敏感或过度反应。情绪改变通过神经反射和传导引起环咽喉部肌肉和食管上段肌肉紧张或不能舒展而产生咽喉部的异常感觉。 咽异感症诊断主要通过各种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当伴有咽下痛、吞下困难、声嘶、消瘦、食纳减退、贫血等“高危”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病史、症状、检查,排除隐蔽在咽部、颈部、颈椎、心肺、上消化道等部位的器质性病变。 单纯心理因素如情绪波动、生气、着急、过度紧张、工作压力、过度疲劳、不开心的事、得知他人患肿瘤自己也担心患肿瘤、失眠等所致咽异感症,相关检查未能发现明显病因,称为功能性咽异感症、癔球症、咽神经症。 得了咽异感症怎么办? 去医院就诊,寻找病因,如有咽喉部和邻近器官疾病,则进行相应的治疗。 (1)调整生活方式,少食辛辣、过烫、过冷食物;少吸烟、饮酒、浓茶、咖啡、碳酸饮料;少做干咽唾沫动作,异物感症状明显时,可适量饮水减轻症状;冬季气候干燥时,室内应用湿化器保持室内湿度;晨练时可大声喊叫、高声唱歌、大笑等开嗓运动,可放松咽喉肌群;劳逸结合、适合运动、生活规律、充足睡眠等。 (2)心理调节:消除负面情绪,培养兴趣爱好,参加社交活动,分散注意力,舒缓情绪,不要过度关注咽喉感觉。说服自己,让自己明白咽异感症本身是一个主观症状,己排除了各种器质性疾病,不会有严重后果,并无癌变风险。 (3)药物治疗: ①质子泵抑制胃酸药:对怀疑有不典型胃食管反流者,可试服质子泵抑制剂如艾司奥美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经验性治疗,也可试用氢钾泵抑制剂如沃克及替戈拉生治疗,如症状好转,说明咽异感症与反流有关。 ②湿润咽喉药物:各种润喉片,薄地蓝、康复新、蓝苓等具有局部保护粘膜、消炎作用,同时还兼有湿润咽喉部作用。 ③降低咽喉部高敏药:如怀疑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癔球症时,可选用舒必利,黛力新、米氮平等抗焦虑药,降低咽喉部内脏高敏感性。 ④中医治疗:采用祖国医学进行辩证施治很有帮助,口服逍遥丸、穴位注射疗和针炙治疗均能取得一定疗效。

张顺财 2023-10-24阅读量2966

慢性咽炎能不能从肺治疗?

