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发生不同程度退行性病变而引起的骨伤科常见病。近年来,腰间盘突出患者日见增多,门诊患者也越趋向于年轻化,严重的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 椎间盘是相邻椎骨中间不可或缺的“减震器”,如果没有椎间盘,椎体之间就是骨头对骨头,硬碰硬。有了这个“减震器”,我们才能够在走路、跑步、跳跃的时候,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力。 当髓核对纤维环长时间、大力度地挤压时,纤维环就会被慢慢磨损,当髓核终于冲破纤维环的怀抱时,椎间盘突出就发生了。如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广大患者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目前临床上治疗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手术与非手术两大类。对于大多数患者来来说,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非手术的疗法,90%甚至95%的患者并不需要进行手术。 中医手法治疗是非手术治疗的首选,具有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调整脊柱生物力学结构、恢复脊柱平衡、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能使椎间盘突出部分和受到刺激神经根的炎性水肿消退,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 韦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韦氏手法是国医大师韦贵康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吸取国内外先进手法经验整理而成。它以正骨十八法为基础,配套理筋手法与对症手法,从而形成了“韦氏治脊十八法”,在治疗脊柱相关疾病上具有独特疗效。 韦氏手法的特点: ①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 ②以中医正骨手法为基础; ③结合现代解剖生理学、病理学与生物力学原理; ④以客观指标作为手法定量标准; ⑤操作上轻、巧、稳、透,病人无痛苦,疗效显著。 1.理筋手法医者按揉两侧要夹脊穴,在患侧痛点或阳性反应处进行按揉,或坐位进行梨状肌弹拨,以点按、拿捏等松筋为主。 2.调骨手法腰椎斜扳法:以第4腰椎棘突偏右为例。患者左侧卧位,左下肢伸直,右下肢屈髋屈膝,左手放于枕上,右手向后伸展,头略后仰;医者面对患者立于床边,右肘部固定患者右肩锁骨部,左手拇指按于患者第4腰椎棘突处,左肘稍屈按压于其左臀部;嘱患者全身放松,医者双侧肘部协同将患者右肩、右臀部前后扭转推摇2~3次,待感到已放松后,右肘将其肩推向后固定,左肘用力将其臀部向前扳按至最大角度,医者紧收左肘,施加上身按压的闪动力,常可听到腰椎后关节“咯”的弹响声。患者再转右侧卧,重复上述手法。 双连椅旋转复位法:患者坐在特制双连椅的前椅上,医者坐在患者后的后椅上;首先定位,以第4腰椎棘突偏右为例,医者右手拇指置于第4腰椎棘突右侧,左手从患者腋下伸向前,掌部压于颈肩部扶持;然后医者使患者前屈60°~90°,左侧侧偏45°,在右手拇指推挤棘突向对侧外上方的同时,左手向后稍上方旋转,常听到“咯”的一声,触之平复或好转,手法告毕。必要时,在相邻的上一棘突或下一棘突定位,在另一侧做相邻腰椎的整复。 3.对症手法弹捶:患者俯卧位,胸前垫软枕,医者站立患者左侧,右手握空拳,用拳面垂直力量,快速而有节律地弹击患者腰椎病变部位3~5分钟,弹捶叩击可以有效缓解局部软组织痉挛,松解神经粘连。 牵拉伸筋法:以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左下肢麻木疼痛为例。患者仰卧位,双手抱头,一助手站立患者右侧,双手按压固定患者右下肢,医者站立患者左侧,左手拿握患者左踝部,右手拿握患者左膝部,被动牵拉抬高左下肢至极限,然后内收内旋患肢,反复3~5。 4.调曲牵拉法患者俯卧位,双下肢伸直;医者一手环绕双下肢膝部固定,另一手按压患侧臀外上方,向下方颤压。调曲牵拉法是解除粘连较好的方法,牵拉按压时力量不宜过大,要视患者年龄及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而定,循序渐进,可随患者呼吸频率而进行,不强求声响或一次复位。 日常保养办法 1.注意坐姿很多长期伏案学习和工作的人,如果坐姿不正确,如弓腰驼背,就会容易患上腰椎间盘疾病,所以平常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坐姿,端坐位最好,腰背部挺直,避免跷二郎腿,同时应注意椅子不能过高。 2.劳逸结合很多人往往是一忙活起来,就忘了休息,身体会不自觉地弯下去。为了缓解疲劳,调节肌肉松弛度,久坐工作中应该适当站起来舒展一下,让身体自然放松一下。 3.保持椅子和睡床硬度椅子或者床太软,容易导致肌肉松弛,身体也就容易变形,不仅影响身材的美感还可能诱发一系列症状。大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 4.加强锻炼平常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305
病请描述:吴欢 曙光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市杰出专科医生 随着中药材价格的高涨,合理利用中药成了业界中医们的探索方向。传统中药材饮片煎煮的利用率一直很低,有文献报道不足一半,那么这些剩余的药渣扔了不是很可惜吗?是否可以继续利用呢? 中药的药渣其实可以用来外敷,外敷又分为冷敷和热敷。 冷敷适用于热性疾病,如皮肤红肿瘙痒、关节热痛、肛门湿热等。常见疾病如皮肤病湿疹、带状疱疹、银屑病、真菌感染:局部皮肤瘙痒、红肿、灼热、刺痛。冷敷是将医生开嘱的自煎中药煎完两遍以后再煎煮一遍,取冷却的药汁用医用纱布、或者卸妆洗脸用的洗脸巾浸泡,湿敷于病变皮肤表面20-30分钟,当纱布或者洗脸巾干燥时将药汁淋于其上,保持湿润。要注意,皮肤需无破损感染。湿敷后清水清洗,对于湿敷以后出现皮肤干燥的患者,建议使用瓶装蒸馏水喷雾轻轻拍打保湿(同女性护肤保湿一样)。 热敷适用于寒性疾病,如骨节冷痛、形寒恶风、受凉腹痛尿频等。常见疾病如天冷四肢手脚发凉、长冻疮等阳气不通畅,可以用第三遍的药汁用纱布洗脸巾热敷手足20-30分钟,也可以第三遍中药多加水加热到40-摄氏度左右能耐受浸泡手足20-30分钟。对于寒凝筋骨、瘀血阻络,遇冷吹空调颈肩腰背肘膝关节冷痛等疾病,可以将第二遍煎好剩下的药渣待温热的时候用旧棉汗衫包起来,热敷于冷痛部位。 如,颈部、腰部可以在家里地板瑜伽垫上铺上大塑料布放上温热的药渣包,然后对准自己的颈部、腰部仰天躺上去,这样对病变部位起到加热、药物渗透、脊柱矫正三种治疗。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冷痛患者可以将温热的药渣包直接敷于疼痛部位。肺卫阳虚反复受凉感冒、鼻塞鼻涕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受凉咳嗽时,除了冬病夏治穴位敷贴,也可以将调补的中药药渣包热敷于后背的肺俞穴(肩胛骨中间)。脾阳不足食凉胃痛可以将温胃散寒的药渣包热敷于中脘穴(胃的部位)、遇寒腹泻则热敷于肚脐眼上,肾阳不足的饮水即尿、阳痿早泄、夜尿频多,寒凝包宫的女子痛经、不孕不育等患者可以将温阳补肾、暖胞宫的药渣包热敷于肚脐眼以下膀胱或子宫部位。药渣包热敷至不热后用干毛巾将热敷部位擦干,此时的毛孔处于舒张状态,要避免吹到冷风。希望加大疗效的患者或者对于平时怕冷没有局部冷痛、睡眠不好的患者,则可以将温阳功效的药渣倒入脚盆里加热水等温了,再跑脚20-30分钟,使整个身体暖洋洋,如有汗出及时干毛巾擦干,不要让汗液自然阴干,这会带走皮肤热量而导致表虚不固风寒再次入里。 当医生给患者开嘱的中药适用于风热感冒、外感疫毒、咳嗽咯痰、胸闷心悸、腹胀口臭、便秘便血等疾病时,不适合药渣外用。因此,患者可以在医生开嘱好中药后,如果回家自己煎中药,可以询问医生是否可以将中药药渣运用于外敷或跑脚来增强疗效,减少药材浪费