病请描述:        慢性咽炎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部分,若为局限性炎症则多为咽淋巴环组织的发炎。本病为常见病,多发于成年人。有时病程很长,病因复杂,症状时轻时重,不易治愈。临床以咽干痒隐痛不适,咽粘膜弥漫充血或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为主要特征。         本病属于中医喉痹、嗌痛、喉风、咽喉肿痛范畴。前人对该病的因机证治都有过较细的论述,认识逐步提高。《内经》认为:心肝脾肺肾之病均可致“嗌干”。 《金匮要略》提出: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可以看出此为气阴两虚之喉痹。李东垣与朱丹溪对于虚证喉痹倡用补牌法和滋阴法,发展了喉痹的治疗方法。以后明清医学家认识到该病病机为“土衰水涸,相火蒸炎,津液枯竭”,提出滋补肺肾、补中益气、归原等治疗大法,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传统医学认为,急喉痹余邪滞留;久病鼻塞流涕之症,邪毒转结咽喉;因鼻息不通而长期张口呼吸,以及烟酒过度,受粉尘或有害气体侵袭,致咽喉受邪等,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原因。而肺、脾、肾脏腑的亏虚或失调是其内因。由于上述外因的诱发,经咽喉首先影响到肺,肺金主气而生津液,肺病日久,律液不能上输,虚热内生,出现咽燥口干。由于金水相生,进而影响到肾,肾阴亏虚,咽失需养,虚火循经上炎,故有咽干痒微痛,并见咽肌膜潮红,出现哥窖纹,帘珠喉或喉底如涂漆状。因气血同源,金伤日久必使脾土不足, 《外科正宗·卷二》说: “中气不足,脾气不能中护,虚火易致上炎”。脾失键运之职,清阳不升,气虚湿郁生痰,则有异物梗阻感或痰粘着感,易恶心作呕。脾土亏虚,又可出现阳虚、血虚、血瘀、气滞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慢性咽炎的临床表现,各型慢性咽炎的症状大致相似,但常因人而异。咽部有各种不适感觉,如异物感、干燥、发痒、灼热、微痛等。分泌物或多或少,但粘稠,常附于咽后壁。由于分泌物的刺激,可引起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清除分泌物时,甚或作呕。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现代医学把慢性咽炎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慢性萎缩性咽炎等。         传统医学辨证论治慢性咽炎:         1、虚火上炎型, 喉痹时发,邪热伤阴,肺肾阴亏,虚火内生,上灼咽窍,脉络阻滞,则见咽干痒微痛。伴手足心热,耳鸣眼花,腰膝酸软。喉底、喉关潮红,脉络曲张,小瘰隆生,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关键应抓住阴虚,虚火上浮,致咽喉间干涸。以百合固金汤加减,滋阴清热,佐利咽喉之味,药用:生地黄10g,熟地黄15g,贝母、百合、当归各12g,炒芍药、甘草、麦冬各9g,桔梗6g,玄参20g。此时常用生地配玄参,用量比为1:2-4。注重肝肾,注意配伍疏肝平肝之品及滋阴降火之味。平时可以用人参叶9克、藏青果3克,每日这样一付量煎汤泡茶随饮,有清热生津止痒之功。         2、气虚痰阻型,头面清窍,得清阳之气而畅通,浊邪壅塞而罹病。由于思虑过劳,肺脾气虚,痰浊上雍,故出现咽部不适,有异物梗阻感或痰粘着感。伴倦怠乏力,纳差,腹胀,喉底淡红,小瘰丛生甚则云集成块状,咽侧束突起成索状。必须以升阳解毒利咽为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5g,党参、白术各20g,炙甘草10g,当归15g,陈皮、升麻、柴胡各5g。