吴欢 2024-03-28阅读量1450
病请描述:现在的白领,工作中每天使用电脑的频率非常高,况且公司配备的键盘、鼠标经常是最普通的款式,缺乏对手部、腕部人体工程学的支持,长期不良姿势给手腕带来的隐患——“鼠标手”。 什么是“鼠标手”? “鼠标手”通常是指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是由正中神经穿过腕管时受到挤压压迫而产生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来看看正中神经的走形,你大概就能了解一二了! 正中神经行走在腕关节的一根管道中,可以把腕部的神经、动脉、静脉、肌腱想象成一堆乱七八糟的电线,而这根管道就是为了将这堆“电线”捆起来,让其井井有条的。这根管道由坚韧的韧带组成,如上图白色的部位就是,黄色的就是我们手腕部的正中神经。 当患者腕部反复受到压迫,局部组织、血管水肿将压迫腕管中的正中神经,使正中神经支配区产生疼痛、感觉异常及无力等不适。 “鼠标手”症状 “鼠标手”会导致正中神经支配区(下图中粉区域)疼痛或感觉异常。腕、指各关节在活动时,如某一动作反复的次数较多,可能会造成相应肌腱与腱鞘之间产生磨擦,引起疼痛,其疼痛常于夜间加重,并可能痛醒。腕管综合征相关的疼痛和感觉异常可能局限在腕部,也可能累及全手。症状时常向近端放射至前臂,有时会放射到肘部以上,直至肩部,但一般不累及颈部。 如何初步自查和明确诊断“鼠标手”? 1. 将自己手腕屈腕一分钟左右或手指叩击腕部,拇指、食指及中指有放射痛者为阳性; 2. 指压试验:在腕部正中神经卡压点用指压迫能诱发手指疼痛者为阳性; 3. 伸腕试验:维持腕部过伸的动作,很快出现疼痛者为阳性。 如果以上3个自查项目有阳性的,建议及时就医。 临床查体中,Phalen试验和Tinel征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常用方法👇 Phalen试验 Tinel征 Phalen试验:患者保持屈肘,双侧手背相对,促使腕关节过屈。或是患者在腕关节水平完全屈曲手部,并完全伸展肘关节,以牵拉正中神经。保持屈曲位1分钟。 Tinel征 :在腕管上方或紧邻腕管近端的正中神经路径上有力叩击。 关节镜检查是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可以了解腕管内的病理改变情况,进一步明确诊断,也可以在镜下做腕管松解术。 就医建议 一是如果出现了两种比较严重的症状:麻与冷。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神经、血管已经受到压迫或造成损害。 二是如果症状在逐渐加重,表现为程度上的加重以及发生时间的提前。 三是症状持续存在,不因为姿势的改变而缓解。 如果你的“鼠标手”已经出现了以上三种情况,那说明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已经到达了一个极限,需要通过医疗手段来协助缓解症状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症状不仅仅局限在手部时,比如还伴随颈部疼痛、头晕、头痛等,那很有可能手部的症状是因为其他的疾病所造成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鼠标手”治疗方法 1、夹板/支具:使用腕夹板、腕部支具等外固定支具将腕关节固定于“中立位”,所谓的中立位是指手腕既不翘起来,也不弯曲,保持管道处于最大的一个位置上。通过腕关节中立位制动和固定,减少因活动引起的炎症。 3D打印腕部固定支具 2、药物治疗:可以口服营养神经及止痛药物,也可以外用膏药,以及服用消炎止痛类药物。 3、腕管封闭治疗:局部痛点注射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倍他米松)+利多卡因痛点局部封闭,利用激素的强大抗炎作用控制症状。 4、物理治疗:理疗师通过腕骨活动术、神经滑动和肌腱滑动训练等技术辅助或指导患者锻炼,帮助缓解腕管综合征症状。 5、手术治疗:对于症状呈中度或重度且电诊断检查发现正中神经重度损伤(去神经支配或轴突丧失),或症状未在保守治疗后缓解,一般建议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技术有开放性腕管松解术、内镜下腕管松解术、超声引导下微创腕管松解术,通过手术松解腕横韧带,实现腕管内减压。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处理
王金武 2024-03-21阅读量1680
病请描述:“四关”之名,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其文说:“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这里的“四关”主要是指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没有具体指何穴。金元时代针灸医家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提出:“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首次提出“开四关”之名,原义是指治疗寒热痹痛性病证时当针刺肘膝以下的腧穴。 《针灸大成》:“四关穴,即两合谷、两太冲是也。”并把四关穴列为奇穴。认为“四关”可谓对穴,合谷、太冲相配伍,一气一血、一阳一阴、一升一降,相互为用,协同作用较强。 那么“开四关”有怎样的神奇呢?罗辰道长在本文中提出一切气病首先需要“开四关”。 什么是四关? 四关,即合谷与太冲,左右共四穴,合称四关。首先,让我们侧方向上举起上肢,横分开双腿,站立。这样的姿态更便于分析四关。 关者何?是门户,是关卡,是一个通行的地方。什么东西在这个关卡通过呢?我想应该是气吧。也就是说,关首先是气之关,是气之门户。四者,四肢,居于人体的四个侧位: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正位是上下左右,上者,头顶天,上焦心肺,通天气;下者,中下焦,通地气;左者,肝胆少阳左升,右者,肺胃大肠阳明右降。) 我们来详细地分析这四个穴位的功用,或对于人体气机运动会有更清晰的认识,或对这四个穴位有更明确的认识合谷属大肠经,属阳明,我们再看合谷所属的大肠经的属性,属金,即此穴为阳明燥金,以降为顺。合谷位于上肢的末端,上举及天,居于天位,本穴又处于阳经。其所禀者,天气之降也,从天气而下降于地。 太冲属肝经,属厥阴,其所属肝经属木,即此穴为厥阴风木,以升为顺。太冲位于下肢的末端,下踏于地,居于地位,本穴又处于阴经。其所禀者,气之气也,从地气而上升于天。 观人体诸经,阳经下行,阴经上行。皆禀天气地气而或降或升,循行于自然天地之中。合谷之气在阳,禀天气自然下降;太冲之气在阴,禀地气自然上升。这就是天地阴阳,是自然之道。合于自然则长全,天地已经给了我们可以长全的物质基础了。我们如果善加利用,岂不是可以呼吸于天地之间了嘛。 人身有左右,即阴阳之道路也。厥阴居左,禀气之升;阳明居右,禀气之降。四关正好适合了厥阴与阳明的升降属性,主我们机体的左升右降。 中药里有柴胡法,那是讲的左路的升的问题,由此产生了众多的柴胡剂,都是调理的这个左升的问题;中药里还有承气法,有白虎法,那是讲的右路的降的问题,都是调理的这个右降的问题。