若肌膜肥厚,暗红者,酌加丹皮、赤芍、路路通各10g活血通络;易恶心干哕作呕者,加法夏、竹茹10g降逆止呕。         单方、验方方面有效的治疗慢性咽炎药介绍如下。          1、咽喉茶,金银花、麦冬各15g,杭菊花、桔梗各10g,木蝴蝶、粉甘草各3g,胖大海3枚,上为1日量。用时置茶缸中,冲开水代茶频饮, 10日为1疗程。用于慢性咽炎,咽喉部干痛者尤为适宜。         2、新六味片,由生地、山药、女贞子、茯苓、泽泻、丹皮组成,用法为每次5片,每日3次。         3、滋阴补肾片,由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丹皮、柔樵子、五味子、制首鸟、麦冬组成。每日2次,每次3片,         4、慢咽合剂,由生地、玄参、麦冬、南沙参、太子参、银花组成。每日3次,每次10ml,以上均适用于阴虚型慢性咽炎。          5、温阳利咽汤,熟附片9g,肉桂2g,生地12g,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淫羊藿、炒僵蚕各9g。用于治疗阳虚型慢性咽炎。         6、润喉茶:白花蛇舌草6g,绿尊梅、乌梅、甘草、薄荷各3g,泡水代茶。           6、王学让从“瘀”论治咽喉病,提出; (1)解毒活血法,本法用于火毒致瘀之咽喉病,方选解毒活血汤、解毒汤、仙方活命饮等加减,。(2)消痰散瘀法,本法宜于喉痹、梅核气等痰瘀互阻型,方用二陈汤,程氏贝母瓜萎散合当归、赤芍、三棱、莪术、海藻、昆有加减。(3)软坚化瘀法:本法用于气、痰、血互阻咽喉,凝结不散,积聚成块而发之帘珠喉痹、慢喉瘖等,方用海藻玉壶汤,消瘰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4)理气化瘀法,气郁者,四逆、半夏厚朴汤,气逆者旋复代赭汤合当归、芍药、郁金、三楼、我术等,随证加减。(5)滋阴化瘀法;本法为阴虚血瘀之咽喉病设,选用通幽汤或活血润燥生津汤合养阴生清利咽喉之剂加减。(6)益气化瘀法,气虚血瘀之咽喉疾患用之,选黄芪汤、补阴益气煎、补中益气汤等方,合桃仁、红花、丹参、木蝴蝶、柯子肉等活血化瘀,开音疗哑之品加减。(7)养血活血法;血虚瘀阻之咽喉病宣之,常用加味四物汤、芎归补血汤等方加减。 (8)温阳化瘀法,本法宜于阳虚血瘀所致之阳虚喉痹、方用镇阴煎或金匮肾气丸合当归、丹参、桃仁、红花。        8、《伤寒论》和《金质要略》两书,多处论及咽喉病证,牟克祥将张仲景治咽喉纳为10法。 (1)滋阴退热、和中润燥法,用治少阴虚热咽痛证,病机为肾阴亏耗,虚火上炎、方用猪肤汤。(2)请热解毒、缓急开肺法;用治少阴客热咽痛证,病机为少阴阴扰、客于经脉,或热伤上焦气分,热势不甚用甘草汤,热势较重用桔梗汤。 (3)清热涤痰,敛疮消肿法:用治少阴咽伤生疮证,病机为痰火郁结,灼伤少阴脉络,方用苦酒汤。(4)散寒通阳、涤痰开痹法;用治少阴客寒咽痛证,病机为寒客少阴,痰阻肺系,方用半夏散及汤。(5)清上温下、发越郁阳法:用治上热下寒、正虚阳郁咽喉不利证,病机为肺热脾寒,阳郁不达,方用麻黄升麻汤。(6)解毒清热、活血散瘀法;用治阴阳毒咽痛证,病机感受疫毒,侵入血分,方用升麻鳖甲汤。(7)益胃润肺、止逆下气法:用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证,病机为热踞上焦,肺胃津伤,虚火上炎,方用麦门冬汤。(8)开结化痰、调气降逆法:用治咽中梗嗌如有炙脔证,病机为七情郁结,痰凝气滞,方用半夏厚朴汤。(9)温肾祛寒、降逆开塞法:用治肾气上冲咽喉塞噎证,病机为阴寒盛凝,阳气衰微,可用肾气丸、四逆汤等方。 (10)益阴扶阳、调气和血法:用治阴阳两虚阴不配阳咽干口燥证,病机阴阳偏衰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方用小建中汤。        综上所述,慢性咽炎能不能从肺治疗?回答是可以的,但不全是,需要整体治疗,心肝脾肺肾,脏腑辨证一样也不能少,咽炎不好,就会侵及气管与肺。         