也就是说,左升右降,就是一个左与右的平衡与协调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好了,我们的气机就能左右升降了,气不通的病自然就没有了。气不通会生什么病呢?百病皆生于气。气在经络里运行,气不通则痛,气通则不痛。因此,这个气机的通畅是治疗百病的首要问题。 人体是一个上下站立的机体,我们与其他动物不同,它们更多地禀于地气,因此,是横着长的。只有人才是上下的。我们禀地气,但也禀天气。我们能成为健康的人,必需把天气与地气协调起来。这个协调的工作,就是要使地气上升,使天气下降。在六经里面就落实到了厥阴与阳明这两位的头上了。厥阴与阳明协调好了,天气自然地下降,地气自然地上升,上下气机通畅了,百病也就好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四关是不是非常地重要。大家认为如何? 不仅仅是气机的上下。四关还关乎于阴与阳的上下问题。合谷属阳而功在下降,太冲属阴而功在上升。开四关可以交通上下阴阳,使天地泰。从这个意义上去讲,在阴阳功能上还有交通作用。 因此,可以说,四关穴即人体在四侧位上的远心端的四个关卡。这个关卡关于气机的升降,对于阴阳的平秘,对于协调人体的“天与地”升降至关重要。 或问曰:四关穴既然内含左右升降之理,临床上是不是也能产生了不起的功效呢?我的问答是肯定的。四关穴的作用非常地大,几乎可以治疗任何气机不畅之病。 四关穴的临床效果 我在临床上一般应用四关穴于以下几种情况: 1、各种痛症 气不通则痛。人身任何地方的气机不畅,开四关都是最佳的整体治疗方法。《标幽赋》有句话:“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就是说,这四个穴位把天地上下给通畅了,身体各种痛症自然有减轻,更别说手脚不利、关节风湿疼痛了,甚至于象癌性疼痛也都有很多的效果。而且,对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头痛、目眩,四关清降血压,引相火下行而能产生卓越的止痛效果。 2、各种精神疾患 人为什么会有精神方面的问题,也就是神的问题。我认为就是一个天与地,阴与阳的气机上下的问题。或阳不下降,或阴降太过,导致实阳上越,或者虚阳上扰则神不守舍,就会导致精神方面的病症,这是一个地天否的问题。如果能使阳下潜而交于阴,阴上升以合于阳,自然阴平阳秘,何神志病之有?四关交通上下,即是交能阴阳。阳为上,阴为下。使阴阳上下通畅,则阳下交于阴,阴上合于天。天地阴阳交合,天地泰,自然神安。所以,象癫痫,象精神分裂症,象精神不集中等等神志病患,都可使神志自然地安定下来。 3、失眠 什么是失眠?阳气处于阴之上,我们人就是清醒状态,行使阳的功能,为阴之使。睡着了,就是阳气居于阴之下了,这个状态就是睡眠状态,阳在阴之内将养,是为了下一个生命周期(即明天)阳的自然的释放。这就是阴与阳的协调平衡,也就是健康状态。 失眠就是阳不居于阴之下了。阳一直处于阴之上,处于释放状态。那阳什么时候休息呢?如果阳的休息不好,自然其释放也不好,人就处于困乏没有精神的状态。这就是失眠。 四关可以潜阳于阴,提阴于阳,使阴阳平衡。对于各种烦躁,易于上火,易发脾气等病症,也是这个机理,也可以应用四关穴。这样就把四关扩大到了治疗亚健康上来了。呵呵。这个作用就太大,太广了。 4、郁证 这种病现代比较多见,不但是中国,欧洲也多的是。插个题外话,我发现在国内我摸的脉沉的多,所以,用补阳法比较多,我因此多用附子辈,在欧洲反而是弦脉多,用药多是逍遥、柴胡疏肝辈。大概欧洲人更有压力吧。呵呵,这说明我们的国人还是比较幸福呀。 郁证,《医经溯洄集》中有“郁者,滞而不通之义。”其病机在于气机郁滞不通。《丹溪心法》讲的比较透彻:“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阳禀天气,以降为顺,阴禀地气,以升为顺。或阳郁而不能伸,不能降,居于阴之内,阴反出于阳之外,阳之上;或阴郁而不得升,不得上,不得伸,胶着于机体某处,阴阳不能自协调,出现精神抑郁,漠漠不欲识人、情绪不宁、易怒善哭、失眠等症。 中医有六郁之说,包括气血痰火湿食等,其治皆在调整阴阳平衡。四关其穴正对其证,可以伸张阳气,上提阴气,平衡阴阳,以使阳道自降,阴道自升,左升右降气机通畅了,何郁之有?!临床发现,用四关治疗抑郁,效果明显。针入后,病人很快就感觉心中非常平静,气机顺畅。这是阴阳自相协调的表现。 以上四种病症,主要是从气机阴阳上下升降之理进行分析。其实,只要掌握了这个道理,四关的治疗范围非常地广泛,可以应用于几乎所有与气机失畅、与阴阳失调等相关的病证。这个道理,简而言之,曰:左升右降而已。 四关在临床上如何应用补泻呢? 天气易降,当补合谷,以促阳明阳气之降,以轻刺激,补法;地气易升,当泻太冲,以提厥阴地气之升,以重刺激,泻法。 我们谈到了四关的左升右降,其实结合的是洛书的理论。也许有人会问,你讲了这么多阳明与厥阴的左升右降的道理,好象是符合了洛书其理,但合于术数者何? 这个问题其实正揭示了四关穴协调人身气机左升右降的本质。让我们复习一下洛书的原文“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木的生数是三,成数是八;金的生数是四,成数是九。生数是什么?是事物发展的初级阶段的数,也就是说,生成主事物之发展;成数自然就主事物的收获。木气(厥阴风木)要以三数以促进其发展,也就是促进其地气上升;金气(阳明燥金)要以四数以促进其发展,也就是促进其天气下降。当然,木气收获了,就要用八数以暗合木之数;金气收获了,就要用九数以暗合金之数。术数的道理非常深奥,这里只言其简。 明白了生数与成数,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再来看四关。是不是太冲禀地气,应该有三之数,合谷禀天气,应该有四之数,这样才算是合于术数之理了吧。 我们看四关的实际之数呢?太冲正好是肝经三号穴,而合谷正好是大肠经四号穴!!!术数之巧,神鬼莫测,虽腧穴亦不能离其理。此之谓也。 有了这个四关合于术数的基础,在大家心目中,四关穴的理论与临床应用是不是应该再上一层台阶呢? 临床应用四关穴的体会 以上所论,是四关穴的大略。如果从临床来思考,其理甚深,其义甚妙。上论医理尚未能尽述其用,故再补充我临床应用四关穴的些许体会: 一般来说,四关是调整左右气机升降平衡的。因此,大凡是左升右降不正常了,都可以四关治疗。比如,只要是脉显弦象,皆为左升之滞,可以先开四关。再如脉寸紧尺弱,皆为左升太过而右降不及,亦是四关的适应证。更如,左右脉或一大或一小,左右之脉不和者,皆为左右气机不畅所致,尽可开四关而后已。 取四关当在取他穴之前。也就是说,先把上下左右的气机调畅,再思其他治疗思路。抑郁证、失眠证、心烦喜怒、高血压等等病症,一般都可先取四关调气。针后即可再摸脉,则脉多较针前显平和。对于四关的适应证,几乎每个病家都可马上取得相当的疗效。 开四关不必先针合谷,后针太冲,甚至于可以先下后上,或者先左合谷,再后太冲。皆需根据病证而针,不要执着于死法。因为穴为四个,稍显多了些。如果还要配合他穴,则此四穴有时也不必全取。取上下两穴亦是四关之意,全在医者意也。 余认为四关穴要活学活用。四关即可单独运用,又可与它穴配合运用,一主气分,一主血分,气血变化运用,则以辨证为准则。因此说,四关仅仅是左右上下的四个关卡,不可能包治百病。因此,四关之义理掌握即是,不需滥用。但若有适应证,不用实在可惜。 四关取效,多可由脉而定。脉当针入即变,如果针后脉未见明显变化,则或邪甚,或邪在血分,或正弱,则需因证而增加其他治疗思路。不必死执。 或问曰:补合谷可解,为何要泻太溪以促进地气之降? 答:此处补泻是关键。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补法,即从外向内,应天气而下降。泻法,即从内向外,应地气而上升。引天之气而入经络谓之补,引地之气从行于外谓之泻。此之谓补泻。非九六迎随之法。
马彩毓 2023-04-27阅读量3335