王智刚 2019-12-18阅读量1.1万

741例声带息肉临床病理分析...

病请描述: 741例声带息肉临床病理分析及病理报告解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吴海涛吴海涛声带息肉是声音嘶哑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较小息肉或肥厚型息肉通常不需要手术,可通过保守治疗(声休)治愈。但保守治疗无效的息肉,或不适合保守治疗的较大息肉,最佳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临床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是在全麻显微喉镜下切除声带息肉。本文对741例(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经本人手术治疗的声带息肉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声带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对病理报告进行解读。患者资料1.      2011年1月至2014 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五官科医院)手术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741例, 其中男性502例, 女性239例;年龄19~79岁, 平均46.91岁。 2.      右侧声带息肉280例,左侧声带息肉267例,双侧声带息肉192例。3.     病程2个月~5年不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4.     喉镜检查,见一侧或二侧声带前中1/3较大息肉样物,或一侧或二侧声带全程灰白色或淡红色鱼腹状息肉样物(任克氏水肿)。手术方法1.     门诊全麻准备(胸片、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周二住院,周三上午全麻手术。2.     全部患者采用经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患者平卧、垫肩, 头置于后伸位,用消毒纱布保护门齿,经口插入不同型号(大、中、小)支撑喉镜(直接喉镜),并将喉镜固定于患者胸前。3.     若颈部细长,估计喉腔暴露好,可选用中号喉镜,手术野更好,利于手术操作;如颈粗短,小下颌,估计喉腔暴露不佳,可选用小号喉镜手术;如选用小号喉镜暴露还不佳,可以适当垫高头位, 再加上外压喉体,直至喉腔充分暴露;如还不能充分暴露,放弃手术(手术失败)。4.     调整显微镜放大倍数和焦聚,使息肉在喉镜下清晰可见。选用大小恰当的显微钳,平声带正常游离缘钳取息肉并摘除。前中1/3较小息肉,只需钳咬1次就能摘除息肉,较大息肉只需钳咬2-3次摘除息肉,手术过程只需2-3分钟;双侧全程息肉(声带任克水肿),需反复多次钳咬才能完成息肉切除术,手术过程约5分钟左右。5.     为了预防双侧声带粘连,双侧全程息肉(声带任克水肿),只摘除声带中后部息肉,一侧或两侧声带前端2mm息肉不以摘除(术后会消退)。术后处理1.     术后第一天即可出院,声休2周(但无需禁声),口服爽声颗粒1~2周。2.     手术当天及术后一般不用抗生素。如有咽部损伤,术后口服抗生素3~5 d,如咽部有较重或严重损伤,可静脉使用抗生素数日。3.     术后1个月复诊一次,如仍有声嘶,术后2-3个月再复诊一次。疗效评定标准1.     治愈:嗓音恢复正常(无声嘶),声带边缘平整、光滑,声门闭合良好。2.     好转:声嘶改善明显,但声带仍有不同程度充血和肥厚,声带闭合可。3.     无效:声嘶改善不明显,有声带息肉残留,声门闭合不全。咽部无损伤1.     无损伤:术后无咽痛,咽部检查无擦伤,为术后咽部无损伤。 2.     轻微损伤:术后轻微咽痛,但不影响进食。咽部检查充血、粘膜下出血、粘膜轻肿等,为术后咽部轻微损伤。3.     较重损伤:术后咽部疼痛明显,吞咽时加重,并影响进食,咽部检查有明显擦伤、充血、粘膜肿胀、溃疡等,为术后咽部较重损伤。4.     严重损伤:咽部疼痛严重重,严重影响进食,检查发现咽部溃疡、撕裂、肿胀等。病理检查所有手术标本全行病理学检查。手术治疗结果1例患者因暴露困难,显微喉镜手术失败,其余患者均一次成功实施显微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咽部损伤1.     咽部严重损伤16例(2.16%)2.     较重损伤57例(7.69%)3.     轻微损伤93例(12.5%)4.     无损伤574例(77.46%)手术治疗效果1.     治愈726例(98%) 2.     好转 15 例(2%)3.     无效0 例4.     术后复发56例了(7.6%)病理报告1.     声带息肉:741例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均为声带息肉。2.     声带息肉伴上皮增生256例。3.     声带息肉伴上皮不典型增生37例,其中轻度不典型增生为36例,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4.     声带息肉伴角化60例,其中伴角化不全14例。 临床及病理报告解读1.     726 例(98%)声带息肉治愈,但还有15 例(2%)声带息肉患者为好转,仍然有不同程度声嘶,原因为术还是用嗓过度,声带充血肿胀,闭合不全。用嗓过度的原因:工作关系,不得不过度用嗓。除声音嘶哑外,还有咽痛、异物感、干咳、多痰等症状,这些为咽喉炎症状。手术解决不了咽喉炎,咽喉炎要靠保养,只有休息好,不过度劳累,适度锻炼免疫功能增强后,不适合细菌、病毒繁殖后,咽喉炎真的好了。2.     声带息肉手术后复发原因:用嗓过度。手术只能切除已有的息肉,但不能阻止息肉再次生长。声带息肉形成原因为劳累后用声过度,损伤声带,形成息肉;形成声带息肉的病因未去除,即使息肉已切除手术,声带息肉一定还会复发。3.     声带息肉与不典型增生。声带息肉为喉部炎症性疾病,一般不会癌变。上皮不典型增生分轻度、中度和重度,癌变过程由轻度不典型增生开始,进一步发展为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最后癌变。本组病例中,741例声带息肉,有37例声带息肉伴上皮不典型增生,这37例伴不典型增生的声带息肉,如任其发展,最终是否会癌变?尚有争论,多数研究者认为不会癌变,少数学者认为有可能癌变。4.     声带息肉与白斑。声带息肉和声带白斑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疾病,一般情况,声带白斑病人常常不伴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患者也不伴声带白斑,但本组资料中,741例声带息肉患者中,有60例声带息肉患者伴有角化。声带白斑,是因为临床表现为灰白色斑块,所以临床医生称之为白斑,但病理描述为角化。白斑是临床述语,角化是病理述语,讲的是同一疾病。但声带息肉伴角化,能否被称为声带息肉伴声带白斑?声带息肉伴角化,如任其发展,是否会癌变?尚无明确说法。 

吴海涛 2018-08-07阅读量7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